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城区降水径流分析

衡水市城区降水径流分析
衡水市城区降水径流分析

Jan. ,2019Vol. 41 NO. 1

2019年1月第41卷第1期小地下水Ground water

衡水市城区降水径流分析

张新潮,徐 佳,张爽娜

(河北省衡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利用衡水市城区及周边站点降水、径流实麻观测资料,分析彩响城区径流的因素。计算得出城区不

同强度平均径流系数,次降水径流系数多在0.32以下,符合衡水市城区发展现状。根据城区计算的不同强度次降 水量、次径流深成果,分别绘制X 、Y 散点图,添加趋势线并显示公式,降水径流相关关系较好,呈线性关系,遂得出降

水径流P-R 线性方程式,可为城区防洪排涝提供预测预报服务。

[关键词]衡水市城区;降水径流;系数;方程式

[中图分类号]P3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 - 1184(2019)01 -0173 -03

1衡水市城区雨污排放状况

河北省衡水市区分为主城区、路北区、河东区三大排水 区域。主城区主要通过胡堂排干渠排水,路北区主要通过班 曹店排干渠排水,河东区及南部新区主要通过京衡大街主管

道排入浚阳河,市区各排水分支管网通过截流最终进入市污 水处理厂处理。汛期雨水较大时,可通过东浚阳、北门口、前

进街等多处排涝闸提闸直接排水入淺阳河。

衡水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经闸 西干渠排入漫阳河,城市雨洪部分就近排入景观水体、坑塘

等,其余与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浚阳河。濫阳河衡

水站位于溢阳河大西头枢纽以下400 m 处,衡水市排污水和 雨洪排水口均在该断面以上,淺阳河上游来水在侯庄枢纽以

上导入淺阳新河,所以衡水站控制来水全部为衡水市区排污 和城市雨洪。

2城区监测站点、资料选择及参数计算方法

衡水市城区及周边先后建有衡水湖、市水务局、水文局 等6处降水量站点,能够准确计算城区面降水量,漫阳河衡 水站为水文站,降水量、径流资料齐全,并能够完全控制市区

排污和城市雨洪,城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比较稳定, 可以看作基流,衡水站洪水过程扣除基流(排污),即为衡水

市城区雨洪径流量。

2.1雨量站点选择及面雨量计算方法

根据研究区内及周边雨量站点的设站时间及控制范围, 选取对应的雨量站,并对产生次洪水的有效降水进行分析,

采用面积加权法、以点代面法计算次面平均降水量。

2.2次洪水过程选取原则

根据衡水站2004 -2017年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降水 量摘录表,参考水位变化,选取雨洪对应关系良好的洪水过 程为原则,计算次地表径流深及次地表径流系数,其中去除

了一些基流量大或可能为上游排水的场次洪水过程。

2.3次洪水地表径流计算方法

城区次洪水地表径流量一般用径流深(R )或径流系数 (a )来表示,其关系表达式为:

R = R itl - R?

( 1)

a = R/P (2)

式中:R 为次洪水地表径流量(m m ) ;a 为次洪水地表径 流系数;P 为次面平均降水量(m m );R*为本次降水所形成的

基流(或污水)总量(mm );

2.4次洪水地表径流计算成果

从衡水站水文资料成果中,选取了测验和整编可靠,雨

洪对应关系良好的洪水过程计算地表径流深和径流系数。 共选取雨洪过程65次,其中,中小雨雨洪过程有22次、大雨

雨洪过程有19次、暴雨及大暴雨过程有24次。经计算,得 出衡水市城区次洪水地表径流系数成果,不同强度降水径流

系数中小雨平均为0.20,大雨平均为0.20,暴雨及大暴雨平

均为0. 24,综合平均降水径流系数为0. 21。

3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3.1次降雨径流关系的建立与参数计算

根据研究区计算的次降水量、次径流深成果,在Excel 表

中绘制X 、Y 散点图,X 代表降水量、Y 代表径流量,添加趋势 线并显示公式⑴、显示R 平方值,此处R 为相关系数,以下用

r 代替。根据X 、Y 散点图呈现的关系,在趋势预测/回归分析

类型中分别选取指数、线性、对数、多项式和審函数进行趋势

线比较,最终选取曲线拟合较好,趋势线r 2较大的趋势预测/ 回归分析类型为最优⑵。

通过中小雨、大雨、暴雨及大暴雨的趋势线分析,发现多 项式拟合和线性拟合都较好,最终选取较为简单的线性关系

方程式,降水径流相关关系方程表达式为:

R = aP + b

由于径流系数a = R/P,故a 与P 之间关系可以表示为: a = a + b/P

从Excel 表中绘制的中小雨、大雨、暴雨及大暴雨、综合

降雨散点图中,可以看出P~R 线性方程式及参数a 、b,以及 相关系数r 平方值。P~a 通过计算可得关系式。衡水市城

区降水径流相关图见图1?图4;具体P ?R 和P ?a 线性方 程式见表1。

[收稿日期]2018 -09 -22

[作者简介]张新潮(1974 -),男,河北枣强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监测与评价工作。

173

2.降水、蒸发、径流基本知识分析

降水 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水,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空气阻力,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和降雪,前者为液态降水,后者为固态降水,其他的降水形式还有露、霜、雹等。凡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50mm的降水称为暴雨。暴雨又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三个等级。 小雨:12小时内降水量为0.1-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0.1-9.9mm降雨。 中雨:12小时内降水量5.0~1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4.9mm的降雨过程。 大雨:12小时内降水量15.0~2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0~49.9mm的降雨过程。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0~6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0~99.9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0~13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0~249.9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140.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250.0mm的降雨过程。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一、降水要素 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水文学中一般只讨论降水时空分布的表示方法和降水资料的整理及应用。描述降水的基本物理量(即降水的基本要素)介绍如下: (1)降水量(深)。降水量的概念是时段内(从某一时刻到其后的另一时刻)降落到地面上一定面积上的降水总量。按此定义,降水量应由体积度量,基本单位为m3。但传统上总是用单位面积的降水量即平均降水深(或降水深)度量降水量,单位多以mm计,量纲是长度。降水量一般用专门的雨量计测出降水的毫米数,如果仪器承接的是雪、雹等固态形式的降水,则一般将其溶化成水再进行测量,也用毫米数记录。但在进行水资源评价等考虑总水量时多用体积度量降水量。 降水多发生在大的面积上,但仪器观测的点位相对面积很微小,常作为几何的点看待,因此又有“面降水量”和“点降

(完整版)施工降水施工方案

兰坪县金顶镇文兴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黄正勇 审核人:罗国强 审批人:张克林 云南瑞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3月17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工程地质 (4) 三、施工工艺 (4) 四、机械设备 (8) 五、质量控制 (8) 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工程名称为兰坪县金顶镇文兴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工程,工程位于兰坪县金顶镇文兴社区环城小区。 一、土建概况 (一)兰坪县金顶镇文兴农贸市场建设项目--1栋综合楼工程: 1、建筑面积:403.99m2; 2、地上共2层,无地下室建筑总高7.05米; 3、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0.000=2288.440; 4、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5、基础形式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兰坪县金顶镇文兴农贸市场建设项目--1栋综合楼工程建筑结构安全及设计使用年限: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2.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设防; 4.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5 .结构抗震等级:砖混一级,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按7度一级。建筑场地类别:Ⅱ类。 (二)兰坪县金顶镇文兴农贸市场建设项目--2栋综合楼工程: 1、建筑面积:358.23m2; 2、地上共2层,无地下室建筑总高7.05米; 3、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0.000=2289.000; 4、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5、基础形式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兰坪县金顶镇文兴农贸市场建设项目--2栋综合楼工程建筑结构安全及设计使用年限: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2.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设防; 4.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基坑明排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XXXX(一期) 基 坑 降 排 水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XXXX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工程施工条件 (2) 三、施工安排 (3) 1、施工目标 (3) 2、主要管理和技术措施 (3) 3、施工进度计划 (3) 四、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4) 4.1施工准备 (4) 1.技术准备 (4) 2.现场准备 (4) 4.2资源配置计划 (4) 1、机械需求计划 (4) 2、劳动力需求计划 (5) 3、计量、测量和检验仪器配置计划 (5) 五、施工方法 (6) 5.1基坑底周边排水沟及集水坑 (6) 1、布置及安排 (6) 2、排水沟做法 (6) 3、集水坑做法 (6) 4、基坑明排降水管网 (7) 5.2基础坑内的排水 (7) 六、进度保证措施 (8) 6.1组织管理措施 (8) 6.2工期的奖罚措施 (9) 七、质量保证措施 (9) 八、安全保证措施 (10)

8.1安全保证体系 (10) 8.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1) 1、施工现场安全纪律 (11) 2、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11)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一期) 工程地址:XXXX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约78800㎡,地上信宅:72000㎡,地下车库:6800平方。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XXXX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XXXX勘察院 监理单位:XXXX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XX工程有限公司 二、工程施工条件 本工程地下水位低,施工现场北面和东面有7--10m高的边坡,边坡外有条小河,小河平水期河面与±0.000高差大于10m。在无降水的情况下,基坑底无积水;如果下雨,雨水和地表水会流入基坑,因此本工程基坑施工时还需对基坑底明水进行处理。

第二章 降雨径流相关预报

第二章 降雨径流相关预报 在现代水文预报中,虽然大量使用流域水文模型,例如新安江模型、萨克门托模型、水箱模型和陕北模型等进行流域降雨径流预报。但是,不少生产单位,尤其是一些大型水库的管理单位,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已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经验性降雨径流预报方案。 2.1 降雨径流相关图的形式 降雨径流经验关系曲线有各种形式,一般有产流量(f R =次雨量P ,前期影响雨量a P ,季节,温度)、)(0Q P f R a ,洪水起涨流量前期影响雨量=和考虑雨强的超渗式关系曲线形式。这里介绍国内普遍使用的产流量与降雨量和前期影响雨量三者的关系,即R P P a ~~相关图。 图2-1 降雨径流相关图 使用R P P a ~~关系曲线进行净雨量计算一般有两种处理途径:一种是根据洪水初期的a P 值,把时段雨量序列变成累积雨量序列,用累积雨量查出累积净雨,由累积净雨再转化成时段净雨量序列;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时段降雨序列资料直接推求时段净雨序列。第一种方法的缺点是在整个洪水过程中,使用一条 R P ~曲线, 没有考虑洪水期中a P 的变化。而后者的不足是,当时段取的过小时,一般时段雨量不大,推求净雨时的查线计算易集中在曲线的下段。两种方法的结

果存在差别,至于何者更接近实际也很难断言。 2.2 前期影响雨量a P 的计算 A P 由前期雨量计算,也称前期影响雨量,是反映土壤湿度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 若前一个时段有降雨量,即01>-t P 时,则 )(11,,--+=t t a t a P P K P (2-1) 若前一个时段无降雨时,即01=-t P ,则 1,,-=t a t a KP P (2-2) 式中:K 为土壤含水量衰减系数,对于日模型而言,一般地取85.0≈K ;1,-t a P 和t a P ,分别为前一个时段和本时段的前期影响雨量;1-t P 为前一个时段降雨量。式(2-1)和(2-2)为连续计算式。由于 ?????????+=+=+=+=--+---------) ()()()(,1,33,2,22,1,11,,n t n t a n t a t t a t a t t a t a t t a t a P P K P P P K P P P K P P P K P (2-3) 将式(2-3)各行逐一代入得到 )(,33221,n t n t a n t t t t a P P K P K P K KP P -----+++++= (2-4) 式(2-4)为向前倒数n 天的一次计算式。一般取15天既可满足计算要求。 用m I 表示流域最大损失量,在数值上等于流域蓄水容量。以mm 表示,通常mm 100~60≈m I 。当计算的m a I P >时,则以m I 作a P 值计算,即认为,此后的降雨量P 不再补充初损量,全部形成径流R 。 当计算时段长h 24≠?t 时,土壤含水量衰减系数K 应该用下式换算 N KD K /1= (2-5) 式中:t N ?=/24,KD 为土壤含水量日衰减系数,K 为计算时段是t ?小时的土壤含水量衰减系数。

最新基坑降水井及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最新版 基坑降水井及降水工程 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准备工作 (2) 四降水井施工 (4) 4.1 降水施工工艺及流程 (4) 4.2 管井质量标准、施工记录及资料 (11) 五降水运行 (13) 5.1 试运行 (13) 5.2 正式降水运行 (14) 5.3 封井方案 (15) 5.4 降水井管保护措施 (18) 5.5 沉降观测 (19) 六降水常规管理要求 (19) 七降水井施工质量保证管理及技术措施 (21)

八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 (22) 8.1 安全管理措施 (22) 8.2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4) 8.3 文明施工措施 (25) 九降水井应急预案 (26) 9.1 用电应急预案 (26) 9.2 配备降水备用物资 (27) 9.3 成立降水应急抢险队伍 (27)

一编制依据 1 招标文件及业主提供资料 ● **文化商务中心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市建筑设计院**文化商务中心降、排水系统平面图; 2 主要规程、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工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9) 二工程概况 **文化商务中心工程位于**新区核心的中心商务区内,中央大道与津滨高速延长线交汇处,津滨轻轨市民广场站以南,紫云公园以北,现状**碱厂以东。本标段(施工三标段)处于该工程的东南角,包含会议中心、职工食堂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87979㎡,建筑高度20.6m。 本标段范围共布置155口降水井及8口基坑外的观测井,降水设

降排水施工方案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站前广场工程 施工现场 降 排 水 施 工 方 案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站前广场项目部 2014年08月15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站前广场工程位于铜陵县钟鸣镇,广场占地面积为66583.82㎡。本工程按专业及施工顺序分为土方部分、排水部分、照明部分、安防部分、给水部分、道路及停车场部分、游园部分、中心广场部分、绿化部分、围墙部分、小品部分共10个分部工程,现场按东,中,西三区共分六个地块,按逆时针方向由西向东分布。本工程前期土方工作量大,现场施工环境复杂,站房、站前广场、站前路以及其他综合管网、配套工程的施工单位几乎同步进行施工,交叉施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施工难度大,协调沟通工作繁多,现场交通条件制约等一系列施工困难。 1.2施工现场情况 工程位于铜陵市钟鸣镇,目前现场有高铁站房施工,站前路施工,交叉施工情况较多,排水系统复杂。 1.3水文地质及气象情况 本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春、秋两季是冬、夏交替过渡的季节,春季南北气流交锋频繁,锋面进退不定,造成雨水偏多,天气多变,常出现低温连绵阴雨天气。秋季以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退缩,内蒙古高压增强,铜陵地区又渐受北方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少雨。

第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情况 2.1施工现场的现状描述 场内整体较为平整,但场地需整体挖深5~6m。场地向南面排水,西面为回填区域,排水管经过该区域,计划埋涵管排水。 2.2办公、生活区的布置 本工程的办公、生活区与施工生产区分开布置。办公区和生活区布置在靠近007县道旁,分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区和工人生活区两部分。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区的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澡堂等临建设施均采用搭设活动板房。工人生活区考虑到高峰时期施工人员较多,设置工人生活区。 2.3工程周边的排水系统情况 施工现场周围没有系统的管网排水系统,场内主要以临时排水系统为主,排向场外,场外依靠加宽的原有排水沟排走。 第三章施工现场有组织排水 3.1施工现场的有组织排水设计 东区设置排水沟,排向沿铁路边坡南北向排水系统。西区依靠自然地势排向排水沟,通过预埋涵管排向007县道外水渠。 3.2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区的有组织排水设计 (1)在每栋活动板房的四周都设置砖扰的排水沟,排水沟截面为300mm*200mm,排水沟的坡度约0.05。 (2)办公、生活区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周边排水沟。

降水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幸福枫景项目井点降水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简介 (4) 1、工程概况 (4) 2、水文地质概况 (4) 三.施工部署 (5) 四.降水设计情况 (6)

五.降水量估算与降水井点施工 (7) 六.施工进度计划 (16) 七.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6) 八.抽水监测与管理 (21) 九.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22) 十.应急措施 (22)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8、本工程施工图纸 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岩土勘查报告 二.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开封市兰考县幸福枫景住宅小区项目,位于兰考县中州路黄河路西南角。本项目共11栋楼,其中2、5、7、9、11#楼基础施工过程需要降水,针对该工程2/5/7/9/11#楼编制本降水施工方案,该方案涉及楼号户型完全相同,共用一套图纸。场区离河岸较近,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场区东侧小河沟和降水补给。单体建筑面积5710m2,基底面积470m2。 2、水文地质概况 本工程地形相对平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地区岩土自上至下划分为8个层次,各层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层①粉砂:黄褐色-灰褐色,湿-饱和,松散-稍密。地表为填土或耕植土,厚度一般不超过1米,向下较纯净。

管井降水施工专项方案

杭州湾新区大众广场二期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7) 第二章工程概况 (27) 第三章施工总体安排 (28) 第四章管井降水方案 (29) 第五章施工机具、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36) 第六章文明施工措施 (37) 第七章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39)

第一章概述 1.1. 编制依据 (1)宁波杭州湾新区大众广场二期工程相关施工图纸; (2)现场施工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3)杭州湾新区大众广场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7)我单位多年施工技术能力、设备状况、综合管理水平及工程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施工方案力求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力求工艺成熟,具有可操作性; (2)保证施工质量和确保计划工期如期完成; (3)通过快捷的工艺、合理有效的资源组织,力求缩短工期,为工程的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4)高度重视环保、文明施工、施工安全问题;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总体概述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越溪湖片区块内、兴慈五路以东、金溪路以北。该项目地下一层,地上1~18层,主要为住宅、

特色公寓、宿舍及商业。总建筑面积146969.3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1677.29平方米,地上面积为135292.01平方米,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1-6#楼为18层特色公寓,地下一层,和地下车库连成一体,基础开挖深度约为-6.300米;7-10#楼为18层特色公寓,无地下室,基础开挖深度约为-3.800米,11-16#楼为6层职工宿舍楼,无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500米。 第三章施工总体安排 3.1施工管理机构 为圆满完成本项目施工任务,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及工程分布情况,成立宁波杭州湾大众广场二期工程项目部,项目部由四部一室组成,即工程部、物资部、质检部、安全部、综合办公室。 3.2施工队伍进场 按任务区段划分,施工队伍陆续进场,并作好全员岗前技术及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同时进行文明施工教肓。 3.3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施工机械、设备按工程进度需要和施组安排陆续进场,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 3.4物资、材料进场 按施工需要,物资陆续进场,堆码整齐,并采取必要的防火、防潮、防盗措施。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_常静

第25卷 第6期2006年11月 地 理 研 究 GEOGRAPH ICAL RESEARCH V o l 125,N o 16N ov 1,2006 收稿日期:2006-02-20;修订日期:2006-05-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31020,49801018);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 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5037135) 作者简介:常静(1980-),女,山西晋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多界面环境过程研究。 E -mail:cjin g1221@1631com *通讯作者:刘敏(1964-),男,内蒙古自治区土左旗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城市环境过程,环境地球化学与污染生态研究。E -m ail:m liu@geo 1ecnu 1edu 1cn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 常 静1 ,刘 敏1* ,许世远1 ,侯立军2 ,王和意1 ,Ballo Siaka 1 (11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2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62) 摘要: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功能区监测降雨事件,研究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变化及初始冲刷效应。研究表明,上海中心城区路面径流主要污染物为T SS 和CO D Cr ,超出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四倍多;总磷超出Ⅴ类水质标准两倍以上,氮素营养盐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含量在不同功能区之间显示出相似的分布趋势,交通区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其次为商业区和工业区,居民区情况较为良好。降雨强度是影响初始冲刷效应的主要因素,强度较大的降雨冲刷效应较为明显;不同功能区之间,商业区初始冲刷效应较强,其次为居民区和工业区,交通区冲刷强度较弱;T SS 和COD C r 在商业区和工业区冲刷强度要大于氮磷污染物质;而在交通区和居民区分异特征不明显。 关键词: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初始冲刷效应;上海中心城区文章编号:1000-0585(2006)06-0994-09 1 引言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不透水地面面积迅速增加,形成了不同于自然地表的/城市第二自然格局0,对地表水文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 。在雨季特别是暴雨时期,降雨在不透 水地面上迅速转化为径流,冲刷和挟带大量污染物质进入地表水体,形成典型的非点源污染,成为影响城市受纳水体水质下降及河口污染的重要因素[2] 。美国EPA 已在1993年将城市地表径流列为导致全美河流和湖泊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3]。在我国随着生活点源和工业点源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也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4]。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及其控制展开了大量研究,在污染物时空分布、初始冲刷效应(First Flush Effect)与径流模型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值得借鉴的成果[5~11]。我国在流域尺度上的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与模型应用方面也成果颇丰[12],但对从城市区域尺度出发,以/不透水下垫面0为特征的城市径流非点源污染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相继开展起来,且内容多集中在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指标相关性和负荷模型计算等方面[13~25],缺乏对污染物初始冲刷效应的定量研

地基降水施工方案

河南恒升府第住宅小区15#楼 地 基 降 水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郑州弘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06年11月15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降水方案选择 (1) 第三章井点及井管设计 (2) 第四章主要设备 (4) 第五章人力计划 (4)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 (4)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5) 第八章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6) 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 (7)

一、工程概况: 河南恒升府第位于郑州市东北部,南临畜牧路,东邻原107国道,北临河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本工程为河南恒升府第15#商住楼和地下室基坑降水工程。基坑底部标高;地下一层,15#为18层,分两条平行线,即坑底部标高米,室外地坪标高为左右。 地质勘探显示该地域饱和水位较高,在自然地坪下2m处,该商住楼基地在自然地坪以下,最深处,电梯井在自然地坪以下,由于该地域的挖土方较复杂,自地表向下是填土,~7m以下属粉质粘土,由于该地段地质较平缓,水位较高,考虑采用双排轻型井点降水,降水效果为最佳,外排井点降地下以内水位,内排井点降地下以下水位。由于该工程工期较紧,暂按单排轻型井点施工,基坑开挖后如上层降水达不到理想效果,立即采取外加1排井点降上层水。 基坑土方开挖:因挖土方的深度临近沉积土,密度较小,开挖土方坡按1:考虑,以保证护坡稳定,增加护坡安全度。 二、降水方案选择: 本设计施工方案仅适用于河南恒升府第15#和地下车库基坑的降水工程。工艺流程为:先地上后地下,先降水再开挖,然后支护。采用周边布置轻型井点降水和中心部位大口井降深层水方法,15#商住

楼周长140米采用3组轻型井点,轻型井点共3组。 基坑开挖后如降水效果不理想,在外排立即增加1排轻型井点降上水层,在基坑一端设出土口。为防止车辆辗压,把井点降至道路下处,基坑开挖时,在坑上沿外1m处挖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坑内,基坑开挖成形后,在基坑周边挖300mm×300mm基底边水槽,遇有雨水立即抽排。 三、井点及井管设计 1、设计依据 (1)本工程平面布置及岩土工程勘查报告。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设计计算 (1)轻型井点点管埋深 H1≥h1+h2+iL+L1=6.9m h1 基坑降水深度取5.0m h2 降水后水位至基底距离取0.8m i 水力坡度取0.1m

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专项施工方案[详细]

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开封分公司生产指挥调度楼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批人: 审核人: 中城建第六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年 5 月 15 日

目录

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开封分公司生产指挥调度 楼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综合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市汴西新区郑开大道与第八大街交叉口西南侧,开挖场地较为开阔,无建筑物障碍;建筑面积为22519.97m2;地下室面积约为3326.99m2。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5层。基础形式为防水筏板基础及桩承台基础。桩承台基础基底标高-6.7m至-7,5M,筏板基底标高为-6.3m,基底标高复杂,土方开挖时要做好标高控制,严禁超挖。 该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埋深0.5-1.1m左右,土方开挖前须做好基坑降水。 2.编制依据 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方案(XX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论证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20) 《建XX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999)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CECE96:97)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2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202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2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20) 3.总体施工部署 3.1 工期目标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5月28日一6月24日进行土方开挖。 第一步土方开挖约2.5米深(-3.70m): 5.28—6.5号 9d 第一步边坡支护: 6.1—6.8号 8d 第二步土方开挖: 6.9—6.2020 12d 第二步边坡支护: 6.12—6.23号 12d

施工降水施工方案

江北绿水湾道路工程管道轻型井点降水 施 工 方 案

二00九年六月十五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地质 三、施工工艺 四、机械设备 五、质量控制 六、安全生产

一、工程概况 江北绿水湾道路工程位于浦口区,紧邻长江,地质情况属于长江漫滩,地质地貌比较复杂,土层含水量较丰富,且土层结构变化比较大;管道降水工程长度约1000米左右,沟槽开挖采用放坡形式,深度约为4米。根据该工程的地质情况,采取轻型井点法降水,分别在管道两侧布设;轻型井点主管长度30米,缩短主管连接的长度来提高真空泵的真空度;支管长度分别为:4米、5米、6米,这样更有效控制不同土层的含水量,确保土方顺利的开挖。为更好的方便后继施工,先投入8套井点设备,进场后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二、工程地质 上部1~2米为粘土,3米以下为粉质粘土夹粉砂。详见工程地质报告。 三、施工工艺 1、抽水设备真空泵轻型井点通常由真空泵一台、和气水分离器一台组成一套抽水机组。 2、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和地下水流向降低地下水的深度等要求而定,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3米,且降水深度不超过3米时,可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如基坑或沟槽宽度大于5米,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则宜采用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基坑或沟槽的两侧,

如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状布置。轻型井点布置示意图如下 : 3、井点管的埋设深度: H=H 1+h+IL+0.2 H MAX =0.2+1.0+28×1/15+0.2=5.1(m) H 1——井点管埋设面至槽底的距离(m ) H ——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至槽底的最小距离,本工程取1.0m I ——地下水降落坡度,本工程取1/15 L ——井点管至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水平距离(m ) 由于考虑到施工雨季影响,地下水位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高、水量大的情况,为确保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时做好地表水和自然降水的疏导和排除,防止地表水流入和渗入。在坑外范围内加强路面排水,用水泵将路面积水抽排至排水沟内。 4、轻型井点降水自基坑开挖前5天起运行,直至该池体满水试验结束、回填至管地下水位标高以上时才能停止,中途必须保证机械设备完好和供电,以免基坑坍塌。 5、轻型井点设计计算如下: 涌水量计算

降水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碧桂园小区4#配套综合楼 基 坑 降 水 施 工 方 案 长阳建业建筑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主要编制依据: 三、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四、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五、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七、安全保证措施 八、文明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 1、碧桂园小区4#配套综合楼,位于市房山区。 2、碧桂园4#配套综合楼建筑总面积约1823.21㎡,其中地下面积510.11㎡,地上面积1313.1㎡,本工程建筑高度为12.4m,地下一层层高为 3.9m 。(局部4。2米),一层4.2m,二层3.6m,三层3.6m。 3、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00m。 三、主要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 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JGJ/T111-98);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8、建筑物设计文件、地质报告; 9、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等情况调查报告。 三、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1、本工程根据集美勘察设计2014年2月编制,且经审查通过的《碧桂园小区配套及综合楼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4jm304)进行设计。 2、拟建场地位于市房山区店路东南侧碧桂园小区东南角,地形较平坦,场地所处地貌单元为永定河冲洪积扇部。

3、场地地基条件适宜工程的兴建,地基岩土层无液化问题。 4、场地自上而下土层分布及主要地址参数如下: 场地地下水水文条件: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粉质黏土③层,主要受大气降水深入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本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 四、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五、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1、降水监测 1.1、降水监测与维护期应对各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 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和水质的检测,降水勘察期和降水检验前应统测一次自然水位 1.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量。

工程降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水文地质概况 四、降水的目的、原理及井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降水方法的选择及井点系统设计 六、管井及电源的施工布置 七、井点系统施工准备及施工 八、管井的日常管理 九、管井的拆除 十、施工工期及劳动力、机械计划、材料计划十一、局部降水 十二、各项保证措施 附:降水井点系统平面图

. 编制依据 本次基坑降水编制主要依据以下技术法规和参考资料: (1)秦皇岛黄金假日滨海度假城A1停车楼工程基础平面图 (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11) (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GB50021-2001)( 2009 年版) ( 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 YB9258-97) ( 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 JGJ/T111-98 ) ( 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 JGJ72-2004) (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JGJ120-2012) ( 8)《抽水试验规程》 ( YSJ2 1 5-98,YBJ 1 5-98 ) (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JGJ46-2005) (1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GBJ-33-2012) (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JGJ59-201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位于北戴河新区,西侧为S364省道,东侧为渤海,秦皇岛黄金假日滨海度假城A1停车楼地块,地面绝对标高介于2.72?4.11m之间,最大高差为1.39m。 场地地貌单元属海陆交互相。本区位于河北平原东北端,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海洋性气候的特色华北其他地区明显,夏季尤为显著,因海流影响,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不冻港。这里冬季较冷,夏季凉爽,风速较大。10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旬气温在10°C以下,最冷的1月气温为-6.1 °C,全年日最低气温w 0C的日数有131.2天,2000年1月曾出现极端最低气温-24.3 C,6月下旬至8 月下旬的旬气温约在22C以上,7、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4.4 C和24.3 C,全年旬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上旬。从8月平均最高气温(28.3 C)来看,比同纬度华北平原低2C左右。全年日最高气温》30C的日数只有18.5天,》35C的日数全年平均不到一天。这里年平均风速3.0m/s ,春季各月皆在3.5m/s 左右,6-9 月在2.3~2.5 m/s 之间,最大风速为19m/s (1972.7.26 )。全年有大风日数9.2天。秋、冬季盛行偏西风,春夏盛行西南和南一东南风。 本区全年降雨量为683.60mm有降水日73.6天,其中71%勺雨量和50%勺雨日集中在 6月至8月内,仅7月降水就占年雨量的1/3。全年有暴雨日2.6天,也主要集中在7、8两月。多年

降雨径流污染问题研究

降雨径流污染问题研究 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控制,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点源污染的严重性.国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即使将点源污染降低到零,污染依旧存在.未加控制的地表径流就相当于污水. 非点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径流的冲刷和淋溶作用下,大气、地面和土壤中的溶解性 或固体污染物质(如大气悬浮物,城市垃圾,农田、土壤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进入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等水体而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黄虹2004,2,13).该定义说明了降水是非点源污染的动力因素,而地表径流则是非点源污染的载体. 在城市中,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第二大因素.它的污染物按作用大小依次为地表沉积物,大气沉降物,水土流失物和下水道沉积物及合流制排水系统溢出来的污水.地表沉积物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乱丢的垃圾,路上的粉尘以及汽车排出的尾气.大气沉降物指降尘以及降雪降雨降雾等湿沉降.研究表明!在屋顶产生的径流里10%~25%的氮、25%的硫和不到5%的磷来自降雨!而在街道商场的停车场!商业区和交通繁忙街道产生的径流中几乎所有氮、16%~40%的硫和13%的磷来自降雨(陈玉成 2004,6).水土流失物来源于人们对于地表的破坏.原地貌的消失又加速了地表的侵蚀. 在一年内,至少有20%的降水径流污染来自排水系统,而对于次降雨,特别是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排水系统对径流污染的贡献可能达到50%以上(李立青 2006,3). 影响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因素有降雨,土地利用方式,地面清扫情况和城市排水系统.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有很大的差异. 降水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有淋洗作用,一般污浊的空气经过一场雨后都会非常的清新.所以降雨的时机就影响了径流初次冲刷后的污染物浓度.同时,降水又对污染物有稀释的作用,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共同决定了雨量.降雨强度还影响着对于地面冲刷的程度.土地利用方式决定着污染物的类型和总量.一般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的污染要相较于居民区严重一些.非点源污染物以晴天积累、雨天溶出的方式在降雨径流的挟带、运移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进人受纳水体(郑涛 2006,2),地面清扫的频率就会影响晴天所累积的污染物总量.目前的清扫设备对粒径<3.2ram的尘土效率很低或根本无效。尽管如此,清扫时提高水质的效果还是明显(庄源益 1994,10)的.城市排水系统有五类的,他们的截污量有很大的不同. 城市地表径流存在随机性以及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相结合的特点.这是因为影响他的因素有很多,任何一点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体的变动.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浙江省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中建二局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 JGJ120-99 GB50007-2002 JGJ79-2002 ; GB50026-2007 GB50202-2002 GB50204-2002 ( 2011 版) GB50300-2001 JGJ59-2011 GB5020 05-2002 JGJ18 — 2010 JGJ94-2008 DB33/T1008-2000 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A 、文件依据 浙江光彩国际商务酒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图 B 、规范依据 中建二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 工程概况 1.2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1.3 基坑设计概况

基坑总面积约为7800m2平面呈矩形,基坑东西长度达129.8m,南北长度达59.7m。地下为二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4.6m、16.6m。 本工程内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与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相结合的方式,坑内设置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 1.4 基坑降水概况 基坑降水是本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之一,本工程基坑共设计有49口深井,其中坑内3 排深井共21 口,间距20m井底标高-21.00 ;坑外28 口,间距20m深井井底标高-18.00mm。井管采用?300波纹管上打孔,外包2层70目塑料丝网及铁丝网一层,填级配砂石。 为防止地面水进入基坑,基坑周边设置明沟排水,规格为300mM 400mm做法为砌体 砌筑,面层砂浆抹面。具体布置应结合结构基础施工图并视现场情况而定。基西侧紧临市政管线,应控制降水深度,严禁过快过深降水。 降水工作一旦启动,不得中断。现场备用发电机,采用双闸刀控制供电,确保降水在停电等特殊原因下,半小时内转入到发电机供电状态。降水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做到出水常清,排入市政管网的降水应不含泥沙。 自流水井详图如下: 2.4 周围环境条件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西侧是已建好的钱江商务广场,东侧是绿地,五星路与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27日

---、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工程施工图纸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按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采用管井降水,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编制降水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徐州市绿地小学增建教辅用房 建设单位:徐州市云龙区教育体育局 设计单位:化工部徐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徐州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江苏华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4148.8平方米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管井降水深度:8m 三、水文地质条件 该场地属于北温带鲁淮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4℃,年最大冻土深度24cm,属微冻区,年平均降水量为842.5mm,雨季多集中在6-8月份,年最大降雨量1213.4mm,

风向四季均以东南偏东最多。西风最少,年平均风速2.6米/秒,最大风速15.8米/秒,全年8或大于8级大风约40天,夏季雷雨时最大风力达9-11级以上,场地属淮海水季的沂、沭、泗流域,地表水多主要为废黄河、运河、奎河等三股水流均向东南流入淮河汇入黄海。该场地地质结构上位于徐州腹背斜东翼的次一级斜谷地,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钻探,下部岩层为奥陶系中流马家沟组灰岩,岩层走向北东,倾向东南,倾角约145°,场地主要含水层且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为浅部①层杂填土,杂填土中有上层滞水存在,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补给,排泄方式主要的地面自然蒸发和侧向还流为主,勘察监测到初见水位埋深为3.6-3.8m,平均水位3.63m,其初见水位标高平均值29.9m,稳定水位埋深为3.8-4.0m,平均水位3.84m,其稳定水位标高平均值29.69m,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水位年变幅在1.5-2.5m之间,地下室抗浮标高按标高32.0m确定。 四、管井降水方案 1.材料工作准备 ¢400mm水泥井管、滤网、2-4mm砂碎石混合料、污水泵14台、冲击钻1台、泥浆车1台、铁滤管。 2.井点设置及冲击钻施工 本场地共布置降水井12口,井深8m,井径800,管井成孔400mm,管井施工结束后立即抽水预降水,降水至开挖面以下1米处,以利于土方开挖的施工。

雨_污合流制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的迁移转化过程与来源研究

雨、污合流制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的迁移转化过程与来源研究 李立青1,2 ,尹澄清 2* (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 430074;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摘要:2003~2006年通过对武汉市汉阳城区不同尺度降雨径流、市政污水的监测,结合环境地球化学方法,研究雨、污合流制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的形成、迁移转化过程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雨、污合流制城区地表径流汇入排水系统,经排水系统传输,污染程度显著增加.屋面径流中TSS 和COD 浓度(E MC)的平均值分别为1817mg P L 和3710mg P L,路面径流中TSS 、COD 浓度(EMC)的平均值分别为22513mg P L 和17615mg P L,而在集水区出口处径流中TSS 、COD 浓度(E MC)的平均值分别为44917mg P L 和35919mg P L;污染物的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颗粒态COD 增加了18%,有机污染增强.研究还发现,城市地表、雨水口、生活污水管和合流管道沉积物中P 、Fe 含量具有明显分异特征,可以利用沉积物中P P Fe 识别集水区尺度降雨径流污染成因与来源.据此对集水区出口2次径流污染来源计算,56%?26%的悬浮物来自城市地表与雨水口,44%?26%的悬浮物源于生活污水的沉积物.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对降雨径流污染的贡献是通过在合流管道中形成沉积发生的.雨、污合流管道在降雨径流污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转化器和加重径流污染的作用.减少合流管道中沉积物的形成是削减径流污染负荷的途径之一.关键词:城市降雨径流污染;雨污合流制;污染来源;悬浮物;P;Fe;汉阳地区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301(2009)02-0368-08 收稿日期:2008-02-18;修订日期:2008-05-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207) 作者简介:李立青(1977~),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 降雨径流污染控制,E -mail:l -i liqing@1631c om *通讯联系人,E -mail:cqyin@1631com Transport and Sources of Runoff Pollution from Urban Area with Combined Sewer System LI L-i qing 1 ,YI N Cheng -qing 2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2.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 na) Abstract :Sampling and moni toring of runoff and sewage water in Wuhan urban area with combined sewer system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3to 2006,to study the transport and sources of runoff pollution at the catchment scale coupled with environmental geochemis try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a change in quality between the runoff entering the sewer network and the combined s torm water flow at the sewer .s outlet.A si gni ficant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 (VSS),COD,TN,and TP,and in the proportion of COD linked to particles.During the runoff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the concen trations of TSS and COD increased from 1817mg P L and 3710mg P L in roof runoff,to 22513mg P L and 17615mg P L in street runoff,and to 44917mg P L and 35919mg P L in combined storm water flow,respectively.The proportion of COD linked to particles was increased by 18%.In addition,the total phosphorus (P)and iron (Fe)contents in urban ground dust,storm drai n sediment,sewage sewer sediment and combined sewer sedi ment were measured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sources of suspended solids i n the combined flow.The urban ground dust and storm drain sedi ment were rich in Fe,whereas the sewage sewer sedi ment was rich in P.The P P Fe ratios in thes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stinct and able to di fferentiate them.A calculation of the two storm events based on the P P Fe rations showed that 56%?26%of suspended solids in combined flow came from urban ground and s torm d rain.The rest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sewage sewer sediments which deposi ted in combined sewer on the dry weather days and were eroded on the wet weather days.The combined sewer network not only acts as a transport system,but also constitu tes a physicochemical reactor that degrades the quality of urban water.Reducing the in -sewer pollution stocks w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urban runoff pollution. Key words :urban runoff polluti on;combined sewer system;p ollution sources;suspended solids;P;Fe;Hanyang District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过程是指降雨及其形成的地表径流对地表污染物的溶解、冲刷和搬运,汇入排水系统,在排水系统中传输,最终排入受纳水体而形成的污染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介质、多时空尺度和多污染物的复杂过程.区域气候、降雨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强度,不透水面积的比例,排水体制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等因素都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形成具有 重要的影响.美国环保局(USEPA)率先开展了城市 降雨径流污染的调查研究[1] .随后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国内随着点源污染控制力 第30卷第2期2009年2月 环 境 科 学ENVIRONME NTAL SCIENCE Vol.30,No.2Feb.,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