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过程对食品安全性影响(正式版)

食品生产过程对食品安全性影响(正式版)
食品生产过程对食品安全性影响(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14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食品生产过程对食品安

全性影响(正式版)

编订人:某某某

审批人:某某某

食品生产过程对食品安全性影响(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节生产环境卫生

一、厂区

1地理位置

根据食品企业的特点,厂址应处在城镇郊区。厂

址周围应清洁卫生,厂区应在居民区下风侧,河流下

游,远离有毒工厂和有机废料、化学废料堆放地区及

传染病中心地点。

2地形、地势与地址

厂址地形与外形整齐为好,这样有利于工厂总平

面的布置。地势要平坦,自然坡度最好在5/1000以

下,以利于排泄雨水、厂内交通运输等。

3水文

要有丰富的水源,城市自来水质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一般要求厂区的相对标高应该在最高洪水水位的0.5 m以上。

4场地面积

厂区应有足够的场地面积以利于全厂总平面图的合理布置,厂区道路和绿化整齐有序,避免人、物流交叉,尤其是道路不可积水,滋生蚊蝇,影响环境卫生。

工厂大门至少应设置两个以上,包括正门(指职工出入门)、侧门(指产品、材料出入口)、后门(指原料、燃料、废料进出口)等。

二、厂区布局及卫生要求

1 生产布局

2 防鼠类、昆虫设施

3 设备的材质和安装

4 厂房、设备的清洗

5 污水的处理

6 厂区面积

生产厂房布置在厂区的中心地带,以便其他部门为其配合服务。

厂房设置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主导风向,生活区、行政区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锅炉、冷库冷冻机房和污水站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主厂房和辅助用房,根据生产工艺顺序,按原料、半成品到成品保持连续性,避免原料和成品、清洁食品和污染物交叉污染。

三、车间

1卫生设备

食品车间的配置分垂直配置和水平配置两种。垂直式是按生产过程自上而下的配置,可避免交叉污染。水平配置通风采光好,运输方便,但增加了设置各种卫生设备的困难。食品车间必须具备以下卫生设备:

(1)通风换气设备。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必须保证足够换气量,以驱除生产性蒸汽、油烟及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保证空气质量。

(2)照明设备。分为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自然照明要求采光门窗与地面比例为1∶5。人工照明要

有足够的亮度,一般为50 lx,检验操作台应达到300 lx。

(3)防尘、防蝇、防鼠设备。食品必须在车间内制作,车间需装纱门、纱窗在货物频繁出入口可安排风幕或防蝇道。车间外可设捕蝇笼或诱蝇灯等设备。

车间门窗要严密。

(4)卫生室。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应设置生产卫生室,工人上班前在生产卫生室内完成个人卫生处理后再进入生产车间。生产卫生室可按每人0.3~0.4 m2设计,内部设有更衣柜和厕所。工人穿戴工作服、帽、口罩和工作鞋后,先进入洗手消毒室,用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槽中肥皂水洗手,并在槽端消毒池盆中浸泡消毒。

(5)污水、垃圾和废弃物排放处理设备。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污水和废弃物处理设备。为防止污水反溢,下水管直径应大于10 cm,辅管要有坡度。油脂含量高的污水,管径应更粗一些并安装除油装置。

(6)洗手消毒设施。洗手龙头必须是非手动开关。龙头的配置数量,每班人数在200人以内可按每10人1个比例配置。超过200人时,每增加20人,

增设1个水龙头。洗手应提供洗手液、消毒液和不会导致交叉污染的干手用品。

2地面、墙壁和顶结构

(1) 地面。应由耐水、耐热、耐腐蚀材料铺成,并有1.5~2.0%的坡度以便排水,且设有排水沟。

(2) 墙壁和天花板应用耐腐蚀、无毒、防水、防霉、不易脱落、易清洗的白色或浅色的材料修建,离地面2 m以下的部分要铺设白瓷砖或其他材料的墙裙,生产车间所有墙角和柱角都应呈3cm以上弧形以防结垢和便于清洗。在有水蒸气产生的车间,天花板应用一定的斜度,以避免冷凝水滴落到产品上。

3 温、湿度控制

在车间内配置温、湿度监测记录装置。

空调的进风口应该设在车间的上方,出风口设在

下方,以便能形成良好的室内气流循环。

水管、蒸汽管和电路线缆灯管线要集中走向,并尽量避免从食品加工上方通过,防止冷凝水或污物对食品污染。

4 工具、容器清洗消毒

车间应有工器具的清洗、消毒和存放区域,严禁露天存放。配置必要的清洗消毒设施,如清洗槽和消毒槽,并供有82℃以上的热水。

第二节食品加工

一、食品加工的基本原则

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2注重食品营养物质最小损失原则

3加工过程无污染原则

3.1加工设备无污染。食品加工设备应选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制成,食品设备大多用不锈钢材料。

3.2加工工艺合理。尽量选用天然添加剂及无害的洗涤剂,避免交叉污染。

3.3选用适宜的贮藏和运输方法。选用安全的贮藏和运输方法及容器,防止污染,严禁因混装而造成的污染。

3.4原料来源明确。绿色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必须经过专门的认证机构认可,辅料也尽量使用已经得到认证的产品。

3.5企业管理完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要求管理严格,并且经过认证人员考察。

4无环境污染原则

食品加工企业不仅要注意自身的洁净,还需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应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加工后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料等都需经过无害化处理,以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加工企业

食品加工企业建筑布局要合理,应具有完善的供排水系统,良好的卫生条件,严格的管理系统,以保证生产中不受外界污染。此外,它还应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应推行GMP(良好操作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等方法,从原料开始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控。

2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件后方可上岗,以后每年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工作服、鞋、帽整洁。用于洁净区的工作服、鞋、帽等必须严格清洗、消毒,每日更换,并且只能允许在洁净区内穿用,不准带出区外。

3加工设备

加工设备应选用不锈钢材质,在一些常温常压、pH值中性条件下使用的器皿、管道、阀门等,可采用玻璃、铝制品、聚乙烯或其他无毒的塑料制品代替。但食盐对不锈钢和铝制品有强烈的腐蚀性,应特别注意。加工设备轴承所用的润滑油部分应完全封闭,并尽可能用食用润滑油。设备管道应设有观察口,以便于拆卸修理。管道转弯处应呈弧形,有利于冲洗、消毒。设备布局要合理,避免加工中交叉感染。

4加工工艺

4.1 食品原料、辅料的控制

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采购时,必须按有关规定索取有效的检验报告单,属食品新资源的原料,需索取卫生部批准证书(复印件)。原料的运输等应符合食

品卫生要求,

原料购进后应进行取样检验等严格的验收,采取先购先用的原则,对不合格或过期原料应进行标注并及早处理。

原料投产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对于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不得投产使用。

4.2 水质控制

食品加工用水须符合国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饮料用水须符合国家GB10791《软饮料用水标准》要求。

4.3 配料和加工

配料前,须检查配料罐及容器管道是否清洗干净、符合工艺所要求的标准。原辅料须经过物料通道

进入生产区,凡进入洁净厂房、车间的物料,必须除去外包装。若外包装脱不掉,则要擦洗干净或换成室内包装桶。配制过程原、辅料必须混合均匀。

4.4 杀菌

杀菌时应准确记录杀菌的温度、压力及时间等指标。对于不能加热杀菌的产品,可根据不同工艺和食品卫生要求使用微波、辐射等方法,以确保杀菌效果。

4.5 装填

应避免食品在加工中的二次污染。

三、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影响

1 分离技术

过滤(过滤介质、助滤剂)、萃取(有机溶剂毒性)、絮凝剂(絮凝剂毒性)、膜分离(膜污染)

食品保质期检测方法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1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 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 培养条件: 温度约37,湿度约75%.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 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 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 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 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 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食品保质期 健康教案

食品保质期(大班健康) 活动名称:食品保质期 活动目标: 1、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及它的作用,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实用食品,激发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活动准备:教室里面的各种废旧物品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观察感知——联系3、15讲一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师:老师今天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我的肚子有点疼,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幼儿猜测)其实,我是吃坏了东西了,哎,昨天的时候,老师和好朋友出去玩,买了一些牛奶喝了,谁知道牛奶是过期的,所以,老师的肚子现在还疼呢。吃了过期的东西会不舒服的,会生病的。老师是怎么知道吃过的牛奶是过期的呢?(盒子上有时间的)盒子上的时间叫食品保质期 2、观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质期啊?看看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东西有保质期啊?你在哪里找到保质期?师生小结:一般来说,饮料的保质期都在哪里?(瓶口上)盒子包装的保质期在哪里啊?(盒子底部)口袋食品的保质期在哪里啊?(口袋边上)原来他们的位置都不一样的啊师:那保质期的时间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回家的时候你们看看再告诉我。 3、联系3、15讲一讲昨天老师吃了过期的食品后,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我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了,因为昨天是3、15号,也就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果你买的东西质量不好或者是过期食品都可以为自己讨回公道的。

糖果王国 一说教材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糖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始如此。因此,选择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的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产生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椐此,制定如下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初步了解糖的作用。 2、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重难点: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糖果王国,各种糖果散放于活动区、玩具柜等处,在适合的地方悬挂一些糖果。 2、糖果国王头饰一个。 二、说教法。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影响。幼儿对糖果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也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活动组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糖果的特征。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三、说教学程序。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我将活动设计成三个环节。(一)在糖果王国里找朋友。 1、进入糖果王国。 教师戴着糖果国王的头饰,用拟人化的身份引出主题。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朋友。 进入糖果王国后,请幼儿随意寻找多种糖果做朋友。导入语:孩子们,糖果王国到了,你们看,好多糖宝宝在欢迎你们,快去找个糖宝宝做朋友吧。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糖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 幼儿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该环节通过让幼儿自由地对糖果进行探索,给予充分的自由,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1、幼儿自由的感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 要原因及对策(新版)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 策(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吴仪副总理也说:“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工作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问题。然而我国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曝光的假冒伪劣食品,接二连三的食品中毒事件,却让人感到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么,我国为什么接连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能否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呢?笔者就此问题试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 在有关部门公布的一系列食品违法犯罪案件中,无论是广州甲醇勾兑的假酒致人死亡,劣质奶粉事件,还是四川彭州的毒泡菜,陈化粮事件或是龙口粉丝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造成这些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执法力度不够、检测手段落后、企业惟利是图、消费者

食品安全重要性

食品安全重要性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较多,与本文研究相关的议题主要包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对策等方面。 (一)关于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研究 食品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国外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侧重食品数量安全(Food Security)到侧重食品质量安全(Food Safety)的转变过程。D.Gale.Johnson等认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军事和战略考虑,二是缓解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食品需求缺口。Sen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应通过赋予社会和个人公平的权利与能力,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扩展这种能力,以根本改善食品安全状况,而不能仅仅依靠增加食品供给一个环节。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食品安全的研究由国家行动转向市场行为,由生产行为与供应总量拓展到消费行为与分配状况等,即强调“每一个家庭都有获得粮食的能力”,同时逐步加强了对食品品质需求、食品卫生与营养安全,以及食品获取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等问题的重视。IFPRI的Von Braun等在对食品安全的研究中指出,食品安全除了基本的获取安全外,其他如健康、卫生的环境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照顾的能力等因素,也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Vandana Shiva 等研究认为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意味着足够的、安全的、营养的以及文化安全的食品。

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食品安全的内涵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食品供给安全(Food Security),它涉及食品供给数量的保证,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二是食品质量安全(Food Safety),它涉及食品质量的保证,以避免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学者们认为,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供给安全是两个不同的议题,但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对人类健康有共同的影响。 有部分学者从环境、生态、社会等层面对食品安全进行了界定。张文学等在对食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过程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安全的环境责任”概念"。吴泳将食品安全提到生态安全的层面上,并用生态文明的理论对食品安全做了探讨。周应恒等从经济学角度对现代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多层面分析,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现代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产物。李磊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社会性概念,食品安全可看作是一种“社会约定”。这种“约定”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及消费效应的全过程,既包括生产安全,又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又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又包括未来安全。 (二)关于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或因素研究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涉及方方面面,非常复杂,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消费因素、管理因素、生物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等。美国农业经济学家Kinsey教授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整个食物供给链。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水、土壤和空气等农业环境资源的污染;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食品保质期》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食品保质期》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食品保质期》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食品保质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并获得食品保质期的相关经验,尝试学看保质期。 2、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初步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课件、录像片、日历表、各类食品、记录表格、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幼儿在超市购物的短片,引导幼儿仔细观看。 师:小朋友,你们都逛过超市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短片,小朋友仔细看看片子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逛超市的?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带问题看短片) 师:好,短片看完了,下面谁来回答刚才老师的问题。 (幼儿:小朋友逛超市很开心;有的小朋友选了很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我看见有的小朋友在看价钱;我看见有的小朋友在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提问:为什么要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呢?(判断食物是否过期) 教师说出保质期的概念。 师:“所有的食品都有它的保质期,保质期就是告诉我们在这个日期内可以安全的食用,保证我们身体的安全和健康。” 师:“小朋友们,过期食品能吃吗?为什么?” 第 2 页共 5 页

二、介绍食品保质期的作用与重要性 师:短片里的小朋友在哪里发现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呢? 师:“其实啊,所有的食品包装上应该都有两个日期:一个是保质期,另一个是生产日期,通过这两个日期我们就能判断是否过期。” 三、幼儿自主观察感知食品的保质期。 1、教师出示幼儿喜爱的食品,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师:“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零食,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一找它们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呢?”老师将食品发放给幼儿,幼儿自主观察,自由讨论。 2、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你们都找到了吗?两个日期都找到了的举手。在哪里找到的? 请幼儿举手发言,引出日期出现的位置不同,时间不一样。 四、引导幼儿学习判断食物过期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找得又快又好,光是找到了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判断才对哦! 师:“老师带来了两种食品,我们要正确判断是否过期,要借助于日历和表格帮忙。教师出示一张表格如下: 1、引导幼儿看清楚老师的记录过程。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首先把食物的图标画上,再把找到的日期填上去。(生产日期、保质期) 出示日历和吸铁石,引导幼儿一起计算,要求幼儿从生产日期往后数,数几个月就出示几个吸铁石在日历上,把计算的时间记录在到期时间的格子里。 引导幼儿说出今天的日期,仔细观看日历表,最后判断是否过期。 第 3 页共 5 页

(1)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技术对食品保质期的影响

包装工艺学综合性实验报告 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及贮藏条件对馒头块保质期的影 摘要 本实验采用馒头块作为食品研究对象,因为考虑到馒头白,饭堂可以新鲜出炉,而没有添加过多的防腐添加剂等等,排出了多种变量,也容易观察、对比,容易获得结果。不同的包装形式对于馒头保质期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地选择包装方式,可以延长馒头保质期,减少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包装形式对保质期的影响,从而得出馒头在脱氧或者气调包装、高阻隔性等条件下可以取得最佳的包装效果。 关键词:馒头保质期包装

This experiment adopts the steamed bread pieces as food research object, considering the steamed bread which the dining hall can be provided is white. Without adding too much anticorrosive additive, from a variety of variables, it is easy to observe, to contrast, and easy to get results. Different forms of packaging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for quality of steamed bread pieces .Reasonably choose the packing way, we can extend the steamed bread pieces expiration date, reduce the cost of economic. In this subject, by compar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ckaging form of steamed bread pieces, and summarize the differences among in vacuum packing, Modified-Atmosphere Packaging(MAP)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barrier property, can achieve the best effect of packaging. Key words: steamed bread pieces 、expiration date、packaging

大班健康《食品保质期》教案

大班健康《食品保质期》教案Teaching plan of food shelf life

大班健康《食品保质期》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及它的作用,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 实用食品,激发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活动准备: 教室里面的各种废旧物品 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观察感知——联系315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师:老师今天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我的肚子 有点疼,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幼儿猜测) 其实,我是吃坏了东西了,哎,昨天的时候,老师和好 朋友出去玩,买了一些牛奶喝了,谁知道牛奶是过期的,所以,

老师的肚子现在还疼呢。吃了过期的东西会不舒服的,会生病的。 老师是怎么知道吃过的牛奶是过期的呢?(盒子上有时间的)盒子上的时间叫食品保质期 2、观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质期啊?看看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东西有保质期啊?你在哪里找到保质期?师生小结:一般来说,饮料的保质期都在哪里?(瓶口上) 盒子包装的`保质期在哪里啊?(盒子底部)口袋食品的保质期在哪里啊?(口袋边上) 原来他们的位置都不一样的啊师:那保质期的时间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回家的时候你们看看再告诉我。 3、联系315讲一讲昨天老师吃了过期的食品后,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我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了,3月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果你买的东西质量不好或者是过期食品都可以为自己讨回公道的。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水产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精)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已成为世界水产品生产大国。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恶化, 主要养殖品种疫病, 滥用药物等问题十分严重, 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 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我国水产食品安全的现状入手, 归纳了目前水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分析了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今后水产品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 1. 我国水产品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是个渔业大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目前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阶段,除了新品种、基因工程外,环境控制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等都引入了生态概念。过去片面追求高产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正在恢复中,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循环利用、健康养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成为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成为渔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然而, 水产养殖中食品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国水产养殖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大多分布于沿海港湾和河口附近水域, 这些水域也是沿海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排污的主要受纳场所。据统计, 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 80亿吨。富含营养物质和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沿海水体,致使局部海域水质恶化。另外, 养殖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水域生物受到病原肆虐、养殖生物抵抗力低、养殖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其直接后果就是水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由于养殖环境恶化, 主要养殖品种疫病严重, 滥用药物加阿公保险使用禁用化学物质等问题十分严重, 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 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如美国同样数量的出口产品, 价值相当于我国的两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不仅易对食用者产生长期慢性危害, 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近年来, 我国水产品出口因激素、抗生素和微生物超标等问题而遭遇技术壁垒的事件时有发生。如 2001年,我国水产品在出口欧盟时被检出氯霉素残留超标,致

确定食品保质期的理论和技术

确定食品保质期的理论和技术 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预示在任何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食品质量的日期。在此期间,食品完全适用于出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通过食品保质期,消费者可以了解所购产品的质量状况,生产商可以指定正确的流通途径和销售模式。 但由于食品在配方、工艺、包装等各方面的差异,各类食品有不同的保质期。尽管国家对已有的各大类食品的保质期已有具体的规定,但对于新产品的出现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应用,生产商需对产品的保质期进行准确的测定,以保证产品在流通、销售等环节中质量的稳定,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新鲜、营养的更高需求。 l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 食品是一个多元的、活跃的复杂体系,和食品品质有关的微生物增殖、酶反应、物化变化等都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而外界一些条件如温度、湿度也会影响这些反应的进行。和食品保质期有关的因素主要有食品的化学组成、加工技术、包装形式和贮藏条件等。水分含量高、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是微生物优良的培养基,微生物的快速增殖很容易使食品腐败变质。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容易产生脂质自动氧化,使产品氧化酸败,当同时有Fe,Cu等矿物质存在时,会加速这种反应的进行。因此研究者在开发一种新产品时,为了延长保质期,会根据化学组成,添加一些防腐剂、抗氧化剂等。而超高温、高压、辐照等杀菌及无菌包装技术的应用,可使容易腐败的食品如牛奶的保质期由原来的l0天延长至90天。为了减少氧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抽真空、充氮、二氧化碳的包装也应运而生。 2确定保质期的方法 在研发新产品或对已有产品的配方或工艺改进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研发人员不可能对产品的保质期进行实际的测定,特别是那些经处理后不易滋生微生物产生腐败的食品。在这种情况下,研发人员为了较准确地预计产品的保质期,一般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寻找有相同化学变化的相关产品,借鉴其保质期数据;或通过在短时间内加速破坏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来外推估计可能的保质时间。 在产品上市后,再继续通过实际货架条件下随机抽取样品的方式来验证保质期,另外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质量投诉来了解保质期的状况[Zl。在这些方法中,实验室研究人员应用的最多、系统性最强的是加速破坏性实验(ASLT)。把最终产品储存于一些加速破坏的恶劣条件下,定期检验质量的变化确定此种条件下的保质期,然后以这些数据外推确定实际储存条件的保质期,其理论依据是和食品质量有关的化学动力学原理。 根据Labuza的推理,食品体系中质量损失是各影响因素导致的共同结果,它们之间遵循动力学反应规律(1)。 dMdt表示食品质量随时间的变化,Cx,表示内部因素,包括各反应物质的浓度、微生物的水平、催化剂、抑制剂、pH以及水分活度等,Ex表示外在的一些环境影响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机械压力等。在这些综合的因素中,首先需确认哪种反应(酶反应、物理化学变化、微生物增殖)是影响质量下降的关键过程,然后根据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进行统计拟合确定反应级数,在其他外界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假定反应速度常数恒定。 与食品质量有关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对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外界条件都很敏感。就温度而言,可以根据从热力学定律推导过来的温度和速度常数之间存在的Arrhenius关系式来预测温度对食品变质程度的影响(2)。 k=koe-~ (2)

如何理解食品标准中的“保质期”

如何理解食品标准中的“保质期” 一、标准中规定保质期的意义 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食品保质期的定义为: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一般认为,所谓食品的保质期应当是生产该食品的企业自己确定的,反应了企业对其产品品质的自信,也是企业对消费者作出的保证,表明企业对保质期内的产品的品质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在以往制定的标准中为什么会确定保质期?而新颁(修)标准却无保质期规定?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食品工业技术亦欠发达。无论在食品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应用、生产人员素质、企业的质量安全体系管理等都不能满足高标准食品产品的生产,此时期食品的生产往往满足社会对量的需求(解决温饱问题),而非质的满足。在此情况下,国家必然会制定强制性的食品保质期限,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促进食品企业的工艺革新,以达更高的食品品质,满足社会需要。因而,此时期规定的食品保质期往往是最低的要求,即最短应达到的期限,达不到该期限即为不合格产品。相反地,保质期限相对较长,应证明该产品的品质更好。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工艺进步日新月异,使得食品的保持品质的期限大大延长,亦使得国家规定强制性保质期的必要性大大降低,其体现即为新修(制)定的食品标准不再规定保质期。如:粮食行业标准LS/T3212-1992《挂面》在第,而在新修定的LS/T3212-2014《挂面》同样删除了对保质期的规定。正因为国家标准不再对保质期加以规定,从而给生产企业留下了自主制定保质期限的空间。这也就是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食品时,同样的食品,不同的企业规定着不同的食品保质期。 注意,第,表明所设保质期限为最短期限。而第,分别按照,在标签上具体标注产品的保质期。”说明企业可自主标注保质期的具体期限。 二、有权解释机关的解释 虽然企业可自主规定食品的保质期,但现行强制性标准、企业产品标签标示的推荐性标准或企业标准中已规定保质期的,企业就必须遵照执行。 企业在标注食品保质期时,其实际标注大于和小于标准规定的保质期限意义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位列居民最关注的十大热门话题前三位。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绿色食品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

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按照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诱因和解决方式的差异,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主要表现在种养殖源头污染、食品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等。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11.60 -2.93% 股吧研报]的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我国13亿多人口每天消耗20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众多的食品供应商具备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难以符合安全标准。调查显示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平均达到20%左右。 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 及预防措施(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新版)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国内相继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不应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畜产品量的增加,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就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连国内市场也将失去立足之地。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物等)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准上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

出口的瓶颈。我国仅2000年上半年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药残,食品卫生问题被美国FOA扣留;近几年,我国出口到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鸡肉中常有被检出违禁药物超标事件;2002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虾、对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其后不久,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通过了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食品的决议。该决议称:近期欧盟食品兽医局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对药物残留的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问题出在兽医使用了受禁的药物。因此,只有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才能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畜牧业长期持续发展。 畜产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动物疫病传播微生物污染、滥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化学物质污染和残留等,同时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涉及畜禽养殖环节,畜禽运输,流通环节以及畜产品的加工环节。本文仅就畜产品生产阶段不安全动物源性食品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饲草、饲料的污染饲草、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

食品保质期的4大误区

对于食品保质期会存在哪些误区呢? 1、保质期是绝对的,过期一天也不能吃 在很多人眼里食物的保质期是非常绝对的,保质期的前一天能吃,保质期后哪怕只过了一天也不能吃。其实事情并不是绝对的,食物不会在一天之内发生质的变化,而是慢慢的变化。所以在判断食物是否能吃的时候,不能只看保质期,虽然保质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但是世事无绝对,还是要留心食物的状态。 2、保质期里的食物是绝对安全的 很多人一看食物没有过保质期就能放心的吃,这一点和上一点一样,都是过于绝对的,都是不正确的想法。保质期只是其中一方面,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食品安全,比如说食物过早的腐烂,再比如说因为没有储存好还是提前的变质,再比如说袋子没有包装好,出现漏气的情况等等。在拿到实物的时候,不仅要看保质期,还要看食物的状态,看一下外观,闻一下气味,尝一下滋味,看有没有异常的状况。 3、保质期越久说明防腐剂越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购物习惯,有的人喜欢买保质期短的食物,认为保质期短,防腐剂肯定放的少,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有一些食物没有放防腐剂,也更加容易储存,比如说蜂蜜。有一些食物则是因为生产过程技术比较先进,更加的耐存,不一定是放了很多的防腐剂。所以把保质期作为衡量防腐剂多少的这一观点,并不科学。 4、食物放进冰箱就不会坏 有一些不带包装的食物,没有保质期这一说。很多人认为把食物放进冰箱,食物就不会变质,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冰箱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并不是一直不会让食物变质。而且有些食物本身就不适合放进冰箱,放进冰箱里会加快它的腐烂。 为了避免吃坏身体,大家要正确认识食品的保质期。对保质期内的食品也要多留个心眼,对临期或过期的食品既不要浪费也不要过于侥幸,总之,多留心观察,一旦出现异状也要尽快处理!

食品保质期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1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 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 培养条件:温度约37,湿度约75%.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及其应用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一年以上)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A.基本原理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由于许多包装食品通常可以储存超过一年,评价对储存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如产品本身配料的改变(采用新的抗氧化剂或增稠剂),加工过程的改变(采用不同消毒时间或温度),或包装材料的改变(采用新的聚合体薄膜),都会希望储存期尽可能持续到产品所要求的时间(商业储存期)。但许多公司都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来知道这些新产品/新加工过程/新包装材料能否提供足够的储存期,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决定(如新工厂的合同,采购新设备,或者安排供应新包装材料等都有时间限制)。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来加快产品储存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就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命 的延续,而且还关乎道德、诚信及政府的公信力。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着重大的经济转型和 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实现我国食品行业形势的根本好转,本文展开了对食品 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 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1.1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001年南京冠生园陈 馅月饼事件;2003年金华火腿的敌敌畏事件;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2005年的苏丹红、孔雀石绿事件;2006年的陈化粮、毒猪油、红心鸭蛋安全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这是当年影响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催生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诞生)。而在 《中国食品安全舆情报告蓝皮书》中指出,2012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有1942起。而到了2013年,广州药业维生素C银翘片被曝含有剧毒农药砷、汞的残留,费列罗巧克力惊奇出现活蛆吓坏顾客,焦点访谈曝出不明不白的白酒等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说明我国 的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 1.2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首先,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 大隐患。我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500万吨,农药超过130万吨,单位面积使用量 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过量的施用化肥,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预防和治疗家畜、家禽、鱼类等的疾病,促进生长,养殖者大量投入抗生素、磺胺类和激素等药物,造成了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兽药的残留已经成为目前及未来影响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其次,由食源性污染产生的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中国公民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按照卫 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我国最近几年的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较大的 上升。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万~4万人,但专家估计 这个数字漏报率达到95% ,因此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最后, 新技术的风险,如转基因食品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它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未被证实的安全风险,引发 各界广泛争议。虽然转基因食品在抗虫害、高产量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但同 时转基因食品对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长期影响,如导致过敏反应、具有毒性、抗生素标记基 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等。而且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也可能有威胁,如对生物多样性的 威胁或生态污染。由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估计不足,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我国食品 安全中令人担忧的长期不安全因素。 1.2.2食品加工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食品保质期试验方法,保质期检测及应用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及其应用 Accelerated Shelf Life Testing(ASLT)and application 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一年以上)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 Abstract: using the principle of chemical kinetics, change the storage conditions to shorten the shelf life of food, and in a short time can get the shelf life of long life foods at normal condition, and apply in stability test for food, to insure the commercial shelf life of foods. 保质期试验专用设备-保质期试验箱 A.基本原理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目前国内先进的设备有百航牌保质期试验箱 由于许多包装食品通常可以储存超过一年,评价对储存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如产品本身配料的改变(采用新的抗氧化剂或增稠剂),加工过程的改变(采用不同消毒时间或温度),或包装材料的改变(采用新的聚合体薄膜),都会希望储存期尽可能持续到产品所要求的时间(商业储存期)。但许多公司都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来知道这些新产品/新加工过程/新包装材料能否提供足够的储存期,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决定(如新工厂的合同,采购新设备,或者安排供应新包装材料等都有时间限制)。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来加快产品储存期的测试,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ASLT)因此产生了。制药工业早就广泛应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储存期及药效测试。 在给定的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衰退与时间成反比例。温差为10°C的两个任意温度下的储存期的比率Q10=温度为T时的储存期/ 温度为(T+10°C)时的储存期,对储存期有 通常来说,罐头食品的Q10为1.1~4,脱水产品为1.5~10;冷冻产品为3~40。 B.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ASLT)步骤 可采用以下步骤来设定食物产品的储存期: a.测定产品的微生物安全及质量指标; b.选择关键的变质反应,哪些会引致产品品质衰退,而这些品质衰退是消费者所不 能够接受的,并决定哪些测试必须在产品试验过程中进行(感官上或仪器上的); c.选择使用的包装材料:测试一系列的包装材料,这样可以选择出一个最为划算的 材料(即经济又满足一定的储存期)。 d.选择哪些将作用于加速反应的外在因素,见下表所建议温度,必须选择最少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