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正式印发稿)

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13—2030年)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现状 (3)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3)

二、物种多样性 (3)

三、遗传资源多样性 (4)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及挑战 (5)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5)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 (8)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三、战略目标 (12)

第四章战略任务与优先行动 (15)

战略任务一完善政策法规与管理体制 (15)

战略任务二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 (16)

战略任务三提高生物多样性就地与迁地保护水平 (17)

战略任务四推进生态建设与重点流域污染防治 (20)

战略任务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防范 (21)

战略任务六加强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23)

第五章保障措施 (25)

一、加强组织领导 (25)

二、落实配套政策 (25)

三、提高实施能力 (25)

四、加大资金投入 (25)

第六章2022年前重点项目 (27)

项目1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编目 (27)

项目2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 (28)

项目3近岸典型海域生物资源综合修复工程 (28)

项目4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29)

项目5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30)

项目6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程 (31)

项目7野生动植物培育利用工程 (32)

项目8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工程 (33)

项目9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点)建设 (34)

项目10重要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治工程 (35)

项目11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查验技术体系和平台建设 (36)

项目12紧缺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37)

项目13重要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工程 (38)

前言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继气候变化之后又一国际环境热点,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意志。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先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工程,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

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最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出台《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推进全省生物多

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举措,切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年)》,对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该行动计划是指导我省今后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现状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江苏横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和南北交汇特点。受地形地貌和人为干扰因素的长期影响,江苏森林生态系统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天然林面积较少,但其基本组成类型及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地带性植被类型由最北部的落叶阔叶林逐渐过渡到最南部的常绿阔叶林。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北的丘陵山地,分布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南至宜溧山地北麓,分布着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宜溧山地分布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江苏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有湿地5类16型,共282.1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27.5%。其中自然湿地4类12型,共194.6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68.96%;人工湿地有4型,共87.59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31.04%。自然湿地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99.22万公顷,河流湿地38.93万公顷,湖泊湿地53.65万公顷,沼泽湿地2.80万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是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为丹顶鹤、黑嘴鸥、勺嘴鹬等濒危鸟类提供了重要的繁殖地或越冬地。

二、物种多样性

全省有维管束植物2290种,其中蕨类植物163种,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2113种,天然分布有宝华玉兰、银镂梅、秤锤树、金钱松等珍稀濒危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脊椎动物1070种,其中鸟类尤为丰富,达473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36.8%,湿地鸟类334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60余种,属于中外《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规定的种类达243种。全省水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

共有鱼类476种。东部沿海有著名的吕四、海州湾等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和贝藻类等水产品。内陆水面有鲥鱼、刀鱼、河豚等淡水鱼类140余种,是全国河蟹、鳗鱼苗的主要产地。全省有中国特有种550种,其中特有植物468种,特有哺乳动物10种,特有鸟类3种,特有爬行动物18种,特有两栖动物7种,特有鱼类44种。

三、遗传资源多样性

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有栽培大田农作物133种、果桑茶34种、蔬菜种质资源172种,养殖种质资源25种148品种。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其中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10种,列入《江苏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9种,列入省地方品种志33种。全省共有各类中药资源1600种,其中植物药用资源1384种,重要的道地药材包括茅苍术、苏薄荷、太子参、夏枯草等。全省共有观赏植物1336种,种植利用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达260余个。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及挑战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一)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江苏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江苏省种畜禽管理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林业生态工程、湿地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批专项规划。

(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成立江苏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生态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市、县(市、区)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成立“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统筹推进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立“江苏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统筹协调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省市纵向联动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机制,省级层面设立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和湿地保护站,苏州、无锡、扬州、盐城、泰州、淮安、常州、连云港、宿迁等市成立相应的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确保了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基础调查得到加强

开展全省生物物种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和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基本摸清全省各类生物物种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开展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基本摸清全省湿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和主要生态特征。开展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准确掌握我省野生动物和重点野生植物的野外资源状况。开展2008年以来全省进出口贸易的物种资源调查,明确我省贸易中的重要动植物种资源种类,掌握近年贸易中的物种资源流动状况。开展全省重要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并实施动态监测。出版《江苏植物志》、《江苏省志:生物志》、《江苏鱼类志》等动植物志书。

(四)就地迁地保护成效显著

就地保护稳步推进。全省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32个,总面积60.19万公顷, 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8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33.62万公顷。这些保护区基本保护全省90%以上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麋鹿、丹顶鹤、银缕梅、宝华玉兰等国家重点保护或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全省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达50.40万公顷,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27处,国家湿地公园13处、省级湿地公园26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6处。建立省级以上森林公园55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7个。建立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23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迁地保护不断加强。在全省13市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初步形成珍稀濒危物种野外救护网络体系。各动物园积极开展濒危物种人工繁育,猴类、鹤类、麋鹿、华南虎等濒危物种的种群繁育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30个,遗传资源保护区3个;建立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国家级水禽品种基因库和太湖猪基因库,分别保存地方遗传资源25个、

12个和3个。建立长江下游特色经济鱼类、湖泊特色鱼虾贝类、海洋经济贝类、海洋鱼类、水生经济植物等种质资源库。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5个。

(五)生物安全管理力度增强

不断增强出入境生物物种资源的查验水平,加大打击走私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力度。在全省进出境口岸逐步建成出入境生物物种资源查验体系,形成以省检验检疫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为核心、以市动植物检疫实验室为基础的动植物检疫实验室体系,有效防范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流失。积极开展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水花生、加拿大一枝黄花、美国白蛾等外来入侵物种在我省的蔓延扩散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防治实现连续八年“双下降”。初步构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体系和信息系统,先后建立8个国家级、34个省级、74个市县级监测站。

(六)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绿色江苏建设全面推进,2012年林木覆盖率达21.6%。实施江河湖海防护林、丘陵岗地植被恢复、绿色通道、村庄绿化、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等一批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初步建成以丘陵山区重点生态公益林为主体,以江河湖海防护林带为骨架,以农田、水系、道路林网为脉络,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嵌点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得到落实,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下,编制实施《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将全省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以及重要湿地、水体、山体等15类重要区域划定为生态红线区域,加强生态空间管制,严守生态红线。全省已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22个,国家生态农业县、环境优美乡镇、园林小城镇、生态镇、生态村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七)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重点流域治理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125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比例提高19.2%,劣于V类的比例减少16.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9%。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保持II类,淮河流域23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超过90%,南水北调干线水质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组织实施盐城沿海潮间带、洪泽湖东部、溱湖湿地等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和恢复湿地近50万亩。实施山体保护和工矿废弃地复绿工程,划定山石禁采区81个,禁采带29条,禁采面积扩大23%。加强矿山生态修复,800多个宕口得到整治。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

虽然近年来我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

(一)开发和保护矛盾仍然突出

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但土地开发强度却位于全国前列,2012年,全省土地开发强度接近21%,苏南地区接近28%。在丘陵山区开发、公路建设、围湖造田、滩涂围垦和海洋海岸工程等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下,我省自然栖息地日益缩小和破碎化,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持续增加。白暨豚、香果树等国家重要保护野生动植物已从野外绝灭,丹顶鹤、中华鲟、扬子鳄、珊瑚菜、水蕨等珍稀濒危物种,以及刀鱼、鲥鱼、河豚等经济鱼类的野外种群数量大幅缩减,部分已处于濒危状态。过度采挖和开发致使部分珍稀物种资源丧失严重。金钱松、榉树、青檀等名贵树种曾有广泛分布,由于过度砍伐已处于资源枯竭状况。过度捕

捞致使主要经济水产品种资源明显衰竭,捕捞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湿地资源仍面临围垦、过度利用等各种威胁,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的不利趋势短期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护和开发的矛盾仍然突出。

(二)环境污染压力依然较大

我省生态环境总体上仍没有迈过高污染、高风险的阶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然较大,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位居全国前列。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主要湖泊普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太湖部分湖区受总氮影响,水质劣于V类。淮河、南水北调、通榆河等部分断面水质尚不能稳定达标。长江入江支流污染较重,近岸海域水质有下降趋势。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整体上尚未得到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而且导致自然栖息地质量下降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严重威胁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水生和河岸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三)品种单一化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

随着新品种的开发利用,以及种子生产商品化和社会化,我省品种数量迅速减少,作物、果树、蔬菜种植和家畜家禽养殖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种。品种单一化造成品种资源的数量减少,许多拥有重要基因资源的地方传统优良品种遭到淘汰或消失。如原较普遍种植的荞麦、高粱等已较少发现;小米品种大头黄、大粒黄、白沙榴、小拔谷,黍稷品种得罗儿、白米黍子、平头儿、黄稷子等地方特色品种资源已在我省消失,枫泾猪、横泾猪等地方猪品种已灭绝,中梅山猪、沙乌头猪、淮北猪等受到严重威胁。苏北地区的农田林网多以杨树为主,城市绿化树种选用单一,大量的乡土树种正逐渐消失。

(四)外来生物入侵风险不断加大

我省是受外来生物入侵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有豚草、假高粱、水葫芦、大米草、一年蓬、毒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杂草89种,约占全国外来入侵生物总种数的三分之一,有松材线虫、美洲斑潜蝇、棉花枯黄萎病等外来入侵病虫害20余种。外来入侵生物对我省生态环境、农林业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跨区域传播的风险越来越高,防控形势日趋严峻。

(五)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控、生态补偿等地方法规尚未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多个部门,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政府考核目标责任制尚缺乏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考核指标。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机制亟待完善,在自然保护区建设、物种资源查明与监测、品种资源收集和存储、迁地保护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存在资金缺口。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全面建立。

(六)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行动和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整体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少数地方还存在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沿海地区围垦滩涂和滥捕海洋鱼类资源的问题依然突出。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不强,超标排放、非法排污、恶意偷排等行为依然存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提高全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任重道远。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手段,遵循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统一,强化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推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绘就“美丽中国”江苏画卷。

二、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强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

(二)统筹规划、分期实施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相关规划和计划,分期实施,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确保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针对当地自然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重要遗传资源实施重点保护。坚持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四)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和教育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战略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2017年,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具体包括以下指标:

1. 50%的区域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2. 林木覆盖率达到2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7%;

3.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达到6%以上;

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全部达到国家规范化建设的要求,80%省级自然保护区达到国家规范化建设要求;

5. 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2%以上,沿海滩涂围垦生态用地比例不少于20%;

6. 地表水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达到60%,近海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

7. 92%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红线区域内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8. 80%以上的地方动植物遗传资源进入国家、地方种质库保存,70%以上的野外现存种群量极少的受威胁物种和野生近缘植物进入资源圃或在原位保护区保护;

9. 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50%的站点能开展生物多样性日常监测;

10. 基本建立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查验管理制度;

11. 各级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

(二)中期目标

到2022年,努力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具体包括以下指标:

1. 全省基本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2. 林木覆盖率达到2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

3.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面积占省国土面积比例保持20%以上,自然保护区占省国土面积比例保持6%以上;

4.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达到国家规范化建设要求;

5. 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5%以上,沿海滩涂围垦生态用地比例不少于30%;

6. 地表水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达到70%,近海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

7. 95%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红线区域内各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8. 90%以上的地方动植物遗传资源进入国家、地方种质库保存,80%以上的野外现存种群量极小的受威胁物种和野生近缘植物进入资源圃或在原位保护区保护;

9. 基本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所有站点能开展生物多样性日常监测;

10. 基本建立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现场查验和实验室检疫鉴定体系;

11.各级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的增幅显著高于经济增长幅度。

(三)远期目标

到203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有效落实。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存和持续利用,品种繁育能力和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各项保护政策和管理制度完善,公众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普遍提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四章战略任务与优先行动

战略任务一完善政策法规与管理体制

加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与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优先行动。

行动1制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1)抓紧修订《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研究制定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管理、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等地方法规和管理政策。

(2)修改和完善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政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项目提供价格、信贷、税收优惠。

(3)制定鼓励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激励政策,对开发生物资源替代品技术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行动2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1)建立省、市、县三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

(2)建立健全有关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机构,加强基层保护和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

(3)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探索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

(4)建立健全打击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建立健全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查验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行动3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纳入到部门和区域规划(1)在省、市、县的相关规划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并加大实施和考核力度。

(2)环保、林业、农业、检验检疫、海洋与渔业、中医药、城建等部门在制定本部门发展规划时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并明确相关项目。

(3)建立评估监督机制,促进各部门和各地区相关计划与规划的有效实施,并不断完善各种计划和规划的目标与内容。

行动4 制定和完善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1)开展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对我省主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物种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本进行定量评估。

(2)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全面建立地方森林效益补偿制度,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3)在太湖、通榆河流域试点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全省主要流域的区域补偿制度。

(4)建立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红线区域给予生态补偿。

(5)开展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研究。

战略任务二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

加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编目,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水

平,主要包括以下优先行动。

行动5 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编目

(1)开展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编目,定期评估全省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趋势。

(2)系统开展长江、淮河、沿海、湖泊等重要水体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3)定期开展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调查。

行动6 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1)开展全省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全省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

(2)加大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能力、设备、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及制度建设,推进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的标准化建设。

(3)开展大型涉渔工程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4)开展农业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与监测,建立农业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监测预警系统。

战略任务三提高生物多样性就地与迁地保护水平

加强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和规范化建设,提升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科学构建迁地保护体系,建立和完善生物遗传资源的保存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优先行动。

行动7 加强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

(1)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对市、县级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