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1、文化:文化是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1)物态文化:又称之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之为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是以民俗和民风的形态表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文化的特征: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这种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产物。

3、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期,中国宗法制发展完善。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包括①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的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②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行的,即天子的嫡长子时代为天子,余子为诸侯,形成层层属属,代代相袭的政治结构。③宗庙制度: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统治秩序。

4、专制制度:重要表现之一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另一个表现是君权高于神权。君权不可逾越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以天下大宗自居的历代君王通过纲常伦理极大限度地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行,使其权力至高无上。

5、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特色的形成。(2)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特色。

(3)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在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

6、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按照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2)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

(3)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走过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

(4)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制度文化。

7、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总特征是伦理政治性文化。还包括:

(1)、统一性和延续性。主要表现为:①政治上的统一,中国封建社会虽然有分

离,但总体上是统一多于分离,这是封建制度延续了几千年的表现。②民族融合与凝聚。汉民族为主体,周边少数民族虽不断侵扰中原王朝,但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也对汉文化产生影响。③文化传统的承袭。中华文化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与半封闭大陆环境提供的“隔绝机制”等地理环境有关联,同时与“农业宗法社会”具有的强大延续力有关联。

(2)、人文精神与民本主义。①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性精神表现是多方面的,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基本特征是内在与超越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道德与宗教的结合。使原始的宗教政治化,然后使宗教伦理话,使政治伦理化。②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由以下内容构成:肯定民是邦国的基础本根,主张君为民主,“固本”与“宁邦”。必须重民心,重视民力,与农为本,重视民生。作用:通过调和阶级矛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封建专制政治的正常运转,但是其也有消极的一面,即“邦宁”受到威胁时,反民,残民以保邦就跃居为治民之主要手段。

(3)、重群体轻个体。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政治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前提建立起来的。个体的角色首先是以家庭成员出现,然后才是社会公民。强调人之个体对群体秩序承担无限的道德责任,发展到后来,其主张日趋绝对化,个体完全丧失其独立价值的个性,溶解于群体之中。包括:家族本位,宗法集体主义原则,追求社会价值。宗法集体主义原则。宗法集体主义原则指的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遵从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地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义务的法则。集中到一点就是压抑个体,张扬群体,强调个人服从群体。追求社会价值。特别强调个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个人对社会的绝对服从。评价,有好的一面如讲道义,讲团结,讲友爱等,但它是以服从为前提的,促发了家长制,王权主义乃至专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制约了个性的张扬和个人能动性的发挥。

(4)、重人伦轻自然。重人伦轻自然的原因在于:古代中国人生活在以血缘为纽带的部族村社里,共同生产劳动,与自然界作艰苦斗争,维护血缘纽带的宗法关系需要远远超过对宇宙,自然及生产技术的探索和重视。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是首先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来研究,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加以体验,其结果只注重践履人与人之间关系,道德原则,而不重视探求自然规律。

(5)、崇老尚古的观念。尊老尚古传统客观上保留了古文化,有利于继续发扬传统,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造思想的发展。

8、不同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1)、追求仁义的儒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仁为思想核心,二是以义为价值准绳。(2)、崇尚自然的道家。主要表现在,一是,“天道”“无为”。二是,“超世,顺世,游世”:是庄子由老子的“出世”这一品行加以扩大的境界,是对社会现实的黑暗的极端厌恶和不满,同时又是反对儒家为改变社会现状而强加给人们的“仁义礼智”的精神枷锁,是愤世嫉俗情怀的表现。超世主义为不事权贵,不媚世俗的刚直不阿之士们无数次效仿,但一味的愤世嫉俗并不能改善社会政治于一丝一毫,只能从精神的虚幻中回到现实的大千世界。顺世主义是在精神上完全自由,被冷酷的现实击得粉碎的超世主义转化而来,是在中国几乎成了超时空,超阶级的自我解脱的精神法宝。游世主义是庄子提出的最高境界,是在单纯的超世主义,顺世主义下难免于冻馁灾祸,人的自然本性失落,是对儒道两家在心理上互补的思想基础。(3)、主张兼爱互

利的墨家。在百家争鸣钟,墨家是儒家的最大反对派。墨家有自己严密的“天志”观,它尊崇尚贤,尚同,兼爱,交利等诸多社会政治主张,要求人们在利,欲与义,理的冲突面前,放弃私利,私欲,选择公利,公欲,墨家认为社会的一切灾难都源于“不相爱”,因此“兼相爱,交相利”就成了墨家提倡的最高的价值标准,墨家价值观的实质并不在于追逐“功”和“利”,而在于用“兼爱”去调整功利。(4)、注重功利的法家。法家是现实主义者,功利主义者。欲利是法家价值论的中心。

9、人格理想与修养之道:(1)、儒家追求“内圣”的心性修养。①“为己”以自我完善。人格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所以儒家提出为己和成己之说。“为己”,指的是自我完善,目标在于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即“成己”。②仁与智双重品格的追求。原始儒家以“仁”为核心。“仁”,既体现了人道的原则,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规定。“成己”用仁来塑造自我,“克己”用仁来净化自我。仁与智联系很紧密,在儒家看来,智是一种理性的品格。③“居敬”与“穷理”的心性涵养。居敬,指的是专心一致。穷理,指的是深入研究。道家崇尚“自然”的虚静导引。道家的思想核心是虚静自然,无为而治,其最高的法规是道法自然。(2)、修养之道。概括起来就是养气,养神,养形三个方面。道法自然,休养之道。道家讲道的实质就是修养身心之道,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因此,它不仅强调修炼个人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求自身修养,总体目标是为封建统治服务。(3)、释家倡导“静虚”的定慧双修。它提倡“万法皆空”释家教义和定慧双修论。佛教作为佛的言教,基本内容是四谛,佛教的理论都是围绕四谛展开的。四谛的理论是缘起论,缘起就是指世界万物万象的产生,都有它的原因或条件。包括四个重要论点: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无造物主:指世界没有主宰者。无我:指世界万物无独立的实在自体。无常:指世界万物没有常驻不变的,一切都处于流动中。因果相续:指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相续不间断。

10、佛教在魏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因为魏晋玄学所论证的在现象世界的学说,与佛学以“般若学说”为基本内容的“大乘空宗”,在思想方法,致思趋向上有相似之处。

1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1)、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既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地顺从与崇拜。强调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其特征是具有反馈功能的天人相通而感应的有机的整体的宇宙图式。②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中西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和西方中世纪不同,西方中世纪是“神本主义”占统治地位,也和西方近世不同,西方近世的人本主义是把“人”作为一个个的单个人,强调个性解放,个人的独立本格,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注重伦理道德,表面看来,强调个人的主体性,自觉性,而实际上这种主体性只是规定了的“道德观念”下的主体性,“自觉性”只是在一种没有认识自己独立性下的自觉性,只是在限定的范围内有主动性。(2)、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以天下为己任。对儒家学说的评价:儒家学说恢弘博大,注重现实,强调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伦理关系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鼓励积极进取,主张谦虚谨慎且富有实用理性精神。按照儒家式人格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品德高尚,谦逊好学,心胸坦荡,知错必改,虚怀若谷,胸存大志,勇于进取的坦荡君子。(3)、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道德心怀包含万物,

对待事物有兼容并蓄的意思。所谓“同”是不讲原则的随声附和。所谓有雅量,也就是“和而不同”。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社会功能: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健康人格的精神动力。

12、春秋之际的学派分立:(1)、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春秋时期是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逐渐形成的时期。表现出两个明显而重要的特点:一是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度正走向衰败;其二是“学在官府”局面已经开始冲破,这是奴隶制的分封,世袭,等级制度开始没落的表现。作用:这对于瓦解奴隶制度,冲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促进“学在民间”的文化下移,广泛传播文化,推动历史前进,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2)、以“道”为本体的老子学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实质上是企图阻止新兴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旧有统治秩序。老子在方法论上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也主张实行愚民政策,最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3)、以“仁”为核心的孔子学说。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春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礼”,把“礼”看作是维护旧的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认为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德的修养。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中”的思想,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在知识论方面,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提出了学思并重的认识论。(4)、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革活动在思想理论上的强烈反应,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一方面儒,道,墨,法的诸家的思想观点互相对立,进行了激烈的辨难,另一方面各家学说又互相影响,互相汲取营养,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战国末期的韩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体,吸收道家的思想,使法治理论系统化,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矛盾之说,认为矛盾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13、儒,玄,释,道的交互影响和相互合流:虽然玄学与儒学相互排斥,却又在排斥中相互吸收。导致了“儒玄”双修的学者大量涌现,表现出了儒玄合流的态势。道家学说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儒家对道教不排斥也不调和,道教对儒家有调和无排斥。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于儒家,调和多于排斥。道教一直反对佛教,但是,它的思想体系远不如佛教那么严密,于是,在排斥佛教的同时,不得不模仿佛教来完善自己,道教没有像样的经典,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释,道相互冲突,相互排斥,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文化整合运动,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得到了多角度的发展和深化。

14、程朱“理学”体系的形成:理学又称之为道学,是北宋以后出现的特殊形态的儒家哲学。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以“理”为世界本源,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的普遍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从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15、中国传统哲学:哲学文化的思想核心。(即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道德理想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辩证而系统的思维方式,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思想基础,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化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心态,行为,制度,物质文化。

哲学的人生观:中国哲学的人生观就是先哲对于人生的意义和思想的根本观点。包括有:(1)、天人合一。大体而言,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

认为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人伦道德出于天。(2)、天人相分相胜。天人相分是指天道自然与人事社会各有其职分,人不可分依赖与于天,而应更多地发挥主体作用,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天人交相胜”的观点,在天人互依互存互胜的辩证思想里隐含着人占据着主动性的思想倾向,反映了人生价值观的积极意义。(3)、刚健宽厚。推动中国人追求积极的天人合一理想的是中国哲学所洋溢的一种刚健宽厚的进取精神。刚健宽厚的思想成熟与《易传》,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以刚健驾驭宽厚,以宽厚补充刚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反映了中华民族积极有为而又兼容百家的“刚柔相济”的优秀性格。

16、道教的思想渊源:古代宗教和神仙传说。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儒学与阴阳学五行思想。道教的产生及其流布:道教的开创:道教起源虽早,但它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中晚期,标志是民间秘密组织的产生和原始经文的形成。这一时期形成两支道教,一支是五斗米教,一支是太平道。五斗米教和太平道是道教活动和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太平经》是道教信仰和道教原始理论形成的标志。早期道教于是产生了。到东晋南北朝时发展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这是道教发展的成熟期,到东晋时期,道教开始了较大发展,建立起了较为固定的教会组织。南北天师道的建立,基本上完成了道教官方化的转化,开始步入昌盛期。道教的兴盛和发展: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是道教的兴盛期。表现在创立了相当系统化的道教哲学体系,在组织上存在全国性的管理体制和道官系统。道教的衰落:明代中叶以后,道教的流传大大受到限制,道教渐失人心,清代皇室尊崇佛教,对道教限制颇严,对上层政治的影响逐渐消失,及至近代,道教日衰。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以斯里兰卡为基础地向东南亚传播的,称作南传佛教。以上座部为主,逐渐形成较多地保持早期佛教特色的所谓小乘佛教。以克什米尔,白沙瓦为中心,继续向大月氏,康居,大夏,安息和我国的于阗,鬼兹传播,再从中国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称作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在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佛教:宗派林立的全盛期:隋唐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中国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也进入了成熟期。有三个标志:一是寺院林立,二是僧尼众多,三是中国化宗派涌现。影响较大的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和净土宗。由于唐统治者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的政策,促进了儒,佛,道德融合。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三教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自晋宋以来,佛教学者着重探讨人格本体即心性,大讲“佛性”形成的根据。佛教的衰落: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代开始走下坡路,而中国佛教也由此走向衰微。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大体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附庸地位,成为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宋明理学的发展成为官方御用哲学,使佛教只能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而日益衰落了。17、封建伦理道德:(1)、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对君权,父权,夫权的绝对肯定。意味着它是整个封建道德的纲领,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全部道德关系的精神实质,是封建道德关系之网的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封建道德的准则。同“三纲”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封建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方面起着欺骗,麻醉劳动人民的作用,一方面它也起着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2)、“忠君”“孝亲”和“贞节”:“忠”指诚实无欺,“孝”指善事父母。忠君是无条件的绝对服从,导致了“皇权崇拜”,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主要思想支柱。“孝亲”道德在封建社会里的根本主旨在于巩固封建家长制,也

为巩固整个封建统治服务。“贞节”是封建统治阶级专门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规范,它是封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封建社会轻视妇女,压迫妇女的道德观念。在2000年的宗法社会里,贞节观使中国女性作为一个整体都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她们精神上被压迫,被扭曲,失去自主的精神。

产生男尊女卑的根本原因:封建宗法制度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制度,妇女不占有生产资料,经济上必须附于男子。

1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①、仁爱孝悌。②、宽容和谐。③、诚信知报。④、修己慎独。在诸多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之中,“慎独”是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慎独,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道德境界,慎独的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自觉性。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不仅培养了中华名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还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从而积淀为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富于牺牲的民族精神,成为爱国主义的精髓。

19、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成就:(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故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它的许多作品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其次,赋,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大大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确立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抒情传统。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比兴。(2)、楚辞,是战国时期流行于江汉一带的一种新诗体,因其具有鲜明的楚地地方文化色彩而得名,作品铺张夸饰,讲求词藻华美,形成一种“弘博丽雅”的风格。楚辞的风格对汉赋产生直接影响,开创了重幻想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离骚》。(3)、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重在叙事,诸子散文重在言理。先秦诸子散文又叫哲学散文,以说理,论辩为特征,具有民族美学风格,《左传》、《战国策》。(4)、汉赋。两汉时期,孕育出一种新兴文体——赋。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文辞汪洋肆,其铺陈意象灿烂,对于骈文,七言诗的产生,起着直接的作用,《子虚赋》,《上林赋》。(5)、唐诗。中国古典诗歌在唐代揭开了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尤其是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发展到黄金时代,名家辈出,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6)、宋词。词兴于唐盛于宋,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词是一种既适于歌唱又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诗体,并在衔接和句式上长短方面具有一套固定的规律。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7)、元曲。元代文学的突出成就,是元曲的勃兴。元曲即元杂剧,它是中国古代多种表演艺术的技术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形式。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8)、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是中国最早的的一部长篇小说,120回,70余万字,是作者罗贯中在史书《三国志》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产品,通过曹魏和蜀汉,孙吴之间的斗争写三国兴亡史,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描写战争方面成绩非凡,生动具体,惊心动魄,语言“文不堪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水浒传》:以阔大的农民起义为场景,描述了众多造反者的故事,作者施耐庵善于通过生动的细节表现一个场面,一个事件,展现人物的某一形象特征,在故事情节上富有变化,引人入胜。善于营造意境,情景交融,在语言技巧上,文笔洗练,明快,准确,通俗。《西游记》:是以唐僧玄奘去印度取经的真实故事为基础,由吴承恩写就的的一部优秀小说。该书以浪漫

主义手法,成功刻画了不同角色的鲜明个性,全书充满了神奇瑰丽的幻想,寄寓着对现实社会腐朽,黑暗的控诉,具有揭露,批判封建社会事态人物的深度内容。《红楼梦》:是清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打破了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类型化写法,使一大批典型人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鲜明的个性和生活的真实性。还打破了中国古典小说情节描写的传奇写法,还原了生活的真实,语言纯净,生动洗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表现力的文学语言,是古典小说文学语言的一个光辉典范。

20、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实用性,整体性,直观经验性。(1)、实用性形成原因:由于中国古代长期贯彻贵德贱艺的价值观,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离开了应用和实用,具有鲜明的“务实”传统,特别是离开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时寸步难行的。对科技实用性的评价:古代中国科技的实用性有值得肯定之处,这就是它紧密结合国计民生所需,为人民生活所需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推进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起过重要作用,即使是在当代中国,这种实用性仍然不能加以全面抛弃,不过,过分重视实用,一切以实用为标准,容易忽视理论研究,甚至产生科技空白区域的后果,使得中国古代科技研究缺乏纯科学,纯学术性色彩。(2)、直观经验性特点。直观经验性的具体表现是,无视科学技术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所得到的知识长期停留在初级阶段,很难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升华。过分注重经验,过分强调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现实,不重视以可能的主观推理把握客观现象,就必然会走向极端。(3)、整体性特点。第一,学科间浑然一体。第二,科学间强调统一。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第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社会需求的缺乏和商品经济的不发达,是导致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社会历史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重技术而轻理论,无科学结构的模板,缺乏进步的科学方法和轻视科学观察实验。第三,古代中国社会人群文化素质低下,不能将经验上升到一般理论,缺乏进步自然哲学的指导。第四,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科学技术不可能急起直追,自成体系地向前发展,中国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腐败,经济上的衰竭,不可能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发展科学技术。

21、中国传统教育:一、官学。(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是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到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的过渡形式,到了春秋末年,由于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变革,“学在官府”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被私学和封建官学所代替,这是教育的又一进步。(2)、国子学,国子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为贵胄子弟而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学简称国学,隶属于太常。(3)、国子监,是封建王朝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其前身叫国子寺,本朝北齐始立,隶属太常。明代国子学与国子监合一,在北京和南京分别设立国子监,称“北雍”和“南雍”,规模很大。(4)、州府县学,是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官学,因周代地方学校叫乡学,故后来的地方官学也称乡学。(5)、太学,是专门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弟子而设。西周太学是政教合一的组织形式,而专门研究学问,传授知识的太学则创立与西汉武帝时期。私学,是指民间或私人创办的与国学相对应的学校类型。中国私学开创于春秋时期,具有两千多年的优秀传统。①私学的兴起和发展。春秋时期,随着王权的失坠,官学衰落,私学开始萌生并迅速星布各地,于是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纷纷创办私学,从而为中国几千年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秦禁私学,私学处于低谷,秦亡汉兴,私

学发展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废弃,私学相沿不衰。到了唐代,私学暂时出现衰微,但兴起了一种新的私学形式——书院。宋代私学再度兴起,特别是书院制更加勃兴,形成中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②私学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私学几乎完全承担了蒙养教育的任务。二,私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三,私学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贡献。(6)、书院。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嵩阳书院。

22、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开始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采用分科取士,故称为进士。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完备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被废除,存在了1300多年。23、五四新文化运动: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15年9月《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第一,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第二,新文化大力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盲从。第三,新文化运动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空前尖锐激烈的斗争。

2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随着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的展开,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成批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贾学亮)

一、名词解释 1、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等。 2、经学:汉代独尊儒术,并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这就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经学。 3、玄学:是探索万物根源,本体等层次观念的哲学体系。糅合儒、道而成。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魏晋时期,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周易》称为“三玄”。 4、理学:是宋文化的标志。理学是以儒学为主体,以伦理为本位,融合道、释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等。 5、西学东渐: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等耶稣会士东来,将近代的世界观念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史称“西学东渐”。 6、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国哲学观念之一,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天人协调,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达到统一。 二、简答 1、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1)地理位置优越,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影响而疆域辽阔为其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2)草原、沙漠、海洋等地理环境多样形成中国文化的多样性;(3)中国地理环境既有相对封闭的特点,在西北和西南又存在多处通道,对中国文化的开放与封闭产生影响。 2、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1)家天下的延续;(2)封国制度不断;(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4)家国同构 3、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2)经济基础稳固;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4)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 知识点提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知识点提纲 1.大约92%的中国人是汉族。不同地区说不同的方言,但却由一个共同的 书写系统团结在一起。其余人口包括约55个少数民族,56种文化。2.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主要源于北京方言。在中国南方的广州市及 其周围,人们会说广东话。 3.中国的美食与人民一样多样。八大菜系加种类繁多小吃构成了中国菜繁 茂体系。北京名吃,陕晋面点。川菜和湘菜以辣出名,粤菜闽菜偏甜淡。 广东地区喜欢冒险的食客会品尝蛇,鳗鱼和青蛙等异国情调的食材。到了10或11世纪,中国独特的烹饪风格开始出现。它是一种基于平衡原理的美食,包括冷热,谷物和蔬菜以及肉类,在清代(1644-1911 / 12)达到了顶峰。 4.孔子的思想在中国长达两千年。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尽管在他一 生中没有得到多少认可,但可以说他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老师。他的主要著作有《论语》或《论语》,启发了哲学家,学者,及统治阶级。 5.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高度分裂且竞争性的战国时代。他认为,为了遏制 社会衰败的潮流并促进古代繁荣的人文社会,必须恢复古代圣贤之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孔子提倡建立以礼治国的中心思想。孔子思想对品德教育的强调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6.像儒教一样,道教也成为了制止社会衰落和促进良好政府的理想。道德 经是哲学上和精神上的文字,归因于神话般的圣人老子,强调无为或无

为。但是,这意味着人们,尤其是统治者,不应采取与自然相反的行动,而应在宇宙的自然波动下培养和谐感。在以后的几个世纪 7.佛教大概是在公元1世纪左右通过传入中国。 8.瓷器与青铜器对中国古代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9.中国青铜器铸造起源于公元前1700年。 10.在绘画领域中,风景画是一直占主导地位。从宋朝(960–1279)到明朝 (1368–1644)的山水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11.书法是中国的另一项传统艺术。 12.中国的音乐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是所有已知的音乐系统中最古老, 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且乐器种类繁多,系统庞杂。最能代表中国音乐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器与管乐器,如古筝,竹笛,琵琶,二胡等等。 13.中国有着独特的戏剧传统。几个世纪以来,发展了两所主要流派—安静, 精致的昆曲,最初起源于民间艺术,但后来因精巧,精致和精力旺盛的京戏(京剧)而闻名,因为它与中国的京剧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代表有京剧,昆曲,粤剧,川剧,秦腔等等。 14.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了300多个剧种,每个剧种都与当地的语言 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15.风水文化源于古老中国的祭祀占卜文化,如今虽然已经退出中国的主流 文化,但又隐隐约约影响中国百姓生活方式。 16.中国传统建筑以木质榫卯结构为主,最伟大的代表作就是故宫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文化得核心问题就是人。 2、文化得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得文化 (1)广义得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张文化就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得大文化观。 (2)狭义得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得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得文化就是指沿袭传统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得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得艺术文化。 3、文化得本质就是自然得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 (1)文化得核心问题就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部分: A、人之外得自然。即不依赖于人存在得自然界;“无机身体” B、人自身得自然。即人得“有机身体” (3)自然得人化包括两个方面: A、人类对外在自然得能动得现实得改造。 B、人自身躯体得全部得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得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与精神需要)得过程。 4、文化得一般特征 (1)从文化得形成上来瞧,文化具有超生理性与超个人性。 (2)从文化得内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得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得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得功能 定义:文化得功能就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得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与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得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

(2)认知功能:人类总就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 (3)传播功能:言语与文字,实物 (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就是潜移默化得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华民族文化得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范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与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就是指人得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产品得总与 (2)制度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得各种社会规范得总与。 (3)行为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就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得习惯性定势。(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等); (4)心态文化:(就是文化得核心部分)相当于精神文化或社会意识得概念,分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层意识形态与高层意识形态)。 7、什么就是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得意义。 ●中国文化得含义:就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得这片土地上创造出 来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得文化总与。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历史得,发展得概念。 中国文化根生土长,多源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指在长期得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得,保留在 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得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层面得内容。 ●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 (1)传统文化指文化得过去式。 (2)传统文化又指文化得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得文化观念。 (3)传统文化也可能指文化得将来式,即对未来得文化建构产生影响得文化观念,它们将成为未来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重点(全面)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2.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 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化事象。 3.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 全部文化遗产。 4.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5.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为寒冷时期,因为 这一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而得名。 6.》 7.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 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8.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匈奴贵族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西晋灭 亡,史称“永嘉之乱”。 9.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内容是 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10.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 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11.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 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12.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13.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14.赌胜:实质是打赌,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的愿望。如触摸某寺 庙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一种定向的神赐。 15.》 16.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 完备。 17.分封制:是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简言之就是分地以封诸侯。国王将土地分封 给诸侯,诸侯将所得的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又将它分封给士,士则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产活动。 18.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 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其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理动机的判定。以善恶动机论罪,为人们的主观臆断打开了方便之门。 19.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 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0.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21.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22.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其含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 二.) 三.选择题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1、文化:文化是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1)物态文化:又称之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之为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是以民俗和民风的形态表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文化的特征: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这种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产物。 3、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期,中国宗法制发展完善。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包括①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的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②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行的,即天子的嫡长子时代为天子,余子为诸侯,形成层层属属,代代相袭的政治结构。③宗庙制度: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统治秩序。 4、专制制度:重要表现之一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另一个表现是君权高于神权。君权不可逾越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以天下大宗自居的历代君王通过纲常伦理极大限度地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行,使其权力至高无上。 5、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特色的形成。(2)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特色。 (3)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在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 6、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按照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2)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 (3)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走过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 (4)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制度文化。 7、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总特征是伦理政治性文化。还包括: (1)、统一性和延续性。主要表现为:①政治上的统一,中国封建社会虽然有分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1、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名词解释) 4、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5、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第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1.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2.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3.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4.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5.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1、分封制,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 2、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3、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二是民力的大发展 4、百家争鸣,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观点有“仁者,人也”、“他人也是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天地之大德”、“为物不贰,生物不测”、“生生之道”、“修身、治国平天下”。 5、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无为而无不为 6、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7、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 “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1.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重 要的历史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唐宋元明清等。中国历史的 特点包括:分封制、礼仪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等。 2.哲学思想:中国哲学产生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等。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与礼仪,提倡社会秩序与和谐;道 家思想追求自然与自由;法家思想重视法律与利益;墨家思想倡导兼爱与 非攻;名家思想注重言辞与辩论。 3.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以诗、散文和戏剧为主要形式。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作品,以及现代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作品,在国内 外都有广泛影响。 4.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和戏剧等。中国 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中国书法以汉字书写为基础, 强调墨韵和意境;京剧、昆曲和豫剧等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5.宗教信仰:中国信仰众多,主要有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 斯兰教等。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尊重祖先和师长;道教追求 自然与长生不老;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和悟道。 6.习俗与传统节日: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节日。如春节、清 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通常有特定的活动和饮食习俗,如舞龙舞狮、放爆竹、吃汤圆等。 7.饮食文化: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和餐桌 礼仪等。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苏菜、浙菜和 徽菜,每个菜系有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法。

8.中医与养生: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 广泛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疾病。养生是重要的健康理念,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调节情绪等方法。 9.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礼仪教育。现代中国教育制度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国在科技领域 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如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等。 10.传统节庆活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舞龙舞狮、中国结、灯笼等。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和繁荣,也是人们展示传统文化的 重要途径。 总结起来,中国文化概论涉及了中国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 教信仰、习俗节日、饮食文化、中医养生、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 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促进跨文化的 交流与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潘斌知识点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潘斌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同时又具有儒道互补特色的文化体系。 第一节先秦:中国文化的萌芽与争鸣 中华民族三个大的文化区 1.黄河中下游的河洛文化区(中华文化主要起源),代表: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 2.长江中下游的江汉文化区,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 3.黄河下游和黄淮之间的河岱文化区,始祖为伏羲氏,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基本经济单位和生活群体,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连续的阶段。 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夏商周时期,即青铜文化时期本时期重要文化事件:文字的产生(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六种形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世界上早的三种文字符号:埃及的圣书体、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以及中国的汉文字。 本时期形成两个重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族权和政权合一的家国同构的特点。 《周易》,成书于殷周之际,我国早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元典,周文王作由卦象、卦辞、爻辞三部分组成 卦象有八卦,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阐释

卦象顺序: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运用阳爻和阴爻排列组合形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春秋战国以诸子百家为文化标志,尤其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西汉司马谈将诸子划分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西汉刘歆总结出十大流派: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和小说家 诸子之中,儒墨两家是显学,其次是道家、法家和阴阳家 春秋战国杰出人物: 1.史学家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2.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 3.诗人屈原《离骚》、《九歌》、《九章》 4.政治家管仲、商鞅、晏婴 5.外交家苏秦、张仪 6.医学家扁鹊 7.水利家李冰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中国文化两个重要思想: 1.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的特色和命题) 2.民本思想(有重大实践意义) 春秋战国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 第二节汉魏六朝:中国文化的一统与多元 文化统一的基本政治条件:秦朝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上百个,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本书使用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以狭义文化为主,但同时也涉及一部分广义文化现象;以精英文化为主,辅以大众、民间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所论,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儒、佛、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1、文化:文化是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 (1)物态文化:又称之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之为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是以民俗和民风的形态表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 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文化的特征: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这种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产物。 3、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期,中国宗法制发展完善。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的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行的,即天子的嫡长子时代为天子,余子为诸侯,形成层层属属,代代相袭的政治结构。?宗庙制度: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统治秩序。 4、专制制度:重要表现之一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 另一个表现是君权高于神权。君权不可逾越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以天下大宗自居的历代君王通过纲常伦理极大限度地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行,使其权力至高无上。 5、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绪论 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 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 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 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禅让制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建立夏朝。 8、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朝后期。西周建立后,确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3、诸子百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四家? 4、简述孔子或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介绍和探讨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礼仪等方面。以下是中国文化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中国的历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文明。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不同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主张以仁爱、孝道、忠诚等为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佛教:佛教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佛教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的追求,主张舍弃欲望、追求解脱。佛教对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道教:道教也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境界。道教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外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 5.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包括诗、词、曲、小说等形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6. 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中国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类型,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中国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调和韵律。

7.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 秋节等。这些节日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密切相关,是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的体现。 8.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食材组 合而闻名。中国菜系分为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鲁菜等,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口味。 9. 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款式,如汉服、唐装、旗袍等。每个时期的服饰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地位。 10. 中国的建筑艺术:中国的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而著名。中国古 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和谐与平衡。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有长城、故宫、泰山等。 以上是中国文化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方方面面。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要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章历史发展 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皇的本 义是大,帝的本义是王的称号。 2,中国人远祖的三大集团(P39)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 华夏集团:由黄帝,炎帝两大部落组成,活动在黄河流域,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属于这个集团,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的分布区 东夷集团:活动区域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及安徽中部一带,少昊属于这个集团, 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苗蛮集团:活动区域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伏羲属于这个集团,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涿鹿之战:炎黄两族打败东夷族的蚩尤。在三大集团的斗争中相互交融,形成 中华民族。3,西周(P42) 分封制:即分封土地以建国,周天子将自己的土地分给诸侯,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 宗法制:即天子的地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世代不变,百世不迁;其他诸子,地位也由嫡长子来继承,为“小宗”,小宗要奉事大宗,大宗要照顾小宗。 礼乐制:礼乐用于贵族内部,为各级贵族制定朝聘,祭祀,婚丧,服饰,车马,宫室等制度,以区别尊卑等级,刑罚用于镇压人民,以迫使人们服从其统治。 第四章姓氏

1,姓氏的主要来源(P57~60) 1)最早产生的姓,多带女字旁,如:姜,姬,姚等 2)以国邑为姓,如周天子封诸侯,包括同姓宗族,异姓功臣,夏商王朝子孙,建立诸侯国, 鲁,卫,晋,滕,虞,齐,宋,陈等诸侯国,以此为姓 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空,司徒,史,理,钱 4)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姓,如天子的儿子为“王子”,王孙,公子,公孙 5)以排行次第为次,如伯,仲,叔,季 6)以爵号,谥号为姓,如,王,侯,文,武,穆 7)以居住地为姓,如西门,东郭,南门 8)以职业或技能为姓,如屠,陶,甄,,卜 9)以事为姓,如李,林,车 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如姬改为周,淳于改为于,皇帝可赐姓以示奖惩。 11)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如宇文,慕容,长孙 2,中国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里,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进入夏商周,姓氏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由统治者赐封。之后混合为一 第,五章汉字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华夏文明,经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儒家思想的兴起,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并得到传承。在秦汉时期,儒家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佛教、道教等外来文化的传入,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在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义强调道德准则和正义观念;礼则是指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智则是指智慧和学问的追求;信则是指诚信和守信的重要性。这些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庄子》等道家经典;《易经》、《尚书》、《礼记》等典籍。这些经典著作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中国画以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运用;中国音乐以古琴、笛子等传统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强调音乐的韵律和情感表达;中国舞蹈以古典舞和民间舞为主要形式,注重舞姿的优美和舞蹈的表达力;中国戏剧以京剧、豫剧等为代表,强调角色的表演和唱腔的演唱。这些艺术表现形式都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 教育、研究等方式来进行,使得后代能够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例如,现代舞蹈和流行音乐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观念。通 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希望本文所提供的资料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一、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独特文化体系,它包括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爱、礼仪、忠诚、孝道等价值观念。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1. 孔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孔子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学派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五常道德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五常道德,即仁、义、礼、智、信。仁指的是关爱他人、善待他人;义指的是正义和公平;礼指的是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智指的是智慧和学识;信指的是诚实守信。 3. 孝道和家族伦理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孝道和家族伦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重,以及家族的传承和延续。孝道被视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无为而治。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1. 道和无为 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一种无为而治的原则,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2. 道德经 《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它强调“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信仰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佛陀与佛教教义 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四谛”和“八正道”的教义。佛教教义强调人们通过修行和慈悲心可以摆脱痛苦,获得解脱和幸福。 2. 中国佛教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逐渐融合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五、文学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包括诗歌、散文、戏曲、绘画、音乐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____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________。 3、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 4、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______。 5、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____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________”交流期。 6、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的“性善论”、 ________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______的“性三品说”。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1)_____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2)____________──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制。 9、人性论是中国______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10、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积极作用。 11、在中国,笔、墨、纸、砚被合称为___________。 12、文化是人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总和。 13、宗法制形成于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代开始转型。 14、古代世界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________。 15、古近代世界的政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____________政体、____________政体和____________政体。 16、中国“和”文化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17、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的“性善论”、________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______的“性三品说”。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得形成有两个重要得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得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得必然就是以为核心得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得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得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孙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得规范;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得习俗性规范8、尚书皋陶谟把人得美得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与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与,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与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与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得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与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就是 15、在中国社会中, 就是直接贯通得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得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得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瞧就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得精神本质上就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得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内探求得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得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与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就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得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得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得基本内容与合理内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 ,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得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得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天理人欲 24、孔子把作为重要得德目 温良恭俭让 25、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得规范与美德如老实,诚实,踏实,实在 26、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人格按照其体现道德理想得不同程度可分为: 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 27、西周确立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得,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得伦理秩序与意识形态,一种伦理政治秩序周礼 28、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得贡献,就是中国伦理精神由自发走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知识

绪论 ▲文化现象: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表达总体体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文化传统: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阔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四分法:1、生产生活文化2、制度文化3、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4、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广阔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广济河3、金水河4、惠民河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 △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新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特征:1、原始农业的出现2、陶器的制造3、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前时期〔公元前8000-前5000〕仰韶文化后时期〔公元前5000-前3000〕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 ▲新石器时代三大文化成就:农业〔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谷物农业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弄呀〕、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三皇五帝传说:五帝的谱系: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夏、商、西周文化进程:〔尚忠夏〕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夏文化特点:夏道遵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商代始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文化特征:尊神、事鬼,先鬼后礼;西周的历史功绩:在众多的人群中,粘平各组的族性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国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 ▲西周的分封制,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东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二是民力的大发展。 ▲百家争鸣,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观点有“仁者,人也”、“他人也是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天地之大德”、“为物不贰,生物不测”、“生生之道”、“修身、治国、平天下”。2、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无为而无不为;3、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