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色彩体系

第三节  色彩体系
第三节  色彩体系

第三节色彩体系

色彩体系(colorsystem)是为了系统地把握色彩的整体特性而建立的一种方式。常用的色彩系有“蒙赛尔色彩体系”、“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日本色研配色体系(P.C.C.S)”等。把握各类体系的特征,理解其分类及表示方法,根据使用目的选用最恰当的色彩体系,这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一、蒙赛尔色彩体系

这是美国色彩学家蒙赛尔(Albert H.Munsell)1905年发表的色彩体系,之后经美国光学学会(O.S.A)进一步改进完善为“蒙赛尔体系修订版”,能够用数字和记号正确表示三属性是它的最大特点,因此,日本工业规格(JIS)采纳了蒙赛尔体系,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色相用H(hue)表示,色相环(colorcircle)以红(R)、黄(Y)、绿(C)、蓝(B)、紫(P)五色为主色相,在相邻色中间插入黄红(YR)、黄绿(GY)、蓝绿(BG)、蓝紫(PB)、红紫(RP),相对位置的两色为物理补色。如图3—3—1。然后以这几个色相为基础,再从每一个色相中分解出10个色相,共可表示出100个色相。色相中的5表示标准色相,所以“5R"是标准红、“2R'’是接近红紫的红、“8R'’表示接近黄红的红。明度,用V(value)来表示,最理想的黑为0度,最理想的白为10度,在0—10之间等间隔地进行分割共可分为11个等级。但现实中物的色绝对的白或黑是不存在的,所以就分为9个等级。因为纯色的位置,是与同明度的五彩色相对应而设定的,因此,各色相中纯色的明度是不同的。纯度用C(chroma)来表示,无彩色为O,到纯色之间以渐增的等间隔均分出若干纯度等级,五彩色到纯色之间的距离,根据色相的不同而不同,红、黄红、黄等距离较远,而黄绿蓝等则距离较短。因此,各色相的纯色位置不论是明度方向和纯度方向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使用纯度更高的色料,则色相的纯度等级会得到扩展。各色的表示方法是用色相·明度/纯度(H·V/C)表示。有彩色如红色的纯色表示为“5R·4/14"。无彩色(neutral)则用打头字母“N”加阶段级数来表示,如“N7”、“N8”等。蒙赛尔色立体本身形状酷似大树,故有时称之为色树。

二、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

(Ostwald ColorSystem)(参考彩页P9)奥斯特瓦尔德(WUhelmOstwald)是德国化学家,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于1921年发表了他独立完成的“奥斯特瓦尔

德色彩体系”。这个色彩体系的最大特点是非常容易计算出色彩的混合比,即纯色量的计算,所以对色料混合和调和配色,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和企业。这一彩体系设定了所谓纯色、白色、黑色三色色域的三角坐标,内部采取了色混合分配构成法,即白色(W)+黑色(B)+纯色(C):100%,但是这个混合率是按着旋转混色圆盘求得的,并不完全适合于作为色料的混合率。色相环中取红对绿、黄对蓝的补色对为四原色(*根据海伦格的四原色说),以中间插入的8个色相为基本色相,又各自三等分共有24个色相,用1-24色相号来表示。色相环直径两端的色为物理补色关系。这个色相环是按光谱色沿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列,但按顺时针方向自黄至蓝绿以1-24编号标定各色相。各色的表述方法是“色相号/含白色量号/含黑色量号”。如焦茶色表示“5PL”,含义是色相号是5,白色量为3.5,

*注释:海伦格四原色说是德国生理、心理学家爱瓦德·海伦格(EwaldHer-in9)1872年发表的色觉理论。他的色觉基础是两个相对立的色对,红色对绿色、黄色对蓝色,而且还有相对应的白与黑,这个基本色相就是色知觉的主体,也是向大

脑传播色信号的基础。奥斯特瓦尔德在色彩方式中采纳了这一学说,在旋转混色圆盘中,使这四色相互对应,在它们之间配置橙、蓝绿、紫、黄绿,分成8个色相的分类,再各自3等分构成24色相的色相环。

三、P.C.C.S

(Practical ColorCoordinate System)(彩页P9)这是日本色彩研究所1964年发表的色彩体系,称之为日本色研配色体系。是综合蒙赛尔和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的优点整理出来的,从色彩表示开始,作为根据系统色名与色调进行调和配色的配色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色相环以红、黄、绿、蓝为基础色相,加入相对应的4个补色,成为8个色,再加上红橙、黄绿及其补色,共为12色相。在12色相间插入12色相为24色相(图3—3—6),24色相间再插人24色相构成48色相的色相环,色相环直径两端相对应的色为心理补色。另外,在色相环的三等分点处配置了色光三原色(用白色三角星指示)和色料三原色(用黑色三角星指示)。明度的表示方法,是白与黑之间依照感觉进行等间隔划分,将明度划分为

17个等级,并且表示出了9个等级。纯色位置的确定方法,是首先确定与之有相同明度的无彩色,在与无彩色相对应的位置上设定纯色位置,方法近似于蒙赛尔色彩体系。纯度的表示方法,是在各色相的五彩色到纯色之间进行等间隔划分,五彩色记号为O,依次与纯度的序号或记号S(saturation)组合起来为1S、2S、3S 等,用它来表示色彩纯度的等级。各色的表述方法为“色相号或色相记号一明度一纯度”,如纯黄表示为"8Y—8.0—9S"。P.C。C.S色立体中各色的纯度标度都相同的处理方式等与蒙赛尔方式有所不同。

二、描绘技法

1.图案着色的顺序:

A.设计草稿

B.将草图用拷贝纸复下来。巴将复下的图案线稿田铁笔或硬质铅笔刻印在绘图纸或白板纸上。如果纹样很细碎,或以线条为主,就应先涂好底色,再行刻印。D.开始着色。分填色法和盖色法两种,如前面所说先涂好底色,再在上面画纹样的是盖色法。直接在白纸上着纹样色称填色法。填色法适宜描绘图形比较大块的纹样。此方法颜色重叠少,还适合于作色彩鲜明的图案。

2.常用施色方法:

A.平涂:将调好的颜料均匀地涂画在规定的位置和范围内。通常的要求是色层平匀,边缘齐整。平涂的关键是调色,一是要掌握适当的浓稠度,太稀了涂不匀,太干了涂不开。二是要调透调熟,所调颜色要完全混合。

B.渲染:渲染是一种颜色有浓淡变化的画法,多用于小面积色块描绘,如花瓣、人物面部等。颜色用水彩色为好。方法是在需要着色最深的部位涂上所需的色,水份要多一些,可略微汪起来。然后用含适量清水的毛笔,把所施颜色轻轻往下拖,就出现了深浅变化的颜色。

C.勾线:图案中线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线形应用不同的工具和笔法去画,才能勾出各种有特色的线条。

D.接染:也是颜色有浓淡变化或色相退晕的画法。其方法是将退晕的两色在着色的范围内各涂一半,然后乘颜色未干,用一枝干净羊毫毛笔,把笔峰抹成扁形,在两色接头处来回拖抹,直至两色的过渡感觉自然为止。

E.喷绘:喷绘用喷笔进行绘制。喷笔所需气源由空气压缩机通过皮管提供。喷绘的技法比较复杂,这里难以详细介绍,只能简要说一下。喷绘除了要掌握好喷笔的性能,还要学会剪制用作遮挡喷雾的纸形,有了这些纸形在喷绘时作遮挡,才能喷绘出规定要求的形状。一个复杂的图案往往需要几十张纸形,进行几十次喷制才能完成。

喷绘需要的器个设备比较复杂,一般难以自备,如果不是要求色点很细很匀的画面,可以用简易方法代替。作法是将要喷施的颜料馀在三角尺的尖角部位,(颜料量不宜过多),然后用小刷子<旧牙刷即可)由尖角内向尖角外刷拭,颜料就会呈雾点状落在纸面上,有类似喷绘效果。

第四章装饰色彩的表现技法

、常用表现技法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自身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以求达到它的目的。装饰色彩也不例外。它要求在平面上,以散点的组合方式将物象的色彩进行概括性的归纳、整理。因为归纳和整理本身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倾向,因而就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描绘方法。如前面所谈到的色彩的调和和配置,对比色的应用,画面的构成因素(均衡、对称、适合、分隔、统调),等等,这些均可列入描绘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形式和手段,这些形式和手段能使画面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如:1.点绘法

点绘法是把西方点彩画派的画法运用到装饰色彩中去,将色彩用点的形式描绘在形态中。式多种多样,如点的大小、点的方向都可以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2.线绘法

将色彩用线的形式描绘在形象上,使画面产生线纹感。

3.面绘法

张画有单个或多个形象组合,将这些形象归纳成不同的块面来描绘,使画面形象更加明确。

4.线、面绘法

线与面结合的方法是将画面形象用—种颜色勾画出来,其中形成的面用另外颜色填上。画面形成的线面结合使形象分明、结构明确。

5.点、线、面绘法

点、线、面的描绘是综合的手法

6.透叠法

它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地运用,目的是使画面更加丰富。画面的形象与形象重叠在一起时,可以采用透叠法。此法既可以保证每个形象的完整性——不因重叠而破坏局部形象,又可用色彩的转换形式,描绘出每个具体形象。透叠使画面有另—…番浪漫情趣。

7.渲染法

渲染法是利用含水较多的色彩由浓到淡的渲染。渲染的特点是细致、微妙。画面有时有工笔重彩的效果,有时有水彩画的湿涂衔接的韵味。

二、特殊表现技法

这里所指的特殊表现技法是指采用不同工具和不同材料的混合运用,使画面产生特殊的效果(多指肌理效果)。

材料的表面无论是光滑的、粗糙的、细腻的、坚硬的,都是由材料和触觉产生的,而绘画的肌理是视觉觉察的肌理。不管画面有多么强烈的笔触或由特殊手段营造出的肌理,它不是用手去触摸到的,而是通过眼睛感觉到,并反馈给大脑,经过分析、综合、概括而产生出美或不美的感受。

1.彩色铅笔与水性颜料混合法

采用水性颜料做个底色,然后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彩色铅笔由浅至深地描绘形象。种非常细致的纹理。

2.水性颜料与油性颜料混合法

最后画面形成一水和油本来是相互排斥的矛盾关系。在画面上利用这种排斥关系,可以营造出极富趣味的肌理效果。如将油性材料(油画色、油画棒、蜡及油墨)局部地皴擦,然后用水性颜料去描绘。由于油性颜料对水性颜料的排斥作用而产生一种斑驳陆离的效果,显示出自然、神奇的情趣。在制作过程中,有时可用刀片刮,有时可用刀片刻。如此画面更加斑斓凝重,色彩更加晕化飞扬,画面也就极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3.剪贴法

以现成的不同彩色纸或图片为原材料,剪下所需要的形状,将它们拼贴在画面上,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形式与结构显得稚拙而有童趣。如果所选的材料色彩、

纹理和画面的内容色调相吻合,那就更加趣味无穷。

4.特殊纸的利用

这里所指的特殊纸张是指纸的本色、纸的纹理;也可以自制,即利用较柔软的纸贴在卡纸上,做出不规则的纹理,再进行绘制。这样可以达到捉摸不定、时隐时现的效果。

5.干画法

所谓干画法就是用水粉颜料少加水甚至不加水,在画面上皴、擦、拖而形成千枯效果的画法。

花卉图案设计是现代图形设计中最为重要、最为广泛运用的题材和内容之一。如服装的面料设计,陶瓷的装饰纹样设计、装潢的标志设计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中墙纸及地毯纹样的设计等等,都无不体现了花卉图案的设计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花卉图案的设计与运用,在我国已有的悠久的历史。早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敦煌藻井图案十,花卉图案就l叶有很大的比例,无论在造型还是色彩的运刑力而,都是令人称绝的,如其中的莲花纹、卷草纹,造型巧妙,穿插有序,而色彩则显得典雅、稳重井富于层次变化。柞传统的纺织品及陶瓷艺术晶中。花卉图案造型的运用更是多姿多彩,如唐代的织锦,末代的绢姓织品,花卉图案均占J·很人的比例。朴陶瓷艺术巾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咀大量运川』·花卉图案这一方法进行装饰。而八现代的许多装饰性的图画、油画、壁画、雕塑等乙术品中,你都会欣赏到出于不同艺术家手笔中那些美妙绝伦的花卉图形。由此可儿花卉图案艺术耳已深深地根棺于热爱生活。热妥艺术的人们心中。

花卉图案的设计.与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及风景图案等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基本是一致的,都要经过观察与写牛,具本造型训练,单独纹杆组织、二方连续纹样的组织、适合纹杆的组织、叫方连续纹样的组织等步骤。形成个完整的图案设计体系,这十仲系是以由浅人深地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这种是一种切实叫·行的学习方法。下面找们循序进行举例说明。

对花卉的观察与叮生,是花卉同案设训的业、型手段,在写牛的过程中,心注意并仔细地观察好所要写生的花卉的生尺规律及特性,如从花萤到花外叫的变化过程、花瓣的造耻及瓣数、花蕊的特点、是单蕊还足寒蕊、足长还是短等等,

特别应注意此花膨的各个观察角度,看看哪个角度最能休现其造型特朴,布的花形『画特秆个明显,而侧面特征却很生动,如玫瑰化,止画特钔:和月季及牡丹寸㈢差正儿而侧四则更易表现(参看玫瑰花例图)、说到叶子的造型,则应观察其外形特仆,是同叫还是尖¨㈠nf脉是对生还是互生。这些信息会通过写生输入你的没汁意念叶中去的,会使你八设计中做孙厶中有数、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强调观察与与生的重尘性就在于此。

从写生的资料到图案的设计,这需要经过——个兴个造卫的阶段,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将写生的资料转化为图案造犁,这是一个关键的过程,这个过秤掌握好了,将会为往后的齐种设计刊下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要求将花卉的花苞与叶子部分分开来进行单独的归纳与概括,川练,山繁到简,山不规则到规则等造皿变化,而施以。气线面衅装饰手法。使之成为今后设计小的各种图案组织的基个形式。

有—个基本形之后,下一步骤就是将所变化㈩来的暴本造犁有,序地组织成‘个垆独的图案。纽纠的方法是将花与叶的造型以均衡式反对称式两种方式进行组台,使之成为一十既简申父完整的中独图案。再以不同的色彩效果宋表现其不凡的魅力。

二方连续图案是图案没汁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恃㈠,l独的图形以卜、下或左、打的形式来进行排列的长条形图案。一般适用于边缘装饰.服装、陶瓷。在包装设讣中最勾常用。二方让续的组织挤式变化极为丰富。一般可分为八种不同的排列格式。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其排列的韵律尘化.如疏密、大小、色调等变化,以期达到上鞋的视觉效果。

、花卉图案设计着色的步骤

图案设训的步骤可分为以下步骤

①设计草图----用铅笔进构图设计。

⑦拷贝草图----将设计草图拷贝卜来。

①首底扣—----指正稿卜的图案底色。

④拷贝币移——将拷正好的草图再拷LJ氐色(用较硬的

铅笔或钛笔辞)。

①着图形包以土次关系为序将行补造犁的色彩着

上。

色彩基本理论

设计师必修课:色彩构成基本理论知识 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二、色立体及表色系 1.色立体 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

关于美术的基本知识

关于美术的基本知识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 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 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 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 “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 了。 【造型表现手段】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如绘画借助于色 彩、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这些手法和手段,通过 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这些造型艺术各自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并决定了这些 艺术各不相同的表现法则,关系到塑艺术形象的成败,以及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 术家对造型表现手段的规律性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艺术创作能够表现新的 生活内容和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爱好的必要条件。 【黄金分割】亦称黄金律、黄金比例。在一条线段上,按照最佳长短比例,将 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 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二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 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 空间的幻觉。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画等,不要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 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精选.pdf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入门大全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 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 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 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色彩的)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 图1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 图2

二、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 “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三、色彩的表现手法 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 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 无共同之处。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 图3 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 展展,缺乏质感,给人柔软的感觉(图4)。 图4

色彩基础课程标准

色彩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色彩基础 课程编号:JSJ23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 学时:15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 是计算机广告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巩固扎实的造型能力,熟练掌握视觉语言规律和视觉造型修养,集观察感受、分析思考和动手为一体的一门重要实践性课程。 水粉画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在课堂写生时为大多数学生采用。静物画则是受众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础色彩理论,自然光色变化规律,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表现方法,熟悉水粉画的性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色彩认识、表达能力。通过教师讲授有关知识、绘画技法并通过学生的绘画实践使学生在掌握色彩的一般规律和技法的同时提高绘画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审美情趣和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二、设计思路 根据设计专业的需要,训练专业色彩的思维方法和色彩整体关系的处理能力,以阶段性的课题训练为手段,重点放

在追求体验色彩组合关系的美感训练上,以达到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色彩知识、正确的色彩思维方法、基本的色彩表现技能,提高色彩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的综合性目的,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系统学习与认识的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相关的色彩现象及原理,掌握色彩在运用中的一些相关规律及技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的色彩理论 和观点,使学生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技法,培养感知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今后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及实作基础。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作为设计工具。其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加强色彩的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掌握色彩基本理论知识,色光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水粉画课堂写生的基础方法和步骤。要求运用水粉的基本技法,结合以前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造型知识,有意识的表现对象。逐渐转向色彩表现的探索及其运用上,通过对繁杂对象的表现和更为熟练地运用丰富的表现技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色彩修养及艺术素养。 了解色彩构成的含义、历史以及和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掌握色彩构成的构成要素。从理性的角度和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的高度为各种专业的艺术设计提供色彩设计的 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熟练掌握和学习色彩中的不同种类的

高中美术公开课教案《色彩基础知识-水粉静物》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水粉静物》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色彩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和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的理论知识和色彩变化的规律。从而能较好的掌握水粉工具与颜料的性能,并掌握水粉画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的观察方法和临摹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水粉临摹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学准备: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准备好静物;范画3-4张;色彩幻灯(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 (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名称。例如红、黄、蓝等颜色。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例如淡黄、柠檬黄、中黄、土黄、深黄等颜色。 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 (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 原色:任何颜料都无法调配和组合出来的色,又称一次色。例如大红、柠檬黄、湖蓝。 间色:用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例如红与黄、黄与蓝、蓝与红等混合而成的橙、绿、紫就是间色。 复色: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就是复色。例如红与黄与蓝的混合所形成的黑浊色就是复色。 (3)色彩的冷暖:有些色彩会形成暖的感觉,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就会联想到火、太阳的炙热和温暖,也就会在心里产生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红色、橙色、黄色称为暖色。当见到蓝色、绿色、紫色等则会联想到蔚蓝的大海、树荫的凉爽,就会在心里产生冰凉和寒冷的感觉。所以我们把蓝色、绿色、紫色称为冷色。 2.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时,由于物体不同,其吸收与反射的色光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物体分析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要重视和理解物体三大色彩的变化规律。 (1)固有色:指物体本身的色彩,例如黑头发、蓝天、白云、红苹果等,其中的黑、白、蓝、红就是固有色。 (2)光源色:指光的色彩,一般考场都是设在教室,光线是从室外射进来的太阳光,色调偏冷。另外其它有很多光源色,例如灯光。 (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色彩。一般情况是物体越光滑,受环境色的影响就越大。 3.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 在认识和表现静物的色彩关系时,一定要用单色表现出物体的外形及明暗的变化,特别是考生一定要掌握用单色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在头脑里形成一种画面大的“黑”和“白”的素描关系,许多考生一开始就去分析和研究色彩关系,结果画面色彩和明暗关系越画越灰。要记住的是:只有当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正确,这张色彩试卷才会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4.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

色彩理论基础

光色原理 对于色彩的研究,千余年前的中外先驱者们就已有所关注,但自18世纪的科学家牛顿真正给予科学揭示后,色彩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色彩是一种涉及光、物与视觉的综合现象,"色彩的由来"自然成为第一命题。 所谓色彩术语,即色彩的专用名词。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一方面是基本知识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阐述色彩原理与规律的必要的中介语言,所以应在开始就作为讲解的内容。 经验证明,人类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是通过发现差异,并寻找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来实现的。因此,人类最基本的视觉经验得出了一个最朴素也是最重要的结论:没有光就没有色。白天使人们能看到五色的物体,但在漆黑无光的夜晚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倘若有灯光照明,则光照到哪里,便又可看到物像及其色彩了。 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17世纪后半期,为改进刚发明不久的望远镜的清晰度,牛顿从光线通过玻璃镜的现象开始研究。1666年,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他将一房间关得漆黑,只在窗户上开一条窄缝,让太阳光射进来并通过一个三角形挂体的玻璃三棱镜。结果出现了意外的奇迹:在对面墙上出现了一条七色组成的光带,而不是一片白光,七色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一色紧挨一色地排列着,极像雨过天晴时出现的彩虹。同时,七色光束如果再通过一个三棱镜还能还原成白光。这条七色光带就是太阳光谱。 牛顿之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告诉我们,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象感觉,产生这种感觉基于三种因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即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反射出来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觉。 光、眼、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色彩研究和色彩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亦是色彩实践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光、可见光、光谱色 要了解牛顿发现的光色散现象的产生原因,还须从光的本质中寻找答案。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结合小学美术人美版教材安排,笔者选择了《红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这两课作为三年级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课的起点。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笔者希望学生通过这两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并感受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黄色带给人明亮、温馨的感觉,蓝色带给人凉爽、清静的感觉。 游戏激发课堂活力在《红色的画》一课伊始,笔者设计了故事导入。师: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如何呢?生:小鸟找不到家了;不能画带颜色的画了;分不清早上和晚上了。师:颜色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生:颜色对我们很重要,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颜色。师:你能说出几种认识的颜色吗?在这么多的颜色中,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生:红、黄、蓝。师:这三种颜色,人们又把它们称为三原色。以提问导入新课,一方面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激发兴趣;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学习内容的重视。笔者在《黄色和蓝色的画》一课的教学时,也设计了一个变色游戏。师:(展示学生作品)上节课同学们画了《红色的画》,调出了各种各样的红色,作品非常丰富。这些作品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生:喜庆、热烈、欢快……师:如果这幅画换一些颜色呢?同学们还能感觉到欢快、喜庆的气氛吗?(课件演示换成蓝色的画)生:感觉冷清了。师:再换一些颜色,感觉如何?(课件演示换成黄色的画)生:比蓝色好点,但还是不如红色的喜庆。师:(揭题)同样一幅画,用不同的颜色,竟然能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色彩的奇妙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色和蓝色的画。(板书课题)利用学生的作品进行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色彩的变化,也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促使其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直观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多次欣赏。欣赏的内容有视频,也有图画。有画家的作品,也有同龄儿童的习作……第一次,笔者请学生欣赏了一段过年时的视频,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亲自感受红色所带来的美感,使其瞬间融入到热烈的氛围中,

色彩基础理论要点

色彩学、色彩艺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模型 色彩学研究给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确定了探索的方向原则,同时也为对于人类生存而发生意义的“色彩”确立了科学的定义分类法则,可以帮助人们明晰色彩的基本概念。而色彩艺术或色彩设计正是在对这些对基本概念的逐步明晰后找到了自己的方法与途径的。在色彩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从各自解答不同问题的角度出发,得出了各不相同的基础理论模型: (一)哲学范畴的定义分类: 1.自然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分类1 ?自然色彩 自然物体将白色光分解吸收并在空气介质漫、散射光以及环境光的影响下反射出其余的光色,于是在人类的视觉知觉中形成了色 彩的可辨别信息。构成自然色彩视觉信息的必要条件为光、介质、 对象、环境、视觉。自然色彩无所谓美的创造,但从自然界序列结 构纷纭的色彩关系中人们能够得到不同层级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判 断,将这些审美经验归纳并进行重新创造,就代表了色彩审美活动 的出现。 ?设计色彩 出于色彩信息的识别、记忆、审美感染、诉求调动等人类社会行为的具体目的,依靠色彩审美活动的经验与理论、方法对自然色 彩材料进行的归纳、创造、组织关系、编排序列,所得出的色彩关 系即设计色彩,设计色彩的关系要素为:色相、明度、纯度、冷暖、 位置、形状、面积、方向。人类历史上一切主观运用色彩材料进行 审美创造的活动都包含在内,包括绘画色彩。 2.固有色与概念色彩的分类2 ?固有色 通常出现在绘画色彩教学语言的学术名词,指对象色彩的原始属性——没有其他环境干扰的物体原始色相,被定义为固有色[Local color]。重点指色彩的物质属性在再现该色彩过程中对视觉判断的决 定性影响。通俗地说,我们画一朵牡丹花,描绘花瓣的色彩是依据1此分类法比较普遍地被大家所接受,近见于赵周明《色彩设计》,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 版社2000年,第1~3页。 2李广元在《绘画色彩系统》一书中曾经深恶痛绝地抨击固有色观念,认为固有色观念对于画家的色彩创造是一种局限和理论误导,容易导致画家形成概念色彩的感觉。见李广元《绘画色彩系统》,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7~31页。刘永奎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1998~2000年度的硕士研究生色彩课程教学中,首次明确地提出概念色彩概念对固有色概念的修正意义。

色彩理论基础

色彩理论知识(01) 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二、色立体及表色系 1.色立体 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球体的立体模型。它的结构经了比地球仪的形状,北极为白色,南极为黑色,连接南北两极贯穿中心的轴为明度标轴,北半球是明色系,南北半球是深色系。色相环的位置则赤道线上,球面一点到中心轴的重直线,表示纯度系列标准,越近中心,纯度越低,球中心为正灰。 色立体有多种,主要有美国蒙赛尔色立体、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日本色研色立体等。 2.蒙赛尔表色系 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一>.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色彩基本理论知识

色彩基本理论知识 色彩的四要素 1、色相:色彩的本来面貌。色环。物体本身固有色。 2、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3、纯度(饱和度、彩度):色彩的饱和程度或鲜浊程度。 4、冷暖:指色彩的补色和对比色关系,是色彩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从色相上说,有亮色调(高调)、灰色调(中调)、暗色调(低调); 从纯度上说有高纯度色调和低纯度色调; 从冷暖上说,有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调, 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绿色与紫色称为中性色),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将对比的冷暖色并列,冷暖感觉会更加鲜明,冷的更冷,暖的更暖,这种冷暖同时放在一起对比的现象,称冷暖对比。 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类似色 在色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邻近色 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 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对比色 在色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之色(含其邻近色)称对比色。 补色 色环中任何两色混所得的新色与另一原色互为补色,也称余色。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皆属补色关系,绿的补色是红色,红的补色是绿色。 1.什么是色彩? 答:所谓色彩,是色与彩的全称。色是指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产生的感觉。彩是指多色的意思,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光刺激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感。它是由光线,物体和眼睛三个感知色彩的条件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人们都无法准确地感受色彩。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在接受光源照射时,由于物体性能不同,所以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力也不同。平时所看到的物体色就是受光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刺激视神经而引起的感觉。例如物体的红色,其色彩是吸收了光源中的一些单色光,反射出红色光而形成的。 2.什么是三原色?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

色彩基础知识全解

色彩基础知识 第二章色彩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 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 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 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 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 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 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 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 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理论知识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理 论知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理论知识 1.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使用中国传统的纸墨笔砚以及中国画技法创作的美术作品。 2.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 3.版画: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4.素描:一般指为记录形象或者绘制草图二创作的单色画,也可以作为单色的画种进行创作。 5.卡通画:是英语“cartoon”的汉语音译。通常指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者幽默感的插图、绘画,也指画风抽象、情节比较喜剧化、通常以儿童会为对象的动画片。 6.卡通画的艺术特点:卡通形象常常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再运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其特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特征。 7.人物头部部位是反映人物特征的最主要地方。五官:人物画法中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8.三原色:①光谱中的三原色指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②指颜料或染料中的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9.色相:色彩的相貌名称。

10.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 11.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12.色调:一幅美术作品中突出的色彩倾向构成作品的色调。 13.补色对比:色轮中成180°相对两色的对比,是色彩对比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关系。如黄—紫,橙—蓝,红—绿。 14.冷暖对比:人们根据经验,把色彩分为冷暖两大调子。倾向于红、黄、橙的色调为暖调子,倾向于蓝、绿的色调为冷调子,冷色、暖色互为对比色。冷暖是相对而言的。 15.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一定内涵的视觉符号。 16.标志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城市、企业、商品、团体、活动、机构等类型的标志,一是交通、安全、场馆、产品使 用、质量操作等类型的公共标志。 17.标志设计的原则:简洁明了,便于识别记忆;定位准确,内涵深刻;新颖独特,造型优美;具有较长的时效性与较广的适用范围。18.民间剪纸:剪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我国北方地区俗称“窗花“,其寓意美好,构图完整饱满,造型大胆率真,常用移花接木手法,巧妙组合人物、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北方剪纸多以粗犷简约为特征,南方剪纸则以精巧秀美而着称。 19.年画:民间过农历年时张贴的表现欢乐吉庆气象的图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是中国古代民间年画的三大着名产 地。

美术教案 《色彩基础知识》

美术教案《色彩基础知识》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基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内容的一节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的美术课。计划1课时,45分钟。本次课的重点是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及基本知识,难点是如何正确的使用色彩表现作品。 本设计中主要通过色彩运用实例的分析启发学生构思,通过分析讲解色彩基本知识及运用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使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引导获取络相关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运用的能力和方法;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过程,提高对色彩的理解,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的方法。能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 能够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评价他人的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色彩的学习形成一定色彩知识概念和常识,培养对色彩知识的求知欲。 通过对生活中色彩的关注与鉴赏,提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

美的热情,促进审美修养进一步提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学生是泉州市东海中学的初一学生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色彩很熟悉,但并不具备对色彩知识的深度了解。 学生对色彩知识有这浓厚的兴趣 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学生普遍思维活跃,能积极并有条理地发表个人观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模式:情景引入→发现探讨→深入研究→实践提高→归纳小结。 活动实践学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 多媒体教室。 专门为本节课制作的课件。 色彩运用的实物和美术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播放幻灯片两幅作品(黑白、色彩)展示实物和作品。 提问:对比一下,你觉得哪张更好看? 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的基础知识,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大千世界的色彩,共同感受世界的美好,领略色彩的神奇魅力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教学-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教学 结合小学美术人美版教材安排,笔者选择了《红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这两课作为三年级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课的起点。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笔者希望学生通过这两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并感受红色带给人热闹、喜庆、欢乐的美感,黄色带给人明朗、温馨的感觉,蓝色带给人风凉、冷清的感觉。 游戏激发课堂活力 在《红色的画》一课伊始,笔者设计了故事导入。 师: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如何呢? 生:小鸟找不到家了;不能画带颜色的画了;分不清早上和晚上了。 师:颜色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生:颜色对我们很严重,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颜色。 师:你能说出几种认识的颜色吗?在这么多的颜色中,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 生:红、黄、xx。 师:这三种颜色,人们又把它们称为三原色。 以提问导入新课,一方面符合儿童的奇怪心理,激发兴趣;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认识到色彩的严重性,从而加强对学习内容的重视。笔者在《黄色和蓝色的画》一课的教学时,也设计了一个变色游戏。 师:(展示学生作品)上节课同学们画了《红色的画》,调出了各种各样的红色,作品非常丰盛。这些作品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xx、热闹、欢乐…… 师:如果这幅画换一些颜色呢?同学们还能感觉到欢乐、喜庆的气氛吗?(课件演示换成蓝色的画)

生:感觉xx了。 师:再换一些颜色,感觉如何?(课件演示换成黄色的画)生:比蓝色好点,但还是不如红色的喜庆。 师:(揭题)同样一幅画,用例外的颜色,竟然能给我们产生例外的感觉。这就是色彩的奇异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色和蓝色的画。(板书课题) 利用学生的作品进行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色彩的变化,也给学生带来了剧烈的视觉冲击,促使其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直观欣赏,培养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多次欣赏。欣赏的内容有视频,也有图画。有画家的作品,也有同龄儿童的习作…… 第一次,笔者请学生欣赏了一段过年时的视频,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亲自感受红色所带来的美感,使其瞬间融入到热闹的氛围中,就不难理解,红色是中国人传统喜庆的颜色原由。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从而养成注重观察生活的习惯,树立生活美术的理念。 第二次,引导学生欣赏书上作品及两幅色调例外的画面。从纯正红色产生的美感,到例外红色使画面更丰盛,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欣赏、对比的过程中,感受例外红色作画所带来的层次美感。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同时让学生对色彩的变化与绘画创作产生更剧烈的尝试愿望。 第三次,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一方面是感受绘画的例外表现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给学生以启发,绘画的内容既可以选择各种红色的东西,也可以表现喜庆喜悦的场面,还可以画自己想表现的东西,这样学生的绘画范围就宽了,学生自己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 简化作业,练习重点

《色彩学》基础理论

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一 一、光的本质 17 真正对色彩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7年通过三棱镜分解出 来开始的,称为可见光谱色,投在垂直的白色立面上呈现一种连续的色带,相互渐次变化,分为七色。光学上把这种使白光分解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而人的视觉对从380~780nm(纳米或者毫微米)这一极小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最为敏感,这叫可见光谱。 二、色光混合的规律 蓝、绿、红三原色光的等量混合是色光混合的最基本的规律,当三原色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白色光。红光与绿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黄色光;红光与蓝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品色光(也叫洋红);绿光与蓝光等量混合时,形成青色光。 若两种色光等量混合时形成白光,这两种色光之间的关系为互补色光 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二 第一节色彩的属性 一、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波长的色光显现出的色彩感觉。一个画面,主要的色彩倾向往往是色相起作用。 2、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明暗的程度。色彩明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种是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因为光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 3、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度。孟塞尔色立体中采用了14级的纯度变化。红色纯度最高,为14级,黑白灰纯度为零,橙、黄、紫居中,纯度最低的为蓝、绿色。 第二节色彩的混合 色彩的混合有三种基本形式: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称为加色法混合;颜料的三原色品红、柠黄、湖蓝混合,称为减色法混合;还有一种是空间混合。 一、加色法混合 加色法混合是色光的混合,它的特点是:色光的明亮度会随着色光的混合量增加而增加,习语称越加越亮 二、减色法混合 各种颜料、染料和涂料的混合属于减色法混合,由于物体对光谱中的色光有吸收、反射作用,其中吸收就相当于减去的意义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有空间混合和旋转混合两种,与色光的混合有相同之处,也是色光传入人眼在视网膜神经感应传递过程中形成的色彩混合效 空间混合是另一种混合方式,将几种色彩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距离观看,使其在视网膜上达到难以辨别的视觉调和效果,也就是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由于这种混合受到空间距离以及空气清晰度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空间混合。 色彩的表述与色彩体系 “色立体”。 孟赛尔色彩体系,以及由奥斯特瓦德创立的奥氏体系。 孟赛尔表色体系(M.C.S) 在孟氏色立体的色相环中,(见范图:孟塞尔12色相环)以红(R)黄(Y)绿(G)蓝(B)紫(P)为5个基本色。在相邻的色相间各增加黄红(YR)、黄绿(YG)、蓝绿(BG)、蓝紫(BP)、红紫(RP)构成10个主要色相,每个色相又详分为10等分,

达芬奇调色基础 色彩理论

一、光与色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光就没有色。一般而言,光是人眼可以看见的一系列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严格来首,科学所定义的光是所有的电磁波普。这意味着,人眼看得见的光和看不见的光都是存在。达芬奇调色所关注的都是可见光。 可见光的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人的眼镜所能接受的光波长在380~760nm之间。除此之外的电磁波都属于不可见光。小于380nm的电磁波还包括紫外线,X射线和Y射线等,大于760nm的电磁波包括红外线、微波和广播电波等。光的颜色跟波长和频率有光,可见光中紫光频率最大,波长最短,红光刚好相反。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宏观上光表现出波动性;粒:微光来看光是由光子组成,具有粒子性。所有光在传播过程中因为不同的传播介质会产生反射、折射或衍射。色散现象就是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来实现。 (光的色散示意图) (人类眼睛里看到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作单色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即光谱。

人类能够看到影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光源:自然光或人造光;②接收器:眼镜;③处理器:大脑。 二、色彩模式—色光三原色(RGB) 光线进入眼镜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光线从光源出来后直接照射进眼镜,另一种是光线先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眼睛里。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获取光线的方式,对应着两种色彩模式,前一种对应的是加色模式(RGB),后一种对应的是减色模式。(色彩减色模式在影视调色中极少用到)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又3中基本光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这3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3种光的强度为零,就是黑色(无光)。这就是RGB加色模式,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达芬奇调色及其他后期软件都是基于RGB色彩模式的,所以,我们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RGB色彩模式上。调色软件中的色轮如图所示。

调色基础原理

一、调色原理 讲到绘画、图像,自然离不开谈颜色,所有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形状和颜色组成,颜色构成了我们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将要了解颜色的原理,它将是我们调色的基础。 (一)三基色原理 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蓝色=品红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另外: 红色+青色=白色 绿色+品红=白色 蓝色+黄色=白色 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用以上的相加混色三基色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RGB模式。RGB 模式是绘图软件最常用的一种颜色模式。 (二)、HLS(色相、亮度、饱和度)原理 HLS是Hue(色相)、Luminance(亮度)、Saturation(饱和度)。色相是颜色的一种属性,它实质上是色彩的基本颜色,即我们经常讲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每一种代表一种色相。色相的调整也就是改变它的颜色。

PS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色彩理论基础知识 1.什么是色彩 答:所谓色彩,是色与彩的全称。色是指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产生的感觉。彩是指多色的意思,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光刺激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感。它是由光线,物体和眼睛三个感知色彩的条件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人们都无法准确地感受色彩。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在接受光源照射时,由于物体性能不同,所以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力也不同。平时所看到的物体色就是受光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刺激视神经而引起的感觉。例如物体的红色,其色彩是吸收了光源中的一些单色光,反射出红色光而形成的。 2.什么是三原色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三色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由其他颜色调配出来,而这三种颜色按不同比例调配可得到所有其他颜色。这三个颜色被称为三原色或三基色。 3.什么是光源色 答: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 色彩的本质是光,光和色彩有密切关系。自然界的物体对色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反射与透射等现象。光源色也是指照射物体光线的颜色。不同的光源会导致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如一个石膏像由蓝光投射,其受光部位会呈现蓝色。 4.什么是固有色 答:所谓固有色,就是指物体本身所特有的颜色,它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概念,因为物体本身并不存在恒定的色彩。但作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称谓,便于人们对物体的色彩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和研究。物象的直接受光面体现光色的面貌,物象的背光面体现环境色的面貌,物象的中间面体现固有色的面貌。 5.什么是环境色

小学美术知识点(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美术知识点 一、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三要素为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在色彩中的色相以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在色彩色相中,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一种颜色可通过加(黑)减弱明度,加(白)提亮明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其中纯度最高的颜色有(红)(黄)(蓝)三原色。颜色中以三原色红黄蓝为纯度最高色,而接近黑白灰的颜色为低纯度色。 2.色彩又分为原色、间色、复色,

3.三原色有红、黄、蓝; 4.间色有绿、橙、紫。红色+黄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由两个原色调和出的颜色叫间色。 5.七种标准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6.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对比。对比色:绿与红、黄与紫、橙与蓝 7.邻近色是指(相邻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等。 8.黑白灰属于无彩色系,任何一种单纯的颜色,若与无彩色系中的任何一色混合即可降低它的纯度。 9.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10.依据对于颜色的感觉,把它们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例如红色、黄色、橙色为暖色系,蓝色、绿色、紫色为冷色系。通常暖色系会让物

件有着膨胀、前进的感觉,而冷色系着会让人有收缩、后退的感觉。

11.什么是暖色? 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暖色,能带给人温馨、和谐、温暖的感觉。 这是出于人们的心理和感情联想。它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因此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 12.什么是冷色?有什么感觉?并分别例举三种颜色。 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它使人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月夜等,给人一种阴凉、宁静、深远的感觉。 二.素描基础知识 1.绘画基本概念:素描指用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的一种绘画方式,现代美术教学中把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是一切造型艺术之“门”。

美术生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入门大全

美术生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入门大全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色彩的)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 二、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

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三、色彩的表现手法 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无共同之处。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 四、色彩的特性 1、色彩的冷暖 物体通过表面色彩可以给人们或温暖或寒冷或凉爽的感觉。一般说来,温度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触娱物体而来.与色彩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各类物体借助五彩缤纷的色彩给人一定的温度感觉。 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阳光、烈火,故称“暖色”。如图6中燃烧的深林,如果你没看到图,听到火,肯定会想到是红色,灼热的感觉。 2、色彩的轻重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