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学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学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学案学习专用

第3课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课前预习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我国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的时间、公布机构、核心内容。

3.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具体实施措施、成果。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课堂活动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同时,该法还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知识网络】

【反馈检测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副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与对联中“当年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三大改造

2.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制度

4.想像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5.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

A.土地归集体所有B.土地归国家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D.土地归乡镇所有

6.农民可以高兴地说:“以后再也不会受地主的剥削了,因为这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了。”那么地主阶级在中国被消灭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辛亥革命后

C.1950年土地改革开始后 D.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后

7.某同学准备走访调查参加过新中国土地改革的人物,以了解农民在土改前后生产和生活的变化,他的调查对象最好是()

A.20世纪50年代前出生B.20世纪60年代后出生

C.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D.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

8.右图反映的内容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

碑”,从中不可能读到的信息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

B.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

C.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关心土地问题

D.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

9.1950年国家决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实行土地改革()

A.新解放区B.西藏自治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10.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令是()

A.《共同纲领》B.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则材料反映出()

A.土地公有制建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12.土地改革是要改变()

A.农民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

13.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

A. 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 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

1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