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广场规划

波茨坦广场规划
波茨坦广场规划

波茨坦广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柏林遭到战火重创,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战争结束后,德国分为东西两部分,柏林也被一道长长的柏林墙分隔成两半。

1989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两德重新统一,柏林墙也随之被推倒。统一后的德国政府决定将首都迁回柏林,并决心使柏林重新成为全国乃至欧洲的文化、经济中心。为此,德国政府为柏林市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完整的城市复兴计划。波茨坦广场的重建就是其中之一。

波茨坦广场在历史上曾是柏林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位于柏林市市中心区西南部的南德维纳(Landwehrcanal)地区。上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商场、剧院云集,二战中,这一地区毁于炮火,成为一片荒地。德国政府决定在2000年迁都柏林后,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开发商纷至沓来。为了恢复波茨坦广场昔日的辉煌,柏林市政府精心编制了重建规划及法规体系,来自世界各地的规划师、建筑师也积极地参与波茨坦广场的方案设计与招标。

在整个波茨坦广场商业中心建筑工程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有奔驰公司投资建设的戴姆勒-奔驰公司波茨坦广场建筑群(Daimler-benz Potsdamer Platz Project),二是索尼公司旗下的索尼中心(Sony Center),三是ABB公司名下的A+T综合建筑群。

奔驰区块(Daimler-benz Potsdamer Platz Project)

奔驰公司财力雄厚,德比斯(Debis)投资管理公司是奔驰公司的子公司,具体负责波茨坦广场的建设与管理。整个波茨坦广场项目邀请了许多世界知名的建筑师来主持设计,其中奔驰区块的中标方案出自罗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而单体设计是由皮亚诺率领的包括日本的矶崎新、英国的罗杰斯、西班牙的莫内欧以及德国的考贝克等组成的设计团队设计,号称建筑界的“梦之队”。

戴姆勒-奔驰建筑群是一个包含有办公、居住、购物、餐饮、剧院、酒店的多功能商贸区,区域占地约6.8公顷,建筑面积55万平米,其中地上33万平米,包括20%的住宅、50%的办公用房、30%的混合用房。负责这一区块规划设计的皮亚诺在设计时选择了马雷纳-迪特里希广场作为特定历史内涵的载体,围绕这一广场的建筑有新的音乐厅和娱乐场、柏林影剧院、戴比斯大厦和一些住宅、公寓,复合的功能使这一核心区域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都能保持一定的活力。

整个建筑群由19座建筑组成,采用了欧洲城市传统的街坊式布局。设计师在规划方案的中心设置了剧院广场,由基地旁已有的国立图书馆、新建的音乐剧场和赌场围合而成,把原有的波茨坦大街从死胡同中解放了出来。从核心广场出发,办公楼、公寓、酒店等建筑呈带状沿老波茨坦大街分布。在广场南部,皮亚诺创造性地将兰德维尔运河引入建筑群,三角形的湖面直抵马雷纳-迪特里希广场,并沿广场西侧向北延伸,和北侧的森林公园共同营造出一个完整的绿化环境。

波茨坦广场中心的建筑层数基本在9层左右,只有角上的两座建筑物与德比斯大厦超过18层。德比斯大厦亦由皮亚诺亲自设计,是这一区域的标志性建筑物。

罗杰斯设计的办公楼和公寓住宅楼

矶崎新设计的办公楼

皮亚诺设计的德比斯大厦、影视娱乐中心、商业以及公寓住宅楼

索尼中心(Sony Center )

索尼公司拥有的索尼中心由赫尔穆特·杨(Helmate Jahn )设计。

索尼中心占地面积只有2.65公顷,建筑面积达13.25万平米,包括办公楼、公寓、商业零售、电影媒体中心、休闲设施、酒店以及索尼欧洲中心等。位于三角形基地尖角地段的

办公塔楼高103米(26层),是整个群体的标志性建筑。

同皮亚诺一样,杨在整个区域的总体处理上试图在柏林传统的街坊式城市结构与现代的科技化图景之间建立平衡,不过索尼中心建筑群体更为紧凑、特色鲜明,更加强调整体建筑形象、富于现代感与技术感。

索尼中心与波茨坦广场一样也有一个内部广场,但这是一个内向型的城市广场,由百米高的办公楼和七栋十层左右的建筑围合而成,约4000平米左右。在广场的顶部,飘浮着一个由钢、玻璃和幕布构成的屋顶,营造出一个安静的都市绿洲、一种新的都市交互空间,也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公共活动的平台。

“中心广场”

ABB&Terreno区块(A+T综合体)

A+T区块是由ABB公司联合特伦诺公司一起开发的。经过竞赛评选,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建筑师戈拉西(Giorgio grassi)被委托主持这个项目。

综合体占地1.65公顷,地上建筑面积7.5万平米,有70%的办公用房、20%的住宅和10%的商业设施。

整个综合体由五个U型、H型和水滴型的块体组合,除街角水滴型办公楼高一些外,其它均整齐统一,形象、色彩一致,连开窗方式也均衡统一,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理性主义特点,业主也非常满意。

环境设计

奔驰区块与A+T 综合体之间的环境空间

德比斯大厦周边的环境空间

内部庭院空间与外部环境空间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库考察照片

《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导报》 《北京规划建设》

论文资料等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_赵晓昱

收稿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女,1974年生,助理工程师,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 赵晓昱 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摘 要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 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关键词 城市广场;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 2 0 前 言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觉及思维后所获得的感知空间.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常与空间设计联系在一起,空间是城市景观中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并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筑城市防灾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广场设计应该立足于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即意义、使用与环境.“意义”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使用”指作为开放空间的领域性问题,而“环境”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古代的苑囿设计内容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的话,那么,可以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之中.广场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游戏,它是一种生活,是一段历史,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在古代,东方几乎没有广场,而现代城市广场,其意义已走向多元化,它既要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要求,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城市居民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设计成功的城市广场,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还要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沉淀,也就是要与该地区的“文脉”相融合.广场规划设计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热点.广场成为市民集散和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 2 城市广场景观的风格定位及其文化性表达 城市广场具有人流密度高、聚集性较强、空间较开放等特点,对于高密度开放空间的广场规划设计而言,广场设计所营造的一个“场”,是一个空间领域,我们不仅要在其形态、功能、环境上下功夫,还要将其融入周围区域的文化中去.一个好的广场设计,应该能激发人们文化生活,创造引人入胜的交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广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具有共性,无论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都应该具有客观的比例、尺度、重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 C HITEC TU RE A ND C IVIL EN GINEERING Vol .28No .3Sep .2010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 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 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 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 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 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 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 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 合人体的尺度。 2.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 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 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 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 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 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 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 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 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3.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 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 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 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 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 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 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 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 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 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 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 和人居环境。 突出主题原则

欧洲里尔_映射库哈斯都市理论的新城中心区规划(1)

欧洲里尔,对于中国规划界和建筑界来说还很陌生。虽然尼尔斯?卡尔松将这个新城中心的规划视为“工业社会转向通讯和信息社会后城市建设的 一个典范”[1] ,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介绍它的文字 见诸于国内刊物。在库哈斯获得23届普利策建筑奖后,国内掀起了研究其理论的热潮,作为库哈斯都市理论最具体反映的欧洲里尔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从发表时间还是具体内容来看,欧洲里尔无疑是《普通城市》问世的主要实践基础。它不仅有力地印证了无个性、无历史、无规划的城市存在和生长的可能性,而且体现了不可遏抑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即旧有城市体系和边界随经济的一体化而瓦解,城市产业中心将附和着交通体系进行跳跃式发展。虽然作为旧城更新的规划项目,欧洲里尔对历史的叛逆受到了众多非议,但它 仍不失为“当今欧洲最富震撼力的城市景观”[2]。 对库哈斯和包赞巴克建筑作品熟悉的人会发现里尔似曾相识,因为克莱迪特大厦和蛋型会展中心都是当代建筑的杰作。从某种角度来看,欧洲里尔很像波茨坦广场的重建工程,都发生在历史和文化悠久的城市,并以发挥经济潜能为战略目标。波茨坦广场的形成来源于东西德合并,而欧洲里尔则源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里尔坐落在法国TGV(高速列车)和传统火 车站的交接地带。其特殊的区位、规划理念和建筑形象,反映了20世纪法国城市和建筑设计中面向未来的设计观。针对这个西欧联系北欧的交通枢纽城市,库哈斯倾向于将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指标作为影响当代城市状况的因素,而弱化其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也许正是这点和里尔的决策者们不谋而和。的确,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更新已经使旧的城市形式面临解体,新的城市必须在尚不明朗的城市格局中预测未来的城市经济、文化结构和公共空间的形态。也许欧洲里尔并非尽善尽美,至少它在尝试去适应未来。 1 里尔的历史和社会经济背景 里尔是法国北部诺尔-加来海峡大区首府,历史上以采矿和纺织为主体产业。从1960年代开始,里尔地区的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制造业不断萎缩,而屡屡受挫的城市中心区开发计划又抑制了城市新型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失业等社会问题的凸现,里尔面临着老工业城市日趋衰败的命运。 在20世纪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打破了传统城市由国家行政划分等级的局面,国家疆域边界的弱化产生了“泛欧城市”这一新的城市概念。在这种宏观环境下,欧洲的中等城市竭力寻求发展的契机,以便在欧洲新的城市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里尔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在 黄靖/ HUANG Jing 欧洲里尔——映射库哈斯都市理论的新城中心区规划 EUROLILLE: THE URBAN CENTRE PLANNING REFLECTING THE URBAN THEORY OF KOOLHAAS 摘要:欧洲里尔的规划形象地反映了库哈斯的都市理论,即一种反历史文脉、倡导巨型建筑和力主开放式规划的思想。本文将欧洲里尔的空间规划与库哈斯的理论进行一一对应,并尝试分析其积极与消极的双面 效应。 Abstract: Eurolille reflects the urban theory ofKoolhaas, which embodies his anti-context, biasof "bigness" and openness in planning. This papertries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patialplanning and the theory of Koolhaas, andanalyses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pects.关键词:欧洲里尔,库哈斯,反文脉,巨型建筑,开放式规划,普通城市 Keywords: Eurolille, Koolhaas, Anti-context,Bigness, Open planning, General city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2002-01-05 1 欧洲里尔鸟瞰 2 欧洲里尔的沿街断面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一城市广场历史回顾 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是由“市”而来,南宋时期,因为商品买 卖进一步专业化,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为了进行商品交换,构 筑了大量的建筑以适应其需要。这种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 间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称为我国广场的自然发展雏形。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广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突出的 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不同必然显现出不 同的城市广场风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君主集权统治下的 广场多以体现君主的权威为目的;宗教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神的意 志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广场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演变而来。其 三是经济因素,经济活动直接影响着广场土地使用,推动着整个城市 的发展。总之,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的范畴在持续 地发展演变,通过以下资料可概括出广场的历史: ⑴“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FORUM),是人们进行 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⑵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 场地(PLAZA); ⑶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它作为城市的 “心脏”,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 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SQUARE)雏型;

⑷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最大水准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 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 部分; ⑸现代城市广场的范畴再次延伸,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 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2】。 二城市广场定义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 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 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 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 义较有概括性,书中表述“城市广场的定义需要包括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个方面的基本限定。尝试将城市广场定义为: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 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中,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 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 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概念要广义得多,大到形成一个城市的中 心或一个公园,小到一块空地或一片绿地,除街道外,是城市公共空 间的另一种重要空间形式。城市广场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征,为市 民提供了室外活动和公共社交的场所。 三广场的类型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

8日|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04/3 赵力ZHAOLi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的城市设计 UrbanplanningofPotsdamPlazainBerlin,Germany 摘要波茨坦广场的规划建设很好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设计实施的全过程。本文简述了波茨坦广场由总体城市设计到区块城市设计,再到最后的建筑设计的步骤.在不同阶段中规划师、建筑师的分工、合作.以及与普通群众的交流沟通.并把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与波茨坦广场的城市设计做了简要的横向比较,旨在更深八地了解波茨坦广场设计的启示和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责任。 关键词城市设计总体规划区块规划分工与合作激进与保守 ABSTRACT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PotsdamPlazareflectsthewholeprocedureofhowmodernurbanplanningiscarriedoutperfectlyThisarticlebrieflyreviewshowplannersandarchitectscooperateduringthevariousphasesfrommasterplantozoneplanandtoarchitecturaldesign.andthecommunicationbetweenplanners.architectsand thecommonpublicMoreover,thisarticlecomparestheurbanplanningofPotsdamPlazawiththatofLujiazuiditrictinPudong.Shanghai KEYWORDSUrbanplanning.MasterPlan.ZonePlan.DivisionandCooperation.RadicalandConservatlve 中图分类号:TU9848(516).Tu98416(25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684X(2004)0308—06 二战之前波茨坦广场曾经是资本主义的牙城和欧洲最大的交通要塞有”欧洲的交叉点“之称.然而.二战战火把它夷为平地柏林墙将波茨坦广场分为两部分+东西柏林统之后+广阔的空地开始开发成为当今欧洲最大的工地现场;当时的柏林政府将波蒗坦广场地带的土地拍卖给奔驰-克莱斯勒(DaimIerChrysler)、日本索尼fSony)阿西亚布朗波威利(ABB)等跨国公司。在这些国际性巨型民间资本的参与下它迅速成为新柏林最受注目的地区。 一.总体城市设计方案 1990年初举行了关于波茨坦广场地区的总体城市设计竞赛慕尼黑建筑师希尔默和萨特勒(HiImer十Sattler)合作的方案被选为一等奖方案这一方案恢复了早先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莱比锡广场的八角形状并且采用了整齐划一的传统街块形式但是为满足开发商对建筑密度的要求不得不将建筑高度提高到35m——这个并非与古典柏林建筑相称的高度(后来降低到28m)。他们以方块建筑和街道发展了传统城市的紧凑结构。他们不赞成高楼,但却极大地满足了实用要求 即地面建筑为五层(容积率5.0)。他们以小的方块建筑

世界十大CBD (不准)

世界十大中心商务区(CBD) 1.纽约曼哈顿(Manhattan,New York):曼哈顿特区位于美国纽约市,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这个特区建筑经典,人口稠密,景点众多,企业聚集密密麻麻,也是整个纽约最富有的地区,我们熟知的世界金融中心华尔、帝国大厦等就是位于曼哈顿特区,其东侧有联合国总部大楼。 2.芝加哥卢浦区:卢浦区(The Loop),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传统中央商务区所在地,现在为美国第二大中心商务区,仅次于纽约曼哈顿。著名建筑有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家庭保险大楼、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楼、国家历史地标、美国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 3.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伦敦金融城分为两部分:新金融城和老金融城。老金融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变迁已经无法时代的要求和需求,相比之下新金融城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新老金融城相隔不远,互相呼应,共同为英国的经济做着贡献。新金融城林立着伦敦难得一见的高楼大厦,汇集了大量的银行、证券交易所和黄金市场等机构。 4.巴黎拉德芳斯(Paris La Defense):是法国主要的中心商务区,位于塞纳河畔,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迄今为止已有1500多家各类法国五百强企业甚至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入驻,区域功能完善,代表作者法国的经济繁荣,巴黎的地标建筑新凯旋门就坐落于此。 5.柏林波茨坦广场:波茨坦广场是柏林的新中心,柏林的高楼几乎都集中于此。波茨坦广场周围全是由知名建筑师设计的龙威建筑,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Sony中心和奔驰中心都在这里。 6.新加坡CBD:位于新加坡河南岸,占地面积为82公顷,是亚洲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全岛最密集的写字楼群,聚集了大量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行业的企业。 7.香港中环:顾名思义位于中国香港,是香港最早开发的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林立着众多高楼大厦;同时也是著名的购物中心,美丽的维多利亚港就濒临于此,被称为“世界三大也将之最”,享誉世界 8.上海陆家嘴:陆家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黄埔江河畔,与外滩隔江相望。是众多银行的大中华区及东亚总部所在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等国际高楼均立于此,还有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 9.北京CBD:北京CBD是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部所在地,也是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北京电视台传媒企业的新址,是国内众多金融、保险、地产、网络等高端企业的所在地,也拥有众多微型信贷服务机构,是金融工具的汇集之处。 10.广州天河:即广州天河中心商务区,是中国三大国家级中心商务区之一,包括天河北、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三大板块,主要服务于珠江三角经济圈,是华南地区最大的CBD、唯一的世界商务区联盟成员。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

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

波茨坦广场

波茨坦广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柏林遭到战火重创,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战争结束后,德国分为东西两部分,柏林也被一道长长的柏林墙分隔成两半。 1989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两德重新统一,柏林墙也随之被推倒。统一后的德国政府决定将首都迁回柏林,并决心使柏林重新成为全国乃至欧洲的文化、经济中心。为此,德国政府为柏林市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完整的城市复兴计划。波茨坦广场的重建就是其中之一。 波茨坦广场在历史上曾是柏林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位于柏林市市中心区西南部的南德维纳(Landwehrcanal)地区。上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商场、剧院云集,二战中,这一地区毁于炮火,成为一片荒地。德国政府决定在2000年迁都柏林后,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开发商纷至沓来。为了恢复波茨坦广场昔日的辉煌,柏林市政府精心编制了重建规划及法规体系,来自世界各地的规划师、建筑师也积极地参与波茨坦广场的方案设计与招标。

在整个波茨坦广场商业中心建筑工程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有奔驰公司投资建设的戴姆勒-奔驰公司波茨坦广场建筑群(Daimler-benz Potsdamer Platz Project),二是索尼公司旗下的索尼中心(Sony Center),三是ABB公司名下的A+T综合建筑群。

奔驰区块(Daimler-benz Potsdamer Platz Project) 奔驰公司财力雄厚,德比斯(Debis)投资管理公司是奔驰公司的子公司,具体负责波茨坦广场的建设与管理。整个波茨坦广场项目邀请了许多世界知名的建筑师来主持设计,其中奔驰区块的中标方案出自罗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而单体设计是由皮亚诺率领的包括日本的矶崎新、英国的罗杰斯、西班牙的莫内欧以及德国的考贝克等组成的设计团队设计,号称建筑界的“梦之队”。 戴姆勒-奔驰建筑群是一个包含有办公、居住、购物、餐饮、剧院、酒店的多功能商贸区,区域占地约6.8公顷,建筑面积55万平米,其中地上33万平米,包括20%的住宅、50%的办公用房、30%的混合用房。负责这一区块规划设计的皮亚诺在设计时选择了马雷纳-迪特里希广场作为特定历史内涵的载体,围绕这一广场的建筑有新的音乐厅和娱乐场、柏林影剧院、戴比斯大厦和一些住宅、公寓,复合的功能使这一核心区域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都能保持一定的活力。 整个建筑群由19座建筑组成,采用了欧洲城市传统的街坊式布局。设计师在规划方案的中心设置了剧院广场,由基地旁已有的国立图书馆、新建的音乐剧场和赌场围合而成,把原有的波茨坦大街从死胡同中解放了出来。从核心广场出发,办公楼、公寓、酒店等建筑呈带状沿老波茨坦大街分布。在广场南部,皮亚诺创造性地将兰德维尔运河引入建筑群,三角形的湖面直抵马雷纳-迪特里希广场,并沿广场西侧向北延伸,和北侧的森林公园共同营造出一个完整的绿化环境。 波茨坦广场中心的建筑层数基本在9层左右,只有角上的两座建筑物与德比斯大厦超过18层。德比斯大厦亦由皮亚诺亲自设计,是这一区域的标志性建筑物。

项目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模块二各类园林绿地的设计 项目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一、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城市广场概念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Nodes)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它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有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有着城市“起居室”和“客厅”的美誉。 (二)城市广场的特征和功能 1.特征: 具备公共性、开放性和永久性三个特征。 公共性——满足人们户外活动的需要。 开放性——开放式空间,多出入口。 永久性——建成后,是稳定的市民活动场所。 2.功能: (1)反映城市风貌、历史人文 (2)提供人们休息活动的场所 (3)人群集散 二、城市广场的分类及特征 (一)以广场的使用功能分类 1、集会性广场政治广场、市政广场、XX广场等; 集会性广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尤其是市政广场,通常是市政府、城市行政区中心、老行政区中心和旧行政厅所在地。 集会性广场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流通性,一般面积较大,供人活动空间较大。 集会性广场布局形式一般较为规则,甚至是中轴对称的,标志性建筑物常位于

轴线上,其他建筑及小品对称或对应布局,广场中一般不安排娱乐性、商业性很强的设施和建筑,以加强广场稳重严整的气氛。 2、纪念性广场纪念广场、陵园、陵墓广场等; 城市纪念广场题材非常广泛,涉及面很广,可以是纪念人物,也可以是纪念事件。通常广场中心或轴线以纪念雕塑(或雕像)、纪念碑(或柱)、纪念建筑或其他形式纪念物为标志,主体标志物应位于整个广场构图的中心位置。。 纪念广场的大小没有严格限制,只要能达到纪念效果即可。因为通常要容纳众人举行缅怀纪念活动,所以应考虑广场中具有相对完整的硬质铺装地,而且与主要纪念标志物(或纪念对象)保持良好的视线或轴线关系。 3、交通性广场站前广场、交通广场等; 交通广场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组织城市交通,包括人流、车流等,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连接交通的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的作用。通常分两类: (1)站前广场:是城市内外交通会合处,主要起交通转换作用,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前广场 (2)交通广场(即环岛交通广场)。 交通广场是城市区域间的交通转换地,设计时广场的规模与转换交通量有关,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人流量等,广场要有足够的行车面积、停车面积和行人场地。广场的空间形态应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城市风貌,使过往旅客使用舒适,印象深刻。 4、商业性广场集市、商贸广场、购物广场等; 商业功能可以说是城市广场最古老的功能。商业广场必须与其环境相融、功能相符、交通组织合理,同时商业广场应充分考虑人们购物休闲的需要。例如交往空间的创造、休息设施的安排和适当的绿化等。商业广场是为商业活动提供综合服务的功能场所。传统的商业广场一般位于城市商业街内或者是商业中心区。通常商业广场与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设计 一、任务目的: 1、综合运用本模块的理论知识,完成本次设计任务 2、掌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方法与程序 二、知识点: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三、设计任务: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并且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本次实验特选择宿迁市老城区的“府前广场”作为课题,要求学生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衡水市当地气候条件和道路绿地周围的现状条件进行设计。并完成相应的图纸和文本文件. 四、任务要求: 1、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巧妙构思,广场主题明确,设计能够体现出宿迁市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2、广场设计指导思想明确,立意新颖,格调高雅,具有时代气息 3、设计能够满足城市广场的不同功能要求、布局合理 4、因地制宜的确定广场中的主要景观和内容设施,体现多种功能并突出主要功能 5、植物选择合理、并能正确运用合理的植物种植形式,符合构图规律,造景手法丰富,注意色彩、层次变化,能与道路、建筑相协调,空间效果较好 6、图面表现能力:按要求完成设计图纸,能满足施工要求;图面构图合理,清洁美观;线条流畅;图例、比例、指北针、设计说明、文字和尺寸标注、图幅等要素齐全,符合制图规范 五、任务实施: 1、规划设计工作步骤 完成此项实验任务,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广场设计的准备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外业调查,搜查整理材料。主要的工作是对拟设计广场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并搜集有关的图文资料。 (2)广场的初步方案阶段 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广场规划设计思想、目标定位、主要构思、景点布置等。 (3)广场的初步设计阶段 当我们做出广场的初步方案后,由教师与同学对方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并基本确定设计思路。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可进入广场的初步设计阶段,并形成广场设计的总平面图。 (4)在广场设计平面图的基础上,对平面图中的园林要素所作的技术设计,往往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综合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相关课程的知识来完成,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还需要不同行业的工程师来协助完成一项工程。一般情况我们要完成的技术设计任务包括: a)建筑物的设计:对广场上所有建筑物需要设计出具体的尺寸、造型、材质结构等。 b) 水景的设计:设计出跌水的具体尺寸、岸线的材质及处理,池底结构的处理,溪流的具体尺寸及桥梁等景物的配合等。 c) 广场铺装的设计:各个花坛、花镜、花台的外部形式、尺寸大小、内部植物的种类和配置图案形式以及所用苗木及植物材料的规格要求和数量。其他植物景观的布置形式、尺寸大小、所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规格大小。 不同园林要素的设计,要用相应的立面图及效果图去表现和说明设计效果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2、设计成果 (1)现状分析图 (2)总平面图 (3)立面图2幅 (4)整体或局部的效果图 (5)设计说明 所有图纸均为A1大小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几大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几大原则 [大] [中] [小]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效益兼顾原则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系设计

Water System Potsdamer Plaza / Atelier Dreiseitl 景观场所尺度城市公园广场水景亲水德国柏林Atelier Dreiseitl Water System Potsdamer Plaza, Berlin, Germany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系设计 Location: Berlin 项目地址:德国柏林 Client: City of Berlin, Daimler Chrysler Immobilien 项目委托:柏林市政府,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Area: 1,3 ha 项目面积:1.3公顷 Completion: 1998 建成时间:1998年 Award: 2011 DGNB Silver Sustainable urban district 所获奖项:2011年DGNB可持续城市区域设计银奖 标志性的波茨坦广场承载着东、西柏林分裂而遗留的历史创伤。如薄沙般浅浅的流动台阶在微风拂动下,形成波光粼粼的韵律表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亲水、戏水乐趣。此城市水景设计使得波茨坦广场成为柏林著名的游览场所之一。 这一城市水景设计之中蕴含的理念即为,雨水在降落之地即应被就地使用。在波茨坦广场,绿化屋顶和非绿化屋顶的结合设计可以获取全年降雨量。雨水从建筑屋顶流下,作为冲厕、灌溉和消防用水。过量的雨水则可以流入户外水景的水池和水渠之中,为城市生活增色添彩。植被净化群落融入到整个景观设计之中用以过滤和循环流经街道和步道的水质、水体,而无任何化学净水制剂的使用。湖水水质很好,为动植物创造了一个自然的栖息场所。同时,由于净化雨水的再利用,也使得建筑内部净水使用量得以减少。自1998年建成之后,波茨坦广场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空间重获生机的成功案例。在这里,城市生活、杰出的建筑创作和魅力的水景实现了和谐统一。 The iconic Potsdamer Plaza bridges the scar left by the wall between East and West Berlin. A veil of shallow flow-steps create a rhythmic surface of shimmering waves,providing multipl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to cross and interact with the water. This urban waterscape has contributed to make Potsdamer Plaza one of the most visited places in Berlin. The idea behind this important urban waterscape is that the rainwater should be used where it falls. At Potsdamer Plaza, a combination of green and non-green roofs harvest the annual rainfall. Rainwater then flows through the site’s buildings and is used for toilet flushing, irrigation, and fire systems. Excess water flows into the pools and canals of the outdoor waterscape creating an oasis for urban life. Vegetated biotop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overland landscape and serve to filter and circulate the water that runs along streets and walkways, all without the use of chemicals. Th e lake’s water quality is excellent forming a natural habitat and fresh water usage in the buildings has been reduced. Since 1998, Potsdamer Plaza stands a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a revitalized open space where city life, prestigious architecture, and the beauty of water are in harmony.

广场规划策划案

阿城上京广场规划策划草案 前言 此方案根据目前哈尔滨市阿城区商业的情况一个月的深入调研总结和未来2~3年内中国商业的发展所做的商业定位与策划。 方案根据项目已建成的建筑形式和地理位置,模拟了将来实际招商和商场运营,仅供参考。 通过对市场的全面调查和主要商户、意向投资者、行业专家的访谈基本认可此方案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阿城商业概况 阿城区商业主要集中在解放大街上,但从规模、体量、购物环境、停车及其他配套服务现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阿城现有市场商业参差不齐,竞争意识落后,业态同质化,还是以百货和综合性商业占据半壁江山;整体消费水平低下,缺少体验购物商场及主题商业,整体还处传统商业。 阿城上京广场项目做为一个总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虽然处在一个新区域,周边没有其他商业,但是项目自身在体量上够规模,具备独立成市、独立成圈的条件,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一个商圈已无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生活配套的发展,新商圈的诞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需要。只要我们项目定位准确和差异化,其辐射区域将超过一般的区域中心,依然能辐射整个阿城区及周边地区。 二、上京广场的周边环境 上京广场坐落于阿城新区上京大道南侧,北临区政府,西临金涤路,东临金溪路,交通便利,基地面积公顷。周边的住宅小区设计新颖、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一直是阿城区商品房价格的领跑者。具体有:金昌国际、金京赛丽斯、上京商住小区、上京府邸、金京壹号公馆、丽都国际、金上京公馆、金都府邸、恒盛新天地、金河铭苑、鼎源名座、海富城等高档住宅小区。该区域已成为阿城的富人区,医院、学校、银行环绕左右,名符其实的阿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建筑结构及配套设施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取向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取向 摘要:人类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城市广场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被 人们称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它既可以连接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也可 以让人们在此休闲、停留、喘息片刻,偷得浮生半日闲;同时,城市广场也让这 个城市更加美丽、更加有趣味。一个规划设计好的广场可以让这个城市增色不少,甚至可以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因此,广场的建设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占有不可或 缺的地位。围绕广场规划设计的三大要素:形象、功能、环境对其进行设计规划,对广场做到观赏性,功能性和实用性三者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现代;城市广场;形象;功能;环境 一、什么是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围绕一 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 三要素。[1]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欧洲 流传着将城市广场称为“城市客厅”、“城市起居室”的说法,在意大利,公众甚至 认为:“没有广场就没有城市。”这些都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广场在市民生活中的重 要性。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 的开放空间。从规划的角度来看,哪些空间才是真正上的城市广场呢?眼前闪过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意大利,巴洛克时期,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城市广场的范畴不断在发展演变。 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的 形象,现阶段,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于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改 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的来说,城市广场具备开放 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也有一定的规模要求。 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及取向 被人们称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它既可以连接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也可以让人们在此休闲、停留、喘息片刻,偷得浮生半日闲;同时,城市广场也 让这个城市更加美丽、更加有趣味。一个规划设计好的广场可以让这个城市增色 不少,甚至可以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因此,广场的建设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占有 不可或缺的地位。[2] 1.城市广场体系规划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组成部分,内容应 包括:1,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2,城市广场功能布局;3,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4,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现代城市广场特征可分为:1,市政广场。2,纪念广场。3,交通广场。4,休闲 广场。5,文化广场。6,古迹广场。7,宗教广场。8,商业广场。[3] 而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根据城市广 场在城市规划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可分为城市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地方性广 场(小区中心、重要地段、建筑物前的广场)三个等级。城市广场体系的建立, 以有利于人的生活,有利于改善环境,有利于增强城市活力为宗旨。[3] 2.城市广场的特点 (1)性质上的公共性。(2)功能上的综合性。(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4)文化休闲性。[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