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评分标准

目的: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一、成人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科室:姓名:成绩: 流程要求标准分扣分 操作要点68分评估 评估环境及意识:环境是否安全,轻拍肩部并呼叫患者, 若无反应,可判断其意识丧失, 2分呼救 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或协助救护。看表 计时。 2分判断 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及呼吸(判断脉搏与呼吸应同时进 行,判断时间大于5秒小于10秒),若无脉搏动、无呼吸, 立即启动CPR。 2分 摆放 体位 就地使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比如硬板床或地面上):如 果是卧于软床上的患者,去枕,在其肩背下垫心脏按压板, 如患者颜面朝下,抢救者应一手托住患者颈部,另一手扶 其肩部,使患者平稳的整体翻转为仰卧位。 6分 头后仰,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 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头部应适当放低并略偏向一侧)。 4分 胸外 按压 术 按压部位:抢救者站在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掌根放于胸 骨中下1/3处(按压点: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上缘(乳房下 垂的女性患者)或胸骨正中与两乳头连线交点),另一手叠 于其上,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 8分 按压方法:双肘关节伸直,依靠操作者体重、肘及臂力, 有节律的垂直施加压力,力量适中。 4分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5cm-6 cm(成人),然后迅速放松, 解除压力,使胸骨自然复位,放松时掌根不离开胸壁按压 点。 6分 连续按压次数:30次,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按压频 率:100-120次/分。 3分 开放 气道 清除口腔、气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有活动义齿者应取下。4分 开放气道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一种即可) ①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 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中指置于患者的下 颌骨下方,将颌部向前上抬起。 ②仰头抬颈法:(头颈部损伤者禁用)抢救者一手抬起患者 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 上托。 ③双下颌上提法:(怀疑有颈部损伤患者)抢救者双肘置患 者头部两侧,双手示、中、无名指放在患者下颌角后方, 向上或向后抬起下颌。 10分

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一、【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O患者的年龄、病情、体重、体位、意识状态等O 2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义齿O3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2. 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去枕、头后仰,如有活动义齿应取下,解开衣领腰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一套、面罩、吸氧装置、连接管、必要时备氧气袋、口咽通气道。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配件性能并连接。(a面罩完好无漏气,面罩饱和度适当;b、单向阀工作正常;c、气囊及贮氧袋完好无漏气。) 三、【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2?将简易呼吸器连接吸氧装置,调节流量10-12升/分,使储氧袋迅速鼓起,检查连接管是否连接紧密。 3.将病人去枕平卧,松解病人衣领,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颏法,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必要时使 用口咽通气道。清除口鼻分泌物及活动性义齿。 4?将呼吸面罩扣住患者口鼻,使三角形面罩底边位于下颌,使用“EC”手法固定面罩:食指、拇指固定并下压面罩,成“ C ”形;中指、无名指、小指抬起下颌,成“E”形,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挤压呼吸囊,挤压气囊时间1S,挤压球囊容积1/2,使胸廓抬起,每次送气量400-600ml。通气频率为10次/分(6 秒1次)。 5. 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以确定辅助呼吸是否有效,当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或改用呼吸机支持时停用。 6. 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把持简易呼吸器时采用E-C手法,面罩要包严病人的口鼻,以防漏气。 2?有氧源时使用储氧袋,将氧流量调至10-12升/分钟,挤压球囊1/2,潮气量400~600ml ;无氧源时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挤压球囊,1升球囊挤压1/ 2?2 / 3, 2升球囊挤压1 / 3,吸呼比为1:1.5~2 ;同 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以确定辅助呼吸是否有效。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判断有效通气的指征: (1)病人胸廓随挤压球体而起伏。 (2)由面罩透明盖部分观察病人嘴角与面色转红润。 (3)由简易呼吸器透明盖处观察单向阀正常开启。 (4)病人呼气时面罩内有雾气出现。 5?使用后各部件拆开,储氧袋用75%酒精擦拭,其余部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一、操作步骤 1.评估: (1)是否符合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 5.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 右手臂相对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 )一般潮气量8 ?1 2ml/kg 。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 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 7.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二、注

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无氧源时挤压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时挤压二分之一。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 “吸……”“呼……”。 5.用后及时消毒,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 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 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操作方法 准备评估实施观察整理●护士:着装规范、戴口罩 ●用物:简易呼吸器1套(呼吸囊、单项呼吸阀、面罩、氧气连接管、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氧 袋、氧气装置,检查各配件性能并连接;口咽通气管;弯盘;2块纱布;记录单、笔、快速手消毒液 ●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态,呼叫患者,放下床栏 ●评估呼吸状态:看(胸廓起伏)、听(呼吸音)、感觉(气流通过),评估颈动脉搏动(一手 食指和中指并拢,放于喉结处,向靠近急救人员一侧滑行2-3cm,用力不能太大),以上评估需要在5-10秒以内完成 ●看抢救时间 ●用屏风或隔帘遮挡,患者仰卧,掀开被子,去枕,暴露胸廓,松腰带,消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异物(诉:口腔无活动假牙),开放气道(举、抬颈、托颌);插入口咽通气管 ●调节氧流量并连接好简易呼吸器: 有氧源-----接储氧袋,助手接氧源,调节氧流量8L/min以上 无氧源-------不连接储氧袋 ●以“CE”手法固定面罩,同时用下颌上提法打开气道,挤压简易呼吸囊(注意挤压深度2/3, 频率),有氧时通气量400-600ml/次,无氧时通气量700-1100ml/次 ●呼吸暂停仍有心搏者的通气频率:成年人10-12次/分、小儿16次/分、婴儿20次/分 ●成人吸呼比1:1.5-2 ●挤压呼吸囊时观察:1、呼吸阀运行状态2、面罩内是否有雾气3、患者胸廓起伏4、面色、口唇颜色 ●呼吸心搏骤停者:按CPR操作流程进行抢救(有条件者准备气管插管用物) ●有效指征:血氧饱和度升高,患者胸廓起伏,发绀减退,面色、甲床转红;呼气时面罩内呈 雾气状态,看时间 ●无效:立即进行气管插管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清理患者口鼻及面部 ●整理床单元,拉起床栏 ●按规范处理用物 ●洗手,记录

简易呼吸器使用操作标准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处缺项;Ⅲ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3处以上缺项。 (场景模拟: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面色青紫,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微弱,护士予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给氧装置已安装为备用状态。)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组成:四大部分:球体、面罩、储氧袋、氧气连接管 六个阀:单向阀(鸭嘴阀)、进气阀、呼气阀、压力安全阀、储氧阀、储氧安全阀 如无氧气源,应该取下储氧袋和氧气连接管(此时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21%)组件取下。 2.适应症: (1)人工呼吸; (2)气管插管前高浓度给氧; (3)气管插管后检验导管位置; (4)呼吸机出现故障时用于辅助通气。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将压力安全阀关闭,反之应打开,避免气压伤的发生;(2)注意人工通气频率的掌握,给予适当的呼吸频率;如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应注意同步辅助人工呼吸;(3)随时观察简易呼吸器是否工作正常、通气有效性; (4)注意病人症状的缓解状况,有无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呕吐、腹胀、人工呼吸与自主呼吸的不同步等) (5)连接氧气时,注意氧气是否接实。 4. 清洁与消毒 (1)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2)取出后使用灭菌蒸馏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3)面罩,储气袋只需用75%酒精擦拭消毒即可,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 (4)特殊感染患者,可使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 (5)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并检查是否有损坏,将部件依顺序组装。 (6)做好测试工作,备用。 5.测试 (1)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鸭嘴阀张开;将手松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鸭嘴阀、进气阀功能良好。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并关闭压力安全阀,挤压球体时,球体不易被压下,说明球体、进气阀、压力安全阀功能良好。 (3)将出气口用手堵住并打开压力安全阀,挤压球体时,有气体自压力安全阀溢出,说明压力安全阀功能良好。 (4)将储氧袋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鸭嘴阀张开,使储氧袋膨胀,堵住储氧袋出口,挤压储氧袋,检查储氧袋是否漏气。 (5)将储氧袋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使储氧袋膨胀,挤压储氧袋,可见呼气阀打开,气体自呼气阀溢出,说明呼气阀功能良好。 (6)储氧阀可拆卸型:将储氧袋接上储氧阀,并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使储氧袋膨胀,堵住储氧阀出口,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说明储氧安全阀功能良好。 储氧阀不可拆卸型:将储氧袋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使储氧袋膨胀,再将储氧袋与储氧阀连接,堵住出气口,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说明储氧安全阀功能良好。

简易呼吸器检测、操作流程

准备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戴口罩,手套 评估: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适应证和禁忌症;患者口咽部有无分泌物、有无假牙;评估患者意识,有无自主呼吸;评估患者体重 患者准备:松解衣领,去除活动义齿,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与与呕吐物,若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应先吸净痰液 用物准备:完好合适的面罩及呼吸囊,氧气,吸引器 连接呼吸器连接面罩、呼吸气囊、氧管、储氧袋与氧气 有氧源,接储氧袋,调节氧流量:8-10L/分 无氧源,把储氧袋和氧管去掉 开放气道: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采用仰头抬颏法,使患者头 后仰,托起下颌,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左手 EC手法按住面罩,右手挤压球囊, 送气量:有氧源时,通气量:500-600ml/次 无氧源时,通气量:700-1100ml/次 通气频率:呼吸暂停仍有心跳的通气频率:成人10-12次/分 正在进行心肺复苏且无高级气道的患者通气频率: 按压与通气比30:2 对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气道的患者通 气频率:成人10次/分 病人有自主呼吸应同步按压,在吸气时按压球囊操作 有效指征:严重缺氧改善,血氧饱和度提升到90%,自主呼 吸恢复 操作过程:观察呼吸器通气效果及胸廓抬举 无效指征:严重缺氧无改善,血氧饱和度监测指数下降、无呼 吸(此刻该准备建立人工气道抢救)观察 整理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整理床单元 洗手、记录 清理用物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检测流程 检查球体 检查进气阀 检查鸭嘴阀与进气阀 检查呼气阀外观无破损,挤压球体,手松开后,球体马上复原将球体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感觉不易被压下 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鸭嘴阀张开;将手松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鸭嘴阀、进气阀功能良好 面罩接头处接上储氧袋,按压膨胀的储氧袋,储氧袋的气体能从呼气阀排出,且瓣膜完整、弹性好、密合性好 检查储氧袋 检查压力 安全阀将储氧袋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鸭嘴阀张开,使储氧袋膨胀,堵住储氧袋出口,挤压储氧袋,检查储氧袋是否漏气 将出气口用手堵住并打开压力安全阀,挤压球体时,有气体自压力安全阀溢出,说明压力安全阀功能良好 检查储氧混合阀 检查面罩将储氧袋接上储氧阀,并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使储氧袋膨胀,说明储氧阀功能良好;堵住储氧阀出口,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安全阀溢出,说明储氧安全阀功能良好 将面罩紧扣于手掌部,检查密闭性能良好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

简易呼吸器的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 简易呼吸器是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是由单向阀控制的自张呼吸囊,携带和使用方便,有无氧源均可立即通气。使用简易呼吸器解决了抢救人员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不便,可减轻工作人员的疲劳,避免较长时间采用口对口呼吸造成的低氧血症。 简易呼吸器的结构 面罩、单向阀、球体、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气袋、氧气导管。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

二简易呼吸器工作原理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的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的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动作流程:

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出气阀放出。 三、目的: 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四、适应证: 心肺复苏; 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和呼吸肌麻痹; 各种大型的手术中; 转运危重患者时; 在意外事件中的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 五、简易呼吸器操作方法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介绍: (一)评估适应证 (二)开放气道 (三)使用面罩 (四)挤压球囊 (五)观察与监测 评估 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 立即通知医生。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 一、定义 简易呼吸器是进行人工呼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简易呼吸器产生通 气,对无呼吸患者进行强迫通气,对通气障碍的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减轻呼吸肌做功的目的。 二、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三、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开放气道,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1)开放气道的方法: 压额抬颌法:一只手放在病人的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颌骨的下方,向上抬颌。 托下颌法:手放在病人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病人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 用力向上托下颌,口唇紧闭者用双手大拇指推开下唇。 注意:如果怀疑颈椎损伤,开放气道应该使用没有头后仰动作的托下颌法;但如果托下颌法无法开放气道,则应采用压额抬颌法,以开放气道,保证通气。 2、体位正确。 3、检查并确定病人呼吸: A观察患者胸部是否起伏。 B观察病人端的单向阀工作是否正确。 C病人面罩是否有雾气产生。 D透过面罩检查病人口唇与脸颊颜色变化。 4、CE手法:操作者位于患者头后方,用食指、拇指握住面罩并置放于患者口鼻上,其他手指托起患者下颌。 5、若无供氧装置时,应去除储气袋后方可使用简易呼吸器,以防二氧化碳储 留。

6备用状态简易呼吸器要求 (1)简易呼吸器定点放置,表面清洁干燥,无污迹。 (2)各管道正确连接,安全阀打开,氧气连接管于简易呼吸器正确连接,储气袋连接正确无漏气,面罩放置正确且面罩下软垫适当充气。 7、简易呼吸器测试 (1)取下单向阀、储气阀—挤压球体—手松开—球体自动弹回 (2)装储气阀—手堵出气口—挤压球体—球体不易压下 (3)装单向阀—阀上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鸭嘴阀张开—储气袋膨胀 (4)储气阀和储气袋连接—连接氧气管,气体吸入储气阀—储气袋膨胀—接头堵住—压缩储气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 注意:呼吸器应具备安全阀装置(检测时关闭,检测后打开),其目的是使用时自动调整压力,以保障患者安全,如果需要较高的压力,请将压力阀向下压, 使安全阀暂时失效。 附: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

简易呼吸器得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简易呼吸器就是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就是由单向阀控制得自张呼吸囊,携带与使用方便,有无氧源均可立即通气。使用简易呼吸器解决了抢救人员口对口人工呼吸得不便,可减轻工作人员得疲劳,避免较长时间采用口对口呼吸造成得低氧血症。 简易呼吸器得结构 面罩、单向阀、球体、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气袋、氧气导管。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

二简易呼吸器工作原理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得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得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动作流程: 将被挤压得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得气体由出气阀放出。 三、目得: 维持与增加机体通气量 纠正威胁生命得低氧血症 四、适应证: 心肺复苏; 各种疾病所致得呼吸抑制与呼吸肌麻痹; 各种大型得手术中; 转运危重患者时; 在意外事件中得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 )。 五、简易呼吸器操作方法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介绍: (一) 评估适应证 (二) 开放气道 (三) 使用面罩 (四) 挤压球囊 (五) 观察与监测 评估 就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得指征与适应证 立即通知医生。 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应备氧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使储气袋充盈。 开放气道

简易呼吸器使用操作标准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注释]评分等级:Ⅰ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急救意识强,无缺项;Ⅱ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 处缺项;Ⅲ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3处以上缺项。 (场景模拟: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面色青紫,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微弱,护士予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给氧装置已安装为备用状态。)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组成:四大部分:球体、面罩、储氧袋、氧气连接管 六个阀:单向阀(鸭嘴阀)、进气阀、呼气阀、压力安全阀、储氧阀、储氧安全阀 如无氧气源,应该取下储氧袋和氧气连接管(此时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21%)组件取下。 2.适应症: (1)人工呼吸; (2)气管插管前高浓度给氧; (3)气管插管后检验导管位置; (4)呼吸机出现故障时用于辅助通气。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将压力安全阀关闭,反之应打开,避免气压伤的发生; (2)注意人工通气频率的掌握,给予适当的呼吸频率;如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应注意同步辅助人工呼吸; (3)随时观察简易呼吸器是否工作正常、通气有效性; (4)注意病人症状的缓解状况,有无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呕吐、腹胀、人工呼吸与自主呼吸的不 同步等) (5)连接氧气时,注意氧气是否接实。 4. 清洁与消毒 (1)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2)取出后使用灭菌蒸馏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3)面罩,储气袋只需用75%酒精擦拭消毒即可,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4)特殊感染患者,可使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 (5)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并检查是否有损坏,将部件依顺序组装。(6)做好测试工作,备用。 5.测试 (1)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鸭嘴阀张开;将手松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鸭嘴阀、进气阀功能良好。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并关闭压力安全阀,挤压球体时,球体不易被压下,说明球体、进气阀、压力安全阀功能良好。 (3)将出气口用手堵住并打开压力安全阀,挤压球体时,有气体自压力安全阀溢出,说明压力安全阀功能良好。

简易呼吸器检测流程

简易呼吸器检查流程 图1 图2 图3 病人阀(鸭嘴阀) 吸入阀 贮氧安全阀 呼气阀 关闭减压阀,先以一手堵住球囊前端开 口,再以一手挤压球囊,若球囊无法被 挤压说明呼吸囊密闭性完好(图1) 保持减压阀关闭状态,先以一手挤压球囊,再以一手堵住球囊前端开口,松手 后球囊可迅速复张说明吸入阀吸入功 能良好(图2、图3) 氧管连接端 安全阀/减压阀 (60cmH 2O 是指当 挤压气体压力超 过这个值时减压 阀可释放多余的 气体) 完整的简易呼吸 器包括:各阀门连 接完好的球囊、呼 吸面罩、氧气连接 管、口咽通气管一 套(3个)、贮氧 袋和注射器1个 吸入端

图4 图图6 图7 图8 ★ 维护与保养 1. 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确保零配件齐全及在有效期内; 2. 为一次性使用,使用后直接丢弃至医疗垃圾桶; 3. 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立即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按医疗垃圾处理。 将贮氧袋连接至病人阀的病人端,并用 手固定好;挤压球囊若干次,并观察病 人阀中的唇瓣在挤压过程中是否开放; 若挤压球囊若干次后贮氧袋能够胀满, 说明病人阀通气功能良好;贮氧袋无漏 气(图5) 将胀满的贮氧袋连接至病人端,并用手固定好;挤压贮氧袋,如呼气阀振动,有气体逸出,说明呼气阀功能正常(图 6) 将胀满的贮氧袋连接在吸入端,然后挤 压球囊,贮氧袋变扁,说明氧气可经过 吸入阀进入球囊储备(图7) 将胀满的贮氧袋连接在吸入端,堵住氧 管连接端,挤压储氧袋,如贮氧安全阀 振动,有气体逸出,说明贮氧安全阀功 能正常(图8) 打开减压阀,先以一手堵住球囊前端开口再以一手挤压球囊,若挤压后有气体至减压阀处流出说明减压阀放漏气功能良好 (图4)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操作规范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目的】1.为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的病人行辅助呼吸。 2.应用呼吸机前的过渡。 【操作流程】 病人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 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 迅速赶至病人床边 放置体位,开放气道 固定面罩 挤压呼吸器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即各科的简易呼吸器处于备用状态,护士使用之前挤压 两下检查有无漏气),迅速携至病人处,核对。 2.开放气道:将患者仰卧,去枕、头后仰。解开病人领扣、领带及腰带等束缚,清除口腔内假牙、 痰液或血液等分泌物必要时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3.抢救者位于患者头侧或合适的位置,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要保持气 道通畅,简易呼吸器的面罩紧扣病人的口鼻,避免漏气。 4.另外一只手规律性地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每次送气400~600ml(挤压气囊1/3-1/2)。 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16-20次/分。 吸呼比(挤压与放松之比)为1:1.5-2。 5.外接氧气时,将气囊,面罩连接氧气管道,调节氧流量8~10升/分。 6.在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情况,病人若有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与起同步,即病人吸 气初顺势挤压呼吸气囊,达到一定潮气量后松开气囊,让病人自行完成呼气动作。 7.抢救者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以确认患者处于正常的换气。 1)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 2.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实。 3.操作前后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4.将鸭嘴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防风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药业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防风 1.2 汉语拼音:Fangfeng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丙酮、乙醇、防风对照药材、升麻素苷对照品、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三氯甲烷、甲醇、盐酸、水、氢氧化钠滴定液、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电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水浴锅、硅胶GF254薄层板、紫外光灯、烘箱、马弗炉、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升麻素苷对照品、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 7.5.1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15第二法)测定。 7.5.2总灰分:照总灰分测定法(附录17)测定。

7.5.3 酸不溶性灰分:照总灰分测定法(附录17)测定。 7.5.4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19)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7.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升麻素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升麻素苷对照品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ml,称定重量,水浴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各3μl与供试品溶液2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升麻素苷(C22H28O11)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C22H28O10)的总量不得少于0.24%。

秦艽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秦艽 1.2 汉语拼音:Qinjiao 2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甲醇、乙酸乙酯、水、甲酸、盐酸、硫酸、三氯甲烷、乙醇、龙胆苦苷对照品、栎瘿酸对照品、乙腈、醋酸、马钱苷酸对照品。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电子天平、水浴锅、超声波清洗器、紫外光灯、硅胶G薄层板、硅胶GF254薄层板、烘箱、马福炉、回流装置、高效液相色谱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取本品横切面制片显微镜(10×10)观察组织结构特征。 7.4.2取本品粗粉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龙胆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4.3取栎瘿酸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μl和上述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50: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 7.5.1水分不得过9.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8.0%(附录17)。 7.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17 )。 7.5.4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4.0%。 7.7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醋酸溶液(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龙胆苦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龙胆苦苷对照品、马钱苷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龙胆苦苷0.5mg、马钱苷酸0.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30

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一、成人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目的: 1.通过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建立患者的循环、呼吸功能。 2.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尽快促进心跳、呼吸功能的恢复。

注意事项: 1.患者仰卧,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在发现无呼吸或不正常呼吸(叹息样呼吸)的心跳骤停成人患者,应启动紧急救护系统,马上做单纯CPR,避免因搬动怠误时机,尽可能在15~30秒内进行。 2.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适度,以防止胸骨肋骨骨折;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姿势正确,注意两臂伸直,两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为避免心脏按压时呕吐物逆流至气管,患者头部应适当放低并略偏向一侧。 3.清除口腔分泌物、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4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所有年龄段的单人施救按压与呼吸比为30:2;双人施救:成人30:2,儿童和婴儿15:2,新生儿3:1(如果考虑为心源性心搏骤停,为15:2);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10S,检查脉搏不超过10S。 复苏有效指征:①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②口唇、面色、甲床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③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至恢复窦性心律;④瞳孔随之缩小,有时可有对光反应:⑤呼吸逐渐恢复;⑥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 心肺复苏生命链:共五个环节:①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②早期CPR,强调胸部按压;③快速除颤;④有效地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⑤全面地心脏骤停复苏后期救治。 心肺复苏的操作并发症: 1肋骨骨折 2血气胸 3脂肪栓塞 4心脏创伤 5胃肝脾破裂 二、简易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流程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目的】1.为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的病人行辅助呼吸。 2.应用呼吸机前的过渡。 【操作流程】 病人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 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 挤压呼吸器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即各科的简易呼吸器处于备用状 态,护士使用之前挤压两下检查有无漏气),迅速携至病人处,核对。2.开放气道:将患者仰卧,去枕、头后仰。解开病人领扣、领带及腰带等束 缚,清除口腔内假牙、痰液或血液等分泌物必要时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3.抢救者位于患者头侧或合适的位置,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 吸器。要保持气道通畅,简易呼吸器的面罩紧扣病人的口鼻,避免漏气。 4.另外一只手规律性地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每次送气400~600ml (挤压气囊1/3-1/2)。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16-20次/分。 吸呼比(挤压与放松之比)为1:。 5.外接氧气时,将气囊,面罩连接氧气管道,调节氧流量8~10升/分。 6.在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情况,病人若有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 与起同步,即病人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气囊,达到一定潮气量后松开气 囊,让病人自行完成呼气动作。 7.抢救者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以确认患者处于正常的换气。

1)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 2.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实。 3.操作前后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4.将鸭嘴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一、洗涤程序 将布草分类,分别洗涤。 1、根据洗衣机容量,投入相应的布草,然后关闭仓门上水,水上到所需的水位时,将洗衣机启动,进行预洗,时间为3分钟,然后放水。 2、主洗。重新上水,根据不同布草,投放所需的洗涤剂(粉)等并严格按水温达到50℃时,投放洗涤用料,一般达到65℃-70℃即可,主洗一般15-20分钟,主洗完毕,放水。 3.投洗三次。中脱二次,高脱一次。根据所洗涤的布草,在高脱前放入酸剂、浆粉或柔软粉等。洗涤全过程完毕,打开仓门,取出布草,将门半开放15-20分钟后关闭。(放出仓内湿气) 二、衣物熨烫操作程序 1、准备 (1)打开熨斗电源蒸汽开关,调校熨斗温度。 (2)检查不同湿度和降温是否灵敏,用清洁剂或蜡清洁熨斗面板,使熨斗更干净,便于熨烫操作。 2、注意事项 (1)按衣物不同的熨烫温度,调整到适当温度位置,调整蒸汽纯度,利用烫台、烫板、烫马、烫枕等用品,使用推、拉、拔、归等熨烫方法,按不同衣物整烫顺序要求操作,对真丝及化纤衣物,要小心调低温度,用垫布熨烫。 (2)蒸汽熨斗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调整及升温情况,严格控制熨烫湿度低于衣物承受温度,控制熨斗在衣物上的停留时间,用完后即关上电源,蒸汽阀,严禁直接将熨斗放在烫台上,以保安全。 3、西服熨烫 (1)用手熨斗慰机器所不能熨的部分。 (2)西服的领子要从反面熨烫(顺着后片中缝至腋下)。 (3)熨烫左片正面、左翻领内里和右片正面、右翻领内里。 (4)熨烫肩部及肩口。 (5)熨烫领子及左右边的翻领,调整西服领形。 4、裤子熨烫。 (1)裤子内折线前中线一定要对直。 (2)两裤筒的前中线与后叫经的高度要相等。 (3)手工熨烫时要布贴面,避免熨斗烙痕。 (4)前后口袋要翻开熨烫。 5、衬衣熨烫。 (1)先熨领子和袖口,熨烫正面时间要短,背面时间要长直至压干为止,熨烫袖子要先左后右,对准袖筒缝合线。 (2)熨烫翻领或翘领,熨烫成所需的领形。 (3)熨烫好的客衣,要仔细检查是否合格。 (4)加急的要先熨烫。

单人心肺复苏(使用简易呼吸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

单人心肺复苏(使用简易呼吸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总 分 技术操作要求 标 分 评分标准扣分 用物准备10 1.着装整洁、仪表符合要求。 2.用物:纱布2块、笔、长木板一块、血压计、 听诊器、、清洁碗、污物碗、手消毒剂、简易呼 吸囊(面罩)氧气连接管、手电 1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 件扣1分 现场评估10 (计时开始) 1.意识丧失:拍打双肩,大声询问:“你怎么了”。 2.心跳停止:触摸颈动脉无波动(5~10秒) 3.大声呼叫:“患者心跳停止”并召唤救护组 4.口述抢救时间 10 未做到轻拍、贴耳呼叫扣1 分 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部位 错误各扣1分 未呼救扣1分 未口述抢救时间扣1分 心脏按压20 1.立即将病人去枕平卧于床上,在病人背下垫一 木板(就地抢救在地上可不垫木板) 2.立即揭开病人衣扣、双手放躯干两侧、头颈躯 干平直无扭曲、松开腰带将裤退至脐下。 3.按压定位:胸骨中下1/3处(双乳头连线的胸 骨中心)。 4.一手掌根紧贴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重叠于下一 手上,双手交叉。 5.术者双肩在病人正上方,肘关节伸直内收,以 身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5~6cm, 注意观察病人面色 6.按压必,迅速除去压力,使胸骨复原,但手掌 不离开胸壁。 7.按压用力均匀、平稳、有规律,按压30次, 频率至少为100次/分 20 未垫木板、未去枕平卧或去 枕手法错误各扣1分 未松解衣扣、裤带、裤子未 退至脐下各扣1分 按压为定位或定位错误各 扣2分,未侧头观察面色各 扣1分 手掌离开胸壁每循环各扣1 分 手指未翘起,接触胸壁各扣 1分 肘关节屈曲各扣1分;为垂 直按压各扣1分;按压深度 过深或过浅各扣1分 用力不均匀、无冲击感各扣 1分; 按压频率错误各扣1分 (16—18秒按压30次为正 确 畅通 呼吸道10 1.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一手清除口腔分泌物、另 一手清除鼻腔分泌物,取下活动假牙,头部复位。 污染纱布放置污物碗。 2.开放气道(提颌压额法),方法正确10 未清除分泌物或手法错误 各扣1分 污染纱布放置不规范扣1分 未取假牙扣1分头未复位扣 1分 开放气道手法错误扣2分 人工呼吸20 1.口述:连接吸氧装置,调节流量10升/分,检 查各连接管连接紧密。 2.面罩罩住口鼻,一手用“EC”手法固定面罩(拇、 食指呈C型固定面罩,其余三指呈E型拖住下 20 未口述氧气连接情况扣2分 使用简易呼吸器手法错误 扣1分 按压气囊时胸廓未起伏扣2

三七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三七 1.2 汉语拼音:Sanqi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水、正丁醇、甲醇、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 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三七皂苷R1对照品、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硫酸、乙腈。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离心沉淀器、三用紫外分析仪、恒温鼓风干燥箱、马福炉、高效液相色谱仪、水浴锅、硅胶G薄层板。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密塞,振摇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 :40 :22 :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7.5 检查: 7.5.1 水分:不得过14.0%(附录15第二法)测定。 7.5.2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17)测定。 7.5.3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17)测定。 7.5.4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甲醇做溶剂,不得少于16.0%。 7.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三七皂苷R1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0~12 19 81 12~60 19→36 81→6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人参皂苷Rg10.4mg、人参

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一、【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体重、体位、意识状态等○2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义齿○3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2. 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去枕、头后仰,如有活动义齿应取下,解开衣领腰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一套、面罩、吸氧装置、连接管、必要时备氧气袋、口咽通气道。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配件性能并连接。(a、面罩完好无漏气,面罩饱和度适当;b、单向阀工作正常;c、气囊及贮氧袋完好无漏气。) 三、【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2.将简易呼吸器连接吸氧装置,调节流量10-12升/分,使储氧袋迅速鼓起,检查连接管是否连接紧密。 3.将病人去枕平卧,松解病人衣领,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颏法,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清除口鼻分泌物及活动性义齿。 4.将呼吸面罩扣住患者口鼻,使三角形面罩底边位于下颌,使用“EC”手法固定面罩:食指、拇指固定并下压面罩,成“C”形;中指、无名指、小指抬起下颌,成“E”形,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挤压呼吸囊,挤压气囊时间1S,挤压球囊容积1/2,使胸廓抬起,每次送气量400-600ml。通气频率为10次/分(6秒1次)。 5. 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以确定辅助呼吸是否有效,当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或改用呼吸机支持时停用。 6.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把持简易呼吸器时采用E-C手法,面罩要包严病人的口鼻,以防漏气。 2.有氧源时使用储氧袋,将氧流量调至10-12升/分钟,挤压球囊1/2,潮气量400~600ml;无氧源时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挤压球囊,1升球囊挤压1∕2~2∕3, 2升球囊挤压1∕3,吸呼比为1:~2;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以确定辅助呼吸是否有效。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4.判断有效通气的指征: (1)病人胸廓随挤压球体而起伏。 (2)由面罩透明盖部分观察病人嘴角与面色转红润。 (3)由简易呼吸器透明盖处观察单向阀正常开启。 (4)病人呼气时面罩内有雾气出现。 5.使用后各部件拆开,储氧袋用75%酒精擦拭,其余部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