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模板解读

核磁共振模板解读
核磁共振模板解读

【进阶篇】磁共振报告模版头颅

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

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

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示垂体窝扩大,鞍内及鞍上可见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cm,边界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强化,信号均匀,病灶呈"花生米"状,在鞍隔平面受阻变窄,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积水。

垂体内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

垂体冠状及矢状面示垂体上下径为 cm,上缘膨隆,垂体信号欠均匀,于垂体左/右侧/底部见一T1WI小低信号异常影,直径约为 cm,垂体柄向左/右侧偏移,动态增强扫描示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化,垂体内病灶呈低信号,鞍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转移瘤。

于脑内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中央有坏死,显示更长T1及更长T2信号,病灶周围大片状水肿,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颅咽管瘤。

矢状及冠状面扫描示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 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清楚,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三脑室前下部受压,三脑室后部及侧脑室扩张积水,垂体受压变扁位于肿块下方。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X X cm,形状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楚/欠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略不均匀,周围无水肿/水肿较轻, Gd-DTPA

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无强化,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居中无偏移/偏向左侧/偏向右侧,邻近脑沟变浅。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形状不规则的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缘不清楚,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周围脑组织呈指状水肿,Gd-DTPA增强扫描后肿瘤呈不规则

斑片状强化/不规则环形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明显右/

左移,左/右侧侧脑室变形移位,局部脑沟变浅。

脑干(桥/延/中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胶质瘤。梗阻性脑积水。

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示脑干体积增大,以桥脑为明显,可见大小约为 X X cm 信号异常,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周围脑组织少量水肿,第四脑室向后移位并受压变形,幕上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积水,增强扫描后病变呈轻度强化。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桥脑小脑角部

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膜瘤。

于颅内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桥脑小

脑角/小脑幕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清楚,T1WI呈略低信号,T2WI为等/略高信号,信号均匀,病灶呈宽基底,与大脑镰/颅骨内板相连,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后病变呈均匀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左/右偏。

左/右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少突胶质细胞瘤。

于左/右侧额/颞叶见一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欠清,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中可见T1及T2像均为低信号斑块状影,考虑为钙化灶,病灶周围有轻度水肿,占位征象较轻,Gd-DTPA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中线结构居中/轻度向对侧偏移。

小脑上/下蚓部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髓母细胞瘤。梗阻性脑积水。

矢状面示小脑蚓部有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病灶突入第四脑室,边界清楚,病灶周围可见少量水肿,Gd-DTPA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第四脑室向前移位,幕上脑室明显扩张积水。

左/右侧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听神经鞘瘤。梗阻性脑积水

于左/右侧桥脑小脑角区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病变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 高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可见更长T1、T2信号影,考虑为内部囊变所致,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同侧桥脑小脑角池扩大,四脑室受压变形,向对侧移位,幕上脑室系统呈对称性扩张积水。

右/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小脑星形细胞瘤。

于右/左侧小脑半球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轻度水肿,病灶边界尚清楚,Gd-DTPA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壁环形强化,第四脑室受压移位,幕上脑室扩大积水,脑干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

左/右侧基底节区/颞/顶/额/枕叶内病变,性质考虑为亚急性期脑出血。

于左/右侧基底节区/颞/顶/额/枕叶内见一不规则形信号异常,大小约为: X X cm, T1WI呈高信号,T2WI亦为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楚,周围脑组织轻度水肿,中线结构向左/右偏移,

左/右侧基底节区/颞/顶/额/枕叶脑出血并破溃入脑室。

于左/右侧基底节区/颞/顶/额/枕叶内见一不规则形信号异常,T1WI呈高信号,T2WI亦为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楚,周围脑组织轻度水肿,中线结构向左/右偏移,T1WI双侧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内亦可见高信号液平,

左/右颞/顶/额叶异常信号,性质考虑为脑动静脉畸形(AVM)。

于左/右颞/顶/额叶可见一异常信号区,T1WI及T2WI均呈混杂信号,其内可见条状或蚯蚓状流空信号改变,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病灶位置较表浅,占位征象不明显,中线结构居中,脑室及脑池系统未见异常。Gd-DTPA增强扫描见迂曲的强化血管影,MRA示该部位异常血管团,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大脑前/中/后动脉段病变,性质考虑为动脉瘤。

于脑基底动脉环区可见一类圆形病灶,直径约为 X cm,病灶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亦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MRA示大脑中/前/后/交通动脉局限性梭形扩张。余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左/右侧叶颞/顶/额/枕叶信号异常,性质考虑为脑梗塞。

扫描示于大脑半球左/右侧颞/顶/额/枕叶见一片状信号异常,呈长方形/扇形,病灶同时累及皮层及皮层下区,T1WI为略低信号,T2WI

MRI报告模板分析

正常MRI报告书写模板 脑部 T1WI: 脑灰质为低信号,脑白质为高信号 T2WI: 脑灰质为高信号,脑白质为低信号。 质子加权:脑灰质和脑白质信号强度相似。 脑脊液:T1W和T2W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 颅脑内未见异常信号。各脑池及脑室未见扩大和闭塞。中线结构无移位。 意见:脑部MRI未见异常。 颈(胸、腰)椎 颈椎序列正常,颈椎生理性曲度正常。 各椎间隙无狭窄改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黄韧带无增厚。 侧隐窝无狭窄改变,脊髓信号无异常改变, 椎体形态无异常改变。软组织无异常信号影,椎管无狭窄。 意见:颈(胸、腰)椎MR无异常。 胸部 平扫于横断面T1W, T2W, 冠状面T1W, 矢状面T1W 纵隔内未见异常病灶,两叶未见异常信号病灶, 气管隆突腔静脉周围未见淋巴结肿大。 双侧胸腔内见积液改变。 胸壁软组织内未见异常信号影.肋骨未见异常。 意见:胸部MR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上腹部 肝脏实质于T1W上呈中高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脾脏实质于T1W上呈中低信号,于T2W上呈中高信号。 胰腺实质于T1W上呈中等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胆囊于T1W上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肝内胆管形态无异常,其信号未见异常改变。 上腹部各实质器官未见异常信号影。 后腹膜区未见异常信号影。 增强扫描见后腹膜区血管影清晰,血管周围未见异常信号影。 意见:上腹部MRI未见异常。 肾上腺 肝脏实质于T1W上呈中高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脾脏实质于T1W上呈中低信号,于T2W上呈中高信号。 胰腺实质于T1W上呈中等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胆囊于T1W上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双侧肾上腺形态和大小未见异常,其信号未见异常改变。 上腹部各实质器官未见异常信号影。 后腹膜区未见异常信号影。 意见:肾上腺MRI未见异常。 MRU 于T1W上输尿管内尿液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

MRI诊断报告模板

MRI诊断报告模板 MRI诊断报告模板 2011年11月10日 头颅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 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 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示垂体窝扩大,鞍内及鞍上可见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强化,信号均匀,病灶呈"花生米"状,在鞍隔平面受阻变窄,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积水。 垂体内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 垂体冠状及矢状面示垂体上下径为 cm,上缘膨隆,垂体信号欠均匀,于垂体左/右侧/底部见一T1WI小低信号异常影,直径约为 cm,垂体柄向左/右侧偏移,动态增强扫描示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化,垂体内病灶呈低信号,鞍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转移瘤。 于脑内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中央有坏死,显示更长T1及更长T2信号,病灶周围大片状水肿,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颅咽管瘤。

矢状及冠状面扫描示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 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清楚,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三脑室前下部受压,三脑室后部及侧脑室扩张积水,垂体受压变扁位于肿块下方。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形状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楚/欠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略不均匀,周围无水肿/水肿较轻, Gd-DTPA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无强化,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居中无偏移/偏向左侧/偏向右侧,邻近脑沟变浅。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形状不规则的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缘不清楚,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周围脑组织呈指状水肿,Gd-DTPA增强扫描后肿瘤呈不规则斑片状强化/不规则环形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明显右/左移,左/右侧侧脑室变形移位,局部脑沟变浅。 脑干(桥/延/中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胶质瘤。 梗阻性脑积水。 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示脑干体积增大,以桥脑为明显,可见大小约为 X X cm 信号异常,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周围脑组织少量水肿,第四脑室向后移位并受压变形,幕上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积水,增强扫描后病变呈轻度强化。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桥脑小脑角部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膜瘤。 于颅内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桥脑小脑角/小脑幕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清楚,T1WI呈略低信号,T2WI为等/略高信号,信号均匀,病灶呈宽基底,与大脑镰/颅骨内板相连,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后病变呈均匀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左/右偏。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

电磁波成像 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 1.基本概况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台湾又称磁振造影,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2.检测设备及原理 核磁共振谱仪是专门用于观测核磁共振的仪器,主要由磁铁、探头和谱仪三大部分组成。磁铁的功用是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探头置于磁极之间,用于探测核磁共振信号;核磁共振谱仪是将共振信号放大处理并显示和记录下来。采用调节频率的方法来达到核磁共振。由线圈向样品发射电磁波,调制振荡器的作用是使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样品共振频率附近连续变化。当频率正好与核磁共振频率吻合时,射频振荡器的输出就会出现一个吸收峰,这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同时由频率计即刻读出这时的共振频率值。 3.核磁共振成像优缺点 磁共振成像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如今全球每年至少有6000万病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优点: 1.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对膀胱、直肠、子宫、阴道、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

MRI报告模板3

胸部 检查所见: 于后纵隔相当于T12椎体平面,椎体左/右旁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尚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病灶呈明显强化,纵隔结构向前推移。 检查意见: 后纵隔神经鞘瘤――T12椎体平面椎体左右旁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神经鞘瘤 检查所见: 于前上纵隔胸腺位置可见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大小约为 X X cm,T1WI为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尚均匀,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中度强化,肿块与纵隔内血管影分界清楚,纵隔内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检查意见: 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胸腺瘤 检查所见: 于前、中纵隔可见多发结节影,主要位于肺门及支气管隆突下方,部分病灶相互融合,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部分血管受压,双侧肺内未见明显肿块影。 检查意见: 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纵隔淋巴瘤 检查所见: 扫描示主动脉管径增粗,其内可见线样影(内膜片)将动脉腔分成两个腔,真腔小,假腔较粗。于主动脉起始部/升主动脉内膜片近端不连续形成破口,胸主动脉/腹腔动脉内膜远端撕裂形成再破口,SET1WI真腔呈低信号,假腔呈不均匀高信号,GRE及Cine-MRI真腔血流呈高信号,假腔血流呈低等高混杂信号,假腔内可见边缘SET1WI高信号,GRE/Cine MRI较低信号影,考虑为血栓形成, CineMRI可显示血液从真腔经破口向假腔喷射。增强后真假腔血流均有强化,血栓不强化。 检查意见: 主动脉夹层 横断:T1W,T2W;冠状:T2W,心脏短轴:T2W,心脏动态 胸部:横断:T2W,T1W,T2W脂肪抑制;冠状:T2W 腹部 检查所见: MRCCP示肝内胆管走行正常,未见明显扩张,胆总管及左右肝管显影良好,管径无增粗,胆囊不大,胰管显影良好,未见明显扩张。 检查意见: MRCP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异常 胆囊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壁未见明显增厚,胆囊内未见确切信号异常结节灶。 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或局部中断,其内未见明显信号异常灶。 肝脏形态未见异常,肝实质未见异常信号影,注入Gd-DTPA后,未见异常强化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未见异常信号。胆囊内未见异常信号影,胆囊壁未见增厚。胰腺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脾脏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腹主动脉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检查所见: 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肝实质内信号均匀,未见信号异常灶,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肝内血管走行及

核磁共振检测技术

南昌航空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无损检测新技术 题目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技术 作者刘海朝 学号 10081213 所属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 写作时间 2013年12月

目录 一、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核磁共振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三、核磁共振设备组成及运用 (7) 四、核磁共振的未来发展趋势 (9) 五、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核磁共振检测技术 《一》、核磁共振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台湾又称磁振造影,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物理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与原子核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即外加交变磁场的频率等于拉莫频率,原子核就发生共振吸收,去掉射频脉冲之后,原子核磁矩又把所吸收的能量中的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来,称为共振发射。共振吸收和共振发射的过程叫做“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的“核”指的是氢原子核,因为人体的约70%是由水组成的,MRI即依赖水中氢原子。当把物体放置在磁场中,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使之共振,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通过一个磁共振成像扫描人类大脑获得的一个连续切片的动画,由头顶开始,一直到基部。 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电脑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医生考虑到患者对“核”的恐惧心理,故常将这门技术称为磁共振成像。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电脑处理而成像的。

医看--影像报告模板MRI头颅

目录 1.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2.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 3.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 4.垂体内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 5.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转移瘤 6.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颅咽管瘤 7.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8.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9.脑干(桥/延/中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胶质瘤。梗阻性脑积水 10.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桥脑小脑角部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膜瘤 11.左/右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少突胶质细胞瘤 12.小脑上/下蚓部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髓母细胞瘤。梗阻性脑积水 13.左/右侧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听神经鞘瘤。梗阻性脑积水 14.右/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小脑星形细胞瘤 15.左/右侧基底节区/颞/顶/额/枕叶内病变,性质考虑为亚急性期脑出血 16.左/右侧基底节区/颞/顶/额/枕叶脑出血并破溃入脑室 17.左/右颞/顶/额叶异常信号,性质考虑为脑动静脉畸形(AVM) 18.大脑前/中/后动脉段病变,性质考虑为动脉瘤 19.左/右侧叶颞/顶/额/枕叶信号异常,性质考虑为脑梗塞 20.左/右侧颞/顶/额/枕叶信号异常,性质考虑为陈旧性脑梗塞 21.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22.双侧侧脑室旁斑片状信号异常,性质考虑为多发性硬化 23.脑白质变性/脑白质疏松 24.左/右侧颞/顶/额叶一/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脓肿 25.脑萎缩 26.左/右侧颞/顶/额叶斑片状信号异常,性质多考虑为炎症 1.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 2.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 3.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

核磁共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前景分析

核磁共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前景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9T17:24:00.4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6期作者:唐光荣 [导读] 本文简单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化学、医学领域的不同运用情况,以及优势所在 唐光荣 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文山 663099 本文简单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化学、医学领域的不同运用情况,以及优势所在,并对这项技术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核磁共振波谱法是化学运用中重要的一种波谱学。目前,与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五次诺贝尔奖,可见核磁共振技术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93年制出第一台核磁共振谱仪以来,核磁共振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运用领域得到广泛发展,在医学领域也通过这一技术进行对人体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医生快速找到病灶,从而对症下药。 一、技术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伊西多·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46年,费利克斯·布洛赫和爱德华·珀塞尔发现,将具有奇数个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于磁场中,再施加以特定频率的射频场,就会发生原子核吸收射频场能量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最初对核磁共振现象的认识。为此他们两人获得了195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在发现核磁共振现象之后很快就产生了实际用途,化学家利用分子结构对氢原子周围磁场产生的影响,发展出了核磁共振谱,用于解析分子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核磁共振谱技术从最初的一维氢谱(1H NMR)发展到13C谱、二维核磁共振谱等高级谱图,核磁共振技术解析分子结构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进入1990年以后,发展出了依靠核磁共振信息确定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技术,使得溶液相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精确测定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医学家们发现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以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以获取人体内水分子分布的信息,从而精确绘制人体内部结构,在这一理论基础上,1969年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医学中心的达马迪安通过测核磁共振的弛豫时间成功地将小鼠的癌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区分开来,在达马迪安新技术的启发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物理学家保罗·劳特伯于1973年开发出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MRI),并且应用设备成功地绘制出了一个活体蛤蜊的内部结构图像。劳特伯尔之后,MRI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成为一项常规的医学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脑部疾病,脊椎病变以及癌症的诊断。 二、技术原理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化学运用中最重要的一种谱学。它是通过研究处于强磁场中的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进而获得有关化合物分子结构信息的办法。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不同的核有不同的自旋量子数I,凡I值非零的原子核即具有自旋角动量P,由于原子核是带正电粒子,故自旋可导致核电荷作循环运动,产生一定的磁场,同时产生磁矩μ,则存在以下公式:μ=γ*P式中,γ成为磁旋比,是原子核的重要属性,每种核都有其特定值,该值越大,则其磁性越强,检测的灵敏度越高,信号越易被观察,在天然同位素中H核的γ最大,故其被作为首选研究对象。 MRI是一台巨大的圆筒状机器,主要有三大基本构件组成,即磁体部分、磁共振波谱仪部分、数据处理和图像重建部分,主磁体用以提供强大的静磁场,而且要求较大的空间范围(能容纳病人),保持高度均匀的磁场强度;磁共振波谱仪主要包括射频发射部分和一套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系统;在数据处理和图像重建部分中,磁共振信号首先通过变换器变为数字量,并存入暂存器。图像处理机按所需方法处理原始数据,获得磁共振的不同参数图像,并存入图像存储器能在受检者的周围制造一个强烈磁场区的环境,借由无线电波的脉冲撞击身体细胞中的氢原子核,改变身体内氢原子的排列,当氢原子再次进入适当的位置排列时,会发出无线电讯号,此讯号借由电脑的接收并加以分析及转换处理,可将身体构造及器官中的氢原子活动,转换成2D影像,因MRI运用了生化、物理特性来区分组织,获得的影像会比电脑断层更加详细。 三、目前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人体内含有丰富的水,不同的组织,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够探测到这些水的分布信息,就能够绘制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通过识别水分子中氢原子信号的分布来推测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进而探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核磁共振成像仪在垂直于主磁场方向会提供两个相互垂直的梯度磁场,这样在人体内磁场的分布就会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位置都会有一个强度不同、方向不同的磁场,这样,位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氢原子就会对不同的射频场信号产生反应,通过记录这一反应,并加以计算处理,可以获得水分子在空间中分布的信息,从而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MRI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避免了创伤性探查诊断的手术。由于MRI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因此是相对安全环保的检查。MRI可对人体各部位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其分辨力高,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由此指导更为精确的手术和放射治疗,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医学领域中的第一台 MRI 设备是上世纪 80年代初研发出来后,到 2002 年,全世界使用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共有两万多台,进行了约 6000万/人次的检查。同时,MRI 还可以替代部分血管造影检查,由于它不侵入人体,因而能减轻许多病人的痛苦,它图像反差好,密度层次分辨率高,对软组织尤其有用。由于MRI 装置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来调节和控制三维的梯度场方向,不受机械方面的限制,这就完全自由地按医生需要随心所欲选择层面,获得任意层面的图像。由于它具有极大的灵巧性,能得到其它成像技术所不能接近或难以接近部位的图像,空间分辨率达1.0mm左右。 MRI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缺点是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I的检查,另外价格相对昂贵。 四、未来发展前景 人脑是如何思维的,一直是个谜,而且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利用 MRI 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则有助于我们在活体和整体水平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是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磁能级之间的共振跃迁现象。因此,要产生核磁共振,首先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没有磁性,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具有磁性。 I=1/2:1H,13C,15N,19F,31P,77Se,113Cd,119Sn,195Pt. I=3/2:7Li,9Be,11B,23Na,33S,35Cl,37Cl,39K,63Cu,79Br 此外还有I=5/2,7/2,9/2,1,2,3等。 I=1/2的原子核,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核表面,核磁共振的谱线窄,最适合核磁共振检测。1H,13C原子核是最为常见,其次是15N,19F,31P核。 除了原子核具有磁性外,要产生核磁共振,还必须外加一静磁场和一交变磁场。在磁场中,通电线圈产生磁距,与外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线圈受到力矩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同样在磁场中,自旋核的赤道平面也受到力矩作用而发生偏转,其结果是核磁距围绕磁场方向转动,这就是拉莫尔进动。

其进动频率与外加磁场成正比,即:v=(?/2π)*H0。 V—进动频率; H0—外磁场强度; ?—旋磁比。 在相同的外磁场强度作用下,不同的原子核以不同的频率进动。如果在垂直于外磁场方向加一交变磁场H1,其频率v1等于原子核的进动频率v。此时,就产生共振吸收现象。即 使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磁能级之间产生共振跃迁现象,也即核磁共振。 2.核磁共振波普在化学中的应用 2.1 基本原则 从核磁共振波谱得到的信息主要有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峰面积、弛豫时间等。 化学位移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化学位移的标准:相对标准TMS(四甲基硅烷)位移常数δ =0。与裸露的氢核相比,TMS的化学位移最大,但规定 TMS TMS=0,其他种类氢核的位移为负值,负号不加。采用此标准的原因:(1)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2)屏蔽强烈,位移最大;只在图谱中远离其他大多数待研究峰的高磁场区有一个尖峰;(3)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易回收。影响因素:(1)诱导效应:吸电子,电子云降低,屏蔽下降,低场出现,图左侧;(2)共轭效应;(3)磁各相异性效应;(4)范得华效应;(5)氢键去屏蔽效应:电子云密度降低,产生去屏蔽作用,化学位移向低场;(6)溶剂效应。 弛豫过程:大量(而不是单个)原子核的运动规律。高能态原子核通过非辐射形式放出能量而回到低能态的过程叫弛豫过程。 屏蔽效应:核受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影响,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 这种对抗外磁场的作用为屏蔽效应,通过屏蔽效应可分析核周围情况。δ小,屏蔽强,σ大,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大,在高场出现,图右侧;δ大,屏蔽弱,σ小,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小,在低场出现,图左侧。 自选耦合和自旋裂分:分峰是由于分子内部邻近氢核自旋的相互干扰引起的,这种邻近氢核自旋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称为自旋偶合,由自旋偶合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n+1规律:当某基团上的氢有n个相邻氢时,它将裂分为n+1个峰。若这些相邻氢核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如一种环境为n个,另一种为n’个,则将裂分为(n+1)(n’+1)个峰。

影像学专家为您全面解读磁共振

影像学专家为您全面解读磁共振 1、何谓磁共振?核磁共振现象,是指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系统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将在他们的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是原子核与磁场发生的共振,所以称为核磁共振,因为“核”字涉嫌核辐射,所以业内将其改称为磁共振。 2、磁共振(MR)图像是怎样形成的?如果给人体施加一个外来的静磁场,再给予一个短暂的、与质子共振相同频率的旋转磁场(即射频脉冲),之后采集电磁波信号,就可以获得人体的磁共振信号。对磁共振信号的采集过程给予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把质子比喻成卫星,我们从发射电台发送信号,卫星获得信号,再重新发射出来,地面的收音机就可以收听到节目了。通过对接受到的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即产生MR图像。 3、磁共振检查有何特点?1)磁共振没有X线、CT检查的辐射,对身体不产生辐射危害。2)磁共振采用空间三维梯度场,在不移动患者和扫描床的情况下实现任何角度扫描和图像重建。3)无骨质伪影。4)软组织对比度良好。5)对病变显示更加敏感,可使病灶显示更早更清楚。6)磁共振的DWI(扩散加权成像)序列,是唯一能够无创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成像方法。7)磁共振的PWI(灌注加

权成像)序列,能够显示脑组织血流动力学信息。8)磁共 振的MRS(波谱分析)序列,是唯一能够无创检测活体组 织内化学物质、反应组织代谢的方法。& m3 f- O' v/ ~$ V' r 4、磁共振能够显示身体哪些部位的病变?磁共振是一种功 能强大的医学影像技术,特别是在软组织检查上具有优良的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它可以多角度多序列多参数成像,除肺、胃肠道显示欠佳外,可以检查全身任何部位。 5、磁共振检查有核辐射吗?磁共振是利用人体生物磁自旋 原理及磁共振现象成像,虽然其最初的名称为核磁共振(NMRI),但完全不存在核辐射现象及放射性物质,磁共振检查非常安全,对人体是没有辐射危害。 6、磁共振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1)受检者不能将任何铁磁性物质带入磁体间,检查前需更换检查服。2)安装心脏起 搏器、神经刺激器、血管夹、支架、人工心瓣膜者禁做MR 检查(冠脉支架植入术3月后可慎做MRI复查,须出具完整的病历、支架材料及其它相关证明,并由本人签署同意书)。% m* o1 U& m1 @, y) Q1 i) U 3)准备怀孕或者已经怀孕者,需事先告诉医护人,由医务 人员综合考虑检查之必要性及安全性。 4)如果体内有人工关节、骨科固定物、补片、铁屑或植入 的药物泵等,需告知检查人员。 5)有空间恐惧症、心脏病、癫痫、无意识、躁动、肾脏功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

核磁共振 300兆赫(針對氫核)的磁振頻譜儀 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基於原子尺度的量子磁物理性質。具有奇數質子或中子的核子,具有內在的性質:核自旋,自旋角動量。核自旋產生磁矩。NMR觀測原子的方法,是將樣品置於外加強大的磁場下,現代的儀器通常採用低溫超導磁鐵。核自旋本身的磁場,在外加磁場下重新排列,大多數核自旋會處於低能態。我們額外施加電磁場來干涉低能態的核自旋轉向高能態,再回到平衡態便會釋放出射頻,這就是NMR訊號。利用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進行分子科學的研究,如分子結構,動態等。 核磁共振技术的历史 1930年代,伊西多·拉比(Isidor Rabi)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46年,費利克斯·布洛赫(Felix Bloch)和愛德華·米爾斯·珀塞耳(Edward Mills Purcell)发现,將具有奇数个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於磁场中,再施加以特定频率的射频场,就会发生原子核吸收射频场能量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最初对核磁共振现象的认识。为此他们两人获得了195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在发现核磁共振现象之后很快就产生了实际用途,化学家利用分子结构对氢原子周围磁场产生的影响,发展出了核磁共振谱,用于解析分子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核磁共振谱技术从最初的一维氢谱发展到13C谱、二维核磁共振谱等高级谱图,核磁共振技术解析分子结构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进入1990年代以后,发展出了依靠核磁共振信息确定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技术,使得溶液相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精确测定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医学家们发现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以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以获取人体内水分子分布的信息,从而精确绘制人体内部结构,在这一理论基础上1969年,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医学中心的达马迪安通过测核磁共振的弛豫时间成功的将小鼠的癌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区分开来,在达马迪安新技术的启发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物理学家保罗·劳特伯尔于1973年开发出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MRI),并且应用他的设备

【报告】MRI诊断报告模板

【关键字】报告 MRI诊断报告模板 MRI诊断报告模板 2011年11月10日 头颅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 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 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示垂体窝扩大,鞍内及鞍上看来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强化,信号均匀,病灶呈"花生米"状,在鞍隔平面受阻变窄,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积水。 垂体内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 垂体冠状及矢状面示垂体上下径为 cm,上缘膨隆,垂体信号欠均匀,于垂体左/右侧/底部见一T1WI小低信号异常影,直径约为 cm,垂体柄向左/右侧偏移,动态增强扫描示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化,垂体内病灶呈低信号,鞍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转移瘤。 于脑内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看来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中央有坏死,显示更长T1及更长T2信号,病灶周围大片状水肿,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颅咽管瘤。

矢状及冠状面扫描示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 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清楚,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三脑室前下部受压,三脑室后部及侧脑室扩张积水,垂体受压变扁位于肿块下方。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形状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楚/欠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略不均匀,周围无水肿/水肿较轻, Gd-DTPA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无强化,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居中无偏移/偏向左侧/偏向右侧,邻近脑沟变浅。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形状不规则的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缘不清楚,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周围脑组织呈指状水肿,Gd-DTPA增强扫描后肿瘤呈不规则斑片状强化/不规则环形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明显右/左移,左/右侧侧脑室变形移位,局部脑沟变浅。 脑干(桥/延/中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胶质瘤。 梗阻性脑积水。 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示脑干体积增大,以桥脑为明显,看来大小约为 X X cm 信号异常,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周围脑组织少量水肿,第四脑室向后移位并受压变形,幕上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积水,增强扫描后病变呈轻度强化。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桥脑小脑角部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膜瘤。 于颅内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桥脑小脑角/小脑幕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清楚,T1WI呈略低信号,T2WI为等/略高信号,信号均匀,病灶呈宽基底,与大脑镰/颅骨内板相连,周围看来低信号环,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后病变呈均匀明显强化,看来脑膜尾征,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左/右偏。 左/右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少突胶质细胞瘤。 于左/右侧额/颞叶见一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欠清,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中看来T1及T2像均为低信号斑块状影,考虑为钙化灶,

mri报告模板

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 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示垂体窝扩大,鞍内及鞍上可见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界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强化,信号均匀,病灶呈"花生米"状,在鞍隔平面受阻变窄,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积水。 垂体内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 垂体冠状及矢状面示垂体上下径为 cm,上缘膨隆,垂体信号欠均匀,于垂体左/右侧/底部见一T1WI小低信号异常影,直径约为 cm,垂体柄向左/右侧偏移,动态增强扫描示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化,垂体内病灶呈低信号,鞍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转移瘤。 于脑内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中央有坏死,显示更长T1及更长T2信号,病灶周围大片状水肿,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颅咽管瘤。 矢状及冠状面扫描示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 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清楚,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三脑室前下部受压,三脑室后部及侧脑室扩张积水,垂体受压变扁位于肿块下方。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形状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楚/欠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略不均匀,周围无水肿/水肿较轻, Gd-DTPA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无强化,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居中无偏移/偏向左侧/偏向右侧,邻近脑沟变浅。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形状不规则的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边缘不清楚,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周围脑组织呈指状水肿,Gd-DTPA增强扫描后肿瘤呈不规则斑片状强化/不规则环形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明显右/左移,左/右侧侧脑室变形移位,局部脑沟变浅。 脑干(桥/延/中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胶质瘤。 梗阻性脑积水。 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示脑干体积增大,以桥脑为明显,可见大小约为 X X cm 信号异常,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周围脑组织少量水肿,第四脑室向后移位并受压变形,幕上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积水,增强扫描后病变呈轻度强化。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桥脑小脑角部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膜瘤。

核磁正常报告书写模板

脑部 T1WI: 脑灰质为低信号,脑白质为高信号 T2WI: 脑灰质为高信号,脑白质为低信号。 质子加权:脑灰质和脑白质信号强度相似。 脑脊液:T1W和T2W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 颅脑内未见异常信号。各脑池及脑室未见扩大和闭塞。中线结构无移位。 意见:脑部MRI未见异常。 颈(胸、腰)椎 颈椎序列正常,颈椎生理性曲度正常。 各椎间隙无狭窄改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黄韧带无增厚。 侧隐窝无狭窄改变,脊髓信号无异常改变, 椎体形态无异常改变。软组织无异常信号影,椎管无狭窄。 意见:颈(胸、腰)椎MR无异常。 胸部 平扫于横断面T1W, T2W, 冠状面T1W, 矢状面T1W 纵隔内未见异常病灶,两叶未见异常信号病灶, 气管隆突腔静脉周围未见淋巴结肿大。 双侧胸腔内见积液改变。

胸壁软组织内未见异常信号影.肋骨未见异常。 意见:胸部MR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上腹部 肝脏实质于T1W上呈中高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脾脏实质于T1W上呈中低信号,于T2W上呈中高信号。 胰腺实质于T1W上呈中等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胆囊于T1W上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肝内胆管形态无异常,其信号未见异常改变。 上腹部各实质器官未见异常信号影。 后腹膜区未见异常信号影。 增强扫描见后腹膜区血管影清晰,血管周围未见异常信号影。 意见:上腹部MRI未见异常。 肾上腺 肝脏实质于T1W上呈中高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脾脏实质于T1W上呈中低信号,于T2W上呈中高信号。 胰腺实质于T1W上呈中等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胆囊于T1W上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双侧肾上腺形态和大小未见异常,其信号未见异常改变。 上腹部各实质器官未见异常信号影。

脊柱疾病MRI影像的分析要点(全文)

脊柱疾病MRI影像的分析要点(全文) 脊柱疾病MRI 影像的分析要点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 或MRI)过程中,质 子受周围分子磁场影响而发生的弛豫,称为自旋-晶格弛豫(T1 弛豫);质子受外磁场影响而发生的弛豫,称为自旋-自旋弛豫(T2 弛豫)。通过调节扫描参数,使所得信号中某种信号所占的比例增大,称为加权成像,如T1 加权(T1WI)、T2 加权(T2WI)、质子加权(PdWI)等。 不同组织在MRI 不同弛豫像上有不同表现:脂肪、骨髓在T1WI、T2WI 上均为高信号;骨皮质、钙化在T1WI、T2WI 上均为低信号;软骨组织在T1WI 上为低信号,T2WI 上为较低信号;神经组织在T1WI、T2WI 上均为中等信号;水在T1WI 上为较低信号,在T2WI 上为高信号。MRI 增强是应用造影剂GDPA,使病灶异常信号在T1 加权像上实现强化;脂肪抑制是一种反转恢复序列(IR),通过抑制脂肪信号,更好显示被脂肪信号遮蔽的病变。 因此,通过MRI 不同时像上的不同信号表现,可分辨脊柱不同部位、结构的不同组织及其病理变化,进而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脊柱炎症在MRI 上的表现:脊柱炎症性疾病包括无菌性炎症和感染。 无菌性炎症常见的表现为退变性和创伤性炎性病变如终板炎、椎间盘退变、脊柱手术术后等。 Modic 于1988 年根据终板的MRI 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三期:I 型

为水肿;II 型为脂肪变性;III型为致密骨化。其在MRI 上的影像学表现为:I型为T1 加权像低信号,T2 加权像高信号,其组织学改变为椎体水肿、终板裂缝、伴局部退变、再生和新生血管肉芽组织;II 型为T1 加权像高信号,T2 加权像等信号或轻度高信号,其组织学改变为黄骨髓对红骨髓的替代(脂肪变性);Ⅲ型为T1 和T2 加权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其组织学改变为软骨下骨的硬化。 感染性疾病也可划分为化脓性、非化脓性及特殊感染如脊柱结核。感染性病变的机理为细菌或病毒入侵宿主,造成感染部位的炎性细胞侵润,感染部位水分增多。脊柱扫描我们常用的是自旋回波序列即SE 序列,脊柱感染行MRI 检查,平扫T1WI 像显示椎间盘或其相邻受感染椎体成相容性低信号(变黑),相互之间有时境界不清楚;T2WI 像椎间盘表现为异常的高信号影(变亮),若感染侵犯椎体,高信号可延伸至邻近椎体或椎旁。若为化脓性感染,在椎旁间隙我们可见高信号化脓性病灶,如脊柱结核;增强MRI 和脂肪抑制增强显示受感染椎间盘组织内弥漫性异常强化。感染与肿瘤在MRI 上的表现往往极为相似,因此我们需要与脊柱肿瘤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感染往往侵犯椎间盘,而肿瘤性病变却很少侵犯椎间盘组织。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脊柱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我们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物理查体及实验室化验检查等做出诊断。 脊柱肿瘤在MRI 上的表现:MRI 的优点之一为软组织分辨率高,因此可以清晰的显示脊柱肿瘤的范围、内部结构、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大多数良、恶性脊柱肿瘤都会使T1、T2 弛豫时间延长,故在T1 上呈低信号,T2 加权上呈高信号。当然信号的高低并非绝对,而是相对其他正常椎体进行比

DR报告模板

②双膝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双膝关节内、外侧髁间隆突及髌骨上缘骨质增生变尖;关节面内侧份变白,关节间隙未见明显狭窄征象;余双膝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③肘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关节间隙清晰,所属骨质结构连续、完整,未见骨质吸收及破坏征象,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 ④骶尾椎生理曲度存在,排列序列正常,未见明显侧弯及滑脱征象;各椎体未见明显骨质增生及骨质吸收破坏征象,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韧带未见钙化。 ⑤骨盆所属诸骨骨皮质连续、完整,未见明显骨质吸收破坏征象,双侧骶髂关节清晰,双髋关节在位,股骨头形态正常,沈通氏线连续。 ⑥双侧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影,腹部可见少许肠气及肠内容物投影,未见明显气液平面及肠管扩张征象,双侧泌尿系走行区未见确切阳性结石影,双侧腹脂线清晰。腹部立位未见明显急腹症征象,请结合临床。 ⑦右侧跟骨前下缘可见钩状骨性突起,边界清晰。余片内跟骨骨质连续,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⑧右手各关节解剖关系正常,诸组成骨骨皮质连续,形态、密度尚可,右手骨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⑨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粘膜增厚,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余未见异常。 前列腺体积增大并呈球状,大小约4.9X4.3X3.5cm,中央叶增大,SPIR/DWI前列腺信号教均匀,前列腺周围叶稍受压,信号未

见明显异常。前列腺包膜完整,周围血管对称,余未见明显异常。 肝脏轮廓光整,形态信号及各叶比例未见明确异常,肝内胆管及胰管未见扩张,胆囊体积大小正常,其内信号均匀,壁未见明确增厚,胰腺,脾脏,双肾形态信号未见明确异常,腹腔内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及积液征象。 双肾轮廓显示清晰,双侧泌尿系行程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20毫升,双肾7分钟时即见显影,15分钟时显影清晰:综合7,20.30分钟各片所见,左侧肾盂,左侧可见积水,双侧输尿管通畅,膀胱内可见数个结石影,余未见明显异常。 MRI平扫示,双侧胫骨平台骨质增生,变尖,骨质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面连续,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信号未见异常。 双侧大.小脑半球及脑干大小.形态及灰白质位置正常,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脑室,脑池,脑沟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 双侧上额窦及前阻筛窦见片状长T2等T1信号,边界清晰,双侧大.小脑半球及脑干大小.形态及灰白质位置正常,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脑室,脑池,脑沟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MRI平扫示:腰椎各椎体边缘可见骨赘形成,椎间隙明显变窄,腰3/4/5椎间盘向后突出,相应硬膜明显受压,生理曲度明显变形,余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乳腺钼靶X线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