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XXXX-2010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

Exports classified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s enterprise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risk classification

(征求意见稿v6)

2010-XX-XX发布2010-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XXXX-2010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桂家祥于群利魏红兵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XXXX-2010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的要求、程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检疫机构对各类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过程中产品风险分级的技术指导,也可作为各类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规范的编制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紧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760 消费品安全风险分级通则

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

SN/T XXXX 出口工业产品分类管理通用要求

3 术语

SN/T XXXX和GB/T 2369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标准。

3.1

风险risk

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

注1:术语“风险”通常仅应用于至少有可能会产生负面结果的情况。

注2:在某种情况下。风险起因于与预期的后果或事件偏离的可能性。

[GB/T 23694]

3.2

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

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3.1)要素的过程。

注1:要素可以包括来源或危险(源)、事件、后果和概率。

注2:风险识别也可以反映出利益相关者关心的问题。

[GB/T 23694]

3.3

风险估计risk estimation

对伤害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严重程度赋值的过程。

[GB/T 22760]

3.4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

系统地运用现有信息确定危害和进行风险估计的过程。

[GB/T 22760]

3.5

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

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实现可容许风险的过程。

[GB/T 22760]

3.6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GB/T 22760]

3.7

风险等级risk grade

按照危害程度和危害发生概率的差异而定出的产品风险高

低级别。

3.8

危险程度确定determination of risk degree

对产品相关的项目和产品整体风险产生危害的程度进行赋

值的过程。

3.9

危害概率确定determination of risk probability

对产品相关的项目风险及其产品出口贸易过程风险发生概率进行赋值的过程。

3.10

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

根据风险评估所确立的产品风险等级的过程,出口工业产品的风险分级按高低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和一般风险三个风险等级。

4 风险分级的要求

4.1 风险分级的一般程序

风险分级的程序主要包括风险分级的准备、风险识别、危害程度确定、危害概率确定、风险评价、风险等级结果确定等步骤。其一般程序见图1。

图1 风险分级流程图

4.2 风险分析的信息有效

在风险分级的准备中,从产品特征、质量数据、敏感因子和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等方面广泛收集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

5 风险分级的程序

5.1 风险分级的准备

5.1.1 确定风险分级对象

按工业产品的分类,明确待风险分级的具体产品。风险分级对象宜考虑产品特性、产地情况、用途等因素,在HS编码的框架下确定。

5.1.2确定方法

针对选定的风险分析的对象,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危害程度确定、概率确定)和风险评价。必要时,采取成立专家组开展风险分析工作。

5.1.3信息收集

5.1.3.1产品特性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

a) 物理危害

——电气危险: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由于电流、电磁场、静电等造成建筑设施、电气设备毁坏、人员、动物伤亡的危险。

——机械危险: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由于零部件、加工对象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的机械作用产生伤害的危险。

——电磁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产生的电磁波对周围环境、人员、动物及设施造成的危害。

——发热灼伤及火灾危险: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产生热量引起人员、动物灼伤及着火的危害。

——放射性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释放出放射性物质或引起电离辐射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的危害。

——听力视力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由于声音、光线的强度、频谱对使用者的听力、视力造成的危害。

——物理环境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对周围水、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的物理危害。

b) 化学危害

——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释放化学物质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的危害。

——伤害皮肤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释放化学物质引起皮肤过敏、刺激的危害。

——化学环境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化学物质的外泄或污染对周围水、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的化学危害。

c) 生物危害

——生物致病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由于产品引起的人员、动物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病原体、寄生虫、细菌所造成的疾病、健康危害。

——生物环境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对周围水、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的生物危害。

d) 消费者权益损害

——消费者受欺诈伤害:产品使用说明、成分标签、护理标签、产地标签、功能性标签等误导消费者而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

5.1.3.2质量数据的信息收集,主要包括:

a) 产品不合格情况的历史数据

b) 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及通报情况

c) 投诉、索赔、退货及其他质量事故情况

5.1.3.3 收集敏感因子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

a) 进口国(地区)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b) 产品的社会关注度

c) 贸易方式

d) 产品使用环境

5.1.3.4 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的信息,主要是指:

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某些潜在的其他因素引发人员、动物、周围环境、设施危害的风险。

5.2 风险识别

5.2.1 识别危害项目

按工业产品的类别,确定能够体现产品技术特征、质量特征的具体技术项目,并根据产品特性将这些技术项目进行危害归类。

5.2.2 确定风险项目

当某一工业产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害时,应该分别对每种危害进行风险识别,并确定该产品风险分级所包括的具体技术项目。

5.2.3风险识别的途径主要包括:

a) 进口国和我国已经发布实施的该产品相关的技术法规、标

准、双边协议等;

b) 科学技术资料,包括科研成果报告、论文、资料、媒体等

c) 工业产品的社会关注度、该类型工业产品是否出现重大事

故;

d) 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用户投诉、索赔、退货及其

他质量事故分析资料等;

e) 国外官方机构通报、召回等信息;

f) 模拟试验、检测、专家建议等。

5.3 风险估计

5.3.1风险估计主要包括危害程度确定和危害概率确定两部分。

5.3.2危害程度确定

5.3.2.1危害程度的划分

工业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可以预见的误用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程度一般分为:非常严重、严重、一般、微弱。对应的危害等级和危害特征描述见表1

5.3.2.2危害程度的赋值

危害程度具体赋值时,以危害程度确定的项目对象为基础,在进行机理分析和符合科学原理的前提下确立该项目适当的危害等级。各种危害程度、等级的特征描述见表1。

表1 危害程度的特征描述与等级

5.3.3危害概率确定

5.3.3.1危害概率类型

工业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可以预见的误用过程中发生的危害(伤害)概率(可能性)一般分为八种类型。对应的概率量值及其概率特征描述见表2。

表2. 八种危害概率的类型、对应量化值及其特征描述

5.3.3.2质量数据的危害概率(q1)赋值

质量数据的危害概率赋值时,以危害识别确定的项目对象为基础,依据该项目不合格情况的历史数据;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及通报情况;投诉、索赔、退货及其他质量事故情况进行综合确定,以上三者之和即为质量数据的危害概率q1。

5.3.3.3敏感因子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的危害概率(q2)赋值

敏感因子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的危害概率赋值时,以危害识别确定的项目对象为基础,依据该项目进口国(地区)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产品的社会关注度;贸易方式;产品使用环境;其他潜在危害因素进行综合确定,以上各因子之和即为敏感因子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的危害概率q2。

5.3.3.4全过程危害概率(q)确定

全过程危害概率确定时,以危害识别确定的项目对象为基础,在确定质量数据的危害概率q1(5.3.3.2)和敏感因子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概率q2(5.3.3.3)的基础上,以两者概率之积作为该项目的全过程危害概率。即:

q = q1 X q2

5.4 风险评价

5.4.1产品项目的风险评价

针对产品项目的风险评价,首先按风险识别(5.2)识别的逐个危害项目,根据其危害程度(5.3.2)确定和危害概率(5.3.3)所确定危害概率q值,对照表3确定逐个项目的风险等级。

表3. 工业品风险等级矩阵法划分表

5.4.2产品整体风险评价

针对产品整体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当某一工业产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害时,以各种危害最高风险等级作为该产品的风险等级。产品风险评价记录参见附录A。

5.4.3风险分级文件

工业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应该形成分级报告,具体内容包括:

a) 风险分级的信息收集、分析、归纳;

b) 风险分级的目标;

c) 危害类型;

d) 危害程度确定及其依据;

e) 危害概率确定及其依据;

f) 风险等级的确定

g) 专家小组对结果复审及其结论记录。

5.5 风险等级的确定

工业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的结果应该根据不同情况报专家小组对结果进行复审和确认。高风险产品应该报总局专家小组复审并确认,较高风险产品、一般风险产品应报直属局专家小组复审和确认,确认后的结果分别由总局和直属局授权专家小组发布并在专用信息化网站公布。

6风险分级结果的采用

6.1 经过专家复审确认和授权发布的结果,在选择检验监管方式时采用。

6.2 风险分级中涉及的信息发生重大变化时,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对确定的对象重新进行风险分级。风险等级结果发生变化时,要重新选择采用此结果的检验监管方式。

————————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风险评价记录表

14

企业分类管理

企业分类管理 海关根据企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相关廉政规定和经营管理状况,以及海关监管、统计记录等,设置AA、A、B、C、D 五个管理类别,对有关企业进行评估、分类,并对企业的管理类别予以公开。 海关总署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订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其中AA类和A类企业适用相应的通关便利措施,B类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C类和D类企业适用严密监管措施。 一、管理类别的设定 (一)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 AA类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A类管理条件,己适用A类管理回年以上; 2.上一年度进出口报关差错率3%以下; 3.通过海关稽查验证,符合海关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贸易安全的要求; 4.每年报送《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每半年报送进出口业务情况表》。 A类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己适用B类管理1年以上; 2.连续1年无走私罪、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3.连续1年未因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而被海关行政处罚; 4.连续1年无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惰事; 5.上一年度进出口总值50万美元以上; 6.上一年度进出口报关差错率5%以下;

7.会计制度完善,业务记录真实、完整; 8.主动配合海关管理,及时办理各项海关手续,向海关提供的单据、证件真实、齐全、有效; 9.每年报送《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评估报告》; 10.按照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和相关变更手续; 11.连续1年在商务、人民银行、工商、税务、质检、外汇、监察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机构无不良记录。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C类管理:1.有走私行为的; 2.1年内有3次以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且违规次数超过上一年度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总票数1‰的,或者1年内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彼处罚款累计总额人民币100万元以上的; 3.1年内有2次因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而被海关行政处罚的; 4.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人民币50万元以下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有下列惰形之一的,适用D类管理1.有走私罪的; 2.1年内有2次以上走私行为的; 3.1年内有3次以上因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而被 海关行政处罚的; 4.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超过人民币50万元的。 未发生C、D类管理类别所列情形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适用B类管理: 1.首次注册登记的; 2.首次注册登记后,管理类别未发生调整的; 3.AA类企业不符合原管理类别适用条件,并且不符合A类管理类别适用条件的; 4.A类企业不符合原管理类别适用条件的。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青岛XXX有限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2018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6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2) 2.编制依据 (2)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2) 4.职责分工 (3) 5.术语和定义 (3) 6.风险点识别方法 (5) 7.风险评价方法 (6) 8.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6)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6) 10.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6)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 2)《山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11号)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4)《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5)《关于推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1号) 6)《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7)《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8)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等要求。 9)公司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3.1 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各部门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3.2 工作目标: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至2018年9月份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每年开展一次风险分级工作,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指南试行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 指南试行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附件: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指南(试行) ? 一、目的 为规范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和产品风险分级的评定工作,按照《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要求,制定本指南。 二、总体要求 直属检验检疫局应依照本指南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定工作规范,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实施。在评定工作规范中,可对本指南确定的基本评定要点进行补充和细化,所制定的评定标准不得低于本指南确定的评定标准。直属检验检疫局可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或两者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 三、评定工作规范基本内容 直属检验检疫局制定的评定工作规范应包括:职责、评定内容、标准、程序、五种检验监管方式的具体内容(如抽批比例、监管频次、监管内容)、动态调整、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等。 四、企业分类

(一)评定要素。 1. 企业信用情况 基本要点:遵纪守法情况;履行承诺情况;承担社会责任情况;其他社会评价情况。 2. 企业生产条件 基本要点:生产所需硬件情况;生产设备更新情况;生产设备能耗状况。 3. 企业检测能力 基本要点:进货检验设备情况,半成品检测手段,成品检验手段,实验室认可情况。 4. 企业人员素质 基本要点:企业检验人员的资质;质量控制点的人员资质;实验室人员的资质。 5. 原材料供应方管理能力 基本要点:供方评价方法;有效的日常管理;供方取消机制。 6. 企业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情况

基本要点:评价对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信息的收集能力以及对所收集信息的反应能力、处理效果;因产品质量原因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情况下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的能力及实施(召回能力可分为全部召回、部分召回、无法召回、不愿召回四个等级)。 7. 企业产品追溯能力 基本要点:企业应建立产品追溯体系(不适用产品除外);产品可追溯能力分为可追溯至单体、可追溯至批次、可追溯至生产商、无追溯体系四个等级。 8.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情况 基本要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9. 其他影响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情况 基本要点:各直属局根据本地区出口产品特点和生产企业状况应纳入评价体系的要素,如: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人意识;企业对检验检疫制度的执行程度等。 (二)评定标准。 1. 评定方式 根据本辖区出口工业产品企业状况采用书面审查或现场审核,或两者结合的评定方式。

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认证监管有效性,构建良好的认证认可秩序,切实做到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类监管,特制定本制度。一、企业分类的依据 1、企业产品质量抽查情况; 2、企业遵守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情况; 3、企业产品特点; 4、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设备水平; 5、投诉、举报情况; 6、企业获证情况; 7、其他部门对该企业的信用评价。二、企业分类及标准根据上述分类依据把企业分为A、B、C、D四类。 A类企业: 1、企业积极主动申请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体系运行有效,顺利通过年度监督审核; 2、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合格,连续2年以上监督抽查合格; 3、连续2年以上无因违反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行为被处罚; 4、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计量保障体系、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且有效运行; 5、获得国家、省级名牌产品或国家免检产品的生产企业; 6、连续2年以上没有被投诉、举报的或投诉、举报不属实的。 B类企业: 1、企业申请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体系运行基本有效,通过年度监督审核; 2、产品质量较稳定,产品质量连续2年以上无严重质量问题; 3、连续2年以上无因违反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行为被处罚; 4、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计量保证体系、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且能较为有效运行; 5、连续2年以上没有被投诉、举报的或投诉、举报不属实的。 C类企业: 1、企业存在无证生产的现象,经督促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或在年度监督审核中存在严重问题; 2、产品质量基本稳定,连续1年以上监督抽查合格; 3、连续1年以上无因严重违反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行为被处罚; 4、企业基本建立了计量保证体系、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且能够组织运行; 5、连续1年以上没有被投诉、举报或投诉、举报不属实的; 6、生产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产品,并且容易引起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企业; 7、开业投产时间在1年内的企业。 D类企业:除上述企业外的其余企业归入D类企业。主要特征是:企业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常被投诉、举报或违反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被处罚;屡罚屡犯,整改不力。三、企业分类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当年的元月份完成。四、企业分类由所在辖区监管小组提出初步意见,报局监管领导小组确认。五、企业分类情况应记入企业档案。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油田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 油田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分类原则如下: (1)、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2)、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3)、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油田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可参考附件(《设备分类分级标准及范围》)。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B类、C类设

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进行评定。 评定项目所占 分值 评定内容 评分 值 备注 合计100 生产影响程 度25 对生产有直接影响且影响到停产,作 用处于关键地位的评为16-25分;对 生产没有直接影响且不影响到停产, 作用处于一般地位的设备评为11-15 分;辅助生产设备评为2-10分。 设备原值15 设备原值在100万元以上评为11-15分;设备原值在50万~100万评为6-10分;50万元以下评为2-5分。 设备利用率10 设备利用率在85%以上评为6-10分;设备利用率在50%~85%评为2-5分;设备利用率在50%以下评为1分。 设备保有量 5 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后没有备用设备

集团公司分级管理办法

桑德(天津)再生资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子公司分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明确桑德(天津)再生资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桑德再生” )子公司级别划分标准,设定桑德再生对子公司重大事项管理权限,实现股东及其他相关方利益最大化,防范经营管理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子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桑德再生管理的控股子公司(“子公司” )。桑德再生管理的参股子公司可以参照执行。 第三条桑德再生作为子公司主要出资人,依法对子公司享有参与重大事项决策、资产收益等权利,有责任对子公司实施分级管理和重大事项管理。 第四条子公司按照规定建立高效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自身经营领域和地域特点等不断完善经营决策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自主履行正常的管理和经营职责。 第五条子公司根据核定的级别享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子公司级别越高,自主管理权限越大。 第二章分级管理 第一节分级标准 第六条根据企业规模、经营成果、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等因素将子公司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第七条特级子公司具备规模优势,经营业绩突出,管理团队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实际管理水平、责任意识很强,发展前景良好,在桑德再生资源板块至关重要, 年度综合评估超过90分以上。 第八条一级子公司颇具规模,经营业绩较好,管理团队综合素质和实际管理水平较高、责任意识较强,发展前景较好,市场竞争力较强,在桑德再生资源板块比较重要,年度综合评估达到75-90 分。 第九条二级子公司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一般,管理团队综合素质和实际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责任意识较强,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年度综合评估达到60-75 分。 第十条三级子公司规模较小,经营业绩较差甚至亏损,管理团队综合素质和实际管理水平需要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较弱,发展前景黯淡,企业存在较多 问题,年度综合评估60 分以下

海关对报关单位的分类管理

五、海关对报关单位的分类管理 海关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定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 1.管理类别的设定 注意,首次注册登记后,B类企业管理类别未发生调整的原因:①不符合A类企业适用的条件;②又未发生C、D类管理所列的情形。见下表:

管理措施;暂停期,按照B类企业的管理措施实施管理。 3.企业仅名称或者海关注册编码发生变化的,其管理类别可以继续适用,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下列式调整: (1)企业发生存续分立,分立后的存续企业承继分立前企业的主要权利义务或者债券债务关系的,其管理类别使用分立前企业的管理类别,其分立企业视为首次注册企业; (2)企业发生解散分立,分立企业视为首次注册企业; (3)企业吸收合并,合并企业管理类别适用合并后存续企业的管理类别; (4)企业发生新设合并,合并企业视为首次注册企业。 4.报关企业代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开展报关业务,海关按照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各自适用的管理类别分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因企业的管理类别不同导致与应当实施的管理措施相抵触的,海关按照下列式实施:(2008多选②) (1)报关企业或者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为C类或者D类的,按照较低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2)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均为B类及以上管理类别的,按照报关企业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5.加工贸易的经营企业与承接委托加工的生产企业管理类别不一致的,海关对该加工贸易业务按照较低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六、报关单位的海关法律责任 1.走私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处罚: (1)逃避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禁止、限制进 出口的货物、物品进出境;

冶金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冶金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围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南。本指南规定了冶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旨在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实现“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要求,使企业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本指南适用于冶金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包括焦化,原料、烧结、高炉、炼钢、轧钢、铁路运输及能源动力系统等),不论其规模、类型、位置和成熟程度。 2.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省安全生产条例 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要点(试行)(鲁安监发[2010]10号)焦化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烧结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球团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炼钢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炼铁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轧钢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煤气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焦化安全规程 烧结安全规程 球团安全规程 炼钢安全规程 炼铁安全规程 轧钢安全规程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深度冷冻法制取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AQ/T900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8002-201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3.1总体要求: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3.2目标 危险源辨识要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面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受控,从根本上防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3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堵塞各类安全漏洞。 4. 组建团队 企业应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成员至少包括分管领导、车间(科室)单位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各专业部门和基层单位应结合企业实际,成立体系建立各级工作小组,

企业分类管理

企业分类管理办理须知 一.AA类企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AA类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适用A类管理1年以上; (二)上一年度进出口总值3000万美元(中西部1000万美元)以上; (三)经海关验证稽查,符合海关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贸易安全的要求; (四)每年报送《经营管理状况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每半年报送《进出口业务情况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AA 类报关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适用A类管理1年以上; (二)上一年度代理申报的进出口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总量在2万票(中西部5000票)以上; (三)经海关验证稽查,符合海关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贸易安全的要求; (四)每年报送《经营管理状况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每半年报送《报关代理业务情况表》。 3.企业向注册地海关提出申请,需提交如下资料: (一)《适用AA类管理申请书》; (二)《经营管理状况报告》; (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一年度《审计报告》; (四)《适用A类管理决定书》复印件; (五)《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二、A类企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A类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适用B类管理1年以上; (二)连续1年无走私罪、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三)连续1年未因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而被海关行政处罚; (四)连续1年无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情事; (五)上一年度进出口总值50万美元以上; (六)上一年度进出口报关差错率3%以下; (七)会计制度完善,业务记录真实、完整; (八)主动配合海关管理,及时办理各项海关手续,向海关提供的单据、证件真实、齐全、有效; (九)每年报送《经营管理状况报告》; (十)按照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的换证手续和相关变更手续; (十一)在商务、人民银行、工商、税务、质检、外汇等行政管理部门无不良记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A 类报关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适用B类管理1年以上; (二)企业以及所属执业报关员连续1年无走私罪、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三)1年内代理报关的货物未因侵犯知识产权而被海关没收; (四)连续1年无拖欠应纳税款、应缴罚没款项情事; (五)上一年度代理申报的进出口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等总量在3000票以上; (六)上一年度代理申报的进出口报关差错率在3%以下; (七)依法建立账簿和营业记录,真实、正确、完整地记录受委托办理报关业务的所有活动; (八)每年报送《经营管理状况报告》; (九)按照规定办理注册登记许可延续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企业报关注册登记证书》的换证手续和相关变更手续; (十)在商务、人民银行、工商、税务、质检、外汇等行政管理部门无不良记录。 3.企业向注册地海关提出申请,需提交如下资料: (一)《适用A类管理申请书》; (二)《经营管理状况报告》;

企业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企业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政府令 第124号 《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已经20xx年5月25日市政府第14届16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建华 20xx年6月20日 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等废弃物的管理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粪便、动物尸骸、居民家庭装饰装修废弃物、绿化垃圾、餐饮垃圾(含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以及相关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步骤推进,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全流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回收全利用、原生垃圾零填埋。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等政策措施,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目标。第六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制定相关技术规和再生资源回收目录,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教育、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环境保护、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计生、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各区园林绿化局: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公园精细化、差异化管理,依据《北京市公园条例》相关规定,特印发《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16 年3 月 2 日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公园精细化、差异化管理,依据《北京市公园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符合标准的公园应申请登记注册, 由市园林绿化局予以确认并公布。 第三条本市公园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第四条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结合公园管理工作实际,按照公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本市公园分为五类:(一)综合公园:设施齐全、内容丰富,具有游览、休憩、科研、文体及健身活动等多种功能,可为大多数入园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的公园,包括市域性综合公园和区域性综合公园。最低控制规模》5公顷,适宜规模》10公顷。 (二)社区公园:主要是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侧重开展儿童游乐、老人休憩健身活动的公园。最低控制规模》0.5公顷,适宜规模》1公顷。 (三)历史名园: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北京某一区域内,对城市变迁或文化艺术发展产生影响, 能体现传统造园技艺且已列入历史名园名录的公园。 (四)主题文化公园:以特色主题或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公园,包括主题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和游乐园等。 (五)生态公园:以原生态或低人为干扰的自然环境为特色,侧重满足市民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兼具科普生态教育功能的公园。包括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最低控制规模》20公顷,适宜规模》50公顷。 第五条按照公园品质及管理水平,本市公园分为三级公园品质优 秀, 管理水平高的公园定为一级公园。

进出口商品归类管理及实务操作技巧(Leon Wang)

进出口商品归类管理及实务操作技巧(2天) 培训时间:2016年4月21-22日上海7月14-15日上海11月24-25日上海 培训费用:3600元/人(授课费、教材费、培训证书、发票、午餐及茶点等) 培训对象:公司高管、进出口部门经理、采购经理、合规经理、物流经理、财务经理、关务主管及相关人员。 课程特色: 知识的系统性:把握商品归类工作重难点,全程案例教学,充分理解和掌握海关商品归类正确操作;内容的实用性:洞悉商品归类海关管理和技术操作技巧,对企业的关务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讲解的实战性:以最新最全的海关案例来解析课程内容,以成功的经验解决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课程收益: 本课程可以让培训者获得以下收益: ⒈对国际通用的《协调制度》在海关管理、贸易管制、出口退税等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了解; ⒉熟悉我国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的归类工作机制,通过对其归类技术层面的条款及法律依据的充分掌握,合理规避相关税费,谋取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⒊充分理解海关新近推出的归类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政策降低成本,便利通关。课程大纲: 第一模块、海关商品归类与《税则》的关系 1、进出口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发展历程 2、《协调制度》在我国应用演变情况 3、《税则》实施与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4、海关税收形式与企业商品归类风险 …… 第二模块、进出口商品归类政策解析与应对 1、海关商品归类政策的有效运用 2、 ***案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 3、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基本框架 4、中国与美欧汽车零部件贸易争端 5、典型商品海关归类政策运用剖析 6、海关商品归类政策运用途径解析 7、HS编码确定在中国为何如此重要 8、海关颁布的归类政策的理解与应用 …… 第三模块、进出口商品归类管理解析1、进出口税则结构及税号子目编排 2、中国海关商品归类的组织机构及全国分布 3、海关商品归类工作总流程及风险监控流程 4、海关化验与社会化验的辩证关系 5、海关化验的组织结构及其法律地位 6、海关化验工作流程及其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7、海关商品预归类(商品归类行政裁定)申请流程 8、预归类指导意见书的法律效力与实际使用效果 9、海关商品预归类、归类行政裁定及归类决定对比 10、海关系统内部商品归类疑难问题的处理流程和思路 11、海关与企业对商品归类争议的有效解决途径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手册

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 1 范围................................................. - 4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 3 差不多要求........................................... - 4 -3.1成立组织机构........................................ - 4 -3.2实施全员培训........................................ - 5 - 3.3编写体系文件........................................ - 5 - 4.1风险点确定.......................................... - 5 -4.1.1风险点划分原则 .................................... - 5 -4.1.2风险点排查........................................ - 6 -4.2危险源辨识.......................................... - 7 -4.2.1辨识方法.......................................... - 7 -4.2.2辨识范围.......................................... - 7 -4.2.3 辨识内容......................................... - 8 -4.2.4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不及后果..................... - 8 - 4.3.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 - 13 - 5 风险评价............................................ - 17 -5.1 风险度(危险性).................................. - 17 -5.2 风险评价方法...................................... - 17 -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4篇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4篇 Measures for classified administration of export tax rebate (Ex emption) enterprises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4篇 前言: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第一章总则范本 2、篇章2:第二章管理类别及(规范版) 3、篇章3:第三章分类管理措施文档2021版 4、篇章4:第四章评定工作要求文档基础版 篇章1:第一章总则范本 第一条为优化服务,提高出口退(免)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出口货物劳务及服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已按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出口企业)。

第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本地区出口企业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国家税务局负责所辖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工作。 第四条国税机关应遵循客观公正、标准统一、动态调整的原则,科学地对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篇章2:第二章管理类别及(规范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第五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六条上一年度内,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可评定为一类: (一)年末净资产大于当年已办理的出口退(免)税总额。 (二)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 (三)能主动配合国税机关实施出口退(免)税管理,能按规定收集、装订、存放出口退税凭证及备案单证。 (四)出口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五)未发生过违反出口退(免)税相关规定的情形。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高级认证

附件1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高级认证) 说明 一、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 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32项。其中前4类为基础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 二、关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 (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 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 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

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 (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 (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 企业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本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 五、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 除本认证标准第12、13、14、15、17、22、23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规范改进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根据规范改进情况,海关认定是否通过认证。

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 3、术语与定义 3.1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3.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3.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3.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3.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3.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4.1成立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4.2各部门风险分级管控人员: 各部门按本部门实际情况指定对业务流程熟练人员为风险评价人员,小组成员由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成(不少于2人)。 4.3职责 (1)公司风险评价小组组长:负责批准风险评价清单,督促安全环保部对风险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 文 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制定了《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下面是办法的详细内容。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相关出口税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税机关应按照风险可控、放管服结合、利于遵从、便于办税的原则,对出口退(免)税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

理。 第三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 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国家税务局负责评定所辖出口企业的管理类别。 第二章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标准 第五条一类出口企业的评定标准。 (一)生产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企业的生产能力与上一年度申报出口退(免)税规模相匹配。 2.近3年(含评定当年,下同)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3.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的出口退税额(不含免抵税额)。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二)外贸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近3年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

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2.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出口退税额的60%。 3.持续经营5年以上(因合并、分立、改制重组等原因新设立企业的情况除外)。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评定时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类别为高级认证企业或一般认证企业。 6.评定时外汇管理的分类管理等级为A级。 7.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项目分级管理规定

项目分类(级)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更好的推行公司项目化管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合理的资源解决当前重要紧急的问题,特制订本办法。 二、范围 适用于2019年度推进的项目化管理工作中的项目 三、职责 1、项目化委员会:负责对本办法及项目分类、分级结果的最终审批与决策。 2、项目化办公室:制订项目分类办法,负责本办法的落实与推进。 四、内容 1、项目定义及选择 1.1定义:企业中需要跨部门协作的,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就是项目。 1.2选择标准:项目选择主要考虑以下4个维度 1.2.1财务指标:是否能够扩大企业的直接成果、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或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等 1.2.2内部运营指标:是否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强化企业的存在价值、有利于提高企业声誉、能够改善公司组织运行效率等。 1.2.3学习与成长指标:是否能够培养企业未来需要的人才,有助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等 1.2.4客户指标:是否关注外部,有利于满足客户、政府的需要或期望; 2、项目来源 1.1为满足公司战略目标要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来源于公司及部门年度计划重要事项的目标分解。 1.3来源于改善局部工作绩效、持续提升经营绩效的工作。 3、项目分类 项目分类是公司后续对项目进行管控与跟进的基础,有利于公司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合理的资源解决当前重要紧急的问题,根据公司重要事项类型,项目可同等分为Ⅰ、Ⅱ、Ⅲ类

4、项目分级 项目分级主要是与项目激励模式进行挂钩,项目级别评定主要基于“项目资源、项目效果、项目难度”三个维度,采用累加计分制确定项目等级,项目级别与评估分数对应表如下,详细评估表见附件1 5、项目等级评估程序 项目立项阶段,由项目办推进小组参考项目评估标准,对项目等级进行判定,最后加权平均各评审人员的综合评分确定最终的项目等级,并给出建议激励标准。所有项目需经过项目委员会讨论并确定最终结果,C级以上项目需委员会主任签字纸质版审批存档,D、E级项目办审批存档即可。 五、附则 (1)本方案由项目办制定并附则解释。 (2)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3)本方案仅适用于2019年项目化。 六、附件 1、附件1:《项目等级评估表》 编制:审核:审批: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类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类 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类: ◇决策指挥系统制度; ◇督察预警管理制度; ◇行政办公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员工手册示范文本; ◇生产作业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技术研发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后勤事务管理制度; ◇物流控制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市场营销管理制度; ◇企业全面形象管理制度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

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在较为具体的层面,现代企业制度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