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知识大全_池塘养鱼小攻略

池塘养鱼知识大全_池塘养鱼小攻略
池塘养鱼知识大全_池塘养鱼小攻略

池塘养鱼知识大全_池塘养鱼小攻略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

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

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

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

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

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

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

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

高产量。

1、合理的放养模式

配合饲料池塘养鱼,一般以吃食性鱼类为主。搭配滤食性鱼类,以充分利用水体及水

体内生物饵料,同时又可调节水质,搭配比例为吃食性鱼类占80%,滤食性鱼类占20%。鲢、鳙鱼比例一般为4~5:1。

值得注意的是草鱼抢食较凶,鲫鱼胆子较小,一般以鲤鱼或鲫鱼为主养塘不搭配草鱼,以鲫鱼为主养塘不搭配草鱼、鲤鱼。主养吃食性鱼类驯化抢食后再投放鲢、鳙鱼。

投放量应视池塘条件、管理条件,预期达到的产量、规格及投放规格而定。

2、积极防病

鱼生活于水中,发病后不像陆生动物容易被发现,同时给药比较困难,在日常生产中

给药只外用——泼洒和内服——加在饲料内。当鱼体发病严重时不摄食,也就不能进行内

服药治疗,因此在生产中防病极其重要,防重于治,应防治结合。

1清塘消毒

A:清塘:冬季干塘时,清除池内过厚淤泥,干塘日晒,并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

清塘,杀灭塘内虫类、虫卵和病原生物。

B:消毒:分水体消毒和鱼体消毒

鱼体消毒:鱼种入塘前进行药浴消毒。

池塘养鱼及疾病防治

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一、草鱼: (一)食性: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稚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喜食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轮叶黑藻等;成鱼喜食苦草、眼子菜、苴草等。在人工投喂的条件下,草鱼除摄食水生植物外,它们喜食禾本科、豆科等陆生植物;也喜食人工饵料,如饼、糠、麸类。在饥饿的情况下,草鱼会吞食小鱼。同时,草鱼能大量摄食腐屑,包括其粪便转变成的腐屑。所以,草鱼虽然没有其它草食性动物一样的适应于利用纤维素的消化系统,甚至草鱼的消化道中没有发现纤维素酶,但草类从草屑变为腐屑、从大型至小型,从沉性至悬浮,经细菌等反复多次利用,便把草屑中的能量逐步转换到鱼体中。 (二)生长特性:草鱼是生长迅速的较大型鱼类。草鱼一般4-5龄达性成熟,1-3龄为生长最快期,且雌雄差异小。 (三)生活习性:草鱼在水的中下层及岸边摄食水草,主要在水体中下层活动。草鱼性活泼,行动迅速,游泳快;其食量大,抢食凶,素有“强盗草鱼”之称。 二、鲢、鳙鱼 (一)食性:鲢、鳙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滤食器官----鳃耙。其中,鲢鱼的鳃耙较细密,能滤食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鳙鱼的鳃耙较稀疏,只能滤食个体较大的浮游动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增加,鲢、鳙鱼除了摄食浮游生物外,还摄食如下饵料:如粉碎的饼渣类、米糠、糟类、麦麸等农产品下脚料;有机粪肥中的碎屑;腐屑(腐屑=碎屑+细菌等微生物)等。由于鲢、鳙鱼消化系统中缺乏分解纤维素、果胶和几丁质的酶,所以摄食具纤维素、果胶质细胞壁的藻类,以及具有几丁质外壳的浮游动物卵等,都不易消化而随粪便排出体外。 (二)生长特性:鲢、鳙鱼是较大型的鱼类,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4龄。1-4龄生长较快,尤其是第2年。 (三)生活习性:鲢、鳙鱼通常在水的中上层活动,鲢在上层,鳙稍下。鲢性急躁,行动敏捷,活泼而善跳跃,遇水流容易逆水潜逃,不易捕捞。素有“急躁白鲢之称”。鳙性温和,行动迟缓,捕捞时不跳跃,遇水流不易潜逃,易捕捞。其抢食远逊于鲢。素有“好人花鲢”之称。 三、鲤、鲫鱼 (一)食性:鲤、鲫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其中鲤鱼偏于动物性,鲫鱼偏于植物性。摄食方式都是吞食。白鲫的鳃耙多(102-120条)而长,排列紧密,且鳃耙内侧有许多膜状皱褶分支,交错嵌合成网状,因而具滤食功能。白鲫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和腐屑等。鲤、鲫鱼对人工饵料如如饼、糠、麸类、蚕蛹、蝇蛆等均喜食。

池塘养鱼学复习题

池塘养鱼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相对怀卵量:单位体重怀卵量[卵粒数/kg(g)]。 2.绝对怀卵量:一尾雌鱼在一个繁殖季节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数。 3.排卵:滤泡膜在酶的作用下破裂释卵,使卵粒脱离滤泡而成游离状态称为排卵。 4.产卵:排出的卵集中在卵巢腔中,此时外力的作用下成熟的卵产出体外,称为产卵。 5.效应时间:是指亲鱼注射催情剂(末次注射)之后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 6.人工受精:就是通过人为的措施,使精子和卵子混合在一起而完成受精作用的方法,其核心是如何保证卵子和精子的质量。 7.摄食发生率:消化道内含有食物的仔鱼尾数占总解剖鱼尾数的百分数。 8.不可逆点:指仔鱼因及饥饿抵达某一时间点,尽管还能生存一段较长时间,但其身体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 9.性周期:达性成熟年龄的亲鱼性腺发育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10.水花:刚刚孵化3-4天的仔鱼。 11.“困花”苗:鱼苗胸鳍出现,但鱼鳔(腰点)尚未充气,不能上下游泳,此阶段的鱼苗称为“困花”苗。 12.促性腺激素(GtH):是一种大分子质量的糖蛋白激素,相对分子量30000左右。 1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从怀孕2~4个月的孕妇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相对分子质量为36000左右。 二.简答题 1.优质夏花的特点(见教材203页) 夏花鱼种质量的鉴定 质量优劣可根据出塘规格大小、体色、鱼类活动情况以及体质强弱等来判别。(见下表)鉴别方法优质夏花劣质夏花 看出塘规格同种鱼苗的出塘规格整齐同种鱼苗的出塘规格大小不一 看体色体色鲜艳,有光泽体色黯淡无光,变黑或变白 看活动情况行动活泼,集群游动,受惊后迅 速潜入水底,不常在,水面停留, 抢食能力强 行动迟缓,不集群,在水面漫游, 抢食能力弱 抽样检查鱼在白瓷盆中狂跳。身体肥壮, 头小背厚。鳞、鳍完整,无异常 现象。 鱼在白瓷盆中很少跳动。身体瘦 弱,背薄,俗称“瘪子”。鳞、 鳍残缺,有充血现象或异物附着。 具体鉴别指标如下: 优质夏花:规格大且整齐,头小背厚,体色光亮,肌肉润泽,无寄生虫; 行动活泼,集群游泳,受惊后迅速成群潜入水底,抢食能力强;容器中喜欢在水底活动,并逆水游泳;鳞片、鳍条均不带泥。 劣质夏花:规格小且不整齐,头大、背狭、尾柄细,体色黯淡,鳞片残缺;行动迟缓,分散游动,受惊时反应迟钝;在容器中逆水不前;鳞片和鳍条带泥。

池塘养鱼技术

池塘养鱼技术 ---摘自(遵义农业农村)微信号 一、池塘选择 1.位置选择:选择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水质溶氧高,酸碱度适中,不含有毒物质。 2.土质和底质:土质和底质是保水的关键,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粘质土鱼塘,虽保水性好,但容易板结,通气性差,容易造成水中溶氧不足;砂质土鱼塘,由于渗水性大,不仅不能保水,水质难肥,而且容易崩塌。 3.面积和水深:鱼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俗话说:“塘宽水深养大鱼”,这是因为水体越大,越接近自然环境,变化越小;反之,变化则大,水质容易恶化,对鱼类生产不利。成鱼养殖池塘水深 1.8-2.5米为宜。 4.注、排水道:池塘有独立的注、排水道,才能做到及时注水和排水,以便调节和控制水质,促进鱼类生长和保证鱼类安全。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还可实行流水养殖,水中溶氧丰富,以增加单位放养量,达到高产稳定的目的。 5.鱼塘形状和环境:鱼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可为2-4:1,东西边长,南北边宽,宽的一边最好不超过50米,这样的池塘,可接受较多的阳光和风力,也便于操作和管理。在鱼塘周围不宜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以免遮光、挡风和妨碍操作。连片鱼塘的周围大堤和中间干道,还应建有较宽的公路,以利车辆运输。 二、清塘消毒 1.冰冻暴晒法:入冬后,将池水排干出鱼,铲除污泥、除草,让其在阳光下暴晒、冰冻,减少有害物及利用空中紫外线杀菌。 2.药物消毒法:用生石灰消毒,干池消毒每亩用量80-100斤,选晴天进行,排干池水,留积水5-6寸,全池拔洒石灰浆,并用木耙擂动,使石灰分布均匀,消毒彻底。7天左右药性消失;或

淡水养鱼知识

淡水养鱼知识 淡水养鱼知识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 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①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②单养、混养和套养。 ③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④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①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②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四、混养 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分为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两种类型。种内混养是将不同种鱼类或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养殖在同一池塘中,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养殖方式;种间混养是将不同种类的养殖对象,如鱼、虾、贝、藻等合理搭配混养在同一水体中。 (一)种内混养 混养的原则是混养的鱼类在同一水体中和谐相处,不相互残害和吞食;对水质和生长期的水温要求相似;栖息水层和食性有一定的差异。鱼类种内混养有3种类型:①不同种鱼类的混养,即在同一鱼池内养殖多种鱼类。②同种但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③异种异龄鱼的混养,即同一鱼池混养多种鱼类,而且每种鱼又有不同的龄级和规格。 1、混养的优点 (1)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我国池塘养鱼的人工和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草和旱草、有机碎屑以及包括配合饲料在内的各种商品饲料。在投喂草类后,草鱼将草类切割,其粪便转化进入腐屑食物链,可供草食性、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草类利用率;在投喂人工精料时,主要为草鱼、青鱼、鲤等所取食,部分较小颗粒被鲫、团头鲂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吞食,鲢、鳙还可摄食粉状精饲料,这样全部商品精料都可为鱼类所利用,不至于浪费。 每种鱼类根据其习性栖息于一定的水层中。鲢、鳙和白鲫等生活于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等生活于水体中、下层,青鱼、鲤、鲫、鲮和罗非鱼等则在底层活动。将这些鱼类合理搭配混养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相对增加了整个水体中鱼类的放养量,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 (2)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混养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配养鱼能提供一部分鱼产量,并且还可发挥各种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因而能使它们各自的产量均有增加。例如草鱼、青鱼、团头鲂、鲤等的残饵和粪便可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碎屑,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创造良好的饵料条件;而滤食性鱼类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可起到防止池水过肥的作用,给草鱼、青鱼等提供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鲤、鲫、鲮、鲴、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残饵,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改善池塘卫生条件。此外,通过其摄食活动,还能起到翻动底泥和搅动泥水的作用,有助于上、下水层的混合,从而增加

如何在池塘养鱼致富

农民如何在池塘养鱼致富 农民朋友如何利用池塘养鱼致富,想要进行池塘养鱼,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主要用人工方法繁殖鱼苗(见鱼类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见鱼类苗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3个主要阶段。 池塘养鱼的鱼种规格要根据不同鱼种的较佳生长阶段、当地气候条件、养殖技术水平以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加以确定。 农民朋友通常通常采用的鱼种规格为草鱼100~500克、青鱼500~800克、鲢50~300克、鳙50~500克、鲮15~50克、鲤15~50克、鳊或鲂15~50克、鲫15克左右。 池塘养鱼的养殖技术的要点如下: 混养和密养即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这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与单养一种鱼类比较,不但可以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需要的饵料种类不一,还能充分地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如青鱼和鲤食螺、蚬等底栖动物;草鱼和团头鲂食草,但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很差,粪便中含有大量未经消化的茎、叶细胞,能起肥水作用,培养浮游生物和提供丰富的悬浮有机物;鲢、鳙则以浮游生物为食。若将这些鱼类混养,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饵料资源,又防止了水的富营养化。此外,鲤、鲫、鲮、非鲫均有取食残屑物质的特点,它们在觅食时翻动塘泥,可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改善池塘生产条件。混养中各种鱼之间也有争食、挤占生活空间等矛盾,通常可采用控制某些鱼类的放养量、对某些鱼类提早收获、放养规格不同的鱼种等方法来加以避免或缓和。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了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则放养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池塘养鱼的方法 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就是通常所称的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法”。 1,水(深、宽、活、鲜),即要求适合的水深;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不漏水,有完备的进出水、排灌设备;宽敞的水面;有适当的淤泥深度(20~3o厘米)。 2,种(良种体壮),鱼种是养鱼的物质基础,是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之一。养殖上对鱼种的要求是:抗病力强、食性广。生长快、肉味鲜美、苗种来源方便,体质健壮。 3,饵(饵料充足)即保证饵料、肥料的供应,饵料的营养成分要全面,含蛋白质高,广辟饵料、肥料来

池塘养鱼方案

池塘养鱼技术 第一节渔业养殖生态与环境要求 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包括非生物(如溶氧、温度、PH值等)和生物(如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环境。水质的优劣对鱼类的生长、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掌握鱼与水的关系,以及水质变化的特点,才能人为地控制和改善水质,提高鱼产量。 一、水质环境 ㈠主要水质因子 1、溶氧量 水中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据观察测定,当水中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鱼类生长正常,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较好,饲料系数也较低;当溶氧量降至1.6毫克/升以下时,鱼摄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在2毫克/升以上时约高一倍;当降至1.1毫克/升,水中含氧量不足,鱼的呼吸频率加快,并出现“浮头”现象;降至0.2-0.8毫克/升以下时,开始窒息死亡。 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特别是水底层的溶氧量,对促进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减少有机酸、氨、硫化氢等有害的中间产物积累,以及促进饲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有重要作用。 池塘溶氧量的分布、变化十分复杂,主要是受增氧和耗氧因子所制约,特别是高产鱼池,营养很丰富,浮游生物和放养鱼类比较密集,增氧和耗氧都很大,因此溶氧量很不稳定而呈昼夜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现象。 ⑴昼夜变化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中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氧来源的56%-80%。其余来自风力吹起波浪,使空气中氧直接溶解入水中。 氧的消耗,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细菌的呼吸;悬浮或溶解有机物、类便、残饵及底部淤泥等的发酵分解。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以中午最高,清晨最低。 在一般情况下,“水呼吸”(包括浮游动、植物、细菌的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粪便、贱饵有机物的发酵分解)耗氧约占60-65%;底质(包括底栖生物、腐殖质等)耗氧约占15-20%,鱼呼吸约20-25%。 ⑵垂直变化

池塘养鱼高产新技术

池塘养鱼高产新技术 The High yield New Techniques in Ponds Aquaculture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局水产站——刘家学 我区渔业由养殖和捕捞两大部份构成。目前,全区渔业已基本实现养殖产业化,养殖与捕捞的比例从二十年前的3:1上升到9:1。2005年,我区水产品产量达到9580吨,人均占有量为8.5公斤,其中90%以上是由养殖获得。而水产养殖业又主要由池塘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和河道养殖四大部份构成。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基本农田采取了政策性保护措施,稻田养鱼相对减少,一方面控制了养殖面积的增长,另一方面,因为一些养殖户得到养鱼带来的经济实惠,通过加高加固田坎,建设好进排水系统,由过去的“稻——鱼”模式直接转化成了“纯池塘”养殖模式;河道养殖因防洪设施等的建设,投资需要太大;此外,由于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水库施肥养鱼也受到了制约。因此,池塘养鱼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池塘养鱼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污染较小、便于管理的优点,是我国内陆水域渔业发展的最主要方式。大力发展池塘养鱼,不断提高养鱼单产和效益,是推动我区水产养殖业再上新台阶,促进渔业产业化和产品商品化的主要措施,而“80:20”池塘养鱼技术是一种池塘养殖新模式,也是全国技术推广总站自“十·五”期间就开始推广的养鱼新技术,具有高产、高效、无公害的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第一节池塘“80:20”养鱼技术的基本概念 Section1 Basic Concept of “80:20” Techniques in ponds Aquaculture 一、“80:20”池塘养鱼技术背景 1994年,美国大豆协会分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金山岭堡养鱼场,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五个地方对鲤鱼和鲫鱼进行养殖试验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二、基本概念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鲶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的野杂鱼。此技术适合 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 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

一、什么是呢?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鲶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的野杂鱼。此技术适合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与我国传统混养技术相比有哪些优点?80:20养鱼技术与我国传统的混养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此技术不施肥能良好地控制养鱼池的水质,减少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和养殖用水量。 2、采用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3、按一定比例混养服务性鱼类,既可改善池塘水质,又可利用池塘天然生物饵料资源,换取一定的鱼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4、此技术采用高标准池塘,投喂全价饲料,生产中严格管理为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倡的是健康养鱼,不主张施用鱼药和化学药品。 5、此技术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主养鱼是高价值鱼,追求的不是最高的产量,而是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应用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要掌握哪些基本方法呢? 应用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准备高标准的养鱼xx。 (二)将规格整齐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滤食性鱼类(如鲢鱼)的鱼种放养到已经准备好的池塘中,使这些鱼类在收获时,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三)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组的鱼类。

养鱼技术:揭秘池塘养鱼需要的九大核心技术

揭秘池塘养鱼需要的九大核心技术 我国先进农村高产池塘养鱼技术有悠久的历史,阅历丰富。伴随着养殖技术的全面提升,高产池塘养鱼已慢慢发展趋势变成我区淡水渔业的关键支撑,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水产行业关键的新技术大全。 一、环境选择 自建鱼塘的养殖的位置最好是南方淡水资源充裕、循环水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农村地区,不要是死水,死水的药用养鱼成本比较高,而且不能获取高产,那样才有益于灌水和排水管道,对鱼类、鱼饵、集成鱼的运送也会便捷许多。对高产养鱼打下基础,然而,水深并不是越深越好。清塘时要注意用生石灰消毒,特别是浅水的,对于沙底池塘要用塑料盖上,以免发生鱼逃跑,一般来说,新挖塘的最佳水深最好是3米左右,最好是4米以下,1.5米以上。面积在200平方左右,对于这种水体氧气量也是足够的。不会造成鱼浮头等现问题。 二、高产养鱼混养类型 1草鱼、鳙鱼、鲮鱼、鲤鱼为主深水高效养殖类型。 2鲢鱼、鳙鱼为主的高产养殖类型。 3草鱼和鲢鱼、鲫鱼为主的深水高效混合类型。

4“斯密托博士”提出的“80:20”高产高效而且是标准化的立体养鱼技术类型。 三、优质鱼苗放养密度 鱼苗放养 一次投放多个循环流水池塘,每亩可放养密度5-10万尾,5万尾的投放,中间一般可分为两次,每亩投放达到10万尾,中间可分多次。如果想要节约鱼苗成本,最好人工繁殖鱼苗,才能保证有健康的苗种,不同的水质的养鱼有所不同,比如死水养鱼,要想获得高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环水是获取高产的核心,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四、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 养鱼时投喂频次明确也由温度、水体、气温、精饲料品质及饲养淡水鱼种类、

尺寸和其消化系统的特点及进食特性决策。坚持利用农村养鱼中四字精养法投料中的“四定原则”或“三看原则”,每日第一次投喂時间应在早上7-8时刚开始,而最后一次投喂時间应当在下午6-7时上下完毕。在池塘养鱼条件下,每天喂食时间通常在上午9-10点左右,最后的喂食时间应该在下午5-6点结束。这里推荐饲料配方为青饲料+正太饲料混合使用。 五、水质管理方法 水质管理 高产池塘养鱼技术中对水体调节的规定便是要保证“肥、活、嫩、爽”四个字。有了这个标准方案,便可以判断这不是肥沃的死水,死水的水色是有绿色,综上所述流水养鱼的水体较好,无一切环境污染,合乎水产业自来水规范(农业部技术标准)。最好是农村天然河流活水、泉水的水源、地下水等,配套一台增氧机,以防万一,特别稻田鱼塘种植荷花,会造成鱼浮头。河流活水是循环水,水里氧气含量丰富多彩,天然饵料多,水体清新。池塘透明度在20-35cm之间较好,当水中浮游生物丰富时,可以在水中饲养大头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从而改善水质和生产。不够时可以施肥(特别是磷肥)来提高水质的营养,肥料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冬季可以不用循环水,不会造成缺氧。 六、轮捕轮放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1、池塘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交通较便利的地方修建池塘,面积应有2亩以上,保持水位1.5~2.5米,池埂最好用石块砌成。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最好是有一定栽种牧草的地方。 2、鱼种的选择与放养 (1)混养混养是提高静水池塘鱼产量及效益的重要措施。选择搭配品种时应考虑利用不同水层,又要避免相近食性及习性的鱼类相互争食和争抢栖息水层。如当地草料来源丰富,可考虑以草鱼及团头鲂为主养鱼,配养鱼为鲤鱼、鲢、鳙;如当地肥料较丰富,可考虑以鲢、鳙、罗非鱼等鱼类为主养鱼。如单一投喂配合饲料,最好只有两个品种混养,主养鱼与配养鱼的比例大约为80:20。 (2)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或放养量),可以保证在适宜的饲养期间内,饲养出达到预期食用鱼或鱼种规格。放养密度(放养量)可以放养品种的尾数和重量两种方式表达。在生产中,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经验法是指根据往年该池塘所养该种鱼的成活率和实际养成规格,来确定今年的放养密度及规格,若去年的养成规格较小,今年应减少放养密度;反之应提高放养密度。 计算法:一般池塘,如不考虑鱼种重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放养量。 每亩鱼种放养量=估计每亩毛产量/(计划成鱼规格×估计成活率) 鱼种放养规格(千克/尾)=计划成鱼规格(千克/尾)/估计增重倍数 根据我省现有养殖水平,一般成鱼池塘亩产量为300~400千克,精养池塘亩产量500~600千克。以饲养草鱼、鲤鱼食用鱼约8个月为例,规格草鱼种(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75~80%,增重倍数7~10倍;鲤鱼(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92~95%,增重倍数6~7倍。鲢、鳙的成活率95%左右,增重倍数5~7倍。 实例1:一口1亩池塘准备饲养草鱼、鲢、鳙,计划鱼产量400千克,每种鱼的出塘产量及规格:草鱼250千克,1千克/尾;鲢100千克,0.5千克/尾;鳙50千克,0.75千克/尾。问需投放多少鱼种,每种鱼放养时的规格是多少? 按我省现行最低生产水平计算: 草鱼草鱼的放养量=计划草鱼产量/(草鱼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250千克/1×75%=约330尾 若按最低增重倍数7计,放养时草鱼的最高规格=出塘规格/增重倍数=约140克/尾; 若按最高增重倍数10计,放养时草鱼的最低规格为100克/尾。 鲢鱼种放养量=计划鲢鱼产量/(鲢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100/(0.5×95%)=约210尾 鲢鱼种放养时规格为70~100克/尾。 鳙鱼种放养量=计划鳙产量/(鳙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50/(0.75×95%)=约70尾。 鳙鱼种放养时规格为100~150克/尾。 该池塘鱼种总放养量=(草鱼+鲢+鳙)鱼种放养量=330+210+70=610尾。 由于池塘的水质、饲料的种类及日投喂量均对食用鱼产量有密切关系,在考虑最初鱼种放养量时应灵活掌握。一般每亩常规鱼种放养尾数约为600~1200尾,黄颡鱼与云斑鮰主养鱼池塘的鱼种放养密度可增加至1500~2000尾。 (3)轮捕轮放与套养鱼种随着池塘内饲养的鱼类生长,池塘的载鱼量增大,可能影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第六章池塘养鱼 第一节清塘 成鱼池的清整,可改善环境条件,保持和提高池塘生产力。连续多年进行精养的池塘,淤泥逐年沉积,鱼池变浅,水体缩小,因此清除过多的淤泥(为保持池塘肥力,淤泥可留20cm),是改善鱼池生产条件的首要问题,对曾发生较严重鱼病的鱼池,应进行药物彻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或20PPM(20克/m3)漂白粉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5-10公斤漂白粉干塘(水深5-10厘米)清塘。 第二节放养鱼种 鱼种是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对放养鱼种总的要求是:种类齐,规格全,数量足,体健壮。 一、合理搭配混养 混养的优点: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 利作用;可培育鱼种提高鱼产量;产量高成本低。 我国几种主要养殖鱼类,从它的栖息习性看,可以分为上层鱼(鲢鳙)、中下层鱼(草鳊等)、底层鱼(青鲫鲤等)三种。从食性看,鲢、鳙吃浮游生物;草鱼和团头鲂主要吃草类;青鱼和鲤鱼吃螺蚬;鲫吃小型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罗非鱼吃腐殖质、丝状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有机碎屑。因此,将鱼类实行合理搭配混养,可以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地扩大饵肥源,可以充分利用养殖鱼类的分层习性和它们之间在饵料连锁关系及物质循环上的互利作用;不同年龄规格鱼的混养,则有利于实行轮捕和为下年准备大规格鱼种。这些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池塘增产潜力,提高放养密度,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1、混养类型: ⑴以草鱼、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我国最普通的一种混养类型。其特点是养殖的鱼类 绝大多数是草食性鱼类,能充分利用来源广的青饲料和肥料,生产成本低,而产量和效益却相当可观; ⑵以鲢、鳙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鲢、鳙鱼为主体鱼,适当混养草、罗非鱼等鱼类,以 施肥为主,同时投喂草料; ⑶以鲢、鳙、罗非鱼为主的混养类型,进行鲢、鳙、罗非鱼交叉饲养;上半年抓好鲢、 鳙鱼的饲养,到6-8月达到商品鱼,轮捕上市,下半年抓好罗非鱼的饲养; ⑷以草鱼和团头鲂为主的混养类型,基本与以草、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相似。养殖成本 低、产量高、收益大; ⑸以草、青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江浙一带的养殖类型; ⑹以鲤鱼为主。 2、混养比例: ⑴"吃食鱼"与"肥水鱼"比例:一般1千克"吃食鱼"可带大0.5-1千克"肥水鱼"; ⑵鲢、鳙比例:一般放养比例控制在3-5:1或1:3-5范围; ⑶青、草鱼与鲤、鲫、团头鲂的比例:一般每放养1千克青鱼可搭2-4尾13cm的鲤鱼 种,1千克草鱼种可搭6-10尾13cm的团头鲂,白鲫的食性与鲢鱼相近,投养3-5尾白鲫相当于投养1尾鲢鱼。 ⑷青鱼与草鱼的比例:以青鱼为主的,草鱼不能超过青鱼的25%,轮捕轮放且经常注水 的,两者比例可达1:1。 ⑸罗非鱼与鲢、鳙的关系:在食性上有一定的矛盾,可交叉分上半年重点养鲢鳙(罗非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养殖鱼类浮头要开增氧机械或向鱼池中抛撒氧剂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也可以引起鱼类的浮头。 1、酸性水质引起的浮头:这种现象是鱼从傍晚就开始浮头到黎明,这种情况可向池中泼洒生石灰15~20㎏/亩。 2、鱼病引起的浮头 a、细菌性鱼病引起的浮头:养殖池长期不用消毒药物,导致水 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及有害细菌粘附在鱼的鳃丝上,引起鱼的鳃丝呼 吸不到水中溶氧而引起的浮头,可用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 b、寄生虫病引起的浮头:如车轮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在鱼的 鳃丝上而引起浮头,常表现为暴躁不安,在池中狂浮,可通过向水 体中泼洒杀虫药进行控制。 3、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成为优势种群引起的浮头:它们本身是鱼苗和鳙鱼的优质生物活饵料,成鱼精养塘由于鳙 鱼投放的数量不当,引起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当达到较高密度时,它们会与鱼类争氧,甚至吃光浮游植物,导致水质变清、溶氧下降、引起养殖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此时的办法为: a、立即增加增氧机开机时间,强化增氧; b、利用黎明时间沿池边杀灭水中浮游动物(注意必须在下风头),重新肥水; c、适当增加鳙鱼的投放量。 4、池中污染、中毒症状引起的浮头:可向池中加入未受污染的 水进行冲水,并抽出一部分池水,但千万不能开动增氧机,否则会 加剧鱼的死亡。

5、施肥不当引起的浮头:在夏季向池塘过多施入未经发酵的有机肥,引起缺氧而浮头,精养鱼塘建议夏季不施有机肥,而施少量的磷肥或生物鱼肥。 1、水体缺氧:水中溶氧低于5mg/l,可用增氧方法使溶氧达到8mg/l左右。 2、水体PH值不正常:PH<6.5或PH>9.0(鱼苗,PH>9.0,成鱼PH>9.5),可用调PH的方法,使PH值成到鱼类正常生长的范围内。 3、水中氨氮过高:可用换水的方法进行处理,若换水不方便,可用生物制剂进行处理,如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EM菌、光合细菌等。 4、鱼的鳃丝上或体表寄生有大量的寄生虫:可外用杀虫药,杀死寄生虫的方法进行处理。 5、鱼的肠道有寄生虫(如涤虫、孢子虫、球虫等)或有肠道性疾病(如肠炎病、出血病等):可用饲喂药饵料的方法进行处理。 6、水体长期未消毒:鳃丝上粘附大量污物和有害细菌,可用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 1、饲料原因: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偏低,造成鱼体偏瘦,一般情况下各饲料厂均能达到标准。 2、投喂量不够: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约”饲料,不按正常的投饵率投喂饲料,长时间让鱼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使养殖鱼类得不到维持正常生长所需的能量,使得养殖鱼类不得不分解自身积累的脂肪和蛋白,从而使鱼偏瘦。 3、投喂的方式不对:尤其是精养草鱼草料结合型的池塘比较普遍,有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先投全价料,再投草,导致全价料在鱼肠道内停留时间太短,鱼还没有来得及吸收利用,就被排出体外,造成浪费,正确方法是先投草再投料。 1、饲料原因:全价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过高,造成能量过剩,以脂肪的形成囤积在鱼的体内,造成鱼体偏肥。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教学文稿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本人有一鱼塘在山区,面积50亩左右,水深10米左右。这样的环境应该怎么养殖,需要注意什么环节。请多多指教!!! 最佳答案 首先:水质合适养殖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不?具体可到当地的检验检疫所或自来水厂均可检测。 其次:交通方便不?有没有电。常年水温在多少,此项决定你养殖什么样的鱼。 再次:水源好不?枯水季节水位多少,发水的时候水位多少。此项决定你是否应该加高堤坝。 还有的就是你当地的消费情况与苗种来源情况。 如果是一般的山区池塘适合养殖的对象有:四大家鱼,冷水鱼类(虹鳟鱼,丁桂鱼等)不合适养殖的有对虾类,蟹,甲鱼,及热带鱼(生鱼,笋壳鱼等)建议养殖:四大家鱼,丁桂鱼。 四大家鱼消费多,养殖技术成熟,饲料与销路都不成问题,还有就是丁桂鱼,此鱼合适水温较低的地区,饲料可使用鲤鱼饲料,目前养殖的地区不是很多,推广不太好,但是其市场前景很好,且易养殖,不易生病。 鱼塘养殖有哪些问题 6到8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鱼病暴发的流行季节,因此鱼塘养殖管理应立足抗灾、投喂和防病等工作。

第一、增强抗灾风险意识 每年夏季是台风暴雨集中期,各级政府要树立增强抗灾风险意识,各养鱼场则要巡查鱼塘周围的防洪排水渠,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防止崩漏塌方,发现险情,马上抢修、加固,防患于未然。 第二、注意调节水质 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夏季是台风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冲下的黄泥浆水难免涌入池塘,况且天然水都是酸性水体,故要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 值。一般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5至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15天一次,使p H值在7.5至8.5之间。 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特别是长时间的大雨过后,鱼塘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甚至破坏微生态平衡。在这个时候适时使用微生物细菌,修复微生态循环,营造良好鱼类生长水质环境特别重要。 定期冲水换水。特别是大雨过后,一般鱼塘的水比较浑浊,容易恶化,在稳定后要适时冲水换水,使养殖水体保持肥活嫩爽。适时开动增氧机,在清晨气压低,鱼类将会浮头时开动增氧机增氧,如果塘口面积大的,开增氧机一时解决不了浮头问题时,要马上加增氧剂救急,平息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

池塘养殖技术

第一节渔业养殖生态与环境要求 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包括非生物(如溶氧、温度、PH值等)和生物(如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环境。水质的优劣对鱼类的生长、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掌握鱼与水的关系,以及水质变化的特点,才能人为地控制和改善水质,提高鱼产量。 一、水质环境 ㈠主要水质因子 1、溶氧量 水中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据观察测定,当水中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鱼类生长正常,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较好,饲料系数也较低;当溶氧量降至毫克/升以下时,鱼摄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在2毫克/升以上时约高一倍;当降至毫克/升,水中含氧量不足,鱼的呼吸频率加快,并出现“浮头”现象;降至-毫克/升以下时,开始窒息死亡。 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特别是水底层的溶氧量,对促进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减少有机酸、氨、硫化氢等有害的中间产物积累,以及促进饲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有重要作用。 池塘溶氧量的分布、变化十分复杂,主要是受增氧和耗氧因子所制约,特别是高产鱼池,营养很丰富,浮游生物和放养鱼类比较密集,增氧和耗氧都很大,因此溶氧量很不稳定而呈昼夜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现象。 ⑴昼夜变化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中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氧来源的56%-80%。其余来自风力吹起波浪,使空气中氧直接溶解入水中。 氧的消耗,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细菌的呼吸;悬浮或溶解有机物、类便、残饵及底部淤泥等的发酵分解。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以中午最高,清晨最低。 在一般情况下,“水呼吸”(包括浮游动、植物、细菌的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粪便、贱饵有机物的发酵分解)耗

氧约占60-65%;底质(包括底栖生物、腐殖质等)耗氧约占15-20%,鱼呼吸约20-25%。 ⑵垂直变化 池塘溶氧量的垂直变化,受水的透明度及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由于上层水的光照强度比底层强,浮游植物比底层多,形成各水层光合作用产氧的差异。表层溶氧量高,底层水溶氧量低。为了改善底层水的溶氧条件,在中午开动增氧搅拌池水,促使各种水层溶氧的均匀分布将起良好作用。 ⑶水平变化 因水受风力的影响,使下风处浮淤植物量比上风处大,故光合作用产氧量要比上风处多,故鱼类浮头,一般都趋向上风面。 ⑷季节变化 因气候和浮游植物量的季节变化,使水中的溶氧量在一年中最高、最低量,都出现在夏、秋季节。夏秋季水温高,浮游植物相对比冬、春季多,故光合作用产氧亦高。但引起各耗氧因子呼吸和发酵耗氧相对加强。使塘水在清晨溶氧量降到最低点。故夏秋季的昼夜溶氧差较大,在冬春季节差异则不明显。 2、水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水温而变动。故水温对鱼类生活和生存有直接影响。因此,根据水温状况进行合理的投饵和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各种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有差异,如鳙鱼在月平均水温30℃以上的7、8、9月份生长最快,在月平均水温为20℃以下的1、2、12月份生长慢;鲢、草鱼亦以高温月份生长最快,但在低温月份,当寒潮过后水温回升时,生长仍基本正常,渔农利用它们的这一特点进行育冬草或育秋鲢。热带、亚热带鱼类如罗非鱼、御寒力差,当水温降到10℃时常被冻死,当到了冬季,要及时收获。冷水鱼、亚冷水鱼如匙吻鲟最适生长水温20-28℃,高温时生长受到影响。 3、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以PH值表示,PH值7表示中性,7以上为碱性,7以下为酸性。

池塘养鱼知识问答

池塘养鱼知识问答 位居我市池塘养殖产量前五位的鱼类有鲤鱼、鲢鱼、鳙鱼、草鱼、鲫鱼等。近年来,我市引进和开发了团头鲂、乌鳢、淡水白鲳、罗非鱼、湘云鲫、黄河鲤鱼、黄河鲶鱼等名优养殖品种。 鲤鱼,养殖品种很多,有普通鲤鱼、建鱼、丰鲤、镜鲤、红鲤、德黄鲤和黄河鲤鱼等,常栖息在水体的底层,是一种杂食性的鱼类。鲤鱼性情温驯,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很强,分布广,繁殖率高,生长快,肉质鲜美,是我市养殖最普遍的一种鱼。 鲢鱼,又称白鲢。多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性活跃,善跳。鲢鱼的主要食物是浮游植物,如各种硅藻、金藻、隐藻、黄藻和甲藻的大部分种类,在鱼苗阶段也摄食浮游动物。由于鲢鱼直接摄食浮游植物,食物链短,生长快,成本低,是主养鲤鱼草鱼池中搭配的最主要养殖品种。 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常生活在水体的上、中层,喜成群游泳。性情温和,游泳较迟钝,易于管理和捕捞。鳙鱼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角类等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 草鱼,常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力强,贪食,是食草性鱼类,因而得名。主要食料是高等水生植物和部分陆草,其中以高等水生植物的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眼子藻、浮藻、芜藻最喜食。但在幼鱼阶段,食性完全不同,主要摄取动物性饵料,如轮虫类、枝角类和摇蚊幼虫等。草鱼饵料来源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是优良的养殖品种。 鲫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是杂食性鱼类。适应性很强,能在各种水域中生长繁殖。适宜于在池塘中养殖的生长较快的养殖品种有湘云鲫、银鲫等。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也是草食性鱼类,生长快,肉质鲜美,饵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是一种优良的养殖新品种。 在确定要养鱼前首先必须考虑的几个主要的养鱼条件是什么? 一、养鱼环境。即你所要建的鱼池交通是否方便,附近是否有水源和电源,养殖用水的水质和水温等是否适合养鱼。 二、天然饵料的来源和人工饵料的供给情况。所谓天 然饵料是指水体本身所生产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草以及野杂鱼类、小

池塘主养草鱼规范化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山西省运城市淡水养殖的主要模式 由于草鱼具有喜清水,耐高氧,贪食暴长和多病的特点,加之其养殖技术在许多方面不够规范,导致养鱼风险增大,甚至亏本 根据多年的试验经验,我们认为“要想养好一池鱼,就要调好一池水,鱼病是防重于治” 现将主养草鱼成鱼规范化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位置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沛的地方;池形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好,池深3m,水深应保持2~2保担恚面积以8亩左右为宜;渔用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生产标准,注、排水方便;池塘土质保水保肥力强;在池塘长边处设有投料台;还应备有3kw的增氧机 2.鱼种投放 所投放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有条件的应使自己培育、驯化的鱼种,外采的鱼种也要来源相同。 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白链、鲫鱼、鲂鱼等;鲫鱼利用饲料碎屑能力强,在摄食时能翻动底泥,可促使有机物矿化,改善水质,且不与草鱼争食,可以作为次养鱼;鲤鱼由于抢食比草鱼强会影响草鱼吃食,所以要少放或不放,需放养时,鲤鱼种规格应小于草鱼种,数量每亩最多不超过100尾。 主养草鱼净产1000kg/亩的放养模式是:草鱼100g/尾700尾,鲢鱼50g/尾300尾,鳙鱼50g/尾80尾,442001年第6期《中国水产》鲫鱼10g/尾500尾,鲂鱼25g/尾300尾,鲤鱼夏花100尾。 3.投喂技术 鱼种采用颗粒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驯化后,应继续坚持“四定”、“四看”的投喂原则。 所用饲料应为草鱼专用颗粒饲料,使用蛋白过高或过低的饲料,会造成养殖成本核算或饲料营养成分不足。 所用青料要鲜嫩、不变质。 投喂颗粒饲料最好采用投饵机,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避免因池鱼集中抢食,使规格小、体质弱的鱼吃不到或吃不饱;投喂颗粒饲料的次数为3~4月份每天三次,即早上8时半,中午11时半,下午3时,5~9月份每天四次,即早上8时,中午11时,下午1时半和3时半,每次投喂30min左右,投喂量以80%的草鱼吃饱为宜;投喂青草建议在傍晚或夜间进行,因白天投草,草鱼吃饱后,对颗粒饲料的摄食就差些。 4.水质管理 由于草鱼喜清水,而其食量大、排泄多,所以,池水要经常加水和排水,排出池中的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