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

第二章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1923年6月—1927年7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第一次大革命是如何在中共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以及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的沉痛教训;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及其对国共两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的过程、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危害及其经验教训。

本章重点:

1.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4.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5.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本章难点:

1.党在第一次大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及其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及其对国共两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计划学时:14学时

第1节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第一次大革命开始时的国内外形势

1.国际形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⑴苏联的巩固与发展,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继续高涨。1920年冬,苏俄人民和苏俄红军赢得了粉碎协约国武装干涉的胜利,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接着在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无产阶级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也在继续高涨。在土耳其,爆发了凯末尔革命;在印度,爆发了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对中国革命是有利的条件。

⑵帝国主义国家进入暂时的稳定时期。“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相继被镇压下去,各帝国主义国家摆脱了战后的经济、政治危机,进入暂时的稳定时期。这种“稳定”持继到二十年代下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几乎都恢复和超过了战前水平,美国则出

现了“柯立芝繁荣”。

帝国主义国家暂时的稳定,使它们可以联合起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反对和破坏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阵营内部可能出现更多的投敌和叛变,这是对中国革命不利的国际条件。

2.国内形势。主要表现在:

⑴第一次大革命开始时,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连年混战,对广大人民横征暴敛,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帝国主义对华商品输出急剧增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从1922年开始萧条的民族工业,到1923年更陷入停滞状态。许多工厂倒闭或被外国资本吞并。

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势力有了发展,初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财团,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华南财团,以天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财团。

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日趋下降,大批工人失业,农民破产,青年学生则受着失学和失业的威胁,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处境愈来愈恶化,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⑵中国各革命阶级和阶层都迫切需要来一个改变现状的大革命,以便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压迫和统治。

二、党的三大,国共合作方针的制定

1.党内合作策略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通过总结“二七”罢工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要实现民主革命纲领,战胜异常强大的敌人,就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同盟者,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这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策略。但是,在对待国共合作的问题上,我党在认识和实践在都经历过一个酝酿的过程。

1921年7月,党刚刚诞生的时候,还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还不明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试图按照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在中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反对同任何政党发生关系。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放弃了排斥其他一切政党的立场,确立了同民主党派联合,共同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政策。这一转变,为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2年8月底,在杭州西湖召开中共中央全体会议,亦即“西湖会议”。马林在会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意见。会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会后,实际上只有少数党员加入国民党。

2.党的三大,国共合作方针的制定

1923年6月,党的三大是在广州召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有30多人,代表全党党员420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

大会的中心议题:讨论国共合作,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大会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正式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大会最后选举了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

党的三大主要历史功绩: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政策,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三、国民党一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孙中山的思想转变与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

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展到决心与中共及苏俄合作,有一个过程。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继续进行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这使孙中山处于极度苦闷之中。

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些都使孙中山受到了影响和启迪。1919年10月,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提出要“重新开始革命”,“重新创造一个国民所有的国家”。但这时孙中山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1920年11月,孙中山借助陈炯明势力由上海回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仍再次打起护法的旗帜。1922年6月,陈发动羊城兵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逃往上海。由此,他认识到依靠军阀是不可能使革命取得成功的,他决心放弃护法的旗帜。

此时,共产国际和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也向苦斗中的孙中山伸出了援助之手。孙中山从广州逃到上海之后不久,李大钊陪同马林拜访了孙中山,向他提出了国共合作的主张和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建议。孙中山欣然接受。

改组国民党,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孙中山曾邀请陈独秀、李大钊参与研究改组计划。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公开提出了联俄政策。

与此同时,拥护孙中山的滇军和桂军联合向陈炯明发起进攻,并将陈逐出广州。1923年2月,孙中山离开上海返回广州,重组大元帅府,

就任大元帅。10月,应孙中山邀请,苏联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不久被聘为政治顾问。国民党的改组很快进入实行阶段。

2.国民党一大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孙中山、廖仲恺等国民党人和李大钊、陈独秀等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165名代表出席大会,其中有共产党员20多名,李大钊被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大会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重要议案。

大会取得了两项重大成果:

⑴在政治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共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成为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⑵在组织上,承认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一个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的民主革命联盟。大会选举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等10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大会具有重大意义:

⑴它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⑵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四、统一战线建立后革命运动的发展

1.黄埔军校的创建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在苏联及中共的帮助和推动下,国民党于1924年5月在广州市郊的黄埔岛上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

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共产党人周恩来、能雄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此外,共产党人叶剑英、恽代英、肖楚女、聂荣臻等曾担任过军校的政治和军事教官。

由于共产党人在军校中的努力工作和苏联顾问的帮助,黄埔军校成了历来所没有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军校学习苏联红军的经验,建立了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在教育内容方面,把政治教育提到与军事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特别是周恩来,在促进军校的革命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黄埔军校创建后,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干部。以黄埔学生为

骨干建立起来的国民革命军,在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廖仲恺先生为了赞颂黄埔军校的功绩,曾亲笔题书“先烈之血,主义之花”。因此,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共同骄傲。

2.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⑴在工人运动方面。最典型的事件是,1924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爆发数千名工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罢工持续一个多月,并取得胜利,从而打破了“二七”惨案后工人运动的沉闷局面,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由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林伟民、刘少奇分别任正副委员长。这些都预示着一场新的大规模的革命风暴就要来临。

⑵在农民运动方面。1924年7月起,在中共的推动下,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有力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开展。广东是当时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彭湃从1922年起就在海丰县开展农民运动。后来,毛泽东也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在其家乡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使湖南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到1926年发展成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范围的农民运动。

3.党的四大,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提出

为了加强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迎接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

大会的主要成就:

⑴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地位与趋势,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⑵大会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

⑶大会总结了党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党在国民党中政策。大会明确将国民党分为左中右三派,确定了发展左派、联络中派、反对右派的政策。

四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重大意义:

⑴它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问题。无产阶级领导

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主要的问题。它表明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⑵它为即将到来的革命运动新高潮作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因而大会之后群众运动迅猛地发展起来。

主要缺点:对如何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缺乏正确的方针;对建立政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仍缺乏认识。这对后来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二节 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以五卅运动为起点的全国革命高潮

1.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

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这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的五卅运动开始的。

导火线:5月15日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被杀害事件。凶手为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事件发生后,顾即被送往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顾的牺牲震惊了上海。5月18日,大批工人抬尸游行,所到之处,哭声不绝,群情激昂。5月24日,举行公祭大会,到场工商学各界人士1万余人。会上,工人、学生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声讨日本资本家的暴行。顾正红被杀害事件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5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30日在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打死13人,伤数十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6月1日,上海相继有20万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总罢工,5万多学生罢课,公共租界的商人全体罢市。形成三罢高潮。甚至连租界雇用的中国巡捕也响应号召宣布罢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遍及全国25个省区(当时全国为29个省区),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规模的反帝运动高潮。

重大历史意义:

⑴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

潮的序幕。

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到1925年底,党员人数增加到1万。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2.省港大罢工

1925年6月,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有25万人参加的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

五卅惨案后,中共中央指派邓中夏、杨殷、苏兆征等,到香港组织罢工,声援上海反帝爱国运动。香港各工会联合向港英政府提出严正的要求条件:包括撤退外国驻华的武装,港英当局要保证华人享有集会、结社、言论等自由和权利等。港英对以上要求不予答复。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其他工会随即响应。罢工工人不顾港英当局的阻挠和威胁,回到广东各地。21日,广州沙面工人开始罢工,市内其他工人也加入罢工行列。23日,罢工工人和各界群众10万余人举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途经沙基路时,突然遭到沙面租界英法军警的机关枪扫射,停泊在附近的英、法军舰也开炮轰击,当场打死50多人,重伤170多人,轻伤不计其数,酿成沙基惨案。

沙基惨案的发生,更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各界群众纷纷声讨帝国主义罪行,更多的工人加入罢工行列。到6月底,省港罢工人数达25万。为了有效地领导罢工,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发动罢工工人选出代表,组成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作为罢工的最高议事机关;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罢工委员会,作为最高执行机关。苏兆征任委员长,聘请廖仲恺、邓中夏等人为顾问。

罢工期间,罢工工人采取了灵活的斗争策略。其中主要的策略之一,是封锁香港。由于罢工工人大批离港返回广州,更由于罢工工人的严密封锁,香港的内外交通几乎完全断绝。罢工之后,香港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变得死气沉沉,百业停歇,垃圾粪便成堆,成了所谓的“死港”、“饿港”、“臭港”。据统计,罢工一日,港英当局就要损失700万元。给了英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1926年夏,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10月,中共广东区委和省港罢工委员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宣布结束罢工。这场罢工历时16个月之久,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属罕见。

二、国民党右派掀起反共逆流

1.戴季陶主义的形成

戴季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同盟会。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1925年夏,他以阐述孙中山的思想为名,先后在上海撰写了两本小册子:《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从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反动理论,标志着戴季陶主义的形成。戴季陶主义的中心内容就是,反对国共合作,主张国共分立。戴季陶主义成为国民党右派夺取革命领导权的理论武器。

2.西山会议派的出现

在国民党中,以邹鲁、谢持、张继、林森等为代表的老右派,一开始就反对

改组国民党,反对国共合作。孙中山逝世后,他们反共活动更加明目张胆。1925年11月,他们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二中全会。会议作出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的党籍,开除中央执行委员中的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解除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职务等一系列决议。,史称“西山会议”。与会者被称为“西山会议派”。会后,他们在上海设立伪国民党中央,同广东的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并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国共合作、破坏统一战线的活动。

3.蒋介石的崛起

蒋介石的崛起,除了江浙财团的支持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靠黄浦军校起家。在苏俄及中共的帮助下,他建立起了一支以黄浦学生为主的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在平定军阀叛乱及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到1925年下半年,蒋介石在军队中的地位已被逐步确定下来。这样,广东政府实际上形成了汪精卫主政、蒋介石主军的局面。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失去了核心人物,分化为左、中、右三派。左派虽然有正确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对右派的斗争中虽然也有时取胜,但常常处于劣势地位。由于鲍罗廷、陈独秀认为国民党应该由纯粹的国民党左派来领导,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只是客人,因而放弃了对国民党的领导责任。对右派的进攻,节节退让。主要表现在三件事上:

⑴在国民党二大上。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开除了谢持、邹鲁等西山会议派成员的党籍,责令戴季陶反省,但占多数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并没有充分打击右派。结果将一批右派和中派选进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内。蒋介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随后又被选为常务委员。这是党在政治上的让步。

⑵在中山舰事件上。1926年3月18日,有人借黄浦军校校长蒋介石的名义,命令海军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派中山舰到黄浦港听候调遣。当军舰到达黄浦时,立刻谣言四起,说是要劫持蒋介石。3月20日,蒋介石以此为借口,在广州实行紧急戒严,调动军队占领了中山舰和海军局,逮捕了李之龙,扣押了黄浦军校和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50多人,并包围了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办事处。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采取了宽容的态度。结果,蒋介石提出的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第一军的提案,获得通过。蒋介石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国民革命第一军的军权。这是党在军事上的让步。

⑶在对待《整理党务案》问题上。在1926年5月15日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所谓《整理党务案》。由于中共的妥协退让,决议案获得通过。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的共产党人都辞去职务。蒋介石趁机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兼军人部长,随后又当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成为掌握最高权力的人物。这是党在党务上的让步。

总之,上述三件大事,都是在北伐战争开始前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发生的。蒋介石在这关键时刻,连连发动进攻,在共产党的节节退让下,把权力一步一步地集中到自己手里。虽然蒋介石这时的羽毛尚未丰满,还不敢同共产党立刻决裂,但这些都预示着国共合作已摇摇欲坠,大革命已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提出

随着统一战线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尖锐,要求中国共产党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当时,中共的一些领导人,如邓中夏、李大钊、周恩来、恽代英等先后发表文章,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领导权和前途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作出积极的探索,深化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

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过程中,毛泽东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于1925年12月在《革命》半月刊上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影响最大。这篇文章集中全党的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毛泽东这篇文章以及同时期发表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和《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等文章,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初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农)、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以及中产阶级的右翼,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

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萌芽,为以后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1.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完成国民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当时,北洋军阀主要有三派势力:⑴直系军阀吴佩孚,占据湖南、

湖北、河南三省及陕西、河北的一部分,控制着京汉铁路,拥兵20万;

⑵从直系军阀中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占据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五省,拥兵20万;⑶奉系军阀张作霖,占据东北各省,北京、天津等地,统兵30万。北洋军阀的总兵力达70万人。

这时,广东国民革命政府有国民革命军8个军,共10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北洋军阀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从军队的士气和人心向背方面来看,国民革命占优势。而且各派军阀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难以统一,这就造成了易于被各个击破的局面。

针对敌我兵力悬殊的形势,国民革命军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一部和著名的叶挺独立团作先头部队,出兵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7月9日,国民革命正式誓师北伐,北伐战争开始。按照北伐的战略方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分西、中、东三路进军:

⑴西路军向两湖进军,以消灭吴佩孚为主要目标。这是北伐战争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战场。西路军以第4军为主力,其中的叶挺独立团是先头部队。在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长沙、岳阳等地,结束了在湖南的战斗,进入湖北。8月,第4军攻克号称武汉天险门户的汀泗桥、贺胜桥,取得了两湖战场的决定性胜利。9月初,北伐军占领汉阳、汉口。10月10日,攻克武昌,基本歼灭吴佩孚的主力。

⑵中路军开辟江西战场,以消灭孙传芳为主要目标。其中共产党人李富春、林伯渠参加领导的第2军、第6军是主力。11月,第2、6军联合其他各军对孙传芳部发起总攻,歼灭了他的主力,占领了南昌、九江。孙传芳则乘军舰逃往南京。至此,江西的战斗胜利结束。

⑶东路军向福建进攻。由于孙传芳的主力集中于江西,福建兵力十分空虚,所以北伐军几乎未经激烈战斗就先后占领了永定、漳州等地。12月,进驻福州,继而占领福建全省。

三个战场相继取得了重大胜利,奠定了北伐军继续进军的基础。1926年12月,北伐军总司令部在南昌召开会议,研究新的作战部署。随后,三路北伐军继续向前推进。西路军沿京汉铁路进攻河南;中路军沿长江东下,进攻安徽、江苏,于1927年3月占领南京;东路军北上进攻浙江、苏南,于1927年3月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成功后进驻上海。

至此,北伐军从广东出师,前后不到十个月时间,就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基本消灭,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省和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从而将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

江流域,席卷大半个中国,取得伟大的胜利。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北伐战争这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其原因在于:

⑴北伐战争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执行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仍能集中力量共同对敌。

⑵共产党人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作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人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使北伐军的许多指战员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和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是第4军中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在汀泗桥、贺胜桥以及攻克武昌的战役中屡建奇功。

⑶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参加和大力支持。北伐军所到之处,都能得到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革命群众的直接支援。这是北伐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⑷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苏联政府提供的物资上和军事上的援助。这也是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2.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工农群众运动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而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

群众运动的发展。

⑴工人运动方面。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就派出许多特派员到全国各地(特别是两湖地区),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到1927年3、4月间,全国工会会员增加到280万人。当时,刘少奇主持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他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工人觉悟的提高,有组织的罢工斗争也猛烈地开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斗争有两个:

①是汉口、九江工人收回英国租界的斗争。1927年1月,汉口、九江的几十万工人和其他市民,在李立三、刘少奇等的组织和领导下,举行了反帝示威游行和大规模的罢工斗争。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坚决斗争下,英国被迫于2月与武汉国民政府签订协定,正式承认把汉口、九江的租界归还中国。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②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斗争。1927年3月,在陈独秀、周恩来、赵世炎等领导下,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一天一夜激战,占领了上海。这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这次起义也是中国工

人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⑵农民运动方面。在北伐战争的影响下,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如暴风骤雨般地发展起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农会会员迅速增加。尤其是湖南,更是成为农村大革命高潮的中心。到1927年4月,该省的农会会员就发展到500万。农民一经组织起来,立即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农村大革命:

①在政治上,农民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武装,把地主、土豪劣绅的威风打下去,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贫苦农民扬眉吐气,土豪劣绅威风扫地。警察差役再也不敢到乡下来敲诈勒索了。

②在经济上,进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没收土豪劣绅财产,改善农民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③在思想文化和农村建设上,猛烈冲击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破除封建迷信,开展禁赌、禁烟、剪发、放足等反对旧习俗的斗争。此外,还进行了办学校、修路、开荒等农村建设工作,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总之,以湖南为中心的这场农村大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冲击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根基,进一步证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第2节 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和大革命的失败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帝国主义加紧中国革命的干涉与破坏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不仅给北洋军阀以毁灭性的打击,

而且极大地震憾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于是,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革命的干涉与破坏。具体表现在:

⑴采取炮舰政策,以武力威胁中国革命。1926年9月,当北伐军兵临武汉时,英国军舰公然援助吴佩孚,炮轰北伐军。接着,英国军舰炮击四川万县县城,打死打伤中国军民5千余人,使繁华的万县城几乎成为一片瓦烁,这就是“万县惨案”。1927年3月,当北伐军进占南京时,英、美、日等国竟下令停泊在下关江面上的军舰,对进入南京的北伐军

和南京居民进行炮击,打死打伤中国军民2千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

的“南京惨案”。

⑵引诱拉拢蒋介石,分化瓦解革命阵营。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在北伐战争的硝烟中垮掉了,于是他们积极寻找和培植新的代理人。于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成为他们竭力引诱、拉拢的对象。此时,蒋介石的反共面目也公开暴露出来。他挑起

了“迁都之争”,极力主张迁都南昌。其实质就是争夺革命领导权在新的形势下的反映。

尽管蒋介石迁都南昌的计划没能实现,但是在他所控制的地区,如赣州、南昌、九江、安庆等地都发生了杀害共产党人,捣毁总工会及国民党左派控制的党部等严重事件。这些都表明,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已趋于明朗化,蒋介石右派集团的公开叛变只是时间问题了。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3月,蒋介石到达上海,随即同帝国主义、江浙财阀举行了一系列秘密会议,决定用暴力手段实行“清党”。蒋介石惯于玩弄两面手法:一方面,他调嫡系部队控制上海,秘密召开反共会议,暗地里策划和部署在上海的大屠杀;另一方面,他对工人群众进行政治欺骗,虚假地向上海总工会代表保证不解散工人纠察队的枪械。

4月12日,政变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3天中,共产党人工人群众被杀害者达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千多人。继汪寿华被杀后,赵世炎、陈延年等也在“四·一二”政变后牺牲了。

“四·一二”后,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也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仅广东一地,被捕杀者就达2000多人。著名的共产党人和工人领袖萧楚女、熊雄、李启汉等先后被杀害。

这时,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在天津、北京等地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者中有李大钊。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国内政局迅速逆转。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以与武汉的国民政府相对立。实质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反革命政权。从此,宁、汉分裂。当时,国共合作的武汉中央和政府,宣布撤销了蒋介石的一切职务,开除其党籍,并在湘、鄂、赣等省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讨蒋运动。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了北京、南京和武汉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二、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危害,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1.陈独秀右倾错误的继续发展及其对革命的危害

在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和蒋介石积极策划反革命政变的紧要关头,陈

独秀却坚持并发展了其右倾错误。

⑴北伐战争之前,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已开始滋长,并给革命事业带来局部的损失。

⑵北伐战争开始后,这种右倾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给革命事业带来了更大的损失。具体表现在:

①面对革命阵营随时可能发生分裂的严重局面,1926年12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陈独秀提出既要防止“军事政权”的“向右”,又要防止民众运动的“向左”。在迫在眉睫的危局中,这次会议没有能够解决党如何生存并坚持斗争的问题,反而决定对群众运动采取消极压制的方针,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这表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在中央占了统治地位,并开始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

②面对蒋介石的阴谋活动,1927年4月5日,陈独秀与刚从海外归国的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把“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说成是“谣言”,要求“不听信任何谣言”。实际上是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辩护。汪陈宣言的发表,使一部分共产党员放松警惕,误以为局势已经缓和下来。

⑶“四·一二”政变后,尤其是党的五大(4月底到5月上旬召开)后,陈独秀右倾错误继续发展,且支配了整个党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对汪精卫集团所采取的一系列反动措施,执行妥协退让政策,不敢进行反击。结果却助长了汪等人煽动“分共”的反动气焰。

总之,陈独秀右倾错误的要害,主要在于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以致在反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袭击时,没有能够领导全党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实行有效的抵抗,导致了国民革命的惨重失败。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2.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对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党内一部分同志进行了抵制和反对。如瞿秋白曾撰文,对右倾错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判。毛泽东也于1927年1月至2月,在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村,实地考察了32天考察。3月,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⑴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⑵总结了农民运动的经验,强调了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重要

性;

⑶分析了农民中的各个阶层,初步提出了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

⑷阐明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

这篇报告是毛泽东政治生涯中一个很重要的记录,它对于树立毛泽东在农民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发生了很大了影响力。

这篇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⑴报告有力地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正在兴起的农民运动;

⑵报告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成为我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经典文献。

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1.党的五大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中国共产党处于紧急关头。这也是陈独秀右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为了统一党内的意见,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确定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会议地点:武汉。

出席代表:80人,代表党员57900多人。共产国际代表罗易、维经斯基和苏联顾问鲍罗廷也出席了大会。武汉国民党中央的汪精卫、徐谦等应邀参加。毛泽东由于受到陈独秀等人的排斥,只以候补代表的资格参加。

大会主要内容:

⑴大会批评了陈独秀忽视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右倾错误,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

⑵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大意义,提出现阶段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⑶大会第一次选举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在随后召开的五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并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为政治局常委;陈独秀仍被选为总书记。毛泽东因不同意陈独秀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右倾错误主张,被排斥于大会领导之外,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但大会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大会对如何争夺领导权,未能提出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大会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仍选举他担任党中央的总书记,使他得以在会后继续推行右倾错误,给革命造

成更为严重的危害。总之,这次大会未能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2.武汉局势的恶化

“四·一二”政变后,武汉政府基本上还是革命的政府,直接管辖湖北、湖

南、江西三省。中共中央迁到武汉后,继续同在武汉的国民党人合作。

然而,随着时局的演变,武汉政府所辖地区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处境日益恶化。具体表现在:⑴军事上,反革命势力四面包围着武汉。帝国主义出动大批军舰聚集汉口江面,对武汉政府进行武力威胁。⑵经济上,中外反动势力对武汉进行经济封锁。使武汉地区处在严重经济危机中。⑶政治上,武汉政府内部危机加深,叛乱事件不断发生。

在严重的军事、经济危机中,武汉政府中号称“左派”的汪精卫等人迅速右转,极力压制工农运动,打击共产党。在汪精卫迅速右转的同时,军队中的叛乱事件接踵而来。其中最严重的有两起:一是5月17日,武汉政府所辖独立第14师师长夏斗寅,勾结四川军阀杨森,在宜昌叛变,进攻武汉。二是5月21日,驻长沙的第35军第33团团长许克祥等叛变,他们捣毁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国民党省党部,释放在押的土豪劣绅,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00多人,这就是“马日事变”。

夏斗寅叛乱和马日事变发生后,陈独秀认为,夏、许的叛变都是农民运动“过火”造成的。他继续执行退让政策。这更加助长了汪精卫等人的反共气焰。他们进一步压制与打击工农运动,发布了一系列打击工农运动的法令。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陈独秀等仍企图以让步来拉住汪精卫集团,这必然引起党内越来越强烈的不满。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实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5人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停止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临时中央成立后,面对国民党的反共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变和反抗措施。但这种努力最终无法挽回大革命失败的形势。

3.汪精卫的“分共”

7月14日,武汉国民党中央秘密召开分共会议,宋庆龄派代表到会发言,

坚决反对分共。但是,汪精卫等不顾宋庆龄等人的反对,悍然决定

了“分共”计划。

7月15日,汪精卫召集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决定“制裁”共产党人,正式作出“分共”的决定,公开背叛了孙中山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然而,汪精卫的“和平分共”很快就发展到了“武力清党”。一些反动军警头目也随之叫嚷:“宁可错杀三千,决不放过一人”。从此,大批共产党人和革

命群众被捕被杀。

汪精卫的反革命行动,立即获得了南京方面的嘉许。不久,宁、沪汉三方国民党中央党部实现了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了。

四、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大革命之所以失败,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⑴从客观上说,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比革命阵营的

力量要强

大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二是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

⑵从主观上说,是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对中国革命规律懂得不多,对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上认识还不成熟;特别是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等右倾错误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从而使革命遭到了失败。此外,共产国际及其代表也作出过许多错误的指示,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这对酿成陈独秀右倾错误有直接影响。

2.第一次大革命的重大意义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⑴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冲击,要比辛亥革命深刻得多、坚决得多;

⑵它在全国播下革命的火种,空前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这为以后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基础;

⑶它发展了党的组织,锻炼了党的队伍,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这一切,为党领导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3.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第一次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主要有:

⑴大革命的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关系的状况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进步。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大革命高潮,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合作两利,分裂有害。

⑵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没有统一战线,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同

时,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否则,统一战线势必破裂,革命必然失败。

⑶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把广大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基础。

⑷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大革命的经验证明,在武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如果不建立一支由自己直接领导的、拥有一定数量的革命军队,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

⑸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加强党的建设,首先是加强党在思想、政治上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事业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大革命中,用鲜血换来的这些极为重要的教训,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些经验教训帮助中国共产党逐步地走向了成熟。

什么是国民革命

什么是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历史背景 国民革命,也称大革命,第一次革命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时代步伐,着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大会通过了《宣言》,孙中山就《宣言》的宗旨作了演说,并说明通过的《宣言》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对内推翻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大会正式决定国共合作(孙中山采取党内合作,如:共产党员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而国共合作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党内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以《宣言》发表为标志,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增加了新的血液,加强了各革命力量的联合,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工农革

命北伐革命兴起。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四运动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而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 失败原因 一、客观方面: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二、主观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历史意义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不同点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规模上、深度上和影响上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大得多。 A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如珍妮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纺纱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也是个机工。因此,这个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所有发明发现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中德国、美国贡献尤多。而且,其规模更加广泛,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第二次 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练习题1

两次工业革命测试题 1、工业革命最先产生于: 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麻纺织业D、丝织业 2、19世纪中期,如果从伦敦到巴黎作短期旅行,下列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使用: A、汽车、火车、飞机B、火车C、汽船D、火车、汽船 3、“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这段话说明了: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热情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D、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一百年4、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5、英国人对他们的发明很是骄傲,但下列成就中有一项不属于英国人的是: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船 6、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A、17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B、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期 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D、都发生在20世纪初期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科学与技术结合得特别紧密 8、在电气发明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 A、卡尔·本茨B、贝尔C、西门子D、马可尼 9、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 C、飞机的研制成功D、垄断组织的出现 10、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A、汽船B、火车C、汽车D、飞机 1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2、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史蒂芬孙——汽车 C、富尔敦——汽船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你可以通过下列()的方式到达欧洲A.坐飞机B.搭汽船C.开汽车D.乘马车 1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 B、水力织布机的出现 C、铁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地下党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与河南有关)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一九二一年,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工人的人数和工人斗争规模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这为中国共产党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中左翼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宣传,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当时,焦作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也基本如此。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入侵焦作,成立了福公司,开始在焦作使用先进的机械和技术开矿,修筑道清铁路,掠夺焦作煤炭资源。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重了焦作人民的苦难,为抵制外资入侵,中国民族资本家和河南地方政府组成中原煤矿公司,后经中英双方多次谈判,共同组成中福公司,分采合销,最高年产量达150多万吨。资本主义的发展,孕育着工人阶级的诞生和壮大,到“五四”运动时,中福公司和道清铁路在焦作的产业工人已达1 3万人。焦作广大工人和全国工人阶级一样,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为了争生存、争自由,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懈地进行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焦作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在焦作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同时,焦作地区的一些有识之士、青年学生也在不断寻求革命真理,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一些进步书刊如《新青年》等传入焦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为党在焦作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5月4日“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声援浪潮由北京波及全国。原在焦作、暂设开封的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同省会各学校一道,为废止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奋起抗争。9日,该校学生参加开封学生示威游行。13日,出席开封十五校联合大会。汤治中、胡汝奇等轮流演说,“悲中国之耻辱,愤政治之腐败”,“慷慨激昂,声泪俱下”。随后集体致电北京当局等“沥血陈词”。31日,不顾军阀赵倜威逼、恐吓,参加开封各学校总罢课,并组织学生分途演讲,奔走呼号,宣传、鼓动群众。报界谓“爱国之心,百折不回,大有白刃可蹈,国不可不爱之概”。 夏在北京、开封等地就学的焦作和沁阳、孟县、温县、修武、武陟及济源籍学生董希舜、武怀让等,借暑期返乡之机联络学界、工商界爱国团体,宣讲“五四”经过,呼吁科学、民主,宣传抵制日货,进一步扩大了五四运动影响,推动了民众的反帝爱国运动。 秋霍乱流行,势甚猛烈。月余间,沁阳、修武、武陟等县染病死亡者达数万人。 12月沁阳籍进步青年杨介人等为寻求革命真理赴法国勤工俭学。后于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冬武陟县木栾店民族资本家鲁连城独资兴办的武陟成兴纱厂建成投产。设备规

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12-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十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11道,考查频率79%。【真题例证】 1.(2019全国I卷,35)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项;抒发了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遵循了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突出了理性思维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C项。 2.(2019全国III卷,33)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 项。 3.(2018·全国Ⅰ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高级中学考试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介绍.doc

高考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介绍 高考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背景(1)国内:①革命前夕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等级森严。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③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尖锐的阶级对立是直接原因)。④财政危机严重,国王路易卜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条件成熟)。⑤启蒙运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2)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原因:路易十六准备武力解散制宪会议) 2、第一阶段: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制宪会议立法议会 (1)阶级属性: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2)措施: ①反封建的八月法令: A.内容: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 B.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但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因此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人权宣言》:

A.发布机构:制宪会议 B.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 C.意义: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对会君主专职制度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但实际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1791年宪法: A.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B.内容: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与《人权宣言》精神相违反 C.宪法颁布后,制宪会议让位于按宪法选举的立法议会 ④对外战争: A.原因:面临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等的武装干涉 B.概况:1792年4月,法国对外宣战,从而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对外战争。但战争开始时对法国不利,普奥联军攻入法国境内。 C.战争性质:战争初期阶段,对法国而言是正义战争 (3)统治结束:①统治危机:普奥等国武装干涉,联军攻入法国境内,革命处于危机中 ②结束的标志: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推翻君主制度 3、第二阶段:1792年8月1793年6月,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立法议会国民公会。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课题名称: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班级:高二十班 组员:吴宇杰陈钰杰 陈雨欣缪珊 苏佳文张佳敏 分工: 陈钰杰研究学习论文陈雨欣结题报告 吴宇杰制作ppt 苏佳文、缪珊找资料、填写张佳敏课题自我总结

研究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3、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让我们知道工业革命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鼓舞我们勇于创新

研究计划: 1.寻找相关资料 2.询问相关教师 3. 整理论文 4.制作PPT

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作用,它与技术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大发明也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的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其规模广泛,发展也较为迅速。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日本等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新的技术成果,便利了其经济迅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涉及范围:主要是棉纺织业部门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革命性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涉及范围:将蒸汽时代引入电气时

代、蒸汽改电力人类开始涉及高科技 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a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优质教案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基本形成:《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加深:中日《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加快:第二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次鸦片战争起点: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成为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统治势力。 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主义相互勾结,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毫无政治权利和自由。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毛泽东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 帝国主义 与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 与人民大众 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统

2020版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阶段十三 课时3

课时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考纲考点 近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 (1)牛顿近代力学体系。(2)达尔文与进化论。(3)爱因 斯坦*与相对论。(4)量子论。 现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 (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2)计算机与信 息时代。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从17世纪至今,西方科学技术诞生到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 的发展。 历史解释 (1)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的创立、量子论的诞生的历程,人类认识从宏观世界 深入到微观世界。 (2)中世纪生物界的统治思想是神创论,达尔文提出了 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对后世影 响巨大。 (3)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的发展历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及人类生产 生活的巨大变化。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材料及后世史学研究材料,实证近现代科学 技术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影响,认识科技发展推动社 会进步的影响。 唯物史观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等理 论,理解科技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客观认 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考点一近代物理学的成就

1.牛顿近代力学体系的创立 (1)内容 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广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2)意义?????①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 变性。 ②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③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考点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 1.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

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知识体系】 一、历史背景: 1、国际方面: 2 、国内方面: “ ”成为人民 的共同愿望。 二、表现 1、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⑴导火线:冯玉祥发动 ①原因:朴素爱国思想;军阀的内讧(主要) ②性质: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是北洋军阀走向分化的内在表现 ③影响:直接导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的溃败,推动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 ⑵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对内 , 对外 。要求 。 ⑶中共对孙中山的支持:掀起了一场全国性 的召开国民会议运动 内容:对内 ;对外 。 ⑷孙中山的逝世: ①时间: ②孙中山的活动及评价(见知识联系) 2、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⑴时间、地点: ⑵直接原因: ⑶领导机构: ⑷性质: 领导的, 发动的, 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 ⑸结果:面对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大资产阶级单独退出运动,民族资产阶级被迫退 出,工人阶级为保存实力而停止了罢工。 ⑹高潮: ⑺意义:是大革命时期 的高潮,给 和 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北伐战争准备了 基础。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 ⑴时间及对象: ⑵主力: ⑶特点:得到 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⑷意义: 小结: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为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进行作好政治准备.... ;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军的创办作好军事准备....;五卅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高涨作好群众基础....;两广统一以及国民政府建立作好牢固根据地...基础.. 。北伐战争的时机成熟了。 【重点难点】 1、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五卅运动”中的表现及反映的实质性问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举行罢工, 并同学生、商人成立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后期,工人阶级在困境中仍在孤军奋战,并取得了一些胜利成果。因此,工人阶级是先进生 (2)民族资产阶级初期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后期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统一战线。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又有与帝国主义封 (3)大资产阶级拒绝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和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他们与帝国主义的利益一致,是反动的阶级。

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 5、市场-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3、劳动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 4、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5、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

2020届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4 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4 两次工业革命错因归纳:对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成就、特点、影响方面的区别搞不清楚。 释疑解惑 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同点时间 18世纪后期~ 19世纪中期 19世纪后期~ 20世纪初期 开始范围一国(英国) 多国(英美德法) 标志性成就万能蒸汽机电力 能源煤电力、石油 新交通工具火车、汽船汽车、飞机 新兴部门机器制造业、铁路业石油化工、电器制造等支柱产业棉纺织等轻工业重工业 技术来源经验积累实验室 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工厂) 垄断企业 对世界市场的推动初步形成最终形成 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程度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和技术真正结合 相同点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阶级关系两大阶级的对立 社会生活城市化、环境污染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项。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3.(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

毛概第二章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 1.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2.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 C.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但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标准是唯一的。这一标准就是()。 A.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B.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C.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动员全民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C.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D.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5.在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 A.孤立顽固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发展进步势力 D.团结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 1.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有 ( )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敌人的强大 C.人民军队的弱小 D.共产党的领导 E.土地革命的开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是 ( ) A.它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B.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E.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 3.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依据是()。

法国大革命过程

法国革命时间表 波旁王朝 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 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 1789.5.5 三级会议召开,后改名“制宪会议”{第三等级} 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 8月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 1791.9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 1792.8.10 “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 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 1793.1 处死路易十六 6.2 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 秋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 1794.7.27 “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11.9 “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 1804.3 《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04.12.2~1814.1.3,1815.3.20~1815.6.22){资产阶级帝制} 1804.12.2 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1812. 兵败俄国【开始崩溃】 1813.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 1814.3.31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 1814.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3.1. 拿破仑登陆法国 3.20. 拿破仑重登皇位 6.18. 滑铁卢兵败 6.22.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1821 拿破仑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周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基本国情 社会性质:半封建半殖民地(通过以下几点内容来介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 国情对比:本国的历史对比清朝“盛世”到衰落(自嘉庆中叶后) 整个世界的现实对比 案例:1793年英使访华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马戛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验证地球是圆的 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启示 (2)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新纪元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过程: 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大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1921—1927)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成为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的条件: 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 4)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进一步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标志着毛泽东关于“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理论的基本形成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5、《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分析了九一八事变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特点以及当时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地主阶级的腐败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D.农民阶级的愚昧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农民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主义革命 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 )的范畴。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革命 6.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A.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的提出是在( )。 A.党的四大上 B.党的八七会议上 C.党的七大上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9.1939年,毛泽东在(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上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0.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进行完整表述是在( )。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11.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封建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 12.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顽固派 13.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顽固派 14.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 15.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美帝国主义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 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无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7.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8.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19.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 )。 A.农民革命 B.土地革命 C.群众运动 D.工人运动

1789年原则(法国大革命)

1789年原则 筱敏 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至今被认定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是因为其形式的激烈,赋有风暴的气势,符合“革命”一词内里的叛乱、摧毁一类的词义。一个时代需要有一个象征,人们为自己选择的象征物通常是明艳的、通俗的、戏剧化的。人们喜欢为历史虚设一个舞台,看历史被编撰成离奇惊险场景弘阔的情节剧在那里上演。1789年7月14日那些擂鼓呐喊的人们,摇旗冲锋的人们,砍断铁链放下吊桥的人们,一拥而上捣毁一座专制的罪恶象征物的人们……至今日,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人记得住埃利、于兰、杜里奥等等这些勇敢的名字了,尽管他们当初英雄一般在舞台中心穿过。然而稍纵即逝。一切都是无从把握的,没有个人的意义,他们的英勇因叠合在一起而构成一幕历史场景。这一突发事件本身,也并不具备改变整个社会内部生活的力量。使这一暴力场景具有了特殊意义,从而得以穿透历史的,是1789年的精神背景。 1789年留给人类真正的东西,是《人权宣言》。她值得我们用人类迄今所有的文字,书写在我们仰首可见的天空,无论这片天空是明媚还是阴黯。 但是,这种书写绝对不是1793年式的书写。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中描写过一种书写方式:国民公会会议大厅,这个“曾经是国王的舞台,现在变成了革命的舞台”的地方,在主席台的一边,站着一只黑色的木框,里面镶着《人权宣言》,宣言中上下分页的地方,绘的是一条模拟的王杖!台座后面矗立着一只高大的罗马仪仗钺,仿佛是言论自由的守卫者。……这样一种书写方式,自然离断头台就不远了。何况这个装饰权威的宣言,已经由1793年修改过了。 而第一代的革命者拉斐德门,在起草《人权宣言》的时候是绝不依凭王杖和罗马仪仗鉞的,也绝不可能把他们崇仰的天赋人权枷入具有威慑力的黑木框。 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反抗压迫,信仰、思想和表达的权利,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这些著名的1789年原则,为近代世界奠立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新的普世价值铺设了基石,它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以致人们在言说现代社会的时候,只能把1789年作为起点。潘恩在为天赋人权辩护的时候,指出:阿基米德关于机械功率的话可以适用于理性和自由。他说,“如果我们有一个支点,我们可以把地球举起来。” 1789年原则就是这样一个支点。 我所理解的革命,是人类中的先驱者,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生存支点的过程。没有光,也没有上帝引路的云柱或者火柱,他们还带着世代承袭下来的枷锁。想到这种情形我不能不心生崇敬。那些启蒙思想家;那些在森严的等级制中申说平等,申说自然权利的社会哲学思辩;面对不可更易的王权,宣称人民主权;面对千年蒙味,诉诸理性;面对惯于免冠下跪的臣民,呼唤公民权利和公民意识。那个为托克维尔称之为“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一切都在沸腾;每时每刻都有一本政治小册子问世”。 多少个世纪以来,平民在公共事物的舞台上连片刻也没有出现过,假如说他们也还存在,那就是成群地聚在台下,充当仰望、欢呼、拥戴圣主的角色,只具有极粗略的统计学意义,没有个人的面孔。现在,他们自己走到舞台上来了。当皇上按数百年的礼仪登上王座,盛典开始,第三等级一反旧例,毫不迟疑地像皇上、僧侣、贵族们一样也戴上自己的帽子。当朝廷下令关闭三级会议的会场,并在那里布满了军队,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却列队转向露天的空地,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二章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1923年6月—1927年7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第一次大革命是如何在中共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以及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的沉痛教训;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及其对国共两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的过程、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危害及其经验教训。 本章重点: 1.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4.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5.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本章难点: 1.党在第一次大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及其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及其对国共两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计划学时:14学时 第一节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第一次大革命开始时的国内外形势 1.国际形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⑴苏联的巩固与发展,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继续高涨。1920年冬,苏俄人民和苏俄红军赢得了粉碎协约国武装干涉的胜利,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接着在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无产阶级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也在继续高涨。在土耳其,爆发了凯末尔革命;在印度,爆发了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对中国革命是有利的条件。 ⑵帝国主义国家进入暂时的稳定时期。“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相继被镇压下去,各帝国主义国家摆脱了战后的经济、政治危机,进入暂时的稳定时期。这种“稳定”持继到二十年代下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几乎都恢复和超过了战前水平,美国则出现了“柯立芝繁荣”。 帝国主义国家暂时的稳定,使它们可以联合起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反对和破坏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阵营内部可能出现更多的投敌和叛变,这是对中国革命不利的国际条件。 2.国内形势。主要表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