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铁路线中的列车调度模型-Read

京沪铁路线中的列车调度模型-Read
京沪铁路线中的列车调度模型-Read

京沪铁路线中的列车调度模型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京沪高速为背景以客车时间表为基础之上安排货车的模型。从车站的战略发展、资源利用、时间安排和资源策划等综合考虑,需要对客车的时间安排进行考虑。从而设计有效而可行的安排货车运行模型.

本文以京沪高速为背景,对列车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选择了济南至徐州区间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间算法,通过MATLAB 程序设计现行列车速度下的列车运行图。不仅充分利用了客车资源而且为京泸区间安排了货车.

当客车的最高时速提高到200 公里/小时,货车的最高时速提高到120 公里/小时,制订出相应的客车时刻表和“列车运行图”。建立货车调度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给出插入货车方案、运行时刻表以及列车运行图。

我们采用matlab编程得到的数据可以求出徐州到济南各个乘车区间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上界为:乘车区间1 到乘车区间7 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分别为:126 辆;117 辆;120 辆;135 辆;91 辆;80 辆;93辆。再根据各个乘车区间货车和客车的数量比为7:5,可以得到:乘车区间1 到乘车区间4 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为70 辆,乘车区间5 到乘车区间7 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为82辆。将两组数据取下界可以得到:乘车区间1 到乘车区间7 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分别为:70 辆;70 辆;70 辆;70 辆;

82 辆;80 辆;82 辆。其中只有乘车区间6 将所有的插车区间充分利用,而余下的六个区间的插车区间都没有充分利用,这也为后面第2 问插入客车留下了一定的插车区间。

关键词列车调度列车运行图区间算法数学模型

问题重述

B题:铁路大提速下的京沪线列车调度

我国铁路自1997年以来先后进行了5次大提速,以前客车的最高时速为60至80公里/小时,到2004年4月18日的第5次提速后,京沪等部分干线客车的最高时速达到了160至200公里/小时。据悉,在2006年实施第6次大提速后,将使部分干线上运行客车的最高时速都提高到200公里/小时。另外,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将修建京沪高速客运专线铁路,计划运行初期的最高时速为300公里/小时(参看附件1)。

目前,我国铁路大都采用客货混运的机制,目前主要干线铁路客车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小时,货车最高时速为80公里/小时,客车与货车的运行数量比例大约为5 :7。根据铁路安全规程的要求,既有线路同方向相继列车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分钟。

京沪线是我国最繁忙的铁路线之一,贯通北京至上海,途经40多个城市,全长1463公里(参看附件2) 。目前全线采用上行线和下行线独立双向运行方式,分别运行着175趟和176趟客车,最高时速160公里/小时,具体的车次和时刻表如附件3和附件4所示。

请你研究以下问题(第1,2题必须做,其它题中至少选做1个):

(1)从京沪全线选择一个区间段,如济南至徐州,或南京至上海,根据现行的列车时刻表最多能安排多少趟货车,并制订出具体的“列车运行图”。

(2)对现行的列车时刻表进行分析,如果要在客流增加时(如春运和黄金周期间)在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南京、天津至上海、北京至合肥、北京至青岛间各增开一对临时客车,在不改变现行列车时刻表及尽量减少对货车影响的条件下,制订出临时客车的时刻表(只安排京沪线区间)及“列车运行图”(只考虑客车)。

(3)如果在即将实行的第6次大提速时将京沪线上的客车的最高时速提高到200公里/小时,货车的最高时速提高到120公里/小时,制订出相应的客车时刻表和“列车运行图”。按照第1题选择的区间段进行估计,与提速前相比货

车可以提高多少运力?

(4)针对预计到2010年投入运行的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现京沪线用作货运),如果高速列车时速达到300公里/小时,普通列车提速到200公里/小时。在安全行车规程的要求之下(同方向相继列车的间隔距离不得少于4500米),并考虑各经过城市的客运需求量,给出现有客车相应的时刻表,同时还能至少增加多少客车,运行时刻表如何?

(5) 如果某一列客车因故晚点,就会影响到后续列车的正常运行,给出可

行的实时调整相关列车的运行策略,使得造成的影响最小,并就某一列客车进行分析检验。

模型假设

(1)客车和货车都是匀速运行。

(2)每个车站都可以加货车。

1 列车运行图的铺画

我们选择京沪线上的济南到徐州区间段,该区间段总共有8 个站点,7 个区间段,

以上行方向为正方向建立模型。根据铁路安全规程的要求,线路同方向相继列车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 分钟,所以我们考虑将时间单位确定为分钟,时间0 点为凌晨0 点,则时间周期区间为720 分钟到2160 分钟。列车运行图的铺画步骤如下:

1)做出京沪线上徐州到济南段上行方向24 小时的列车运行图。

将24 小时的时间周期确定为:中午12 点到第二天中午的12 点,即选择24 小时的时间区段为720 分钟到2160 分钟,求出所有列车在该时间段内的到站和出发时间,根据该时间做出徐州到济南区间段的24 小时的列车运行图。

2)对徐州到济南段上行方向24 小时的列车运行图进行修正

根据列车运行图的定义,在同一条铁路线上,是不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的,而在图中出现了少数线相交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没有停靠的站点,我们使用区间平均速度来求到达该站点的时间。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速度允许的范围内,对相交的两条线所代表的出发时间和到站时间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

是:时间的变化量最小。根据列车运行原则我们可以知道,车辆在站点处是可以让道越行,也就是说在列车运行图上,车辆在出发时间相差7 分钟的条件下,到站下一站的时间是可以相交的,不过应该尽量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

所以在进行调整的时候,有两种情况,如图4.1 所示:

图4.1 列车运行调整示意图

图4.1(a)表示的是两辆列车在区间内相交的情况,f1 和f2 分别表示两辆列车在该区间内的出发时间;d1 和d2 分别表示的是两辆列车的在该区间内的到站时间。有两种方法对这样的相交情况进行调整。 方案1:如图4.1(b)所示,将列车1 的到站时间d1 调整为d2,时间变化量为d1-d2,

列车1 在该区间内的平均速度变为:21i D d f -,如果21

i

D d f -<=160,证明该调整是可行

的,

满足速度约束的条件;列车1 的时间调整比例为:12

11

d d d f --;

方案2:如图4.1(c)所示,将列车2 的到站时间d2 调整为d1,时间变化量为d1-d2,

列车2 在该区间内的平均速度变为:11

i

D d f -,通过图形我们可以发现列车2 的速度

是减慢的,所以不需要考虑速度约束的条件;列车2 的时间调整比例为:12

22d d d f --

比较方案1 和方案2 的时间调整比例,选择较小的一个,对该列车的起始时间进行修改。通过对交叉列车的起始时间进行调整,做出调整后的徐州到济南上行方向列车运行图。 2 货车调度模型 模型的建立

根据调整后的徐州到济南段24

小时列车运行时刻表,建立合适的模型来安

第i 站

第i-1站

Di f1 f2

f1

f1

f2

f2

d2

d2

d1

d2

d1

(a)

(b)

(c)

d1

排货车,使得货车的安排数量尽可能的多。从实际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货车的到发站点是不能确定的,所以我们只能从区间插车的思想出发,求出每两个站点之间的可以插入货车时间。这样根据实际的需要,将相邻区间之间等待时间最短的货车时间区段相连接,就可以构成一条完整的货车运行时刻表。 设徐州到济南的8 个站点分别为:{}8

1i i S = ,7 个乘车区间为:{}7

1i i Q = ,我们假定上行方向为正方向。对徐州到济南的8 个站点进编号,如下图4.2 所示。

在现行列车时刻表的基础上,要对徐州到济南段的货车进行安排,需要首先确定出各个车站可以插入货车的时间区间,因为济南是货车的终到站,所以不需要再求济南站的可以发车的时间区间,只需要求出徐州到泰山7 个站点,各个站点可以发车的时间区间集合。分别为:{}7

1i i P =,假设各个站点可以插车的时间区段共有i K ( i =1,...,7 )个,并且相应的区间段为{}1i

K ij j M =( i

=1,...,7 ),那么有:

1

,1,...,7i

K i ij j P M i ==

=

设任何一个可以插车的时间区间ij M 为ij M =,ij ij M M ???? ,ij M 和ij M 分别表示的是

区间的下界和上界。ij M 应该满足两个条件:(1)该区间内,任何一个时

Q7 Q6 Q1

Q4 Q3 Q5 Q2 S8 S7 S6 S5 S4 S3 S2 S1

12点(720分钟)

36点(2160分钟)

邹城 徐州

衮州 磁窑 枣庄西 腾州 泰山 济南 图4.2 徐州到济南乘车区间图

间点的前后7分钟之内都没有客车;(2)该区间内任何一点作为货车的发车时间,到达下一个车站的时间都不会和该区间内的客车相交。

通过4 中对区间内相交的列车进行调整,列车运行图上徐州到济南的每个区间都被

分割为一系列的四边形(见图4.3(a)中的区域1)和三角形(见图4.3(a)中的区域2),其中三角形区域是不可能再加入列车的,所以插车区间仅存在于四边形区域中。而四边形区域是由列车的起始时间构成的,见图4.3(b)。

图4.3 插车区间和现行运行客车时间关系图

根据条件(1)和(2)可以得到时间区间ij M 的约束条件为:

,,1,11

77ij i j ij i j i ij i j ij

ij M f f M D M d v M M ++≥+??

≥+??

?+≤???≤? 其中,i D 表示的是该区间的距离长度,而1v 表示的是货车的速度。将所有满足该约

束条件的时间区间ij M 进行合并,就形成了第i 站的插车时间i P ,它是由一列的时间区间ij M 所构成的。

在求出徐州到泰山站的插车时间i P ,i =1,...,7 之后,在各个时间区间内插入货车。插入的货车要满足三个原则:(1)插入货车的数量要尽可能的多;(2)并且相邻的乘车区间i Q 之间插入货车在进行连接的时候,要保证等待的时间尽可能的短;(3)乘车区间内的货车和客车数量比为7:5。根据这三个原则,建立如下的规划模型:

,1i j f +

,i j f

ij

M

ij

M

,1i j d +

区域2 区域1

第i+1站

第i 站

,i j d (a)

(b)

}{

(

)

}{

(

)

7

1

611111216111

1121

max :min min ,,1,...,,min ,,1,...,k

k

k

k N k k k k k i j j i j k k k i N k k k k k i j j i j k k k i N obj f d d f f P j N d f f d f p j N =-----==+++++==?

?

?

?

-≤∈=???+-≤∈=??∑∑∑∑∑

,1111,171,...75,1,...,,1, (7)

,1,...7,1,...,17,1,...7,1,...,1,1,...7,1,...,1,...70,k k k k k k i i k

k

k

i i K k k i i k k

k

i k i K k N k kj j k i k N N k D d f i N k v f f k i N subject to f f k i N f P f P k i N P M k f N +++=???≤=??????

?=+==≥==-?-≥==-∈∈====≥,为正整数????

??????

??

其中:[·]表示的是取整符号。

2.2 区间搜索算法

为了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我们首先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在区间长度恰好是7 的倍数的时候,该区间能插入的最多数量的货车是固定的。设该区间为:

,ij ij ij M M M ??=??

,那 么该区间可以插入的数量最多的货车为

()117

7

ij ij

ij M M m M -+=

+,出发时间分别为:,7,...,ij ij ij M M M +。其中:m (g) 表

示的是区间的长度。在该种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区间要想插入货车数量最多,那么该区间插入货车出发时间变动的灵活性取决于该区间长度被7 整除余数的大小。余数为0 的时候,插入货车的出发时间就是固定的。所以根据这个思想,对上面的双目标整数规划进行求解,我们运用设计如下的区间

搜索算法:记7

7

1

1

1

(

),,i

k i ij i i j I p M I G ====

=

=Φ=Φ

步骤1:首先求出各个区间可以插入货车的上界()7min ,157i i i m p N N ??

??=+????????

步骤2:求出所有时间区间集合7

7

1

1

1

(

)i

k i ij i i j I p M ====

=

中,区间长度被7 整除,余数最

小的时间区间,因为可能出现余数相等的情况,所以假设这样的区间共有K 个,分

别为,1,...,7

min ((),7)k ij i j M Mod m M ==∑,其中Mod (a ,b ) 表示的是a 除以b 的余数。

那么1

,\K

k k I M I I I ==

=;

步骤3:对1

K

k k I M ==

中的区间首先插入货车,按照取左的原则,也就是从每个区间

的下界ij M 作为出发时间开始,依次插入:()

17

k m M +辆货车,这些货车的出发时间依次加7;那么总共可以插入1()

(

1)7

K

k k m M =+∑辆货车,按照k M 所在的区间,分别记这些货车的出发时间为i G , i =1,...,7 ,那么确定的货车集合为:7

1

i i G G ==

步骤4:对7

1

i i G G ==

中的每列货车,分别计算相邻乘车区间内,与之相距最近的时

间区间,并且对该时间区间安排货车。 模型的求解

根据统计,从徐州到兖州的4 个乘车区间,每个区间共有上行方向客车51

辆,而兖州到济南的3 个乘车区间,每个区间有上行方向客车59 辆。

通过用Matlab 进行编程,可以画出徐州到济南段内的24 小时列车运行图。 为了求解插车区间,对得到的数据根据调整后的徐州到济南列车运行时间运用图

4.4 中的方法求解插车区间,最后得到徐州到泰山站的插车区间集合{}7

1i i p = 可以求出徐州到济南各个乘车区间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上界为:乘车区间1 到乘车区间7 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分别为:126 辆;117 辆;120 辆;135 辆;91 辆;80 辆;93辆。再根据各个乘车区间货车和客车的数量比为7:5,可以得到:乘车区间1 到乘车区间4 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为70 辆,乘车区间5 到乘车区间7 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为82辆。将两组数据取下界可以得到:乘车区间1 到乘车区间7 可以插入货车的数量分别为:70 辆;70 辆;70 辆;70 辆;82 辆;

80 辆;82 辆。其中只有乘车区间6 将所有的插车区间充分利用,而余下的六

个区间的插车区间都没有充分利用,这也为后面第2 问插入客车留下了一定的插车区间。运用模型一的方法进行区间搜索后,可以得到各个区间插入货车的起始时间。然后根据货车出发时间和到站时间,可以做出上行方向货车的24 小时列车运行图.

结果分析:将徐州到济南段的火车和客车调度时间做成总体的列车运行,在可以很明显的是否存在交叉的现象,如果存在证明火车调度不合理,否则证明火车调度合理,该调度方案是可行的。上行方向徐州到济南段的火车和客车合并的列车运行图,见图4.7到济南货车和客车合并的列车运行图;该图中没有出现相交的情况,证明该调度案是可行的,并且保证了各个乘车区间插入货车数量是最多的。

大提速后的列车运行状况

如果在即将实行的第6 次大提速时将京沪线上的客车的最高时速提高到200 公里/小时,货车的最高时速提高到120 公里/小时,制订出相应的客车时刻表和“列车运行图”。其数学模型没有发生改变,参数的值发生变化。我们认为,新的运行图应该能够保持第五次提速形成的客运模式,即

1) 总体上,可以分为直达、特快、快速以及普通等几种客车,几种客车应该

在速度上有一定的区别;

2) 提速之前的“夕发朝至”客车,提速后应仍能保持“夕发朝至”的运行模

式,即始发时间应保证在18 时至24 时之间,到站时间在5 时至8 时之间;

3) 列车经过各主要站点(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北京)的时间应该是一

个对旅客比较合适的时间,以便于主要站点上下车旅客继续工作。以上是铺画的基本规则,在铺画过程中还需要注意:

4) 从更实际的情况来考虑,提速后的200 公里/时是客车的最高时速,而客

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小于200 公里/时,根据此前几次铁路提速的情况,我们近似地把每趟旅客列车的平均速度加上40 作为第六次提速后各列客车的平均运行速度;

5) 考虑到客车在两个停靠站之间的区间中,可以达到最高200 公里/时的高

速,因此,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铁路资源,及更早的使列车到达目的地,我们认为,如果在某区间可以以高于当前时速20 公里/时的速度快速通过时,则安排其通过;

6) 货车速度的情况和客车相似,即认为120 公里/时是货车的最高速度,而平均速度则等于100 公里/时,某区间可以浮动的车速为20 公里/时;

7) 铺画过程应遵循先快车后慢车,先客车后货车的原则,即首先安排直达列车,其次为特快,然后是快速和普通客车,最后再安排货车;

8) 为了保证“夕发朝至”列车以及列车经过主要站点的时间为一个合适的时间,提速后我们将各等级旅客列车的开行时间分别向后推迟了一段。根据已经建立的模型及其算法,我们可以求解出徐州至济南区间段上行方向可以安排100 辆货车。

提速后新的旅客列车时刻(简)表部分车次如表4.1 所示。

模型的优缺点分析

㈠模型的优点:

(1)通过区间分析原理解决了客车运行安排中合理问题,为车站争取了更大的利润。

(2)更充分地利用了资源.

(3)巧妙利用了matlab软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4)对车站车辆分配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㈡模型的缺点:

(1)由于所给定的数据有限,对个别问题的解决难免带来了误差;时间的仓促也使对我们对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达到尽善尽美。

(2)数据的可靠性缺乏一定实际意义,现实中很难达到这种准确状态。

(3)客车的匀速运行不可能实现.

(4)但是由于数据的限制,这也是不能很好的做到的一个客观原因。

五、模型的推广与改进

我们的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对利润进行较好的分析,而且对类似的调度等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对现行的资源节约、原材料的充分利用资源问题。

本模型是一个典型的调度模型,用来安排资源问题。此类问题很多,也有很多的推广应用价值。优化问题可以说是人们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最常遇到的一类问题。设计师要在满足强度要求下选择材料的尺寸,使结构总重量最轻;公司经理要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要求下确定产品价格,使所获利润最高;调度人员要在满足物资需求和装载条件下安排从各供应点到各需求点的运量和路线,使运输总费用最低;投资者要选择一些股票、债券“下注”,使收益最大,而风险最小;生产轮胎的公司要决策如何进行生产轮胎才能

保证收益最大,假如顾客的订单突然增加,可能导致缺货,假如机器需要检修或者购买新机器等因素,如何决策呢?

这种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处理优化问题,即建立和求解所谓优化模型。虽然由于建模时要做适当的简化,可能使得结果不一定完全可行或达到实际上的最优,但是它基于客观规律和数据,又不需要多大的费用。如果在建模的基础上再辅之以适当的经验和试验,就可以期望得到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圆满的回答。在决策科学化、定量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这无疑是符合时代潮流和形势发展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数学模型(第三版)姜启源谢金星叶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2】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三)叶其孝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

【3】数学建模优秀集轮胎生产方案中国矿业大学 2002年10月

【4】用MATLAB解运筹学问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bf2966462.html,/

【5】 MATLAB使用教程

【6】数学建模(https://www.360docs.net/doc/bf2966462.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bf2966462.html,/

【7】数海 https://www.360docs.net/doc/bf2966462.html,/yunyan8/

【8】数学建模 (本科册) 湖北省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专家组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

【9】其他图书馆资源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bf2966462.html,:8080/book/queryIn.jsp 【10】胡思继主编. 铁路行车组织.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11】金福才,胡思继. 列车运行调度问题的无延迟调度算法研究. 铁道学报,2003,25(2):10-14.

【12】全国客运列车时刻查询,https://www.360docs.net/doc/bf2966462.html,/,2006 年7 月6 日

调度集中和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调度集中和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课程设计 专业:铁道通信信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TDCS系统介绍 一、摘要:TDCS(Tr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是覆盖全路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为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手段和平台。TDCS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技术手段,实现对列车在车站和区间运行的实时监视,动态调整、自动生成列车运行三小时阶段计划,实现列车调度命令的自动下达和实迹运行图的自动描绘;实现分界口交接列车数、列车运行正点率、行车密度、早晚点原因、重点列车跟踪等实时宏观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统计报表;为各级调度人员提供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便于机车合理调配,提高运输能力和安全程度;显示铁路路网、沿线线路、车站、重要列车和救援列车分布等主要信息,为铁路事故救援、灾害抢险、防洪等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字:调度指挥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程度 二、系统结构 中心局域网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组成双100M 高速以太网,所有设备通过双网卡连接到双局域网上,确保各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车站局域网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组成双100M 高速以太网,所有车站设备通过双网卡连接到双局域网上,确保各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调度中心子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为通过双冗余局域网实现的以太网网络接口,接口为RJ45 接口规范、网络介质为 5 类双绞线,速率为100M。 调度中心子系统的局域网底层网络协议均符合IEEE802.3 标准。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高层协议采用国际通用的互联网TCP/IP 协议。 调度中心与车站之间的网络子系统为双环路广域网连接方式,中心到车站以及车站之间通过高性能的路由器组成双环路的广域网,接口转为V.35 / G.703 ,速率为2M。 调度中心与车站之间的网络子系统的广域网协议为国际互联网协议族中的OSPF协议。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高层协议采用国际通用的互联网TCP/IP 协议。

列车运行及调度指挥复习题

列车运行及调度指挥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 以下不是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产生的原因的是(D) A技术作业 B客货运作业 C会车和越行 D技术站作业 2. 以下不属于机车交路类别的是(B) A肩回运转制交路 B点阵式交路 C半循环运转制交路 D循环运转制交路 3. 以下不是我国列车运行图的使用格式的是(B) A二分格运行图B五分格运行图C十分格运行图D小时格运行图 4. 编制新列车运行图时使用(A) A二分格运行图B五分格运行图C十分格运行图D小时格运行图 5. 编制列车运行调度调整计划和绘制实绩运行图时使用(C) A二分格运行图B五分格运行图C十分格运行图D小时格运行图 6. 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使用(D) A二分格运行图B五分格运行图C十分格运行图D小时格运行图 7. (C)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月度货运计划B列车编组计划C列车运行图D技术计划 8.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A)A货车集结过程B货车周转过程C货车待编过程D货车待发过程 9.铁路线以(B)划分为区段。 A客运站B技术站C中间站D货运站 10.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C)。 A技术检查B摘机车C开发或关闭信号D票据交接 11.卸车作业未完成的货车按(A)统计。 A重车B空车C非运用车D备用车 12.技术直达列车是在(C)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A装车站B卸车站C技术站D中间站 13.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B)A解体B编组C摘挂D取送 14. 运行图划分纵轴的横线的划分方式一般采用(B)方式。 A车站中心线间距离B车站中心线间纯运行时间 C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距离D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纯运行时间 15. 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和进行调度指挥的工具是(A) A技术作业图表B列车编组顺序表C调车作业通知单D车流汇总表 16. 将车流变成列车流是(A)所要解决的问题。 A车流组织B列车运行图C调度指挥D车流调整 17. 单组列车选分车组时的编组内容,在到达解体站之前的运行途中是(B)变化。 A发生B不发生C有换挂车组D摘下部分选分车组 18. 在本站卸后又装的货车称为(A)。 A双重货物作业车B无调中转车C有调中转车D非运用车 19. 车站接发车工作要在(B)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A站长B值班站长C车站调度员D车站值班员 20. 列车到达车站后,接车车号员用(C)核对现车。 A货票B调车作业通知单C列车编组顺序表D司机报单

列车无线调度通用式机车电台主要技术条件V2.0

列车无线调度通用式机车电台 主要技术条件(v2.0)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列车无线调度通用式机车电台(以下简称通用式机车电台)的设备组成、基本功能和主要技术性能以及工作过程、数据传输协议等。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通用式机车电台的产品制造、施工安装及维护管理。 2 引用和参考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5844.2-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5842-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TB/T 1434-1999 铁路通信产品环境条件 TB/T 3021-200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TB/T 3052-200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TB 1875-87 列车无线电通信类型、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TB 194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条件(暂行) 无线列调机车电台操作单元技术要求(试行)铁道部运输局文件

(运基通信[2002]133号) 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主要技术条件(暂行)铁道部运输局文件(运基通信[2003]452号) 铁路车站站名代码表-TMIS使用 铁路通信地理信息数据库技术条件(暂行) 3 设备组成 3.1通用式机车电台包括电台主机(含机车电台功能单元和GPS单元)、控制盒、扬声器、送话器、控制电缆、电台天线、电台射频电缆、GPS天线、GPS射频电缆、电源电缆以及应用软件和应用数据库等组成。设备组成见图1。 3.2 机车电台功能单元包括450MHz信道机设备、机车台控制单元、电源单元等。 3.3 GPS单元包括GPS接收机和线路数据库等。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概要

16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16.1 一般规定 16.1.1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用于列车调度员、司机、车站值班员、车辆乘务员之间的通话联系,并实现数据传送功能。 16.1.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以下简称无线列调固定设备)包括车站设备、调度总机、网管及监测设备等。其中车站设备由车站电台、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等组成。 16.2 设备管理 16.2.1无线列调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维护管理分界如下: (1)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2)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3)其它维护分界,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6.2.2无线列调固定设备电源应具有交、直流自动转换功能,配置免维护备用电池,电池容量应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有条件的中间站,车站电台应由中间站高频开关电源柜供电。 16.2.3 维护部门应根据需要,配备以下仪表、工器具: 场强测试系统、便携式场强仪、频谱分析仪、无线综合测试仪、直放站综合测试仪、中继器测试仪、功率计、天馈测试仪、光源、光功率计、调监模拟器、电池容量测试仪、电子经纬仪、交、直流稳压电源、望远镜。 16.2.4 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1)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资料; (2)无线列调系统图; (3)无线列调场强覆盖示意图; (4) 设备台帐(含设备型号、规格、软硬件版本、生产厂家、开通时间等); (5)设备技术资料(设备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等); (6)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 (7)应急预案。 16.3设备维护 16.3.1 设备维护单位应根据本维护规则制定相应的维护作业指导书、维护管理制度,编制检修计划表。按计划进行维修、添乘,及早发现问题,减少障碍的发生。 16.3.2铁路局电务处组织管内无线列调场强测试工作,掌握管内无线场强覆盖状况。 16.3.3 设备维护单位应加强无线场强覆盖管理,严格控制场强覆盖区,消除越区覆盖现象。根据场强测试资料和场强分布曲线,建立场强覆盖曲线数据库,针对弱场和问题区段,开展场强整治工作。整治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场强复测。 16.3.4 车站设备维修项目及周期见表16.3.4。 表16.3.4 车站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 类别序号项目与内容周期备注 日常1 访问用户月 询问车站值班员,了 解设备运用情况。

列车无线调度系统

1、预备知识: 列车无线调度系统的功能较为强大,它既可以完成火车站(不仅仅指大站,也包括火车可能根本不停靠的小站)同在其附近运行的列车之间的无线通信,也可以完成某个调 度区段的调度员(这个区段可能长达数百公里,有无数个小站)同在其区段内运行的列 车之间的直接通信。车站同列车的通信当然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而调度员同列车的通信 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 2、名词解释 2.1、大三角通信:是指铁路分局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之间的通信。 2.2、小三角通信:是指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与机车车长之间的通信。 2.3、四频率组:在双工通信时,为了克服相临车站电台下行频率同频干扰,保证列车 运行时能够连续进行双工通信而选择的一组频率,包括一个上行频率 (列车-->车站),三个下行频率(车站-->列车)。其具体工作方式 见下文。 3、通信方式: 在列车无线调度系统中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方式。 3.1、“大三角”通信:铁路分局调度员通过有线电路连接各车站的有线分机,再通过 有线分机控制站台的电台同列车车台建立通信,此时为全双工通信。 3.2、小三角”通信:在调度员不使用站台时,站台值班员可以通过站台电台同司机或 车长直接联系。通常采用同频单工模式。在山区等信号传播不好的地区,通常使 站台电台工作在差转模式,使用半双工通信。 3.3、列车司机之间的通信类似与”小三角“通信,使用同频单工方式或异频半双工方 式。 3.4、车长之间的通信类似与”小三角“通信,使用同频单工方式或异频半双工方式。 3.5、相临车站之间可以使用单工方式直接通信。 3.6、在以上通信方式中,“大三角”的双工通信处于优先状态 4、使用频率: 以前列车无线通信频率按地域划分为使用150M频段(京广线以西),或使用450M频段(京广线以东),由于150M段干扰逐渐增加,而且电气化铁路中450M频段使用性能好于150M段,所以铁道部无委(个人认为是一个很无聊的机构)确定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统一采用450M频段。 ***火腿肠按:根据火腿肠漫游全国各地的经验,好象现在听不到150M的调度台了。 结合列车无线调度系统的通信方式,铁道部无委选定采用以下四组频率: 表一 +==================================================================+ | 组别| f1(MHz) | f2(MHz) | f3(MHz) | f4(Mhz) | |-------+-------------+--------------+--------------+--------------| | I | 467.450 | 467.500 | 467.550 | 457.550 | |-------+-------------+--------------+--------------+--------------|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维护管理办法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 (CTC)维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以下简称TDCS)和调度集中系统(以下简称CTC)是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的基础装备,是重要的行车设备。为规范TDCS/CTC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TDCS/CTC系统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铁路局、车站三级构成,综合了铁路信号、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现代控制技术,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和集中管理的特点。 第三条 TDCS/CTC系统直接涉及行车安全,必须自成体系,单独成网,独立运行,严禁与其它系统直接联网。对外提供信息和增加标准用户外终端时,应经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批准。 第四条 TDCS/CTC系统应采用网络安全技术,在与其它系统交换信息时,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隔离设备和措施,确保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速铁路TDCS/CTC、高速铁路CTC系统的维护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六条 TDCS/CTC系统维护管理实行总公司、铁路局、电务段三级管理。 第七条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是全路TDCS/CTC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电务部电务试验室负责总公司TDCS/CTC中心系统的维护管理,并指导全路TDCS/CTC系统维护工作。 第八条铁路局电务处是铁路局TDCS/CTC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 第九条铁路局TDCS/CTC中心机房所在地应设立TDCS/CTC维护机构,维护机构一般设置在电务段,也可设置在铁路局。 第十条电务段是TDCS/CTC系统的维护单位,应设置专业技术主管人员。 第二节工作职责 第十一条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负责制定TDCS/CTC系统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及规章制度,负责全路TDCS/CTC系统网络的规划。 第十二条总公司电务部电务试验室职责: (一)负责总公司TDCS/CTC中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二)指导和协调铁路局TDCS/CTC系统维护工作。 (三)审核铁路局对总公司及相邻局间通道变更、扩大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资料讲解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 定设备

16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16.1 一般规定 16.1.1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用于列车调度员、司机、车站值班员、车辆乘务员之间的通话联系,并实现数据传送功能。 16.1.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以下简称无线列调固定设备)包括车站设备、调度总机、网管及监测设备等。其中车站设备由车站电台、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等组成。 16.2 设备管理 16.2.1无线列调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维护管理分界如下: (1)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2)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3)其它维护分界,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6.2.2无线列调固定设备电源应具有交、直流自动转换功能,配置免维护备用电池,电池容量应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有条件的中间站,车站电台应由中间站高频开关电源柜供电。 16.2.3 维护部门应根据需要,配备以下仪表、工器具: 场强测试系统、便携式场强仪、频谱分析仪、无线综合测试仪、直放站综合测试仪、中继器测试仪、功率计、天馈测试仪、光源、光功率计、调监模拟器、电池容量测试仪、电子经纬仪、交、直流稳压电源、望远镜。 16.2.4 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1)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资料; (2)无线列调系统图; (3)无线列调场强覆盖示意图; (4) 设备台帐(含设备型号、规格、软硬件版本、生产厂家、开通时间等); (5)设备技术资料(设备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等); (6)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 (7)应急预案。 16.3设备维护 16.3.1 设备维护单位应根据本维护规则制定相应的维护作业指导书、维护管理制度,编制检修计划表。按计划进行维修、添乘,及早发现问题,减少障碍的发生。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维护管理办法》(2014)330

TG /XH 211 -2014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 维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以下简称TDCS)和调度集中系统(以下简称CTC)是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的基础装备,是重要的行车设备。为规范TDCS/CTC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TDCS/CTC系统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铁路局、车站三级构成,综合了铁路信号、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现代控制技术,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和集中管理的特点。 第三条 TDCS/CTC系统直接涉及行车安全,必须自成体系,单独成网,独立运行,严禁与其它系统直接联网。对外提供信息和增加标准用户外终端时,应经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批准。 第四条 TDCS/CTC系统应采用网络安全技术,在与其它系统交换信息时,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隔离设备和措施,确保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速铁路TDCS/CTC、高速铁路CTC系统的维护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六条 TDCS/CTC系统维护管理实行总公司、铁路局、电务段三级管理。 第七条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是全路TDCS/CTC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电务部电务试验室负责总公司TDCS/CTC中心系统的维护管理,并指导全路TDCS/CTC系统维护工作。 第八条铁路局电务处是铁路局TDCS/CTC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 第九条铁路局TDCS/CTC中心机房所在地应设立TDCS/CTC维护机构,维护机构一般设置在电务段,也可设置在铁路局。 第十条电务段是TDCS/CTC系统的维护单位,应设置专业技术

铁路运输设备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常识

铁路运输设备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常识 一、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的作用 运转车长携带的列车无线调度电话。是供运转车长在乘务中与有关人员进行通信联络,处理行车有关问题的通信工具,是车机联控的组成部分。 凡担当乘务有无线列调电话区段列车的运转车长,必须携带无线电话,否则不准出乘。乘务中必须开机,认真监听,正确答话,以保证及时通信联络。严禁擅自关机。 二、列车无线电话的交接保管及使用 1.各电务段要会同列车段对各运转车长审核发放《电话领取证》,运转车长凭电话领取证到指定地点领取车长电话,乘务回段后要立即交到指定地点,以供电务人员检修、测试、充电、电话不准任意携带至与行车工作无关场所。 2.车长携带电话的领取要严格执行交接制度,防止丢失损坏。如发生丢失,由丢失电话的车长写出丢失经过立即报公安部门,并要追究责任和赔偿经济损失。 3.电务人员与运转车长进行电话交接时,要认真检查电话是否良好,备件是否齐全,并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要做到交接清楚,责任明确。

车长携带电话由电务部门负责维修,产权归电务部门所有,任何使用人员不准拆卸电话、电池及损坏其他零部件,如发现以上情况,电务人员有权扣留电话领取证。 4.使用无线电话相互呼叫时,必须认真确认,防止误听、臆测,有关行车事项必须复诵,讲话要简练、清楚、正确,要按规定用语呼叫应答。 5.使用无线电话要遵守保密制度,无线电话仅限行车人员、维修人员、处理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使用,不准用无线电话谈论与行车无关的事项。 6.使用无线电话的人员要正确使用和爱护电话,发生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维修单位应保证无线电话正常使用。运转车长不准携带有故障的电话出乘,列车运行中发生故障应向列车调度员报告。 7.运转车长到乘务员公寓休息时,将无线电话交公寓保管。出乘时,再领取无线电话。乘务员公寓应制定具体办法妥善保管,做到随交随取,不得耽误乘务员出乘时间,并做到保管时不损坏电话。 思考题:

铁路运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试验办法

铁路运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试验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适应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的大量运用,进一步规范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以下简称TDCS系统)试验,特制定TDCS 系统试验办法。 第一条凡新建、改建、大修及更改后引起TDCS系统应用软件及数据变化的,在交付运用前必须按本办法进行试验。其试验要求: 1.系统设备集成商必须提供TDCS系统试验良好的测试报告。 2.TDCS系统试验分为仿真试验检查和现场试验检查两个阶段。 3.仿真试验检查必须包括所有TDCS系统功能。 4.现场TDCS系统试验:新建、大修车站必须包含所有TDCS 系统功能。局部修改可根据设备供货商出具书面的现场试验范围及项目进行试验。 5. TDCS系统软件及数据修改后,在上道运行前维管部必须安排施工技术负责人员在电务处TDCS维护站进行全面的仿真试验,每次仿真试验必须由TDCS系统软件研制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共同出具仿真试验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车站名称、试验日期、双方参加试验人、试验项目及内容、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处理的结果等,并由双方单位试验人签字。 6.维管部应安排具备II级以上联锁试验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 —1—

进行TDCS系统试验,所有试验应填写TDCS系统试验记录,其原始记录表格及数据应保存一个大修周期。 第二条发现TDCS系统软件及数据失效、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应按照规则立即停止使用并逐级上报,确保行车安全。 第三条TDCS系统软件和数据的修改、审批。 1.运用中的TDCS系统软件及数据需要修改时,由系统集成商拟定修改方案,说明修改原因、修改内容、影响范围、试验要求等,经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实施。 2.TDCS系统集成商负责软件及数据的修改、编制、升级、检验、测试,对软件及数据终身维护并保证安全运行。 3.在使用及维修工作中发现的TDCS系统软件、数据问题产生变化时,维管部应及时向电务处报告(按附件3),由集团公司向系统集成商发函要求解决。 4.TDCS系统软件及数据软件修改的试验方案由维管部制定、审批,报集团公司批准后实施。 第四条TDCS系统联锁试验管理。 1.为了加强TDCS系统联锁试验管理,维管部应设专职(兼职)技术人员负责TDCS系统联锁管理工作。 2.对有关违反TDCS系统联锁管理规定的要求,TDCS系统联锁管理人员有权抵制,不予执行。 3.TDCS系统联锁管理人员应熟悉管内TDCS系统设备情况。 4.维管部应建立详细的TDCS系统档案。内容应包括所有的—2—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一TDCS概念 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TDCS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服务于铁路运输生产各部门 TDCS是铁路运输指挥信息化自动化的基础 二TDCS体系结构 1 TDCS系统目标 ? 实现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管理现代化 ? 提高运输效率 ? 协调分界口交接工作 ? 改善调度员及车站值班员工作条件 ? 建立客货服务信息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 为铁道部指挥中心提供决策依据 2 TDCS系统特点 ? 调度办公----无纸化 ? 流程管理----程序化 ? 安全检测----智能化 ? 信息交换----网络化 ? 计划调整----自动化 ? 调度指挥----无声化 ? 调度控制----集中化 3 TDCS主要功能 ? TDCS功能非常丰富,已经参与了制订列车运行计划、列车运行自动采点、自动绘制实际运行图、阶段计划自动调整、阶段计划和调度命令向车站/机车下达、自动生成车站行车日志、无线车次号较核等调度工作全过程。 4 TDCS体系结构 ? 中心逻辑处理子系统 ? 调度终端子系统 ? 车站子系统 ? 网络子系统 ? 外围接口子系统 ? 列车运行信息的宏观监视 三调度终端子系统 1 调度终端类型 ? 行调台 –单调度区段管理 ? 计划员台 –编制基本图、调阅各区段运行图 ? 值班主任台 –查询各区段运行图、查看各区段调监显示 ? 机调、货调台

–查看相应区段的调监显示 2 调度终端子系统功能 ? 站场图调监显示 ? 运行图显示 ? 阶段计划编制、调整 ? 调度命令编制、查询、下达 ? 阶段记事编制、下达 ? 车站运用车信息查询 ? 列车速报(编组简报)查询 3 调度终端系统组成 ? 调监显示子系统 ? 运行图子系统 ? 调度命令管理子系统 ? 车站信息管理子系统 ? 打印子系统 4 调监显示系统功能 ? 支持区段、单站、多站三种模式显示各车站的实际站场情况–信号状态(进站、出站、调车、区间) –列车进路状态(股道、道岔) –区间状态 ? 车次号输入、修改、删除 ? 车次早晚点显示 ? 站场图回放 5 调监显示系统原理 ? 信息来源 –静态:站场元素组成以及各元素的位置、大小 –动态:站场元素的状态编码 ? 信息解析模块 –根据静态与动态信息解析得到站场元素的实时状态 ? 显示模块 –将实时状态以直观的图形方式绘制在计算机屏幕上 6 运行图系统功能 ? 显示当前班次的实际运行图 ? 阶段计划编制、下达 ? 阶段计划调整(自动、人工) ? 修改编辑实际运行图 ? 调阅基本图 ? 绘制图形、文字注解 7 调度命令系统功能 ? 调度命令编制、存储、下达 ? 无线调度命令编制、存储、下达 ? 接收调度命令的签收回执 ? 历史调度命令查询 ? 调度命令模板编辑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 ... . 16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16.1 一般规定 16.1.1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用于列车调度员、司机、车站值班员、车辆乘务员之间的通话联系,并实现数据传送功能。 16.1.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以下简称无线列调固定设备)包括车站设备、调度总机、网管及监测设备等。其中车站设备由车站电台、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等组成。 16.2 设备管理 16.2.1无线列调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维护管理分界如下: (1)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2)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3)其它维护分界,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6.2.2无线列调固定设备电源应具有交、直流自动转换功能,配置免维护备用电池,电池容量应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有条件的中间站,车站电台应由中间站高频开关电源柜供电。 16.2.3 维护部门应根据需要,配备以下仪表、工器具: 场强测试系统、便携式场强仪、频谱分析仪、无线综合测试仪、直放站综合测试仪、中继器测试仪、功率计、天馈测试仪、光源、光功率计、调监模拟器、电池容量测试仪、电子经纬仪、交、直流稳压电源、望远镜。 16.2.4 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1)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资料; (2)无线列调系统图; (3)无线列调场强覆盖示意图; (4) 设备台帐(含设备型号、规格、软硬件版本、生产厂家、开通时间等); (5)设备技术资料(设备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等); (6)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 (7)应急预案。 16.3设备维护 16.3.1 设备维护单位应根据本维护规则制定相应的维护作业指导书、维护管理制度,编制检修计划表。按计划进行维修、添乘,及早发现问题,减少障碍的发生。 16.3.2铁路局电务处组织管内无线列调场强测试工作,掌握管内无线场强覆盖状况。 16.3.3 设备维护单位应加强无线场强覆盖管理,严格控制场强覆盖区,消除越区覆盖现象。根据场强测试资料和场强分布曲线,建立场强覆盖曲线数据库,针对弱场和问题区段,开展场强整治工作。整治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场强复测。 16.3.4 车站设备维修项目及周期见表16.3.4。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铁路信号 铁路TDCS 是为了提高现有运输指挥管理手段、提高调度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改善调度指挥人员工作条件的大型综合性系统工程,它覆盖全国铁路,实现全国铁路系统内有关列车运行、数据统计、运行调整及数据资料的数据共享、自动处理与查询。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使中国铁路的调度指挥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系统结构: 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 TDCS系统的核心与各铁路局相连,接收全国铁路系统的各种实时信息与运输数据和资料,监视各铁路局、主要干线、路局交接口、大型客站、编组站、枢纽、车站、区间的列车宏观运行状态、运行统计数据、重点列车及车站的列车实际运行位置和站场状态显示,并建有全国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数据库。 第二层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 接收各铁路局内的信息与资料,监视主要干线、路局交接口、大型客站、编组站、枢纽、车站、区间的列车宏观运行状态、运行统计数据、重点列车及车站的列车实际运行位置和站场状态显示,同时显示与铁道部及相临铁路局的信息交换。 第三层基层信息采集系统 安装在各车站,用来从信号设备及其它设备上采集有关列车运行位置、列车车次、信号设备状态等相关数据,并将上述数据通过专用通信线路传送到铁路局。实现运统二、运统三的自动生成。 二、系统十大功能: 十大功能之一:列车车次自动跟踪和无线车次自动校核 十大功能之二:实现区段、站间“两个透明” 十大功能之三:调度命令、日班计划通过网络自动下达 十大功能之四:列车运行自动采点 十大功能之五:行车日志自动生成 十大功能之六:列车实际运行图自动生成 十大功能之七:列车运行方案实时调整和网络下达 十大功能之八:分界口透明显示和统计分析 十大功能之九:列车早晚点自动计算与部分运输指标自动统计 十大功能之十:站场实际状况、列车运行实际状况历史再现 三、基层信息采集系统——车站TDCS系统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railway radio train dispatch communication system)以铁路运输调度为目的,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完成列车与调度中心之间或列车与列车之间通信的系统。简称无线列调。这是一种铁路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包括调度所设备、沿线地面设备、移动电台设备、传输设备。 调度所设备包括调度总机、调度控制台、录音机以及监控总机等部分,供调度员与机车司机、车站值班员进行通话,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沿线地面设备包括与传输设备相连的控制转接部分、收信机、发信机、双工器、传 输线和天线,以及调度分机等设备。 移动电台设备装载于运行列车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机车电台和车长电台。 传输设备用于把调度设备和沿线各地面固定电台连接起来,为信息传输提供音频通 道。 制式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分为A,B,C 3种制式,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除个别呼叫采用数字编码外,其他呼叫信令均为模拟信令方式。为了解决弱场强区段通信问题,采用异频无线中继器。为了解决隧道中通信问题,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漏泄 同轴电缆。 A制式系统适用于装设有调度集中设备的铁路干线,以调度员直接指挥司机为主的作业方式调度区间。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基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基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基站电台按场强覆盖合理设置,并具有跟踪功能以保证通信连续。调度员可以个别呼叫指定的司机,也能够识别司机的呼叫,还能够向调度区间内所有的机车司机发出呼叫(全呼)。调度员与司机之间除了话音通信外,还可以传输数据和指令,并能在调度所内打印和显示,以便及时掌握列车运行状态。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调度所设备应能对各基站电台进行集中监测和检测。在紧急情况下, 机车司机可以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 B制式系统适用于繁忙的铁路干线,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方式,也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车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使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车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B系统应该优先满足调度员与司机间的通信。调度员呼叫司机时,先选呼运行列车最近的车站电台(选站),再呼叫该电台覆盖区内的所有机车电台(组呼),然后用话音叫出所有通话的司机,下达调度命令。调度员也可以通过各个车站电台呼叫调度区间内的所有司机(全呼)。机车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可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车站值班员可以通过车站电台与其覆盖区内的司机、运转车长进行通话。有条件时,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可以通过车站电台进行通话。在同一车站电台覆盖区内,司机与司机、车长与车长、司机与车长之间也可以进行单工通话,异频单工的通话则需要经车站电台转接。 B系统也可以经调度员人工转接进入铁路公务电话网。 C制式系统适用于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一般铁路线路和支线上,车站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及设备维护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以铁路运输调度为目的,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完成列车与调度中心之间或列车与列车之间通信的系统。简称无线列调。这是一种铁路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设备包括: 调度所设备、沿线地面设备、移动电台设备、传输设备。 调度所设备:包括调度总机、调度控制台、录音机以及监控总机等部分,供调度员与机车司机、车站值班员进行通话,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沿线地面设备:包括与传输设备相连的控制转接部分、收信机、发信机、双工器、传输线和天线,以及调度分机等设备。 移动电台设备:装载于运行列车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机车电台和车长电台。 传输设备:用于把调度设备和沿线各地面固定电台连接起来,为信息传输提供音频通道。

制式: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分为A,B,C 3种制式,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除个别呼叫采用数字编码外,其他呼叫信令均为模拟信令方式。为了解决弱场强区段通信问题,采用异频无线中继器。为了解决隧道中通信问题,采用150 MHz 或450 MHz 频段漏泄同轴电缆。 A制式系统:适用于装设有调度集中设备的铁路干线,以调度员直接指挥司机为主的作业方式调度区间。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基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基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基站电台按场强覆盖合理设置,并具有跟踪功能以保证通信连续。调度员可以个别呼叫指定的司机,也能够识别司机的呼叫,还能够向调度区间内所有的机车司机发出呼叫(全呼)。调度员与司机之间除了话音通信外,还可以传输数据和指令,并能在调度所内打印和显示,以便及时掌握列车运行状态。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调度所设备应能对各基站电台进行集中和。在紧急情况下,机车司机可以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 B制式系统:适用于繁忙的铁路干线,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方式,也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车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使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车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B系统应该优先满足调度员与司机间的通信。调度员呼叫司机时,先选呼运行列车最近的车站电台(选站),再呼叫该电台覆盖区内的所有机车电台(组呼),然后用话音叫出所有通话的司机,下达调度命令。调度员也可以通过各个车站电台呼叫调度区间内的所有司机(全呼)。机车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可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车站值班员可以通过车站电台与其覆盖区内的司机、运转车长进行通话。有条件时,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可以通过车站电台进行通话。在同一车站电台覆盖区内,司机与司机、车长与车长、司机与车长之间也可以进行单工通话,异频单工的通话则需要经车站电台转接。B系统也可以经调度员人工转接进入铁路公务电话网。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条件》-TJDW--

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文稿纸 标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的通知 附件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评审意见 主送 各铁路局 抄送 铁一、二、三、四院,通号设计院,卡斯柯公司,河南辉煌公司,交大微联公司,铁科院通号所,各铁路局电务处,鉴定中心,总公司科技管理部、建设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局。 调度部: 祝建平 28/10 信息化部: 刘卫国 28/10 ---------------------- 装---------------------订 --------------------- 线---------------------

现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为:TJ/DW 151-2013)印发给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铁道部运输局2003年10月14日印发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DMIS)技术标准(暂行)》(运基信号[2003]342号)同时废止。 2013年11月8日

TJ/DW 151-2013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 目录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缩略语 (4) 4 总则 (4) 5 系统功能 (5) 6 系统接口 (13) 7 系统结构 (16) 8 TDCS网络 (24) 9 信息安全设备 (26) 10 系统容量与性能要求 (27) 11 机房环境 (28) 12 电磁兼容和防雷 (29) 13 设备维护要求 (2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以下简称TDCS)的系统功能、系统接口、系统结构、网络构成及设备配置。 本标准适用于TDCS的研制、设计、制造、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等。新建及既有TDCS升级改造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338.5-2009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TB/T 3074-2003 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 ●TB/T 2499-2008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数据通信规程 ●TB/T 3203-2008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系统组网技术条件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rai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 CTC:调度集中系统(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TDMS: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ransporting Dispat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GSM-R: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铁路应用(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for Railways)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RBC:无线闭塞中心(Radio Block Center) TSRS:临时限速服务器(Temporary Speed Restrictions Server) 4 总则 4.1 TDCS是实现铁路各级行车调度对列车运行实行透明指挥、实时监督调整、覆盖全路的现代化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管理使用办法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管理使用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以下简称无线列调)用于铁路运输作业中指令的传递和通话联系,是无线技术在铁路运输作业中的重要运用,是提高作业效率、保障作业安全、改善作业人员劳动条件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保证设备稳定、可靠工作,进一步规范无线列调设备的使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高作业效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设备特点及功能简介 第二条无线列调设备主要包括:调度总机、车站电台、便携式手持机、通用式机车电台、调度命令机车装置终端、车次号车站解码器和机车解码器等主要设备。 第三条无线列调采用458.2MHz频段B1制式同/异频半双工工作方式。列车调度员与司机之间采用双工通信方式;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运转车长之间采用双工、半双工、单工通信方式;移动用户之间采用异频单工通话时,由车站台、区间设备转信;机车台与调度指挥中心设备、车站台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双工通信方式。 第四条无线列调在现有通讯设备(固定电话、闭塞电话、无线台机等)的基础上增加了调度指挥中心、车站、机车任意两方相互间的直接通话功能。其中列车调度员采用选站后群呼方式呼叫司机并通话,车站台占用时,向调度台示忙。在紧急情况下,列车调度员可优先与司机通话。 第五条调度指挥中心可通过“TDCS设备”直接向司机下达调度命令,司机则通过“调度命令机车装置终端”接收调度命令,其下达方式由原来的“通过车站转抄”改为“通过无线设备直接向司机下

达”。 第六条车站可使用“TDCS设备”直接向司机传送路票、出站调车通知书,司机通过“调度命令机车装置终端”接收路票或出站调车通知书,其传递方式由原来的“人工交接”改为“车站通过TDCS 设备直接向司机发送”。 第七条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之间采用信令方式呼叫,也可以采用话音直接呼叫便携台。 第八条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与便携台用户间的通话分别由调度指挥中心、车站和机车上的录音设备进行录音。 第三章使用范围及要求 第九条无线列调设备的主要使用场所为调度指挥中心、车站、机车(含调车机)。 第十条无线列调准许列车调度员、机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信号员、机车司机、大型养路机械及轨道车司机加入通话;允许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直接与列车调度员、机车调度员通话;允许救援列车主任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临时加入通话;允许道口看守、防护人员和巡守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加入通话。其他需要使用的部门或工种报公司批准后方可使用,但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 第十一条无线列调设备发出或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包括打印信息和语音信息)均视为有效。 第十二条通过无线列调设备下发的调度命令范围和原有模式下达的调度命令范围一致。 第十三条列车调度员向机车下达调度命令、车站通过TDCS设备向司机发送的路票、越站调车通知书等凭证时,除通过设备签收回执以外,关系车站须主动和司机乘务员联系,确认已收到调度命令。 第十四条调度指挥中心临时向在途列车下发区间限速等调度

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答案B卷

山东交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铁路调度指挥系统》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B )卷答案 函授站点:年级、专业:层次:学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0分。) 1.我国三级调度机构从上到下分别是:铁路总公司的调度处、铁路局的()、和技术站的()。 答案: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室 知识点:第1章 解析:我国调度指挥系统组织结构 2.根据指令来源不同,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可以分为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和()模式,其中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具有三种操作方式,分别为()、()和()。 答案:非常站控;中心控制,车站调车操作,车站操作 知识点:第5章 解析:分散自律控制系统模式 3.()是为了保证完成临时紧急运输任务和适应日常运输变化的需要而储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货车。 答案:备用车 知识点:第3章 解析:备用车调整 4.铁路运输调度指挥手段的变化过程为:传统方式、()、()、()。 答案:TMIS、TDCS、CTC 知识点:第4章 解析:铁路调度指挥手段的沿革 5.我国铁路在自动闭塞区段是以()实现闭塞,即同一时刻同一闭塞分区有且只有()列列车在运行或停车。答案:闭塞分区;一 知识点:第2章 解析:自动闭塞的内涵 6.高速铁路和既有铁路的调度应按()指挥列车运行。当列车运行紊乱进行调整时,()调度要服从()调度员的指挥,优先考虑上下高速线的列车,以保证高速线的正常运行。 答案:各自管辖的调度指挥权限,既有线,高速线 知识点:第6章 解析: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与既有线的协调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负责旅客计划运输及客车运用的调度员被称为()。 A.计划调度员 B.客运调度员 C.行车调度员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