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教案《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植物的叶》是教科版科学课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5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和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了解植物的叶的外形特征,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比较各种叶的异同。然后让学生思考:既然植物的叶各种各样,为什么都叫叶,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从而找出叶的结构特征,都有叶柄和叶片,叶片上有叶脉。然后引领学生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有什么不同,体会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观察同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知道叶子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感悟生命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自己的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捡一些落叶。

教师准备: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出示课件中绚丽多彩的树叶图片。

2、课前要求大家去捡树叶,现在请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检查评价完成情况)

3、秋天是落叶的季节,大树下,林子里,我们可以捡到各种各样的落叶,你是在什么地方捡的树叶,今天我们学习植物的叶。(揭示课题)

二、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1、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强调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然后记录下来。

三、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树的叶吗,

2、讨论:你们捡的这些树叶是同一种树的叶吗,根据什么确定这些树叶是同一种树的叶,或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树的叶,主要看叶的形状,叶的边缘。)

3、判断:课本P12上的四片叶是不是同一种树的叶,为什么,(叶片虽然有残缺,但它的形状和边缘相同,所以是同种树叶。)

4、比较:出示叶的结构课件,既

然植物的叶都不同,为什么都叫叶,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这么多的叶从结构上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小结: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注意不要将叶脉归到叶的结构中去,只是叶片的一部分。)

评析: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的和小组的统计与分类,帮助他们学会从“种”的分类标准,对树叶进行分类,关注叶的结构。四、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一)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点都有叶片、叶柄,不同点有颜色不同、手摸感觉不同等。)

2、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3、汇报: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评析: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研讨明白: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叶的生命特征。

(二)观察一条树枝上的叶

1、仔细观察树枝上的叶,能从中看出叶的什么变化过程呢,(出示实物,每小组一条)

2、能找出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叶芽、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

3、你能从几片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4、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评析:从一条树枝上的叶子的变化过程,使学生明白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示出叶的生命历程。

五、感受“铁观音茶”的特色。

1、出示铁观音茶叶,请同学们说说茶叶的结构特点。

2、讲述茶叶的起源,感受家乡特产的色、香、味和健身防病的功效,对学生进行茶文化的熏陶和爱家乡的教育。

评析:感受家乡“铁观音茶”特产,熏陶茶文化和爱家乡的教育。六、拓展延伸

用自己收集的树叶拓印一幅画。

板书设计:

5(植物的叶

叶片(叶脉)

叶的结构: 叶,

叶柄

叶的生长过程:

叶芽 ? 嫩叶 ?成熟叶?老叶? 落叶(死亡)

《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一、引导观察突出探究过程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研究叶子,统计捡到树叶的数量和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从而了解叶子的特征、结构。真真正正让学生参与活动,切切实实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得。我想这正是“科学”所期待和关注的~当然,作为老师,实际上这方面也是欠缺的。试想,我们小时候谁曾参与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过程。今天,我们能和学生一起体验,与“科学”一道成长,这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全面体现。

二、引发思考感悟生命特征

发展研究植物叶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植物不仅有生命特征,连它的叶子也是有生命的;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比较丰富,但对叶子结构的认识较生疏,特别是对叶子的生命特征认识。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有什么不同,体会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观察同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知道叶子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感悟生命历程。

三、共同体验关爱生命

有关资料表明:许多科学家都是由于在少年时代亲近大自然,被大自然的奇妙与深奥所吸引,才走上科学研究之路。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捡”叶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亲近大自然,又为课堂探究活动提供条件。这一前期工作的落实,可预测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水平,凡是用心准备的同学,课堂表现都相当积极、出色,同时一个“捡”字,又使学生在关爱植物、珍爱生命方面进行了自我教育与行为训练。总之,课堂上教师成为了学生的伙伴,课堂成了探究活动的乐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亲历探究活动过程,激发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科学态度,增强了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