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学答案整理

商品流通学答案整理
商品流通学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替代品:是指互相竞争的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这两种商品就是替代商品。具有交叉弹性为正值的产品被称为替代品。

2、互补品: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具有交叉弹性为负值的这种关系的产品被称为互补品。

3、备货的过程:

备货过程一般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分类:去除不要的东西,并将产品归类;

集聚:将相同种类相同等级的物品收集在一起,形成各种类的、同等质量产品的大量集合;

分配:将集聚起来的大量产品向若干消费地发货;

备齐:消费地接收了产地分配、发送的大量产品,并且把这些产地“供给”形态的产品分割成零碎的单位进行集合。

值得注意的是:四部分活动不一定一次出现;四种备货活动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产品。

4、推式:制造商利益激励的方法促进商业者积极经营自己的产品,其最直接的手段是降价或回扣。这与产品自身的吸引效果来吸引顾客完全不同,它就像用制造商自己的力量将产品推进流通渠道里,因而称为推式战略。

拉式:指利用广告和促销活动引导潜在的最终消费者或使用者的营销策略。在拉式战略中,是制造商而不是渠道分销商承担了大部分的促销责任。

5.销售依存度:从厂商i销售的产品中有多少是通过商业者j销售的角度来说,厂商i给商业者的的销售额与厂商i的总销售额的比例称之为销售依存度。

假设厂商i的销售额为Mi,i给j的销售额为Mij,则i对j的销售依存度mij为:

mij=Mij/Mi,且Mi=∑Mij

6.制造:以原料或零组件(自制或外购),经过较为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及生产工序,制成一系列的消费用品。

零售:与“批发”相对。商品经营者或生产者把商品卖给个人消费者或社会团体消费者的交易活动。

制造零售:自己从事生产活动的商业者,他们的质和量都极为有限,其分工的范围也是有限的,他们的活动中的却包含生产活动,但他们的销售领域与周围的商业者都是相同的,所以这些生产者叫做“制造零售”。

7.推迟战略:在消费者产生需求之前,尽量推迟对什么样的商品生产多少、产品的店铺库存量应该是多少这些问题作出决断的时间。通过设计产品和生产工艺,把制造某种具体产品、使其差异化的决策延迟到开始生产之时,使一类或一系列的产品延迟区分为专门的产成品,这种方法称为差别化的推迟战略。

8.整合:由集聚物到备货物转变的全过程。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

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二、阐述:

1、为什么商业者发挥着拍卖师的作用?

答:商业者的利润自然是产生于买卖的价格差额。商品的贱买贵卖是商业者利润的源泉。商业者一直是选择在低价购买的地方买进,在能都高价卖出的地方卖出,由此获得利润。这与拍卖师的很多特点都相同。同时商业者和拍卖师都并不是为了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才进行商品买卖,他们只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和商品的稀缺性,从而实现商品的让渡价值,而让购买者能实现商品的最大使用价值。同时他们都能使很多独立存在的市场相互链接,形成更大的市场。所以说商业者发挥着拍卖师的作用。

2、流通中的市场具有多层次结构。生产者、批发零、售商市场多层次市场的主要形式。答:1)生产者的产品在零售市场上的覆盖程度,从消费者面对商业者的数量角度看:开放分销——选择性分销——限定性分销——独家经营权

2)对商业者社会性的制约程度

社会性显示对面任何厂商——营业额中要求一定份额——专属性交易

3)垂直多环节中的制约

厂商限制批发商的交易对象——零售商,要求零售商只能从限定的批发商处采购,最后发张到零售商只有一个注册批发商可以交易,特定交易对象制

3、超市品类管理、经营技术,品类管理要点,利润总体水平(P129-131)

答:品类管理:超市盈利的真谛就是品类管理。它指将各种商品的加价率与整体毛利率进行综合管理,加价率根基不同的商品种类有所不同,但保持总的毛利率。该定价方式获得成功,作为零售业态的超市也获得成功,导致食品连锁店向超市转型。

经营技术:超市奉行其价格、低盈利策略。利用空置场房和仓库作为卖场,节约房租;以自助销售、一次结账节约人工;超市商品的一站式采购,节约采购成本;超市所处位置交通便利扩大了购物半径;并进行品类管理。

利润总体水平:而所采用的“毛利混合”的方法,实际上是通过部分商品地狱进价的销售来宣传其“跳楼价”,进而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消费者一并购入毛利率较高的商品,便整体上确保了销售额和利润,这就确保了利润总体水平。

4、业态、郊外购物中心在美国产生的背景,保洁、沃尔玛的同盟具有什么意义。(P141-142)答:产生背景:郊外型购物中心产生于二战后的美国,战后,为安置副院士兵,美国政府在视角兴建了大规模的住宅区,并用高速公路将这些住宅区与市中心连接起来。随着人口想郊外的迁移,50年代之后,以百货店和综合超市为核心店的郊外购物中心逐渐发展起来。

意义:一方面很多百货店和厂商通过“产销一体化”经营,削减库存和降价处理,该晒备货环节,成功地增加了销售量;另一方面,由于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和超市中心等食品折扣店的兴起,不少原有超市经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沃尔玛也开始积极调整与原有制造商的关系,例如与保洁结成同盟。这样,超市与供应商联手,退出高效的消费者回应系统,一次与折扣店抗衡。

5、商业者的作用(p4-8)

答:(1)、商业者是外来文化的使者,成为广域商品买卖的媒介,从而形成广域市场;(2)商业者在邻近消费者的地方提供各种商品,使消费者的生活舒适、富裕。

6、物物交换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货币出现的作用(p22-23)

答:困难性:(1)、交换欲望的双方一致性,从集聚在集市中的众人中,找到符合自己交换条件的对象绝非易事;(2)、要了解交换比例是否合适,如谈判能找到合理的协调方式,交换就可能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只要任何一方坚持己见,交换就无法成功;(3)、交换的单位(数量),为了使交换成功,交换双方的比例和数量也必须一致。

货币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交换双方的需求欲望一致变得只需其一就足够了;有货币作为基准,有关交换比例的谈判极易成功;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交换比例与数量也很容易达成一致。因此货币的出现使得直接的物物交换变得比以前容易多了。

7、品类管理使有些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原因(品类管理、相关购买)(P131)

答:品类管理是将各商品的加价率与整体毛利率相结合的管理。采用“毛利混合”的方法,实际上是通过部分商品低于进价的销售来宣传其“跳楼价”,进而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同时,品类管理将消费者的相关购买商品集中在一处,消费者一并购入毛利率较高的商品,便整体上确保了销售额和利润。

8、买卖集中的第一、二原理。(p64)

答:所谓的买卖集中就是在一定的市场作用范围内,尽可能将买卖进行集中的作用力,我们将其成为“买卖集中的第一原理”。

买卖集中的作用力受不同时期的知识与技术水平的限制。从长期来看,这个作用范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技术革新促进其作业范围扩大的同时,其作用范围扩大的压力也促进了技术革新的不断产生。这二者相互作业的结果促使买卖集中第一原理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我们将其称为“买卖集中的第二原理”。

9、理解系统管理对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存在的必要性

答: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通常具有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目标;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系统,会随着时间不断地发展;系统随时间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使得供应链全局最优收到阻碍。因此,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需要用系统管理的思想,注意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层次性,使得这个供应链达到最优。

10、美国在哪些法律限制了价格歧视、法律的主要内容(P133-134)

答:《连锁店征税法》规定:根据连锁店的店铺数量实行累进征税。

《转售价格维特法》规定:厂商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制定零售商的销售价格。

《罗宾逊·帕特曼法》规定:禁止独立零售商和连锁店进货时有价格歧视。

11、市场营销出现的原因,出现导致商业者作用的变化

答:由于大量生产体制的确立,生产者追求规模经济,并不断扩大生产,然而生产者生产出的商品必定会超过商业者所能开拓的市场范围。这时,生产者会面临商业者不再购买其产品的局面。而生产者根本无法解决市场中宏观的过剩能力问题,但不管市场条件多么严峻,都能销售出自己的商品。生产者只能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生产者必须亲自应付销售问题,生产者的这种销售活动被称作市场营销。因此,市场营销是以生产者面向消费者销售自己产品的形式登场的。

市场营销出现后,商业者只把吸引效果极强的商品作为基础品牌,而把其他作为周边品牌来经营若干品牌的商品。这时,商业者的备货活动就具有了商品范围和品牌范围两个方面。商

业者不再平等对待生产者,可能对某制造商产品的经营非常积极,而对另一制造商的产品又完全置之不理。

12、连锁经营的利弊、备货的形成过程。流通的系列化、系列化的程度、商业集聚及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什么的产生。

答:(1)连锁经营的利弊:①利:通过连锁经营扩大销量,进而以销售能力为杠杆,从进货一方获取购买优势;组织优势,销售和进货的职能分离,获得了各自的专业化经济效应;店铺的内外装修、陈设以及店内设备的标准统一,可降低大量买进设备的价格,降低设计和建设成本。②弊:集中进货要以各店顾客需求的同一性为前提,才能享受大量进货的优惠,而实际上,由于地域及商品的多样性,在客观上要求分别进货,这是集中大量进货与地区间多样性的矛盾。

(2)备货的形成过程

(3)流通系列化:厂商将商业者作为自身职能的承担者,并对其重组的活动,叫做流通系列化。

(4)系列化程度:以四个流通层次来衡量:①厂商的产品在零售市场上的覆盖程度;②商业者的社会性制约程度;③垂直的多环节之中的制约;④向其他产品的扩张。

(5)商业集聚:是指若干商业者集中于某个区域的状况。

(6)影响因素及结果:①经营理念问题。结果是,即使市场不存在任何限制竞争的因素,潜在的市场机会也不会被开发出来。②经营者的“搭便车”行为。结果,即便那些自身魅力不足以吸引顾客的商店,也可能获得消费者的惠顾。③店铺数量的制约。如没有一套有效的办法将坐享集聚优势的商业者赶出去,那么外部的新鲜血液就不能注入。④集聚内部的竞争压力问题。商业集聚不可避免地包括了这些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业种。⑤备货物难以改换。当商业集聚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业务理念时,它们往往会形成良好的依存关系,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一种机制能够促成这种合理的集聚。

13、流通服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物流成本。(P119)

答:主要影响因素有:到达商店的距离、单位销售量、备货、调集商品所需时间等多个因素。到达店铺的距离越短,就意味着零售商提供给消费者的流通服务水平越高,消费者负担的购物成本就越低,物流成本也低;反之,偏高。

商品批量越小,消费者购物时只需购买所需量的商品,大大提高了购物便利性,但是零售商必须增加作业,物流成本提高。

零售商提供的商品品类越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变越大,购物便利性越高,但是零售商库存变多,物流成本变高,库存成本也变高。

14、流通技术的变化是如何导致零售业态革新。(P121)

答: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是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影响流通发展的各种硬件、软件设施的进步与发展密不可分的。各种流通技术不是各自独立应用的,而必须组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形成提供给消费者的流通服务“革新”的举措。总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消费者产生了原有环境无法满足的需求,或者说,为了满足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新的流通技术革新和应用超越原有流通技术的“临界点”,这时新的零售业态才会诞生。

15、流通方式的演进:

1)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

直接流通:生产者与流通者是合一的;

间接流通:生产者不完成流通过程通过中间者完成。

2)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复合型:不仅从事居间买卖,还从事运输、信贷、保险;

批零分离:始于行商(批发商)与坐商(零售商)的兴起。

3)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

现货贸易:交易双方即期进行商品与货款相向交割;

期货贸易:远期进行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规避风险。

4)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的交”易: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电子货币支付使得这一转变成为可能。

5)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

1.流通方式的第一次大变革是货币的发明

2.流通方式的第二次大变革是专业化商人的出现,并进一步分化为批发商与零售商。

3.流通方式的第三次大变革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4.虚拟空间交易的形式

16.零售业态

零售业态概念:零售业态是销售市场向确定的顾客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方式。

零售业态分类:

从总体上来分,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大类

1)有店零售业态:是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

主要有: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折扣店;新型折扣店;专卖店;便利店;城郊购物中心;仓储会员店;百货店;厂家直销中心等。

2)无店零售业:不通过店铺销售,由厂家或商家直接将商品递送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

主要有: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直销;电话购物等。

《市场营销管理》作业答案

《市场营销管理》作业 第一讲市场营销学导论 1、什么是市场营销? 答: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4、为什么说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是企业营销观念的深刻变革? 答: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企业通过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它与传统经营观念的主要区别:企业考虑问题的逻辑顺序不是从既有的生产出发,以现有的产品去吸引或寻找客户,而是从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出发,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生产和销售,以期满足客户的需要。企业的主要目标不是单纯追求销售量的短期增加,而是着眼于长久占领市场阵地。奉行市场营销观念的企业十分重视市场研究,力求在消费需求的动态变化中不断发现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并通过产品开发、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的制定去满足这种需求。 所以,在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企业考虑问题的逻辑顺序不是从既有的生产出发,以现有的产品去吸引或寻找客户,而是从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出发,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生产和销售,以期满足客户的需要。企业通过市场研究,力求在消费需求的动态变化中不断发现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并通过产品开发、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的制定去满足这种需求。 第二讲市场营销环境 1、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意义。 答:营销环境按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可分为机会环境或威胁环境。所有企业都在一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下生存,都会面临着许多环境机会或环境威胁,这些机会或威胁一直都会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市场营销,对于企业来

说,研究市场营销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根据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及时地采取相适应的市场营销对策。 首先,发现营销机会。企业以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调查市场的确对某种产品有需求,企业就应抓住这一机会,生产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产品。 其次,避免环境的威胁。环境威胁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不利或限制企业营销活动发展的因素。企业面对环境威胁时,只有及时准确地分析形势,才能有效地避免威胁,否则,就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优势变劣势,最终导致企业丧失市场地位,陷于困境。 总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机会和威胁往往是并存的,企业如果能通过对市场营销环境的调研和分析,抓住机会开拓市场,减轻、避免环境威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2、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微观环境指的是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包括:(1)企业自身,其内部各职能部门直接影响市场营销;(2)供应商,其与企业是协作关系,对企业营销业务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如供货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价格波动和货物的质量;(3)营销中介,中间商、实体分配机构、营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各种服务;(4)顾客(5)竞争者(6)社会公众。 宏观环境指的是影响企业微观环境的巨大社会力量。包括(1)人口环境,人口规模与增长、人口结构和人口地理分布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营销;(2)经济环境,包含收入与支出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3)政治与法律环境,其中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局势、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4)自然环境,包括资源短缺和能源成本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及政府对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有力的干预;(5)科技环境,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营销手段多种多样及信息越来越不对称;(6)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俗和审美观念等。

2017年4月自考商品流通概论考试真题

2017年4月自考商品流通概论考试真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A.厂房 B.机器 C.原材料 D.工具 2.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标志是 A.货畅其流 B.劳动消耗最小 C.时间最短 D.流通环节最少 3.产品竞争即

A.经营内容的竞争 B.经营手段的竞争 C.经营目的的竞争 D.经营要素的竞争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公司 C.合伙制企业 D.合作制企业 5.总部对各店铺拥有全部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实施人财物与商流、信息流、物流、 资金流等方面的统一管理,这种商业连锁类型为 A.自由连锁 B.正规连锁 C.自愿连锁 D.特许连锁 6.综合商社最基本的功能是 A.信息功能 B.开发功能 C.服务功能 D.贸易功能 7.商品购销双方在固定的地点集中交易的销售方式被称为 A.上门推销 B.市场销售 C.门市销售 D.商品交流会 8.企业以付费的形式,通过特定的大众传播媒体向公众传递企业或产品信息,以达到促进销售的这一商品促销方式被称为 12.广告宣传 B.人员推销 C.公共关系 D.营业推广 9.随者我国流通业态的演变,将成为零售主力业态的是 A.百货商店 B.专业商店 C.超级市场 D.折扣店 10.权限最大的代理商是

商品流通试题答案

单选题 1.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被称为( A ) A.价值B.使用价值 C.价格D.交换价值 2.发达的商品流通可以表述为( B ) A.W—G—W B.G—W—G′ C.W—W D.G—W 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基本因素是( D ) 3.在以下各因素中,不属于 ... 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B.商品价格水平 C.货币流通速度D.国民收入水平 4.竞争是建立在利害或损益关系上的,所以它决定了竞争规律作用的( C ) A.强制性B.自发性 C.排他性D.不确定性 5.市场最早表现为( A ) A.商品交换的场所B.商品交换的手段 C.资源配置的场所D.资源配置的方式 6.市场具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这体现了市场体系的( C ) A.统一性B.开放性 C.有序性D.竞争性 7.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是( D ) A.居民B.中介机构 C.政府D.企业 8.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故这些机制也称为( B ) A.具体市场机制B.一般市场机制 C.个别市场机制D.总体市场机制 9.具有先导性特征的是( A ) A.商流B.物流 C.信息流D.资金流 10.适当控制进货量,以免盲目进货造成商品积压,此时商品一般处于( C ) A,导入期B.成长期

C.成熟期D.衰退期 11.属于有限服务批发商的是( B ) A.专职批发商B.货架批发商 C.工业分销商D.制造商代理商 12.20世纪零售业最重要的发展是( B ) A.消费者合作社的出现B.连锁商店的发展 C.方便商店的普及D.直销的兴起 13.下列属于批发渠道特征的是( B ) A.处于流通领域的终极环节B.从事大宗商品的交易流通 C.服务对象是消费者D.从事个量销售 14.最窄的分销渠道是( A ) A.独家分销B.密集性分销 C.选择性分销D.强制性分销 15.下列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是( A ) A.广告费B.商品包装费 C.商品运输费D.商品保管费 16.下列属于直接流通费用的是( A ) A.运杂费B.经营管理费 C.办公费D.商品损耗 17.以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本企业商品价格的方法,称之为( C )A.成本价格决策法B.需求价格决策法 C.竞争价格决策法D.心理价格决策法 18.反映流通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是( D ) A.存货周转率B.商品流通费用率 C.资产周转率D.商品销售利润率 19.下列属于经济环境的是( D ) A.人口环境B.政治环境 C.法律环境D.市场环境 20.B2C是一种( C ) A.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B.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 C.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易行为D.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易行为 1.货币的参与使原来的物物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A)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普济消毒饮主治白喉。() 6.苇茎汤组成中的“三仁”是指桃仁、薏苡仁、冬瓜仁。()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故肺热壅盛而无表证之咳喘不宜使用。() 8.桃核承气汤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组成。() 9.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 10.阴疽,患处色白漫肿,酸痛不热,脓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应选阳和汤治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药典是() A《太平圣惠方》B《成方便读》C《圣济总录》 D《普济方》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治疗主病 B 治疗主证 C 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 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 E 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3. 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 防风、苍术 B 细辛、川芎 C 生地、黄芩 D 白芷、甘草 E 前胡、枳壳 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 A 桑叶、竹叶、连翘、薄荷、桔梗 B 连翘、薄荷、芦根、桔梗、甘草 C 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 D 竹叶、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E 银花、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枳实 C 芒硝 D 厚朴 E 甘草 6.组成中含有肉苁蓉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B增液承气汤C五仁丸D济川煎E黄龙汤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黄芩、黄连B丹皮、栀子C黄芩、栀子D黄芩、丹皮E黄连、栀子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少阳阳明合病B风热壅盛,表里俱实C协热下利 D表邪未解,里热炽盛E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管理?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管理是指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理解:管理的内容是协调,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管理的作用在于其有效性,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2、管理的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循环,最后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工人不是简单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2)非正式组织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3)管理人员要善于鼓舞员工的士气,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4、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具有⑴集合性;⑵层次性;⑶相关性. 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⑴整体性原理。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⑵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⑶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⑷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 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 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 ⑸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5、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 答:内容: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实质:体现全体人们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 特点与作用: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 正确运用:1:利用法人的权力自觉抵制不正之风。2:应严格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6、什么是德尔菲法,它有哪些特点? 答: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体的预测性调查方法。 特点:(1)匿名性。预测机构与专家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都是匿名的,都以书面形式进行联系;(2)反复性。预测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反馈,多次预测;(3)定量性。对预测意见作定量分析,对预测结果作定量评价;(4)集体性。调查的结论不是个别专家的看法,而是若干专家的集体意见。 7、决策的原则是什么? 答:遵循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商品流通概论试题1

商品流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8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商品的价格是() A.商品价值的实体 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值的基础 D.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计划经济 D.产品交换经济 3.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的生产是() A.商品生产 B.商品交换 C.商品流通 D.商品经济 4.发达商品流通的媒介是() A.商人 B.生产 C.交换 D.货币 5.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遵从的规律是() A.商品流通规律 B.货币规律 C.价值规律 D.消费规律 6.按照市场竞争结构划分,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的另一极端性的市场是(

A.古诺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完全垄断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7.在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处于() A.主导地位 B.基础地位 C.协调地位 D.补充地位 8.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基本因素是() A.生产 B.社会 C.教育 D.人口 9.目前国际性大型商业机构采用的新型采购模式是建立() A.跨国采购中心 B.跨国配送中心) C.跨国结算中心 D.跨国信息中心 10.中小商业企业,特别是自由连锁商店的商品采购宜采用()A.合同订购 C.委托加工 B.驻点采购 D.联购分销 11.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当相关零售业态市场范围萎缩,销售增长率下降,经营发生困难时,该零售业态处于() A.创新期 C.成熟期 B.增长期 D.衰退期 12.一般而言,时装、珠宝首饰等特殊商品的销售适合于采取()A.自助零售 C.有限服务零售 B.自选零售 D.完全服务零售 13.缺乏自销能力和经验的生产者多采用的渠道形式是()

2018年10月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商品流通概论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85)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歹l』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将买卖双方衔接和协调在一起且为买卖双方共同接受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 B.效益优先 C.选择自由 D.平等互利 2.G-W-G’是 A.物物交换形式 B.简单商品流通形式 C.发达商品流通形式 D.复杂商品流通形式 3.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自然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工业经济 4.下列属于居间企业形式的有 A.批发企业 B.贸易中心 C.商品交易所 D.信托企业 5.从发展过程来看,连锁经营最早出现的是 A.正规连锁 B.特许连锁 C.自由连锁 D.复式连锁 6.实现生产企业向商品流通企业让渡商业利润的方式是双方的 A.协商 B.竞争 C.合作 D.谈判 7.中小商业企业,特别是自由连锁商店的商品采购宜采用 A.合同订购 B.驻点采购 C.委托加工 D.联购分销 8.涉及商品实体转移的使用价值运动称之为 A.商流 B.物流 C.信息流 D.资金流 9.许多著名跨国零售企业集团对其经营的主力商品均采用了 A.货源调剂 B.驻点采购 C.买断式采购 D.市场选购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 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 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67 8910 二、 1.A D 2A D 3.A D 4A C E 5A 大黄6A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 黄芩、黄连 B 丹皮、栀子 C 黄芩、栀子 D 黄芩、丹皮 E 黄连、栀子 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 少阳阳明合病 B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C 协热下利 D 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E 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 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D 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E 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10.治疗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之证,宜首选()

A凉膈散B八正散C导赤散D小蓟饮子E六一散 11.芍药汤的功用是() A清热止利,和中缓急B清热燥湿,行气化滞C清热燥湿,调气和血D清热解毒,凉血止痢E养阴清热,调和气血 12.青蒿鳖甲汤的主治证是() A阴虚火旺,发热盗汗B虚劳发热,骨蒸潮热 C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气两伤 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E温病后期,阴虚风动 13.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B干姜C白术D人参和干姜E白术和干姜 14.当归四逆汤主治() A 15 A 16 是() A 17 A 18 A 19 A D 20 A D 21 A 22 A 23 A E 24.大秦艽汤的组成药物,除外() A川芎、独活、防风B白芷、细辛、甘草C人参、桂枝、荆芥 D熟地、黄芩、石膏E生地、当归、白芍 25.川芎茶调散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A川芎B白芷C薄荷D羌活E清茶 26.麦门冬汤的功用是 A滋养肺胃,化痰散结B养阴润肺,和胃化痰C滋养肺胃,降逆和中D养阴生津,和胃降逆E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27.防己黄芪汤的组成药物是() A防己、黄芪、茯苓、白术B防己、黄芪、茯苓、甘草 C防己、黄芪、茯苓、生姜D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E防己、黄芪、白术、生姜

销售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销售管理》2011年4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尚未购买本企业产品或其他品牌产品的客户,销售人员把它定位为()形式。 A.“固定卡”客户 B.“开发卡”客户 C.“忠诚卡”客户 D.“攻击卡”客户 2.顾客不愿意购买产品的真正原因所形成的异议是()。 A.价格异议 B.虚假异议 C.真实异议 D.品质异议 3.企业经济运行中产品的定价、分销渠道的选择、物品的运输和储存等项工作是属于下列()。 A.销售工作 B.销售管理工作 C.销售组织工作 D.营销工作 4.将顾客的各种意见合并成一个意见,或者把顾客的反对意见集中在一个时间讨论的方法是()。 A.合并意见法 B.反驳处理法 C.比较优势法 D.反问处理法 5.()是指对未来特定时间内(如一年)全部产品或特定产品的销售数量与销售额度进行的估计。 A.销售目标 B.销售计划 C.销售预测 D.销售定额 6.销售人员业绩停顿、心态老化,这类销售人员企业将其归类到()。 A.老化型销售人员 B.问题类销售人员 C.多事型销售人员 D.明星类销售人员 7.()是对销售人员工作绩效特征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键性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A.横向比较法 B.纵向分析法 C.360度考核法 D.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法 8.客户基于对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认识而形成的忠诚是属于()。

A.认知忠诚 B.情感忠诚 C.行为忠诚 D.购买忠诚 9.在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时,如果运用投影、幻灯片及录像进行培训,这是()。 A.视听技术法 B.个案研讨法 C.角色扮演法 D.行为模仿法 10.经常与销售量配额一起使用,其目的是控制销售人员的费用水平,这种配额是()。 A.销售配额 B.费用配额 C.毛利配额 D.利润配额 11.()是指顾客针对购买前后一系列服务的具体方式、内容等方面提出的反对意见。 A.需求异议 B.商品质量异议 C.价格异议 D.服务异议 12.一个企业对销售运行工作实施的计划、组织、培训、领导、协调、控制和绩效考核的过程,这是企业实施的()。 A.销售运行工作 B.销售培训工作 C.销售管理工作 D.销售考核工作 附:参考答案 1.对尚未购买本企业产品或其他品牌产品的客户,销售人员把它定位为(B )形式。 A.“固定卡”客户 B.“开发卡”客户 C.“忠诚卡”客户 D.“攻击卡”客户 2.顾客不愿意购买产品的真正原因所形成的异议是(C )。 A.价格异议 B.虚假异议 C.真实异议 D.品质异议 3.企业经济运行中产品的定价、分销渠道的选择、物品的运输和储存等项工作是属于下列( A )。 A.销售工作 B.销售管理工作 C.销售组织工作 D.营销工作 4.将顾客的各种意见合并成一个意见,或者把顾客的反对意见集中在一个时间讨论的方法

00185-商品流通概论-全国2013年04月-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商品流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8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B ) A.商品流通 C.市场经济 B.商品经济 D.市场交换 2.发达商品流通是第几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C ) A.第一次

C.第三次 3.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介是(A ) A.流通 C.产业结构 4.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是(D ) A.生产成本 C.商品流通中的消费者 5.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最符合(A ) A.完全竞争市场 C.完全垄断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B.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分配 D.生产力布局 B.第二次 D.第四次 6.我国货币市场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最主要发生在(C ) A.银行与个人 B.银行和企业

C.银行与银行 D.企业和个人 7.为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提供调整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向信号的是(B ) A.竞争机制 C.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D.风险机制 8.工资机制作用下,与劳动者获得的工资额成正比的是(D ) A.劳动时间 C.个人需求 9.影响商品储存结构的因素是(A ) A.商品需求结构 C.商品生产结构 B.商品需求时间 D.商品生产时间 B.个人素质 D.劳动质量 10.被视为现代企业降低成本“最后边界”的是(B ) A.商流 C.信息流 11.流通业态的物质状态涵盖(A )

方剂学最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1.使用解表剂应注意的问题 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腻之品;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若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2.简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意义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通之疼痛。 3.桂枝汤主治之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 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4.简述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的配伍意义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阳,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得基本结构 5.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岑的配伍意义 九味羌活汤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方中配伍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 烈之品伤津,为佐药。 6.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之咳喘,何以配伍收敛的五味子、白芍 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里饮证,治当解表化饮,然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即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诸药辛散太过之性,且可防止温燥药物伤津。 7.止咳散有何功用,其组方配伍有何特点 止咳散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其组方配伍得特点是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 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正如《医学心悟》卷三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8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方中何以配伍幸温的荆芥、豆豉 银翘散所治之温病初起,以邪郁卫表,邪热较重为特点,方中配伍辛温得荆芥,淡豆鼓得意义有二,一是解表散邪,增强辛散透表之力;二是防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冰伏气血,不利祛邪。 9.简述桑菊饮配伍桑叶、菊花的意义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之咳嗽。法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 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功,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故共为君药。 10.从功用、组成方面比较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 银翘散和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得辛温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位药物,但前方有银花配荆芥,淡豆鼓,牛蒡子,竹叶,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后方有桑叶,菊花配伍杏仁,则肃肺止咳之力大。 11.麻杏甘石汤以何药为君,其配伍意义是什么 麻仁甘石汤得君药是麻黄,石膏,方用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清泄肺热,解肌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习题答案

1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A 7.B 8.A 9.D 10.C 11.D 12.B 13.A 14.B 15.D 16.C 17.A 18.C 19.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CE 2.ACE 3.ABCE 4.BCDE 5.ABCE 6.BDE 7.ACDE 8.ABCDE 9.BCE 10.ABCDE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个体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 误的打“×”。)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13.√14.√15.× 16.√17.√ 四、填空题(请在各小题的画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 【参考答案】 1.预期的需求水平 2.负需求 3.低营销 4.顾客关系管理 5.市场营销观念 6.营销近视症 7.社会利益8.企业为中心9.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 10.产品观念11.绩效12.消费者主权论 13.组织知识14.市场调研15.领先 16.顾客满意17.全面质量管理18.企业价值链2 19.战略环节 五、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1.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之间的 互利交换关系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2.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 念、一种态度,或是一种企业思维方式。 3.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实现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 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和责任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它强调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应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眼前需求与愿望;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营销效益。 4.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

2019年4月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真题完整试卷

2019年4月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真题完整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保证商品流通经济、合理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适度的商品交换环节 B.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 C.适度的商品生产环节 D.适度的商品销售环节 2.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是 A.商品生产 B.商品交换 C.商品流通 D.商品经济 3.对商品来说,使用价值的意义在于 A.它是劳动的产品 B.它是交换价值的体现 C.它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它是有用的产品 4.特许连锁的总部与加盟店之间是 A.上下级关系 B.合作关系 C.松散关系 D.合同关系 5.作为买者或卖者的代理人促使双方接触成交的企业是 A.批发企业

C.经纪企业 D.直接贸易企业 6.对生产集中、消费面广、品种复杂,并对生产和消费影响较大的商品在采购时宜采用 A.市场选购 B.合同订购 C.委托加工 D.驻点采购 7.商品促销中,推进策略的主要促销对象是 A.生产企业 B.消费者 C.中间商 D.政府部门 8.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才能存在、存储和传递,不能凭空存在,这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 B.增殖性 C.系统性 D.依附性 9.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当更新型的零售业态进入市场,原有业态失去朝气和生命力,市场占有率和投资收益率降低时,此时零售业态处于 A.创新期 B.增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0.在代理批发商中,最为常见的是 A.佣金商 B.采购代理商 C.销售代理商 D.制造厂商代理商 1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批发业态的是 A.经纪人 B.自动售货机 C.超级商店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习题及参考答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习题及参考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习题 第一章 ■基本训练 一、填空题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以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在组织商品购销调存中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并为有关方面提供所需信息的专业会计。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资金运动形式为 -- -- 。 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 4.商品流通企业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将购进商品的作为成本,而企业在组织商品购、销、存业务活动和管理企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分别计入、、,归入。 5.商品流通企业实现的盈利是制造企业一部分的盈利。 6.商品流通企业是以商品的、调拨、和等经济活动为主营业务,实现商品从向转移的经济组织。 7.商品流通企业按照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 和。 8.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状况可通过、和三个会计要素得以反映。 9.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果可通过、和三个会计要素得以反映。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 ] A.预测 B.控制 C.监督 D.分析 2. 商品流通企业实现的盈利主要来自于[ ] A.商品流通企业 B.制造企业让渡 C.金融服务业让渡 D.教育行业让渡 第二章 ■基本训练 一、填空题 1.商品流转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二是通过的交易行为. 2.完整的商品流转过程一般要经过和两个环节。 3.商品购进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购入商品的目的是为 了;二是通过货币结算取得商品。 4.商品购销的交接货方式一般有;;;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1、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着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D.《太平圣惠方》 2、疏肝健脾法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B.归脾汤C.四逆散D.完带汤 3、《温病条辨》中,所说的“辛凉轻剂”是指: A.桑菊饮B.银翘散C.败毒散D.香薷散 4、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之大便干结,小便频数,治疗宜选用: A.增液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黄龙汤D.麻子仁丸 5、四逆散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B.透邪解郁,疏肝理脾C.疏肝泄热,活血止痛D.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6、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的代表方剂是 A.仙方活命饮B.普济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凉膈散 7、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时宜选用 A.竹叶石膏汤B.蒿芩清胆汤C.青蒿鳖甲汤D.当归六黄汤 8、被誉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方剂是 A.黄连解毒汤B.清瘟败毒饮C.普济消毒饮D.仙方活命饮 9、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的方剂是: A.益胃汤B.生脉散C.五味子散D.麦门冬汤 10、痈疽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治疗时宜选用 A.仙方活命饮B.当归补血汤C.阳和汤D.黄连解毒汤

1、平息内风方剂的适应范围包括 A.阴虚风动B.风痰上扰C.破伤风D.热盛生风 2、肾气丸中,宜小量使用的药物是 A.附子B.桂枝C.干地黄D.山药 3、理中丸的主治病证有 A.寒伤脾胃之呕吐下利 B.阳虚失摄之吐衄便血 C.脾胃阳虚之小儿慢惊 D.中、上焦阳虚之胸痹 4、属于消法范畴的方剂是 A.桂枝茯苓丸B.清气化痰丸C.枳实导滞丸D.补阳还五汤 5、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的方剂有 A.乌梅丸B.芍药汤 C.败毒散D.补中益气汤 三、简答题 1、龙胆泻肝汤主治何证?方中配伍当归、生地黄的意义何在? 2、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均可治表虚自汗,其功用主治有何区别? 3、简述小蓟饮子的主治证及配伍特点。 四、论述题 1、小青龙汤与定喘汤均有宣肺祛痰平喘之功,二者在用药配伍与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市场营销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市场营销学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市场营销 2.市场细分 3.消费者市场 4.生产者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新产品的试用率高,再购率低时,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迅速投放市场 B.改进产品 C.加强促销 D.尽早放弃 2.空调生产企业与电风扇生产厂家之间是( )关系。 A.形式竞争者 B.品牌竞争者 C.一般竞争者 D.愿望竞争者 3.某商店经营以下四类产品,其中( )类适宜采用声望定价。 A.日常生活用品 B.高档化妆品 C.小食品 D.文具用品 4.自古至今许多经营者奉行“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经商之道,这种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属于()。A.推销观念B.产品观念 C.生产观念D.市场营销观念 5.汽车厂收购或兼并轮胎厂是实现( )战略的表现。 A.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 C.横向一体化 D.横向多角化 6.独家经销一般不适合分销( )的产品。 A.购买者较少 B.技术较为复杂

C.要求便利 D.单价较高 7.生产纯净水的某企业最近向市场推出纯牛奶,这是通过( )寻找市场营销机会的方法。 A.产品开发 B.市场开发 C.市场渗透 D.多种经营 8.中国电信规定每日21:00—24:00拨打国内长途电话按半价收费。这种定价策略属于()。A.成本加成策略B.差别定价策略 C.心理定价策略D.组合定价策略 9.人们购买制冷用的空调主要是为了在夏天获得凉爽空气。这属于空调产品整体概念中的()。A.核心产品B.有形产品 C.附加产品D.直接产品 10.通过试用或试销产品,分析效果后再决定是否作大规模推销的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顾客意见法 D.询问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与消费者市场相比,生产者市场有什么特征? 3.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各包括哪些?

商品流通概论课程代码00185试题及答案

《商品流通概论》(课程代码00185)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货币的参与使原来的物物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 A ) ? A.W-G-W ? B.W-W ? C.G-W-G’ ? D.G-W 2、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刚性 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 ) ? A.自然性制约因素 ? B.商品差价制约因素 ? C.制度性制约因素 ? D.产业结构制约因素 3、商品流通企业的特征之一,是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其( A ) ? A.基本业务 ? B.核心业务 ? C.附带业务 ? D.辅助业务 4、下列各类金融市场中,属于资本融通市场的是 ( D ) ? A.同业拆借市场 ? B.国库券市场 ? C.企业短期融资市场

? D.证券市场 5、采取拉引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是( A ) ? A.广告宣传 ? B.人员推销 ? C.营业推广 ? D.销售促进 6、在以下各种运输方式中,适合内陆短途运输、成本较高的一种方式是( B ) ? A.铁路运输 ? B.公路运输 ? C.轮船运输 ? D.航空运输 7、在以下各种商圈范围中,级差地租较高、店铺价值极高、客流量大且稳定的类型是 ( A ) ? A.都市型 ? B.区域型 ? C.社区型 ? D.专业型 8、商业文化的感召力、鼓舞力和凝聚力可概括为商业文化的( A ) ? A.约束功能 ? B.创新功能 ? C.传导功能

? D.展示功能 9、流通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目前,流通行业正显示出的特征是 ( A ) ? A.资金密集型 ? B.技术密集型 ? C.知识密集型 ? D.后劳动密集型 10、需求上升因而价格上升,该命题反映的是( D ) ? A.需求数量变化 ? B.需求质量变化 ? C.需求变化 ? D.以上都不对 11、价格是价值的( B ) ? A.供求表现 ? B.货币表现 ? C.经济表现 ? D.竞争表现 12、从宏观上讲,商品流通调控的主体是( D ) ? A.企业自身 ? B.商品 ? C.市场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_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封面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习题 第一章 ■基本训练 一、填空题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以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在组织商品购销调存中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并为有关方面提供所需信息的专业会计。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资金运动形式为 -- -- 。 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 4.商品流通企业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将购进商品的作为成本,而企业在组织商品购、销、存业务活动和管理企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分别计入、、,归入。 5.商品流通企业实现的盈利是制造企业一部分的盈利。 6.商品流通企业是以商品的、调拨、和等经济活动为主营业务,实现商品从向转移的经济组织。 7.商品流通企业按照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 和。 8.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状况可通过、和三个会计要素得以反映。9.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果可通过、和三个会计要素得以反映。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 ] A.预测 B.控制 C.监督 D.分析 2. 商品流通企业实现的盈利主要来自于[ ] A.商品流通企业 B.制造企业让渡 C.金融服务业让渡 D.教育行业让渡 第二章 ■基本训练 一、填空题 1.商品流转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二是通过的交易行为. 2.完整的商品流转过程一般要经过和两个环节。 3.商品购进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购入商品的目的是为了;二是通过货币结算取得商品。 4.商品购销的交接货方式一般有;;; 四种。

5.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一般以作为入账依据。 6.商品购进发生的采购费用作为处理,购进商品支付的增值税属,不计 入采购成本。 7.企业收购免税农副产品,其采购成本为支付的扣除按规定计算的后的 金额。 8.商品流通的核算方法一般有、、、 售价金额核算法。 9.商品流转业务包括、和。 10.企业进口的商品.其采购成本包括进口商品的、和进口环节 的。进口商品的国外进价,一律以为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 1.零售商品流转是整个商品流通的( ) A.起始环节 B.中间环节 C.销售环节 D.最终环节 2. 对于异地购进的商品其商品的交货方式一般采用[ ] A.发货制 B.提货制 C.送货制 D.送货或提货制 3.商品流转环节有批发和[ ] A.制造 B.加工C.零售D.批发 4.玉森百货股份公司2009年4月25日收到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货款在4月25同时支付,则该公司的正确入账时间为[ ] A.4月1日 B.4月15日 C.4月25 D.4月30 5.批发商品流转是整个商品流通的 [ ] A.起始环节 B.中间环节 C.销售环节 D.最终环节 6. 某贸易公司销售一批大豆给建发公司500万元,则其交货方式一般采用 [ ] A.发货制 B.送货制 C.提货制 D.直接交货制 7.某商业企业在2009年8月15日收到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货款在 8月1就已支付,则该商业企业的正确入账时间为[ ] A.8月1日 B.8月15日 C.8月20日 D.8月31日 8.三和商贸公司于2009年10月5日向闽龙公司预购一批家电,同时 预付一半货款,2009年10月20日该批家电到达三和公司,2009年11 月1日三和公司付清剩余货款。则该三和商贸公司此批家电的正确入账时间[ ] A.2009年10月5日 B.2009年10月20日 C.2009年11月1日 D. 2009年10月10日 9.小型批发流通企业和经营贵重品物的零售企业通常采用的商品核算方法是[ ] A.进价金额核算法 B.售价金额核算法 C.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D. 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10.大中型批发流通企业通常采用的商品核算方法是 [ ] A.进价金额核算法 B.售价金额核算法 C.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D. 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11.零售鲜活商品企业通常采用的商品核算方法是 [ ] A.进价金额核算法 B.售价金额核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