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机械运动及其描述知识点训练附答案(2)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机械运动及其描述知识点训练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速度、路程、平均速度B.位移、速度、力

C.速度、加速度、路程D.时间、速度、加速度

4.2020年国际泳联游泳冠军系列赛北京站在1月24日开幕,孙杨在男子200m自由泳比赛中以1分45秒55的成绩夺冠。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200m是路程,1分45秒55是时间间隔

B.研究孙杨图示起跳技术动作时,孙杨不可被视为质点

C.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9m/s

D.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重心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5.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位移越来越小

D.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

6.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小物块的加速度a随其运动距离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小物块运动0~2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在0~L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L ~2L 内做匀速运动

B .小物块运动至2L 处的速度为026a L

C .整个过程中水平外力做功为()023m g a L μ+

D .小物块从L 处运动至2L 0

12L

a 7.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

C .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 .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8.一质点以初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位移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9.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3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60 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3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60 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v 甲和v 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v 甲=v 乙 B .v 甲<v 乙 C .v 甲>v 乙

D .由于不知道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比较

10.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 .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 .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11.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 ,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 .R π

B .2R

C .2R π

D 24R π+

12.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B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C .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D .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1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B .速度变化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 C .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一定越小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14.在物理学习中,概念、模型、方法需要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点、点电荷均为理想化模型

B .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为等效替代关系

C .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电流强度、功均为矢量

D .电场强度、速度、密度等概念的引入均利用了比值定义法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是:27

4

30113215

0Al+He P+n →

B .机场、车站和重要活动场所的安检门可以探测人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是利用静电感应

的工作原理工作的

C .考古专家发现某一骸骨中14

6C 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14

6C 的14

,已知14

6C 的半衰期为5 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11 460年 D .根据v =x t ??,当?t 非常小时,x 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应用了类比法

16.相传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一种指南车。如图所示为一种指南车模型,该指南车利用机械齿轮传动的原理,在任意转弯的情况下确保指南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关于该指南车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指南车为参照物,车上的小木人始终是静止的

B.如果研究指南车的工作原理,可以把车看成质点

C.在任意情况下,指南车两个车轮轮缘的线速度大小都相等

D.在任意情况下,车转弯的角速度跟小木人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会比路程小

B.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增大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D.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也一定越大

18.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就一定增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在增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时,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19.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相同的动能,向各个方向抛出多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这些小球到达地面时,有相同的()

A.平均速度B.速度C.速率D.位移

20.若物体在某一运动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则在该过程中()

A.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重力对物体一定做正功

C.合外力可能对物体做正功D.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与速度始终垂直21.下列物理量在运算时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

A.时间B.位移C.速度D.加速度

22.一物体朝着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内的平均速度是.则物体在全过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B.C.D.

23.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5 m/s 2

B .10 m/s 2

C .15 m/s 2

D .20 m/s 2

2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x ,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则该质点

的加速度为( ) A .

2x t

B .

223x t

C .

232x t

D .

2

2x t 25.质点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2,则质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12

2

v v + B .

12

12

2v v v v +

C .

12

12

v v v v +

D .

12

12

v v v v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 、B 选项都不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 错误.

D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 选项正确. 故选D .

2.C

解析:C 【解析】

解:A 、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故A 错误.

B 、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两者不同.故B 错误.

C 、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故C 正确.

D 、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速度、平均速度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A 错误;

B.位移、速度、力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正确;

C.速度、加速度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C错误;

D.速度、加速度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200m是路程,1分45秒55是时间间隔,选项A说法正确,故A错误;

B.研究孙杨起跳技术动作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B说法正确,故A错误;C.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为0,整个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而200m与1分45秒55的比值 ,指的是平均速率,选项C说法错误,故C正确;

约为1m/s

D.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身体动作是不断变化的,其重心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选项D说法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B.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因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一直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选项A错误,B 正确;

C.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过程中,位移越来越大,选项C错误;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选项D错误。

故选B 。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小物块在0~L 内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L ~2L 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运动,故A 错误;

B.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20003+1

+=22

ma ma L ma L mv , 得小物块运动至2L 处的速度为:

v =

故B 错误;

C.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2F 1

2=2

W mg L mv μ-?,

联立解得水平外力做功为

()F 023W mL g a μ=+,

故C 正确;

D.设小物块运动至L 处的速度为0v .根据动能定理得:

2

0003122

ma ma L mv +=, 得

0v =

小物块从L 处运动至2L 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02

v v

L t +=

, 联立解得

t =

故D 错误。 故选:C 。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

B 项:质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抽象的点,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只要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影响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所以不能说“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故A 、B 错误;

C 项:因为有大小才可能自转,而且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大小跟地球半径有关,所以研究自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C 错误;

D 项:地球的大小比公转轨道长和公转半径小的多,不影响对公转运动的研究,可看作质点,故D 项正确.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D .由题意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故A 错误,D 正确;

B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故B 错误;

C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运动,位移仍然增大,故C 错误。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甲的平均速度40/226030

x x v km h x x t =

==+甲,乙的平均速度30602245/t t

x v km h t t

?+?===乙,可见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B 正确.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不一定大.例如火箭发射的瞬间,故A 错误;

B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

C .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不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

D .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故D 正确;

11.D

解析:D

【详解】

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R

π,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2R,由勾股定理可知,气门芯位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速度是质点位移与通过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质点通过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质点速度大表示质点运动快.

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不一定大,选项A错误;

B.通过相同的路程,但位移不一定相同,则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

C.单位时间内通过位移长的物体速度大,选项C错误;

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无关。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

t

?

?

,加速度在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详解】

A项: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如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增大,故A错误;

B项: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

?

?

,知速度变化越小,加速度不一定越小,还与速度变化

所用时间有关,故B错误;

C项: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一定越小,故C正确;

D项: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应选:C。

【点睛】

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

?

?

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理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等均为理想化模型,A 选项不合题意,故A 错误;

B .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合运动与分运动”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B 选项不合题意,故B 错误;

C .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电流强度虽然有方向但是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因此是标量;C 选项符合题意,故C 正确;

D .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电场强度等等,D 选项不合题意,故D 错误。 故选C 。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是

941214

260Be+He C+n →

选项A 错误;

B .金属探测仪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使金属内产生交流电,产生的磁场反过来影响仪器内的电磁线圈,类似互感,选项B 错误;

C .14

6C 剩余1

4

为两个半衰期,距今约11 460年,选项C 正确; D .x

v t ?=

?,当?t 非常小时,x t

??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选项D 错误。 故选C 。

1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以指南车为参照物,车上的小木人相对于小车的位置不变,所以始终是静止的,故A 正确;

B.在研究指南车的工作原理时,不可以把车看成质点,否则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的特点不能体现,故B错误;

C.在指南车转弯时,两个车轮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由题,车转弯时,车转动,但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可知小木人是不转动的,所以它们的角速度是不相等的,故D错误;

故选A。

17.B

解析:B

【解析】

A、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不会大于路程,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A错误;

B、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即速度减小,当速度减小的越来越快,则加速度增大,故选项B正确;

C、根据公式,平均速度为:

x

v

t

=,当物体的位移为零时,则平均速度为零,例如物体做

竖直上抛运动时,物体仍返回出发点,则位移为零,即平均速度为零,故选项C错误;

D、根据加速度公式:

?

=

?

v

a

t

,则:v a t

?=??,可知: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

大,还与时间有关,故选项D错误.

18.C

解析:C

【解析】

A、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将减小,故A错误;

B、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为零,比如火箭刚点火的瞬间,加速度很大,而速度为零,故B错误;

C、当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但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在增大,故选项C正确;

D、根据加速度公式

?

=

?

v

a

t

可知,当速度变化量很大,但是如果时间更长,则加速度反而

较小,故选项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应掌握:加速度与速度无关;物体有加速度,说明速度在变化,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也可能为零;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为零.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D.小球向不同的方向抛出,抛出点相同而落地点不同,小球的位移不同,小球向不同的方向抛出,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同,竖直上抛运动时间最长,竖直下抛运动时间最短,

则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故AD错误;

BC.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相同的动能,向各个方向抛出多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可知,小球到达地面时的动能相同,则速率相同,但速度方向不同,所以速度不同,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动能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不变,不代表速度方向不变,比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

B.由动能定理知,动能保持不变,说明合外力的功为零,不说明重力对物体一定做正功,比如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不做功,故B错误;

C.由动能定理知,若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动能一定增加,不会保持不变,故C错误;D.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与速度始终垂直,比如匀速圆周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在运算的过程中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间是标量,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故运算时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A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物体在全过程内的平均速度

A.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D 符合题意。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B 发出超声波经t 时间A 接收到,又经过t 时间,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两段时间间隔相等,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了

355m-335m=20m

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为1:3,因此超声波传到A 处时,A 车前进了5m ,即AB 间的距离为340m ,超声波传到A 车的时间恰好为1s ,根据

212

x at =

可得汽车的加速度

210m/s a =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末动能为初动能的4倍,则

222111

422

mv mv =?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12 2v v x

v t +=

= 由加速度公式得

21

v v a t

-=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2

23x a t =

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设全程位移为2L ,则前一半位移的时间为

11L t v =

后一半位移的时间为

22

L t v =

全程平均速度为

121212

22v v L

v t t v v =

=++ 故B 正确。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C.车窗 D.路边的树 2. 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3. 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内通过的路程,那么它前内的速度是( ) A . B . C . D .无法确定 4.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 系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 s 内,小明跑得更快 C.8 s 内,小明的速度是5 m/s D.8 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5. 如图2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图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出发8 h 内和l2 h 内走过的路程相同 B.在5 h 到8 h 内共走了270 km 的路程 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 km/h D.汽车在2 h 至4 h 之间速度最快,那时的速度为12 m/s 6. 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 参照物是( ) 图2 A.路旁的树木 B.迎面走来的行人 C.小芳骑的自行车 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 7. 小李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只需3 min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200 m B.400 m C.2 000 m D.10 000 m 8. 运动会上,100 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 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9.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 km/h 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 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 km 。则(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10. 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40 m ,需40 s 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 min 30 s 的时间沿操场 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 A.400 m B.300 m C.200 m D.150 m 11. 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由s = t 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s /m 2468O 10203040t /s 小华 小明υ/(km·h -1)2468O 306012090t /h 1012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点复习梳理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 国际单位: , 用字母符号 表示 1dm = m 1km = m 1cm = m 1mm = m 1μm = m 1nm = m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米(m ) 2、单位间的换算: 刻度尺 单位换算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 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③分度值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1mm 2.放: 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刻度尺放正 3.读: ①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会认: 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会选:根据所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3)会放:把刻度尺 刻度线紧贴 被测物体,不能倾斜; (4)会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5)会读: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数值和单位)。 A B C × × √ 0cm 1 2 3 4 5 数字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时间测量工具:停表 。国际单位 秒 ,用符号 s 表示; 单位换算: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累积法(一张纸的厚度 (测多算少) 化曲为直法(测铁路线的长度) 配(组)合法(卡测法)(测量硬币的直径) 1h = 60min=3600s 1s = 103ms= 106μs= 109 ns

误差:是指和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选用精密测量仪器 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粗心造成的,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 机械运动:把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的有关,如果物体对于参照物的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物体就是。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3)比较速度 v=s/t 。 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 (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速度、时间可求路程:s=vt: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达到的要求是: 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网络构建 ?????????????????????????????????????????????????????????????????测量工具长度单位及换算 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概念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选定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机械运动定义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单位直线运动分类意义机械运动定义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曲线运动s v t ?????????????????????????????????????????????????????????????????????????????????????????????? 原理:=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实验过程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欢迎大家阅读!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1、机械运动 (1)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运动和静止 (1)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2)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时所说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3.机械运动的分类 (1)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 4.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可见,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路程 (2)公式:速度= 时间 s 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v= t (3)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取米,时间的一单位取秒,那么,由速度公式可以推出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符一号为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号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5.参照物的选取及有关物体运动方向的判断 (1)位置的变化判断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如果其方位发生了变化或距离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2)如果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以速度大的物体为参照物,则速度小的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通过的路程相同时,用运动时间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在运动时间相同时,用路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运动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3)如果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等时,可运用速度公式直接求出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或求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再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或求出在通过路程相同时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7.速度的测量

(完整版)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和难点解析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和难点解析 一、长度和时间 1.长度 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 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 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 a.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如图(1)所示。 b.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 量程(30cm) 零刻度线分度值(1mm) 0102030cm 数字单位(厘米) 图(1) 图(2)

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如图(2)中“零刻度线磨损怎么办”),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图(2)中“眼睛如何观察刻度线”)。 d. 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 、35cm 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3)所示,上图读数为3.80cm,下图读数为3.38cm )。 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 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 、课桌高0.7m 、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 、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等等。 4)特殊的测量方法 长度测量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在一些特殊条件或被测物体非常细小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特殊测量手段。 如: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微小量时,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例一:测量纸张的厚度,可以把许多张叠在一起,并记下总张数n (400),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 (2cm ),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0.005cm ),如图(4)a 所示。 例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 圈(30)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 (5cm ),则细铜丝直径为L/n (0.17cm )。 图(3)刻度尺的读数 a.测量纸张厚度 b .测量细铜丝直径 图(4)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机械运动 (1)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运动和静止 (1)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2)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时所说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3.机械运动的分类 (1)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

4.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可见,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路程 (2)公式:速度= 时间 s 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v= t (3)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取米,时间的一单位取秒,那么,由速度公式可以推出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符一号为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号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5.参照物的选取及有关物体运动方向的判断 (1)位置的变化判断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如果其方位发生了变化或距离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2)如果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以速度大的物体为参照物,则速度小的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 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通过的路程相同时,用运动时间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在运动时间相同时,用路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运动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1、长度的测量 :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九年级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和静止 1、机械运动 ①、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②、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③、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2、参照物 ①、定义: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 照物 Ⅰ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Ⅱ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Ⅲ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Ⅳ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②、参照物的特点:客观性--假定性--多重性--任意性 ③、相对运动: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 相对静止: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不变。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快,它的速度就大;物体运动的慢,它的速度就小。 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公式: v=s/t ;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S→路程→米m 、千米km; t→时间→秒s 、小时h ; 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③、公式的变形:s=vt ; t=s/v ④、单位换算:1m/s=3.6km/h ;1km/h=1/3.6 m/s;1m/s>1km/h。 ⑤、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Ⅰ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 Ⅱ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得慢。 Ⅲ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s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的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 ⑥、使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Ⅰ公式中s、v、t必须对应同一对象、同一运动时段。 Ⅱ运动公式必须注意单位匹配。 Ⅲ由于每个物理量要受到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制约,在条件不足时不能乱下结论。 ⑦、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1 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一、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 (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 与帽子高 度CD 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 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 和CD 一样长, 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 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 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知识点3、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②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第一部分: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 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 边缘保持平行 ....; 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 ..——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二、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天(d)、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1d=24h=86400s 三、误差: 1.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 造成原因: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 3. 减小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第二部分: 一、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择另外的物体来做标准,这个被 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参照物的特点: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研究对象不能被选作参照物,通常选地面或固 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在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其结果一般不同; 例:乘坐电梯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若以电梯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 三、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1) 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2) 没有绝对的静止。 4. 典型例题 例:(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分析:竹排在江中游——以青山作参照物;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 (2)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汽车的运动是以_地面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 后退,该乘客是以_甲车_作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甲车_车开得快。 第三部分: 一、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1)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高中物理 机械运动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点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um 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 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3、参照物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 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第一部分: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对齐 ..,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 估读 ..——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s;常用单位:天(d)、时(h)、分(min)。 三、误差: 1.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 造成原因: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 3. 减小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第二部分: 一、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1)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2. 速度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比值定义法) 3. 速度公式:t s v s ——路程,t ——时间,v ——速度

4. 速度单位及换算:米每秒(m/s 或m·s);千米每小时(km/h 或km·h) 1m/s=h km 3600 1 10001 =3.6km/h ;1km/h=s m 36001000=h km /6.31 5. 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t [实验器材] 小车(钢珠)、斜面、金属片、秒表、刻度尺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一、测量 1、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1dm=10-1m、1cm=10-2m、1mm=10-3m、1um=10-6m、1nm=10-9m。 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4、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即(一小格表示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作用:读数时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分度值是0.1cm,读数应该有2位小数。 5、刻度尺的量程:测量的范围。 6、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适合的刻度尺; (2)从零刻度线或清晰的刻度线起测量,有刻度的边紧靠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时,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 7、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时(h)、分(min)、 8、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1h=3600s、 9、时间测量的工具:秒表、停表。 10、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1、误差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不够精密;(2)测量方法不够完善。 12、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等。 1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1)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可能减小;(2)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二、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的定义: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被选来作为参照物的物体都当作是静止的。 3、参照物选择:除研究物体本身以外的一切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没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还是静止要看参照物选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对齐 ..,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 估读 ..——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3)累积法——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测量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认识机械停表: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一、机械运动 1. 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2. 运动的形式:社会变化、生命变化、化学变化、原子核的变化、位置变化 _甲车__甲车_车开得快。 (3)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西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丙,最小的是甲。 分析:甲感到顺风,说明其速度小于风速,且行驶方向与风向相同,即刮的是西风;乙感到无风,说明其速度的等于风速;并感到逆风说明其速度大于风速。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图1) 图2) (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 。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 ,内 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

得出的结论: 、管路敷设技术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小鸟在空中飞行 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内通过的路程,那么它前内的速度是( 无法确定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为宣传低碳生活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 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

,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 ,那么曝光时间最长为( ) 为参照物。 ,所测铅笔的长度 图4 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 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 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840?km (1 (2

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参考答案 1.C解析:这位同学相对于铁轨、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路边的树位置都是变化的,即 相对于它们都是运动的;若选车窗为参照物,他相对于车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他是静止的。 2. C 解析:选项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 运动;选项B,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选项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 选项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故选C。 3. C 解析:物体运动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故选C。 4. C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 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路程比小明大,所以小华跑得较快,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时间t=8?s时,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υ===5?m/s,选项C正确。由题图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选项D错误。 5. D 解析:8?h到12?h汽车的速度为0,说明汽车是静止的,因此选项A正确。5?h到8?h 汽车共行驶了3个小时,速度为90?km/h,其路程s=υt=90?km/h×3?h=270?km,所以选项B正确。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km/h,选项C正确。汽车在2?h至4?h 之间速度最快,为120?km/h,约为33.3?m/s,选项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所以选D。 6. C 解析: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小芳相对于自己骑的自行车位置不变,相对 于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位置不断变化,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是以小芳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 7. C 解析:3?min=180?s。选项A,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m,则汽车的 速度υ=≈1?m/s,这个速度只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400?m,则汽车的速度υ==≈2?m/s,这个速度也比汽车的实际速度小很多,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0?m,则汽车的速度υ=≈11?m/s,合39.6?km/h,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10?000?m,则汽车的速度υ=≈56?m/s,合201.6?km/h,很显然这个速度太大了,所以选项D错误。 8. 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υ=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 等。选项C正确。 9. D 解析:小王速度10?m/s=36?km/h,小李速度υ=km/h=36?km/h,小张速度36?km/h。 所以三人速度相等。选项D正确。 10. A 解析:6?min?30?s=390?s,根据题意得=,即,所以跑道的周长s2=×390?s=390? m。选项A与此数值最接近。 11. C 解析:由s=υt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选项A正确。的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选项B、D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几倍,时间也增大几倍,比值不变,选项C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2. B 解析:汽车速度υ=36?km/h=10?m/s,物体与所成像的长度之比为:=200,则0.1?mm 所对应的距离s=200×0.1?mm=2×10-2?m,则最长曝光时间t==2×10-3?s=?s,即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