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

二年级语文期末测试

第Ⅰ卷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断章取义(yì)强聒不舍(guā)掠夺(lüè)

B.不能容赦(shè)痀偻(gōu lóu)闲游浪荡(dàng)

C.不旁骛(wù)蜩翼之知(tiáo)教诲(huǐ)

D.亵渎(xièdú)不二法门(fǎ)羡慕(qià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无以伦比令人发指漫不经心诚惶诚恐

B、前合后偃下不为例查无音信别出心裁

C、所向披靡惊慌失错胆站心惊豁然开朗

D、中流砥柱深恶痛绝素不相能秋行夏令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学习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C、这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炉火纯青的聪明才智。

D、季节的变化有其自己的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不管戈壁滩条件多么恶劣,白杨树总是长得那么挺拔、苍翠。

B、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C、海底尽管景色奇异,并且物产丰富。

D、卓越的画师,因为敢于画壮丽雄伟的山川,所以敢画平常的静物,画嬉戏的小孩,画断脚的螃蟹。

5、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他们同我无话可讲,我我只能报以沉默。有了职业,

并不足以糊口,前途依旧茫然。偶然在一根电线杆子上的招生广告里,我又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A.就即使但如果 B. 也虽然但只是

C.也即使却只是 D. 便虽然却如果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轿车的生产,很难打入到国际市场。

B.大量事实证明,放射治疗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

C.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努力。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几天我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对这种势利小人,这次我们就要___难为他一下。

④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___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A、往往逐步故意好像

B、常常逐渐存心仿佛

C、常常逐步故意仿佛

D、往往逐渐存心好像

8、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A、打破扩大飘飞

B、点破增加飘掠

C、打破增加驶掠

D、点破扩大飘飞

9、下列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我的新作《守望》送给您,请拜读。

B、请问,令尊今年高寿

C、我把自己在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惠赠给敬爱的老师。

D、先父虽然年过古稀,但身体仍十分健康。

10、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第Ⅱ卷(共70分)

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再别康桥》作者,新月诗派代表人物。著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轮盘》等。

4、鲁迅,原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运动的主将。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是一部著名的篇小说,后收入小说集《》。

5、《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为题材的优秀长篇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6、《雷雨》的作者,他的代表作还有《》、《》、《》等。

7、《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的作者是,(国家)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散文,赞美了罗丹痴迷艺术创作,专注忘我、精益求精的精神,作者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五、阅读《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选段,完成下面问题。(25分)

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凝视着我,温和的眼光充满着激励,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着。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粘土美好地塑成。“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接着,他又转身要走,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动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搀着我的肩头。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思维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念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1.从文中提取信息填空。

“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句中的“症结”是_________,打开这个“症结”的秘诀___________。

2.体味下列句子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①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肩苦恼地蹙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处用了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罗丹冷落了“我”,“我”为什么还“感激地紧握着”他的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于超向同学孟石借一笔钱急用,以下是他写的借据,请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20分)

借据

今借到孟石同学500元整,一星期后还清。

3月9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业测试-中职语文第一册1-3单元模拟卷及答案复习课程

中职语文第一册(1-3)单元试卷 (命题人:蔡永旺 )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瑰(guī)丽榆荫(yīn) 游弋(yè)青荇(xíng) B.隽(jùn)秀峥(zhēng)嵘浮藻 (zǎo) 宁谧(mì) C.逊(xùn)色漫溯(shū) 袅娜(nà) 百舸(kě) D启碇(dìng) 笙(shēng)箫眉黛(dài) 阡陌(mù)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B.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朝晖之中 C.前面沙洲有个拾贝的小孩子,黑黝黝的身影印在水中。 D.同一物种,在越冷的地方,个体体积越大,而且越接近于圆形。。 3. 有关下列四个字的部首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魏”的部首是“委” B.“射”的部首是“寸” C.“尺”的部首是“乙” D.“眉”的部首是“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B.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D.过去那种要求不搞则已,搞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实际严重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5.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头上响起惊天动地的炸雷!(比喻) B.蝉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中。(拟人) C.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夸张)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偶) 6.下列作家、作品、国别、文体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再别康桥》徐志摩中国诗歌 B. 《景泰蓝的制作》汪曾祺中国小说 C.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歌 D. 《晚秋佳日》德富芦花日本散文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中职语文期末试卷(一年级,附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中职语文期末试卷(一年级,附答案)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 19 级中职《语文》期末考试卷登分栏题号分数班级:一 30姓名:二三1515座位号:四总分40得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 3 分,共 30 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1234567891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点缀.拾掇.辍.学惴.惴.不安 B.遒劲.靓.妆敬.仰不胫.而走 C.蠕.动孺.子被褥.耳濡.目染 D.闪烁.砂砾.矍铄.风声鹤唳.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松弛星辰脉搏火中取粟 B.沉湎辍学冒昧茫刺在背 C.抱负造诣绯闻纷至沓来 D.退辟灌概凋敝再接再厉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______打两针青霉素,你这病就能好。 ②你若能_______坚持练笔,肯定会有收获。 ③我们相信,大多数失足青年经过教育和感化,_______会走上悔过自新的道路。 A.只要一直终究 B.只要一向终究 C.只有一直终于 D.只有一向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们对此人不了解,但我们对他的底细一.目.了.然.。 B.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1/ 7

(完整版)中职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4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科目《语文》 (适用于2013级就业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高级专业班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供给.(jǐ)冠.者(guàn)燠.热(yù)奖券.(quàn) B、挣.扎(zhēng)戍.边(shù)侍弄.(lòng)瞥.见(piē) C、槁暴.(pù)宁谧.(mì)逶迤.(yí)饿殍.(piǎo) D、舞雩.(yú)鼓瑟.(sè)碾轧.(yà)娇嗔.(chēn)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敷衍款待惦念嘱咐清清爽爽 B、嘟哝储存粘亲娇嗔不辞劳苦 C、连络铿尔遒劲訇然本末倒置 D、药捻铁锨撮土皱摺踽踽而行 3、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里人来人往,挤的不可开交 ....。 B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还不是差强人意 ....。 C 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竟和一个盗窃犯同心同德 ....,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 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 ....,我们必须注意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B、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飘渺。 C、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D、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5、下列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是莫言先生回忆母亲的散文,语言质朴,情真意切。 B、《哦,香雪》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毕淑敏的成名作 C、《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记录的是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 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句是() A、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拟人 B、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这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夸张 C、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移用 D、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反复 7、下列语境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中职毕业前夕,李欣送了一张照片给张琳,并在照片后面写了以下文字:张琳同学 惠存。 B、一位初次给报刊编辑投搞的作者,在所寄稿件中附了一封短函:谨将拙稿寄上,敬 请拜读,欢迎斧正。 C、一个购物中央在大门口立牌子,上面的文字为:价廉物美,童叟无欺,欢迎惠顾! D、一些外地教师将来学校参观,学校在校门口持了一幅标语:欢迎各位老师光临我校! 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_______处于被动、从属地位,_______处于主动、主体地位,这_______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观的一道分水岭,_______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主体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_______,我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中,要实施主体性教育。

学业测试-中职语文第三册综合模拟试卷

2016学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学科第三册综合试卷 【命题人:汽车工程系(系、部)丁立慈(教师)】 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媲.美(pì)娇(yán)妍.开绽( ..li..ǎ.n.). ..zh..à.n.).横征暴敛( B.黯黮.(dǎn)镂.空(lǒu)锱.铢(.zh..ī) ..骇.人听闻(hài) C.炽.热(.zh..ì) ..菲.薄(fěi)立仆.(pǔ)殒身不恤.(xù)D.惩创.(chuàng)浸渍.(zì)恫吓.(xià)沉沦之渐.(jiā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暗然至于泣下。 B.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归根结蒂,文明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 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C.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纵有过,也决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 开端。 D.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赁.屋(租借)媲.美(匹配,比得上)锱铢 ..必较(古代最小的重量单位) B.黯黮 ..(忧郁的样子)神乎.其神(这样)左睇.右盼(流下眼泪) C.粜.卖(卖粮食)横征暴敛.(搜刮)沉沦之渐.(沾染) D.浸渍 ..(浸润,渗透)殒身不恤.(顾虑)长治.久安(太平)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 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B.人的才能大小,完全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决定的。 C.为迎接青奥会的到来,彻底消除城市环境“脏乱差”和街巷“破烂不堪”

中职语文第一册语文期中精彩试题(卷)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濡.养(nuò)氛.围(fèn)亵.渎(xiè)浪遏.飞舟(è) B 摭.拾(zhé)琐.碎(suǒ)颓.唐(tuí)独出心裁.(cái) C 容赦.(shè)粗糙.(cāo)迷惘.(wǎng)鬼斧.神工(fǔ) D 比.及(bǐ)哂.笑(shēn)炫.耀(xuàn)强聒.不舍(guō)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我总想起第二年的春天,一眼望见校园里的藤萝架坠满紫嘟嘟的花瓣的 情景。 B 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 C 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消金镜,壮志 销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 D 我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记录是多少,是由谁保持的,保持的时间 长还是短。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不合,不必深求;但我________“敬业 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现在你长大了,许多父母都会感到一些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________。 ③ _______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的残病的折磨也 ________得了足够的报偿。 A 确信惆怅如果--------就 B 深信惆怅如果--------就 C 深信怅然即使---------便 D 确信怅然即使 ---------便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 ) A 虽然老师对小刚进行了多次教育,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 B 王明的家里是四世同堂的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 ....,幸福和睦,被居委会评委五好家庭。 C 许多年以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 ....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 D 你看他没精打采 ....的样子,准是在家里挨骂了。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B 我曾在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肖洛霍夫的两大本“静静的顿河”。 C 他能够和我一样,在经过了沧桑之后对校园充满着珍惜之情吗。 D 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

中职语文第三册测试题

中职语文第三册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下列共有15 小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肉袒.(t?n)渑.池(mi?n)衣.褐(yī)引车避匿.(nì) B、赎.金(dú)颟.顸(mān)佳肴.(yáo)戕.害(qiāng) C、颇.有(pō)一怔.(zhèng)痕.迹(hén)半晌.(xi?ng) D、缪.贤(miào)佯.为(yáng)汤镬.(huó)刎.颈之交(wě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B、歌颂母爱的《游子吟》被世人传颂千年后,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C、最令人毛骨竦然的是这个丧尽天良的绑票者连究竟什么是“绑票”和“人质”的 概念也弄不清。 D、有了高尚精神境界的人,又有哪位会短视到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保荣华 而贪得无厌呢?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爷道:“常先生看中,断不会错的,你莫要多言了。” B、“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不能用于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C、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地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D、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 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4、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途中人固然着眼于前程,特别是______,却不能不有所眷念。 ②人生的境界,原应如此。 ③一是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_______怀抱中。 A、实利洪阔奇瑰 B、实利宏廓奇鬼 C、实力宏廓奇瑰 D、实利宏阔奇瑰 5、下列句子不是反问句的一句是() A、能进入这个诗境的人,他忍心将那牧童绑票以谋求一己的私欲么?。 B、吃透了这两首诗精髓的人,又有哪位会短视到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葆荣华而忘得无厌呢? C、我们灵魂上纵有后尘积垢,总也能涤出一些真善美来吧? D、工作太忙吗?事情太多吗?赚钱必须抓紧吗?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使朝韩关系走向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B、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艺术家》尽管与预期相比只囊括了其中五项大奖,人们还是 对其抱以极大的赞誉。 C、姚明退役,又有林书豪崛起,有西方记者大胆预言,林书豪有可能取代姚明,成为亚裔球员在NBA 赛场上新的榜样。 D、2012年初,亚欧大陆普遍出现极寒天气,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致使极地冷 空气向南扩散而造成的。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B、《史记》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其中“世家”用以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 迹,如《孔乙己》。 C、“二十四”史诗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后汉书》《三国 志》《资治通鉴》都属于“二十四史”。 D、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 ....,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B、分别多年后,他们竟然在巴黎萍水相逢 ....,彼此都格外激动。 C、某些同学总是对上课玩手机的做法不以为然 ....,认为只要不打扰别人就行了。 D、这家企业经过改革创新,扭亏为盈,取得了急功近利 ....的效果。

最新中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三国演义》长于描写战争,其中尤以官渡之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得最为精彩。 2、《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_____古典小说,其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3、因研究《红楼梦》而产生的一种专门学问叫___________。 4、《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____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其作者是______________。 5、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应用文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6、杜甫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描绘李白诗歌的神奇魅力。 7、秦观《鹊桥仙》中起到化腐朽为神奇作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代表诗人。 9、唐代的边塞诗派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诗人。 10、宋词按内容和风格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其中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为___________和苏轼。 二、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越王勾践破吴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水东边旧时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 5、垂死病中惊坐起,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骑红尘妃子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壮志饥餐胡虏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能而任之,者善而从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共24分) 《学会谅解》 ①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场温和的细雨,能浇灭燃烧于人们心中的怒火。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已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③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④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

山东省中职语文第一册期中考试试卷

淄博工业学校2014级2014—2015第一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梧台、单县)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茎.部(jīng)颤.栗(zhàn) 憎.(zēng)厌自艾.自怜(yì) B.混淆.(xiáo) 包扎.(zā) 隽.永(jùn)强聒.不舍(guō) C.簇.拥(cù)怪癖.(pì) 翘.首(qiào) 横.七竖八(héng) D.摭.拾(zhé) 刹.那(chà)拗.口(ào) 撼.人心灵(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绝不旁鹜掉以轻心怨天尤人独出心裁 B. 废寝忘食娇揉造作明目张胆与日俱增 C. 一塌糊涂容销金镜漠然置之没精打采 D. 汗流浃背脍灸人口相濡以沫不速之客 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 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受用不尽。

④通过思考,你获得知识,为解决疑难而激动,真正体会到创造的愉快。 A.沿用限制终生只有才能 B.采用制约终生只要才能 C.沿用限制终身只要也能 D.采用制约终身只有才能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在过去30年,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与伦比 ....的经济成就。 B. 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的时候,他仍道貌岸然 ....地讲下去。 C. 他在几次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完全是他平时施展雕虫小技 ....的结果 D. 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 ....,让人目不暇接。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高手如林的奥运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团体冠军。 B.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D.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B.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C.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在芬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D. 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7. 根据语境,下列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你们请我介绍经验,非常感谢你们的好意,我一定按时前往,不吝赐教。

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试题

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型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淤.滩(yū)簇.新(cù)胚.芽(pěi)伤痕累累 ..(lěilěi) B.挣.脱(zhēng)喷薄.(bó)绯.红(fěi)奔放不羁.(jī) C.勒.索(lè)蛮.荒(mán)眷.属(juàn)劈.荆斩棘(pī) D.彷.徨(páng)疲惫.(bèi)迷惘.(wǎng)蜗.行摸索(wō)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中的“我”是和“你”面对面的对象。 ②新诗潮最为显著的标志,是“大学生诗派”和“整体主义”。 ③“后朦胧诗”的写作精神已了我们以往关于诗歌的传统观念。 A. 絮絮而谈起源脱离 B.侃侃而谈源头抛开 C. 娓娓而谈滥觞偏离 D.夸夸其谈开始离开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篆刻欲运刀随心所欲 ....,各逞其妙,需讲究刀法。 B.对于公益事业,他甘之如饴 ....;对于奢侈享受,他弃之如敝屣。 C.经过三年的惨淡经营 ....,这个厂终于扭亏为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D.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 4.下列句子没有歧义一项是() A.对于他的提议,大家无不赞成。 B.一切科学的研究都应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调皮。 C.赵老师来了半年了,许多人还不认识。 D.我们图书馆收藏了著名作家巴金的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他的再三解释,使她才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B.她得短暂的生命放射出了绚丽夺目的光彩。 C.有些中学生频繁出入网吧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的管理。

中职语文期末试题

语文期中试题(卷) 班级姓名学号总分 一.选择题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点缀.(zhuì)中.肯(zhòng)脍.炙人口(huì) B.栖.息(qī)婀娜.(nà)游目骋.怀(chěng) C。踟躇.(chú)奖券.(quàn)安静宁谧.(mì) D。.睥.睨(pì)伫.立(chù)阡.陌(q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 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 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比拟) 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问)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选出不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一项( )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水浒传》 D、《西游记》 E、《红楼梦》 二.文化积累(30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15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篇。《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民间歌谣()、贵族的宫廷正乐(),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颂辞( ).主要表现手法是直陈其事();譬喻();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 2。《》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二十篇,是我国古代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_,字______,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和“中庸”。 3。《劝学》选自荀子的《劝学篇》,“劝"的意思是: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字卿,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主张“”,认为“人之性恶,其善

山东省中职语文第三册第6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2级基础班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说明】1.把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4分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壬.(rén)戌. (xū) 酗.酒(xiōng) 落蕊.(ruǐ) 横槊.(shuò) B、渔樵.(qiáo) 熨帖 ..(yù) 狭隘.( yì) 殷.红(yān) C、俨.然(yǎn) 羁.旅(jī) 嫠.妇(lí) 一椽.破屋(chuán) D、祈.求(qí) 属.客(shǔ) 歧.韵 (qí) 混淆.(xiá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柚了 B、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垂拱而治”了。 D、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逐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到兴趣的。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法律考试中,有些同学竞对“法人”“行政处罚”等基本概念素昧平生 ....。 B、张明要被单位辞退的消息不胫而走 ....,大家议论纷纷。 C、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 ....,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D、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 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令人叹为观止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超女”是2005年出现的一个崭新名词。被称为“超女”的这群女孩子在舞台上风光____,魅力四射。 ②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____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③陈水扁“废统论”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同胞昀严重挑衅,____是对台海地区 ______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十足大肆更/和 B.实足大事也/乃至 C.实足大肆更/和 D. 十足大事也/乃至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中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中职语文诊断考试模拟题 第一部分 听力(10分,共3个小题,其中第1、2题每题2分,第3题6分)。 根据你所听到的文段《我的信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文段共读两遍) 1、文段中,“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2分) A.对真理的探索 B.创造力 C.自身的压力 D.感染力 2、文中的主人公发明了什么?( )(2分) A.镍 B.钠 C.镭 D.镁 3、听文段中的内容,回答如下问题:作者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6分) 答: 第二部分 语文知识积累及应用(24分,4—12小题2分一个,第13题6分) 4.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寂.(j ì) 战栗.(s ù) 深渊.(yu ān ) 欣.然(x īn ) B 、引.领(y ǐn ) 赐.予(c ì) 遏.制(è) 饥肠辘辘..(l ù) C 、木屐.(j ī) 履.痕(n ǚ) 惆怅.(ch àng ) 不遑.启居(hu áng ) D 、执拗.(ào ) 摇曳.(y è) 噙.着(q ín ) 驽.马十驾(n ú)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嘟哝 爆躁 唾沫 抽噎 B.核准 算帐 秤杆 流岚 C.罗嗦 衣襟 粗造 哽咽 D.联络 蹒跚 慰藉 燠热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候是一个坏习惯,______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__ 思 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 .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 .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 .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 .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7.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 B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 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 了。 D .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 8.甲中学会致函乙中学学生会主席王峰,邀请他参加甲中学学生代表大会并介绍乙中学学生会工作经验。可开会前夕王峰病了,为此,他写信给甲中学学生会,说明不能到会的理由。下面四种表述哪一种得体( ) A.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遗憾。 B.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歉意。 C.因病不能光临,不能为大会效力,深表歉意。 D.因病不能到会,错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了高度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B.要学好语文,必须重视阅读,而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做题,其实,题目即使训练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C.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D.三年来,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远在家乡为了让他顺利求学而省吃俭用的父母。 10.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比拟) 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 …………………………………………………答……………………………题……………………………线……………………………………………姓名 学号 系部 级 班 ……………………………………………装……………………………订……………………………线…………………………………………………

中职语文第一册语文期中试题

精品文档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一.分2分,共24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nuòfèn xièè)浪遏飞舟())亵渎(A 濡养()氛围(....zh ésuǒtuícái)独出心裁颓唐(拾(B 摭())琐碎()....shècāowǎngfǔ)迷惘(C 容赦(鬼斧)粗糙(神工())....bǐshēn xu ànguō)炫耀(及(强聒)哂笑(不舍()) D 比....2. 下列句子 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我总想起第二年的春天,一眼望见校园里的藤萝架坠满紫嘟嘟的花瓣的情景。 B 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 C 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消金镜,壮志销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 D 我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记录是多少,是由谁保持的,保持的时间长还是短。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不合,不必深求;但我________“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现在你长大了,许多父母都会感到一些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________。 ③_______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的残病的折磨也 ________得了足够的报偿。 A 确信惆怅如果--------就 B 深信惆怅如果--------就 C 深信怅然即使---------便 D 确信怅然即使---------便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虽然老师对小刚进行了多次教育,但他依然我行我素。....B 王明的家里是四世同堂的 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和睦,被居....委会评委五好家庭。 C 许多年以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 D 你看他没精打采的样子,准是在家里挨骂了。....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B 我曾在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肖洛霍夫的两大本“静静的顿河”。 C 他能够和我一样,在经过了沧桑之后对校园充满着珍惜之情吗。 D 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3单元测精彩试题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至三单元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的文字 (5分)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4分) 辉映()开辟()酝酿()苛()刻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4分)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茶洞山岨黄麂暧昧 B、敏捷怜悯羞惭竖笛 C、俨然慷慨怜悯攀引 D、屯戍篁竹起卸残忍

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 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 4.解释下列词语:(10分) (1)美不胜收: (2)价值连城: (3)叹为观止: (4)锲而不舍: (5)暧昧: 5.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句子是()(2分) A、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B、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C、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D、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三、阅读理解( 3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3分)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

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希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宽“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果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道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o C至5o C,可储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储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储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宗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爱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

语文中专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中专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青荇.(xíng)刁难.(nán)请柬(jiǎn)花蕊.(ruǐ) B、徘徊.(huí) 惆怅(chàng)积攒.(zàn)佳肴.(yáo) C、颠簸.(bǒ)誊.写(téng)奢.华(shē)黯.淡(àn) D、契.约(qì)惊骇.(hài)打盹.(dǔn)婀娜.(nà) 2、下列加点字字形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清晰.朦胧.屋檐.笙萧.长蒿. B、翅磅.胸膛.感概.漂.缈洵.烂 C、淘.醉懊脑.犹.豫抑.制油腻. D、项链.寒伧.喘.气点缀.笼罩. 3、下面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惭形秽面面相觑改邪归正爱憎分明 B、英雄气概相题并论贪污浪废迫不及待 C、情不自尽变本加利七窍生烟无精打采 D、再接再励勇往直前谈笑风声声色俱历 4、没有 ..语病的是:() A、“国际博物馆日”这天,组织了免费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活动。 B、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往往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C、练武术和学舞蹈的动作要领有点截然不同。 D、少年儿童佩戴的绿色胸卡,是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5、下面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上。 B、小李工作非常积极,总是提前上下班。 C、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D、齐辉同学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6、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是:() A、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B、学习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C、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职高语文第一册期末测试卷

职高语文第一册期末自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尴尬.(gà)嗔.怪(chēn)奢.望(shē)心急如焚.(fěn) B.拮据.(jū)星宿.(xiù)扁.舟(piān)自怨自艾.(yì) C.桎梏.(gù)夙.缘(sù)打烊.(yáng)相濡.以沫(rǘ) D.虔.诚(qián)皈.依(guī)半晌.(shǎng)蓦.然回首(mǜ)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看到我一副悠哉游哉自得其乐的样子,她难以掩饰她的厌恶。 B.安分守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不是一个中性词,“安分”是不容易的,在这个对代,“守己”则更不容易! C.操纵“埃尼阿克”当然是件无上光荣的事。 D.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仑美免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梦绕魂牵。 ②中间歪歪料抖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 ③牛郎织女两星不是绝对的“恒”,但每逢七夕并不能看出它们向对方移动丝毫,更谈不到“渡河”。 A.终生界限虽然当然 B.终生界线即使也就 C.终身界线虽然也就 D.终身界限即使当然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不该饭前吃东西,”她说:“你吃饭会没胃口的。” B.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 C.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 D.(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5.下列句子中成语的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犯自鸣得意 ....的毛病,还美其名曰“自尊自信”,这 是值得年轻朋友注意的一个问题。 B.尽管陈水扁“执政”的八年间在两岸关系上翻云覆雨、兴风作浪 ....,但始终无法改变台湾的主流民意,和平发展仍是绝大多数民众的企盼。 C.“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 .. 仰止 ..。 D.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 ....,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