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10-11讲

组织行为学第10-11讲

2018年组织行为学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163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本)评阅教师 第 2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作业内容: 一、简答题 1.员工是怎样从工作当中学习不道德行为的? 2.如果你不得不对一名员工进行处分,请具体辩明你会怎么做? 二、讨论题 1.“所有的组织都会因为招募到最优秀的员工而受益”,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用一些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2.针对良好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和良好的人格与组织的匹配两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情况更可能导致成功?请解释你的理由。 作答结果: 简答题 1、员工从工作中习得不道德行为的途径通常有两种。 答: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和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学习。因此,管理者或行政人员这些员工的榜样的不道德行为,往往会对员工形成不良示范效应。 (1)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启示,行为是效果的函数,通过学习个体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或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不道德行为的结果可能使得员工得到他们想要的或使他们避免不喜欢的情况出现。比如:为了不受到上司更为严厉的批评,一个员工可能会为他由于睡过头编造一个其他的谎言。 (2)不恰当的强化方式会触发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增多或出现。员工在工作中学习不道德行为主要是由于组织的奖励系统正向强化错误行为,员工被鼓励做不道德的事情。正向强化指当一种反应之后伴随着愉快事件,如管理者称赞员工做得好,其导致了学习,强化了反应,增加了重复的可能性。在工作中学习不道德行为的例子,如组织对那些说谎、欺骗、歪曲事实的员工给予表扬、晋升、加薪或其他奖励等,员工便认识到不道德的行为会得到报偿。有时,为了完成目标,销售人员虚报销售数据,生产人员将不合格的产品装运发货,而这些虽然都已完全背离了目标设定的根本出发点,即获得高绩效,但是组织给予员工的奖励会鼓励其做出这些不道德的事情,并且此行为会重复发生。 2、答:对员工进行处分的活动常常包括口头批评、书面警告和暂时停职。但是,有关处分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what is quality management?1,Intense focus on the customer.2. Concern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3.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everything the organization does.4. Accurate measurement.5. Empowerment of employees. 第一讲组织行为学导言 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的“权变观点”? 组织行为学概念或理论必须反映情景和权变条件,通过把一般性的概念和理论加以调整后再应用到特定的环境中发展起来。 第二讲传记特点、能力和学习 1,为了确保个体具备有效地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恰当能力,应做到哪几步? 要考察人员的心理能力和体制能力。心理能力维度有:算术、语言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视知觉、记忆力;体制能力的维度有:力量因素中的动力力量、躯干力量、静态力量、爆发力;灵活性因素中的广度灵活性、动力灵活性、其他因素中的躯体协调性、平衡性、耐力。当能力与他们的工作相匹配的时候,员工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2,描述成功的社会学中的四个过程? 榜样的学习是社会学习的核心内容。1,注意过程:只有当人们认识并且注意到榜样的重要特点时,才会向榜样学习。2,保持过程:榜样的影响取决于当榜样不再真正出现时,个体对榜样活动的记忆程度。3,动力复制过程:个体通过观察榜样而看到一种新行为之后,观察必须要把“看的过程”转化为“做的过程”。4,强化过程:如果提供了积极地诱惑或是奖励,将会激发个体从事榜样行为,人们对受到强化的行为,人们对受到强化的行为将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学习效果更佳。 第三讲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1,什么是自我知觉理论?它怎样提高我们对行为的预测能力? 自我知觉理论是人们将自己过去的行为中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态度是一种很随意的语言陈述,并没有太强烈的想法或情感。当态度不够清晰时,行为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就更为有力。当你对某一事情缺乏经验,或过去对它的考虑较少的时候,你会倾向于从你的行为中推断自己的态度。 2、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架构包括哪些维度?请比较当今中国和美国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 答: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架构包括: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在权力距离上中国得分高,美国得分低;在个人主义上中国得分低,美国得分高,相对应的集体主义上两者得分相反。在生活数量与质量上中国得分低,美国得分高;在不确定性规避上中国得分高,美国得分低;在长期取向上,中国得分高,美国得分低。 第四讲人格和情绪 1,什么是情绪智力?为什么重要? 情绪智力是一种非认知的技能、潜能和素质范畴,他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功地面对环境的要求和压力。它包括五个维度: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身同感受、社会技能。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情绪智力高的人往往能够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雇主进行人员选择是应该把它作为一项因素进行考虑,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社会交往活动才能成功的工作。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2011年4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练习 1.群体凝聚力越高,生产率就越高。 2.工作设计的理念由最初的工作专业化转为现在的工作丰富化。 3.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理论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是一回事。 4.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越高,工作绩效就越高。 5.组织政治行为是组织绩效的大敌,要坚决压制。 6.人是组织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员工需求的变化是岗位设计不断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7.高成就需要者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辨析题参考答案: 1.群体凝聚力越高,生产率就越高。 解答: 错误。 首先,内聚力高既是高生产率的起因,又是结果。群体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助于降低紧张情绪,提供一个顺利实现群体目标的良好环境。顺利地实现群体目标,以及群体成员作为成功群体的一份子的感觉,有助于提高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感。反过来,群体取胜会强化友谊关系,提高内聚力,也就是说,成功的绩效导致成员间吸引力的提高。其次,二者的关系受群体绩效规范的影响。如果群体的绩效规范比较高(比如,高产出、高质量、积极与群外员工合作),那么内聚力高的群体就比内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但如果一个群体的内聚力很高,绩效规范却很低,群体生产率通常比较低。如果群体内聚力低,但绩效规范高,群体生产率比较高,不过比不上内聚力和绩效规范都高的群体。如果内聚力和绩效规范都低,群体生产率肯定低于一般水平。因此,该判断错误。 2.工作设计的理念由最初的工作专业化转为现在的工作丰富化。 解答: 正确。 工作设计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专业化(19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第二阶段,工作的轮换和扩大化(20世纪40—60年代);第三阶段,采用现代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种现代的方法主要是把工作设计得更具有挑战性、成就感、责任感和自主性,实现工作的丰富化。因此该判断正确。 3.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理论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是一回事。 解答: 错误。 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把领导分为交易型和变革型;交易型领导是指领导以下属所需要的报酬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下属的努力和绩效;变革型领导是指领导者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讲义

第二章个体行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个体行为规律,从需要与动机、气质、情绪、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掌握个体差异及管理,了解五种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个体行为规律 2.个体差异及管理 难点:1.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2.有关情绪的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展示 学时安排:4学时 教学内容: 一、首先利用案例引入认识研究组织成员个体行为的重要性。 案例:用人的艺术 某家电子计算机集团公司,几年前,通过公开招聘,招收了两名刚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张某和李某,人事经理决定让他们从事计算机的推销工作。从工作申报表和面试等人事资料看,张某和李某虽然都想从事这项推销工作,但他们之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差异来。张某很显然是外倾性格,热情、开朗、善交际、积极主动;而李某则表现出内倾性格,爱思考,不愿与人说话,喜欢独处。一年后,张某看起来很快适应了销售工作,得心应手,成绩出色,工作局面已经打开,不久将提升为部门经理。李某虽然也能完成交给的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后不久,李某就找人事经理谈话,说他不想干了,准备辞职。人事经理让他说出理由,李某也说不出个原因来,其中有一点,人事经理已经悟出来,那就是李某对销售工作已经不感兴趣了。私下里,人事经理了解到,李某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很善于搞些发明创造。据说,他在中学时代,还获得过少年科技发明奖,这种创造意识他一直保持着。这样,人事经理与总经理商谈之后,把李某单独请到家里,吃完饭后与他谈了一次,最后决定调李某到研究开发部。在李某调动到调研开发部的那年年底,他的两项发明已为公司创收了十几万元。 由案例引发的同学们的思考:

组织行为学第一二三次在线作业及复习资料

第一次在线作业 1.( 2.5分)组织的构成要素有目标、资源、管理和( ) ?A、人员 ?B、制度 ?C、环境 2.(2.5分)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可把组织行为分成微观组织行为和( ) ?A、宏观组织行为 ?B、中观组织行为 3.(2.5分)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可把组织行为分为正向组织行为和( ) ?A、中向组织行为 ?B、反向组织行为 4.(2.5分)著名组织行为专家基思·戴维把管理者影响员工行为的管理模式分为专制模式、监护模式、支持模式和( ) ?A、联盟模式 ?B、合作模式 ?C、分权模式 5.(2.5分)组织的有效性与战略导向、高层管理、组织设计和( )有关 ?A、薪酬体系 ?B、激励机制 ?C、晋升渠道 ?D、组织文化 6.(2.5分)组织有效性的提高可以从个体绩效、群体绩效和( )三方面入手 ?A、团体绩效 ?B、整体绩效

7.(2.5分)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 ) ?A、沟通能力 ?B、语言能力 ?C、创造力 ?D、文字能力 8.(2.5分)组织对员工的能力管理可以从人力资源开发、创新管理和( )三方面入手 ?A、员工的选拔与安置 ?B、职业培训 ?C、岗位锻炼 9.(2.5分)荣格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和( ) ?A、群体意识 ?B、集体意识 ?C、集体潜意识 10.(2.5分)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是哪位管理学家( ) ?A、马斯洛 ?B、麦克利兰 ?C、赫茨伯格 ?D、.斯金纳 11.(2.5分)提出ERG理论的是哪位管理学家( ) ?A、马斯洛 ?B、麦克利兰 ?C、赫茨伯格 ?D、克莱顿·P·阿德佛

12.(2.5分)提出成就动机理论的哪位管理学家( ) ?A、马斯洛 ?B、麦克利兰 ?C、赫茨伯格 ?D、.斯金纳 13.(2.5分)双因素理论中“双因素”是指激励因素和( ) ?A、保健因素 ?B、安全因素 ?C、风险因素 14.(2.5分)期望理论提出动机强度取决于效价、期望值和工具性三个因素的( ) ?A、乘积 ?B、之和 15.(2.5分)强化理论认为,强化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 ) ?A、忽视 ?B、消退 16.(2.5分)报酬可分为经济报酬和( ) ?A、物质报酬 ?B、精神报酬 ?C、非经济报酬 17.(2.5分)工作再设计的内容包括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 ) ?A、岗位调整 ?B、环境改善 ?C、工作丰富化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窦建华(VC114158002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B ) A.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 霍桑试验? C. 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 D.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 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3.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B)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4.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A )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 性格 5.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 B )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6.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 荣格 B.阿德勒 C.麦迪 D.弗洛依德? 7. 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 。? ( C ) A.能力低下 一般能力 B. C.天才 D.才能? 8. 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 ( C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中间型 9.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 。? ( B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2012年7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辨析题练习 1.具有高度的学习能力就一定能掌握新的行为型式。 2.员工对工作的投入情况与其组织承诺的类型没有什么关系。 3.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只有积极作用。 4.有效利用知觉效应就可以顺利进行深层次的人际交往。 5.组织在塑造员工行为时,不应该使用惩罚的方法。 6.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是一致的。 7.工作设计的理念由最初的工作专业化转为现在的工作丰富化。 论述题练习 1.弗罗姆的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应用在管理实践上? 2.试述什么是工作压力,及如何进行工作压力的管理。 3.分析团队与群体的区别,并阐述如何管理一支团队。 案例分析题练习 案例一:两种不同风格的会议 A中学,下午4点的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即将开始,与会者面前摆者笔记本,两个座位空者。 差一分四点,张校长进来说:"现在开会了,大家都很忙。这是会议议程,每人取一张。大家都知道,教委将在本市选择一些学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我打算争取试点的机会。我相信大家都已看过教委的文件,以及我为本校拟订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计划。" 这时门开了,迟到者小心翼翼进来,关上门,座到空位上。校长看了他一眼,继续说"对于我所拟订的改造试点计划表,以及对你们年级和教研室的要求,有什么困难吗?" 会议如此继续下去……。 B中学的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将在5分钟后开始。王校长在室内一角,正热心地与位教研室主任交谈。四点零三分,校长看了一下室内说:"我们再等宋老师一会儿,我知道他对这个议题很有兴趣。" 四点零八分,王校长建议会议开始。大家随便围成一个圆圈坐着。王校长说:"我希望了解各位对教委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计划的看法,我们学校是否试点,有什么意见。"大多数与会者都发表了意见。大家都同意学校试点,并提了改革试点的建议。王校长正要说话,宋老师进来说:"抱歉,迟到了。我与家长谈话,多用了一些时间。" "没关系。倒杯茶,拉把椅子来坐,我们告诉你刚才谈了些什么"校长说。 宋老师坐好了,会议开始讨论校长提出的问题:"我们如何拟订学校的改革计划", 试描述这两个学校校长采取的不同领导方式?两位校长领导方式有哪些主要差异?你认为哪一种领导方式较好?为什么?

组织行为学作业第二次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形考 课堂讨论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要求:同学们先看录像教材中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的案例,并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每组5—6人)开展讨论,然后由小组长综合本组成员分析的情况代表大家在全班发言,接着由授课老师讲评本案例;最后让每个参与讨论的学员在小组发言稿上签名后交给授课老师,记做形考成绩。 案例内容:请同学们在课堂上集中看录像教材 问题:请用内容型或过程型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分析与讨论: 1、本人分析的观点:(40分) 这个案例是一个企业成功运用激励理论来激发起员工积极性,并获得成就的典型案例。(一)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内容型激励理论也可统称为需要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需要进行研究的,共有4种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ERG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我们这里选取需要层次理论和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进行分析。 1.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主要有七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小苗的成长这个案例中,雪莲羊绒有限公司通过几次奖励给他住房,并且在授予先进称号、晋级、职称和工资待遇上也给予了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不但满足了小苗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使他获得了友爱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小苗获得了组织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以及重视和赏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信的情感。在公司持续6年的支持下,他获得了研制的成功,并最终实现了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事业的欲望),小苗的人生价值获得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发展就越快,越能取得经济效益,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出高成就需要的人。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2、记录同学发言(网上讨论者此处粘贴小组讨论记录,30分) 田春晏同学发言(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 这个案例更为重要的是:运用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分析如何通过公司的培养与努力,造就了小苗作为一个高成就需要者的成功。 3、黎飞同学(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激励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麦克利兰认为一名高成就激励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他们愿意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切实可以达到的目标,以不断获取成就需要的满足;第二,他们愿意承担所做工作的个人责任;第三,对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希望得到上级组织明确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据此,小苗是一个高成就需要者,公司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窦建华(VC114158002)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5年01月23日02点32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5年03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 B ) A.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 ( A )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B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D ) A.荣格 B.阿德勒 C.麦迪 D.弗洛依德? 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 异的人属于:( )。? ( C ) A.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天才 D.才能? 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 C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中间型 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 征,这种知觉属于:( )。? ( B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组织行为学

1、你认为做为一名总经理应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答: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一、总经理应具备的能力有: 1、沟通能力。为了了解组织内部员工互动的状况,善于倾听员工心声,如此,才不至于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与需求,也可借由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得知自己的沟通是否成功。 2、协调能力。能敏锐地觉察部属的情绪,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而不是等到对立加深、矛盾扩大后,才急于着手处理与排解。此外,对于情节严重的冲突,或者可能会扩大对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决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状况不明、是非不清的时候,也应即时采取降温、冷却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况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冲突。 3、规划与统整能力。着眼于长期计划的制定,也就是必须深谋远虑、有远见,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见现在而看不到未来,而且要适时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才不会让员工迷失方向。特别是进行决策规划时,更要能妥善运用统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属的智慧与既有的资源,避免人力浪费。 4、决策能力。在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下,还要能够进行正确的独立决策。 5、培训能力。渴望拥有一个实力坚强的工作团队,并为此不断培养优秀人才。 6、统驭能力。能够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并赢得员工的信任。 二、总经理的气质类型应该倾向于粘液质(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和多血质(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三、总经理的性格,应该是沉稳,担当,诚信,大度,积极,细心,胆识。

2、强化有几种基本方式?应如何应用强化理论使员工的行为朝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答:强化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方式: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例如企业对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进行奖励。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例如企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一位员工有这种习惯,这种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指责,但一旦他停止这种行为了,立即停止对他的指责。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在员工做出对企业有利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时,对员工进行奖励并进行宣传,鼓励员工做出同样或者类似行为;对企业不希望员工作出的不利于企业的行为进行指责或者惩罚,让员工引以为戒。总之,针对员工的不同行为,施加相应的强化措施,促使员工员工的行为朝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川大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完整版

川大组织行为学第二次 作业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你的得分: 97.0 完成日期:2013年08月30日 14点20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而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 A )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B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D ) A.荣格 B.阿德勒 C.麦迪 D.弗洛依德 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 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 ( C ) A.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天才

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 C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中间型 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 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 B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 B ) A.梅奥 B.马斯洛 C.赫兹伯格 D.泰罗 1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B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我的作业列表-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97.0 完成日期:2013年07月02日16点30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9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 B ) A.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 ( A )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B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D ) A.荣格 B.阿德勒 C.麦迪 D.弗洛依德? 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 异的人属于:( )。? ( C ) A.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天才 D.才能? 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 C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中间型 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 征,这种知觉属于:( )。? ( B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 ( B ) A.梅奥

组织行为学教案(14上)

组织行为学教案 使用教材:《组织行为学》,主编:张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第3版 教学时数:52学时(13晚) 教案制作者:叶迪云 第一讲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1-3节 重点问题: ●组织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人的理论 ●需要、动机 一、本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第二:成员的行为方式对其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二、组织的含义 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四、关于人的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的假设 2、社会人的假设

3、自我实现人假设 4、复杂人假设 (二)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求知需要 6)求美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2、主要论点 马斯洛的观点(略) (三)中国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五、需要、动机和行为 (一)需要与行为 (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三)激励机制 六、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内涵 (二)价值观的分类 (三)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与行为 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三、激励机制 第二节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内涵 二、价值观的分类 三、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知觉与行为 一、感觉与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概念和分类 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四、归因理论 第二讲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四节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的内涵 1、态度的认知成份 2、态度的情感成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 二、态度和个体行为 1、态度一致性 2、认知失调理论 3、A-B关系 三、员工工作态度的类型和测量方法 1、员工工作态度的类型 2、员工工作态度的测量方法 四、态度在管理中的应用 1、要充分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和这种作用的复杂性 2、要运用多种方法定期进行员工态度调查

《组织行为学》第二套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勒温的'群体动力场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取决的因素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B ) A. B=f(P·R) B. B=f(P·E) C. B=f(P·G) D. B=f(P·L·E) 2.现代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特征的再设计和(C ) A. 培训提高 B. 提高工作生产质量 C. 工作丰富化 D. 工作关系的再设计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C ) A. 指令型领导 B. 说服式领导 C. 参与式领导 D. 授权式领导 4.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 B ) A. 人际关系导向型 B. 任务导向型 C. 目标达成型 D. 任务结构型 5.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下列哪类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A ) A. 同质群体 B. 异质群体 C. 混合群体 D. 简单群体 6.在勒温的组织变革的程序模式中,所谓解冻是指( A ) A. 鼓励人们接受新观念,改变原有的态度、习惯与传统 B. 形成人们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C. 重新组合工作关系

D. 重新组织工作群体 7.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 D ) A. 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 B. 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职能 C. 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职能、组织环境 D. 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8.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的理论基础建筑于心理学上的?( D ) A. 兴奋状态 B. 父母自我状态 C. 成人自我状态 D. 自我状态 9.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D ) A. 尊重需要 B. 成就需要 C. 权力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10.斯布兰格将性格划分为理性型、政治型、审美刑、社会型、宗教型和经济型,这是按哪一标准划分的( D ) A. 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B. 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C. 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D. 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 1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D ) A. 梅奥 B. 泰罗 C. 赫兹伯格 D. 马斯洛 12.态度的特性有: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极性和( C )。 A. 态度的直接性 B. 态度的相对性 C. 态度的间接性 D. 态度的科学性 13.以下不属于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D )

《组织行为学》讲义

三钢集团后备干部培训《组织行为学》讲义 主讲: 参考教材:《组织行为学》 MBA系列教材傅永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行为学案例与练习》傅永刚编辑(自印讲义) 引言――课程介绍 1.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介绍组织管理活动中的原则及方法,重点是各项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提升管理人的能力,掌握管理人的相关学科的内容。 2. 《组织行为学》在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工商管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图 西方工商管理教育的变革趋势

由“菜单式”走向“整合式”,打破课程间的孤立,强调知识间的关联。 加大管理技能课的比例,提倡互动式教学。 增设管理专题讲座,实践人士走上讲台。 3. 教学方法与策略: 传统讲授——互动式教学 案例教学+ 模拟练习+ 分组讨论+ 记日记 案例(Case)——采用文字声像等媒介给出的一段/一个真实的管理情景(或个案)。案例的核心特征——真实性+包含有管理问题。 课程内容 专题1、管理与管理者 专题2、个体特征与行为管理 专题3、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专题4、管理中的群体行为 专题5、如何有效决策 专题6、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专题7、领导与组织变革 专题一、管理与管理者 一、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实现目标(把事情办成)。 附:让下属完成目标的基本条件与过程 1.你明确知道事情的性质和特点; 2.你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 3.你能与这个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4.这个人能尽心尽力地去办事情; 5.在过程中,你能给予有效的指导、支持; 6.对事情的结果给予明确的评价; 7.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 二、管理的价值

管理工作的价值--- 操作工作: 1个单元的投入=1个单元的产出; 管理工作: (高附加价值的工作) 1个单元的投入=多个单元的产出。 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管理来自实践,管理来自领悟。 ——管理是艺术 管理实践已经被总结升华为理念、原则、手段、方法和技巧。——管理是科学 三、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管理者的素质结构模型---- 罗伯特?卡茨的观点: A.技术性成分 B.人际性成分 C.概念性成分 四、管理者的核心职责 五大核心职责: 职责1 — 计划 职责2 — 组织 职责3 — 激励 职责4 — 控制 职责5 — 协调 五、核心管理平台 第一层: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第二层:良性的激励机制 第三层:有感召力的企业文化 专题二、个体特征与管理行为 A B C 高层 中层 基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