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从信用的特殊商品性论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概要:本文以社会信用体系最本质的元素-信用的商品性为思路,通过信用定价来论述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

信用定价机制的形成是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根本和前提

信用定价与其他一般商品定价一样,最终只能依赖市场机制形成

政府职能对于信用有价社会意识的深化,对于信用定价机制形成的客观作用,对于信用定价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提高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有效违约信用商品性信用有价信用定价

一引言

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经济和信用文化相当发达,信用对驱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规范市场秩序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国内,由于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落后,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恶意拖欠、逃废债务等失信行为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建立完善的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而关于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的作用,目前我国无论是学术界抑或官方主流观点认为,不能单一模仿美国模式或欧洲模式,而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初期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政府主动充当“第一推动力”。

本文以社会信用体系最本质的元素-信用的商品性为思路,通过信用定价来论述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二信用商品性及信用定价

1 信用与有效违约

信用问题的产生源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通常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高,信用问题会越严重。

而对于信用问题来说,大致有两种基本的态度:一种是道德哲学的,一种是社会科学的。人们通常采取的是道德哲学的态度,我们常常把一些不守信用的行为称为没有道德。但把信用归结为一个道德问题并不能使我们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把问题归结为道德败坏也就意味着终结思考。要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必须选择另外一条进路。

信用问题绝对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为一个利弊权衡的问题。换句话说, 只有在守信是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人们才会守信;相反,如果背信比守信更有利可图,那么人们就会背信。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上所说的“有效违约”而这样一种理解也正是本文所采取的进路。

2 信用的商品性与信用定价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作为现代的合作机制,其运行效果取决于交易

成本的高低。而与交易成本密切相关的首先是信息问题。市场经济的跨地域性和交易双方陌生性就使得交易所必需的信息很难获得。与信息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交易安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易不但跨越的范围广阔,而且标的也往往非常大,在缺少信息的情况下,信用本身就是一个安全的信号,可以成为规避风险的指示灯。品牌和商誉正是作为一种现代信用,来标识和保证交易安全。

至少就传递信息和节省交易成本而言,一个有信用的现代个体更有利于促成交易,促进投资和资金流通。因此,实际上现代信用本身就成了非常有价值的无形资本。

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发现了现代信用与传统信用的一个不同:传统信用,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近乎天性的习惯,而现代信用是基于人们理性算计的功利选择。换句话会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信用就是一件商品,一件比较特殊的商品,因此,影响现代信用的首先不是所谓信用制度的建立以及法律的规制,而是参与交易的个体对信用价格的判断;信用制度能够起作用的前提也并不是因为这个制度本身如何的先进,而是因为这个制度能够把每一个不同个体的信用价格充分和真实的标识出来。

由此我们得出初步结论—现代信用体系的确立首先是人们认识到信用有价,它的建立则必须依赖对市场中每个个体的信用实际定价。

3 信用定价的困难

信用定价困难在于,从意识到信用有价到能够较为便利地对每个个体信用进行定价,这中间的距离仍然是非常大的。人们期待的那些信用制度短期内都不能帮助定价,反而要以个体信用定价作为运转的基础。个人信用这种商品刚刚投入市场,市场还要反复的加以估量。这时无论是民间组织、中介机构还是地方或中央政府都无法通过建立几套制度或颁布几部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

信用定价困难除了这个一般性的原因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即信用不但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每个人自己对自己信用的估价很可能同市场对之的定价不等。即使现代信用制度建立起来了,可以很便利地为每个个体定价,由于个体自己认为自己不值那么多钱,那么也还会出现信用欺诈的情况。问题的实质在于信用存在双重估价:一是别人对一个人信用的估价;一是这个人自己对自己信用的估价。当代信用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信用商品的外在估价和内在估价不同这一特点。中国社会当代的信用体系的问题是因为具体的信用定价机制没能及时建立。

三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1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即便有一些资源需要政府配置, 政府也不能采取行政的方式,而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

2 信用的建立也只能以市场为基础

面对这样一个瞬息万变和无限丰富的现代社会,政府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同理,人们往往把责任归结为政府,也是走错了路:信用制度建立缓慢的原因不是

政府的阻挠或者延误,而是制度本身缺乏支撑的基础,建立起来也是空中楼阁。而市场的完善,是一个公共选择,需要量的积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建立信用制度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目前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 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即使在个人支付活动中,信用付款方式也已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要解决信用危机,必须首先认识到市场经济是重塑信用的基本机制, 认识到市场本身的基础性作用。那些把信用危机看作市场的阴暗面从而过分强调通过规制和制度建设来解决问题的观点是舍本逐末。这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许多人把解救之道放在了政府、法律和道德观念之上, 而市场在这个时候成了盲点。市场经济摧毁了传统信用,也必然要依靠市场经济来重塑现代信用。法律只能成为辅助的工具,而道德说教已经根本起不到作用。

3信用定价最终只能靠市场本身来实现

这同其他商品的定价并无差别。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在这个必定信息不完全、存在交易成本的世界里,市场是定价的最佳系统。

四政府职能

由于信用定价的上述特点和实践困境, 市场机制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构势必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如前文所述,信用定价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而让人们认识到信用有价,信用有价深入人心则是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

从我国目前来看,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全民信用意识。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的理念来维系,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来维系。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信用普及教育,积极推动信用文化建设,提升信用道德,培育信用理念,使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观念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基本公德。要让人们认识到,信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资源,个人信用的质量与个人的创业、生活、工作、就业等密不可分,守信者将获得种种收益,享受生活的便利,失信者将遭到市场经济的淘汰。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制度性的工作,政府可以确定诚信日,要利用新闻、出版、教育、文艺、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识,加大舆论宣传和监督力度。

同时需要政府大力培养信用管理相关人才,国家可以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要开设信用管理专业或设置信用管理课程,为信用管理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人才。要使信用社会概念深入人心,信用文化形成,教育普及、研究和培训必不可少。

其次,社会信用定价机制上,虽然说信用定价最终只能依靠市场机制来完全,但是不代表政府在此无所作为信用定价机制的形成依赖于信用信息的开放,

依赖于全社会的信用文化,这都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就我国目前看来,如何实现信用信息有序开放,是当前制约促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尽快建立的主要矛盾。本文建议,当前首先要对信用数据的开放、使用和管理立法。建议首先抓紧研究制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该法规应规范的重点:一是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和社会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向信用中介机构无偿或有偿开放信用信息数据;二是规范信用信息资料的公开、合法、正当的收集与使用。

我国将由初步建立走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应重在制定规则与提高政府掌握的相关信用记录的透明度,重在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既要保护个人的隐私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商业秘密,更要实现信用信息的公开化。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有了企业和个人信用的详细、准确的记录,就可以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进行评价,就可以得出企业和个人信用等级,确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关系,为社会信用制度的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政府在信用定价中最重要的作用莫过于抬高一个社会中信用的平均价格。而提高信用平均价格的方法可以有两种:一个是惩罚背信行为,一个是奖励守信行为,即分别提高背信的成本和守信的收益。一个人不守信付出多少代价,也就意味着这个被背弃的信用价值多少,同样,一个人守信的收益也可以度量信用的价格。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即使是对某一个特殊个体的惩罚或奖励也都意味着在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信用价格进行调节。每个人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提升和降低自己信用的价格。

在此,政府建立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对于信用定价平均价格的提升必不可少,对于在经济活动中有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记录在案,凡是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除管理部门列入监视名单外,还应限制其经济行为。必要时,可以强制终止其经济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不足是当前转轨时期的伴生现象。提倡信用,要靠深化改革,加快体制转换。法治是外在的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德治是内在的意识自律,二者双管齐下,缺一不可。用法律来规范信用关系,关键在于执法。因此,一定要讲法律信用,起到惩罚失信者、警示企图违约者和保护守信者的效果。要加强对失信欺诈行为的监督惩戒。对失信者要追究其民事责任,使受害人得到补偿;对欺诈者还要追究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 周悦丽.我国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定位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院报,2008(4)

2 白鑫.论如何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J].现代商业,2011(6)

3 蓝寿荣.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J].政法论丛,2009(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县社会信用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和《池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201X年工作开展情况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的重要载体。XX 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发展快,效果好。201X年以来,根据池州市信用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我县以打造“信用XX”为目标,积极倡导“诚信”的价值取向,以守信受益、失信惩戒为导向,以信用信息记录、共享、公开、利用为主线,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平台建设,创新拓展应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并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打造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一) 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信用建设领导小组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召开的贯彻落实信用体系建设三个改革性文件视频会暨媒体通气会精神,召开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建立了多渠道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联动机制:一是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都会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听取工作汇报,研究执行计划,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二是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X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协调推进党群部门、政法系统、社会组织的创建工作。三是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创建第四届文明县城的一个重要载体,全民参与,共同推进。四是政府带头落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政务诚信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和公职人员言行,通过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四是为进一步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根据市201X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制定了《XX县201X 年推进XX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二) 统筹协调,推动工作开展 1、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强化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建立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用人机制,严格公务员诚信管理,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公务员诚信作为公务员个人考核、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奖励表彰等工作的基本内容,将诚信教育内容纳入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培训计划中,加大公务员诚信考评,塑造“忠诚、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形象。 建立和完善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与政协协商制度,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讨论与听证等制度,提高决策的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县重点项目都在确定前通过网络和新闻媒体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对市政府重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撰稿人:吴立波 【课标说明】 一级目标: 4.了解当今科技发展与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内容目标: 4-1 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企业、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 4-1 可通过某种事例,说明政府对国家经济建设的组织、调控作用(如实施西部大开发、兴建重大工程、建立科技开发区等);说明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营必须重效益、能开拓、讲信誉(如创名牌、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说明个人应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考点解读】 1、在现代市场经济成长的过程中,市场就像“看不见的手”,调配着各种经济资源,但是有它的局限和弱点,例如公共消费的供给(如各种公共设施)、某些特殊产品的供给(如毒品、枪支),这些活动就不能只靠市场调节,而需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就像“看得见的手”,两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经济健康地成长。 2、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控制化肥、农药的销售价格-----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法律手段:国家制定相应的经济法律和法规,维护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利、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 行政手段:国家行政机构采取命令、指示和规定等行政措施,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 3、启示:政府的宏观调控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 4、联系煤炭行业的整合并购,房价的调控等具体事例。 【配套练习】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据此回答1—2题: 1、这里的“有形手”、“无形手”分别是指 ( ) A.市场、政府 B.政府、市场 C.经济、科技 D.商品供求、商品需要 2、这句话形象地说明,现代经济的发展 ( ) ①是以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来优化配置资源的 ②需要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③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是对市场的调节和控制 ④必须把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面两幅漫画反映的是记者小李在采访某乡镇的私营企业时看到的情景: ( )

试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

试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应该着力编制好地方发展规划。当前区域经济合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地方政府职能失效的问题,因此下一步地方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工作,即从实际出发,细抠预算、严格把关;从协调服务的角度出发,和基层形成面对面的服务局面;协调区域间劳动力的流动以及有效引导资本的区域流动这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作用 引语 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角色就是提供公共服务来吸引,支持,留住企业.这些公共服务不仅仅包括“硬件”公共服务,如机场,道路,运输设备,电信,水资源和排水系统等,而且还包括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软件”公共服务,例如,公园,娱乐设施以及艺术文化设施。地方政府也可以颁布法律来改善居住和工作条件,这同样也影响了企业的选址,并且它们能够参与土地使用和制定发展计划。中央政府最好能够维持宏观经济体系的运营并确保商另一方面,品和劳务能自由公开的交易。他们也能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融资。中央政府为基础建设拨款的理论基础在于大型基础工程的收益(例如公路建设)超出了城市界限,并且为此城市很可能不能提供该项公共服务。进一步来说,经济发展的收益超出了城市界限。由此确定了中央政府的角色:城市中产生的财富使整个国家获益。由于所有不同层次的政府都承担经济发展活动,因此有必要调节这些活动来避免重复建设和未予建设问题,同时应确保单个政府活动的有效性。地方政府要与其他层次的政府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学术机构和其它经济发展活动所涉及 的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地方合作关系。 一、地方政府编制好发展规划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县乡基层地方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直接投射和缩影,代表上级政府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法律和规章,依法对区域内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等社会的一切领域中的事务进行具体执行和指挥。在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地方政府发展和壮大区域经济的经济职能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提高农牧民收入促进成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地方政府领导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必须要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因此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做出科学的规划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国家也赋予了地方政府规划职能。主要有:研究提出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做好本区域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做好本区域重点项目的谋划、申报;研究制定重点建设有关政策编制和重点建设规划;负责制定本区域工业经济及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负责工业项目、外资项目、市场建设项目的谋划、申报;负责制定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负责制定文教、卫生、广播、基建等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总上所述,地方政府的规划职能含盖本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规划职能是国家赋予一级地方政府的权利和职责,是基层地方政府管理本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地方政府要将规划职能发挥好,

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报告

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报告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搞好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从我国信用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谈谈以下看法。 一、我国信用体系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1.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比较困难的原因 (1)信用法律法规缺失。信用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金融有关立法非金融有关立法失信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方面的法律框架和系列法规,对信用信息征集、使用和管理的权利与义务没有作出法律规定,这使得整个征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确,领导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建设不到位。 (2)信用管理部门分散。目前,全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制订一套全国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缺乏对各领域,各地区信用信息整合的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没有形成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对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信息整合的合力,存在着多头建设的问题。 (3)信用标准规范模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各地的信用评级的统一化本身就带有不公平性,怎样把握才能恰到好处,这更增加了统一标准的难度。 (4)信息发布共享障碍。政府信用信息封闭,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微观经济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我国征信行业没有建立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内普遍缺乏自律机制,各个行业各行其是,行业自律程度松紧不一,中介业务标准程度不一。此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等等原因都导致了信息共享的障碍。 (5)失信惩戒机制薄弱。支撑社会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经济政策法规得不到严格的执行,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2.信用体系缺乏会导致各个方面出现问题 (1)从企业来说,信用缺失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与企业间诚信水平低甚至诚信失常,会使交易过程中契约的有效性时刻面临挑战,让快捷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

浅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标准高,涉及范围广,管理难度大。面对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各地要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笔者就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方的信用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整体偏低,普遍存在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市场中各类违约失信现象屡禁不止的现象,影响了经济社会秩序,损害了政府机构的公信力。 一是部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按照省市县文件要求,由地方多个部门联合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而多数部门没有真正实质性开展这项工作。从调查情况看,由于相关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导致信用建设工作尚处于被动的局面。 二是“双公示”没有形成常态。多数部门没有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其中还有少数是重点领域的主管部门,在行政监管中掌握的大量信用信息仅仅压在本部门手中,没有按照省市要求公开公示。 三是信用信息归集机制不畅。地方相关部门存在推送不全面、不及时、质量不高、应用不够等问题,如信用建设网站因为缺少信息来源,导致无法通过省信用办审核上线,仍然存在版面空置,对外公开的信息少等现象。 四是信用监管“红黑”名单尚未出台。有的地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刚刚起步,仅仅只在金融、税务等少数部门和领域间应用,大范围的部门协同联动的信用监管机制还未建立起来,“红黑”名单没有建立。 五是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和督促管理不够。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操作性很强的实施办法,有些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上级培训辅导、业务指导和督办落实还不够,导致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二、对策建议 针对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地方诚信建设的需要,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强化信息归集应用。按照省信用办统一工作安排,按时完成地方信用信息汇集系统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任务。以电子政务办、新闻中心为实施主体,落实建设资金和技术人员,完成系统和网站建设任务,并与省信用平台实现数据联通,通过省信用办对地方核心基础工程的验收。 二是实施信息整合,彰显个人信用价值。将公安、人社、民政、教育等部门相关业务系统接入“互联网+放管服”平台,依法实现个人身份、技术职称、社会保障、婚姻、学历教育等个人基本信用信息的在线核查和调用。率先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干部选拔任用、从业资格认定、创业扶持、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广使用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报告。 三是采集信用信息,编制信用信息目录。公开发布权责清单的部门和具有公共事务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要开展目录编制和数据归集工作,经信用管理部门进行检查后上报,形成地方公共服务信用信息目录,为后续信用信息汇集系统归集地方信用信息提供依据。

谈市场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谈市场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摘要 : 经济的发展总是受政府调控和经济规律两个方面的影响 , 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或者说是惯性作用,使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友展中适应缓慢 , 作用错位 , 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从一定 意义上讲阻碍着全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文对现状的分析 , 提出地方政府应转变思想观念、职能 , 改变“游戏规则”,更好地发挥作用,走上法制经济的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 地方政府 ; 市场经济 ; 作用 中图分类号 :F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8 - 293X(2002)02-0074-04 纵观中国历史 , 地方政府在整个社会里处于举足轻重的位臵 , 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甚至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 凌驾于经济之上,可以说是 " 政府经济 "、“领导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 商品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 地方政府的作用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此,我们把地方政府的作用放在中国的历史背景、国情和现行体制的前提下作一探讨。 一、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中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对整个社会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部门 , 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这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 应因时因地因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现代商品经济体制中,基本上两种力量决定着资源配臵,即市场和政府。市场配臵资源已被实践一再证明是目前人类社会配臵配臵资源最好的机制 ;而政府一般是对市场机制配臵资源不起作用的那部分资源进行补充性配臵。市场经济就是那种以市场力量为主进行资源配臵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即整体经济的充分就业平衡( 宏观经济 ) 和企业、个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 微观经济 )。然而事实上,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在许多方面会失灵。现归纳如下 :⑴市场不完全竞争和竞争失败 ( 垄断 )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 在价格和利率不能指示相对不足和机会成本的地方,在消费者没有平等的渠道得到有关产品和市场信息的地方,或者在生产要素被限制而没有能力进行流动的地方 , 依靠市场力量进行的资源配臵仍然是低效的,然而,过渡竞争必然产生垄断,垄断的结果是无效率的;(2)市场不能解决经济活动产生的 " 外部效应 " 。如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 ;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发展也不能仅靠个别企业出于利益动机来推动。(3)市场不可能提供公共品。公共品只能带来社会效益,不能带来企业的单个经济效益,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讲,没有一个企业主,会提供只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的公共品。(4)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处于低谷时可能带来的大量失业,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市场四方面失灵,正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也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面。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进程,中央采取了行政性放权与经济性放权并进的" 双向放权 " 改革战略,地方政府已不再仅仅是垂直权力系统的一个传递层次 ,其功能也不再是只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地方政府被列为中央政府、上级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一个经济主体和中介组织,目前已具有宏观管理经济职能和组织发展当地经济的经营职能的双重经济职能。同时,双重经济职能表现为调控主体与被调控主体,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地方政府的动力机制强化与约束机构疲软,对地方政府活动中的行政评价与市场评价等矛盾 , 地方政府只能在四大矛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我国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中国国情和地方实际,地方政府在市场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1.政府的经济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界定市场机制和政府经济作用的一般原则:在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就应当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才需要发挥政府的经济作用 2.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 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控方式,并具有强制性特点;间接调控是以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为前提的,也是以存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条件的,是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应采取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方式。 4种主要调控手段:国家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国家计划 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计划指标大都是预期性或预测性的。 运用国家计划进行宏观调控,首先要制定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战略,然后编制符合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计划,保证社会总的供需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经济手段 含义:用来调控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的总称。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外贸政策。 调节对象:市场体系或总体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诱导。 特点:弹性调节而非刚性调节,不具有强制性。 法律手段 内容: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体现: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节;为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障;用法律手段规范和保证其他调控手段。 特点: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 行政手段 特点:直接性、强制性和速效性 例题:单选 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的调控方式。 A. 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 B.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 C.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营造优良的信用环境,提升我县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以事关全县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信用信息记录、整合和应用为基础,以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推进诚信文化建设为手段,以健全信用制度为保障,努力打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行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各部门要以身作则,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资源整合、需求培育、示范带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推动作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负责协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形成共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合力。 (二)健全制度,严格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制度,依法开展信用信息征集、披露和使用工作,加强信用信息监管,规范信用服务主体行为,切实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

(三)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按照国家、省、州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统筹全局,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明确关键环节和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典型示范,创新试点,以点带面,协调推进。 (四)强化应用,以用促建。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倡导综合信用承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和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联动机制,大力宣传弘扬诚信典型,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在信用产品应用中促进诚信体系建设。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初步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互联共享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信用监管机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诚信贵德”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全县诚信环境得到显著优化。 四、任务分工 (一)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原则,依据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信用信息交换及共享方式、方法,全面整合归集有关行业和部门所记录的社会成员信用信息,并逐步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建设县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行业和部门信用信息的互通互享,逐步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信用信息发布查询系统,

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摘要:就目前情况来看,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关键在于政府能不能保证市 场力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让市场而非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杜绝政府部门与市场争权,将本应由市场调节的经济现象由政府包办。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相机选择,前提还是尊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有在该进的时候才进,而不是过分进入,或者进了就不退。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庄严地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要求人们转变观念,特别是各级政府要根据市场经济特有的平等竞争的本质要求去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功能,以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完善。 关键词:政府经济市场作用 正文:一、化政府功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 (1)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转变职能是我国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关键的一步,随着国营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者,我们原先无所不包的父爱主义者——政府,又将发挥什么作用呢?如果把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的转变理解为削弱政府权力,摆脱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那是极大的错误,相反,随着政府从繁琐的家长式计划管理中摆脱出来,强化政府功能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自发的、盲目的市场调节,有它自身的种种失败形式,一般来说,由于“市场失灵”而需要行政干预的领域大体如下:(1)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当供过于求的现象出现时,大量产品的浪费就已经成为事实,而当市场供不应求的价格信号发出后,从信号反馈至产品产出,有一定的时滞,这在那些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部门表现尤为突出。为了减少经济波动,保持稳定发展,国家可在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上,提供有关当前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信息,为企业和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经济 决策提供指导。 (2)某些宏观经济变量,如财政收支总额、信贷收支总额和外汇收支总额,是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市场自身的力量不可能使这些因素自动保持平衡,因而需要政府来管理。 (3)某些外部性存在,即某些经济活动导致外部其他人受益人如社会投资培养的熟练工人受到企业雇佣,企业不付培训费而得了一位熟练工人,由于道路和通讯的修建而使某一地段的房价上升等,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外部效益。而某些经济活动则导致外部其他人受损,如造成环境污染、生态不平衡等,就给其他人带来了外部负效益,而这些都没有计入有关产品的个体成本之中,这是对市场机制有效率地配置社会资源的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时便需要政府进行干预,采取行政规则或经济奖惩的办法来加以处理。至于那些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在享用上又不具有排他性的 “共用品”,如社会治安,国防等的活动,一般更应由社会负责,而不能靠市场机制 第二,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更需要政府干预。 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正经历了30年代大萧条以后,才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 (一) 一、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1.1工商管理规范了市场主体的准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市场主体合法合规经营和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我国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变得规范、合理。 我国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是以严格审查、层层审批为基础的企业登记审批制度。 随着我国市场主体准入机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直接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进行登记后便可以获得市场准入许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审查,规范审批程序,提高企业注册登记的管理质量,积极培育优良的市场主体。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主体准入方面的积极作为,有利于构建规范化的市场准入机制,有效地维护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继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1.2工商管理强化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方面作用巨大,通过实施商标注册管理、市场竞争管理等有效的监管行为,可以使得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和交易活动

符合市场规范,从而为各市场主体营造出秩序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力实施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方面的监管。 通过实施一系列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监管,可以极大地改善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营造出公平竞争、诚实有信的市场环境,这将使得我国的市场主体充满活力,从而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加大对企业商标权的保护力度。 商标作为企业和商品的重要标志,在日益融合的全球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的商标权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将直接关系到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经济秩序能否正常平稳运行。 通过积极保护企业的商标权,严厉打击商标仿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使得企业的该项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继而促进国民经济秩序的平稳正常运行。 第三,大力完善以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为基础的行业分类监管体系。 基于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进行的行业分类监管,将使得整个监管体系更加精细、更加有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使得对各行业的监管更加有效,针对性更强,继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第四,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 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对于净化广告市场环境,规范市场主体的广告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益于形成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继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大局的稳定,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 1.3工商管理促进了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运用自身职能,透过对市场主体的积极培育和对市场主体的有

国家信用体系认证说明(完整版)

商务部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 摘要:为深入贯彻《商务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的意见》和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 2009 年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通知》要求,决定自 2009 年起,在全国商务领域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创建活动是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创新和延伸。创建活动对于改善交易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机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部际联席会议 召集人:姜增伟?商务部副部长? 成员: 彭?森?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刘金国?公安部副部长?????????????张苏军?司法部副部长?贺邦靖?财政部纪检组长?????????????贠小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郭允冲?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晓华?农业部副部长? 欧阳坚?文化部副部长????????????????陈啸宏?卫生部副部长? 苏?宁?人民银行副行长??????????????孙宝厚?审计署总审计师? 王松鹤?海关总署副署长??????????????解学智?税务总局总经济师? 王东峰?工商总局副局长??????????????支树平?质检总局副局长? 蒋建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嘉琨?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 甘绍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杜?江?旅游局副局长?

张?穹?法制办副主任???????????????江小涓?国研室副主任? 蔡鄂生?银监会副主席????????????????刘新华?证监会副主席? 杨明生?保监会副主席????????????????王国庆?新闻办副主任? 张?辉?烟草局副局长????????????????边振甲?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邓先宏?外汇局副局长????????????????赵显人?代销总社理事会副主任? 李东生?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熊选国?高法院副院长? 朱孝清?高检院副检察长??????????????王建平?武警部队副司令?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监督单位: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全国整规办)? 组织单位: 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执行单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信用工作办公室 一、国家信用体系产品介绍 1、关于学会 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也是商务部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是商务部和国资委开展全国行业信用评价的执行机构。 我们立足于中国商务信用服务领域,致力于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整合信用数据库及信用平台,优化信用专业服务,为全行业企业提供集信用评价、信用认证、征信及信用预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信用服务。

关于政府对于经济制度的作用的研究

关于政府对于经济制度的作用的研究 内容提要:随着我们国家的进步,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经济与政府对于生活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政府对于经济制度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出阐释。第一,国家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的历史回顾;第二,中国经济制度的反思;第三,当代中国政府在经济制度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制度改革实践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体系倍增计划 第一部分国家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的历史回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我们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制度,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大地上最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1956年后,我们实行的是纯粹的计划经济。我们的生产过程全部由国家调控,在我们的经济中,国家占据主体地位,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计划经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我们是经典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我们的经典计划经济开始实行改革。1993年后,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在我们国家的不同时期,我们不断地建立了许多的经济制度,也在完善我们的制度。 我国改革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78~1984年是改革起步阶段,1984~1992年是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92~2002年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6]。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后来的城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政企分离,一直到后来的股份制改革。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后,我国劳动人民在改革实践中的又一个伟大创造[6]。 我们的改革是分步走有计划有层次的。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再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从推动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入手,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采取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然后转到以企业制度创新和整个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改革。先改革一般竞争性领域,再向传统的垄断性领域推进。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计划内价格和计划外价格并行的“双轨制”,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制度。先着力发展商品市场,再逐渐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先实行单纯的“按劳分配”,再向“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推进。先以微观经济基础重塑作为改革的中心,再推进到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要环节。先沿海、后内地,先一般加工工业、后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先“引进来”、再“走出去”。一是在开放的区域上,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着眼于全方位改革的过程中,先着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再及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第二部分中国经济制度的反思 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要批判地继承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文明成果,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4]。 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可以清楚地看到,渐进式这种循序渐进的改革战略,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取向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这几年人大政协“两会”提案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如何,出现哪些问题,要建设一个怎样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应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是目前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 1、管理方面。2002年3月, 经国务院批准,由人民银行牵头,原国家经贸委、国务院信息办为副组长,共有16个部委及国有商业银行参加成立了国务院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专题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起草征信法规、编制征信行业技术标准和提出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还在论证之中,《征信管理条例》(草案)还在广泛征求意见,尚未出台,征信行业技术标准也还在讨论中。 政府主管部门尚待进一步明确,是由人民银行还是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这个综合管理部门,或是由其他哪个部委作为总体协调与管理部门负责,目前还不明确。不同的地方其管理部门情况不一样,XX市是由XX市信息化办公室和中国人民银行XX分行负责对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XX市是由XX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管理。 2、法规建设方面。XX、XX、先后出台了有关信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XX分行2000年2月1日发布、3月1日开始实施、2001年7月4日重新修订《XX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旨在规X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经营活动;XX市人民政府2002年1月1日颁布实施《XX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适用对象为XX市X围内征集和利用个人信用信息的征信机构及信用评级公司;市人民政府2002年8月31日颁布、10月1日开始实施《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对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关于各类企业及其经营活动中与信用有关行为的记录进行强制披露的行政法规。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有关信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国务院“全国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小组”起草的《征信管理条例》仍在征求意见阶段。

[全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标语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标语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难求发展;社会无信,人人自危;政府无信,权威不立 2、讲诚信,用信用,促文明 3、守信光荣、失信可耻 4、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 5、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 6、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 8、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9、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10、对诚信典型和连续三年无不良记录的行政相对人,实施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务措施 11、对诚信市场主体,加大扶持力度,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 12、各级人民政府首先要加强自身诚信建设 13、各行政机关要率先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 14、切实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15、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大力推介诚信市场主体 16、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建立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对象的征信系统 17、各地区各行业要支持征信机构建立征信系统 18、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 19、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加快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0、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 21、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22、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市场性约束和惩戒 23、大力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 24、依法依规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约束和惩戒 25、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业性约束和惩戒 26、加强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性约束和惩戒 27、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记录 28、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双公示机制 29、全面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上网公开制度,打造阳光政府 30、建立和完善红黑名单制度,加大联合奖惩力度 31、加快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 32、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诚信意识 33、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34、产业强市、工业立市、诚信兴市 35、诚信是财富是资源是品德 36、立言立行要从小,诚信新风共倡导 37、以诚待人,以信兴业 38、诚乃立身之本,信为道德之基 39、诚信促发展,文明奏新篇 40、讲诚信践承诺促和谐谋发展 41、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42、增强法制意识,共铸诚信社会 43、做文明市民,树诚信新风 44、诚信者人爱之,守信者人敬之,失信者人恶之 45、诚信为本,受益一生 46、信用关系你我他,愿我们与信用同行; 47、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48、学习诚信人和事,争做xx文明人 49、诚信对国家是良好声誉,对社会是公序良俗,对企业市黄金资产,对个人是良好品德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能否尽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既受当时占主流 地位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也受该国自身条件的影响。只有将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和准确分析本国经济情况所得的结论相互结合,才能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达到最大化。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条件又不同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跟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关键词:政府;经济发展;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政府作用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bstract:The chief theor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country itself both effect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nly combine the right theory of the economic and the right conclusion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which depend on the accurate analysis, can the Government makes the most positive functions.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which determined it can’t be the same functions that the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countries make. Key words: Government;Economic Development;Government Failure;Market Failure;Government Functions 一、引言 由于市场经济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自然发展所产生结果,其社会基础当然也就不具备市场机制顺利运转所需的必要条件,所以政府创立和加速市场经济的行为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正如戈登·怀特指出的:“那种以自由资产阶级为基础的原发型的渐进式发展,……已经是不可能的,无论就外部而言,还是就内部而言,国家政权的作用,都是决定性的。”1 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不同理论 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经久不息的争论,是 1戈登·怀特《为什么中国未能走上日本式道路》[A]. 罗荣渠,牛大勇《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论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作用

论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作用 摘要 详细介绍了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作用的关系。因为现实市场并不是完全理想市场,它由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问题,就需要政府这样一个具有外部强制力的机构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调节;而政府解决市场失灵引发的类似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 首先对市场失灵做了多层次剖析,从市场失灵的含义出发、原因的分析、它的表现形式,再到政府的财政职能,引出了政府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职能的发挥对市场进行调节,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从而趋近最合理、最优化的配置,使整个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政府;市场失灵;财政职能;资源配置 1.市场失灵 经济学中把所有妨碍人类经济活动进入帕累托最佳境界的各种原因统称为市场失灵。或者说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会边际成本,而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正因为这些现状的存在,才要通过国家财政只能这一个杠杆调节这些问题,从而有助于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1.1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一方面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严重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最佳。另一方面又表明社会经济交易处于不均衡状态,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未达到最优状态,而需要政府的调节。 1.2市场失灵的原因 1.2.1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促进市场的活跃性,但是竞争的局限性在于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由于物质技术条件、人为

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因素而产生了垄断。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而市场又存在垄断,垄断造成的后果: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寻租行为等。正因为垄断的存在,市场就不可能处于完全竞争的结构。所以市场就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它就有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2.2公共产品 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简单地讲,私人物品是只能供个人享用的物品,例如食品、住宅、服装等需要付费的。而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非排他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无需付费。例如国防就是公共物品。它带给人民安全,公民享用国家安全时一点都不会影响公民乙对国家安全的享用,并且人们也无需花钱就能享用这种安全。正因为这些公共产品的存在。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就不一样了。整个市场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市场经济。 1.2.3 外部经济效果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以互惠的交易为基础,因此市场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同金钱有联系的利益关系。例如,甲为乙提供了物品或服务,甲就有权向乙索取补偿。当人们从事这种需要支付或获取金钱的经济活动时,还可能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其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然而,无论有益还是有害,都不属于交易关系。这些处于交易关系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被为外部影响,也被称为经济活动的外在性。例如,建在河边的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对他人造成损害。政府会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在税收上会调节。从而也影响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除了政府外这些企业对人直接造成的影响而对其赔偿也会影响厂商的成本。相反对人类的身心发展有益的企业或者新型企业政府会给其优惠或者补贴,从而也会影响其成本。这种影响就是工厂生产的外部影响,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害时,就称之为外部不经济;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益时就称之为外部经济;它直接影响着厂商的成本,从而影响市场经济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