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__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二十六章__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二十六章__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气管插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处理预案

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是指经皮或口、鼻将特定的管道臵入气管内,建立一个人体与外界直接通气的人工气道,以缓解各种因以上呼吸道导致的呼吸困难或为呼吸机治疗提供气道准备。器官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常用于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所致的呼吸困难。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气管切开术是将颈断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臵入适当大小的金属或塑料气管套管,以接触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直难过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皮下气肿、气胸及纵隔气肿、窒息、气管食管瘘致伤口感染等。

一、出血

(一)临床表现

1、一般切口部位会有轻微的渗血,量少,24小时后可缓解。

2、手术过程和患者自身的某些因素可造成切口部位出现活动性出血、良多,24小时后不能缓解。

(二)预防措施

1、手术前必须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当凝血功能障碍时慎行此手术。

2、手术中采用钝性分离技术,减少微小血管的损伤。

3、切口尽量要小,以刚好暴露气管可以臵入套管为宜。

4、手术损伤小血管时要严格结扎,关闭伤口前确认切口内没有出血。

(三)处理措施

1、少量渗血无需处理,24小时后会自然缓解。

2、出血量较多时,可在伤口处滴止血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酚磺乙胺(止血敏)等。

3、如止血无效后可在切口内填充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

二、皮下气肿

(一)临床表现

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头颈部皮肤出现水肿,触之有捻发感。

(二)预防措施

1、气管前软组织不宜分离过多。

2、气管切口不能外短内长。

3、皮肤切口不宜缝合过紧。

(三)处理措施

1、轻微的皮下气肿组织可自行吸收。无需做特殊处理。

2、严重的皮下气肿可经皮气肿引流减压。

3、如患者病情允许尽早撤除呼吸机,皮下气肿可自行缓解。

4、如患者病情较重,不能撤除呼吸机且皮下气肿进行性加重,可考虑改为气管插管。

三、气胸及纵隔气肿

(一)临床表现

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缓解或消失,而不久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二)预防措施

1、右侧胸膜顶位臵较高,儿童尤甚。在气管暴露时避免向下过多的分离而损伤胸膜导致气胸。

2、手术中不宜过多分离气管前筋膜,导致气体沿气管前筋膜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

(三)处理措施

1、轻微无症状的气胸可不做处理让其自然缓解。

2、必要时可行胸膜腔穿刺,抽除气体;严重者可行胸腔闭式引流。

3、对纵隔积气较多者,可于胸骨上方沿气管前壁向下分离,使空气向上逸出。

四、窒息

(一)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面色肢端发绀,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

(二)预防措施

1、密切观察套管情况,避免外物如衣服、被子等堵住套管外口。

2、保持内套管的通畅,及时湿化吸痰,定时清洗内套管。

3、执行操作时注意轻柔,避免套管拖出移位,躁动者应适当的约束,防止患者拔出套管。

4、吸痰操作要轻柔,吸痰管不宜过深,避免气管壁因长期刺激形成肉芽组织或者息肉堵塞内套管开口。

(三)处理措施

1、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窒息的临床表现,应立即检查套管是否脱出、堵塞,马上取出内套管,检查内套管是否通畅。

2、由于外物堵塞套管开口引起的窒息移除外物后会自行缓解。

3、由套管移位导致内套管开口紧贴气管壁而出现的窒息应调整套管角度后重新固定。

4、套管拖出引起的窒息如切开时间超过3天瘘管形成,可立即放掉气囊,把套管沿瘘管重新放入;如瘘管没有形成或者套管臵入不畅,应马上准备气管切开包,重新臵入。

5、由内套管阻塞引起的窒息应马上取出内套管使气道通畅,等患者情况好转后再把已清洗通畅的或者更换的内套

管放入。

6、由肉芽组织或者息肉组织堵塞而引起的窒息可行肉芽组织环切或者改用气管茶馆,使插管穿过狭窄部位。

五、食管气管瘘

(一)临床表现

患者吞咽功能正常,进食时出现剧烈的呛咳反应,经气道可吸出食物。

(二)预防措施

1、手术中切开气管软骨时注意不要太深,以免损伤食管。

2、气管切开上机患者应定时检查气囊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压迫气管黏膜,导致黏膜缺血坏死破溃与食管相通。

3、吸痰动作要轻柔,避免吸痰管反复机械损伤气道黏膜。

(三)处理措施

1、发现气道食管瘘患者进食应改用鼻饲,防止食物进入气道。

2、若瘘口较小,可用碘仿纱布填塞,让其自愈。

六、切口感染

(一)临床表现

患者气管切开处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二)预防措施

坚持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切口感染。

(三)处理措施

1、勤换药,及时处理伤口脓性分泌物,避免进入下气道造成肺部感染。

2、必要时局部或者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气管插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气管插管术是指将以特制的气管导管由口腔或鼻腔经声门臵入气管的一种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气管插管术主要用于全麻患者的气道准备、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的上呼吸机前气道准备、心肺复苏时的气道开放等。气管插管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气管导管误入食管、气管导管误入一侧气管内、心律失常、窒息、气管导管脱出。

一、气管导管误入食管

(一)临床表现

1、插管后患者的缺氧状态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行性加剧,出现明显发绀。

2、插管后呼吸球囊加压给氧出现腹部明显膨胀,听诊双肺无呼吸音。

(二)预防措施

1、利用喉镜在可视下进行操作。

2、对于喉头水肿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喉镜下看不到声门的,可用纤维喉镜在可视下进行操作。

(三)处理措施

1、出现气管导管误入食管时应马上拔出导管,充分给氧后重新插入。

2、气管导管误入一侧气管内

(一)临床表现

1、气管插管后强制性通气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明显不对称。

2、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可发现气管导管经过了气管隆脊进入单侧支气管内。

(二)预防措施

1、气管插管长度不宜过深,一般经口插管长度为22cm ±2cm,经鼻插管长度为27cm±2cm。

2、气管插管后记录插管深度,妥善固定,防止患者躁动导致气管导管误入一侧气管内。

3、定时检查气管插管深度,每次固定均以首次记录的深度为标准。

(三)处理措施

1、发现气管导管误入一侧气管时,应拔出少许后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持续调整至双侧呼吸音对称后重新固定。

2、如调整失败应拔出气管导管,重新插入。

三、心律失常

(一)临床表现

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率增快或者窦性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

(二)预防措施

不需紧急插管时,插管前可项咽部喷入1%丁卡因,可减少或避免对喉头、气管内表面和会厌的刺激,以减少因这些部位受刺激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三)处理措施

1、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汇报病情,遵医嘱给与抗心律失常药物。

2、发现心搏骤停后,要立即行心肺复苏,同时要继续完成气管插管。

四、窒息

(一)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面色、肢端发绀,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

(二)预防措施

1、经口插管的患者固定时要和硬质牙垫一同固定,以避免患者咬扁气管导管导致窒息。

2、保持气管导管通畅,及时湿化吸痰。

(三)处理措施

1、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窒息临床表现,应立即检查气管导管是否通畅,根据情况处理。

2、由于牙垫脱出,患者咬扁气管导管所致窒息的应与患者沟通,取得其配合后塞入牙垫重新固定。如患者不能配合可适当的给与镇静剂,在药物起效后塞入牙垫重新固定。

3、由于痰液或者异物堵塞所致窒息应立即拔出气管导管,充分给氧后重新气管插管。

五、气管导管脱出

(一)临床表现

由于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患者躁动将气管导管部分全部拔出,气管导管前端据门齿距离明显减少甚至完全脱出口腔。

(二)预防措施

1、在给带气管导管的患者进行操作时,应谨慎,避免因粗心把气管导管带出。

2、躁动不配合的患者应给与适当有效的约束。

3、约束失败或者不便约束的患者可给与镇静剂。

(三)处理措施

1、气管导管脱出后应评估患者是否有必要再插管,如没必要可马上拔出原气管导管,使气道通畅。

2、当气管导管部分脱出时,可以尝试使患者处于头后仰位,重新插入气管导管。若尝试失败或者气管导管完全脱出的应马上拔出气管导管,充分给氧后重新插入气管导管。

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3-09-04T16:05:42.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常淑琴[导读] 临床中要密切观察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免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及家属的负担。 常淑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110041)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316-01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病人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紧急解除上呼吸道阻塞,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和便于给氧,等等。 气管切开术顺利完成后,术后护理很主要包括保注意清洗内套管持内套管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维持下呼吸道通畅,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还有防止感染等等;预防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更重要。 我在耳鼻喉临床工作中,回顾1997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做了515例气管切开术,对这315例患者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分析了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和发生的原因和大家探讨一下。尤其对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重点分析如下。 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情况分析可能为如下几点: 1,原发性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止血的不完善,颈前静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下动脉和甲状腺峡部为较常见的出血部位,轻者可用一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伤口止血,严重者提示可能伤及较大血管应立即打开伤口探查止血。 2,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的原因有:(1):低位气管切开,为继发性无名动脉出血的重要原因,术中术野不清,头过度后伸常造成低位气管切开切口过低时套管的凹面有可能直接触及无名动脉,长时间摩擦,可导致其损伤坏死破裂出血。由于颈部放疗或术后瘢痕形成等原因可造成无名动脉相对上移,即使气管切开的位置正确也易发生对无名动脉的损伤(2)套管选用不当,为发生无名动脉出血的另一个原因。手术置入过长过粗或弯度过大的气管套管,即使在第2,3气管环处切开也有可能损伤无名动脉,小二的气管细小,若选用套管不当引起大出血的危险性较成人高。(3)气囊使用不当,气管套管的套囊压力过大时气管粘膜软骨的急性溃疡及感染可于24小时出现并很快发展为软骨的坏死溶解,套管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大于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的平均灌注压力阻断了粘膜的血流灌注,使气管壁的各种组织逐渐变性坏死进而直接刺激或感染无名动脉。使用呼吸机的病人若使气囊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则软骨导致气管壁缺血坏死。(4)术后体位不当,带气管套管的病人活动时造成颈部过伸侧曲或头颈部扭曲,使气管末端不可避免的抵于气管壁而长时间或多次摩擦撞击可导致气管壁损伤断裂进而波及无名动脉。使用呼吸机时对气管反复摩擦或插入的气管套管多次脱出可造成气管壁的重复损伤。(5)其他,手术局部感染败血症营养不良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都是术后出血的易发因素。 为避免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应保持伤口清洁预防和控制感染,对小儿昏迷或瘫痪病人须密切注意其头位避免过度曲屈后仰或扭曲,病人的气囊压力不宜过大,每4小时放气10-20分钟,呼吸机与气管套管应妥善固定,避免因套管摆动造成气管壁损伤,要警惕继发性大出血的先兆,主要为气管内出现血性分泌物和气管套管出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一旦发生继发性大出血可立即将气管套管更换为气管插管,充起套囊以其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压迫止血同时可用手指将无名动脉压向胸骨柄以期暂时止血为进一步开胸止血赢得时机。 气管切开术术后还有皮下气肿,造成皮下气肿的原因主要是手术时暴露气管时周围软组织剥离太多,或气管切口过长,空气由切口两端漏出缝合切口过于紧密等等;手术时过多分离气管前筋膜,气体自气管切口沿气管前筋膜下发展为纵膈气肿;手术有时过于向下分离易误伤胸膜并发气胸;拔管困难;是因切开气管部位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或气管腔内有肉芽增生造成气管狭窄或原发疾病未治愈或气管套管型号偏大也可导致拔管困难。气管切开术术后合并心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如心肌梗赛,肺梗赛等;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肺内感染肺水肿肺不张等还有气管食管瘘等。 临床中要密切观察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免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及家属的负担。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80-483. [2] Weissman https://www.360docs.net/doc/bf5394466.html,ryngoscope,1974,84:205-209. [3] 孙文梅,刘华敏,孙勇.气管切开后继发性大出血的临床反思.临床误诊误治,1997,10(1):26-27. [4] 姜泗长,杨伟炎,顾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14.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 1.气管切开病室要求 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 18℃~20℃,湿度 50%~ 70%.对于室内空气消毒, 采用紫外线消毒法,每日 2次, 拖把固定使用,对气管切开病人应严格控制探视,探视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定期做室内空气培养及痰培养。 2.气管切开术后 24h 内护理 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气肿、气胸, 定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 吸痰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动作要轻柔, 每次 15s, 如痰液较多者, 3~5min后重吸。每次吸痰前吸纯氧 3min, 改善因吸痰造成的缺氧。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可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 20ml,阿米卡星 0.2g,糜蛋白酶 4000U 混合后气管内滴入每次 3~5滴或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 20ml, 阿米卡星 0.2g, 糜蛋白酶 4000U 雾化吸入每日 2~4次,以稀释痰液,以利痰液排出,预防呼吸道感染。每次吸痰应翻身、叩背, 以利痰液排出。 4.气管切开后与外界相通 异物、灰尘等容易进入气管套管内, 气管套管口覆盖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 2~3层, 以保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 并可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内, 气管套管下的纱布每日更换 2~4次,更换时用安尔碘或 75%的酒精棉球擦拭气管切开伤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渗出物的颜色及性质。 5.防止气管套管脱出

套管的系带要打死结, 松紧适宜, 以容 1~2指为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注意预防气管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 应定时排空气囊, 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 6.气管内吸痰管与口腔、鼻腔吸痰管要严格分开 使用气管内吸痰要吸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防止交叉感染。 7.加强口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每日 2次,防止口腔感染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8.气管内套管消毒 每 4h1次,具体方法如下。 (1金属内套管煮沸消毒、清洗、再煮沸消毒。 (2一次性内套管消毒 500ml 水中加健之素 1片或 2片,浸泡 30min 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9.拔管前试堵管 先将病人气管切开套管外口试堵管 24~48h,在试堵管过程中, 护士要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总之,气管切开术虽属一般手术, 但护理不当很难获得满意效果, 从护理角度应始终将该手术病人重点护理, 病人的治愈充分体现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重要性。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复杂手术后常需延长辅助呼吸时间,少数病例需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增加有效通气量,便于吸痰等。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增加有效通气量,便于吸痰等。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了重要作用。掌握其特点,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这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现将预防和护理介绍如下: l皮下气肿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切口过长软组织分离过多有关,一般可白行吸收。术时位置正确,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可减少或减轻皮下气肿。 2气管内出血 由于吸痰或气管套管尖端摩擦损伤气管的内膜所致,严重时穿过血管壁,引起人出血甚至窒息。 因此护理上首先要注意气管切开时及切开后的体位,尤其对气管造口较低患者,经常调整体位,保持气管套管在正中位置,当侧卧位或给患青翻身时,头、颈、躯十处于同一轴线。对丁烦躁剧烈者,适当给予镇静剂。要采取正确吸痰方法,不可忽视套管的选择及气囊充气问题,因金属管套管气囊的特点是不均匀,会对某处气管壁施加的压力过人,长期压迫可使该处气管缺血、溃疡山血。所以要避免套管过大,且气囊充气应遵守“最低密闭容积”的原则,即充,气刚能密闭气管不漏气为度,并严格按耍求放气。 当气管内出血发生时,应立即观察处理。因在无名动脉瘘发生前,往往有少 量气管内出血,排除肺部原因后,除给予相应处理外,还应做好大山血的抢救准备工作。 3窒息

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除大出血原因外,下列情况也会发生: 3 1干痂脱落:术后病人呼吸需经过气管套管,减少了呼吸道对空气的过滤及湿化作川,导致分泌物粘稠结痂并附着在套管内壁,一脱落会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故气管套管必须每口进行清洗煮沸消毒2次。 3 2吸痰时问过长:较长时间的吸痰导致负压吸引可引起缺氧、呼吸困难因此吸痰时每次持续时司不应超过超过15秒。 3 3过早拔管:术后一周内不宜换外套管,因伤口尚未形成瘘道,拔管时会引起切口皮肤凹陷不易重新插入。换管时耍准备好各种急救器械,随时做好急救的准备。 3. 4外套管脱落及异物掉入引起窒息。防止外套管脱落的措施有:意识不清的病人需用约束带束缚双手;固定带应用致密的布料制作不能用稀薄的纱布。一旦外套管脱落,立即止血钳钳分不切口,将套管沿切口插入或进行插管进行抢救套管口要覆盖湿纱布,防止灰尘及异物掉入气管并可湿化空气。进行气管内 滴药物时,注射器与气管不能垂直,保持一定斜面,要固定紧针座,双手同时操作,一只手推药物,另一只手同时同定在针柄处,避免针头掉入气管套管内引起窒息。 3 5气管切不后,由于切口肉芽组织增生,软骨坏塌可引起喉狭窄,在拔管后引起齐息。在拔管后12天,需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发声情况。 4感染 于术切口感染主要是由丁痤液污染、空气污染、交叉感染、病人自身的感染灶、老年人机题抵抗力降低等原因,严重时病原微生物侵入肺部引起肺炎危及病人生命。 护理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吸痰时用消毒导管,一根导管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02T10:00:50.2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马晓芬李素春[导读] 气管切开后临床上往往伴随许多常见并发症,但多侧重于对症治疗与护理,对心理护理与护工的配合往往不够重视。马晓芬李素春(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 4541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346-01 【关键词】气管切开后并发症护理 气管切开后临床上往往伴随许多常见并发症,但多侧重于对症治疗与护理,对心理护理与护工的配合往往不够重视。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科2011—2013年收治的35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通过改进措施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共35例病人,男25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6.8岁。其中呼吸道烧伤23例,多发性创伤12例。 1.2方法 本组病人术后均给予抗感染,防痰堵,强化心理护理、专业培训护工等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 2 结果 本组35例病人,在医护人员,陪护及病人的默契配合下,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有效率100%。 3 护理 3.1术前准备 (1)根据病人术后不能说话的特点,术前让病人对手术后失语有充分思想准备,学会用手势或书面表达病情及对护理的要求,如口渴、疼痛、发热、有痰、需大小便等[1]。同时通过手术成功的实例介绍,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限制探视人员,要求陪护与病人谈话距离0.8米以上,严禁有呼吸道感染病人探视。护理人员要充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帮助病人擦拭口腔或含漱、协助病人拍背咯痰等,并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3.2术后护理 (1)医护人员及护工配合强化心理护理。根据有关研究,恶性刺激易使创口愈合速度减慢,而良性刺激则能加速愈合;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A型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并提高免疫水平[2]。医护人员和护工与病人接触时,必须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婉转、处置动作轻柔,陪护则要根据病人爱好,为其放轻音乐,讲其喜爱的有趣的故事,以及提供书刊纸笔等。力求避免一些恶性刺激,以保持其住院期间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并加速创口愈合。 (2)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①做好病室的日常消毒、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室温20~22℃,湿度60%~70%,最好用 DF——医用消毒机,可在有人条件下,对病室进行消毒每天1次。②气道的湿化。a.湿化液的使用;湿化液一般采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加a-糜蛋白酶4000U,以3~4/滴的速度持续向气管内滴入。湿化量根据痰液粘稠情况增减,如果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咯出,说明湿化满意;如果痰液过分稀薄,而且咳嗽频繁,需经常吸痰,应酌量减少湿化量并建议不采用吸痰前气管内灌洗法,反之,则湿化不够,应适当增加湿化量或输液量并采取吸痰前后气管内灌洗法,5~10ml/次,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药液注入并马上进行吸痰。b.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水分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法,进行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并可保持气道湿润,可采用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吸入。 (3)为预防口腔细菌下移,每天用灭菌生理盐水擦拭病人口腔,或用0.02%呋喃西林让病人漱口,3次/d。 (4)病人吸痰选用灭菌一次性、透明、柔软、有侧孔的硅胶管。应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过多的吸痰会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增加。应依据听诊确定痰液位置及性状适时吸痰;气道痰液滞留达一定程度可在患者床旁或胸部听到痰阻声或痰鸣,提示需要吸痰,把听诊器置于胸骨上窝或站在患者床旁,能听到“呼噜”声,表示大量糊状痰液淤积在上气道,应立即吸痰。当氧饱和度<95%以下时且听诊有痰鸣音应立即吸痰。[3] (5)适时湿化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在护工人员协助下,经常用灭菌生理盐水湿化气管套管口纱布,以保持气管湿润。②在病人气管内有痰或听到痰鸣音时,优先在陪护协助下选用翻身拍背助咳,如病人颅压不高,还可采用头低位,无效时再按常规用上述吸痰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次。护理常规要求吸痰时应先将吸痰管插入一定深度后再打开负压边吸边退,由上至下,但通过临床观察对于痰液多的病人常常自发地咳嗽将痰液排于气管套管头部。因此,吸痰时应在插入过程中即开启负压把套管上段痰液先清除,防止痰液随吸痰管的插入而移入气管下部。[4] 4 讨论 通过经常于套管口纱布上滴灭菌生理盐水保湿,以求病人吸入到湿润舒适的空气。若室内过分干燥,建议用纱罩、蚊帐覆盖病人头和上胸部,并用3%双氧水在罩帐内喷雾,来提高局部湿度并达到消毒和部分补氧的目的。此种措施的重点在于心理护理和护工配合做好基础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陈晓棠.手术中用消毒机消毒与否空气细菌总数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1,18(1):28. [2]乔凤海.预防疾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5. [3,4]杨骏.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气道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9(20):9.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术后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二)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气管切开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录 摘要..............................................................................I 第一章绪论 (1) 1.1气管切开术介绍 (1) 1.2气管切开术护理要点 (1) 第二章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 (1) 2.1出血 (1) 2.2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骤停 (1) 2.3皮下气肿 (2) 2.4纵膈气肿或气胸 (2) 2.5创口感染 (2) 2.6呼吸不畅 (2) 2.7脱管 (2) 第三章气管切开的意外情况及其护理对策 (2) 3.1一般护理对策 (2) 3.1.1 专人护理 (2) 3.1.2 体位 (3) 3.1.3 室内温度和湿度 (3) 3.1.4加强通风 (3) 3. 1. 5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模式的改变及痰液性状 (4) 3.2 防止气管套管脱出 (4) 3.2.1 套管选择 (4) 3.2.2 注意调整套管系带的松紧 (4) 3.2.3取套管 (5)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5) 3.4清洁内管 (5) 3.5预防感染的方法 (6) 3.6拔管 (6) 3.7熟悉相关仪器性能 (6) 第四章患者出现问题及护理人员责任 (7) 4.1存在问题 (7)

4.2护理人员责任 (7) 4.3总结... ... ... ... ... ... ... ... ... ... ... ... ... ... ... ... ... (8)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致谢 (12)

摘要 气管切开术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传统的适应证是解除喉及气管上端阻塞,被认为是一种抢救性的急症手术。但近年来,因为其它病因所行的气管切开术已大大超过了上呼吸道阻塞因素,其作为一种抢救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护士必须掌握广泛的相关知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利用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更科学、更专业地为患者解除痛苦。本文意在分析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和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近8个月来行气管切开30余例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并从护理角度提出保持体位、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防止气管套管脱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清洁等几项防止意外发生的措施,以达到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而且还要掌握气管切开患者常规护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以轻柔的手法,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体贴周到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使舒适护理更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以提高恢复率。 关键词:气管切开,护理,吸痰,湿化气道,防止脱出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

一、气管内套管阻塞 (一)、发生原因 1.病人有呼吸道炎性病变或伤扣感染,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黏稠,吸痰不及时或不彻底,内套管未及时清洗等。 2.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若湿化不充分,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阻塞气管内套管。 3.使用的气管套管质地过于柔软,导管套囊充气过多致压力过高,压迫气管导管,使导管内径变小,产生呼吸道梗阻。 4.吸痰动作粗暴或插入不洁内套管。 (二)临床表现 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吸痰管插入受阻,检查气管内套管均见有痰痂阻塞 (三)预防与处理 1.对于呼吸道炎性病变或伤口感染的病人,发现病人咳嗽、气管中有痰鸣音时,及时吸痰;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后再吸引;同时选择有效敏感的抗生素;内套管定时清洗和消毒。 2.加强气道湿化气管导管口用两层纱布覆盖;以每分钟0.2-0.4ml的速度滴入湿化液;对痰液黏稠病人还可配用雾化器 3.定时翻身、叩背,正确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色、气味和黏稠度。 4.定时测量气囊内的压力 5.若发现痰阻塞气管内套管,可行吸引或钳除痰痂,如无效,则更换内套管。

二、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 (一)发生原因 1、气管套管可因导管系带固定太松,病人烦躁不合作,剧烈咳嗽或术后皮下气肿逐渐加重。 2、内套管型号选择不当。 3、支撑呼吸机管道的支架调节不当等原因致脱出或旋转。(二)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其相应的症状。(三)预防及处理 1. 气管切开术后2-3天的病人应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 2、选择长度、弯度、型号适当的内套管。气管套管脱出需更换气管套管;气管套管旋转至窒息,只需将病人平卧,将气管套管复位即可恢复气道通畅。 3、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度,头部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给病人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 4、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随时依体位调节呼吸机管道支架,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5、不合作或烦躁者应约束双上肢,并给与适量镇静剂。

气管切开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主讲人:钟孝霞 一、气管切开术护理: (1)、术后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应用湿化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⑴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⑵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2)、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1.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一般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内径相对大的12或14号橡胶或硅胶导管,或用专制的吸痰管,也可将导管前端较厚的盲端剪去,使之成向内凹之月牙形,再将两侧剪两个小孔,以减少头端吸痰时的负压,增加吸痰面积。如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及痰中带血,要警惕有出血的可能,一旦发生大出血,要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同时进行止血等抢救措施。 2.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操作前洗手,导管严格消毒,一根导管只用一次,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3.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使用呼吸机者,需过度通气2~3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然后快速、准确、轻柔地用吸痰管抽吸分泌物。禁忌将痰管上下提插。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尤其是呼吸衰竭患者,较长时间的负压吸引,可引起缺氧、呼吸困难而窒息。如分泌物过多,一次吸不净,应再次行过度换气或深呼吸再吸引。 4.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吸引器,或者启动吸引器时,用手将吸痰管与玻璃接头处反折,使之不漏气,将吸痰管伸入气管达一定深度再放开吸痰。 5.吸引负压以 6.7kpa(50mmHg)为宜。 6.在吸痰过程中病人常有咳嗽反射,这有利于排痰和痰液的吸出。 (3)、拔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拔管后的护理

气管切开拔管后的护理 1.气管切开病室要求 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18℃~20℃,湿度50%~70%.对于室内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法,每日2次,拖把固定使用,对气管切开病人,应严格控制探视,探视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定期做室内空气培养及痰培养。 2.气管切开术后24h内护理 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气肿、气胸,定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要轻柔,每次15s,如痰液较多者,3~5min后重吸。每次吸痰前吸纯氧3min,改善因吸痰造成的缺氧。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可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ml,阿米卡星0.2g,糜蛋白酶4000u混合后气管内滴入每次3~5滴,或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ml,阿米卡星0.2g,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每日2~4次,以稀释痰液,以利痰液排出,预防呼吸道感染。每次吸痰应翻身、叩背,以利痰液排出。 4.气管切开后与外界相通

异物、灰尘等容易进入气管套管内,气管套管口覆盖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2~3层,以保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并可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内,气管套管下的纱布每日更换2~4次,更换时用安尔碘或75%的酒精棉球擦拭气管切开伤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渗出物的颜色及性质。 5.防止气管套管脱出 套管的系带要打死结,松紧适宜,以容1~2指为宜。并注意预防气管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应定时排空气囊,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 6.气管内吸痰管与口腔、鼻腔吸痰管要严格分开 使用气管内吸痰要吸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防止交叉感染。 7.加强口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每日2次,防止口腔感染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8.气管内套管消毒 (1)金属内套管煮沸消毒、清洗、再煮沸消毒。 (2)一次性内套管消毒500ml水中加健之素1片或2片,浸泡30min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9.拔管前试堵管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分析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并发症 1临床资料 气管切开术患者312(男207,女105)例,年龄5~76(平均43.6)岁.其中严重的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脑部疾患198例,喉癌57例,喉梗阻Ⅲ°紧急气管切开术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1例,颈部外伤8例,大面积烧伤5例,气管异物1例.患者仰卧,麻醉成功后,于甲状软骨角至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沿皮纹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颈前筋膜及肌层,牵开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软骨环,于2~3气管软骨环间用尖刀横行切开气管前壁,分别向两侧后下方延长,形成倒“U”型瓣,轻提并翻起软骨瓣,吸除气管内分泌物,插入气管套管.彻底止血,缝合切口.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d~3mo,平均15d.手术中1例患者大出血死亡,292例患者术后随访至拔管后1a,19例患者行全喉切除术,术后随访3~5a.3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0.25%),包括切口出血16例(5.13%),其中大出血

致死3例;皮下气肿7例(2.24%);套管阻塞致呼吸困难4例(1.28%);脱管致呼吸困难3例(0.96%);支气管异物1例(0.32%);喉狭窄、拔管困难1例(0.32%).除3例死亡外,其余并发症经及时正确处理后,均好转或治愈. 2讨论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其优点是患者可以长期耐受、通气无效腔小、吸痰方便、口腔护理方便且患者可进饮食,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道不畅,梗阻及呼吸窘迫、衰竭的患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作用[1].其方法和指征均比较成熟,但若处理不规范,术中、术后均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其中最多的为出血,其原因包括:①手术操作欠规范,解剖标志不清,过度伤及肌肉及血管;②低位气管切开;③套管选用不当;④气囊应用不当;⑤术后体位不当;⑥全身因素.术后继发皮下气肿的原因包括:①术中气管前壁切口过大,皮肤切口缝合较密.②手术操作位置过低,伤及胸膜顶,并发气胸、纵隔气肿.③紧急气管切开时,视野不清,分离气管旁间隙时气体沿间隙进入颈、胸、腹部的皮下,形成皮下气肿.气管套管堵塞是指套管内或套管下方有痰痂或血性结痂,堵塞呼吸道.处理时将吸痰管自套管内插入,遇到障碍时拔出,根据深度大致可判断出阻塞部位,如果短于套管或刚好等于套管长度,可给予换管,如果障碍物位于套管下方,则给予气管内滴药.预防气管套管堵

气管切开护理(全)

气管切开术病人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清理呼吸道无效;(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3)焦虑;(4)语言沟通障碍;(5)有感染的危险。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气管套管的放置、意识障碍有关。A、观察呼吸是否平稳,套管是否通畅及痰液的性状。B、观察有无并发症如颈部、胸部皮下气肿,伤口出血、肺部感染等。C、术后勿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止痛药。以免抑制咳嗽而使分泌物不易咳出D、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气管内分泌物及时吸干净,两次吸痰间隙给予氧气吸入。 E、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超起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F、对无效咳痰者,指导其有效咳嗽训练。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G、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2℃左右)和湿度(75%以上)。室内可用湿化器或地面洒水等。气管切开套管口遮盖湿纱布,用以阻挡尘埃及湿化空气。 (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与严重的肺部感染、痰多或痰稠不能产效排痰、内套管堵塞、外套管脱出、严重的皮下气肿、血肿有关。护理措施:(重点——1、监测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2、气管导管是否随时保持通畅。3、监测血氧饱物度和血气变化)A、气管切开病人应经常检查其套管系带的松紧是否合适,系带结是否牢固。B、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以下措施:C、疑外套管阻塞,气管内滴入抗生素药物,吸出管内深处痰液、痰痂,必要时换管。 D、疑内套管阻塞,取出内套管,检查是否被痰痂堵住,消毒后再放回。 E、检查气管外套管有无脱出,如脱出立即通知医师,协助重新插管。 F、检查有无皮上气肿而致呼吸困难的发生。 G、病人取半卧位可坐位,以利呼吸。 H、若病人有气胸,则协助医师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保持通畅。 I、限制头部,颈部过度的伸展,以免套管脱出。 J、每天给病人拍背2次,以利痰液稀释,便于排出。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 K、教会病人正确咳嗽,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再深呼吸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3)焦虑:与气管切开术有关。护理措施:A、主动介绍主管医师、负责护士,介绍环境,消除其紧张、陌生感。B、尽量解答病人的提问,做好术前指导,说明气管切开的目的,消除其对手术及预后的担心。C、术后加强巡视,多给病人一些安慰性及鼓励的语言,使病人有信心。D、生活护理要落实,体现医务人员的关怀。E、对需要带管出院的病人,在出院前两天,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并示范有关套管的清洗、消毒等护理方面的知识。 (4)语言沟通障碍:与喉部手术有关。护理措施:A、向病人解释喉部手术不能发音的现状,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接受现实的心态B、病人共同讨论术后采取交流的有效方式如简单手势及形体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C、传呼器置于病人伸手可及处,并及时应答红灯。 (5)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有关。护理措施:A、测病人伤口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温变化。B、无菌操作,气管切开处换药及每天消毒内套管4次,及时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邓华玲 是手术后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以内。 (1)主要原因:①手术区内出血压迫气管;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受压软化塌陷;④气管内痰液阻塞;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2)处理:一旦发现病人呼吸困难,立即床旁抢救。主要措施:①去除病因:拆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地塞米松等激素静滴消除喉头水肿;吸痰给氧等;②如无改善则立即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③如有呼吸心跳暂停者应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再进行复苏。 2.创口出血 如有创口肿胀,或引流血量过多,应重新手术止血。 包括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 (1)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主要由手术操作的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瘢痕组织的牵拉而发生的。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切断、缝扎所引起的是永久性损伤;挫夹、

牵拉或血肿压迫所引起的多为暂时性损伤,经理疗后,一般在3~6个月内可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健侧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导致两侧声带麻痹,引起失音或严重的呼吸困难,需作气管切开。

(2)喉上神经损伤:多为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甲状腺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外支损伤,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则使喉部粘膜感觉丧失,容易发误咽和饮水呛咳,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 为甲状旁腺被误切或血供不足所致,血钙下降至2.0mmol/L 以下,轻则面唇、手足麻木,重则四肢抽搐。预防应强调术中保护好甲状旁腺安全区域,避免甲状旁腺被误切或丧失血供。 处理:症状轻者可口服钙剂。重者发作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口服二氢速固醇长期效果较好。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经补钙治疗四肢抽搐不能改善时,可考虑胎儿带血管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至腹股沟区,可有良好效果。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后临床上往往伴随许多常见并发症,但多侧重于对症治疗与护理,对心理护理与护 工的配合往往不够重视。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科2011—2013年收治的35例气管切开病人 的护理通过改进措施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共35例病人,男25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6.8岁。其中呼吸道烧伤23例,多发性创伤12例。 1.2方法 本组病人术后均给予抗感染,防痰堵,强化心理护理、专业培训护工等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 2 结果 本组35例病人,在医护人员,陪护及病人的默契配合下,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均 未发生并发症。有效率100%。 3 护理 3.1术前准备 (1)根据病人术后不能说话的特点,术前让病人对手术后失语有充分思想准备,学会用手 势或书面表达病情及对护理的要求,如口渴、疼痛、发热、有痰、需大小便等[1]。同时通过 手术成功的实例介绍,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限制探视人员,要求陪护与病人谈话距离0.8米以上,严禁有呼吸道感染病人探视。 护理人员要充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帮助病人擦拭口腔或含漱、协助病人 拍背咯痰等,并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3.2术后护理 (1)医护人员及护工配合强化心理护理。根据有关研究,恶性刺激易使创口愈合速度减慢,而良性刺激则能加速愈合;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A型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并提高免疫水平[2]。医护人员和护工与病人接触时,必须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婉转、处置动作轻柔,陪护 则要根据病人爱好,为其放轻音乐,讲其喜爱的有趣的故事,以及提供书刊纸笔等。力求避 免一些恶性刺激,以保持其住院期间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并加速创口愈合。(2)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①做好病室的日常消毒、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室温20~22℃,湿度60%~70%,最好用 DF——医用消毒机,可在有人条件下,对病室进行消毒每天 1次。②气道的湿化。a.湿化液的使用;湿化液一般采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加a-糜蛋白酶4000U,以3~4/滴的速度持续向气管内滴入。湿化量根据痰液粘稠情况 增减,如果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咯出,说明湿化满意;如果 痰液过分稀薄,而且咳嗽频繁,需经常吸痰,应酌量减少湿化量并建议不采用吸痰前气管内 灌洗法,反之,则湿化不够,应适当增加湿化量或输液量并采取吸痰前后气管内灌洗法, 5~10ml/次,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药液注入并马上进行吸痰。b.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治疗是将 药物或水分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法,进行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 和肺部沉积,并可保持气道湿润,可采用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吸入。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 一、医疗目标: 解除呼吸道困难及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引起的呼吸衰竭。 二、护理目标: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三、日常每日评估的内容: 观察呼吸改善情况,有无出血、皮下气肿及感染。套管固定有无松动,堵管后观察呼吸及发声情况。 四、护理措施: 1、体位: 高枕平卧或半卧位,经常变换体位,以防止肺部感染,必要时专人护理; 2、饮食: 术后可给予鼻饲混合奶或给予半流质饮食;器管切开每日呼吸失水约1000ml,用糖补充。 3、环境: 保持室内温暖、清洁、湿润,温度22度、湿度90%以上,要注意气道的湿化,必要时可用雾化吸入调节气道湿度; 4、保持套管内管通畅: 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1)随时注意呼吸道情况,随时吸痰,吸痰的深度不宜过深,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不得超过15秒,吸痰前后可给予吸氧。

(2)每4-6h清洗消毒气管内套管一次,清洗消毒后立即放回,每次内套管取出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如分泌物较多,要增加清洗次数,必要时随时清洗,以防止分泌物干锢于管内壁阻塞呼吸。 (3)每日煮沸消毒气管内套管,套管处盖湿纱布,切口周围每日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更换喉垫,保持清洁,切口纱布垫,每日更换1-2次/d。 (4)保持下呼吸道通畅: 可在吸痰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药物或蒸汽吸入。常用药物:1%碘化钾、生理盐水、糜蛋白酶、抗生素或沐舒坦气管内交替滴入;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五、护理问题及可能的危险: 1、气管套管阻塞或脱出: (1)套管内阻塞: 迅速拔出套管内管,呼吸即可改善,说明内管阻塞,清洁后再放入; (2)套管外阻塞: 拔出内管后仍无呼吸改善,滴入抗生素药液,并吸除管内深处分泌物后呼吸困难即可缓解; (3)套管脱出: 脱管的原因多见于套管缚带太松,或为活结易解开;套管太短或颈部粗肿;气管切口过低,皮下气肿及剧烈咳嗽、挣扎等。如脱管,应立即重新插入套管。 2、伤口渗血: 气管内抽吸较多血性分泌物,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3、皮下气肿: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1)术后出血术后出血一般发生在12h 内,多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线脱落,大量输入库血、凝血功能障碍亦可造成术后出血。若出血较多时患者常主诉口渴、心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口唇苍白。护理措施:术后早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并注意胸腔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管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及引流量,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与病人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源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胞厌氧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受到临床的重视。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7-10天,个别发生较晚,在3-4周后。.临床表现:手术后3-4天,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少数病人可伴有全身症状,有时因感染的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防治措施:切口感染的预防应遵循的原则是:(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2)广谱抗菌素的预防性应用;(3)严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缝合;(4)增强病人的抵抗力等。感染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切口已化脓时,应立即折除缝合线,扩开切口充分引流,并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脓汁应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种

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为缩短治疗时间,可 加强交换敷料后肉芽新鲜的创面行二期缝合。 3)切口裂开:切口裂开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切口。裂开的时间大多在术后1-2周左右,与下列因素有关:(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慢性贫 血等,术后切口愈合不佳;(2)切口局部张力过大,切口的血肿和化脓感染;(3)缝线过细,缝扎不紧,麻醉不满意情况下缝合时腹膜被撕破;(4)突然咳嗽、用力排便和呕吐,术后胃肠胀气。.临床表现:病 人在一次突然腹部用力后,随之切口疼痛并有血性渗出,有时甚至能听 到切口崩裂的响声。严重时,有内脏由裂开的切口脱出,常见为大网膜 和小肠袢,可发生休克。检查时可见腹部切口有不同程度的裂开,裂开 可分为两大类:(1)完全性裂开一指腹均各层组织均已裂开,伴内脏脱出;(2)部分性裂开一皮肤缝合完好,皮下各层裂开,故无内脏外露。.防治措施: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 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如切口已裂开,无 论是完全性或部分性,只要没有感染,均应立即手术,在腹肌完全松驰 的情况下,重新逐层缝合腹壁,并加减张合线。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的因素有:术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回流缓慢;手术创伤和组织的破坏后,大量凝血物质进入 血流;盆腔和下腹部手术,可引起静脉壁的损伤,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严重的脱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血栓好发于下肢的深静脉内,尤其 是多见于左侧腓肠肌静脉丛内,栓子可向上蔓延到股静脉和髂静脉内。 已经形成的血栓容易脱落,可引起肺梗塞或致死性的肺动脉栓塞。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