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品位资料

地质矿产品位资料
地质矿产品位资料

矿产一般工业要求汇编

(据新版规范附录资料汇编)

一、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床

(DZ/T0213—2002)

注:当采用预热器窑和预分解窑时,要求水泥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硅质原料中氯质量分数不大于0.015%。

8、矿山露天开采技术条件一般要求

二、岩金矿床及其伴生组分

(DZ/T0205—2002)

三、铜、铅、锌、银、镍、钼矿床

(DZ/T0214—2002)

1、矿床工业指标制订的一般原则

四、硫铁矿床

(DZ/T0210—2002)

1、矿床工业指标制订的一般原则

2、硫铁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五、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床

(DZ/T0206—2002)

3、膨润土矿开采技术条件

六、钨、锡、汞、锑矿床

(DZ/T0201—2002)

1、钨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2、钨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参考表

3、锡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4、锡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参考表

5、汞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6、锑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7、锑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参考表

七、盐湖和盐类矿产(DZ/T0212—2002)

八、磷矿(DZ/T0209—2002)

实物地质资料保管要求入库保管要求资料整理实物

附件7 实物地质资料保管要求 一、入库保管要求 (一)资料整理。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保管单位,要按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DD2010-05)规定的技术方法,对接收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建档和必要的整理后入库保管,确保实物地质资料在保管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主要工作如下: 1.核对资料。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核对实物地质资料的数量、完整性和各类标识的齐全性。 2.清洁资料。 将实物地质资料表面的灰尘、污垢等清洁干净,至露出实物的表面纹理或表面地质特征清晰,便于后期观察和扫描数字化等。 3.更换装具。 按照实际要求对实物地质资料的装具进行统一或部分更换,装具应满足性能稳定、抗变形、抗风化、耐腐蚀、便于长期保管的要求。 4.补充标识。

检查实物地质资料的各项标识是否清晰、完整、连续,补充缺失的标识。 5.包装防护。 对于易挥发、易潮解、易氧化和易变质等性能不稳定的实物地质资料,要采取必要的包装防护措施。 (二)分配并登记存储空间。 根据库房空间情况,合理安排实物地质资料存储位置,以方便实物地质资料的查询和调用。并对存储位置进行登记,建立库房台账。 (三)保管环境要求。 1.保管实物地质资料的库房须满足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八防要求。 2.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的物理性质,选择常温、恒温、低温、密封、恒压、高压、低压等保管方式。 (四)其他事项。 实物地质资料库房要建立设施设备保养与维护、库房环境维护与检测、资料保管情况定期检查等工作制度,对实物库的设施设备、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环境和保管情况等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确保实物地质资料得到安全、有序、和长期的保管。有条件的汇交人可参照上述要求将Ⅲ类实物地质资料入库保管。

勘察成果整理资料

勘察成果整理

第七章勘察成果整理 勘察成果整理是在搜集已有资料后,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所得各项原始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反分析和勘察报告的编写。 第一节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取 一、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是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岩土工程设计的基础。评价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设计计算是否可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土参数选定的合理性。岩土参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岩土的性状,作为划分地层鉴定类别的主要依据;另一类是计算指标,用以设计岩土工程,预测岩土体在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化趋势,并指导施工和监测。 工程上对这两类岩土参数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和适用性。可靠性是指参数能正确反映岩土体在规定条件下的性状,能比较有把握地估计参数真值所在的区间。适用性是指参数能满足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假定条件和计算精度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主要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选定参数。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土体受到扰动的程度和试验标准。它涉及到两个问题: ①取样器和取样方法问题; ②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问题。 通过不同取样器和取样方法的对比试验可知,对不同的土体,凡是由于结构扰动强度降低得多的土,数据的离散性也显著增大。对同一土层的同一指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发现,所获数据差异很大。 二、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由于岩土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以及参数测定方法、条件与工程原型之间的差异等种种原因,岩土参数是随机变量,变异性较大。故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时,应在划分工程地质单元的基础上作统计分析,了解各项指标的概率系数,确定其标准值和设计值。 岩土参数统计分析前,一定要正确划分工程地质单元体。不同工程地质单元的数据不能一起统计,否则因不同单元体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差异较大而导致统计的数据毫无价值。由于土的不均匀性,对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土层)取的土样,用相同方法测定的数据通常是离散的,并以一定的规律分布,可以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分布密度函数来表示。

地质资料 管理

1服务化管理期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们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不断加大,地质资料服务工作逐步展开。2002年国务院发布《地质资料管理条例》,2006年要求加强地质工作,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重要工作任务。国土资源部要求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明确服务信息维护更新和网络技术支撑工作责任,强化网络服务体系建设的培训与监督检查,这是地质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特征。该时期成果地质资料服务主要体现在借阅、复制和网络目录查询等项目上,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侧重于展览、科教,网络服务正在建设中,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与监督已经得到重视,新规定将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列为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的必要条件。 2地质资料管理发展趋势 当前地质资料按属性可分为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和成果地质资料三类;按服务部门可以分为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系统、省级地质资料管理系统、武警黄金部队地质资料管理系统、油气地质资料委托管理系统、核工业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等五大系统。地质资料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地质服务工作,管理好地质资料,能为基础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支撑,能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能优化地质科研工作水平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质量。经过60年的发展,地质资料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着重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形成一套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全国地质资料馆通过接收、保管和服务利用由中央财政出资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物化遥、水工环等工作中产生的地质资料,向国土资源部汇报并对各省级馆藏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各省(区、市)均建立了独立或合署办公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本行政区的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油气资源、放射性矿产、海洋地质等资料实行了委托保管机制,地质资料的开放使用与服务工作将逐步展开。在新形势、新机制、新政策引导下,地质资料管理迎来了新的变化,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设各地纷起,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得到重视,地质资料监管系统逐渐成熟,信息服务程度开始加大,三大类地质资料间建立有效关联是地质资料的核心发展方向。 2.1馆藏机构建设逐步加强 地质资料馆是专门存放与管理地质资料的机构,其职能就是规范化收集地质资料,对地质资料系统梳理、分类、归档,公开地质资料目录,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除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实施成果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分开管理外,全国31个省(市、区)均建立或正在建立综合型地质资料馆,独立馆的主管单位多为各省(区、市)

地质资料工作有关标准、规范目录.doc

地质矿产调查部分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GB/T16819—97 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GB/T17228—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98 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0082—9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94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94 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0143—94 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94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 侵入岩地质数据文件格式DZ/T0146—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94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51—95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0154—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95 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95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DZ/T0158—95 1∶500000、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9—95 1∶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95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1∶20万) DZ/T0167—95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9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Z/T0171—97 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97 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97 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80—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97 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规范DZ/T0185—97 地学数字地理底图数据交换格式DZ/T0188—97 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文件格式DZ/T018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0000)DZ/T0190—97 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91—97 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196.1~9—97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报告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报告

目录 一、概况 (2) 二、目的任务 (2) 三、治理情况综述 (3) 四、工程质量描述 (5) 五、结束语 (5)

一、概况 **弃渣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官田村,距离徽州区政府地岩寺镇40余公里。弃渣场位于官田村西侧山沟,中心坐标为:经度:东经118°15′18″,纬度:北纬29°58′42″ 2013年6月下旬,徽州区连降大雨,其中6月30日徽州区北部杨村乡、洽舍乡、富溪乡、呈坎镇等三乡一镇范围内为特大暴雨,大强度的集中降雨造成山洪暴发,溪流小河水位陡涨,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形成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并引发众多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弃渣场区域内受暴雨侵蚀及山洪冲刷,库区内回填的弃渣在山洪的冲刷下,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冲毁沟谷处的人工堤岸,泥石流冲出沟口并造成弃渣场外的河沟堵塞。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黄山高速管理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并对现场进行了抢险处理,一方面对库区内弃渣进行清运,截止目前已清运出弃渣10万方;另一方面对沟口处的泥石流堆积物进行清运,将堵塞的河沟疏通。为避免极端天气下,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带来的巨大危害,彻底治理弃渣场安全隐患,2015年元月中旬,安徽省**委托**勘查院,开展**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工作。 我单位于2015年4月09日参与此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并有幸中标。 二、目的任务及工作量 1、本工程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按图进行施工。主要通过对泥

石流流通区进行支挡,阻挡泥石流物源(隧道开挖堆积的弃渣)的冲击,通知通过排导槽进行疏导,使水流及小量碎石通过排导槽排泄至受保护区域以外的地方,防止泥石流堆积物逐步堆积,威胁到高速公路连接桥的通过安全。 2、施工内容 该工程具体内容分为片石混凝土主拦挡坝、片石混凝土副坝、浆砌片石护堤、浆砌片石排导槽。 3、完成工作量 合同签订后,应业主单位要求,我单位于2015年4月15日进行了施工现场踏勘,并着手协调与当地村民村委的协调工作,此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工程正式启动于2015年5月20日,工程正式完工时间为2015年9月20日。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场地实际情况,我院主要完成工作内容及工作量如下表: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

《石油地质学复习整理》 绪论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和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科学问题: ①油气成因问题 ②油气成藏问题 ③油气分布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问题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一、名词解释 1.石油 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掩饰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 广义:自然界的一切气体;狭义: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主要是烃类气体。3.油田水 广义 : 指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4.δ 13C1 碳的一种稳定同位素,δ13C值有助于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二、简答题 1.石油可以分离为哪几种族组分 可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分

2.石油中包含哪几种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 主要元素:碳和氢次要元素:硫、氮、氧 3.石油中包含哪几类烃类化合物和非烃化合物 烃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非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4.天然气中含有哪些主要的烃类气体和非烃气体 烃类气体:甲烷为主,重烃为次,重烃以乙烷和丙烷最为常见 非烃气体: N2,CO2,H2S,H2,CO,SO2,和汞蒸气等 5.在苏林分类中,地层水被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油田水主要为何种类型说明不同 类型的地层水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 地层水划分为: NaHCO3型、 Na2SO4型、 MgCl2 型、 CaCl2 型; 油田水主要为 CaCl2 型 NaHCO3型和 Na2SO4型形成于大陆环境、 Mg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海洋环境、Ca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深成环境; 地层封闭性: CaCl2>NaHCO3>MgCl2>NaSO4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 一、名词解释 1, 储集层 : 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集,并在其中渗透的岩层都称 为储集层。 2, 盖层: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3, 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中只有单相流体存在,并且流体与岩石不发生任何的物理 和化学反应,此时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Q—单位时间内流体的通过岩石的流量,/s F—岩石的截面积, U—液体的沾度,

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

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 一、定密原则与密级确定 涉密地质资料密级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国土资源、测绘、海洋、环境保护、核工业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以下简称《保密范围规定》,见附录5)定密,《保密范围规定》未明确的,按以下原则定密: (一)国土资源类资料定密原则。 下列地质资料定为机密: 1.1: 2.5万、1:5万、1:10万、1:20万、1:25万区域性绝对重力资料以及物探重力Ⅰ级、Ⅱ级基点联测成果资料和小面积大比例尺的重力测量平面图及剖面图。 2.比例尺在1:50万—1:100万之间,精度达到或超过±5毫伽的区域性绝对重力成果图件。 3.比例尺在1:100万—1:400万之间的区域绝对重力成果图件。 4.重力测量图及报告中的联测基点数据重力值、与全国网联测的布格重力异常图(进行了地形改造)、自由空间图、均衡图、点位数据图。 (二)测绘类资料定密原则。 1.同时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重力异常成果定为绝密:

(1)点的密度高于5' 5' 或者10千米 10千米。 (2)精度高于±1毫伽。 (3)全国性测点。 2.面积大于、等于或接近一幅相近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面积的非国家基本比例尺图件按以下原则定密:(1)比例尺在1:10万(不含)—1:50万(含)和1:5千(含)—1:2.5万(不含)之间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定为秘密。 (2)比例尺在1: 2.5万(含)—1:10万(含)之间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定为机密。 3.不同年代形成,或用不同语种表示的,比例尺在1:5千(含)—1:50万(含)之间的,面积大于、等于或接近一幅相近(相应)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面积的下列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地质平面图,属于非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按上述非国家基本比例尺图件定密原则定密;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根据同比例尺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密级定密:(1)符合上述规定的报告正文、附图册及其他附件中的插图。 (2)采用自定义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能转换成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 (3)从图和报告上无法判断是否属于独立坐标系或自定义坐标系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统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口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 2.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质学和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处理和正确的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 第2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地球的构造 地壳(crust):由固体岩石构成,分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 地^(mantle):上地幔主要是硅氧,呈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主要是铁镁氧化物和硫化物。 地核(core):由铁银组成,密度大。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 地壳运动主要起因于地幔物质的对流 组成地壳的化学成分,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 0(49.13%)、Si、Al、Fc、Ca、Na、Mg... § 2.1主要造岩矿物 §2.1.1矿物的基本概念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 矿物(mineral):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行程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2.1.2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决泄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颜色:由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产生。 自色:(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所组成的)矿物的本身的颜色 他色:某些杂质引起的颜色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造岩矿物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 具体又分为:①玻璃光泽②珍珠光泽③丝绢光泽④油脂光泽和树脂光泽⑤金刚光泽 ⑥土状光泽 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矿物的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硬度是矿物的一个重要鉴左特征,鉴别矿物硬度时,是用两种矿物对划的方法来确左矿物的相对硬度。 由软到硬分十度,称为摩氏硬度汁: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解理和断口 解理一受外力作用,矿物能沿一泄方向破裂成平而的性质。 分为:极完全、完全、中等或不完全解理 断口一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而以外方向破裂。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技术管理应以《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相关政策, 法规及地质、防治水各专业规程和集团公司制定的有关细 则为准。 2、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开采均必须进行观测 和描述。凡井筒、石门和其它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 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煤层掘进的巷道应 按《地质规程》规定的间距进行观测描述,遇地质构造时 应适当加密观测点。 3、严格按《地质规程》及细则规定的内容观测煤层、 断层、褶曲、岩浆岩及岩溶陷落柱等。 4、开拓施工前,应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资 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构造规律,分析工程将穿过的

煤、岩层特点,熟知巷道所处层位特点及距上、下煤层距离,按要求及时深入现场,进行地质编录。开拓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预测图纸及区域地质图纸,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提出超前探测计划与设计,按时编制提交开拓地质说明书。 5、工作面掘进施工前应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地质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及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情况、掘进层位、煤层与上下相邻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趋势,按时编制提交掘进地质说明书。 6、掘进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填绘断层交面线、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区域图及巷道素描图,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及时提交各种地质预报。工程结束后及时组织探煤厚及物探工作。规定综采工作面必须进行物探,查清工作面内隐伏地质构造、岩浆岩、陷落柱

【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规范

【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规范 **国际物流港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依据:为充分发挥项目档案资料在项目建设、管理、维护及综合验收中的作用,强化公司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确保项目档案资料的准确、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定义:本制度中的项目档案资料,是指在开发建设项目过程中形成的对公司具有利用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的材料的总和,是各项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原始凭证。 第3条目的:在项目施工及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妥善处理和保管由各部门管理的资料文件,以便于规范管理收发、移交、归档、查阅、借用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4条遵循原则:项目档案资料管理遵循“及时,分类清晰,检索方便,收发有据”的原则。 第5条保密原则:档案管理过程中需做到合理利用,并注意保密,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第6条归口部门:办公室为项目档案资料的归口管理部门,行政总监为本制度执行监督人。第二章项目档案资料的分类、收集、第7条项目前期文件资料 (一) 可行性研究资料 1、项目建议书及批复; 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3、项目评估意见; 4、 ___(表); 5、设计任务书、计划任务书; 6、选址意见书。 (二) 基础、设计、施工前准备资料 1、基础资料(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设计、勘察报告、地质图、勘察记录、化验、试验报告、重要土、岩样及说明;(2)地形、地貌、控制点、建筑物、构筑物、测量定位及观察记录;(3)水文、气象、地震等其他设计基础资料。 2、设计文件(1)初步设计文件资料: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设计说明书、工程概算、工艺设备初步设计;(2)技术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设备等图样说明书、工程预算、计算书、材料表等;(3)施工设计:施工图、施工说明、设计计算书、施工预算(4)经过批准的施工图审查报告、施工图审查批准书。 3、施工准备资料(1)征用土地批准文件及红线图;(2)拆迁文件、补偿安置协议书(本项目无);(3)环保、卫生、防疫、消防、人防、抗震、文保、城建、档案等部门审查意见书及认

验收记录表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 附表1

室内空间尺寸分户验收记录表 附表1.1

附表1.1 室内空间尺寸验收 1、验收内容: 1.1室内净高(按设计尺寸推算值)。 检查方法及数量:每个房间抽测5点,其中距墙(柱)500mm处各1点,中间测1点(厨房、卫生间等除外)。 1.2室内净开间、净进深(按设计尺寸推算值)。 检查方法及数量:每个房间抽测2点,其中距墙(柱)500mm处各1点(厨房、卫生间等除外),无墙体则测柱间净距。 1.3特殊的自然间可单独制定测量方法。

2、验收标准: 室内空间尺寸允许偏差值和允许极差值见下表 门、窗、玻璃拦杆(板)安装分户验收记录表 附表1.2

附表1.2门、窗、玻璃安装验收

1、验收内容: 1.1外窗台高度。 检查方法及数量:钢尺检查,每一窗台不少于2点,记录最低点。全数检查。 1.2外窗渗漏。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1.3推拉窗防脱落。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手扳检查。全数检查。 1.4安全玻璃认证标志。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 1.5门窗开启性能。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手板开启和关闭检查。全数检查。 1.6门窗配件。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手板开启和关闭检查。全数检查。 1.7门窗扇密封条。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手扳检查。全数检查。 1.8门窗排水。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手扳检查。全数检查。 1.9进户门质量。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开启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全数检查。 1.10玻璃品种、规格、厚度 检查方法及数量:查合格证、游标卡尺检查。全数检查。 1.11门窗观感。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2.1外窗台净高不低于0.90m,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2.2外窗及周边无渗漏。 2.3推拉窗必须有防脱落装置。 2.4应使用安全玻璃的,不得使用普通玻璃,玻璃上应有安全认证标志。 2.5门窗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 2.6门窗配件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位置应正确,功能应满足使用要求。窗锁扣应采用不锈钢等材料。 2.7密封条应安装完好,不脱槽,密封条应在转角处断开,并在转角处固定。 2.8有排水孔的门窗,排水孔应畅通,位置数量应满足排水要求。窗台流水坡度、滴水线、鹰嘴设置合理到位。 2.9进户门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 2.10玻璃的品种、规格、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标准的要求。 2.11观感质量应符合质量要求。 2.12落地门窗、玻璃隔断等易受人体或物体碰撞的玻璃,应在视线高度设醒目标志或护栏,碰撞后可能发生高处人体或玻璃坠落的部位,必须设置可靠的护栏。 2.13栏板(杆)高度、型式、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必须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地面、顶面、墙面分户验收记录表 附表1.3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1、总则 1.1、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超前与准确预报的原则。地质工作要以现场观测与综合分析为重点,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为手段,为煤矿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解决矿井采掘中出现的各类地质问题。 1.2、地测科及技术科有足够的经过正规学习或培训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和正常工作的装备。地质人员要不断加深地质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地质资料,熟悉矿井地质条件,建立矿井三维立体的地质概念,运用动态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 1.3、地质工作执行的主要规程、规定、条例、图例有 《矿井地质规程》 《煤矿防治水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等。 地测科及技术科应具备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1.4、地测科及技术科必须有以下制度 地测科、技术科机构职责及岗位责任制,地质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的审批制度、技术例会等。 1.5、地质工作必须有年度工作计划,并要坚持定期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 1.6、生产中遇重大地质问题时,地测人员应尽快入井进行写实,并在升井后立即绘制素描图和平剖面图,同时会同技术科经审核后通知地测科报送矿生产调度室和总工。有疑难问题时,技术科应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核。 根据观测及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及时编制相关图件,向矿和主体公司汇报。 1.7、地测科的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账卡片等,要求内容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1.8、所有地质成果图纸均应及时根据补充勘探成果。图件电子版和纸质版要求在成果资料出来后3日内修改完毕,未修改的图纸不得使用。 1.9、加强地质资料的发放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对外提供地质资料及图纸。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图纸、报表等,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1.10、各种地质仪表器具必须保管好使用说明书,仪器日常保管与维护,应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各种仪器设备齐全、完好,保证地质工作能正常开展。 2、矿井地质工作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充分发挥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作用,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实物地质资料实行分类筛选、分级保管。实物地质资料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分为Ⅰ、Ⅱ、Ⅲ类。国土资源部委托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接收、保管I类实物地质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接收、保管Ⅱ类实物地质资料。矿业权人或项目承担单位自愿保管Ⅲ类实物地质资料。 第五条国土资源部负责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馆藏建设和运行费用列入部门预算。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可根据需要设立实物地质资料分库。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设,馆藏建设和运行费用列入地方预算。鼓励通过建设区域分库或将管理职能向市、县延伸等方式提高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服务能力。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以下简称“受委托保管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建设和运行。 第六条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以下简称“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受委托保管单位履行下列职责: (一)筛选、采集、验收、整理、保管实物地质资料; (二)向社会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 (三)建立健全馆藏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利用制度; (四)每年1月底前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服务等情况; (五)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汇交人应在汇交成果地质资料之前,填写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附件1),报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 项目跨省级行政区的,可向其中任一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报送。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摘要: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必然就成为了一个大趋势,在利用计算机技术方便、高效、快捷工作的同时,要保证地质资料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信息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属于国家涉密种类还是公开的的地质资料,从资料编制的源头开始,都需要严加保管,杜绝安全隐患,防止泄密。从事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单位或企业,理应建立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制度,配置保存、防护、安全等必要设施,学习信息安全知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地质资料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关键词: 众所周知,信息大爆炸时代早已来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世界安全事件的逐年增多,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已引起世人的注重,信息安全在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当前在我国地质行业中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和网络信息共享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从业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本文的意旨是在阐述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有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同时,呼吁广大地质工作者在现今和以后的工作中提升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安全手段,保证个人、单位、国家的地质资料数据和财产不受侵害。 1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1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当前地质资料的安全保密管理方面主要依照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印发的《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实施,文件中详细规定了国土资源类、测绘类、海洋及其他类的定密原则,并且在对涉密地质资料的标志、入库、借阅复制等方面也实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仅仅是对于属于国家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2-200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的立卷归档范围与分类、编号与编目立帐方法和立卷归档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822—1989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0032—1992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 DZ/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指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按归档要求集中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 3.2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技术文件和实物地质资料的总称。 3.3 电子文件: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递的数字代码序列。 3.4 实物地质资料:指岩矿芯、岩屑、各类岩石、矿石、矿物及古生物化石标本,测试副样,光片、薄片等。 3.5 立卷归档:根据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形成特点和内在联系,按归档要求收集齐全,系统整理,组成保管单位,移交档案部门统一管理的过程。 3.6 保管单位:把一个勘查项目应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按类及类序组装成袋、盒、卷等保管形式的集合体。 4 归档范围与分类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根据其内容性质、形式特征和内在联系,化分为十三类,分别由十三个汉字代表(类目编排顺序见附录A)。 4.1 底稿、底图类(代字:底) 包括报告审定稿底稿:附图底图;附表、附件底稿:最终评审、认定文据等。 4.2 地形、工程测绘类(代字:测) 包括测量观测记录、计算成果、技术总结、验收文据等。 4.3 地质观察类(代字:观) 包括野外地质记录、野外地质图件、野外填图小结等。 4.4 探矿工程类:(代字:探) 包括各类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等有关文字及图件,工程质量方面的材料、钻孔封孔检查记录等。 4.5 样品测试类(代字:样) 包括各类样品的测试成果及相应的总结等。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070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正式 样本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生产安全联系制度 1、凡井巷贯通和掘进巷道透峒室,老巷老塘或 向水,火,瓦斯等危险边界掘进时,必须在岩巷剩下 15-20米时,煤巷剩下20-30米时,综掘剩下50米 时,测量人员必须向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发出贯通通 知单,并在现场标出透点位置,以便采取安全措施。 2、当采掘工作面经过其它巷道或危险区的上下 方,其间距小于25米时,测量部门应向有关单位发 出安全通知单。(附平面,剖面图尺寸) 3、在掘进工作面贯通另一井巷时,必须有准确 的是在两工作面相距50米时,地测部门必须下达通

知书,余20米时地测下停头通知书,施工单位必须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贯通。 4、石门穿层巷道要揭煤时,地质人员必须严控制掌握所揭煤层的层位和到迎头的距离及进展情况变化。迎头到揭煤最少距离为15米时,必须停头打钻查明层位的实际距离和煤层赋存情况,根据钻探成果整理,绘制平,剖面图纸,提供给有关部门领导做揭煤工作的具体安排。 5、凡接近巷道转向,变坡,地质构造变化,突水预兆,瓦斯变化等特对情况时,地测人员除及时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外,应三班向施工单位了解情况,以便及时时做好服务。 6、及时按旬进尺和月进尺填报上图,定期交换。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53710

南京北格地普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测 绘 成 果 及 资 料 档 案 管 理 制 度 二零一七年九月

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管理,确保测绘成果、资料档案的安全,促进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并结合本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对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管理适用于本管理制度。 第三条职责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的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由单位分管领导负责,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管理的部门(档案室、资料室、打印室)具体负责实施,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测绘成果资料归档制度 第一条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根据国家要求,制定归档范围及保管限期表。 第二条测绘成果及资料组卷分类号统一执行国家规定的一级组卷分类号进行编号归档;归档的资料应当齐全、完整,分类整理立卷,案卷首页为案卷文件目录并编制档案著录卡,案卷标题简明确切,案卷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第三条不得擅自改变档案分类、组卷、编号方法。 第四条对归档的成果资料应做好完整的登记表登记,并录入计算机中以便查阅,同时对将登记表进行统一管理保存。 第五条长期保存的资料档案禁止使用红墨水、纯兰墨水、圆珠笔、复写纸书写,只能用兰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以利长期保存。 第六条成果及资料档案的接收、移交,必须附有清单,严格清点和履

行签字手续并填写移交(接收)登记簿。 第七条数据载体每年轮流抽取不少于5%读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载体或恢复抢救。 第八条接收的档案必须及时整理、组卷、归档、入库。当年接收的档案必须当年完成归档工作。 第九条所有档案必须登记,详细到文件级,尽量用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进行登记。 第十条保密、防虫、防霉、防盗工作,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变质档案资料及时上报领导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一条各部门必须设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测绘资料,做到职责分明,并应设置资料室和铁柜,存放测绘资料。 第十三条将测绘成果资料档案工作列入总经办工作日程,并由总经办或其指派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 第三章测绘成果资料档案借阅制度 第一条为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和企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结合本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档案室应当根据工作的需要,编制必要的目录、卡片、索引等检索工具,编辑档案文件汇编和各种档案参考资料,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公司服务。 第三条档案室保管的档案,主要供本单位利用,不属于开放利用范围。对外提供利用须经领导批准。

DZT ××××—2011(代替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DZT ××××—2011(代替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2011(代替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ed Compilation and Study on Geological Data about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征求意见稿) 2011-×-×发布201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多年来矿产勘查、开发实践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试行)》(地矿字〔1980〕290号)、《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的基础上,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 0033-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国土资源标准化研究中

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黄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培训资料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鹭湖宫8区D组团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品牌进场数量进场日期 1 JDG金属导管Φ20 鹏创2000m 2016年6月15日 2 JDG金属导管Φ25 鹏创1000m 2016年6月15日 3 JDG金属导管Φ32 鹏创500m 2016年6月15日 项目材料员:年月日 验收结论:同意进场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鹭湖宫8区D组团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品牌进场数量进场日期 1 PVC电工管Φ20 康泰3000m 2016年6月18日 2 PVC电工管Φ25 康泰 2500m 2016年6月18日 3 PVC电工管 Φ32 康泰 300m 2016年6月18日 4 PVC电工管 Φ32 康泰 300m 2016年6月18日

项目材料员:年月日 验收结论:同意进场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鹭湖宫8区D组团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品牌进场数量进场日期 1 钢板0.6mm 攀钢20㎡2016年7月4日

项目材料员:年月日 验收结论:同意进场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鹭湖宫8区D组团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品牌进场数量进场日期 1 焊接钢管DN100 华岐60m 2016年6月18日 2 焊接钢管DN150 华岐120m 2016年6月18日

4 焊接钢管DN40 华岐120m 2016年6月18日 5 焊接钢管DN65 华岐30m 2016年6月18日 6 焊接钢管DN80 华岐60m 2016年6月18日 7 焊接钢管DN125 华岐30m 2016年6月18日 项目材料员:年月日 验收结论:同意进场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鹭湖宫8区D组团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品牌进场数量进场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