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院排行榜

考研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院排行榜

考研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院排行榜

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按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按56个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类型),按11个学科门类分高校,按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等8个方面的508个排行榜。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试题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 占60% 参考书:《分析化学》(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五版 第二部分, 仪器分析, 占40% 参考书: 《仪器分析》,刘志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 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述 主要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方法分类 滴定分析法概述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要求: 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初步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 了解种试样的采集、制备及分解方法 第2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误差及其来源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显著性检验及可疑值取舍 回归分析法 要求: 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 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运算规则及数字修约规则 初步掌握数据取舍方法,显著性检验的含义和方法 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与t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初步掌握回归分析法 第3章酸碱滴定法 主要内容: 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换算;离子强度、活度系数和离子活度的计算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强酸(碱)、一元(多元)强酸(碱)、强酸和弱酸的混合酸及两性物质的PH计算 缓冲溶液的PH计算;缓冲容量、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指示剂的选择;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强碱滴定一元弱碱;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滴定强酸及弱酸的终点误差计算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要求:

中科院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分析化学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0 分) 1 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或取、放物体时,应把天平梁托起,这是为了 A 称量快速 B 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C 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D 防止指针的跳动 2 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 A 试样不均匀 B 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 C 有过失操作 D 使用的容量仪器经过了校正 3 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该用 A F 检验法加t 检验法 B F 检验法 C t 检验法 D Q 检验法 4 共轭酸碱对的K a 和K b 的关系是 A K a=K b B K a K b=1 C K a K b= K W D K a/K b= K W 5 若测定污水中痕量三价铬与六价铬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 A 原子发射光谱法 B 原子吸收光谱法 C 荧光光度法 D 化学发光法 6 金属离子M 与L 生成逐级配位化合物ML、ML2···MLn,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MLn]=[M][L]n B [MLn]=Kn[M][L] C [MLn]=βn[M]n[L] D [MLn]=βn[M] [L] n 7 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A 酸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 水解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 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 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8 下列四种萃取剂中对金属离子萃取效率最好的是 ANOH B CH3CH2OH C CH3CH2OCH2CH3 D CH3(CH2)3OH 9 循环伏安法主要用于 A 微量无机分析 B 定量分析 C 定性和定量分析 D 电极过程研究 10 在制备纳米粒子时,通常要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保护,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A 颗粒聚集长大 B 均相成核作用 C 表面吸附杂质 D 生成晶体形态 11 在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配位掩蔽剂必须可溶且无色 B 沉淀掩蔽剂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很小 C 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氧化态 D 掩蔽剂的用量越多越好 12 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的是下列哪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A 组分和载气 B 载气和载体 C 组分和固定液 D 组分和载体 13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麦氏重排的是 A B C D 14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质子是磁等价,在NMR 光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的结构是 A CH3CH2CH2Br B C CH2=CHCl D CH3OH 15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A 一氯甲烷 B 丙酮 C 1,3-丁二烯 D 甲醇 16 下列化合物中,νC=O 最大的是 A COR Cl B COR R' C COR OR' D COR 科目名称:分析化学第3 页共5 页 17 关于荧光效率,下面错误的叙述是 A 具有长共轭的π→π*跃迁的物质具有较大的荧光效率 B 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越大,荧光效率越大 C 顺式异构体的荧光效率大于反式异构体

分析化学考研体会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2009-09-07 16: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一、准备 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 其他参考书。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 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二、复习进程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做一定量习题。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模拟训练。整合知识,做真题或者一些较难、较综合的习题。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查漏补缺。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再做太难的题目。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有必要回顾近年真题,确定考试大致范围和重点。再做一套带答案的试题,对自己的基础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试题的难度制定复习计划。 留出两份带答案的试题(如果真题带答案更好),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 要重视网络的作用。像免费考研论坛、小蚂蚁、小木虫、丁香园等网站(论坛)都有大量的分析化学资料可供利用,还有许多高手聚集,是提高水平的好场所。

分析化学考研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原子吸收 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C) (A)阴极材料 (B)填充气体 (C)灯电流 (D)阳极材料 2.下列有关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要判断某元素是否存在,至少应有2-3条灵敏线出现 (B)光谱线的自吸现象对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影响很大 (C)分析线中必须包含着最后线 (D)谱线的灵敏度标记数字越大,说明谱线越灵敏 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其目的是:(B) (A)使火焰容易燃烧 (B)提高雾化效率 (C)增加溶液黏度 (D)增加溶液提升量 分离与富集 1.在约6mol/LHCl介质中,用乙醚萃取10.0mgFe3+,已知分配比为99,经二次等体积萃取后,分出有机相,又用等体积6mol/LHCl洗一次,Fe3+将损失(D) A.0.001mg B0.01mg C.0.09mg D0.1mg 配位滴定法 1.已知EDTA的pKa1~pKa6分别为0.9 , 1.6 , 2.0, 2.67 , 6.16, 10.26 .在pH=13.0时,含有c mol/LEDTA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HY]=[Y] B. c(Y) =[Y] C.[H2Y]=[Y] D.[H2Y]=[HY] 2.已知EDTA的各级离解常数分别为10-0.9,10-1.6, 10-2.0, 10-2.67, 10-6.16, 10-10.26,在pH=2.67-6.16的溶液中,EDTA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B) A.H3Y- B.H2Y2- C.HY3- D Y4- 3.用指示剂(In),以EDTA(Y)滴定金属离子M时常加入掩蔽剂(X)消除某干扰离子(N)的影响,不符合掩蔽剂加入条件的是(A) A.K NX < K NY B.K NX >> K NY C.K MX << K MY D.K MIn> K MX 4.对于EDTA(Y)配位滴定中的金属指示剂(In),要求它与被测金属离子(M)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B) A.> K`MY B. < K`MY C.≈ K`MY D. ≥ 108.0 5.用EDTA滴定含NH3的Cu2+溶液,则下列有关pCu突跃范围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BD) A.Cu2+的浓度越大,pCu突跃范围越大。 B.NH3的浓度越大,pCu突跃范围越大。 C.适当地增大酸度,则pCu突跃范围变大。 D.酸度越大,[NH3]愈小,则pCu突跃范围变大。

关于分析化学考研填空题及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原子吸收 1.空心阴极灯是一种(锐性)光源,它的发射光谱具有(谱线窄、强度大)特点。当灯电流升高时,由于(自吸变宽、热变宽)的影响,导致谱线轮廓(变宽),测量灵敏度(下降),工作曲线(线性关系变差),灯寿命(变短)。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干扰效应大致上有(光谱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物理干扰),(背景吸收干扰)。 3.试样在原子化过程中,除离解反应外,可能还伴随着其他一系列反应,在这些反应中较为重要的是(电离),(化合),(还原)反应。 4.在原子吸收光谱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A)为(0.0044)。 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中,目前在定量方面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方法有(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6.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中微量K时,用纯KCl配置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经过多次测量结果(偏高)。其原因是(电离干扰),改正办法是(排除电离干扰,加入NaCl使标样与试样组成一致)。 分离与富集 1.用CCl4从含有KI的水溶液中萃取I2,其分配比D可表示为。(设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为K D,I2可形成I3-,其形成常数为K I3-,)在条件下,D=K D。2.已知I2在CS2和水中的分配比为420,今有100mLI2溶液,欲使萃取率达99.5%,每次用5mLCS2萃取,则萃取率的计算公式为,需萃取2次。3.某溶液含Fe3+ 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 则Fe3+在水、油两相中的分配比= 99 。 4.用氯仿萃取某50ml水溶液中的OsO4,欲使其回收率达99.8%,试问(1)每次用5ml氯仿萃取,需萃取6 次?(2)每次用10ml萃取,需萃取4 次?已知:分配比D=19.1. 5.用苯萃取等体积的乙酰丙酮的水溶液,萃取率为84%,则乙酰丙酮在苯与水两相中的分配比是 5.25 ?若使乙酰丙酮的萃取率达97%以上,至少用等体积的苯萃取 2 次?6.含CaCl2和HCl的水溶液,移取20.00ml,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15.60ml,另移取10.00ml试液稀释至50.00ml,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出液用0.1000mol/L的HCl滴至终点,用去22.50ml。则试液中HCl的浓度为0.7800 mol/L ,CaCl2的浓度为0.1125 mol/ L. 7.痕量Au3+的溶液在盐酸介质中能被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而得到富集,这时Au3+是以AuCl4- 形式被交换到树脂上去的。 8.将Fe3+和Al3+的HCl溶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其中Fe3+ 以FeCl 4-形式被保留在柱上,可在流出液中测定 A l3+ 。 配位滴定法 1.EDTA在水溶液中有七种存在形式,其中Y 4-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2.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珍珠粉中的钙含量时,宜采用的滴定方式是直接滴定。3.在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易与NH3配位的Ni2+、Zn2+等金属离子时,其滴定曲线受金属离子的浓度和氨的辅助配位效应的影响。 4.为了测定Zn2+与EDTA混合溶液中Zn的含量(已知EDTA过量),移取等体积试液两份,其中一份调节pH为大于4.0 ,以Zn标准溶液为滴定剂,以EBT为指示剂,滴定其中游离的EDTA量;另一份试液调节pH 为 1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Bi 3+ 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EDTA总量。 5.某含EDTA、Cd2+和Ca2+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lgαY(H)=0.45, lgαY(Ca)=4.40, lgαCd(NH3)=3.40,

考研,分析化学考研复习题

分析化学考研习题训练 第一套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偶然误差的特点的是[ ] (A)误差的大小是可以测定和消除的; (B)它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 (C)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正负误差出现的机率相等,具有抵消性; (D)通过多次测定,误差的值始终为正或为负。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是偏差。 (B)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可以测定的。 (C)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D)某测定的精密度愈好,其准确度愈高。 3.下列情况将导致分析结果精密度下降的是[ ] (A)试剂中含有待测成分;(B)使用了未校正过的容量仪器; (C)滴定管最后一位读数不确定;(D)操作过程中溶液严重溅出 4.计算式 000 .1 ) 80 . 23 00 . 25 ( 1010 .0- ? = x的计算结果(x)应取几位有效数字[ ] A:二位;B:三位;C:四位D:五位 5.测定试样中CaO的百分含量,称取试样0.908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A:10%;B:10.1%;C:10.08%;D:10.077% 二、填空题 1.系统误差包括误差、误差和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偶然误差的特点是。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是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偶然误差可以通过途径消除,而对于系统误差,则针对其来源,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消除。如对于方法误差,可以采用校正等途径消除,对于试剂误差,可以采用方法消除。 2、下列情况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使结果混乱、无影响、负误差、正误差)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 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述 主要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方法分类 滴定分析法概述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要求: 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初步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 了解种试样的采集、制备及分解方法 第2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误差及其来源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显著性检验及可疑值取舍 回归分析法 要求: 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 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运算规则及数字修约规则 初步掌握数据取舍方法,显著性检验的含义和方法 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与t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初步掌握回归分析法 第3章酸碱滴定法 主要内容: 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换算;离子强度、活度系数和离子活度的计算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强酸(碱)、一元(多元)强酸(碱)、强酸和弱酸的混合酸及两性物质的PH计算 缓冲溶液的PH计算;缓冲容量、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指示剂的选择;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强碱滴定一元弱碱;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滴定强酸及弱酸的终点误差计算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要求: 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以及酸碱强度等基本概念 掌握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区别,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的写法 掌握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掌握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分析化学考研选择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原子吸收 1.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C)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2.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铷(Rb)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C) (A)减少背景 (B)提高火焰温度 (C)减少Rb电离 (D)提高Rb+的浓度 3.采用测量峰值吸收系数的方法来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系数的方法必须满足下列那些条件:(AC) (A)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 (B)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 (C)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重合 (D)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小于吸收线中心频率 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C) (A)阴极材料 (B)填充气体 (C)灯电流 (D)阳极材料 5.原子吸收分析中,吸光度最佳的测量范围是:(A) (A)0.1-0.5 (B)0.01-0.05 (C)0.6-0.8 (D)>0.9 6.下列有关原子吸收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 (A)在原子吸收测定中,做到较高准确度的前提是保证100%的原子化效率 (B)背景吸收是一种宽带吸收,其中包括分子吸收、火焰气体吸收和光散射引起的损失(C)分析难挥发元素采用贫燃火焰较好 (D)背景吸收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会使吸光度增加,导致分析结果偏高 7.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加入消电离剂可以抑制电离干扰。一般来说,消电离剂的电离电位:(B) (A)比待测元素高 (B)比待测元素低 (C)与待测元素相近 (D)与待测元素相同 8.测定钾、钠、铁时,光谱通带应选:(A) (A)钾、钠选0.4nm,铁选0.1nm (B)钾、钠选0.1nm,铁选0.4nm (C)钾、钠、铁均选0.1nm (D)钾、钠、铁均选1.0nm

分析化学考研问答题及答案

三、大题 原子吸收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光源应当符合哪些条件?为什么空心阴极灯能发射半宽度很窄的谱线?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光源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⑴谱线宽度“窄”(锐性),有利于提高灵敏度和工作曲线的直线性。 ⑵谱线强度大、背景小,有利于提高信噪比,改善检出限。 ⑶稳定,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密度。 ⑷灯的寿命长。 空心阴极灯能发射半宽度很窄的谱线,这与灯本身的构造和灯的工作参数有关系。从构造上说,它是低压的,故压力变宽小。从工作条件方面,它的灯电流较低,故阴极强度和原子溅射也低,故热变宽和自吸变宽小。正是由于灯的压力变宽、热变宽和自吸变宽较小,致使等发射的谱线半宽度很窄。 2.简述背景吸收的产生及消除背景吸收的方法。 背景吸收是由分子吸收和光散射引起的。分子吸收指在原子化的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分子、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类等分子对辐射线的吸收。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常碰到的分子吸收有:碱金属卤化物在紫外区的强分子吸收;无机酸分子吸收;火焰气体或石墨炉保护气体(Ar)的分子吸收。分子吸收与共存元素的浓度、火焰温度和分析线(短波和长波)有关。光散射是指在原子化过程中固体微粒或液滴对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光起散射作用,使吸光度增加。 消除背景吸收的办法有:改用火焰(高温火焰);采用长波分析线;分离或转化共存物;扣除方法(用测量背景吸收的非吸收线扣除背景,用其他元素的吸收线扣除背景,用氘灯背景校正和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法)等。 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什么火焰法(火焰原子化器)的绝对灵敏度比非火焰法(石墨原子化器)低? 火焰法是采用雾化进样。因此: ⑴试液的利用率低,大部分试液流失,只有小部分(约X%)喷雾液进入火焰参与原子化。 ⑵稀释倍数高,进入火焰的喷雾液被大量气体稀释,降低原子化浓度。 ⑶被测原子在原子化器中(火焰)停留时间短,不利于吸收。 4.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化学干扰?用哪些方法可消除此类干扰? 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引起原子化效率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统称为化学干扰,影响化学干扰的因素很多,除与待测元素及共存元素的性质有关外,还与喷雾器、燃烧器、火焰类型、温度以及火焰部位有关。 为抑制化学干扰,可加入各种抑制剂,如释放剂、保护剂、缓冲剂等,或采用萃取等化学分离分离方法来消除干扰。 分离与富集 1.重要的萃取分离体系(根据萃取反应的类型)。 螯合物萃取体系, 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 溶剂化合物萃取体系, 简单分子萃取体系 配位滴定法 1.根据EDTA的酸效应曲线(即Ringbom曲线),可获得哪些主要信息? (1)由于H+离子存在使EDTA参加主反应的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EDTA的酸效应。 (2)单独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允许的最低PH

分析化学考研题

化学化工学院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选论 授课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授课班级:2010级本1、2班,2010级本1、2、3班授课教师:何琴 授课时间:12-13-2 参考教材名称及版本:华中师大等编《分析化学(上 册)》第三版

绪论精选题 1.(中科大2001填空题)样品采集的关键是 2.(中科大2002选择题)实验室中使用铂坩埚,要尽量避免使用() A、热氢氟酸 B、浓热高氯酸 C、浓热硫磷混酸 D、碳酸钠熔融 3.(华中科大2006填空题)常用的分解试样的方法有法、法、 法 4.(中科大2009)下列试样用什么试剂溶解或分解 (1)银合金;(2)钠长石(NaAlSi3O8)中SiO2的测定. 5.(华南理工2006综合题20分)有一试样经与分析得知其中含有二氧化硅(常量)、 铁(微量)、铝(常量)、钙(常量)、镁(微量)、钾(微量)、钠(微量)、锰(微量)等组分,现需采用易于开展工作的仪器及方法,对上述样品中的各组分晶型定量分析,你计划如何工作。 提示:(1)根据上述样品应采用什么方法对样品进行分解?(2)如何制备各组分的测定试液?(3)针对样品的不同组分及含量,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测定(写 出测定方法的名称、采用的试剂或标准溶液与试剂等)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精选题 1.(南开选择题1)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称量时读错了砝码 B、试剂中含有少量干扰测定的离子 C、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D、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2.(华南理工2006)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A、滴定管未经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错误 3.(中科大2003)下列有关系统误差的正确描述是() A、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 B、系统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D、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4.(南开填空题)分析测定中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5.(南开2004填空)常用的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6.(中科大2002 选择3)消除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试样称量质量 B、用两组测量数据对照 C、增加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 7.(南开2000华中科大2006选择)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C、数值有一定的范围 D、数值有规律可循 8.(北师大2002 选择)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A、测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 B、某分析人员滴定管读数总是偏高或偏低 C、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D、滴定时少量溶液溅出

分析化学考研模拟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研模拟试题简答题 1. 6分 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进行对照试验,回收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和用适当的方法对分析结果校正。 2. 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 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3. 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答: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H+,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还有显色指示剂如I2,与淀粉显兰色。沉淀滴定指示剂,是根据溶度积大小,在化学计量点被测物质沉淀基本完全后,指示剂与被测离子形成有色沉淀或有色络合物指示终点。还有吸附指示剂,吸附在沉淀表面后发生颜色变化。 4. 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答:络合滴定过程中,随着络合物的生成,不断有H+释放出,使体系酸度增大,会降低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使滴定突跃减小;也会使指示剂变色范围改变,导致测定误差大。所以,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还用于控制金属离子的水解。 5. 吸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应注意哪几点? 答:测量波长选具有最大光吸收,干扰最小;吸光度读数在0.2-0.8范围,最好接近0.4343;选择适当参比溶液。 6.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答:准确度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精密度指平行测定分析结果间的靠近程度。 7. 10 分 某同学拟用如下实验步骤标定0.02 mol/L Na2S2O3, 请指出其三种错误(或不妥)之处, 并予改正。 称取0.2315 g 分析纯K2Cr2O7, 加适量水溶解后, 加入1 g KI, 然后立即加入淀粉指示剂, 用Na2S2O3滴定至蓝色褪去, 记下消耗Na2S2O3的体积, 计算Na2S2O3浓度。 [Mr(K2Cr2O7)= 294.2] 答:(1) K2Cr2O7试剂含吸附水, 要在120 C 烘约3h。 (2) n(K2Cr2O7): n(Na2S2O3)= 1:6 ,

分析化学考研问答题及答案

三、大题 原子吸收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光源应当符合哪些条件?为什么空心阴极灯能发射半宽度很窄的谱线?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光源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⑴谱线宽度“窄”(锐性),有利于提高灵敏度与工作曲线的直线性。 ⑵谱线强度大、背景小,有利于提高信噪比,改善检出限。 ⑶稳定,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密度。 ⑷灯的寿命长。 空心阴极灯能发射半宽度很窄的谱线,这与灯本身的构造与灯的工作参数有关系。从构造上说,它就是低压的,故压力变宽小。从工作条件方面,它的灯电流较低,故阴极强度与原子溅射也低,故热变宽与自吸变宽小。正就是由于灯的压力变宽、热变宽与自吸变宽较小,致使等发射的谱线半宽度很窄。 2、简述背景吸收的产生及消除背景吸收的方法。 背景吸收就是由分子吸收与光散射引起的。分子吸收指在原子化的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分子、氧化物、氢氧化物与盐类等分子对辐射线的吸收。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常碰到的分子吸收有:碱金属卤化物在紫外区的强分子吸收;无机酸分子吸收;火焰气体或石墨炉保护气体(Ar)的分子吸收。分子吸收与共存元素的浓度、火焰温度与分析线(短波与长波)有关。光散射就是指在原子化过程中固体微粒或液滴对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光起散射作用,使吸光度增加。 消除背景吸收的办法有:改用火焰(高温火焰);采用长波分析线;分离或转化共存物;扣除方法(用测量背景吸收的非吸收线扣除背景,用其她元素的吸收线扣除背景,用氘灯背景校正与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法)等。 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什么火焰法(火焰原子化器)的绝对灵敏度比非火焰法(石墨原子化器)低? 火焰法就是采用雾化进样。因此: ⑴试液的利用率低,大部分试液流失,只有小部分(约X%)喷雾液进入火焰参与原子化。 ⑵稀释倍数高,进入火焰的喷雾液被大量气体稀释,降低原子化浓度。 ⑶被测原子在原子化器中(火焰)停留时间短,不利于吸收。 4、什么就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化学干扰?用哪些方法可消除此类干扰? 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引起原子化效率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统称为化学干扰,影响化学干扰的因素很多,除与待测元素及共存元素的性质有关外,还与喷雾器、燃烧器、火焰类型、温度以及火焰部位有关。 为抑制化学干扰,可加入各种抑制剂,如释放剂、保护剂、缓冲剂等,或采用萃取等化学分离分离方法来消除干扰。 分离与富集 1、重要的萃取分离体系(根据萃取反应的类型)。 螯合物萃取体系, 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 溶剂化合物萃取体系, 简单分子萃取体系 配位滴定法 1.根据EDTA的酸效应曲线(即Ringbom曲线),可获得哪些主要信息? (1)由于H+离子存在使EDTA参加主反应的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EDTA的酸效应。 (2)单独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允许的最低PH

分析化学考研选择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原子吸收 1.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C )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 B )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2. 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铷(Rb )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C) (A)减少背景 ( B )提高火焰温度 ( C )减少Rb 电离 ( D )提高Rb+ 的浓度 3. 采用测量峰值吸收系数的方法来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系数的方法必须满足下列那些条件:( AC ) (A)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 ( B )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 ( C )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重合 ( D )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小于吸收线中心频率 4.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 C) (A )阴极材料 ( B )填充气体

( C )灯电流 (D )阳极材料 5. 原子吸收分析中,吸光度最佳的测量范围是:( A) ( A ) 0.1-0.5 ( B ) 0.01-0.05 ( C ) 0.6-0.8 ( D ) >0.9 6. 下列有关原子吸收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 ) ( A )在原子吸收测定中,做到较高准确度的前提是保证100% 的原子化效率 ( B )背景吸收是一种宽带吸收,其中包括分子吸收、火焰气体吸收和光散射引起的损失 ( C )分析难挥发元素采用贫燃火焰较好 ( D )背景吸收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会使吸光度增加,导致分析结果偏高 7.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加入消电离剂可以抑制电离干扰。一般来说,消电离剂的电离电位:( B ) ( A )比待测元素高 ( B )比待测元素低 ( C )与待测元素相近 ( D )与待测元素相同 8. 测定钾、钠、铁时,光谱通带应选: ( A) ( A )钾、钠选0.4nm ,铁选0.1nm ( B )钾、钠选0.1nm ,铁选0.4nm ( C )钾、钠、铁均选0.1nm

分析化学考研试卷及答案资料

分析化学考研试卷及 答案

一、选择题 原子吸收 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C) (A)阴极材料 (B)填充气体 (C)灯电流 (D)阳极材料 2.下列有关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要判断某元素是否存在,至少应有2-3条灵敏线出现 (B)光谱线的自吸现象对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影响很大 (C)分析线中必须包含着最后线 (D)谱线的灵敏度标记数字越大,说明谱线越灵敏 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其目的是:(B) (A)使火焰容易燃烧 (B)提高雾化效率 (C)增加溶液黏度 (D)增加溶液提升量 分离与富集 1.在约6mol/LHCl介质中,用乙醚萃取10.0mgFe3+,已知分配比为99,经二次等体积萃取后,分出有机相,又用等体积6mol/LHCl洗一次,Fe3+将损失(D)

A.0.001mg B0.01mg C.0.09mg D0.1mg 配位滴定法 1.已知EDTA的pKa1~ pKa6分别为0.9 , 1.6 , 2.0, 2.67 , 6.16, 10.26 .在 pH=13.0时,含有c mol/LEDTA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HY]=[Y] B. c(Y) =[Y] C.[H2Y]=[Y] D.[H2Y]=[HY] 2.已知EDTA的各级离解常数分别为10-0.9 ,10-1.6 , 10-2.0 , 10-2.67 , 10-6.16 , 10-10.26 ,在pH=2.67-6.16的溶液中,EDTA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B) A.H3Y- B.H2Y2- C.HY3- D Y4- 3.用指示剂(In),以EDTA(Y)滴定金属离子M时常加入掩蔽剂(X)消除某干扰离子(N)的影响,不符合掩蔽剂加入条件的是(A) A.K NX < K NY B.K NX >> K NY C.K MX << K MY D.K MIn > K MX 4.对于EDTA(Y)配位滴定中的金属指示剂(In),要求它与被测金属离子(M)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B) A.> K`MY B. < K`MY C.≈ K`MY D. ≥ 108.0 5.用EDTA滴定含NH3的Cu2+溶液,则下列有关pCu突跃范围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BD) A.Cu2+的浓度越大,pCu突跃范围越大。 B.NH3的浓度越大,pCu突跃范围越大。 C.适当地增大酸度,则pCu突跃范围变大。 D.酸度越大,[NH3]愈小,则pCu突跃范围变大。

[全]《分析化学》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分析化学》考研真题详解 1用挥发法测定某试样的吸湿水时,结果偏高,可能是由于()。[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 A.加热的温度过低 B.加热的时间不足 C.试样加热后没有冷到室温就称量 D.加热后的称量时间过长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加热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称量会导致试样水分未完全挥发,进而使得实际值小于测量值,即结果偏高。 2欲测定石英中的Fe、Al、Ca、Mg的含量,溶解试样最简便的溶剂是()。[华南理工大学2011研] A.HF+H2SO4 B.H2SO4+HNO3 C.H2SO4+H3PO4

D.HClO4+HNO3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石英只有在氢氟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溶解。 3测定酸性黏土试样中SiO2的含量,宜采用的分解试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研] A.K2CO3+KOH B.HCl+乙醇 C.HF+HCl D.CaCO3+NH4Cl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碱性熔剂KOH可分解酸性黏土使其SiO2转化为K2SiO3,再使用K2CO3可分解硅酸盐。 4下面的论述中错误的是()。[华侨大学2015研]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无限次测量的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 5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为()。[华中农业大学2015研]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大小,准确度越高,则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越小。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测量的测量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越高,则多次平行测量的测量值之间就越接近。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6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随机误差的是()。[国际关系学院2014研] A.滴定时所用的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B.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C.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分析化学考研面试问题

药物分析实验典型问题 1、鉴别检查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意义及一般杂质检查的主要项目是什么? What are the purposes of drug identification and test? What are the usual items of drug tests?. 2、比色比浊操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What are the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the clarity test? 3、试计算葡萄糖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溶液的取用量。How much of the lead standard solution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limit test for heavy metals in this experiment? 4、古蔡氏试砷法中所加各试剂的作用与操作注意点是什么? What precautions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limit test for arsenic(Appendix VIII J,method 1)? And what is the function for each of the test solutions added? 5、根据样品取用量、杂质限量及标准砷溶液的浓度,计算标准砷溶液的取用量。Figure out the amount of the arsenic standard solution that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limit test for arsenic(Appendix VIII J,method 1) (0.0001%) in this experiment with the specified quantity of 2.0 g of sample. 6、炽灼残渣测定的成败关键是什么?什么是恒重?What is the key step dur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 on ignition? What does ‘ignite or dry to constant weight’mean? 7、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原理是什么?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caine Hydrochloride. 8、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为什么要检查对氨基苯甲酸?Why is the limit of 4-aminobenzoic acid tested for Procaine Hydrochloride? 9、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有关物质的方法通常有哪几种类型?本实验属于哪种?与其它 方法有何异同点? How many kinds of the limit tests for related compounds are there?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hich one is used for the limit test of 4-amino-benzoic acid in Pr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10、醋酸氢化可的松的鉴别原理是什么?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hydrocortisone acetate? 11、甾体激素中“其它甾体”检查的意义和常用方法是什么?What are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for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imit test for other steroids for the steroidal drugs? 12、哪类甾体激素可与四氮唑蓝产生反应,是结构中的何种基团参与了反应,反应式是什 么?What kind of steroidal drugs can react with the alkaline tetrazolium blue TS? What is the chemical reaction equation? 13、氯贝丁酯的鉴别原理是什么?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clofibrate? 14、氯贝丁酯中为什么要检查对氯酚?其方法及原理是什么?Why is the limit of

药学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转)

药学.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转) 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一、准备 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 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 其他参考书。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 二、复习进程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做一定量习题。 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模拟训练。整合知识,做真题或者一些较难、较综合的习题。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查漏补缺。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再做太难的题目。

分析化学考研试卷答案

. 一、选择题 原子吸收 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 C ) (A )阴极材料 (B )填充气体 (C )灯电流 (D )阳极材料 2.下列有关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要判断某元素是否存在,至少应有 2-3 条灵敏线出现 (B )光谱线的自吸现象对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影响很大 (C )分析线中必须包含着最后线 (D )谱线的灵敏度标记数字越大,说明谱线越灵敏 3.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 的有机溶剂,其目的是: ( B ) (A )使火焰容易燃烧 (B )提高雾化效率 (C )增加溶液黏度 (D )增加溶液提升量 分离与富集 1.在约 6mol/LHCl 介质中,用乙醚萃取 10.0mgFe 3+ ,已知分配比为 99,经 二次等体积萃取 后,分出有机相,又用等体积 6mol/LHCl 洗一次, Fe 3+ 将损失 ( D ) A . 0.001mg B 0.01mg C. 0.09mg D 0.1mg 配位滴定法 1.已知 EDTA 的 pKa1~ pKa 6 分别为 0.9 , 1.6 , 2.0, 2.67 , 6.16, 10.26 . 在 pH=13.0 时,含有 c mol/LEDTA 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HY]=[Y] B. c(Y) =[Y] C.[H 2 Y]=[Y] D.[H Y]=[HY] 2 2.已知 EDTA 的各级离解常数分别 为 10-0.9 ,10 - 1.6 , 10 -2.0 , 10 -2.67 , 10 -6.16 , 10 - 10.26 , 在 pH=2.67-6.16 的溶液中, EDTA 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B ) A . H3Y - B.H 2Y 2- C.HY 3-DY 4- 3.用指示剂 ( In ), 以 EDTA (Y )滴定金属离子 M 时常加入掩蔽剂 ( X )消除某干扰离子 ( N ) 的影响, 不符合掩蔽剂加入条件的是 ( A ) A . K < K NY B.K N X >> K NY NX C.K MX<< K MY D.K MIn > K MX 4.对于 EDTA (Y )配位滴定中的金属指示剂( In ),要求它与被测金属离子 ( M )形成的配 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B) A .> K` MY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