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考哲学主观题原理汇总

高中政治学考哲学主观题原理汇总
高中政治学考哲学主观题原理汇总

一、辩证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辩证)唯物论】

1、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物质的第一性。

***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和客观的,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关系: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我们要反对割裂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又要看到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形而上学,诡辩论】。

简要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

【体现了人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和利用,利于……】

普遍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利于……】

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从意识的来源看,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方法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

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依据。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是客观需要的必然结果】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性,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意识。

反对否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不可知论,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辩证唯物的)认识论】

***实践的特点原理:

原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实践是人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观,坚持实践第一。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观,坚持实践第一,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简要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能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从实际出发。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真理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简要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普遍性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事物内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反对诡辩论。

方法论:人对事物的联系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合理的、新的具体联系。

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利于正确认识事物。

方法论: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客观与主观,内部与外部,有利与不利】

特殊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联系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也离不开整体。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功能原理: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部分原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握系统的功能和性质。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

***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

原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的客观性,认识论,联系的客观性。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也要坚持适度原则。

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

同一性原理: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原理: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关系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看到统一,在统一中看到对立。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不能回避、掩盖矛盾。

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事物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善于从矛盾特殊性中概括出矛盾的普遍性。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次矛盾关系方法论:我们要全面地认识事物,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在认识某一矛盾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次方面关系方法论: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决定原理: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方法论: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要方面决定原理:在认识某一矛盾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主要方面决定方法论: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原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反对一点论。

***重点论原理:主次矛盾决定原理及其方法论,主次方面决定原理及其方法论。反对均衡论。

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矛盾决定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方面决定原理及其方法论。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原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方法论:我们要从自身出发,保持自身的延续性,要继原先承积极的因素,要树立创新意识、革命精神,运用批判思维,既尊重权威,又不迷信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是从运动,即暂时性去理解事物的。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要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意义: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度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二、历史唯物主义【广义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狭义唯物史观】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领先或落后于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出发,要确立先进正确的社会意识,

反对落后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

两大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非对抗性矛盾,改革的原因】

原理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方法论一:坚持并完善经济体制改革,调整【改革与…不适应的】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状况,推动生产力发展。

原理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方法论二:坚持并完善政治体制改革,调整【改革与…不适应的】上层建筑,使其适应经济基础状况,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原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原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改革】来实现。【哲学依据:社会基本矛盾在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可改为方法论或意义】

(二)人生价值观

原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物质贡献,也可以是精神贡献。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价值观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可改为意义】

影响: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引领人迈向美好的人生路途。

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误入歧途,让人滑向个人主义的泥沼,与平庸和苟且为伍。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原理:

原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特点:社会历史性【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阶级性【社会地位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则需要不同】。

个体主观差异性【不同的人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方法论:坚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判断与选择,与时俱进,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改为意义】

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树立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冲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

客观方法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投身实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可改为意义】

主观方法论: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物质和运动的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1)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7、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高三政治-高三政治复习哲学与文化生活测试题 最新

高三政治复习哲学与文化生活测试题 一.选择题(50分,每个2分) 近年来,汽车大量进入普通居民家庭,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热点。回答1-2题 1.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采矿业、钢铁业、汽车维修等行业的发展,说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任何事物之间都会发生联系 c.事物的联系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 D.人们可以随意改变事物的联系2.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交通便捷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这说明 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利与弊是任何矛盾都有的两个方面 ③事物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当年法国人高唱着《马赛曲》奔赴卫国前线,中国人民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奔赴抗日前线。这主要表明 A.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B.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回答4——5题。 4.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春节。这是因为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世界各国民族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节晚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③国家必须对流行的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018年12月1日,精彩纷呈的第15届多哈亚运会开幕式,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亚洲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广袤的亚洲空间浓缩,向世界人民表现了亚洲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历史、风俗。回答6一8题。。 6.亚洲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元素在多哈亚运会开幕式上精彩纷呈,说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文化发展开始趋同④不同民族文化能够和睦相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商人贸易活动 B.教育活动 c.人口迁徙 D.大众传媒 8.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主要体现了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有主次之分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每一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 9.风景秀丽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通过黄山的秀丽表现出来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存在于黄山的秀丽之中 C.黄山的秀丽存在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中 D.黄山的秀丽可分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0.不知从何时起,人们过起了情人节,每到2月14日,花店都门庭若市。由此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B.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11.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人汤博发现的,这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是了不起的。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行星的标准。2018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投票决定,把冥王星降为“矮行星”。这表明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多数人认同的就是真理 ②真理具有相对性,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可以有多个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A.①③ B.③④ C.②③D.②④ 12.2018年8月,北京奥组委发布了201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见 右图 )。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 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运动图形的简化特征,达 到了“形”与“意”的和谐统一。这说明,艺术创作 A.不受客观存在的制约 B.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c.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D.具有主观随意性 13.2018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藏铁路的修建实现了三大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创新。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要敢于否定一切 B.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4.“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规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种观点错在 A.没有认识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没有认识到人民群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辩证)唯物论.doc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辩证)唯物 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2.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说明当前存在的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没有遵从客观规律的结果。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 的结果(唯物)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4567

高中政治哲学漫画选择题

“水”? 哪儿 来的 原来 是这 样! 汇 报 高中政治哲学漫画选择题专题训练 1.右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 思想一致 A.气者,理之所依也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从世界观角度来看,上图漫画中学生的做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3.下列说法与上图8漫画《如此用力》所蕴涵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砍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 4.上图漫画《“等”》体现的哲理是( ) A.要树立远大目标 B.要主动积极地去寻找工作 C.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5.上面漫画《事出有因》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实事求是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树立全局观念 6.上图漫画《“点子”从哪儿来?》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知识只能通过亲自实践来获得 C.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7.右图漫画表明 A.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B.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C.人们立场、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 D.受知识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8.下图漫画《一万个零抵不上一个一》 A.说明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启示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D.说明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9.与右边漫画说明的哲学道理相同的一组 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D.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10.下图漫画《君子动口不动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实践不一定决定认识 B.认识对实践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书本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1、【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包括教条主义或者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原理】: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向上,催人奋进。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反对】:①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7、【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改造客观世界)。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①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②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8、【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世界的思考 ④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思想”等有关。哲学用批判的方式、系统化的方法、理性的论证为人们呈现一种信仰、概念和态度。这说明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况和总结 4.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乔布斯意在说明() ①哲学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科学之母”,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能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④离开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不能取得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这主要是因为() A.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世界观对方法论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据此回答7—8题。 6.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都能形成哲学智慧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 7.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和工作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8.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9.冯友兰先生说:“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这是因为() ①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既是高度的抽象又是丰富的具体 ④哲学揭示了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告诉我们:()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 ④哲学家不是纯粹的思想家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1.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

(完整word版)高中单招政治考点归纳

政治考点归纳 单选部分: 1、根据高中政治选修2第2章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可得出,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获利多;高于则获利少,亏本甚至破产。 2、根据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即股票买卖收益,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3、根据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可知,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而政府对境外企业实施价格垄断处罚也正是政府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依法维护市场竞争环境。 4、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中提出,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5、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对外贸易增幅明显放缓。由于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偏高,对外贸易增幅放缓必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提出要把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作为工作重点,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条件和环境,千方百计扩大消费。 6、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财政与税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国家经济疲软,消费不景气,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为刺激经济,转活经济活动而采取的活动。措施有,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准备金利率,增加市场资金的数量。 7、贷款利息额=贷款本金*年利率*时间 8、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财富的增长带动了投资和经济起飞,经济发展又使得家庭财富继续增加,一定时期之内,社会似乎进入了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种增长的模式可以称之为投资驱动型经济。 9、经济生活,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决定是否购买或接受的权利。它是消费者的一项权利。 10、根据必修四哲学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并取得预期目的。 11、根据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凝结着劳动人民长期实践形成的智慧。 12、必修四第三单元第八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总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13、根据哲学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意识的本质和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起源证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完整)高中政治哲学原理识别的关键词

生活与哲学的原理识别的关键词和其他技巧 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组织答案时一般要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分析”的模式。“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识别的关键词: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 识别的关键词: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继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⑴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⑵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第 1 页共3 页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归纳 -认识论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促进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 1 页共1 页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精练60题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精练60题 第五部分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Total Environment,2006,368:10?18.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A.唯物主义 B.本位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 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 A.画家的创作灵感 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5.“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1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 (3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4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2(3(4 B.(3(4 C.(3 D.(4 6.“望梅止渴”说明了( (1望梅确实能解渴(2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 (3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4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A.(1(2 B.(1(2(3 C.(2(3 D.(2(4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 7.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实践的重要性 8.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9、“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3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4意识决定于物质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 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 / 21 4、哲学派别一览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意识是本原,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意识决定物质)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高考必备)[2017]

2017年高考哲学原理冲刺必备 一、(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⑵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l)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l)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6、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 第一部分、唯物论(5个)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认识论(3个) 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七、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八、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哲学漫画选择题()

“水”? 哪儿 来的 原来 是这 样! 汇 报 高中政治哲学漫画选择题专题训练 1.右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 思想一致 A.气者,理之所依也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从世界观角度来看,上图漫画中学生的做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 义 3.下列说法与上图8漫画《如此用力》所蕴涵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砍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 4.上图漫画《“等”》体现的哲理是( ) A.要树立远大目标 B.要主动积极地去寻找工作 C.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5.上面漫画《事出有因》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实事求是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树立全局观念 6.上图漫画《“点子”从哪儿来?》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知识只能通过亲自实践来获得 C.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7.右图漫画表明 A.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B.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C.人们立场、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 D.受知识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8.下图漫画《一万个零抵不上一个一》 A.说明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启示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D.说明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9.与右边漫画说明的哲学道理相同的一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D.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10.下图漫画《君子动口不动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实践不一定决定认识 B.认识对实践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书本 11、下列选项与上图8漫画《总做噩梦的床》体现相同哲理的是() 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②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④事出有因,因必有果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12.下列成语中,与上图漫画《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3.右侧漫画《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