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瞄准构建全域化美丽家园工作目标,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抓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为全市农村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一)农村路网不断完善。2017年,全市有农村公路5000公里。所有县区全部通高速公路,所有行政村之间100%通硬化路。基本形成干支衔接、设施完善、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

(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在全部涉农县(区)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了80万乡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先后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河闸改扩建等重点防洪、排灌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用水和农村防洪需求。

(三)农村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燃气进村工程,燃气主管网已覆盖全市所有行政区域,实现了全市300个行

政村天然气村村通,农村居民天然气覆盖率达到100%,我市天然气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位。积极推广清洁供暖,大力推进使用燃气壁挂炉,全市已安装燃气壁挂炉10万台,全市农村清洁取暖比重位居全省前列。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小城镇农网改造升级、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等重点工程,供电可靠率提高到98%、综合电压合格率99.98%、户均配变容量1.8千伏安。

(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市已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全市300个行政村全部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光纤改造。作为宽带中国的示范城市,我市已完成农村地区的基站和村镇宽带网络的全覆盖。我市是全省第一个实现城乡全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数字化的城市。目前已先后建成了全市统一的“一云一网三平台”即大数据中心和纵横联动的网格化管理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以及数据开放平台,为农村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提供了数据和平台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发展一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三个推

进”“四个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研究基础设施规划、制定年度计划以及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农村,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坚持有序推进。科学把握各乡镇的差异性,按照村庄的不同类型,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丰富多彩。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势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尊重农村居民意愿,特别是在农村能源、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既要提供优质服务,又要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发展目标

2020年目标:基本建成能力总体适应、结构科学合理、组织集约高效、技术先进适用、安全保障有力、生态环境友好、体制机制顺畅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全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务。

2022年目标:维修改造580公里农村公路,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成果,完善农村组组通硬化路,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农村居民饮用水标准进一步巩固提升,防洪体系更加健全,为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

1.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优先实施具备条件的窄路面加宽改建和打通农村公路瓶颈路段项目。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和养护工程。优先考虑县道,有序安排乡村道,确保县道技术状况保持良好,乡村道技术状况逐年提升。

2.加强农村公路管护。落实县乡级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的作用,积极开展春秋季节养护会战,切实做到有路必养。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养责任体系,逐步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恢复破损严重、建成年限较早老油路(水泥路)的使用功能,切实保障农民出行需

求。

3.推进交通物流设施融合。促进“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物流节点发展,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农村物流、邮政网点代售,旅游集散、城市配送等融合发展。力争到2019年底,构建运游、运邮、运供、农村物流等相融合的综合客运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城区公交客运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100%,农村行政村客运公交站点2公里半径覆盖率100%,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提供优质的客运公交服务保障。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客运车辆应用,提升农村客运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

4.实施交通设施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通过客运线路合并、延伸等方法,对现有农村客运线路、客运车辆进行集约化整合、公交化改造,实施客运公交化运营改造后线路为100条,配置新能源车辆500台,形成“城市、城镇、镇村”三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实现公共交通“村口始发、通村达户、一站式进城”。同时,全市拟新建20个镇级中转站、10个村级服务站、700个农村客运候车亭,全面形成“城有枢纽、镇有站点、村有站亭”一体化场站格局。建设过程中,将按照运输、邮政、供销和旅游的“四融合”发展理念,把中转站、服务站全面打造成集公交客运、物流中转、旅游集散、商贸零售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综合服

务站。支持和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推进农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5.完善村屯内交通物流条件。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方面支持政策,用好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形成政策合力,完善村屯内道路设施,实施村屯内道路硬化(沥青或水泥路面)工程。加快特色小镇、农村旅游景点景区、产业园区、国有农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道路建设,改善其交通运输条件。深入推进“快递下乡”工程,推动面向农村的末端网络运营模式,发挥寄递渠道优势,支持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加强电子商务在农村开发力度,依托特色产业和农产品,整合电商和物流资源,建立特色农产品直销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农产品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线下快速配送等模式发展,提升农村电商有效利用和农民持续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