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四年级第17周 数数图形

举一反三四年级第17周 数数图形
举一反三四年级第17周 数数图形

第十七周数数图形

专题简析: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需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分析与解答: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 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3条:AB 、AC 、AD ;从B 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2条:BC 、BD ;从C 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1条:CD 。因此,图中共有3+2+1=6条线段。

练习一: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1)

(2)

(3)

D

C B

A E D C B

A

分析与解答:数角的方法和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图中的五条射线相当于线段上的五个点,因此,要求图中有多少个锐角,可根据公式1+2+3……(总射线数-

1)求得:1+2+3+4=10(个)

练习二:下列各图中各有多少个锐角?

E

D

C

B

A O

(1)(2)(3)

分析与解答:图中AD 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与顶点O 构成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AD 边上有几条线段,就构成了几个三角形,因为AD 上有4个点,共有1+2+3=6条线段,所以图中有6个三角形。

练习三: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D C B

A

分析与解答:与前一个例子相比,图中多了一条线段EF ,因此三角形的个数应是AD 和EF 上面的线段与点O 所围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和。显然,以AD 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所以图中共有6×2=12个三角形。 练习四: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C

分析与解答:数长方形与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可以这样思考,图中的长方形的个数取决于AB 或CD 边上的线段,AB 边上的线段条数是1+2+3=6条,所以图中有6个长方形。

练习五: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

D

C B

A

四年级奥数巧数长方形的个数

第4讲巧数长(正)方形的个数 数图形时要有次序、有条理,才能不遗漏、不重复,一般步骤应是: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长方形是用“点”或者“线”来数的,而正方形是用“块”来数的。 数长方形的公式:长边上的线段和×宽边上的线段和 数正方形的公式:1、一个被划分成m×n的小正方形的长方形中共可以数出的正方形的个数是: m×n+(m-1)×(n-1)+(m-2)×(n-2)+…………………………+1×【n-(m-1)】(其中m

分析与解答: 我们先来数一数:只含一个正方形的有9个(即3×3=9);含有4个正方形的有4个(即2×2=4);含有9个正方形的有1个。 通过刚才的数,我们发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为1×1+2×2+3×3=1+4+9=14个,以后我们碰到类似的题目可以用这种方法数出正方形的个数。 4、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显然与上题不一样,虽然都是由基本小正方形组成,但长和宽里的个数不一样,即小正方形拼接成了一个长方形,那么方法也要有所改变。先看长边上小正方形的个数,有5个,再看宽边上小正方形的个数,有3个,我们还用数的方法试试,只含有一个小正方形的有3×5=15个,含4个小正方形的有(3-1)×(5-1)=8个,含9个小正方形的有(3-2)×(5-2)=3个,通过刚才的数,我们发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为: 3×5+(3-1)×(5-1)+(3-2)×(5-2)=26个 答:图中共有26个正方形。 5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和前4个题不同,不是横竖规范的分割,这道题意在提醒同学遇到问题不能思维定式,不能按上面所讲的规律求解,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找出个数,灵活解决问题,先给图中每个基本图形编上序号。 (1)、6个基本图形中有4个长方形:①、③、④、⑥ (2)、由两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有3个:②+④、③+⑤、③+④ (3)、由3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有2个:①+③+⑤、②+④+⑥ (4)、由6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有1个:①+②+③+④+⑤+⑥ 所以上图中共有长方形:4+3+2+1=10个 答:上图中共有10个长方形。 基础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读数写数平面图形练习试题

1,读数和写数 450306000 读作:3000500076 读作: 2#### 读作:47120530 读作: 908037060 读作:354780 读作: 九千零九十万零七百四十写作:九千九百万零七百零七写作:三千零五万零二百零七写作:二亿零三百万零一百写作:三亿写作:三亿零二百万写作: 2,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31777≈ 356071≈ 205658≈ 436572≈240692≈ ####≈ 29999999≈ 790778≈ 9511≈ 7909999999≈ 3,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7554093700≈ 4990057200≈ 4744900300≈ ####≈ 5,下列方框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23□316≈23万: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45□706≈45万: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89□106≈90万: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120□700≈121万: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6 7,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还是数位名称() 8,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数位名称是()9,()个十万是一百万,()个十万是一亿, 10,在85后面添上()个0,它就变成八十五万。 11,用数字2,3,9和4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 1,最大的数(),最小的数() 2,约等于320万的数是() 3,不读一个零的,且比900万大的数是() 4,读两个零的数是() 12,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再读出来 1,六十万,七万和三千 2,二千万,五十亿和四百 3,二亿,七百万,八万和五十 4,七百亿,三亿和六百 13,比49999多10的数是(),比49999多1000的数是()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数数图形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数数图形 专题简析:当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以AD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以EF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所以图中共有6×2=12个三角形. 试一试1: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个三角形()个三角形 例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分析:数长方形与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可以这样思考,图中的长方形的个数取决于AB或CD边上的线段,AB边上的线段条数是1+2+3=6条,所以图中有6个长方形. 试一试2: 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 ()个长方形

数数图形(二) 专题简析:“数图形”时,既可以逐个计数,也可以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律数出图形的个数,再把他们的个数合起来. 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分析:AB边上有线段1+2+3=6条,把AB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长,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宽,每一个长配一个宽,就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图中共有6×3=18个长方形. 即:长边线段数×宽边线段数=长方形的个数 试一试1: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长方形. 例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分析: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3=9个,边

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2=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1个.所以图中的正方形总数为:1+4+9=14个. 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相同的n×n个小方格组成的几行几列的正方形其中所含的正方形总数为:1×1+2×2+…+n×n. 试一试2:数一数下图中有()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 例3: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正 方形?(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 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 分析:边长是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4=24个;边长是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1)×(4-1)=15个;边长是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2)×(4-2)=8个;边长是4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3)×(4-3)=3个;共有:24+15+8+3=50个.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被分成m等份,宽被分成n等份(长和宽的每一份都是相等的)那么正方形的总数为:mn+(m-1)(n-1)+(m -2)(n-2)+…+(m-n+1)·1 试一试3: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正方形.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_图形的计数问题

第一讲图形的计数问题 一、知识点: 几何图形计数问题往往没有显而易见的顺序,而且要数的对象通常是重叠交错的,要准确计数就需要一些智慧了.实际上,图形计数问题,通常采用一种简单原始的计数方法-一枚举法.具体而言,它是指把所要计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以保证枚举时无一重复、.无一遗漏,然后计算其总和.正确地解答较复杂的图形个数问题,有助于培养同学们思维的有序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典例剖析: 例(1)数出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分析:在∠AOB内有三条角分线OC1、OC2、OC3,∠AOB被这三条角分线分成4个基本角,那么∠AOB内总共有多少个角呢?首先有这4个基本角,其次是包含有2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3个(即∠AOC2、∠C1OC3、∠C2OB),然后是包含有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2个(即∠AOC3、∠C1OB),最后是包含有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个(即∠AOB),所以∠AOB内总共有角: 4+3+2+1=10(个) 解:4+3+2+1=10(个) 答:图中总共有10个角。 方法2:用公式计算:边数×(边数—1)÷2 5×(5-1)÷2=10 练一练: 数一数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例(2 )数一数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①要数多少条线段:先看线段AB、AD、AE、AF、AC纵向线段,再看BC、MN、GH 这3条横向线段: (4×3÷2)×5+(5×4÷2)×3=60(条) ②要数有多少个三角形,先看在△ABC中,被GH和MN分成了三层,每一层的 三角形一样多,所以只要算出一层三角形个数就可以了。 (5×4÷2) ×3=30(个) 答:在△ABC中共有线段60条,共有三角形30个。 练一练: 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3)数一数图中长方形的个数 分析:长边线段有:6×5÷2=15 宽边线段有: 4×3÷2=6 共有长方形:15×6 = 90(个) 答:共有长方形90个。

四年级奥数题:图形的计数(B)

九图形的计数(B) 一、填空题 1. 下图中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总个数是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有正方形个,三角形__________ 个,平行四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梯形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个三角形.再数一数,它一共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5. _____________ 图形中有三角形. 6. _______________如下图,一个三角形分成36个小三角形.把每个小三角形涂上红色或蓝色两个有公共边的小三角形要涂上不同的颜色,已知涂成红色的三角形比涂成蓝色的三角形多,那么多个. ____ 年级______ 班姓名得分 \/ Z Z Z\ Z P\ / \

7. 右图是由小立方体码放起来的,其中有一些小方体看不见?图中共有个小立方体? 8. 9. 有九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其中标有数码“ 1”的有1张;标有数码“2” 的有2张;标有数码“ 3”的有3张,标有数码“ 4”的也有3张。把这九张圆形 纸片如下图所示放置在一起,但标有相同数码的纸片不许靠在一起,问:如果M位上放置标有数码“ 3”的纸片,一共有 _______ 种不同的放置方法. 10. 如下图,在2× 2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 3个方格,在3× 3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5个方格.那么10× 10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 _____ 个方格. 下图中共有_____ 个正方形.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 一、内容概述 数线段在教材中出现在第七册,认识了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教材在二年级(第三册)思考题中曾出现过两个分点的数线段。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第五册)中认识角时曾经有过数角的经验。因此本节课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线段计数的方法,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计数的过程。侧重在能运用数线段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前测: 1、在进行本课教学的设计之前,我对四年级学生作了一个测试,作为教学前的前测。

共有()条线段 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画的结果,发现学生在数线段时,已经有了数线段的基本方法,能通过以一点为起点有顺序地、不遗不漏的数出线段,已有以先数出基本线段,在再数组合线段的方法,证明学生有分类计数的思想。所以本节课将对计数线段的方法进行一次梳理,锻炼学生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计数方法和计数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有次序的数出线段的条数。在数线段的过程中掌握计数线段的方法。 2、能清楚、明白的表达数线段的过程和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把线段计数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感受到数学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老师和你初次见面,表示友好可以握一次手,这一动作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符号表示出来:(板书:●——●) 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线段是可以度量的,每两个点就可以固定一条线段的。(板书:两点之间)。 我们已经有过数线段的经验,我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清楚的表达出你计数线段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意图:老师和同学握一次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由远及近,好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当两手相握时形成两点一线,给学生解决本课中的握手问题做下伏笔。板书主要是强调线段的概念:两点决定一条线段。 (二)总结方法、发现规律 例 1 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要想使数出的每一个图形中线段的总条数,不重复、不遗漏,就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分类去数.这样才会不遗不漏。 我们可以按照两种顺序去数.(教师引导、演示两种方法的计数,)第一种方法: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上图中,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AE四条; 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BE三条, 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CE一条。 以D为端点的线段有DE一条。 所以上图中共有线段4+3+2+1=10条. 第二种方法: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所谓基本线段是指一条大线段中若有n个分点,则这条大线段就被这n个分点分成n+1条小线段,这每条小线段称为基本线段.如上图中,首先有AB、BC、CD、DE四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二条基本线段的是:AC、BD、CE三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是AD、BE这样二条.最后是

四年级奥数-数数图形-教案

四年级奥数第十三章《数数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学过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掌握数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的规律和方法。 2、学生通知亲身体验明白数图形时不重复、不遗漏的规律,锻炼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数图形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以前所学的数简单的线段、三角形、角的方法。 二、新授: 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1) (2) 解答:(1)4+3+2+1=10(条)答:有10个线段。 (2)6+5+4+3+2+1=21(条)答:有21条线段。 总结:如果线段上有5个点,就构成了4条基本线段,线段总数为:4+3+2+1这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以此类推。 练习: 数线段:师在黑板上画图(线段上有8个点)。 7+6+5+4+3+2+1=28(条) 例2:数角、数三角形。 (1)数角。(2)数三角形。(2)数三角形。 解答:(1)4+3+2+1=10(个)答:有10个角。 (2)4+3+2+1=10(个)答:有10个三角形。 (3)(4+3+2+1)×2=20(个)答:有20个三角形。 总结:数角、三角形规律的数线段类似。 练习: 数线段:师在黑板上画图(数角和数三角形的)。 例3:数长方形。 (1)(2) (3) (3)

解答:(1)6个 6=6×1(6=3+2+1) (2)18个 18=6×3(6=3+2+1,3=2+1) (3)60个 60=10×6(10=4+3+2+1,6=3+2+1) 总结:数长方形的个数可以用公式: 长边上的线段数×宽边上的线段数=长方形的个数 练习:师在黑板上画图(数长方形的)。 (如果学生接受好,还可以补充数正方形的方法。不过,数正方形的方法将在五年级奥数里会学到。) 方法学会了,那么,会有什么用途呢?接下来学习数图形的应用。 例4:从成都到南京的某次快车,中途要停靠9个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这些车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分析:这道题实际上也是数线段的问题。中途要停靠9个站,连同成都、南京两个站,共可看作有11个点,进而有10条基本线段,共要准备 10+9+8+7+6+5+4+3+2+1=(10+1)×10÷2=55(种) 想一想,上面的计算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点? 答:共要准备55种不同的车票,共有55种不同的票价。 练习:P75,第5题、第9题。 作业:练习十三:1,2,6,10大题。

四年级奥数数数图形

第17讲数数图形 一、知识要点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练习1::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 ( 3)【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锐角。 练习2::下列各图中各有多少个锐角 【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练习3::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练习4::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练习5::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 第18讲数数图形 一、知识要点 在解决数图形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图形的组成规律,根据 图形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既可以逐个计数,也可以把图形分成若 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律数出图形的个数,再把 他们的个数合起来。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练习1::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几个长方形 【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 方形有3×3=9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2=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1个。所以图中的正方形总数为:1+4+9=14个。 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相同的n×n个小方格组成的几行几列的正方形其中所含的正方形总数为:1×1+2×2+…+n×n。 练习2::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 【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边长是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2=6个,边长是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1=2个。所以,图中正方形的总数为:6+2=8个。 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被分成m等份,宽被分成n等份(长和宽的每一份都是相等的)那么正方形的总数为:mn+(m-1)(n-1)+(m-2)(n-2)+…+(m-n+1)n. 练习3: 1.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 2.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其中有多少个是正方形 【例题4】从广州到北京的某次快车中途要停靠8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多少种不同车的车票这些车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练习4: 1.从上海到武汉的航运线上,有9个停靠码头,航运公司要为这段航运线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船票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四年级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板块一 数量规律 【例 1】 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解析】 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 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解析】 (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 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 “?”处应是三角形△. 【例 2】 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5) (4) (3) (2) (1) ? 图形找规律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例 3】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解析】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 【例 4】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解析】第一格有8个圆圈,第二格有4个圆圈,第三格有2个圆圈,第四格有1个圆圈,第五格有半个圆圈.由此发现,前一格中的图减少一般,正好是后一格的图.所以第六格的图应该是第五格图的一半, 即: 板块二旋转、轮换型规律 【例 5】相传古时候一位老人留在人间很多宝盒,里面装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并不是拥有宝盒都可以得到这笔财富,在宝盒的上面设置了密码,只有写出密码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笔财富,聪明的你你能找出密码吗? ○□☆△○□☆△ △○□☆△○□☆ ☆△○□☆△○□ ()()()()()()()() 【解析】有几种方法可以找出密码: (方法一)后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上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每个图形都向前移动了一格,变成了下一排. (方法二)斜着看,每一斜列的图形是一样的. 所以密码就是:□☆△○□☆△○

二年级奥数:巧数图形

二年级奥数:巧数图形 体系 所属体系板块:第三级上 能力培养:分类思考、数形结合思想 体系对接:第一级下《有趣的平面图形》 第三级下《飞速图形计数》 预热知识 一、分类法 1、打枪法 2、恰含法 3、分大小 【例】下图你能数出多少条线段?【例】下图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解析】分类法(打枪法)【解析】分类数(恰含法)总:4+3+2+1=10(个)总:3+2+1=6(个) 答:共10个。答:共6个。 【例】下图你能数出多少个正方形? 【解析】分类数(大小) 1个小正方形:4个 4个小正方形:1个 总:4+1=5(个) 答:共5个。 二、巧数图形(分层数) 1、总数=每层个数相加 每层个数=上层个数+看得见 【例】下图中的小方块有几个?【解析】巧数图形(分层数)

总:1+4+5=10(个) 答:有10个。 课前思考 1、正方形如何计数呢? 2、小方块如何计数呢? 3、如何利用学过的乘法来进行计数? 4、一年级秋季要求背的1-10的三角形数还记得吗? 数数中的枚举知识点精讲知识点总结 一、数字:0、1、2、3、4、5、6、7、8、9(共10个) 数:由数字组成的(无数个) 二、组数(最高位不为0) 1.确定几位数 2.确定从哪位开始写 注:①“比”后为目标

②“相差”:2种情况 3.确定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4.有无特殊要求 反序数 下降数(上升数) 例题精讲 1.根据条件组数——有序的排列(例2) 你能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吗? (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 (2)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差2。 解析: (1)先确定要题目要求我们写的是两位数,再确定从哪一位开始写——通过比较,发现先写出“比”字后面的,再写前面的思考起来更容易,所以一般我们把“比”字后面的当做是目标。在这里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字”为目标,先写出来个位可能是几,再寻找十位上比个位上大2的数字即可组成我们需要的两位数。个位上可能是:0、1、2、3、4、 5、6、7、8、9。而十位上最大是9,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所以个位上 最大是7。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的数有8个:20、31、42、53、64、75、 86、97。 (2)区分“相差”和“比”的不同意思:看到“比”就直接知道谁大谁小,但是“相差”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精品教案

《数图形的学问》精品教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图形的学问。(教材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有次序地数出线段的条数,并在数线段的过程中掌握线段计数的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把计数线段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感受到数学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数线段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掌握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老师和你初次见面,表示友好可以握一次手,这一动作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板书:●——●) 师: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每两个点就可以确定一条线段。(板书:两点之间) 师:我们已经有过数线段的经验,我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线段计数的方法和过程。(板书:数图形的学问) 【设计意图:老师和同学握一次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由远及近,好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在缩短,“两手相握时”形成“两点一线”,为学生解决本课中的数线段问题埋下伏笔。】自主探究 1.鼹鼠钻洞(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情境图)。

师:读图理解题意,找出已知和未知的信息。 生1:已知有四个洞口,鼹鼠可以从任意一个洞口进入后向前走,然后从任意一个洞口走出。 生2:所求的问题是鼹鼠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走。 师:你能画出示意图吗? 生:把每一个洞口看成一个点,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洞口,然后把这些点都画在同一条直线上。(如下图) 师:你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出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方法一: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如下图) 如上图中,首先有AB、BC、CD三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两条基本线段的是AC、BD 两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是AD一条。所以线段AD上总共有线段3+2+1=6(条)。 方法二: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下图。 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三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两条;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一条。 所以上图中共有线段3+2+1=6(条)。 2.菜地旅行(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情境)。 师:读图理解题意,找出已知和未知的信息。

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⑴结合问习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习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习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习题的过程,开展几何直观。 ⑵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不反复,不遗漏,开展推理能力。 ⑶在发现规律的进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层次地表达解决问习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习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生活中的现实问习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习题,并能有规律地数,不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例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习题 ⑴鼹鼠钻洞 师:大家听说过鼹鼠吗?(课件出示鼹鼠图)。 它最擅长的是挖土、钻洞。看,它现在又想开始活动了,它可以怎么钻? 师:课件(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它可能会怎样钻呢?)生说,师指着图演示。 ⑵挑选提出问习题: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习题 ⑴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表示路线,用什么表示洞口,画出小鼹鼠的行走路线图呢?(课件)(同桌交流) ⑵生独立画示用意(指名画在黑板上) ⑶交流并优化出示用意 ⑷数线段 (1)要求:(课件)请用画一画,写一写,记录你数的过程。 (2)学生动手数,数完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数。 (3)、报告交流 先指名学生上来说出数法,师逐渐演示,再引导学生发现是按什么顺序数的,板书并写出算式。 ⑸小结:谁来说说怎样才能精确数出线段的条数? (板书:有序不反复不遗漏) ⑹揭习题:《数图形的学问》(板书) 三、稳固练习,掌握知识 师:通过方才的学习,你们会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线段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去过城关吗?今天教师早上就是从城关出发,经过达埔、玉斗、坑口,来到了下洋。如果我们做公共汽车你是售票员,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问习题一:5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⑴获取信息,理解标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数图形中的学问》是第八册书中第一个专题性活动。在第二单元认识各种图形之后,本课设计了数简单图形个数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为后面学习“图形中的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们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到按着一定 的顺序来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设计中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数图形的学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数图形的学问》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同学们,看了这一课的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汇报,板书:(1)什么是学问?(2)数什么图形?(3)数的方法是什么?(4)这一节课要学习什么知识? 2、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学习上的伙伴,你们看看,他是谁?(出示鼹鼠图片)。看,这时鼹鼠在干什么?是啊,鼹鼠长得小巧玲珑,他特别喜欢打洞。而且他打的洞还有好几个洞口呢!每当有危险的时候,他总会选择最安全的洞口逃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小鼹鼠在逃生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数学知识? 二、自主、合作、交流学习 1、出示教材学习内容。 要求: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 如图:鼹鼠可以从哪些洞口进入?从哪些洞口出来?(演示)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带着问题(1)鼹鼠钻洞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画出示意图。(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两个问题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年级奥数 巧数图形个数

姓名: 巧数图形个数 “数图形的个数”是趣味图形问题的一种,由于几何图形千变万化,错综复杂,要想准确地数出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个几何图形的个数,关键是要掌握有条理有次序地数图形的方法。 数图形的个数时,既不能同一图形数两次,又不能把有的图形漏掉不数,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按顺序和分类数两种。下面举例介绍两种方法的运用规律: 例:数一数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第一:按含基本线段的顺序去数。 上图一共有 5条小线段,这每条小线段就是基本线段,有5条基本线段,包含有两条基本线段的有 4条…… 第二:按端点进行分类去数。 以线段最左边的点为第一个端点,第二个点为第二个端点…… 为了方便同学们计数,向大家介绍数线段、三角形、角数量的公式: 1+2+…+(n -2)+(n -1)= 2 ) 1( n n 一、试一试,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一共有( )个三角形。 一共有( )个角。 二、填空。 1.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 );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 );算式中有括号的,应先算( )。 2. 在计算25+13×2时,先算( ) 法,再算( )法。 3. 在计算78÷16×3时,先算( )法,再算( )法。 4. 在算式50-20÷5里,如果要先算减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 三、在 里填上“<”“>”或“=”。 20×5+3 20×(5+3) 48÷6÷8 48÷(6×8) 280-37-163 280-(37+163) 60-24÷12 (60-24)÷12 小故事 明明和沉沉都十分喜欢数学。一天明明问沉沉:“你最喜欢几?” “我最喜欢9。” “那你说说从1数到100,要说几次‘9’?” “啊!……这”沉沉被难住了,“这要数一数才能知道,一分钟时间。” 同学们,请你在一分钟内说出从1到100有多少个9?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试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填空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2、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就(),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成()时的特殊情形,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互相(且),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4、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5、既比直角大,又比平角小的角是()。 6、()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7、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两腰相等的梯形叫();梯形都有()条高。 8、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作()条垂线,平行线间的垂线段()。 二、判断 1、两条不相交直线叫做平行线。() 2、直线比射线长,射线比线段长。() 3、一个平角减去一个锐角,一定是一个钝角。() 4、梯形只有两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5、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垂直。() 三、选择 1、两条平行线之间()最短。 A、垂直线段 B、直线 C、线段 2、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同一平面内可以作()。 A、2条 B、无数条 C、1条 3、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4、9时15分时针和分针成的较小夹角是()。 A、锐角 B、钝角 C、平角 5、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四、作图。 (1)用量角器画一个比直角小350的角 (2)用三角板拼一个1050角。 (3)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4)画一个长3厘米,底角为600的平行四边形 五、画出下列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并使这两个图形都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六、过A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七、上海世博会“一博四馆”包括世博轴、世博中心、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和世博会文化中心,请你画出“四馆”到“一轴”的最短距离。

四年级奥数数数图形

四年级奥数数数图形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17讲数数图形 一、知识要点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练习1::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 ( 3)【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锐角。 练习2::下列各图中各有多少个锐角 【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练习3::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练习4::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练习5::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 第18讲数数图形 一、知识要点 在解决数图形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图形的组成规律,根据图形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既可以逐个计数,也可以把图形分成若

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律数出图形的个数,再把他们的个数合起来。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练习1::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几个长方形 【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 正方形有3×3=9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2=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1个。所以图中的正方形总数为:1+4+9=14个。 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相同的n×n个小方格组成的几行几列的正方形其中所含的正方形总数为:1×1+2×2+…+n×n。 练习2::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 【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边长是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2=6个,边长是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1=2个。所以,图中正方形的总数为:6+2=8个。 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被分成m等份,宽被分成n等份(长和宽的每一份都是相等的)那么正方形的总数为:mn+(m-1)(n-1)+(m-2)(n-2)+…+(m-n+1)n. 练习3: 1.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 2.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其中有多少个是正方形 【例题4】从广州到北京的某次快车中途要停靠8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多少种不同车的车票这些车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四年级奥数-数数图形

数数图形1 一、知识要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需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思路导航】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3条:AB、AC、AD;从B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2条:BC、BD;从C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1条:CD。因此,图中共有3+2+1=6条线段。 练习1::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 (3) 【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锐角。

【思路导航】数角的方法和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图中的五条射线相当于线段上的五个点,因此,要求图中有多少个锐角,可根据公式1+2+3……(总射线数-1)求得:1+2+3+4=10(个). 练习2::下列各图中各有多少个锐角? 【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图中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与顶点O构成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AD边上有几条线段,就构成了几个三角形,因为AD上有4个点,共有1+2+3=6条线段,所以图中有6个三角形。 练习3::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与前一个例子相比,图中多了一条线段EF,因此三角形的个数应是AD和EF上面的线段与点O所围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和。显然,以AD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所以图中共有6×2=12个三角形。 练习4::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2019届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2019届北师大版数学精品资料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体会有条理数法的多样性,并能运用有序的数法数出给定图形的个数。 2.能按一定的规律或分类去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出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个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 2.师:同学们,有结果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谈话引入例题) 人们都说:“兰州的黄河大桥好!”那么,你去过兰州吗?你们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列火车从兰州到打柴沟的途中要停靠永登、天祝2个车站,按照两站间的地名不同设置票价,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1.大胆猜测 2.说说想法 3.可以画一条线段,在线段上标出4个点,数数共有几条线段。 4.独立数,小组讨论交流 5.成果汇报(指明代表发言) 6.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优化组合) 第一种是按A、B、C等一定的顺序,一次为左端点,往下数,即按顺序数数;第二种是按线段的组成不同来数,即分类数。 7.“一列火车从兰州到上海的途中要停靠8个站”如果再按此法来数,你有什么想法?是否有什么简捷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数线段。 三、展开 1.填表 (1)独立填 (2)分小组交流讨论,汇成公认的表格 2.探索规律 提问:从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四年级奥数数数图形

四年级奥数数数图形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第17讲数数图形 一、知识要点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练习1::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 (3) 【例题2】数一数下图 中有多少个锐角。 练习2::下列各图中各有多少个锐 角? 【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 形。 练习3::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三 角形。 【例题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 形。 练习4::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练习5::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 第18讲数数图形 一、知识要点 在解决数图形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图形的组成规律, 根据图形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既可以逐个计数,也可以把图 形分成若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律数出图形 的个数,再把他们的个数合起来。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练习1::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几个长方形? 【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 方形?(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 的正方形有3×3=9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 位的正方形有2×2=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 ×1=1个。所以图中的正方形总数为:1+4+9=14个。 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相同的n×n个小方格组成的 几行几列的正方形其中所含的正方形总数为:1×1+2×2+… +n×n。 练习2::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每 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