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登记模板

BUG登记模板

福建弘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人员问题反馈表

实施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说明书

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 如:找出缺陷原因。对软件质量作出评价。 1.2背景 该项目的来源: 该项目的委托单位: 该项目的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本测试计划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如无特殊术语时本款可写为“无”。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 本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b. 项目开发计划;c. 需求规格说明书;d. 概要设计说明书;e. 详细设计说明书;f. 用户操作手册;g. 本测试计划中引用的其它资料、采用的软件开发标准或规范。 2.测试方法 列出系统测试所采用的方法,如功能测试、数据库测试、安装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3.测试机构和人员 本次测试由负责,测试人员有:。

4.测试结果 测试记录中错误点的比率: 此项内容参照测试计划中的评价内容填写。 详细测试记录见附件:《测试记录表》。 在此表中列出所有测试的功能名称,并在“是否通过”栏中对逐项功能标明是否通过,若通过,标识“√”,若不通过,标识为“×”。 5.测试记录分析统计。 可按《测试记录统计表》模板进行。 可用圆饼图显示各功能点的问题所占的比重。 6.评价 6.1软件能力 对软件的测试结果与功能需求作比较,如软件能力基本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规定的能力要求,但部分有计算错误,见1.7测试结果。 6.2缺陷和限制 对软件测试结果中的缺陷(或称为错误)加以总结,如×××功能在××操作中发现较大的问题,下一步准备改进,其它尚有部分错误。

6.3建议 通过测试,对软件测试欠缺的方面加以总结。如本次测试虽然完成了×××的功能测试,但由于操作方式多变,所以建议使用更多测试用例来测试该软件可靠性。 6.4测试结论 得出最后的测试结论。如部分功能有待修改。

缺陷报告模板

缺陷报告 缺陷标识项目名 称 模块/文档名简单描述 缺陷来源需求问题设计问 题编码问 题 测试问 题 其他问题 缺陷类型 详细描述 步 骤 和 截 图 等级管理 严重性致命/严重/一般/微小/建议(A/B/C/D/E) 优先级高/中/低 状态新建/已修正/关闭/保留/不一致/重新打开/已分配 是否重现重现频率 注释 附件 人员及时间管理 实测人员测试时间发现版本 分派程序员 指派时间计划修复时间修复版本 修改时间实际修复时间 完成时间修复时差 缺陷处理已修改/ 不是问题/无法修改/以后版本解决 意见/保留/重复/无法重现需要更多信息/收到并 接受 产生原因 修改方案 复测人员复测时间复测版 本复测结论 备注 是否归档是否项目经理签字日 期

BugReport Identifier Proje ct Subject/ Document Summary Source C-R C-D C-C C-T C-I&O Requirement Design Code Tes t Integration&Other Type Description Step and Picture BugLevelManage Severity Fatal/Critical/Major/Minor/Suggestion Priority HighPriority/MediumPriority/LowPriori ty Status New/Fixed/Closed/Hold/Differed/Reopen/Assigned Reproducible Frequency Comments Attachments PersonandTimeManage DetectedBy DetectedonDate Detected i n Version Assignedto Assigned PlanfixedData Modified i n Data Version Modified Actual Fixed Date Time ClosingDate TimeDifference BUG Fixed/NotaBug/UnableModify/LaterVersion/Hold / Suggestion Duplicate/Nonrecuring/Receipt Cause Modified Suggestion Confirmby ConfirmData Closed i n Version ConfirmSuggestion Remarks P i geonhole Yes

软件测试BUG提交规范_模板

BUG提交模板和注意事项 一、BUG提交模板 1.现象描述 <详细描述BUG现象> 2.组网环境 <组网图及简要说明:机箱、板卡(型号、序列号和槽位)、测试仪、连接线缆等描述> 注:简单组网环境或一般性BUG情况下,可只简要描述组网环境,无需组网图。 3.版本信息 <被测设备所有组件版本信息> 软件版本: 硬件版本: 芯片版本: CPLD版本: MCU版本: uboot版本: 4.操作步骤 <详细描述发现BUG的操作步骤> 注:说明发现BUG对应用例名称编号或为非用例发现BUG。 5.期望结果 <预期正确的结果> 6.实际结果 <实际不正确的结果> 7.BUG严重性等级 <初步判定BUG的严重性等级>

8.开发确认情况 <开发确认BUG情况描述及确认人> 注:严重等级以上BUG必须要有开发人员确认 9.附件 <包括:组网图、BUG现象截图、操作产生的系统日志等> 注:严重等级以上BUG必须带有附件,一般性BUG则附件可选。 10.备注 二、BUG提交注意事项 1.请测试人员提交新缺陷时,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清晰的描述出BUG的出处、操作步骤、现象、(建议),并尽量截图; 2. 当你的BUG报告以“not repro(不可重现)”打回给你时,测试人员应该反复阅读它, 集中剔除那些没有关系的步骤或词语,再检查是否有遗漏或清晰的步骤,再去找研发人员。研发人员通常是在无法用BUG报告中的步骤重现BUG时才选择这个选项;3. 测试人员在精简空话的同时,应该再仔细检查报告是否会产生误解的地方。测试人员 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会产生歧义的、主观的词语。目标是使用能够表述事实、清楚的,不会产生争执的词语; 4. 不要使用感叹号或其它表现个人感情色彩的词语或符号; 5. 不要使用含糊的词语(例如,好像,似乎)或网络语言来描述发现的现象; 三、需要注意的地方 当你发现一个BUG时,请考虑如下问题: 1. 同一软件中的相似功能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2.其他的浏览器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软件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软件项目系统测试报告 2019年10月

1.引言部分 1.1项目背景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1.2参考资料 XXXX需求说明书 2.测试基本信息 2.1测试范围 2.2测试案例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测试范围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1.1测试组织 3.1.2测试时间 3.1.3冒烟情况 3.1.4测试用例统计 3.2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汇总: 列出本次实际发现缺陷数、解决的缺陷数、残留的缺陷数、未解决的缺陷数。 缺陷分析: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按缺陷类型、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就其功能分布、测试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缺陷倾向及其主要原因: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对残留缺陷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对未解决问题对项目的影响(如有,列表说明)

4.测试结论与建议 4.1风险分析及建议 有/无按实际写 4.2测试结论 本项目根据业务需求及开发人员的反馈意见,覆盖了所有的测试需求及案例,均已在ST环境测试完成,有效案例一共xx个,执行率xx%,,成功率xx%,缺陷关闭率为xx%,目前缺陷均已修复并回归关闭; 综上所述,xx需求达到ST项目测试出口标准,本项目ST测试(通过/不通过),可以进行验收测试 5.交付文档 《xxx需求_系统测试计划》 《xx需求_测试案例》 《xx需求_ST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XXX_V X.X测试报告 作者: 日期: X X X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目录 目录 (2) 1. 概述 (4) 2. 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4) 3. 测试环境 (4) 4. 缺陷统计 (5) 4.1 测试缺陷统计 (5) 4.2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统计 (5) 5. 测试活动评估 (6) 6. 测试对象评估 (6) 7. 测试设计评估及改进建议 (6) 8. 规避措施 (7) 9. 遗留缺陷列表 (7) 9.1 遗留缺陷统计 (7) 9.2 遗留缺陷详细列表 (7) 10. 附件 (8) 附件1:交付的测试工作产品 (8) 附件2:修改、添加的测试方案或测试用例 (9) 附件3:其他附件(如:PC-LINT检查记录,代码覆盖率分析报告等) (9)

XXX_V X.X测试报告 本文档中蓝色字体为说明性文字,黑色字体为测试报告文档中必需的部分。 本文档中内容包括测试的总结性报告、测试评估,测试缺陷报告和测试实测结果清单等内容。 测试报告可能是多个层次级别的,如系统测试报告、集成测试报告、单元测试报告等,而所有测试过程中各阶段的测试报告均遵从规范所定义的此模板。如果不同阶段测试报告有其特殊需求,可以增加其他段落作为补充。 关键词:列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汇。 摘要:简略描述报告内容。 缩略语清单:对本文所用缩略语进行说明,要求提供每个缩略语的英文全名和中文解释.

1.概述 描述本报告是哪一个测试活动的总结,指明被测对象及其版本/修订级别。同时,指明该测试活动所依据的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为本测试报告文档的参考文档 2.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本次测试的时间、地点和测试人员如下表所示: 3.测试环境 描述本次测试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配置、所使用的软件及软件版本号、来源、测试工具等。

软件测试报告 范本

xxxxxxxxxxxxxx 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项目背景 (1) 1.3 系统简介 (1) 1.4 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 测试方法(和工具) (2) 2.2 测试范围 (2) 2.3测试环境与配置 (2) 3.测试结果与缺陷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 3.1.1测试组织 (3) 3.1.2测试时间 (3) 3.1.3测试版本 (4) 3.2覆盖分析 (4) 3.2.1需求覆盖 (4) 3.2.2测试覆盖 (4) 3.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5) 3.3.1缺陷汇总 (5) 3.3.2缺陷分析 (5) 3.3.3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6) 4.测试结论与建议 (6) 4.1 测试结论 (6) 4.2 建议 (6)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实例: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 项目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简史,这部分不需要脑力劳动,直接从需求或者招标文件中拷贝即可。 1.3 系统简介 如果设计说明书有此部分,照抄。注意必要的框架图和网络拓扑图能吸引眼球。 1.4 参考资料 1. 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手册以及其他项目文档都是范围内可参考的东西。 2. 测试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指标、公司规范和质量手册等等。

2.测试概要 测试的概要介绍,包括测试的一些声明、测试范围、测试目的等等,主要是测试情况简介。(其他测试经理和质量人员关注部分) 2.1 测试方法(和工具) 简要介绍测试中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提示:主要是黑盒测试,测试方法可以写上测试的重点和采用的测试模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是否遗漏了重要的测试点和关键块。工具为可选项,当使用到测试工具和相关工具时,要说明。注意要注明是自产还是厂商,版本号多少,在测试报告发布后要避免大多工具的版权问题。 2.2 测试范围 简要介绍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例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因果图,以及用这类方法(3-4句)。 提示:如果能够具体对设计进行说明,在其他开发人员、测试经理阅读的时候就容易对你的用例设计有个整体的概念,顺便说一句,在这里写上一些非常规的设计方法也是有利的,至少在没有看到测试结论之前就可以了解到测试经理的设计技术,重点测试部分一定要保证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用例设计方法。 2.3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提示:清单如下,如果系统/项目比较大,则用表格方式列出 数据库服务器配置 CPU: 内存: 硬盘:可用空间大小 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 机器网络名: 局域网地址: 应用服务器配置

bug报告模板(经典)

BUGID Bug的唯一标志,由bug管理系统自动生成 Bug标题简明扼要地对Bug进行概要描述 产品名称软件产品的名称 功能模块名产品子系统 产品版本测试平台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抄送人员创建时间 解决时间关闭时间 测试阶段模块测试、内部集成测试、外部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问题级别紧急、严重、一般、轻微 优先级别高、较高、一般、低 问题来源测试、工程故障、升级、其他 问题类型功能问题、版本问题、遗留问题、新需求、低级错误、改进建议、移植修改、割接问题、配置错误、编译问题、性能问题、设计问题、兼容问题、新功能增强、 偶发性出错 Bug描述这是Bug最重要的一部分,对Bug描述清晰准确,不仅有助于开发人员迅速定位解决问题,还对以后的维护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一些比较简单 的Bug,可以使用一两句话把问题准确描述,而对于一些比较严重或负责 的Bug或者是新的需求,则应该详细说明。 附件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或者不能用语言很好地描述的问题,可以增加界面图形说明或参考资料或详细日志等附件 Bug解决描述(bug解决之后由开发人员填写) 开发人员修改问题之后,将Bug回复给对应的测试负责人。对于简单的问题,在回复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用“已解决”或“fixed”这样的语句;而对于复杂或重要的问题,在回复的时候应该详细说明测试的解决方法。 Bug关闭描述(bug关闭之后由测试人员填写) 开发回复Bug之后,测试负责人验证该Bug,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则关闭(否则回复给开发负责人,让其继续追踪)。关闭一个Bug时,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问题解决”或“OK”这样的语句回复;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或需求,应该对Bug

(完整版)软件项目测试总结报告模版

<单击此处输入项目名称> 测试总结报告模板 文档编号: 受控状态:受控 版本号:V1.0 年月日

修订记录

目录 1. 引言 (1) 1.1 目的 (1) 1.2 背景 (1) 1.3 用户群 (1) 1.4 定义 (1) 1.5 测试阶段 (1) 1.6 参考资料 (2) 2. 测试概要 (2) 2.1 进度回顾 (2) 2.2 测试执行 (2) 2.3 测试用例 (3) 2.3.1 功能性 (3) 2.3.2 易用性 (3) 3. 测试环境 (3) 4. 测试结果及分析 (3) 4.1 BUG 趋势图 (3) 4.2 BUG 严重程度 (4) 4.3 BUG 引入阶段 (5) 4.4 BUG 引入原因 (5) 4.5 BUG 解决方案分布 (5) 5. 测试结论 (5) 5.1 功能性 (5) 5.2 易用性 (5) 5.3 可靠性 (6) 5.4 兼容性 (6) 5.5 安全性 (6) 6. 测试分析摘要 (6) 6.1 覆盖率 (6) 6.2 遗留缺陷的影响 (6) 6.3 建议 (7) 7. 典型缺陷引入原因分析 (8)

1.引言 1.1目的 说明编写本测试分析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测试的项目名称、测试任务,必要时包括简史。 1.3用户群 主要读者:XX 项目管理人员,XX 项目测试经理 其他读者:XX 项目相关人员。 1.4定义 缺陷定义: 严重 bug:出现以下缺陷,测试定义为严重 bug 系统无响应,处于死机状态,需要其他人工修复系统才可复原。 点击某个菜单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进行某个操作(增加、修改、删除等)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 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当对必填字段进行校验时,未输入必输字段,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系统定义不能重复的字段输入重复数据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 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1.5测试阶段

缺陷报告模板

缺陷报告

缺陷类型详细描述

步 骤 和 截 图 等级管理 严重性致命/严重/微小建议(A/B/C/D/E)//一般优先级低高/中/ 状态已分配重新打开保留关闭已修正新建////不一致// 是否重现重现频率 注释 附件 人员及时间管理 实测人员发现版本测试时间 分派程序员计划修复时间指派时间修复版本 实际修复时间修改时间 修复时差完成时间理/缺以后版本解陷处无法修改/不是问题已修改/ /重复/保留无法重现需要更多信息收/意见/决到并接受产生原因 修改方案 复测时间复测人员复测版本复测结论备注否是签字日期是否归档项目经理 Bug Report

Type Description Step and Picture Bug Level Manage Fatal/Critical/Major/Minor/Suggestion Severity High Priority / Medium Priority / Low Priority PriorityNew /Fixed /Closed /Hold/Differed/Reopen / Assigned StatusFrequency Reproducible Comments Attachments Person and Time Manage Detected on Date Detected Detected By in Version Assigned toModified Assigned in Plan fixed Data VersionDataActual Fixed Modified Time DateClosing Date Time Difference

bug报告模板

文件编号:HN863-3-JS-10 记录编号: XXXX 问题报告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软件评测中心

目录 1.功能模块1 (3) 1.1功能模块1的子模块 (3) N.功能模块N ................................................................................................................... 错误!未定义书签。N.1功能模块N的子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功能模块1 1.1功能模块1的子模块 1.1.1 问题简要描述 软件名称MA0601能力验证样品软件版本 1.00 测试人测试时间 缺陷简要描述班级管理下的科目统计信息有误 缺陷严重程度□、崩溃,□、严重,□、一般,□、提示 缺陷对应用例标识 3.1.2.5(亦即对应的需求标识) 发现缺陷的初始条件 1.在班级成绩管理下选择一个班级,点击【显示】; 缺陷再现步骤 2.点击【增加记录】,弹出学生信息输入界面; 3.输入符合规约的学生信息,点击【确定】,信息增加成功 4.检查科目统计信息中的物理“总成绩”,发现物理总成绩计 算错误。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是否再现:□是□否校验人: 是否修改:□是□否 处理结果: 错误原因:□功能与需求不一致□需求分析错误□设计错误□代码错误 □疏忽□其它

最新测试BUG记录表模板

测试BUG记录表外呼前台: 项目信息 测试时间:2012年9月28日测试人员:韩娟娟 前台地址:http://192.168.0.213:8003/login.aspx 后台地址:http://192.168.0.213:8001/login.aspx 后台帐号4000810010 座席 号 2046 后台密码:666666 系统环境:2008系统浏览器:Ie8 合成地址:无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人填写)1、错误路径:客户资料 截图:

错误描述: 1.客户资料——添加客户资料——展开,QQ信息一旦添加,就不能保存。 2.客户资料——来电记录——编辑,咨询内容不能换行输入。 3. 客户资料——查询客户资料——编辑,客户资料也不能换行输入。 备注: 修改反馈记录(格式:时间 + 修改情况) 修改人: 项目经理: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填写)2、 错误路径:通讯录 截图: 图一图二 图三 错误描述: 1.通讯录——个人通讯录——添加,QQ信息一旦添加,就不能保存,msn格式没有验证。如图一 2.通讯录——个人通讯录——编辑,如图二备注中换行输入内容,单击“保存” 后,在列表中显示换行标记,如图三

备注: 修改反馈记录(格式:时间+ 修改情况) 修改人: 项目经理: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人填写) 3、错误路径:知识库 截图: 图一图二 图三 错误描述: 1.知识树不能及时刷新,添加了内容后,需要重新回到此页面才能显示更新内容。 2.知识库——个人知识库——添加,若换行输入知识库内容,添加成功后,再次编 辑或查看时,出现如图二、三所示 3.知识库中个人知识库、企业知识库、共享知识库,单击“查看”时弹出页面显示

bug的格式模板

1.建议的格式――――――――――――――――――――――――――――――――Summary ×××××× Description Actions 1. ×××××× 2. ×××××× 3. ×××××× Actual Result ×××××× Expected Result(可选) ×××××× 2.注意点:――――――――――――――――――――――――――――――――1. 缺陷摘要(Summary) 简单明了,便于理解 长度一般不超过30个单词 尽可能讲明:什么情况,导致了什么问题 以便于他人定位Bug,杜绝不重复报相同的Bug 2. 缺陷描述(Description) 重现步骤(Action) 详细描述重现该问题的关键步骤

省略无关的操作,力求做到:所有重现步骤是充分的和必要的 容易理解的常规步骤,可以一句话带过,比如“以管理员身份登录,进入后台用户管理页面” 和环境有关的问题,给出特定的条件,比如某某操作系统,某某浏览器 实际结果(Actual Result) 描述实际出现的错误结果 可借助截屏来表达 不是总能重现的Bug,给出发生频率或规律 预期结果(Expected Result) 可选,Spec上没有做详细要求,用于测试人员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截屏/附件(Attachment) 针对文字难以表达的或UI方面的问题 图片格式使用JPG格式;BMP图片太大,不建议使用 在图片上用醒目的颜色,标出问题所在区域 也可考虑配上简短的文字 4. 其它 对于多人同时测试同一模块的情况,报Bug前先检查是否已有类似的Bug (TD 提供了Find Similar Defects的功能) Bug严重程度(Severity)必须准确

软件bug测试记录模板

XXX软件bug测试记录表 文档编号: 背景信息 项目名称 测试目的 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 测试时间测试人员 测试说明 1、严重等级: A-Crash(崩溃的):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 数据库异常;数据库连接错误;数据通讯错误。 B-Major(严重的):程序运行错误;程序接口错误;主要功能轻微错误、次要功能缺失;边界条件操作的表、业务规则、缺省值未加完整性等约束条件。 C-Minor(一般的):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打印内容、格式错误能冗余;删除操作未能给出提示;数据库表中有过多的空字段。 D-Trivial(轻微的):界面不规范(不美观、不符合习惯);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输入输出不规范;采用行业术语;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系统处理未优化。 E-nice to Have(建议):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2、Bug 状态: New 为测试人员新问题提交所标志的状态。 Open 为任务分配人(开发组长/经理)对该问题准备进行修改并对该问 题分配修改人员所标志的状态。Bug解决中的状态,由任务分配 人改变。对没有进入此状态的Bug,程序员不用管。 Reopen 为测试人员对修改问题进行验证后没有通过所标志的状态; Fixed 为开发人员修改问题后所标志的状态,修改后还未测试。 Close 为测试人员对修改问题进行验证后通过所标志的状态。由测试人 员改变。 Rejected 开发人员认为不是Bug、描述不清、重复、不能复现、不采纳所 提意见建议、或虽然是个错误但还没到非改不可的地步故可忽略 不计、或者测试人员提错,从而拒绝的问题。由Bug分配人或者 开发人员来设置。Bug严重级别(Severity,Bug级别):是指因 缺陷引起的故障对软件产品的影响程度。由测试人员指定。 Deferred 为任务分配人(开发组长/经理)对该问题准备进行延期修改并 对该问题分配修改,由任务分配人改变。对没有进入Open状态 的Bug,程序员不用管。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XXX项目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测试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度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修改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易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兼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缺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收敛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统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遗留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遗留问题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最新版

公司名称 QR-D-022 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 如:找出缺陷原因。对软件质量作出评价。 1.2背景 该项目的来源: 该项目的委托单位: 该项目的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本测试计划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如无特殊术语时本款可写为“无”。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 本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b. 项目开发计划;c. 需求规格说明书;d. 概要设计说明书;e. 详细设计说明书;f. 用户操作手册;g. 本测试计划中引用的其它资料、采用的软件开发标准或规范。 2.测试方法 列出系统测试所采用的方法,如功能测试、数据库测试、安装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3.测试机构和人员 本次测试由负责,测试人员有:。

4.测试结果 测试记录中错误点的比率: 此项内容参照测试计划中的评价内容填写。 详细测试记录见附件:《测试记录表》。 在此表中列出所有测试的功能名称,并在“是否通过”栏中对逐项功能标明是否通过,若通过,标识“√”,若不通过,标识为“×”。 5.测试记录分析统计。 可按《测试记录统计表》模板进行。 可用圆饼图显示各功能点的问题所占的比重。 6.评价 6.1软件能力 对软件的测试结果与功能需求作比较,如软件能力基本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规定的能力要求,但部分有计算错误,见1.7测试结果。 6.2缺陷和限制 对软件测试结果中的缺陷(或称为错误)加以总结,如×××功能在××操作中发现较大的问题,下一步准备改进,其它尚有部分错误。

Bug报告编写模板

Bug报告编写模板 BUGID Bug的唯一标志,由bug管理系统自动生成 Bug标题简明扼要地对Bug进行概要描述 产品名称软件产品的名称 功能模块名产品子系统 产品版本测试平台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抄送人员创建时间 解决时间关闭时间 测试阶段模块测试、内部集成测试、外部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问题级别紧急、严重、一般、轻微 优先级别高、较高、一般、低 问题来源测试、工程故障、升级、其他 问题类型功能问题、版本问题、遗留问题、新需求、低级错误、改进建议、移植修改、割接问题、配置错误、编译问题、性能问题、设计问题、兼 容问题、新功能增强、偶发性出错 Bug描述这是Bug最重要的一部分,对Bug描述清晰准确,不仅有助于开发人员迅速定位解决问题,还对以后的维护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一些比较 简单的Bug,可以使用一两句话把问题准确描述,而对于一些比较严 重或负责的Bug或者是新的需求,则应该详细说明。 附件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或者不能用语言很好地描述的问题,可以增加界面图形说明或参考资料或详细日志等附件 Bug解决描述(bug解决之后由开发人员填写)开发人员修改问题之后,将Bug回复给对应的测试负责人。对于简单的问题,在回复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用“已解决”或“fixed”这样的语句;而对于复杂或重要的问题,在回复的时候应该详细说明测试的解决方法。

Bug关闭描述(bug关闭之后由测试人员填写)开发回复Bug之后,测试负责人验证该Bug,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则关闭(否则回复给开发负责人,让其继续追踪)。关闭一个Bug时,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问题解决”或“OK”这样的语句回复;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或需求,应该对Bug描述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

编号:ST-XX-STP密级: 公司内部 XX System Test Plan 文件编号:ST-XX-STP 状态: 草稿 评审 初始版 修订版 文档类型: 需求 设计 SCM 测试 项目计划 SQA 项目: XX模块: 当前版本:V 1.1 前一版本:V1.0 页数:10 发布日期:2004-11-03 2004年11月03日

修改历史 注释:评审号为评审记录表的编号。更改请求号为文档更改控制工具自动生成的编号。

目录 1 概述 (1) 1.1目标 (1) 1.2范围 (1) 1.3参考资料 (1) 术语及缩略词 (1) 2测试对象 (2) 3测试步骤 (2) 4测试阶段 (3) 5回归测试 (4) 6测试工作成果的交付 (4) 7测试任务 (4) 8测试环境要求 (4) 8.1硬件 (4) 8.2软件 (5) 9职责划分 (5) 10人员及培训要求 (6) 10.1人员安排 (6) 10.2培训 (6) 11进度 (6) 12风险及风险管理 (6) 13BUG管理系统 (7) 13.1B UG 管理 (7) 13.2BUG级别的定义 (7)

1 概述 本测试计划是针对PS平台的XX手机产品软件功能的测试工作而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测试对象、测试步骤、接受标准、回归测试,同时也是测试组的测试任务、测试职责、人员安排、进度和测试的预期风险及使用BUG管理系统的描述,提供了一个对该软件系统的整体测试计划,用以指导本项目软件测试组的测试人员的工作,同时也为相关项目开发人员提供交流的依据。 XX具有内置摄像头、彩信、移动QQ等功能。XX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由开发组完成,测试组协同开发组进行测试。系统测试由测试组完成,开发人员协同配合。外部测试(现场测试,FTA/TA/SA)由项目软件经理负责,测试组配合。 1.1目标 本测试计划的目标如下: ●检验手机软件系统是否满足XX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XX UI Spec,XX产品说明 PD,XX MenuTree中的功能/性能的需求。 ●测试组的测试人员在项目启动后开始测试工作的准备,如编写软件系统测试计划, 软件系统测试用例(包括手机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压力测试等方面),软件测试环境的搭建等。其中根据XX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定义的功能和性能需求,XX UI Spec,XX MenuTree,XX产品特性说明PD编写XX软件系统测试用例。 ●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根据评审通过的软件系统测试计划和软件系统测试用例 进行软件系统的测试,并形成软件系统测试记录和测试Log。 ●依据软件系统测试记录和TestLog等相关信息,对测试记录的结果数据进行整理和 评价,并形成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周报,里程碑报告,总结报告)。 ●外部测试(现场测试,FTA/TA/SA)的测试用例确保涵盖手机行业的标准或公司的 标准。 1.2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指导本项目软件测试组的测试工作。其中内置摄像头、彩信、SMS、移动QQ、等为重点的测试模块。 1.3参考资料 ●< ST_XX_Schedule.mpp> ● ●< ST_QCT_XX_SCMP > ●< ST_QCT_XX_SQAP> ● 术语及缩略词 MMI Man Machine interface 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 UI User Interface FTA Final Type Approval,是各国GSM手机进入GSM网络必须通过的专业测试,国内开发的手机一般在邮电部传输所和7 layers合资的公司参加测试TA 即邮电部的移动终端入网测试,一般由各个品牌商出面参加测试 SA Shipment assessment

软件测试缺陷跟踪报告模板

软件,测试,缺陷跟踪,报告模板 篇一:软件缺陷报告模板1 xxx系统缺陷报告 第 1 页共 1 页 篇二:浅述软件测试缺陷跟踪管理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课程编号:SZ0051F08课程类型:学位课、非学位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年级: XX级研一姓名:XXX 学号: XXXXXX 河北工程大学XX~XX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浅述软件测试缺陷跟踪管理 XXX (计算机技术 XXXXXXX) 摘要:本文阐述了软件缺陷的基本概念,缺陷跟踪管理的意义,并对传统的缺陷跟踪技术和目前缺陷跟踪管理工具使用的技术进行比较。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使用缺陷跟踪管理技术可以使软件开发过程中各阶段所产生的缺陷都能得

到有效管理,并能支持各个阶段、不同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使软件测试更加有效,可以尽旱发发现缺陷,减少后期维护工作的工作量,降低软件开发与运行的成本。关键词:软件测试;缺陷;缺陷跟踪管理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software bug, the significance of bug tracking management, and compares the traditional bug tracking technology with the bug tracking management tools used at present. Using the bug tracking in the process of software testing can make the bugs be effectively generated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an support all stages, between different people work together, make the software testing more effective, can find bugs as soon as possible, reduce the maintenance workload, reduce the cos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Keywords: software testing;bug ;bug-tracing management 1 引言 缺陷存在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且某个阶段产生的缺陷可能是由于上一阶段的工作失误所造成的,因此,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绝对实用

XXX项目 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概述................................................... 2测试概要............................................... 2.1进度回顾 .......................................... 2.2测试环境 .......................................... 2.2.1...................................................................... 软硬件环境 2.2.2..........................................................................网络拓扑3测试结论............................................... 3.1测试记录 .......................................... 3.2缺陷修改记录 ......................................

3.3功能性 ............................................ 3.4易用性 ............................................ 3.5可靠性 ............................................ 3.6兼容性 ............................................ 3.7安全性 ............................................ 4缺陷分析............................................... 4.1缺陷收敛趋势 ...................................... 4.2缺陷统计分析 ...................................... 5遗留问题分析........................................... 5.1遗留问题统计 ...................................... 1概述 说明项目测试整体情况,经过等。 2测试概要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从2007年7月2日开始到2007年8月10日结束,共持续39天,测试功能点174个,执行2385个测试用例,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7个,测试共发现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的bug68个,无效bug44个,平均每个测试功能点2.2个bug。 XX总共发布11个测试版本,其中B1—B5为计划内迭代开发版本(针对项目计划的基线标识),B6-B8为回归测试版本。计划内测试版本,B1—B4测试进度依照项目计划时间准时完成测试并提交报告,其中B4版本推迟一天发布版本,测试通过增加一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B5版本推迟发布2天,测试增加2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 B6-B11为计划外回归测试版本,测试增加5个工作人日的资源,准时完成测试。 XX测试通过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进行缺陷跟踪管理,B1—B4测试阶段都有详细的bug分析表和阶段测试报告。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模板

魔方宝系统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2017年10月

1.测试环境 2.问题统计 (说明:该报告为阶段性测试的统计报告,该报表统计的bug数量为:本发布阶段内第一份申请单提交日期为起,直至填写报告这天为止的BUG数量,如果以前版本中有问题延期至本发布阶段来修正,那么该缺陷也需要统计进来;如果是功能测试报告则只统计当轮的即可,如果是功能+验证则需要统计本发布阶段的) 2.1按BUG状态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3.测试综述 本轮测试持续将近_______周,到目前为止(如果是功能测试则是指本轮次,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则是指本发布阶段)发现的BUG数据量____个,其中,重新开启:____个,未解决:____个,已解决:____个。(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则还需说明本轮次新发现的bug情况,如:本轮测试新发现的问题有多少个其中严重的有多少个)从测试的角度给出该轮测试是否通过,是否需要做回归测试,或验证测试。 4.问题与建议 总结项目测试过程,以及和开发人员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建议等

5.其他 (如果对应的测试申请单中既有功能测试类型,又有验证测试类型,那么只出功能测试报告即可,同时该项必填,需要在此附上本发布阶段的遗留问题清单以及本发布阶段新发现的重大bug清单;遗留问题清单中如果不属本发布阶段测试范围的须在备注中说明) 5.1遗留问题列表(本发布阶段发现的,以及前发布阶段延期至本阶段来修正的缺陷) 5.2重大bug列表(指本阶段新发现的重大BUG清单) 表11 重大bug列表 5.3质量风险[可选] 主要是在本发布阶段针对开发经理要求不测试且最终确实未测试,但是测试人员从质量的角度认为需要测试的功能点做简要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