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入口设计研究

居住区入口设计研究
居住区入口设计研究

居住区入口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1-06-13 编辑:职称论文投稿:张老师 QQ:812445863

摘要:居住区入口作为小区与城市的连接空间和过渡空间,使人们产生对此居住区的第一印象,随着居住区质量的提升,居住区入口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仅为了满足早期的基本功能需求,而是逐渐多样化,逐步完善化。文章通过实例,探讨了国内居住

区入口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入口;过渡空间

Abstract:The entry of Residential area is the first image to the city as a space of connection and transi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the requirement of entry design is improving. It’s not onl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basic function, but gradually to be diversification and perfect. For this study, we discuss the design method of Residential area entry in china by some example.

Keywords:residential ristrict;entry;transitional space

中图分类号: TU2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74-02

1前言

居住区的入口是承接居住区与城市的过渡空间,是整个居住区的开始,也是城市街道的亮点和特色。因此,居住区入口设计的研究,是整个居住区设计的重点。随着居住区质量的提升,居住区入口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仅为了满足早期的基本功能需求,而是

逐渐多样化,逐步完善化。

2居住区入口的概念和功能

2.1 居住区入口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居住区是一定规模居民的聚居模式,由若干组团组成,被城市道路或分割线所围合。居住区入口是主要的联系空间,是城市与居住区内的过渡空间,是体现居住区特色的重要部位。作为开启居住区景观序列的开篇妙笔,同时兼具完善便捷的使用功能,在居住区设

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居住区入口所包含的要素一般有入口广场、道路、大门(门房、柱子、景墙等)、栅栏、配景(水景、雕塑、植物等)、标志物等等,根据居住区的需要,相互组合配置,形

成一个与居住区相协调的景观节点,从而达到满足入口各种功能的需求。

2.2 居住区入口的功能

居住区入口的功能主要有交通与疏导、保护与阻隔、宣传与展示、识别等。

(1)交通与疏导

交通疏导是居住区入口设计的一个重点,组织好人、车的交通,是居住区居民生活井然有序的必要条件。入口设计中交通与疏导的流畅,会影响整个居住区交通的组织状况,并影响小区出入交通和城市街道交通的相互通畅。

(2)保护与阻隔

入口设计中,由各种景观元素围合界定内外空间,一方面起到阻隔内外空间的作用,一方面阻挡视线,保护内部的私密性,增强区内住户的安全感受。

(3)宣传与展示

入口空间也是一个暂时的公共交往空间,居民在这里打招呼、临时交谈、展示、宣传等等,有时根据居住区需求,入口外部增设临时停车位。同时,设计中应考虑降低人群在这一空间滞留的可能性,在增强居住区的亲和力同时避免阻碍交通流动的顺畅。

(4)识别

入口是识别一个居住区的重要元素,是小区展示给城市的名片,入口的设计要与城市的特点相融合,与小区整体风格相融合,同时具有独特的个性,易于识别。

3居住区入口设计

3.1设计原则

(1)整体性

居住区入口是整个小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小区和街道的主要连接部分,入口设计首先需要满足入口设计与整个小区景观的协调统一,同时应兼顾小区与城市环境的良好融合。在分析城市环境与小区景观两者关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本身与居住区景观的协调统一。不仅要追求标志性和与设计的个性化,还应保证入口设计与整个居住区的有机结合,包括景观体量、构成形式、论文发表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f4255475.html,)给您提供优质的

服务材料选用等诸方面因素。

(2)人性化

居住区入口的服务对象为人,因此居住区入口的设计应依据人的使用需求、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出发考虑。舒适、赏心悦目并且使人有安全感。满足居民通行、交流、休息的基本需求,同时从细节上体现文化氛围,以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3)尺度适宜

入口设计应根据居住区的规模、组织交通等实际状况的限定,设置规模适宜、数量合理的居住区入口,并且遵循人流、车流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各个功能分区的尺度和比例。

3.2居住区入口设计的探讨

(1)从主次入口之间的比较探讨居住区入口设计

居住区入口设计从平面上分析,首先根据规模、内部规划、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

分别设置主口和次入口。

主入口通常位于居住区与城市联系较为紧密的一面,比如:联系着城市绿地与社区公园,成为居住区与城市的主要景观联系空间;或者居住区主入口联系着城市主干道,承接居住区与城市的主要交通;或者主入口周围集中布置着社区中心、超市、银行、邮局、娱乐场所等等,成为居住区生活性主入口。如图1是郑州阿卡迪亚规划总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区的主入口设置在东面,联系着城市主干道,通过设置绿地形成居住区与城市道路之间的缓冲,避免居住区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干扰。并且是做为居住区的主要景观入口、主要生活型入口进行设计,周围有物业、休闲会馆、邮政所、商业等等,利用绿地、景观小品、步道等过渡城市空间与居住区空间,同时入口外部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停车位,

满足车辆暂时停留的需求。

次入口的设计是居住区根据区内交通组织、总体规划的需求,属于辅助性的出入口,从大小、规模、景观配置、功能组织等方面来看,相对于主入口都较为简单,是协助主入口满足整个居住区功能需求的出入口,从图1看,阿卡迪亚的三个次入口分别为与南北两侧,次入口1和2属于人车混行入口,而次入口3仅做为人行出入口使用。

(2)从交通组织关系探讨居住区入口设计

居住区入口设计的交通组织主要依据居住区内的交通组织形式,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

混合两种形式。

人车分流形式的居住区入口设计,分别设置专门的人行出入口和车行出入,人行出入口主要考虑人行的因素,配置相应的景观配套设施,车行出入口主要考虑车辆交通的引导和组织,同时根据需求设置辅助的人行出入位置。如图2为郑州维也纳森林规划总平面,小区实行人车分流,将步行道系统与机动车交通进行竖向分离,人行出入口与车行出入口完全分开,在小区外环道路设置入地下车库入口。因此在主出入口设计中,只考虑人行的

组织。

人车混合的出入口设计也较为常见,根据适当的比例和尺度设置人行、车行的出入口分配,利用门体、植物景观、小品等,对车行和人流进行合理疏导,实现出入交通的流畅。

(3)从大门的形式探讨居住区入口设计

大门通常由出入口、门房、墙等组成,大门的组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设计中,风格需要与居住区的风格形成统一,并组织好交通。居住区入口的设计按照大门的形式来看,

具体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形式是大门只有一个出入口,管理门房位于其中一侧,这种形式适合于较小的、或是人流交通与车行交通完全分离居住区,车流人流相互之间的干扰较小。一种形式是大门根据比例分配成人行出入口和车行出入口,管理门房位于人行出入口这一侧,或者位于中间,这种形式使用于大一些的居住区,另一种形式是管理门房位于入口中间,两侧对称设置大小部分,人车分流,这种形式使用于规模偏大的居住区。

具体运用何种大门形式来设计入口,取决于小区的规模、地形的限制和具体功能上、交通组织上的需求和分配,也可以不设置门房。例如图3、图4,分别是郑州阳光花苑主入口的鸟瞰图和实景图,小区位于郑州市中原西路,规模较大,入口呈开阔的半圆形,两边

对称布置,其最为典型的特点是没有设置门房,门体通过利用底商围合,结合假山、流水和花坛,形成小区内外的界定,假山两侧均可通行。优点是设计中将入口作为小区的一个景观节点,很好的展示了小区的特色。缺点是利用底商进行围合,功能界定明确,并延长了车辆进入小区的缓冲空间,但商业外部滞留空间与进出流动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此外,居住区入口应具有引导性,在与整个居住区的色彩、风格等相协调的基础上应进行变化,凸显个性,通过对各种构成要素有机结合和细节刻画,成为城市街道的亮点。

4结语

居住区入口设计是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发展的,从要求遮风避雨、卫生安全到安静适宜,进而发展到追求设计上的舒适与美观、个性与内涵,入口设计的功能需求不断多元化,设计手法不断多样化。具体到某一个居住区入口的设计时,应全面考虑区内区外的各种因素,结合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充分展现一个居住区入口的功能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创造出舒适实用、大方美观和独具特色居住区入口。

参考文献:

[1] 王奕文. 大门建筑创作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06-6.

[2] 刘动.谈建筑入口空间[J].南方建筑,2004(1):74-75.

[3] 韩雁娟,郑东军.入口·空间·形态[J].广州大学学报,2005(6):556-561.

[4] 尹建波.住宅小区入口的建筑设计[J].住宅科技,2005(01):21-23.

[5] 苏勇.从门的本体含义谈大门的设计[J]. 建筑学报,2004, (3): 43-49.

[6] 高样生.现代建筑入口、门头设计精选[M]. 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 梁振学. 建筑入口形态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XX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最新版)

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说明 一、前言 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能够让人松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与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动植物协调地生存在一起,是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永恒的理想。 中国文人是这样描述一处理想住宅的 门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 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 花外有墙,墙欲低;墙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 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 桥旁有树,树欲高;树荫有草,草欲青; 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 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 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 鹤报有客,客不俗; 客至有酒,酒欲不却; 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二、工程概况: 本地块位于省市城区,现有规划地块面积39333㎡,总建筑面积64399㎡,建筑密度28.2﹪,绿地率37.2﹪,容积率1.6。规划由15栋联排楼房组成,沿街为商

业。 三、设计依据: 1、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2、中华人民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4、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规; 5、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四、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筑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环绕建筑,环境这种园景开放式的组合关系,使小区具有移步景异的多层次效果。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从环境中感受不同景观。人作为一个活动的观察者和先导者,是小区环境欣赏与享受的主体。所以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共同融合统一的设计思想。因此,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是从更感性的角度去设计生活。 诠生活,设计居家需要,设计人的情感需要。这就是我们做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规划的精髓。我们设计的原则是: 1、景观的生态体现 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日益提高,对于生态的理解叶一步一步加深了。21世纪生态型园林、环保型居住区已成了现代城市绿地发展的主体。本方案在注重住宅园林的观赏性的同时,把住宅园林的生态性提高一个新档次,营造生态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空间。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住宅区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要求;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同时强调生态美,景区以种植常绿大乔木为主,大乔木可增加叶面积系数,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可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 2、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居住区建筑设计论文

居住区建筑设计论文 1我国现阶段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问题 居住区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面积扩展及空间延伸的作用,是展现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的空间。因为居住区人员活动量较大,居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会相互影响。为了使居民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居住区成为提高居民素质的活动区域。居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在设计的重点考虑范围之内。比如:一些居民区在酒吧、网吧等类似的环境下建设,这样不仅会使居民的思想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目前的开发商为了得到利益最大化,只考虑地皮的造价,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并不重视。另外,对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也过于疏忽,很多开发商都没有设计系统的居住区安全防范设施。 2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建议 2.1按客户实际需求设计 在确定户型标准的情况下,在设计居民住宅区布局时应考虑到其配套的合理性。比如在设计卫生间、卧室、厨房时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将居民需要的隐私空间与开放空间分离。根据客户的要求合理掌握空间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即实用方便又能有良好的造型。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充分利用室内可用面积,在设计想法上,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尽量满足居民在空间设计上的构思,在保证不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满足居民对空间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但维护了消费者的想法,还能有效提高设计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在空间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利

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效果。还应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作储存,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墙壁式的橱柜,并合理的将空间分层,尽量创造出更大的储存空间,间接性的增大室内面积。以这样的设计理念作为空间设计的标准,促使居民使用面积最大化。 2.2追求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 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是空气质量的保障,也是保证人们生活质 量的标准。在建筑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采光及通风效果及其建筑原材料的选择,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利用当地可用资源展开设计,做到利用可再生资源及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作为设计的宗旨。在设计居住区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相关自然资源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同时控制各种施工材料,如果设计中需要采用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替换或重新构思,保证从建筑前期就可以杜绝有害物质混淆在建设中。 2.3结合当地环境 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室内设计的空间、造价、环保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人文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但要根据他们居住的环境来判断还要根据当地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设计居住区建筑本就是以人为本的,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的考察当地的人文环境及需求。一些地区的居民因为地区环境因素,常年都处于暴晒的状态,所以设计时,尽量避免建筑物长时间接受阳光暴晒,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筑的朝向问题是一直影响消费者选择居住建筑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多

重要!居住区规划要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点 一、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万科深圳研发中心总结的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可以据此做初步的项目判断。容积率低于0.3,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可适当降低密度提高品质。 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 容积率0.8-1.2,全多层项目较多。如与低层或联排别墅组合,密度较高。 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品质较好。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二、居住区入口 (一)、住宅区出入口的选址要求: 1.保证安全通畅(主要指机动车对外出入口): 交通分区单元的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在高峰时间控制在250辆/小时以内。说明:按照交通分区原则设计的交通分区基本能满足此项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未满足交通分区要求或者交通分区单位的机动车出入口个数不是建议值(2个),那么应该参考上页计算方法对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核算。尽量避免在大流量城市干道上开口。

2.便利居民出行: 人车混行主要出入口和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跟附近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要求不超过150米。住区各类出入口尤其是人行出入口在尽可能前提下靠近周边大型服务设施。 3.满足出入口之间距离的要求: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与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50M。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 (二)、出入口的数量: 交通分区单位的适宜的车行出入口个数为2个; 小于4公顷的项目可以考虑设置1个车行出入口; 个别项目交通分区单位可设置3个车行出入口,但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 交通分区的车行出入口不得超过3个。 (三)、消防要求: 居住区的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当沿街的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该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道通道口。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四)、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机动车出入口的车道设计: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连。 2.交叉口采用的形式: 住区道路与城市主干道:不建议设置交叉口;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现代化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陆素锋

现代化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陆素锋 发表时间:2019-04-24T17:03:37.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陆素锋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我国经济已经迈入飞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对居住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所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南宁市建筑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我国经济已经迈入飞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对居住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所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人们不仅要求居住小区的整体规划要合理有序,还要求小区的景观设计要舒适美观。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现代居住小区建设的概念以及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 引言 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在无形中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希望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现代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作为现行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是要保证建筑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房屋资源浪费或者住房资源紧张等现象的出现。 1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概念 那么下面就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概念进行阐述:现代居住小区建设是指以自然分界线或城区道路为标准所划分的区域,这个区域中的人口比较密集,一般在七千到一万五千人之间,现代的居住小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务必要保证一个小区内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我国的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也在蓬勃发展,就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已经引进了很多较为先进的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等等,这也为小区生活环境舒适度的提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国目前有很多小区的规划建设已经走在前沿,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还为人们提供了娱乐运动的地方,为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在发展的同时,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大部分小区已经能够保证小区的基本功能性,但在观赏性和适应性方面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需要整改提高。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也是城市的发展的一部分,不能与城市发展的规划背道而驰。现代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不论是对居住人还是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必须认真严肃的对待。 2目前我国居住小区建筑设计所存在的不足 现代小区的建筑设计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便利,但有些小区过于强调这个目标,只重视了小区的功能性,而忽略了其他的一些比如环境保护,其他公共安全的因素,这也就与小区建设最初的环保舒适的目标脱离了。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设计理念与技术设备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引进更加先进的事物。下面将列举几个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如何选用建筑材料以及建筑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小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小区建筑设计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与材料的选择应用和建筑技术施工要求是相适应的,但现在的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方面仍然存在材料选用以次充好以及设计人员不够专业,在不能结合实际情况,不会应用先进设备的情况下胡乱设计,胡乱施工,导致小区的建设没有具备该有的性能。第二,由于小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们的住宿问题,所以为了小区居民的便利,很多小区会在小区范围内开设商店,娱乐场所等,这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为公众的安全以及治安环境产生影响,有时也会产生噪音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作息。第三,另有一些小区为了美化环境也会安装一些假山或者挖一片湖泊等,这也是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危险因素,需要特别注意。最后则是环保问题,这也是很多小区在建筑规划设计是容易忽略的问题,忽略环保问题会导致很多生活资源例如水,天然气等的浪费,这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害处。 3关于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优化方案 3.1对小区的选址问题应该慎重考虑 如何规划设计小区取决于小区的选址,小区周边的环境,地质等都应该是小区选址时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一个关系着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一个关系着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所以,小区的规划建设从选址开始就应该认真对待,选择地点的地质,水文,地形,交通,人流以及周边环境都应该作为选址的调查对象。一旦将地点选定,就要将该地的地形数据纳入小区规划设计的依据中,根据该地特点来进行小区的设计规划,扬长避短。比如若将地点选在了多个高层建筑物的东边,这个地点高层建筑物会遮挡光线并且降低空气流通,这时小区的设计就应该尽量不要朝着高层建筑物,且要注意不要将小区楼层的高度建的太低,最好是让小区的朝向与风向是相反的,这样就可以解决采光不足以及通风的问题了。 3.2小区的建筑设计布局要科学合理 小区的建筑设计布局不仅关系着小区的整体美观,也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每栋建筑之间的间距要合适,间距过大会浪费小区资源,过小又会影响底层居民的采光,通风以及引起交通不便等问题,小区的绿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规划设计问题的重点,如何保证绿化规模达标,保证居民的生活环境,如何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完整又不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若是将小区建设在主干道旁,这对于人们的出行来说是十分便利的,但相应的主干道旁的噪音污染以及粉尘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在本文看来,若在这样的地方建设小区,最好建设高层建筑,窗户以及房门朝向不要面对主干道,这样可以减免噪音污染,小区的绿化必须做好,在这种地方的小区绿化率应该比普通小区要高一些,最好是种植一些高大的绿色植物,基础设施可以设置在绿荫中,这样既能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对于小区空气湿度的调节和夏季的降温也有一定的作用。 3.3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应有自己的特色 每一个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而城市风格的打造离不开小区规划设计的特色打造。所以在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当地的色彩,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居住小区。比如川藏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盛行佛教,所以在当地的居住小区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喇嘛和佛教的特点。这样不仅使小区别具一格,对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也有很大的意义。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得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得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得森林,漂流得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得公共绿地应有良好得识别性” 根据上述得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得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得景观规划;商业街得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得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得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得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得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得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得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得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得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得森林”得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得由北到南成组成团得布置在中心开阔得常绿草坪中,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得概念主题。在“流动得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得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得色差及开花时期得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得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得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得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得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得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得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得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得将消防要求得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得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得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得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得森林,漂流得花海”主题得植物,使单调得消防路具有设计得生动性。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小区设计说明

“”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1. 项目概述 1.1 区位 该项目地块位于城市东部,北接湖南东路,西沿慈湖河路,南接规划中的花园路,东临慈湖河。 1.2 用地范围 规划用地范围东至慈湖河、南到规划中前进路、西到慈湖河路、北到湖南东路,东西约300米,南北约580米,总用地面积为173556平方米。 1.3 自然条件 花山区自然、人文景观丰厚。濮塘风景区为“国家4A 公里。区内山势连绵、沟整险峻,生态植被保持完好, 作物遍布, 新四军曾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 园、佳山山体公园、盆山度假村, 1.4 规划目标 宜城际铁路将为发展服务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 2. 规划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3、《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4、《安徽省住宅设计标准》; 2.5 2.6、1 / 1000地形图(规划红线图)。 3. 规划设计理念 涵。 3.1人本主义,充分体现对家庭生活的关怀 居住区是家庭生活的原点,通过对家庭发展趋势的关注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于为每个人及每个家庭提供具有优美环境和温馨氛围的家园社区。 3.2便捷交通,引入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手段 二十一世纪人们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公共交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外部公共交通环境。同时,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规划设计为适应这一发展态势,努力营造流畅快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充足的停车场库用地,同时使交通空间与步行开敞景观空间之间既有一定分隔又能达到相互交流。 3.3 适应市场,努力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居民居住需求 大规模的居住开发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本方案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对动态变化着的市场的呼应:其一,通过建设标准的差异形成多元化的供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住需求;其二,通过与住区分时序开发的协调,满足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随着建设时序的变化,适时调整建设标准。 4. 规划设计原则 4.1 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应面向二十一世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4.2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 ,步行绿带,开放绿地等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 1/5,为商业用地。南面地块占总用地 空间景观效果。 这种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以往居住组团处理手法,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住宅单元融入整体结构之中,赋予每一个住宅组合单元不同的空间特点,增强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并在保证总体开发规模和绿地容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每一个住户争取一个好的环境,体现小区的均好性,并为老人、儿童以及每一个居民多样化的居住生活活动提供空间和交往的机会,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小区主出入口设于地块中部面对慈湖河路,地块北部、南部设置车辆出入口。主入口采用设置小区入口广场的手法,形成小区的入口标志,在内部通过强烈的轴线引入中心绿地,居民通过广场的引导,进入小区内部,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 独立的步行系统与小区绿带相结合,到达住宅的每一区域。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IfTTR Vfm-GCCK UlMrVTFPSJ TY OF 5CIFNCE ? TT 亡K屮址>网+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 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 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 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 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 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关于居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居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11T10:55:50.127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1月第33期作者:徐海峰[导读] 现代化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要确保住户的日常生活便利,对此要求结合区内的绿化带与道路分布情况。 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当前,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此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设计需由环境、空间、文化、效益等四大方面入手,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资源协调分配、人居环境良好改善。文章根据实例分析居住区建筑设计的等内容的要点。 关键词:居住区;建筑设计;立面设计 1.居住小区建筑设计要点1.1 居住小区总体布局设计1.1.1 做好建筑布局规划现代化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要确保住户的日常生活便利,对此要求结合区内的绿化带与道路分布情况,合理设置楼群朝向,营造良好的空间层次感,确保小区的整体布局科学、舒适,使住户在忙碌工作后能享受休息的温馨。 1.1.2 营造公共娱乐空间居住小区设计应合理用地、节约资源,充分结合区内的景观需要,构建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此外,居住小区需合理布设安全设施,做好防盗、防火,避免电力事故发生,确保居民的人身安全。 1.1.3 合理规划区内交通系统在进行居住小区规划时,需确保道路畅通,充分利用当前道路,采取环行式道路系统模式组织交通。车行道设置于小区外围,与城市道路结合,令整个小区车流畅通。居住小区西南、东北方向设置主出入口,西北、东北角设置2个车辆入口,车辆由外围小区道路经车辆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避免车、人流的相互干扰,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居住小区的前路、园路设置在区内,与外围道路紧密结合,在小区内构成宽度4m 的环状道路,以满足消防的要求。 1.1.4 重视区内自然环境设计住宅小区建筑设计:①要贯彻“回归自然”思想,重视环境绿化工作,栽种绿色植物,维持生态平衡;②需加强小区艺术生活环境渲染,营造一个温馨柔和(或是富丽堂皇)的多层次视觉空间,例如:安装多样化照明灯具,使用视觉轻快的墙体色彩等。 1.2 单体建筑设计要点1. 2.1 建筑平面设计(1)各个分区功能需做到有机结合,住宅建筑应由北往南逐步减少,保证太阳光照射,建筑布局需要朝着两侧逐步扩散,做好空间连接,平面设计应尽可能避免倾斜布局,合理开展各类用地布局,最终创建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优雅的生活环境。(2)小区户型设计要求布局合理、空间明确、内部舒适、易于装饰,从40~120m2 不等的空间,无论是两室一厅、三室一厅、三室两厅,其平面组合需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令每个房间均有自然采光与通风,同时做好细节处理,例如:各电器位置需合理,洗衣机、晾衣架设置在阳台,餐厅和客厅连接,通过科学规划,使得相对有限的居室空间更加灵活丰富、环境整洁。 1.2.2 建筑立面设计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通过建筑的简明组合,获得鲜明的时代感。对于建筑立面设计,主要通过横、竖向线条配合颜色变化,获得极具韵律与视觉冲击的效果。出于建筑所处特殊地位的考虑,利用现代线条造型手法,增强其标志性风格。例如:各栋建筑通过有机组合达到一个完美的整体效果,高低、竖横,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优美的整体形象。 2.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项目共有20 栋多层住宅、5 栋小高层住宅及12 栋高层住宅,高层底部商业裙房、一栋独立商业体、一栋12 班幼儿园、两栋吊层配套设施用房。 2.2 总平面布局(1)项目主要户型为7 层多层住宅、高层与小高层住宅,沿马路一侧布置11 层的小高层住宅,内部为多层区域;沿用地东北、北侧、东南侧则沿周边布置28~32 层的高层住宅,沿马路11 层小高层采取单元式住宅形式,两个单元拼接,作为小区环境的边界天际线,并用山墙适当阻挡交通噪音,减少对小区内的干扰。(2)内部多层住宅充分考虑日照通风的设计要求,尽量拉大建筑间距,获得较为舒适的环境空间,同时在户型设计上则以两个单元拼接为主,使建筑宽度控制在合适的比例尺度上。高层区域采取沿用地周边布置的方式,从而减少楼栋之间的对视情况,同时沿用地长边布置,还可尽可能的获得好的景观视野。(3)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在沿马路的中部,为人行与车行的主要出入口,在沿西北侧城市主干道设置一处人行主要出入口,相邻近的商业区紧密联系,同时在其他路口设有一个人车出入口及一个下地下车库出入口,便于从周边城市道路进入小区。(4)主入口沿用地南北轴向主景观通廊进入小区,与沿东西向轴线景观带互相交叉,获得内部开敞的公共景观区,主景观通廊设置逐渐跌落的景观水体、恬静典雅的净水池等,以水迎宾,通过南北走向的景观带把用地分成两大区域,形成层级分明的规划结构。在东西方向的小高层、高层建筑与多层区域之间,形成带状的公共景观环境,使每个楼栋都能享受开阔的景观视野,这些景观轴线与景观带形成了小区的公共交通流线及活动区域;多层建筑每两排形成一个景观院落,另外,每栋多层建筑首层户型均设有前庭后院,绿化系统分支明确。 2.3 单体建筑设计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居住区是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从全方面出发考虑居住区具体的规划设计。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城市规划法》提出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三、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如日照标准、房屋间距、密度、建筑布局、道路、绿化和空间环境设计及其组成有机整体等,均与所在城市的特点、所处建筑气候分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现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为整体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创造条件。

四、城市居民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内度过,因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研究居民的行为轨迹与活动要求,综合考虑居民对物质与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及确保居民安全的防灾、避灾措施等,以便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五、为残疾人就近提供工作条件,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活动的场所,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方便、安全的居住生活条件,使老人,残疾人能一样享受国家、社会给予的生活保障,应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尤为重要重要问题。 六、住宅建筑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和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快居住区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也易因此而造成住宅形体整齐划一、平淡单调。因而,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标准化与施工机械化的要求,同时也要结合规划用地特点,对建筑单体的选型、体量、色调等提出要求,并通过不同的布局手法、群体空间设计等,为建筑群体多样化创造条件。 七、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综合效益的高低,应是衡量和评价居住区规划设计优劣的综

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原则与理念分析

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原则与理念分析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住宅小区环境中合理配置和设计配套建筑,使其与小区环境有机结合,提高小区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能够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原则 一、住宅小区配套建筑的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 小区配套建筑的空间形态设计除满足功能需求外,更多地应满足归属性原则。归属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源自于人对母体的眷恋。将这种眷恋扩展到建筑学领域,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归属感。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实际过程中设计出具有归属感的空间形态必须具备以下四条准则: 1、建筑与空间宜人的尺度和比例。尺度比例虽不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爆炸性的颜色、怪异的形体,然而它的确存在于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的关系里。我们一进入某个空间里就能感觉到尺度的存在,不同的尺度将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2、具有视觉兴奋点的景观布置与富有层次的空间。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捉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新的住宅小区都或多或少对景观进行了考虑,效果各式各样,但

这种意识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小区入口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有特色的小区入口是小区规模、档次、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个性化的建筑设计。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小区配套建筑是丰富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配套建筑具有个性,如与众不同的造型,色彩的创造性运用,不同材料的搭配等。 4、休闲活动场所的设计。休闲场地是真正供居民停留下来活动的地方,这里将是小区居民的室外共享起居室,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住宅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当今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小区白天配套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多的是闲暇时光,渴望的是相互交流,他们希望能有个地方坐下来,欣赏一下小区的景观,或者只为看一下热闹的人群。 二、住宅小区商业配套建筑设计 小区商业配套设置与居民生活最贴近,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特别在城市快速扩张后的城郊地区,新辟的住区较为密集,而相应的配套商业还不够完善,因此小区商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区商业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实践调查报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实践调研报告 专业:艺术设计 班级: 1204 姓名:高文婷 日期:2013年12月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调研报告 随着国家对建设开发用地监督力度的加大,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楼盘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业主的需要,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合理的户型、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之外,居住区内的环境景观无疑是业主所关注的重要焦点。可以说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楼盘的形象风格和营销定位,对塑造开发商的品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是对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较为成功的几个楼盘的园林景观设计所作调查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实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景观要素的优势,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居环境空间。为未来楼盘开发的景观设计定位提供参考。 郴州?恒大华府 位于郴州市骆仙西区寒溪路,处市府板块,毗邻武广高铁郴州站,1小时可通达长沙、广州。项目总占地面积600亩,首块地用地面积约为246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1万㎡,容积率约为2.49,绿化率43.75%。 郴州?恒大华府,以周边骆仙岭、寒溪河、南岭植物园、梦里故乡等大型生态资源为依托,重金自建4.2万㎡世界级皇家园林、近7000㎡超大内湖景致,全面营造“依山傍水、绕山环水、显山露水、青山绿水”的郴州鼎级生态社区环境;14万㎡国际五星级酒店、6600㎡超五星级豪华会所、1890㎡贵族式幼儿园、1万㎡国际商业及恒大剧院,打造郴州首席国际级豪宅社区。 在小区内采用大的绿化面积,与公共活动空间,在水景的设计上采用大面积的湖,与跌水的方式,让小区内有了空间上的丰富变化。消防通道与车行道围合小区,小区中心全部设计为人行道与游道,让整个小区的景观环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园环境。 小区处于政府板块,北依托南岭植物园,东面为五岭商业区,但又远离吵杂,地理位置与环境还是比较优越,但是目前小区的西面建设不够,与整个城区的交通很不便捷,只有23路公交车通往。 小区设置了一个主入口与一个次入口,但是次入口仅仅依靠主入口,最终的出入还是主入口,次入口并没有起到缓解主入口交通压力的作用。 万科家园——水榭花都

居住区设计说明

居住区设计说明 一、概述 该地块位于长江大道与商颂大街交叉口东南角,用地性质为二类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21.25公顷,其中居住用地面积13.59公顷,城市道路用地面积4.60公顷,街头绿地面积2.38公顷,水域用地面积0.68公顷。 二、设计理念 以打造高密度商品住宅高品质化为设计基本思路,体现设计理念中的公共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确处理小区与城市空间和形象关系,是该项目达到城市空间、公共形象上的和谐统一。力求为安阳市的城市整体形象增加亮点。 设计以高尚城市生活为主题,选择独特的新中式风格对外立面,结合地域特点,形成时尚,典雅的现代心中式格调。 小区优先考虑居住组团空间,注重空间完整的表达与视线的均好性。使每个住户都能享受到优美的景观,在交通组织上做到中心组团人车分流的同时更加强调步行系统,将步行系统与景观系统充分结合,在规划中着重强调的事认得感受;自由而不是理性的布局方式。 三、设计原则 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功能性原则: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生态原则:强调居住区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经济原则:充分利以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居住区的经济效益。 四、总布局构思 1.根据用地条件和老师提出的设计规模。本方案总体布局采用高低层建筑低密度布局方式,强调住宅均好性的前提下,将基地分为三部分,沿基地南北两侧布置住宅,中间形成中央绿化核景观,实现整个基地规划的景观最大化目标。 2.根据居住区规划的设计要求,同时为了方便居民生活,还设计了物业用房、幼儿园等各种公建配套设施。 3.小区建筑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大面积中央景观带,串联两翼多点景观核心,实现景观、视线最大化。 4.由于外部缺少良好的景观资源,内部景观的营造成为打造高品质小区的关键。所以小区设计有小区级公共绿地,各级绿地系统分明。有可观的大片景观绿地。对居住有利。小区设置中心绿化,并与小区各级绿地相连通,形成了内部通透的视觉效果,力求营造出内部生态系统。从空间效果上形成了内部绿化花园效果,为城市景观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5.主要建筑朝向均照顾到城市空间的需求,与城市道路产生关系,凸显平和的生活品质,局部单元适当降低总高度,与城市对话,不压迫城市空间。 6.采取大环路的交通组织,尽可能把人、车进行分流,机动车尽可能沿环路出入地下室,不进入中心景观区域。保护中心环境及人行系统不受干扰;地上及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