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长石质瓷坯料配方设计

日用长石质瓷坯料配方设计
日用长石质瓷坯料配方设计

日用长石质瓷坯料配方设计、试样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1. 前言

实验目的及意义:

通过陶瓷工艺设计性综合实验,达到:

(1)深刻常用陶瓷原料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2)掌握坯料配方设计和实验研究方法;

(3)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毕业论文实验、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文献综述

陶瓷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大约已有8000 多年的历史在唐宋时期,陶瓷制造已相当发达,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宋代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产品闻名于世,陶瓷器作为商品开始批量输出海外明清两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历史鼎盛时期。以江西景德镇瓷器为代表,其精美多样的产品、精湛的技艺,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建国以前,我国陶瓷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一蹶不振;而此间西方制瓷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瓷国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的陶瓷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陶瓷企业遍布全国,形成河北唐山、邯郸,山东淄博,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广东佛山、湛江、汕头,辽宁海城等重点陶瓷产区;建立了陶瓷研究所、设计院、大专院校与陶瓷装备制造、装饰材料制造等专业工厂,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业已建立;产品品种也由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扩展到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及高技术陶瓷等领域。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日用陶瓷行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制瓷技术和装备,使许多产区、企业的生产进一步现代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出口创汇增加,我国日用陶瓷工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目前国际陶瓷业正在逐步重组,生产格局在调整变化之中。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凭借技术、资金优势转向重点发展高技术陶瓷;而日用陶瓷的生产由于原料、人工费用增加、附加值相对较低等原因,正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就为我国陶瓷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出口数量占世界第一位.但平均售价偏低的局面仍无明显改观,其主要原因是产品档次低,花色品种不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因此,从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技术装备、生产管理等诸多环节人手,提高出1 : 3产品的质量是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的关键,必须走。以质取胜”之路。

长石质瓷是目前国内外陶瓷工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瓷质。它是以长石作助熔剂的“长石一石英——高岭土”三组分系统瓷,由粘土、石英、长石以2 : 1 : 1左右的比例配合,经制泥、成型、干燥、上釉、烧制(1 200?1400 C )等工序制成。这种瓷利用长石在较低温度下熔融并形成高粘度玻璃的特性。瓷胎是由玻璃相

(50%?60%)、莫来石晶相(10%?20%)、残余石英晶相(8%?12%)、半安定方石英晶相(6%?10%)及微量气孔相

(0.5% )构成。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能制成大型制品,又具有相当好的电绝缘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气候性等特点。

3. 实验过程总体安排

首先查阅资料选择一种长石质瓷坯的化学组成,估计其烧成温度和抗弯强度,再根据已有的原料计算出配料量,然后根据配方,制备试样若干,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烧制的试样的吸水率和线收缩率测定,绘制温度-收缩率,温度-吸水率曲线,确定烧成温度,最后测量在此温度下烧成试样的抗弯强度,另补充电解质稀释泥浆实验。

4. 实验配方设计计算(近似计算)

4.1瓷坯及原料化学组成“灼减量”换算成不含灼减量的质量分数(表1 —表2)

瓷坯为日用长石质瓷坯料

通过查阅文献得到一种长石质瓷的配方如下表一所示

通过换算得到这种原料不含酌减的各化学组成组成如下表二所示

因此可以用所给的以下原料进行配料量的计算

实验室原料使用石英、长石、生砂石、滑石粉、洪江土、苏州土

表%

4.2列表计算配料质量分数(表5)

(注意:为保证成形性能可塑性要求,苏州土使用量不超过15%,洪江土使用量不超过20%,瓷坯MgO质量分数超过0.50%时,需加入滑石粉满足。

拟定苏州土引入量14.00%,洪江土引入量18.00%

4.3将算得的配料质量分数换算回含灼减量的配料质量分数,并按百分比折算一次即得配方原料计算值/%换算值/%配料百分比/%

苏州土14.0015.9614.42

洪江土18.0020.7618.75

滑石粉0.7100.750.68

长石22.8222.98 20.76

生砂石22.1125.8923.38

石英24.2924.3622.00

合计110.70100.00

即最终设计的配方为苏州土14.42%、洪江土18.75 %滑石粉0.68%、长石20.76%、

生砂石23.38%、石英22.00%

5. 材料技术指标

该长石质瓷烧成温度控制在1250?1280 C ,

抗弯强度应在50?70 MPa。

6. 实验工艺流程、设备及工艺参数

6.1实验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料:球:水=120.6

配料------------------- > 球磨--------- 过筛——烘干

________ 300g 0.5% 减水剂I --------------------------- 1I

40目+ 陈腐 ----------- 过筛 -------- 喷雾造粒-------- 研磨过筛 ------- _ 20 目——-~ --------------------- —--------- -------------------------

34个以上个个

6.2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双头快速球磨机,电热恒温干燥箱,成型压机,高温箱式电阻炉,抗弯强度测试测定仪。

7. 检测项目

7.1吸水率、烧成线收缩率测定

吸水率计算公式

W=( G1-G0 ) /G0 X 100%

式中:W—试样的吸水率,%

G0 —试样干重,克

G1

—试样吸水饱和后的重量,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