试剂配制规程

目的:规范指示液配制操作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范围:指示液配制操作的检查。

责任人:质管部QC检验人员。

内容

1配制程序:试剂瓶按清洁程序清洗干净烘干,将配好的指示液装进试剂瓶,

贴上指示液标签,在瓶签上记录指示液名称、配制时间、配制人、贮存期、配制依

据,有序地放在试剂架上。指试剂应在贮存期内使用,过期不得使用,须重新配制。

2配制方法

2.1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贮存期为6个月。

2.2淀粉指示液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min,放冷,倾取上清液,即得,临用配制。

2.3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力卩乙醇100ml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6.8〜8.4(黄—红)。贮存期为6个月。

2.4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2.4.1称取甲基红0.1g,加乙醇100ml溶解。

2.4.2称取溴甲酚绿0.2g,加乙醇100ml溶解。

量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及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混合均匀即得。贮存期为6个月。

2.5钙黄绿素指示剂:

取0.2克钙黄绿素加85毫升三乙醇胺溶解,加15毫升乙醇。现配现用。

附:指示液瓶签样张

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检验室化学试剂配制管理规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QC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试药、储备液的管理。

责任:质量部经理、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正文:

1质量部应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等药品标准制定各种试剂、试液及其储备液配制的标准操作规程。各种试剂、试液及其储备液的配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试剂、试液及其储备液的配制过程中应填写配制记录,内容包括:

2.1试剂(试液)名称、浓度、配制总量、配制日期、有效期。

2.2所用试剂规格等级、浓度、pH值、生产厂家、批号。

2.3配制方法、加入顺序以及其它必要的处理。

2.4配制者、复核者签名。

3配制前,配制人员应首先检查确认所领试剂、试药名称、规格与配制规程要求的一致,瓶签、密封完好,试剂外观符合要求,在规定的使用期限。

4固体化学试剂在贮存中易吸湿而增加重量,称重前应先干燥至恒重。

5称重所用操作器具必须洁净。

6严格按配制规程要求进行配制。

7应根据试剂的使用量配制试剂,原则上配用量以6个月用完为宜。危险品、毒品应随用随配。

8配好后的试剂放在具塞、洁净的适宜容器中。遇光易分解的试剂要用棕色瓶储存,挥发性试剂其瓶塞要严密,遇空气易变质的试剂应用蜡封口

9配制后的试剂(试液)应在储存容器上贴好瓶签,注明试剂(试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者、复核者。

10配制结束后,使用的容器、工具应按各自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洗、干燥。

目的:建立常用缓冲溶液配制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责任人:检验员。

范围:缓冲溶液配制

内容:

10.05 (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4 :

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加去离子水溶解,加稀释至1000ml,即得。(邻苯二甲酸氢钾要在115C± 5C下干燥至恒重后使用,一般烘2〜3小时)

20.025 (mol/L )磷酸二氢钾和0.025 (mol/L )磷酸氢二钠混合溶液(pH7 :

磷酸氢二钠3.53g,磷酸二氢钾3.38g溶于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要在115°C± 5°C下干燥,一般烘2〜3小时,磷酸氢二钠易吸水,故干燥后要迅速称重。所用去离子水应预先煮沸15〜30mi n)

30.01 (mol/L )硼砂溶液(pH9:硼砂3.80g (不能烘),以免脱水,所

用去离子水应预先煮沸15〜30mi n)

目的:建立一个标准溶液配制的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范围:适用于标准溶液的配制。

责任:实验室检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程序

1试剂和溶液

1.1所用溶剂“水”,除另有规定外,系指纯化水。

1.2所用试剂,除另有规定外,系指分析纯。

2配制

2.1水合氯醛试液:

取水合氯醛50g,加水15ml与甘油10ml使溶解,即得。

2.2斯氏液:分别量取醋酸、甘油、水各30ml,摇匀混合。

2.3标准草酸钠溶液取草酸钠0.1523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0卩g的草酸盐(C2O4))

2.4标准氯化钠溶液0.1mol/L 精密称取氯化钠5.844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即得。标定: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标化。

3附注

3.1除标准铁溶液有效期为六个月外,其他标准溶液的有效期均为一年。

3.2检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配制贮备液和标准液,并作好记录。

3.3配制与贮存用的玻璃容器均应洁净。

3.4标准液应取贮备液稀释,有效期为一个月。

3.5贮备液和标准液在有效期内使用,超过有效期的溶液应立即更换

3.6配制贮备液和标准液,应根据现行的中国药典和产品质量标准。

3.7贮备液和标准液配制后都应贴好标签,标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限及配制人。

目的:制订本管理规程,规范滴定液的配置、标定、储存的管理提高滴定液浓度的标准程度,确保滴定结果的精确性,提高产品质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范围:本管理规程适用于检验室滴定液的管理。

责任:质量部经理、QC佥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正文:

1定义:滴定液系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被测物含量的标准溶液,具准确的浓度(取4位有效数字)。浓度以“ mol/L ”表示,基本单元按药典规定,“F”值与滴定液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

2仪器与用具

2.1分析天平选用分度值为0.1mg或小于0.1mg,应定期校正(一年)。

2.2用于容量分析的滴定管、移液管应经校正,并附校正值。

2.3 250ml、1000ml的容量瓶应符合国家A级标准

3试药与试液

3.1均应按中国药典附录“滴定液”项下的规定取用。

3.2基准试剂应由专人保管,按说明书规定条件储存。

4配置

4.1配置的水应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纯化水”。可用直接配置法与间接配置法配置。

4.2直接配置法: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精确至4〜5位有效数字),置1000ml容量瓶重,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4.3间接配置法:溶质与溶剂的量均应按规定量称取或量取,配置的滴定液浓

度应为名义值的0.95〜1.05,否则应进行调整

4.4配置成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必要时过滤,并按药典规定的条件储存,经标定后方可使用。

5标定

5.1标定系指按规定的方法,用基准物质或已标定的滴定液准确测定滴定液的浓度

(mol/L )的操作过程。应严格按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标定。

5.2标定宜在室温(10〜30°C)进行,并记录标定时的室温。

5.3基准物质应用基准试剂,并在规定条件下干燥,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精确至4〜5位有效数字)。有引湿性的基准物质宜“减量法”称量,也可用已标定的滴定液作为标准溶液标定。

5.4标定时应从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开始,滴定液的消耗量应大于20ml,读数应准确到

0.01ml。并作空白对照。

5.5标定应由配制人初标和复标人在相同条件下试验3份,并分别进行计算,

三份结果的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1% ;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也不得大于0.1%。标定结果应按初、复标的平均值计算(取4位有效数字)。

6贮存与使用

6.1滴定液应用质量较好的具塞玻璃瓶,并按药典规定条件贮存,贮存瓶外贴上标签,填写内容:滴定液名称、标示浓度、配制时室温、F值、配制人、标定人、复标人。

6.2滴定液经滴定所得的F值,可保存3个月,超过期限应重新标定。当标定与使用时的室温差超过10C时,需重新标定。

6.3取用滴定液时应摇匀,并一次取略多于需用量置干净具塞量瓶中,再移至滴定管。取出的滴定液不得倒回原贮存容器中,以避免污染。

6.4滴定液出现混浊或其他异常情况,不得再用。

6.5及时做好配制纪录、标定记录、使用记录等。

7 F值计算公式

7.1基准物为固体时,F值计算

M

F= ------------

(V1 — V2) X E

式中M 为基准物质取用量(mg);

V1 为本滴疋液用量(ml);

V2 为空白试验中本滴定液用量(ml);

E 为1ml本滴定液相当于基准物质的量(mg)。

5.7.2已标定的滴定液作标准溶液进行标定,试验所的本滴定液的浓度式中C1 (mol/L),即为本滴定液的F值。

C2 X V2

式中

C1

V1

(mol/L)=

C2

V2

V1

为标准溶液浓度(mol/L );

为精确量取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本滴定液的用量。

2020版《中国药典》氨基己酸试剂配制操作规程(USP)

一、目的: 二、范围: 适用于按氨基己酸USP标准检测的试剂配制。 三、职责: 1、品质部应严格按照此操作规程,进行氨基己酸(USP版)检测中用到的试剂的配制。 四、内容: 1、氨基己酸的鉴别 1.1红外吸收中用的试剂配制 1.1.1溶液A:用水稀释制成0.55g/L 1-庚烷磺酸钠。 1.1.2 流动相:在300ml溶液A中溶解10g的磷酸二氢钾,并加入250ml甲醇,再加入300ml溶液A,用磷酸调节混合物的pH值为 2.2,用溶液A稀释至1L。 1.1.3内标溶液:将蛋氨酸溶于水中,制成1.25mg/ml的溶液。 1.1.4标准储备液:将氨基己酸标准品溶于水中,制成1 2.5mg/ml的溶液。 1.1.5标准溶液:将5ml的标准储备溶液和2 ml的内标溶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1.1.6样品储备液:称取本品,用水稀释制成1 2.5mg/ml。 1.1.7样品溶液:将5ml样品储备液以及2ml内标溶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2、氨基己酸的杂质 2.1重金属中用到的试剂配制 2.1.1 硝酸铅的储备液:取硝酸铅159.8mg,溶于100ml水中,加1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配制和贮存该溶液的玻璃容器均不得含可溶性铅盐。 2.1.2标准铅溶液:限当日使用。取标准铅储备液1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2.1.3 PH 3.5醋酸盐缓冲液:取醋酸铵25g溶于25ml水中,加6N盐酸38ml,必要时,用6N氢氧化铵或6N盐酸调节PH至3.5,用水稀释至100ml,混匀。 2.1.4硫代乙酰胺甘油试液:混匀硫代乙酰胺试液0.2ml和碱性甘油试液1ml,并于沸水浴加热20秒,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2.1.5 1mol/L醋酸溶液:取醋酸15ml,加入至水中稀释至250ml,混匀,即得。 2.1.6 6mol/L盐酸溶液:取盐酸127ml,加入至水中稀释至250ml,混匀,即得。 2.1.7 6mol/L氨水溶液:取氨水218ml, 加入至水中稀释至250ml,混匀,即得。 3、氨基己酸的有关物质 3.1流动相:溶液A 取0.55g庚烷磺酸钠,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取10g磷酸二氢钾,溶解于300ml溶液A中,加甲醇250ml,溶液A300ml混匀,用磷酸调节PH至2.2,用溶液A定容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过滤和脱气。 3.2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样品溶液1.0ml,至100ml量瓶中,精密加己内

试剂配制操作规程

试剂配制操作规程 1. 引言 试剂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试剂的质量和准确性,试剂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配制和使用。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试剂配制的操作规程,以帮助实验人员正确进行相应的操作。 2. 材料准备 在开始试剂配制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试剂原料 •纯水 •称量仪器 •容量瓶 •移液器或吸管 •类比盘或溶液瓶

3. 实验操作步骤 3.1. 清洗容器 在开始试剂配制之前,需要确保使用的容器干净无尘。可先用洗涤剂清洗容器,然后用纯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3.2. 称量试剂 根据实验需求和配方要求,使用称量仪器准确称取所需的试剂原料。在称取试剂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可使用不同的称量仪器分别称取不同的试剂。 3.3. 配制溶液 将称取好的试剂原料加入容量瓶中,并加入适量的纯水溶解。溶液的浓度、体积和比例需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计算。 3.4. 摇匀溶液 将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充分的摇匀,以确保试剂充分溶解和均匀混合。

3.5. 检查溶液质量 配制好溶液后,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可以使用pH试纸、检测仪器等进行检测,确保溶液的pH值、浓度等符合要求。 3.6. 标注和保存试剂 在配制好溶液后,应及时标注试剂的名称、配制日期、浓度等信息,并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温度过高的环境。 4. 安全注意事项 在试剂配制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安全眼镜等。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注意试剂的毒性和腐蚀性,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气体。 •注意正确使用和清洗仪器设备,避免意外发生。

化学试剂配制使用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检验室化学试剂的配制、使用管理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检验用化学试剂。 3.职责:QC检验室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4.内容: 4.1化学试剂的配制: 4.1.1试剂配制应按批准的书面规程及标准进行。 4.1.2填写配制记录,由配制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逐项填写。内容包括:配制试剂名称、浓度、批号、配制总量、配制日期、使用期限、配制试剂配比、配制方法、加入顺序、配制人签名等。 4.1.3配制试剂的批号编制 按称量、配制的日期进行编号,溶液配制批号为配制日期(年月日各取两位数)与在此日期配制的溶液的序号(两位数),如稀盐酸批号为12020301,表示此稀盐酸溶液为2012年02月03日配制的第一批稀盐酸溶液。 4.1.4配制人员在配制前首先检查所领试剂、试药与该试剂配制规程的一致性,瓶签完好,试剂外观符合要求,在规定的使用期内,方可进行配制。 4.1.5称重:称重是决定所配试剂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必须准确无误。 4.1.6所用操作器具必须洁净、无痕迹,并且选用合格的容量瓶、吸管或移液管进行配制和稀释。 4.1.7严格按配制方法进行操作,实验操作符合规定要求,并填写试剂配制记录。 4.1.8按一定使用周期配制试剂,不要多配。特别是危险品、毒品应随用随领随配,以防时间长变质或造成事故。 4.1.9配好后的试剂放在具塞、洁净的适宜容器中。贴好瓶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使用期限、配制者。 4.1.10用过的容器、工具应清洗干净,晾干,放置备用。 4.1.11化学试剂配制记录保留至试剂用完后1年。 4.2化学试剂的使用: 4.2.1不了解试剂性质者不得使用。 4.2.2使用前首先辩明试剂名称、浓度、纯度、是否过使用期。无瓶签或瓶签字迹不清、超

试剂配制方法

试剂的配制 1、酚酞指示剂:酚酞1g+无水乙醇100ml混合液0.5+50mL 2、淀粉指示剂:淀粉0.5g + 100ml水(加热100℃保持2-3分钟),冷却至室温备用。 随配随用,6天失效。 3、冰乙酸氯仿(三氯甲烷)混合液:冰乙酸60ml + 三氯甲烷40ml 4、树脂粉二硫化碳饱和溶液:纯净的树脂粉2-3g + 二硫化碳100ml,摇晃几分钟使 其成为饱和溶液,再用滤纸过滤后即可。 5、碘化钾KI饱和溶液:碘化钾10g + 蒸馏水5ml 6、乙醇乙醚混合液:无水乙醇100ml + 无水乙醚100ml + 5滴1%的酚酞指示剂 7、KOH-甲醇溶液配制:K(OH)11.2 g + 甲醇100ml 8、KOH配制:KOH称取14g + 2000ml蒸馏水,放置一个月标定 KOH标准溶液的标定及浓度: 清洗2个瓶子→称重(取平均值误差小于0.00005g)→邻苯二甲酸氢钾0.6g(烘105℃90分钟)→加蒸馏水80ml完全溶解→加2-3滴1%酚酞指示剂. 用上面配制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来滴定待标定的KOH标准溶液, 滴加到变为微红色(30秒不变色)即可。记下滴定体积V。 邻苯二甲酸氢钾重量M KOH标准溶液的浓度= 滴定体积V ×邻苯二甲酸氢钾分子量(0.2042) 9、硫代硫酸钠溶液:硫代硫酸钠26g + 碳酸钠0.2g(或硼砂3.8g)+ 蒸馏水 至1000ml ,放置一周标定。 标定:称取0.15g在120℃干燥的重铬酸钾,置于500ml碘量的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2g碘化钾使之溶解,再加入(1+8)比例的硫酸溶液20ml(10ml的浓硫酸+80ml 蒸馏水),密塞摇匀。放置阴暗处10分钟后加250ml蒸馏水。 用硫代硫酸钠的溶液滴至浅黄色, 再加入0.5%的淀粉指示剂3ml,继续滴定滴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 重铬酸钾M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 滴定体积V ×重铬酸钾分子量(0.04903) 4.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硅表试剂广泛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中,如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然而,由于其化学性质和使用方法的特殊性,必须在正确的条件下进 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介绍硅表试剂的 配制安全操作规程,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一、试剂介绍 硅表试剂是一种典型的无机试剂,化学式为SiO2,由硅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是一种白色粉末。硅表试剂可以抑制有机试样中的卤素, 并可以去除有机试样中的色素等杂质,因此在食品、药品等领域中得 到广泛应用。硅表试剂通常用作色谱法中样品净化的前处理试剂或色 谱柱充填材料。 二、试剂危害 虽然硅表试剂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危害。硅表试剂具有一 定的腐蚀性,如果不正确地使用或不慎操作,可能会引起皮肤、眼睛 或呼吸系统的损伤。硅表试剂还具有吸附性,应避免和有机溶剂长期 接触,以免对分析产生影响。同时,在长时间或高浓度下的接触可能 导致慢性中毒。

三、安全操作规程 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应戴好实验室常用的个人防 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以防止试剂的直接接触 或吸入。 2.实验室环境要保持整洁、明亮。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防 止试剂直接接触到其他物品,尤其是易燃、易爆品。同时,实验室内 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操作场所的安全。 3.试剂使用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操作人员应确保试剂的标签 清晰明确,以及试剂的数量、质量和纯度等指标符合实验要求。操作 人员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试剂说明书,熟悉试剂的特性,避免误用 或者因为不了解试剂的特性而造成损伤。 4.严格控制硅表试剂使用量。在实验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 最小的剂量,并将试剂保存在有安全措施的容器中,避免浪费和二次 污染。 5.避免硅表试剂接触皮肤或眼睛。在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 意避免硅表试剂直接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如若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 量的流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诊。 6.废弃物及其处理。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废物的处 理方式。不同废物根据危害性质可分别处理。对于含化学试剂废弃物,需按照相关的实验室废物处理规定处理。

化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化验室常用试剂(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SOP-QC-XXX-01 1 制定目的 为使试剂(溶液)配制操作标准化,特建立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化验室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 3 职责 3.1 QC检验员负责按本操作规程进行化验室常用试剂配制并填写《滴定液配 制及标定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08)、《标准液(贮备液)配制领用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07)、《试(溶)液配制记录》(文件编号:F-SMP-QC012-03)、《普通试剂(溶液)配制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17)、《一般有毒化学品溶液配制领用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14)、《剧毒化学品溶液配制领用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15); 3.2 QC检验员在进行化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时应按《标准品和对照品的标准管 理规程》(文件编号:SMP-QC-011)、《试剂与试液的标准管理规程》(文件编号:SMP-QC-012); 3.3 QC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数据或超标结果时要向QC主管 汇报,并按《检验结果超标和超趋势调查标准管理规程》(文件编号:SMP-QC-029)配合调查;

3.4 QA及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 4 规程细则 4.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0.5mol/L或0.1mol/L) 4.1.1 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 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4.1.2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 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3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28ml,加新 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4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5.6ml,加 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5 标定 4.1. 5.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 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 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 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 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1. 5.2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 甲酸氢钾约3g,照4.1.5.1标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相当于102.1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4.1. 5.3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 酸氢钾约0.6g,照4.1.5.1标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4.1. 5.4 如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5mol/L、0.02mol/L或0.01mol/L)时, 可取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加新沸过的冷水稀释制成。必要时, 可用盐酸滴定液(0.05mol/L、0.02mol/L或0.01mol/L)标定浓度。 4.1. 5.5 计算

输血科配制自备试剂的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配制自备试剂的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输血科自备试剂的相关操作程序,以确保输血科试验的质量控制,使检验结果更准确。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医院输血科ABO血型、RhD血型、盐水交叉配血、凝聚胺交叉配血、柱凝胶法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筛查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试验项目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 3、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室所用自备试剂的配制与确认。 4、操作规程 4.1 0.1mol/L2-巯基乙醇(2-Me)的配制 ①材料:2-Me,PH7.4PBS ②配制方法:称取2-Me80mg,加入PH7.4PBS 10ml,放4℃冰箱可以保存4周。 ③适用范围:该试剂为硫氢化合物,能分裂19S的IgM抗体成为7S单位。含IgM抗体的血清经2-Me溶液处理后,IgM抗体重链之间的二硫键被打开,不能再凝集盐水介质中的对应红细胞,用于含IgG和IgM混合抗体血清中IgG的检测;鉴定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别;消除被IgM抗体包被的红细胞的自身聚集。

4.2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 ①材料:KH2PO4(分析纯),Na2HPO4(分析纯),去离子蒸馏水。 ②配制方法 1)溶液A:1/15mol/L KH2PO4溶液:取KH2PO49.08g(若试剂含结 晶水请计算后加入相应重量),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调PH至5.0。 2)溶液B:1/15mol/L Na2HPO4溶液:取Na2HPO49.47g(若试剂含 结晶水请计算后加入相应重量),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调PH至9.0。 3)取两种溶液以适当比例混合,配制符合要求的PH工作缓冲液, 血清学试验常用PBS PH如下表: PH 溶液A(ml)溶液B(ml) 5.4 9 6.0 4.0 5.5 94.0 6.0 7.2 28.0 72.0 7.3 23.2 76.8 7.4 19.2 80.8 7.7 10.6 89.4 7.8 8.5 91.5 7.9 6.8 93.2 8.0 5.8 94.7 8.1 4.2 95.8

实验室用试剂配制管理规程

实验室用试剂配制管理规程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实验室用试剂使用的操作要点及管理要求。 范围:适用于QC实验室试剂的管理。 责任:QC检验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内容: 1.0 术语: 试剂:指杂质检查的标准贮备液(以下简称标准贮备液)、杂质检查的标准溶液(以下简称标准溶液)、标准缓冲液、指示剂、一般试液及缓冲液。 2.0 试剂 2.1 配制标准贮备液必须使用优级纯或分析纯的化学试剂。 2.2 配制标准缓冲液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标准缓冲液试剂。 2.3 配制一般试液及缓冲液必须使用分析纯或化学纯的化学试剂。 2.4 所用的化学试剂必须达到优级纯或分析纯的标准。 3.0 溶剂 3.1 配制试剂及培养基所使用的水均指纯化水、纯化水的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 3.2 配制标准缓冲液的水必须是新沸冷却pH为5.5—7.0的纯化水。 3.3 配制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的水及规定试剂使用的水必须是新沸冷却的。

3.4 所有的有机溶剂一般的应为化学纯或分析纯,检验对溶剂有特殊规定的,必须符合该标准操作规程项下的要求。 4.0 配制方法 4.1各类试剂必须严格按照《药品检验操作通则》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规定的方法配制。 4.2 配制标准缓冲液、标准贮备液、指示剂的称量必须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配制一般试液及缓冲液的称量≥1g的用架盘天平称取,﹤1g的用分析天平称取。 4.3 标准缓冲液、标准贮备液、指示剂由QC检验员配制、复核。 4.4 各类试剂的配制必须有两人同时进行,复核人对配制的全过程进行复核,包括所用的化学试剂、溶剂、称量、溶解、稀释、定容,全部准确无误后,该试剂方可使用。 4.5 生物测定使用的缓冲液必须灭菌。 5.0 试剂的标识 5.1 标准缓冲液、标准贮备液,必须用统一的标签标识,内容包括溶液名称、配制日期、浓度、有效期、配制人、复核人,一般试剂及缓冲液、标准溶液、指示剂按以上要求标识。 6.0 配制记录:各类试剂配制必须建立记录,内容包括名称、配制浓度、配制数量、配制日期、编号、配制人、复核人等。 7.0 试剂的效期:标准缓冲液、标准贮备液、标准溶液的有效期一般为三个月,指示剂、一般试剂除另有规定外有效期一般为六个月。 8.0 试剂的贮存 8.1 各类试剂均应按《药品检验操作标准》等要求的条件贮存。 8.2 标准缓冲液、澄明度检查的标准贮备液必须冰箱贮存,其它试液除另有规定外,可室温贮存。易挥发的试液应放置在阴凉处贮存。 8.3 氢氧化钠试液浓度>1mol/L的应使用塑料瓶装。硝酸银试液、溴试液、碘试液、高锰酸钾试液等遇光易分解的试液应使用棕色瓶贮存。 9.0 试剂使用注意事项 9.1 各类试剂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标识的内容,并仔细检查试剂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医疗器械化学试剂、试液配置规程

前言 本公司实验室用水是纯化水,经检测符合实验室二级用水的规定;试液、标准溶液、标准滴定溶液所用试剂的纯度都在分析纯(AR.)以上;下文中所说的水无特殊说明的均为实验室用水,盐酸、硫酸等无特殊说明均指浓盐酸、浓硫酸;稀盐酸浓度为9.5%~10.5%,稀硫酸浓度为20%。 本检验规程是依据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 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中国药典》2015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局令第27号)等标准汇编而成。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化学试验用试液的配制。 本规程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质管科编制。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本规程审核人:@@@ 本规程批准人:@@@ 本规程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引用依据 (1) 4.责任 (1) 5.试剂、用水要求 (1) 6.定义 (1) 7.设备与仪器 (1) 8.相关溶液主要技术指标 (2) 9.产品检测篇 (3) 9.1试液 (3) 9.2标准贮备溶液 (4) 10.工艺用水检测篇 (5) 10.1试液 (5) 10.2指示剂 (9) 10.3标准溶液 (10) 10.4标准缓冲溶液 (11) 10.5标准滴定溶液 (12) 10.6参考文献

文件编号KS/CZ8.2.4-02 文件名称实验室操作维护及保养规程 版本00 /00 标题化学试液配置、标定页数共12页,第1页1.目的 确定试液配制操作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所配制的试液满足检验要求,并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化学试验所用所有试液的配制。 3.引用依据 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中国药典》2015版 4.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对试验中所需要的化学试剂进行配制,并对所配试液、检测结果负责。 5.试剂与用水要求 配制试液所需试剂级别应高于分析纯(AR),基准物质采用优级纯(GR)。 实验室用水应满足GB/T6682中二级水的要求。 7.设备与仪器

试剂配制规程

目的:规范指示液配制操作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范围:指示液配制操作的检查。 责任人:质管部 QC 检验人员。 内容 1 配制程序:试剂瓶按清洁程序清洗干净烘干,将配好的指示液装进试剂瓶,贴上指示液标签,在瓶签上记录指示液名称、配制时间、配制人、贮存期、配制依据,有序地放在试剂架上。指试剂应在贮存期内使用,过期不得使用,须重新配制。 2 配制方法 2.1 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 0.1g,加 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 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 200ml,即得。贮存期为 6 个月。 2.2 淀粉指示液取可溶性淀粉 0.5g,加水 5ml 搅匀后,缓缓倾入 100ml 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 2min,放冷,倾取上清液,即得,临用配制。 2.3酚酞指示液取酚酞 1g,加乙醇 100ml 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6.8~8.4(黄→红)。贮存期为 6 个月。 2.4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2.4.1称取甲基红 0.1g,加乙醇 100ml 溶解。 2.4.2称取溴甲酚绿 0.2g,加乙醇 100ml 溶解。 量取 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 20ml 及 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 30ml,混合均匀即得。贮存期为 6 个月。 2.5钙黄绿素指示剂: 取0.2克钙黄绿素加85毫升三乙醇胺溶解,加15毫升乙醇。现配现用。

附:指示液瓶签样张

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检验室化学试剂配制管理规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QC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试药、储备液的管理。 责任:质量部经理、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正文: 1 质量部应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等药品标准制定各种试剂、试液及其储备液配制的标准操作规程。各种试剂、试液及其储备液的配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 试剂、试液及其储备液的配制过程中应填写配制记录,内容包括: 2.1试剂(试液)名称、浓度、配制总量、配制日期、有效期。 2.2所用试剂规格等级、浓度、pH值、生产厂家、批号。 2.3配制方法、加入顺序以及其它必要的处理。 2.4配制者、复核者签名。 3 配制前,配制人员应首先检查确认所领试剂、试药名称、规格与配制规程要求的一致,瓶签、密封完好,试剂外观符合要求,在规定的使用期限。 4 固体化学试剂在贮存中易吸湿而增加重量,称重前应先干燥至恒重。 5 称重所用操作器具必须洁净。 6 严格按配制规程要求进行配制。 7 应根据试剂的使用量配制试剂,原则上配用量以6个月用完为宜。危险品、毒品应随用随配。 8 配好后的试剂放在具塞、洁净的适宜容器中。遇光易分解的试剂要用棕色瓶储存,挥发性试剂其瓶塞要严密,遇空气易变质的试剂应用蜡封口

化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化验室常用试剂(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 制定目的 为使试剂(溶液)配制操作标准化,特建立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化验室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 3 职责 3.1 QA及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 4 规程细则 4.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0.5mol/L或0.1mol/L) 4.1.1 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 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4.1.2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 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3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28ml,加新 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4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5.6ml,加 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5 标定 4.1. 5.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 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 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 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1mol/L )相当于204.2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 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1. 5.2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 甲酸氢钾约3g ,照4.1.5.1标定。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 相当于102.1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4.1. 5.3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 酸氢钾约0.6g ,照4.1.5.1标定。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 相当于20.42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4.1. 5.4 如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5mol/L 、0.02mol/L 或0.01mol/L )时, 可取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加新沸过的冷水稀释制成。必要时, 可用盐酸滴定液(0.05mol/L 、0.02mol/L 或0.01mol/L )标定浓度。 4.1. 5.5 计算 L mol M V V NaOH c m NaOH c /)() ()(32110-??-?=目标浓度 式中: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V 1——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 V 2——空白试验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 M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相当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mg 。 4.1.6 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 1支,一管与钠石灰管相连,一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4.2 盐酸滴定液(1mol/L 、0.5mol/L 、0.2mol/L 或0.1mol/L ) 4.2.1 盐酸滴定液(1mol/L ):取盐酸90ml ,加水适量使成1000ml ,摇匀。 4.2.2 盐酸滴定液(0.5mol/L 、0.2mol/L 或0.1mol/L )照上法配制,但盐酸的 取用量分别为45ml 、18ml 或9.0ml 。 4.2.3 标定 4.2.3.1 盐酸滴定液(1mol/L ):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 酸钠约1.5g ,精密称定,加水50ml 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 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 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 盐酸滴 定液(1mol/L )相当于53.00mg 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硅表试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于酸碱滴定、水质测定等操作。由于硅表试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下面将详细介绍硅表试剂配制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硅表试剂的性质和危害 硅表试剂化学名为四氢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它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可溶于水。硅表试剂属于一种碱性试剂,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其溶液在空气中很容易吸湿并形成胶体状物质。 硅表试剂对皮肤、眼睛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并可引起化学性灼伤。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吸入其粉尘或溶液蒸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二) 1. 实验场地准备 (1)选择实验场地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操作。 (2)确保实验台面干燥整洁,避免溶液溅到其他物体上。 (3)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如试剂瓶、量筒、搅拌棒、移液管等。 2. 个人防护措施 (1)佩戴实验室标准的安全护目镜、实验手套和实验服。

(2)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硅表试剂周围,尽量减少吸入硅表试剂粉尘或溶液蒸气的可能。 (3)在配制实验过程中,应远离食品和饮料,避免意外食入或饮入硅表试剂。 3. 配制操作步骤 (1)取适量的水,加入试剂瓶中,注意适量控制,避免过量或过少。 (2)加入硅表试剂并搅拌均匀,直至试剂充分溶解。 (3)在配制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将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如有溅到,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4. 废液处理 硅表试剂配制完成后,产生的废液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废液应根据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处理,可以将废液中的硅表试剂与其他废液分离、中和或稀释后进行处理。 5. 配制操作注意事项 (1)在配制过程中,不要将硅表试剂与酸性试剂混合,以免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配制过程中要保持操作区域干燥,避免硅表试剂吸湿产生团聚或结块。 (3)配制完成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所用器皿,避免硅表试剂残留。 三、硅表试剂的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常用试剂配制

常用试剂配制 安徽科威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质保部化验室溶液配制规程操作规程编号zb-03-311 版本:1.0生效日期:05-01-01页码page:1/7常用案头试剂 1.二甲酚橙指示剂(0.1%水溶液):称取0.1g二甲酚橙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0ml 水溶解 解完全,移入棕色滴瓶中。2、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将500g结晶乙 酸钠ch3coona-3h2o溶于适量水 加入50ml冰醋酸溶解,加水稀释至2500ml,混匀。 3、甲基红-次甲基蓝指示剂:称取0.12g甲基红和0.1g次甲基蓝,溶于100ml无水 乙醇 对 4、钙黄绿素指示剂:称取1g钙黄绿素、50g硫酸钾和50g活性碳,于碾钵中碾磨均匀。 5、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168g氯化铵,溶于1430ml氨水中,用 水稀至 2500毫升,摇匀。6.K-B混合指示剂:称取0.1g酸性铬蓝K、0.2g萘酚绿B和2g干 硫酸钾,研磨成细粉, 混匀,保存在磨口瓶中,防止吸水。7、硫氰酸钾溶液(40%):称取80g硫氰酸钾 溶于150ml水中,加入3g碘化钾,1ml淀 粉末溶液(0.5%),滴加碘溶液使溶液呈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加入不消耗碘的蒸馏水至200ml,摇匀。8.二氯化锡(100g/L):称取10g二氯化锡,溶于100ml 7mol/L盐酸中,加入3G锡粒 中,放于棕色瓶中保存。9、钼酸铵-偏钒酸铵-硫酸显色液:称取5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2.5g偏钒酸 铵(NH4VO3),溶于400ml脱盐水中。取195ml浓硫酸,在连续搅拌下缓慢加入至 250ml 除盐水中,并冷至室温。将上述二种溶液混合均匀,并用除盐水稀释至1000ml。 标准溶液 1、edta标准溶液(c(edta)=0.02mol/l): 准备工作:

化学试剂配制管理规程

化学试剂配制管理规程 1. 目的 规范质量控制部化学试剂、试液、指示液、缓冲液、储备液、标准溶液、试纸的配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 质量控制部化学试剂、试液、指示液、缓冲液、储备液、标准溶液、试纸的配制。 3.术语与定义 N/A 4.职责 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程序 5.1 常用试纸、试液、指示液、缓冲溶液、贮备液、标准溶液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的方法进行配制。凡《中国药典》没有规定的,按批准的规定方法进行配制。 5.2 除有特殊规定外,配制工作应在常温下进行。 5.3 试液等配制必须遵循核对、签名制,否则不得使用。配制人员须填写配制记录,复核签字后生效,并保留至试液用完后1年。 5.4 配制人员在配制前首先检查所领试剂、试药与该试剂配制规程的一致性,瓶签完好,试剂外观符合要求,在规定的使用期内,方可进行配制。 5.5 建立配制记录,由配制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逐项填写,内容包括: 5.5.1 配制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总量、配制日期、配制批号、使用截止日期。 5.5.2 配制试剂配比。 5.5.3 所用试剂级别、浓度、规格、批号、生产厂家(牌号)。 5.5.4 配制方法、加入顺序。 5.5.5 配制溶剂及必要的处理。 5.5.6 配制人签名、复核人签名。 5.5.7 试剂配制后要及时填写试液标签,并及时粘贴。 5.5.8 试剂配制批号编制原则: 试液、批示液、缓冲溶液、标准溶液配制批号编制原则:由XX(年)XX(月)XX(日)

-XX(流水号为两位数,从01开始,流水号为当日配制顺序号)组成。如210901-01。 5.5.9有效期编制:XXXX(年)XX(月)XX(日),依据配制日期和贮存有效期管理原则,计算至前一天。如配制日期为2021年09月01日,有效期为3个月,则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 5.6 试剂的恒重:有些固体化学试剂在贮存中易吸潮而增加重量,故配制时需恒重,按恒重要求进行操作。 5.7 称重:称重是决定所配制试剂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必须准确无误。 5.8 固体试剂可称量在干净的称量纸上或直接称量在适当的容器中,取样勺要洁净、干燥,多取的试药严禁放回原瓶中,取完后立即旋紧瓶盖。 5.9 取用液体试剂时,先将瓶塞反放在桌面上,将贴标签的一面握在手心中,逐渐倾斜瓶子,倒出试剂,取出所需用量后,竖起瓶子,盖好瓶塞,注意多取的试剂严禁倒回原瓶。 5.10 所用操作器具必须洁净、无痕迹,最好选用A级经校正合格容量瓶、A级经校正合格移液管配制和稀释。 5.11 按一定使用周期配制试剂,不要多配,特别是危险品、剧毒物品应随用随领随配,以防时间长变质或造成事故,原则上配用量以3-6个月用完为宜。 5.12 用过的容器、工具按各自的清洁规程清洗,必要时消毒、干燥、贮存好。 5.13 试剂存放 5.13.1 配制好的溶液等须放于具塞的试液瓶中保存,指示液一般存于小滴瓶中。 5.13.2 遇光易分解的应贮于棕色瓶中。 5.13.3 须低温贮存的放在冰箱内保存。 5.13.4 碱性试液腐蚀玻璃,应贮于白色聚乙烯塑料瓶中,如用玻璃瓶贮存的,严禁用玻璃塞,必须用胶塞或聚乙烯塑料塞盖紧。 5.13.5 见空气易变质的试剂或挥发性试剂其瓶塞要严密。 5.14 试剂贮存期 除有特殊规定外,贮存期如下。 5.14.1 试液:贮存期6个月。 5.14.2 指示液:贮存期6个月。 5.14.3 缓冲溶液:贮存期3个月。 5.14.4 贮备液:贮存期为1年。 5.14.5 标准溶液:贮存期6个月。 5.14.6 试纸:贮存期1年。 5.15 贮存中试液发生颜色改变,浑浊等异常变化应立即倒掉,重新配制。 5.16 化学试剂、试液配制记录保留至试剂用完后1年。 6. 附件 6.1 《化学试剂配制记录》

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管理规程

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管理规程 一、普通试剂 1、无二氧化碳的水 将水注入烧瓶中,煮沸10min,立即用装有钠石灰管的胶塞塞紧,放置冷却。 2、中性乙醚—乙醇混合试剂 将乙醚—乙醇按2: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酚酞指示剂,用碱液中和至恰好变为淡红色为止。 3、三氯化碳—冰乙酸混合试剂 将三氯化碳(氯仿)与冰乙酸按2:3的比例混合均匀,置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4、饱和碘化钾溶液 称取14g碘化钾,溶于10mL水中,保持溶液中有晶体,置于棕色瓶中,须现用现配。 5、0.1mol/L碘液 称取13g碘及35g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完全溶解后稀释,定容至1000mL,摇匀。 6、0.05mol/L碘液 称取6.5g碘及17.5g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完全溶解后稀释,定容至1000mL,摇匀。 7、pH≈5.8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

称取13.6g磷酸二氢钾,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 1000mL; 称取16.42g磷酸氢二钾,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 1000mL; 吸取a液50mL、b液4.5mL,混合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8、1.5%乙酸镁乙醇溶液 称取1.5g乙酸镁,溶于100mL95%的乙醇中。 9、铬酸洗液 称取25g重铬酸钾溶于50mL热水中,冷却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至总体积为500mL,冷却,置棕色瓶中备用。 1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10.1pH≈1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 称取54.0g氯化铵,溶于水,加入350mL氨水,稀释至1000mL。 10.2pH≈1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乙 称取26.7g氯化铵,溶于水,加入36mL氨水,稀释至1000mL。 11、氨水溶液 11.12.5%氨水溶液 量取103mL氨水,稀释至1000mL。 11.210%氨水溶液 量取400mL氨水,稀释至1000mL。

Q-LAB-SOP-001常用化学试剂配置标准操作规程

常用化学试剂的配置标准操作程序 编制 审核审核人:日期:2021年01月26日批准批准人:日期:2021年01月28日管理部门 抄送部门 发布:2021年02月01日实施:2021年02月01日

前言 除非另有规定,本文件所列各种所需浓度的指示剂都有市售品。最好能向有声誉的化学品供应商采购这些试剂。 定期检查试剂存量,每次配制试剂前检查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每次配制试剂前,确保称量器具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中。 所有标准物质的采购,供应商均需提供标准物质证书,实验室需建立标准物质台帐,并归档相应标准证书。 使用标准物质时,均需详细记录产品供应商、批号、效期等信息

目录 1 常用指示剂..................................................................................................................................... - 4 - 1.1 酚酞指示剂.......................................................................................................................... - 4 - 1.2 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BTB-MR指示剂) ................................................................ - 4 - 2 标准溶液的配置............................................................................................................................. - 4 - 2.1 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 4 - 2.2 0.5mol/L盐酸标准溶液....................................................................................................... - 5 - 3 一般溶液的配置............................................................................................................................. - 5 - 3.1 饱和氯化钾溶液.................................................................................................................. - 5 - 3.2 5%氯化钙溶液 ..................................................................................................................... - 6 - 3.3 2%氯化钙溶液 ..................................................................................................................... - 6 - 3.4 1%氯化钙溶液 ..................................................................................................................... - 6 - 3.5 500g/L酒石酸钾钠溶液 ...................................................................................................... - 6 - 3.6 pH=6.86缓冲溶液................................................................................................................ - 6 -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配制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制备准确浓度的标准滴定溶液,以供滴定法测定化学试剂的纯度及杂质含量。 2 检验依据 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3引用标准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样方法 GB/T 9725-2007 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4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4.1.1配制: 称取1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按表1的规定,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1.2标定: 按表2的规定称取于105℃~110℃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邻

苯二甲酸氢钾,加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1Og/L ),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同时做空白试验。 2 表 按式(1)计算 c (NaOH) = m× 1000/(V1-V2)/M (1) 式中: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 V1——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 ( KHC8H4O4 ) =204.22]。 4.2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4.2.1配制: 按表3的规定量取盐酸,注入1000 mL水中,摇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