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录片运动

新纪录片运动
新纪录片运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埃罗尔·莫里斯(Errol Morris)的《细细的蓝线》(The Thin Blue Line,1987)、麦克·摩尔(Michael Moore)的《罗杰与我》(Roger and Me,1989)、肯·波恩斯(Ken Bums)的《内战》(The Civil War,1990)以及麦克·摩尔的《科伦拜恩的保龄》(Bowling for Columbine,2002)等一批影片为代表,一大批风格迥异的纪录片作品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关注。琳达·威廉姆斯(Linda Williams)在1993年写到:“当我们检视近期的纪录电影的时候,有两个事实显得非常突出。首先是这些纪录片作品空前地受到了普通观众的欢迎,他们像关注剧情片一样,热切地关注着纪录片。其次,这些纪录片乐于探讨严肃而复杂的历史话题。”

①尽管是否应将这一现象视为一场纪录片运动尚无定论,但是这些纪录片所显示出的共同的形式特征和美学基础却是不争的事实。

像琳达·威廉姆斯一样,很多纪录片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样是1993年,另一位纪录片学者保罗·阿瑟(Paul Arthur)写了一篇题为《关于真实性的术语描述:美国纪录片发展的三个重要时刻》(Jargons of Authenticity Three American Moments)。在这篇文章里,保罗·阿瑟对这些纪录片共同享有的特征进行了理论阐述。他写道:“最近一批戏剧性的电影—《谢尔曼的长征》(Shennan's March,1987)、《布莱德克上空的闪电》(Lightning Over Braddock, 1988)、《罗杰与我》(Roger and Me,1989)、《使我疯狂》(Drive Me Crazy 1990)、《细细的蓝线》(The Thin Blue Line,1987)——与其他文化现象共享的特征之一,也许就是一种程度空前的杂交组合的形式。在构成材料、电影技巧以及讲述方式等多方面,这些纪录片对早期的纪录片、美国前卫艺术、好莱坞影片等进行了借鉴。画外解说、拾得片段、采访、真实再现、印刷材料等熔于一炉,含蓄地否定了此前关于电影模式的区分。然而,与相关的媒介或文学实践不同,新纪录片最突出的特性在于将电影的制作过程置于明显的中心位置,电影制作者作为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不稳定的)反英雄主体在片中进行讽刺性刻写。”②保罗·阿瑟对新纪录片的洞察堪称敏锐而精确。他所提出的杂交组合的概念以及影片制作者在影片中的投射问题都颇具启发性,值得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新纪录片”。如同《细细的蓝线》、《罗杰与我》等影片被称作“90年代新纪录片”一样,在上世纪70年代,以伊麦尔·德·安东尼奥 (Emile de Antonio)的纪录片作品为代表,一批在形式、风格上迥异于60年代直接电影的纪录片,引起世人关注,并被托马斯·沃(Thomas Waugh)等人称作是“70年代新纪录片”。在本文中,我们将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90年代新纪录片与70年代新纪录片的分析,尝试廓清二者之间的传承关系。有声语言的功能问题将首先被讨论。无论是70年代的新纪录片还是90年代的新纪录片都强烈依赖有声语言实现自己的表达。其次,我们将讨论70年代新纪录片的“拼贴”(collage)风格和90年代新纪录片的“杂交”(hybridization)风格。我们认为,70年代新纪录片的拼贴风格是 90年代新纪录片杂交风格的历史源头。最后,本文将讨论二者对于影片创作者在影片中呈现方式的不同处理,以及潜在的对于真实性、客观性的理解和认识。

70年代新纪录片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最早是由托马斯·沃提出并加以讨论的。1976年,托马斯·沃发表了题为《超越真实——伊麦尔·德·安东尼奥与70年代新纪录片》(Beyond verit é-Emile deAntonio and the new documentary of the 70s )③的论文。在文章的开头,托马斯断言,以伊麦尔·德·安东尼奥的作品为代表的新纪录片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方向:“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系列让人印象深刻的纪录片作品,最知名的如《画家的画作》(PaintersPainting)、《斯通周报》(I. F. Stone’s Weekly)、《阿提卡》(Attica)、《安东拉》(Antonla)、《心灵与智慧》(Hearts and Minds)等。这些作品提醒我们注意到,在70年代中期突然到来之际,美国纪录片不仅表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同时还自觉地向一个独特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势必贯穿整个上世纪70年代。这个方向因其多样性而区别于主宰了60

年代的真实电影。尽管怀斯曼、梅索斯兄弟和其他一些人仍然在奉行十年前的信条,毫无疑问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纪录片历史已经增加了新的篇章。”④这些纪录片不论在构成材料、组织原则还是美学风格上,都与60年代直接电影有着极为显著的区别。

电影理论家比尔·尼克尔斯(Bill Nichols)曾撰文论述纪录片类型的发展的历史逻辑。他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种新的纪录片表现形式的产生都部分地源于影片制作者对于此前纪录片形式的不满。”⑤诚如所言,70年代新纪录片的产生始于一批纪录片导演对于60年代直接电影的反对。伊麦尔·德·安东尼奥曾说道:“‘真实电影’首先是个谎言,其次是对于电影本质的幼稚假设。它是个笑话。没有感情及信念的人才会想到去做‘真实电影’,而我碰巧有强烈的情感及梦想,我从事的每一件事都带有我的偏见。”⑥60年代的直接电影显示了“对未经中介转化的客观形象的肯定,创造出一种以视觉为主导的纪录片形式。这种依赖于形象并强调自发、随机和真实的美学主张,实际产生的后果却是主观性的福音。而且正像事实上已经暴露出来的,这种纪录片往往表意不清。”⑦在比尔·尼克尔斯的论述中,这种直接电影类型的纪录片被称为观察型纪录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⑧对于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来说,电影制作者退居到一个纯粹的观察者的位置,因此被称做“墙壁上的苍蝇”。

以安东尼奥的作品为代表的美国70年代新纪录片区别于直接电影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对声音的重视。“如果说美国的直接电影制作者们贬抑声轨,使其成为一个次要的角色(尽管他们偏爱噪音),安东尼奥所做的就正好相反。”⑨在安东尼奥的纪录片作品中,有声语言成为结构文本的基本力量。

语言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特定方面的抽象,是我们藉以理解现实世界的一种机制。“语言是人类存在的中心,它揭示了我们人类很多的方面——如我们对于秩序的渴望,对特定内容进行命名以控制自然界的企盼,以及我们使用乃至误用符号的能力。”⑩瓦尔特·翁(Walter J.Ong)曾指出,“所有语言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分析性的:他们打破经验的严密连贯性,使之成为或多或少独立而有含义的片断。”(11)与此相对照,“照片形象呈现的不是概念,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例子。”(12)与视觉形象相比较,语言具备更高程度的抽象性,更长于逻辑的传达。因此可以说,有声语言的缺失注定了直接电影潜在的缺陷。尽管直接电影不是无声电影,但是直接电影的声音是画面的伴生物。在表意功能上,声音不是主导文本总体结构的力量。运用直接电影的方法,李柯克(Leacock)、怀斯曼(Wiseman)等人创造出一批深刻、感人的杰出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共同的特点是它们缺乏对于社会问题深入、明确的分析。应该说这是导演放弃有声语言不可避免的结果。

与直接电影不同,安东尼奥的纪录片属于声音,属于有声语言和对话。像一般的电视新闻一样,安东尼奥的纪录片主要依靠有声语言来组织文本,建立文本各个组成部分的逻辑关

“画面经常只是作为影片基本流程的对位伴生物而存在,系。而画面的功能则属于从属的地位。

影片的观点源自于过去的资料片,而来自当下的声音对这些观点进行阐述、嘲笑、判断和分析”。(13)安东尼奥的作品重新解放了被直接电影摒弃了的画外解说。

这种由直接电影向新纪录片的转向很容易让人回想起20世纪20年代解释型纪录片对诗意型纪录片的取代。“这两次转向共同的特征是他们都对之前时代的技术革新进行了重估,从‘无形’转化为‘有形’,从诗意转化为论证,从对事物表面的描述转向意义的探寻,从对新资源的狂热实验转向运用这些资源服务于特定的分析、问题和论断”。(14)格里尔逊式纪录片是解释型纪录片最典型的代表。与安东尼奥的新纪录片一样,二者都致力于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论证,二者也都同样依赖于有声语言结构影片文本。但二者对于有声语言的运用有着极为显著的不同。格里尔逊式纪录片“作为一个以努力说教为目的的学派,它使用了显得权威味十足,却往往自以为是的画外解说。” (15)由于其全知、权威的特点,所以这些影片的解说词又被称做是“上帝之声”。尽管在表意上同样依赖于有声语言,安东尼奥的纪录片却采用了与格里尔逊式纪录片相反的策略。其影片放弃使用所谓“上帝之声”,甚至根本没有导演自

己的解说,而是充分运用采访和资料镜头来表达导演自己的观点。“这种通过采访来重新恢复的直接申述,成功地避免了画外音叙述的一些致命问题,也就是以权威口气显得无所不知,或进行教条式的归纳。”(16)比尔尼科尔斯针对采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纪录片中,甚至称为结构影片的基本手段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我认为,最近突然有如此之多的纪录片都以采访为中心内容,是由于人们承认了事件既不能说明其自身,而任何一个声音也都不是最具权威性的这一事实而发生的策略反应。”(17)换言之,其根本原因在于“采访化解权威”。(18) 历史地看,不论是格里尔逊式纪录片、70年代新纪录片还是90年代新纪录片,虽然其形式、风格迥异,但对于有声语言的倚重是其共同的特点。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论述的,由于画面与有声语言之间在表意功能上的区别,只要人们承认对争议性的社会议题提供与众不同的分析与解读是纪录片的基本职能,有声语言就不可能被忽略。

正像安东尼奥为70年代新纪录片建立了基本的模式一样,埃罗尔·莫里斯和麦克·摩尔等一些重要的纪录片导演确立了 90年代新纪录片的美学原则与策略。鉴于麦克·摩尔的纪录片作品的鲜明特色和巨大社会影响力,本文将以麦克·摩尔的作品作为90年代新纪录片的范例展开讨论。帕特里克·费恩(Patric Finn)指出“麦克·摩尔的职业生涯涵盖了三个方面:坚持自己的主题,对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提升他的故乡”。从《罗杰与我》到《科伦拜恩的保龄》再到《华氏911》(Fahrenheit 9/11,2004),我们可以发现麦克·摩尔“对主题进行个性化表达”的手法是相当稳定的。保罗·阿瑟曾经指出,90年代的新纪录片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也许程度空前的杂交”和“将电影的制作过程明显地置于中心位置,电影制作者作为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不稳定的)反英雄主体在片中进行讽刺性刻写”。麦克·摩尔的纪录片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两个特征。

无论是《罗杰与我》、《科伦拜恩的保龄》还是《华氏911》,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这样几种类型的组成元素。首先是各种视频资料的运用,电视新闻、家庭录像、情境重现段落、战争档案、好莱坞电影、玩具广告、电视脱口秀、音乐电视等。在《科伦拜恩的保龄》里,还曾出现有关于美国历史的动画短片。影片的杂交风格在这里体现得最为突出。其次,这个段落包含大量现场纪实段落。它们主要是记录麦克·摩尔自己的活动和采访。这二者很难分开,很多时候麦克·摩尔把采访融合到了动态的活动中。在这些纪实段落里,麦克·摩尔成功地塑造了自己大腹便便更、极富幽默感和同情心的个人形象。最后,当然还有麦克·摩尔独具特色的画外解说与B轴画面的组合表达。这部分起到了整合前面诸多组成元素的作用。它主导着影片的结构走向。影片中,上述诸组成元素自由组合,交替出现,构成了影片情节推进的基本方式。

正如保罗·阿瑟和琳达·威廉姆斯指出的,90年代新纪录片的杂交风格可以被视作是后现代主义影响的结果。但当我们把目光移到纪录片发展历程本身,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这种杂交风格的起源。事实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剧情片中就出现了拼贴的形式。“在极端的情况下,60年代的导演将电影推向一个拼贴 (collage)的形式。这些导演通过设计好的片段,或者从一些新闻影片、老电影中寻找到的片段,以及各种影像(广告、人像照片、海报等等)创建一部电影”。(19)安东尼奥作为纪录片导演率先在其60年代的纪录片中开始运用拼贴的形式。安东尼奥这样解释其基本技巧:“运用多种人物、声音、形象、思想进行拼贴,发展一条故事线索,或者说理的线索,这个过程不为外部解说所干扰。”(20)可以说,安东尼奥的拼贴是麦克·摩尔杂交风格的先声,麦克·摩尔的杂交是安东尼奥拼贴的发展。

旧电视资料片断和采访是安东尼奥拼贴的两个主要的构成元素。安东尼奥的第一部纪录片《秩序之点》(Point of Order)拍摄于1963年,其拼贴风格在片中得以集中体现。这部影片主题是检讨麦卡锡主义。整部影片由军方和麦卡锡的听证会电视片段所组成,其片比为100:1。除了对原有电视素材的整理、编辑,导演没有进行任何其他处理。托马斯·沃高度

评价安东尼奥的这种创新。他说:“无论如何,对于那些新鲜而富于冲击力的视频资料的运用,是安东尼奥自己作出的独一无二的贡献”,“由于视频资料是美国当下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通过《秩序之点》这部作品,视频资料成为以社会政治分析和历史研究为目的的激进纪录片不可或缺的资源。”(21)自《秩序之点》之后,视频资料开始在纪录片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现在,它几乎已经成为新纪录片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安东尼奥对70年代新纪录片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确立了采访在影片中的重要地位。回顾纪录片历史,采访早在30年代即已在前苏联、英国的纪录片中出现。但是在美国采访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一直到安东尼奥于 1966年创作的纪录片《速判速决》(Rush to Judgment),采访的重要性才被真正认识。在这部影片里,安东尼奥将对当事人和旁观者的采访与事件本身的视听资料进行并置。影片整合关于达拉斯谋杀案及其后的调查的各种视频素材,将对各方人士的采访穿插组合其中。尽管没有导演本身的任何话语,影片却有效地谴责了沃伦委员会的毫无远见。安东尼奥对这部影片非常满意,他骄傲地声称,《速判速决》是美国第一部“真正地运用了大采访”的电影。

安东尼奥的骄傲是有理由的。尽管对于欧洲和加拿大的真实电影来说,远在速判速决出现之前,采访一直以来就是其标准的组成成分,但安东尼奥影片中采访的功能却与他们的不同。安东尼奥不仅仅像直接电影那样,将采访视作揭示人物个性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他还将采访视作“内容”的媒介。换句话说,安东尼奥将采访视作展示历史分析、个人回忆以及专家观点的工具,用以建构影片的逻辑和整体结构。

前文的论述使我们看到视频资料和采访如何作为基本的构成成分在70年代新纪录片中出现,并在90年代新纪录片中成为重要的构成元素。但是安东尼奥与摩尔作品之间的这种联系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潜在的存在。事实上,如果拿两个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尽管他们同样依赖于拼贴技术,但总的看来,彼此风格却相去甚远。70年代新纪录片在片中抑制创作者的个人形象。安东尼奥的作品甚至完全放弃了画外解说。但是对于90年代新纪录片来说,创作者个人声音却举足轻重。从根本上说,二者的分歧源于对于真实性概念的不同理解。

保罗·阿瑟指出:“新纪录片最突出的特性在于将电影的制作过程置于明显的中心位置,电影制作者作为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不稳定的)反英雄主体在片中进行讽刺性刻写。”(22)就此来说,麦克·摩尔的作品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克里斯托弗·夏里特和威廉·卢尔认为两个因素决定了麦克·摩尔的成功。首先是其作品的喜剧风格,其次是麦克·摩尔本人鲜明的个性特点。(23)麦克·摩尔总是将自己置于作品的中心位置。“在《科伦拜恩的保龄》中,对摩尔个性的描述与他所讨论的话题几乎同等重要”。(24)一方面他自己出面讲述故事,“引导观众进行第一人称之旅”,(25)另一方面,他自己在片中扮演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摩尔介入故事,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确定文本的最终形态。

与摩尔极为突出的形象相反,在安东尼奥的纪录片中,影片创作者本人的痕迹被尽可能地抹除掉了。在他的影片中,听不到影片制作者的声音。他曾经说过:“我总认为影片向观众进行解释是不对的。材料就在那里,观众应该自由解读。我当然可以打断电影,插入外部的解释。但我对这种做法却真的没有半点兴趣。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不管是美学的,抑或政治的,我都不赞成这种方法。我认为在片子里展示所有的东西是错误的。”(26)“我愿意将我的感觉描述为民主,这意味着如果你不想对人们进行说教,而是向他们揭示事物原委,那么你将使观众自己获得同你一样的结论。那是一种民主的说教主义,不必说‘首先,其次,再次’。那也是为什么我坚持用‘揭示’这个词的原因。一个美国青年看电影,他不用听安东尼奥向他说什么,他可以自己获得关于这场战争的结论……”(27)安东尼奥声称电影创作者的主观性不应该被突出。尽管安东尼奥一直很鄙视60年代的直接电影,在关于创作者的主观性的问题上,他却和直接电影站在同一立场上。如果我们说直接电影的电影创作者退居到了观

察者的位置,那么我们似乎也可以说,70年代新纪录片的创作者蜕变成了编辑者的角色。他们都在作品中否定对创作者主观性的明显突出。

90年代新纪录片所持有的主观性、客观性、真实性等概念与70年代新纪录片有着不同的理解。埃罗尔·莫里斯宣称:“没有什么能证明纪录片不可以像剧情片一样富有个性,或承载创作者的痕迹。真实性不是风格或表达方式能保证的。真实性不能为任何事物所保证。”

(28)90年代新纪录片继承了70年代新纪录片拼贴的风格,但却没有完全恪守其所推崇的客观性准则。事实上,90年代的新纪录片有其坚实的认识论基础。琳达·威廉姆斯声称:“真实性不能被保证,不能被有记忆的镜子所清楚反射,而某些部分的、偶然的真实却始终是传统纪录片趋于弱化的目标。我们不应在对纪录片真实的理想主义追求与愤世嫉俗般向剧情片求援之间摇摆不定,我们最好别把纪录片定义为本质的真实。相反,我们应将纪录片视作一系列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得以在一系列相对的、偶然的真实中进行选择。”(29)这种理论解释无疑是启发性的。它对90年代的新纪录片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解释。就真实性的问题,这一理论赋予了新纪录片合法性。以此为起点,纪录片的形式、风格走向必然更为宽广。

回顾历史,伊麦尔·德·安东尼奥所奉行的“民主的说教主义”使其放弃了画外解说,转而通过对采访和资料镜头的巧妙拼贴来传达自己对于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理解和主张。其影片蓬勃的活力和激进的色彩让人们领略了拼贴之于纪录片的巨大潜力,并直接影响到麦克·摩尔等90年代新纪录片导演。在他们手中,拼贴演化成如万花筒般斑斓的杂交风格。又由于这些导演确信真实性并不能为任何风格或表达方式所保证,他们更为大胆地进行形式、风格上的创新。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甚至有动漫形式的纪录片、与网络游戏相结合的纪录片相继出现。这些纪录片在形态上与传统纪录片相去甚远。但是正如琳达·威廉姆斯所说:“某种形式的真实始终是纪录片所追求的、一直在弱化的目标。”(30)这些新纪录片导演并非背离了对真实的追求,他们只是运用不同以往的表现手段,来探寻自己理解的真实罢了。

注释:

①琳达·威廉姆斯(Linda Williams),《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片》(Mirrors without Memories: Truth, History, and the New Documentary),刊于《电影季刊》(Fim Quarterly),Vol. 46,No. 3,Spring, 1993 p11.

②保罗·阿瑟(Paul Atthur),《关于真实性的术语描述:美国纪录片发展的三个重要时刻》(Jargons of Authentlclty:Three American Moments),收于《理论化纪录片》(Theorlzing Documentary),麦克·雷诺(Michael Renov)编著,New York: Routledge(1993).P127.

③⑦⑨(13)(14)(21)Thomas Waugh, "Beyond verité-Emile de Antonio and the new documentary of the 70s." Jump Cut,No 10-11(1976): 33-39.

④托马斯·沃以及后文伊麦尔·德·安东尼奥所说的真实电影(cinema verité),是指美国60年代怀斯曼、德鲁小组等拍摄的观察型纪录片,即我国学者通常所说的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美国学界对真实电影(cinema verité)和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并未做严格的区分。在克里斯蒂·汤普森和大卫·波德维尔所著的《世界电影史》中,明确声称真实电影是直接电影的代名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95页)但在我国,真实电影一般特指法国60年代以让·鲁什的《夏日纪事》为代表的一批参与型纪录片。在我国,真实电影(cinema verit é)有时又被译作真理电影。关于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的关系与各自特点,在理查德·巴萨姆(Richard M Barsam)所著《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王亚维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6,429-436页)中有详细阐述。关于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真理电影这三个概念更详细的辨析,可参见单万里主编的《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0-13页)。本文遵从国内学界惯例,将美国60年代兴起的观察型纪录片称作直接电影。对于引用文章中出现的cinema verité,译作真实电影。

⑤Bill Nichols,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1): 100.

⑥艾伦·罗森萨尔(Alan Rosenthal),《纪录片的良心》(The Documentary Conscience),P211,转引自理查德·巴萨姆(Richard M. Barsam),《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Non-fictional Film: A Critical History),王亚维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P493。

⑧Bill Nichols,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1): 109.

⑩James A Herrick,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 an Introduction, Needham Heights: Allyn and Bacon(2001): 226.

(11)Walter J. Ong,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12)Bill Nichols,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1), 65.

(15)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的人声》(The Voice of Documentary),载: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37页)。在比尔·尼科尔斯的理论著述中,Voice不是特指影片中的有声语言。在陈犀禾等翻译的《纪录片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中,Voice被译作“嗓音”。

(16)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的人声》( The Voice of Documentary),载: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42页).

(17)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的人声》(The Voice of Documentary),载: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42-543页).

(18)引自比尔·尼科尔斯《The Voice of Documentary》英文原文。载:比尔·尼科尔斯编著的《电影与方法Ⅱ》(UC Press:1985,P265)。中文译文《纪录片的人声》中,此句未译出。

(19)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27-428页。

(20)(26)Bernard Weiner, "Radical Scavenging: An Interview with Emile de Antonio. "Film Quarterly, No. 25(Fall, 1971): 3.

(22)Paul Arth ur, "Jargons of Authenticity(Three American Moments)", Theorizing Documentary, Ed. Michael Rernov, New York: Routledge(1993): 127.

(23)Christopher Sharrett and William Luhr "Bowling for Columbine," Cineaste(Spring, 2003): 36-38.

(24)Peter Wilshire, "Presentation and Representatlon in Michael Moore's BOWLlNG FOR COLUMBlNE. "Australia Screen Education, lssue 35, 91-95.

(25)Christopher Sharrett and William Lu hr, "Bowling for Columbine. "Cjneaste (Spring, 2003): 36.

(27)Michel Ciment and Berna rd Cohn, "Entretien avec Emile de Antonio. "Positif. No 113(Feb. 1970): 28.

(28)Carl Plantinga, "The Mirror Framed: A Case for Expression in Documentary" Wide Angle, Vol. 13, No. 2(1991): 51.

(29)Lnda Williams, "Mirrors without Memories: Truth, History, and the New Documentary. "Film Quarterly, Vol. 46, No3(Spnng, 1993): 14.

(30)Linda Williams, "Mirrors without Memories: Truth, History, and the New Documentary" Film Quarterly, Vol. 46, No. 3(Spring, 1993): 20.

纪录片专题策划书(精选多篇)

纪录片专题策划书(精选多篇) 为了能写出更好的策划书,下面好范文推荐一篇优秀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 1.监制:陈x 2.策划:牟x 3.撰稿:孙x 陈x 4.摄像:唐x 白x 5.采集:米x 万x 6.配音:向x 7.剪辑制作:白x 8.后期合成:唐x 9.协调:牟x 10.统筹:唐x 一. 形象片(用记录片的表现型风格展示大通门的形象): 沿着西昌顺城街东行,一座古铜色琉璃瓦覆盖的大屋顶中式阁楼,[莲 ]在秋意十足的榕树叶的掩映下跃入眼帘,它就是大通楼了。 这里没有闪烁的霓虹灯,没有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那具有悠远历史的古城墙。老式的红色漆染木门,将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墙藏在这五百多平方米的城楼里。 “八百里河山风风雨雨依还看蓝天白云,两千年往事是是非非试问这红墙绿瓦。”大通门历经历史沧桑变迁,是西昌六百年历史的见证,大通楼由正厅、耳房、楼厅、檐廓、阳台等部分组成,为重檐歇山式仿明建筑。城楼上的对联、匾额、石刻、木雕、彩绘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土红的墙体,朱红的楹柱,灰白的石刻,以及青灰的城垛,使这座古楼显得格外庄重古朴。迂回在走廊楹柱之间,仿佛回到了过去。

举目环顾,似乎在翻阅一页页积满尘土的史籍。墙上的诗文,柱上的楹联琳琅满目,无不诉说着西昌的历史,倾注着文人的一腔情怀。书者虽是今人,仍不乏名家大师。中国书协副主席何应辉便是其中的代表。隶书、魏碑、楷书、行草各领风骚,尽显书家的艺术才华。 大通楼高22米,重檐歇山式大屋顶中式建筑,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楹联诗词,石刻斗都拱,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作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西昌大通门成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大通门上的大通楼更是西昌历史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象征着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和高超的艺术品味。 二:专题片(用记录片的纪实型风格表现展示大通门的休闲文化、饮食文化和彝族文化元素) 大通门文化之休闲文化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座城墙已经或多或少地融进了一些现代因素,它不再具有军事防御作用,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它更具有一种休闲旅游的特色!在大通楼上,你可以要一杯清茶,坐在自己喜欢的位置,观赏四周,也可以与亲朋好友打打牌下下棋。不论是棋牌娱乐,喝茶聊天还是赏花观月,悼古念今,大通门都换上了休闲的外套,不再有战争中弥漫的硝烟! 大通门之饮食文化 随着大通楼成为一个休闲之所,大通门周围的饮食文化也成为它的一道亮点。这里除了有出名了名的许锅魁、还有名震西南的城门洞牛肉米粉店,据说,城门洞牛肉米粉这个店名是因为城门洞牛肉名气很大,所以老板决定再利用这个名气开了一家米粉店。虽说名称来历如此,这家粉店的味道却也名不虚传,因为它用的汤是正宗的牛肉熬制而成。而许锅魁则是汉源名小吃,老板到这个地方已经经营了也有七八年了。 大通门之彝族文化元素 民以食为天,除了好吃的东西,大通门作为西昌的老城区一部分,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精美的彝族服饰,巧夺天工的漆器制品和彝族特色的手工制品在这里随处可见。就连那古老的打磨银制品也能在街头看到。彝族人以黑色黄色和红色作为主色,勤劳的彝家女孩在衣料上绣上自己崇拜的颜色的花纹,然而,如今的彝族服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手工制作,位于城门下的彝族服饰加工点,已经将现代电脑技术运用到彝族服饰花纹的绣制上。(镜头) 大通楼不是一座普通的楼,它是一处具有品味的建筑文化。人们乐登斯楼,大都为着怀古而来,为着感受文化艺术而来。它所蕴涵的历史文韵必将流芳千古。

关于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

关于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 五篇 《创新中国》该片主要讲述了最新科技成就和创新精神,用鲜活的故事记录中国伟大的创新实践。接下来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一 观看了《创新中国》这部记录片,让我感触很深。纪录片共分六集纪录片分别是: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这部纪录片里都是拍摄了当今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涉及了大量最新的科研成就,比如高铁、大飞机项目、500吨级火箭发动机、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空间站计划、智能制造等。此外,还有一些人们知之不详的重大科技进步,比如世界最清洁的火力发电厂、神奇的基因编辑技术、能看清微观世界的上海光源、世界首例3D打印距骨植入手术等。 我不仅能看到这样那样的最新创新成果,我更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的骄傲和自豪。这部记录表片中,在当今的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中华名族拥有的底蕴与力量,看到了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的崛起所带来的影响,看到了那些学成归来,不忘祖国的科学家,看到了敢做敢拼,不落人后的企业家们。

纪录片中的一项项核心技术的发明,一件件创新产品的出现,正在方便我们的生活、丰厚我们的财富、加速我们的发展。“创新”两字,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改变,也诠释着国家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创新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抢占高点,才能拥有未来。无论我们个人、企业或是整个国家。 作为个人,要学会创新。如果喜欢创新,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聪慧的,肯定是朝气蓬勃的,肯定是积极向上的。这个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几率必定远远高于其他人。当今世界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飞速变迁的时代,要和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一起,在为了伟大崇高,或简单执着的理想而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作为国家,要勇于创新。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曾经强大的国家都是勇于创新的国家,近代工业国家的发展,都是伴随工业革命,生产科技的创新。英国是依靠蒸汽机的发明,推动工业革命,让国家工业化。成就了日不落帝国。一个勇于创新的国家迟早会屹立在世界强国的序列内。即使现在还不是,依靠创新的动力,必定会发展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国家。一个国家,如果守旧不前,那么距离落后甚至亡国就为期不远了。大清帝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故步自封,无视社会科技进步,拒绝创新,措施发展机遇,导致国际贫弱,人民生活困苦,直至被推翻政权。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摘要]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越来越活跃,并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今天我们的纪录片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转换思路,建立和适应市场运作机制。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纪录片未来和发展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回溯与现状 从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文革时期是我国电影纪录片的盛产时期;1950年的《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几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单一,拍摄纪录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进行宣传。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 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二、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缺乏 我们参展纪录片基本都只是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拍摄制作模式,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较,我们在多样化制作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且,制作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国内的纪录片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创造性地使用多元化的元素,是中国纪录片急待加强的工作。好的选题并不能保证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一部好的纪录片才谈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纵观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一方面写实与表意共存。写实,重画面语言,造型艺术,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取前被众家之长,将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段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多时空交错,创作类型多元化。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多元化视角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出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二)纪录片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策划方案

萦绕的心魔 —追踪大学校园里的死神 一、影片拍摄目的与背景: 某高校三年级学生李某,因学习压力大,在自己宿舍床铺上触电自杀;广州某高校张某在教室的门框上上吊自杀;西安某高校博士生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杀。这些事件发生后,学校老师和同学为之惋惜,父母亲属悲痛欲绝,此情此景催人泪下。据李淑然的资料报道,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者,神经症占79.1%,精神分裂症占15.7%,躁狂抑郁症占17.1%。1989年,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几年自杀率相对较高,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杀率约为20/10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八所高校统计,1984年至1988年5年间大学生自杀者为39人,自杀率为11/10万。陕西西安地区1991年至1996年对17所高校大学生轻生情况进行调查表明:大学生年自杀率为13/10万。 而自杀者中的百分之七十的人是因为抑郁症。在医学中,“抑郁症”又归属于“情感障碍”。而大学生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陷入这种痛苦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社会上人们认为有远大前途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寻的现象。 二、主题状况分析: 在面对大学生自杀的现象我的分析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社会。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紧张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使得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都大大的加重了我们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很多人失去了安全感和稳定感。于是,空虚、无聊、寂寞成了大学中最流行的词语。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整和力发生着重要变化,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失范现象的加剧都大大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就会选择自杀。另外,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对自杀的认识的一种变化,在现在社会中人们强调生是我们的权利的同时也在强调死也是我们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自杀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家庭。人在小的时候受到自己父母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对他的一生产生作用和影响。由此,部分学者认为,家庭的不完美,父母的离异或者早亡,父母关系的紧张,孩子受父母的关注太少或者受到父母或他人的虐待对孩子的心

电视纪录片《站台》的剪辑设计报告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电视纪录片《站台》的剪辑设计报告指导教师/职称助教 作者姓名 年级/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目录 摘要 (3) 英文摘要 (3) 一、纪录片剪辑的探讨与分析 (4) 二、电视纪录片《站台》的故事结构分析 (4) 三、具体的制作任务和制作过程 (4) (一) 制作的主要任务 (4) (二)具体的制作过程 (4) 四、制作心得体会及经验总结 (8) 谢辞 (8)

电视纪录片《站台》的剪辑设计报告 摘要:电视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在剪辑的前首先考虑到是按照拍摄的素材来进行剪辑在片子的剪辑风格上把握好故事发展的节奏,因为纪录片所表现这些巡逻队员的目的是引发观众的思考。而观众的情绪是根据片子的变化而变化并根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故事的。章丘市铁道北路有一个特殊的巡逻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二十四小时监护胶济铁路章丘段,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这只巡逻队的队长叫吕建国,吕建国曾在铁路一线工作,开过客运列车也开过货运列车。纪录片的目的是通过讲述吕队长带领队员巡逻的故事,展现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所作出的不平凡的贡献。故事主要分为吕队长带领队员巡逻、吕队长在巡逻时克服的种种困难、吕队长讲述自己与铁路的故事三个部分。 关键词:影视剪辑; 蒙太奇;剪辑风格; The television documentary " platform " clip design report abstract :The TV documentary is to real life as a creative material, based on a true story as the object, and carries on the artistic processing and display to show the true, nature, and the true causes people to think of the movie or television art form. In the clip of the first before considering security according to filming material to be edited. According to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四个阶段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1958—1978) 从1958年到1978年,纪录片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是北京电视台创办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健康成长阶段 二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饱受挫折,在夹缝中生长阶段 纪录片创作初期的基本特征 一、起步期电视纪录片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从拍摄方式到表现手法都与纪录电影相同,这种状况与当时的电视技术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密不可分。 二、由于当时苏联是我国各个行业学习的榜样,前苏联纪录电影中流行的创作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三、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与新闻片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早期的电视纪录片实际上是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长新闻片。 四、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纪录尽管这时期的纪录片创作以模仿为主,缺乏自身特点,但制作者们也开始发现并下意识地发挥电视纪录片的电视特性,注重题材的真实自然与质朴无华,注重细节描写。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纪录片的题材面还十分狭窄,艺术形式和手法僵化,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形式主义之风在创作中有所体现。尤其是特殊时期,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题材选取受到限制。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期(1979—1990)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电视纪录片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过去遭到禁止的选题领域如今得到开放,公式化、模式化以及形式主义手法也得到批评和矫正,电视纪录片空前繁荣和发展。短短十余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纪录片发展表现 一、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总体特征这个时期的特征显著,较之起步期,纪录片从题材到品种,从作品风格到表现手法都面目一新,纪录片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这个时期,纪录片创作突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题材禁区,形成以风光片和政论片为代表的新格局,主题先行成为突出特征。此外,还出现了《地方台30分钟》、《神州风采》、《人民子弟兵》、《动物世界》等播放纪录片的专栏。 1.以山水风光为代表的广阔题材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选材广泛,不断开拓出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新的创作领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貌的纪录片饱含激情,以抒情诗、风情画的手法,纵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建设者, 2.以系列片为标志的丰富品类纪录片题材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随之而来的足纪录片体裁形式和品种门类的大发展。从内容上讲,有风光片,人物纪录片,政论片,军事片。从篇幅上看,有短小精悍微型片,也有长达几十集的系列片。从手法上讲,有“歌画配”或“乐画配”的电视音乐片 3.以《地方台50分钟》为代表的众多专栏栏目化播出是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电视覆盖面的日益扩大,电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4,主题先行风格占据主导地位强烈的宣传意识,浓郁的政论色彩,鲜明的主体意识共同形成了纪录片创作发展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先行的纪录风格。宣传教育成为纪录片的基本社会功能。 政论片的盛行是主题先行风格的一个重要表现。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一1998) 背景: 经过前一时期的几次纪录片传播的轰动,加上“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等栏目的开

微纪录片_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_王春枝

纪录片之旅 电视研究?TV RESEARCH 49 DOCUMENTARIES 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 ● 中原工学院 / 王春枝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纪录片的繁荣之后,近年,纪录片又掀热潮。这首先得益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原国家广电总局于2011年下发、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卫视综合频道限制近年来异常火爆的娱乐节目,扩大包括新闻、经济、文化、纪录片在内的多种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①。《意见》出台后,一批新的纪录片栏目亮相电视荧屏,这为中国纪录片进一步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甚至引发了全民收视纪录片的行为。与上世纪90年代的纪录片热潮不同的是,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制播及审美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呼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碎片化需求,纪录片开始了“微转身”,一种新的纪录片样态——“微纪录片”大批涌现,并以其方便快捷利于传播的特质,给纪录片家族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 一、微纪录片概念梳理 微纪录片的概念较为模糊,目前尚无清晰的界定。百度百科在纪录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微纪录片是用微电影的语言,记录现实社会生活的片段或再现真实的历史”②。把微纪录片和微电影语言混同,显示出在概念梳理上的迷惘。而大多提及微纪录片的论文则以直接陈述的方式表述其存在性:“新媒体正在逐步改变着纪录片的生产、传播、营销过程。而微纪录片在 生产方式上,具有制作周期短、个人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手机拍摄、实时传输、实时话题等特点。创作者会据此形成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新思路,形成新 的纪录片类型。” ③ 同时,又有多处网文提及微纪录片标榜自己为“首创”,如《凤凰视频首创微纪录片概念》、《中国纪录片加大海外发行 提“微纪录”概念》等。而此前,以“微型纪录片”命名的纪录片在国外已约定俗成:“微型纪录片是在杂志型节目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其制作周期短、耗资小、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量涌入电视节目。一般情形下, 微型纪录片的时间长度为4~10分钟。” ④ 而微纪录片则是纪录片适应新媒体语境的新发展,与之前的微型纪录片在短时长这一共同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 1.体量轻小 关于微纪录片的长度,学界业界的看法并未统

(完整word版)纪录片策划书

小编纪行 一、选材背景 现今社会,传媒作为“第四权力”,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传媒人员素质也有严苛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为培养大量媒体高级人才而不懈努力。 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广播电视新闻学是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本科的教育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 二、目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班级分组创办报纸、杂志等,在采访与写作中感受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身份的认证。在大学各类的文学社、杂志社、报社、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我们总能看到记者在各种活动奔走的身影,因为这些传媒机构的相对不专业性和注重学生学习实践的性质,往往是一人分担两个角色甚至更多。即使有些社团有记者团和编辑部的分管机构,但是大部分来说是虚设的,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相对来说是难以分割的。另外,大多数学生社团是缺乏老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的,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记者、编辑来说,怎样开始、拍摄行程和制作相对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的指

导。基于上述原因,大多数的学生媒体工作者在进行媒体实践过程中缺乏头绪。 而对于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圈外人员更是对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情境有所向往,想对其一探究竟。如我们小组的一个成员曾在采访时候遇到相关人员的探究目光和询问质疑等,甚至被被采访者追究专业的学科建设、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方面。“传媒新声杂志社”(原“生活杂志社”)是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实践基地,在相关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新闻传播为主要传播理念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杂志的雏形。但是,不可否认,编辑责任制在社团内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辑承担着选题策划、人员分配、后期版面设计等内容。其中,因为业务不熟、自尊心较强和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原因致使杂志出版进程受到很大影响。参加杂志出版的相关人员也对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进行过相关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改正和前进。此次的纪录片拍摄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一个缩影,在张弛有序的故事叙述中,我们将向着我们提出的问题和观众想知道的方面进行客观而密集地呈现。 三、内容策划 (一)纪录片名称:初步定为《小编纪行》 (二)片长:15分钟左右 (三)纪录片主题:以参与出版《传媒新声》杂志的一个编辑的日常工作为出发点,体现学生编辑在进行杂志风格、内容等方面的探索进行时,展现学生编辑的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挣扎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

人物纪录片摄像与剪辑技巧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205964.html, 人物纪录片摄像与剪辑技巧应用 作者:任晔 来源:《中文信息》2015年第07期 摘要:人物纪录片以纪录人物为主,是对人的生活场景和真情实感的纪录。它通过人物 的喜怒哀乐与生活百态折射社会现实,客观展现人物的生存状态,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文章阐述了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创作的类型、创作结构及摄像与剪辑技巧,供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摄像剪辑技巧应用影像语言生活场景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15-01 目前新闻媒体中人物纪录片的制作是一项集体创作,它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上来 说,是创作者利用影像符号的排序组合及互动冲突来创造带有一定浓郁风格作品的象征。一般它是由策划、拍摄、采访、撰稿、剪辑、后期制作与包装等多个创作环节构成。其中,摄像和剪辑是人物纪录片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它们在图像基本规律的把握、表达要素的创作及主题挖掘等驾驭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物电视作品的优劣。 一、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 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首先是要忠实于现实生活的自然流程,但是,从文本意义上来讲,它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话语载体及话语的组织结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拓展话语的空间及结构话语的技巧具有多样的可能性和能动的创造性。 其次,创作主体应当体现强化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也就说人物纪录片要以注重记录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意义的人物或者事迹为主,充分展示他们特有时代中的风貌,抓住时代的脉搏挖掘他们身上的特性。 二、人物纪录片创作的类型 现在人物纪录片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如果按照拍摄的主题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人物命运型,歌颂人物品质型等,按照拍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艺术家、普通老百姓等,按照表现方式可以分为纯客观记录型或影响加解说词等。但不管哪一种在拍摄中都要发掘他们人物生活中不平凡的生活故事为己任。 三、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结构 拍摄人物纪录片时,一般地内容本身是没有结构的,有的是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所谓的结构就是由段落结构构成的,那么这个段落结构怎样来安排,这就出现了层次安排问题。而层次安排的方法一般也很多,比如说时间顺序,认识人物的过程,时空交叉平行剪辑等。文章拿时

观新中国成立纪录片有感

观新中国成立纪录片有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进展。 一、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此期从1949年10月—1956年底,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或转变时期。包括新中国建立、巩固新政权、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中心内容。此时期的社会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历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两次历史性转变。此时期又分为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52年底):此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治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面临首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新民主主义秩序初步建立。具体而言:(1)新中国建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及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复杂,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为此政治上、军事上,祖国大陆统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及镇反运动。其中后者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巩固了新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而经济上为了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又在经济战线上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没受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精简机构、整编军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初—1957年底):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及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但三大改造后期及“一五”计划后期出现急躁冒进倾向,为以后“左”倾思想、急于求成的错误埋下了伏笔,因如此的高速度给未有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中共党人尤其是毛泽东以错觉,因为他们要急于摆脱落后,在中国迅速建成社会主义,超英赶美,一旦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良好的心愿有可能发展成盲目冒进的“左”倾思想。 二、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底至今):分为三大时期: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纪录片策划文案(精简版)

(定稿版) 纪录片策划文案 纪录片策划文案 。背景。 一个80后少女的7 年经历。很新颖却又很现实的题材。讲述了一个少女到年轻的单身母亲的曲折过程。 二、拍摄意义因为这样的故事现在社会有很多,我希望能教育年轻的少女不要轻易的做出决定。伤害了自己和家人。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在遇到人生的转折点的时候,能勇敢努力坚强的走出困境。为自己寻找一条希望和生路。 三。拍摄内容她为她取名叫摩西。23 岁,16 岁离开家独自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空姐。也算是名北漂吧。整日飞来飞去,但是回家的时候总是为了省钱做火车。一次火车的邂逅他遇到她第一个真正的爱人李胜利。他们开始了漫长的恋爱。他来自上海,她不知道关于李胜利的更多事。她只相信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他们每周见一次,她费尽心思终于调整到了北京到上海的航班。他们的感情逐渐稳定。而突然一年后,他说有事出差三个月没见,之后便是李胜利去世的消息。她崩溃了,这在外生活的一年多,他是她的全部,是她的归属地,而他却死了。他为她留下了处房产,她难过的说不出来,选择了卖掉房产辞去工作,独自去了西藏。在西藏她想随她而去。几次失败之后她还是回到的北京,遇见了她的第二个男人,她满脑子都是李胜利的影子。她选择结婚不过是为了给心一个留宿。令她想不到的是,这个大她20 岁男人,在她怀孕生产的日子与前妻不断联系,让她无法承受,于是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她恨她的孩子。对所有不信任。她想念死去的李胜利。这个男人带她回了太原,开始新的生活。她却走不出心里的阴影。总是犯病,每天按时吃药,控制情绪。终于在终日争吵疯狂的生活中,这个男人受不了她这样而选择离婚。她留下了女儿,她不会让她跟着这样的父亲走,而后的新生活她开始学习心理学。为了自己和女儿的未来。她要走出来,走下去。现在23岁的她,带着3 岁的女儿,成为了一名心里医生。 (定稿版) 四。拍摄地点。北京东方航空。拍摄她在北京空姐的生活的日子。北京拍摄她结婚生子丈夫出轨的生活。西藏墨脱。拍摄她寻找死亡的那段。

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心得八篇

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心得八篇篇一 看完纪录片《创新中国》,其中“制造”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年来,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制造业巨头,“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然而片中作者讲述的第一个关于玻璃行业的故事就点出了目前中国制造的难以回避痛点。玻璃这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背后,居然隐藏着一个“一直以来中国缺少制造高品质玻璃的能力”的辛酸。一边是低端玻璃产能的过剩,一边是高品质玻璃不得不依靠进口来维持生产。 “这几年的超薄玻璃的发展一直是在创新,每一个厚度都不是最薄的,就是因为,现在人们生活需要的这些产品,它在轻薄化上,它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信息显示材料工程师任红灿介绍,那些从事低端玻璃生产的企业往往由于经营成本相对较低,还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种依靠低价竞争的企业,终将被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淘汰。正如纪录片中所讲的那般,玻璃的厚度从2011年的2毫米不断进行轻薄化创新,在XX年即突破0.15毫米的极限。每一次的创新,每一毫米的突破,都意味对止步不前者的一次次淘汰。 对我市企业来说,与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相比,我市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投入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精

准发力加以提升:一是政策扶持,建立良好创新环境。制定如《科技新政三十条》等专门的技术创新扶持政策,在机器换人、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最大限度的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二是提高素质,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带企业家去国外先进地区和企业考察新兴制造技术,同时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模式、协同制造等先进模式加以推广,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三是多方参与,促进创新平台搭建。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温岭籍专家教授的深度合作,建立如浙工大温岭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攻克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问题,同时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帷幕拉开之际,唯有创新,才能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创新力必将上一个新的的台阶。 篇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引擎。纵观世界强国的发展史,强国的兴衰往往由历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二战后,美国为何能在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独领风骚,与其科技能力、创新能力戚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

纪录片拍摄与剪辑

下面西安专业影视制作就具体讲一讲在纪录片创作中采访的不同功能,还有采访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有用的纪录片采访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 纪录片采访问题,要依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因此,事先对采访的问题进行设计和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采访的问题可以进行分类罗列,开始时对提的问题尽可能多列一些,再慢慢推敲一个个删减,最后列出必需的问题。对所有的问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顺序进行罗列,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罗列,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地点进行罗列。 提的问题切忌空洞、不得要领,要有针对性,有方向、有深度。有些问题是为了便于后期的剪辑明知故问的。有些问题适合正式的一对一的访谈,有些问题则适合在行动的过程中闲聊式的进行。有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有的问题则是开放式的。这些都要依据采访问题的不同功能而定。 对于设计的问题只是一个参考,并非一成不变,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视具体情况作适度的调整。 2、提问的时机 相比较来说,采访时机的把握,纪录片要比其它的片种讲究得多。一方面因为纪录片的采访具有更多人性的关怀,更多情感的交流。另一方面则因为纪录片的拍摄周期比较长,可供采访的场景和时机比较多。 如果采访的时机把握得不好,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就在不经意中溜走了。反之,如果一段采访时机把握的恰当,也许原本是一个一般的话题也

能发掘出较多的意味来。 把握采访时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营造气氛。在一些真实的采访之前,通常会先谈一些不太重要的话题。等到采访对象轻松下来了在进入正题。当然,至于何时进入正题,自己心里有数即可,无需提醒对方。 二、学会观察、适时推进。在访谈过程中经常会引发出来的一些别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抓住时机顺势引导,进一步追问下去。 三、把握情绪、控制节奏。整个采访过程,应该考虑被采访人的情绪,作节奏上的把握。该暂停就得暂停,该延长就的延长。如果进行过程中,出现尴尬的局面,应该找个机会圆圆场,或者可以先休息一会儿。反之,如果整个气氛不错,只要对方不提出终止,则可以适当延长原来约定的采访时间,使得采访更为充分。 四、总体布局。就纪录片创作的规律来讲,重要话题的采访应该放在整个创作过程块结束的时候进行。因为这个时候对拍摄对象已经熟悉了,可以有交流感,不至于太生硬,采访也容易深入。另外,这时对整体的结构也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把握,可以使采访更有针对性,不至于有遗漏。 五、互动。日本着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认为纪录片是由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这个说法虽然并不完全正确,至少提供给我们一个启发:有时候需要与被采访人员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性的关系。那样的一种状态,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真情实感。 六、尊重对方、宁可失去时机。纪录片创作应该淡化功利色彩,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以致不顾对被拍摄人员造成伤害。不要触及隐私,不要

电视纪录片策划方案教学提纲

电视纪录片策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 小组成员:唐睿、谢志云、王艳、尹云果、周荃 节目名称:我们的实践课 节目性质:纪实作品 题材来源:大学校园 节目时长:15分钟 小组分工:编导:谢志云 摄像:唐睿、尹云果 制作:周荃、王艳 指导老师:罗梦 二、拍摄目的: 我们常常说大学的学习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亦或是学生都希望能够在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一方面用以检验课堂学习的成果,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尽早了感受实践操作,更加贴近专业。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各种各样的实践是不是真的达到了当初设定的教学目标?同学们在实践课上是不是真的有所收获?在自由度响度较大的实践课上,同学们是不是真的做到自觉、自主的去学习?而老师方面,给予的辅导是不是能像在室内课堂上一样的更加具体,更加实际?增加的那么多的实践课,对于学生毕业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作用,让这些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决定拍摄这部展现大学生实践课过程的纪录片,以此来为前面的提问做一个解答,我们选择的拍摄目标是广电2010级的《电视策划》实践课。 选择这个班级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我们学校实践课相对较多的专业。

2、各媒体机构对于新闻专业的从业人员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包括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以及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 希望大家能从这部纪录片中得到一定的反思以及启示。 三、拍摄简介: 1、拍摄时间:2012年9月26日、10月10日星期三早晨,两个半天。 2、拍摄地点:不固定(随其他组的拍摄地点而定) 3、人物: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0级1班全体成员、指导老师罗梦 4、选题特点:这个选题看似只是在单纯的展现一个真实的实践课场景,实则我们是想要引出后面的一个思考——大学里不断在增加、越来越重视的实践课程到底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什么?这才是我们拍摄这个主题的最终目的。 5、拍摄中可行性:除了拍摄一些同学积极参与实践课的场景以外,也会有一些其他的画面,例如指导老师的指导画面、已经毕业的本专业学生的工作,以及一些细节,当然,在拍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一些同学的拒绝拍摄,因此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力通过抓拍、抢拍、偷拍、跟拍等一系列手段努力做到拍摄真实的情景。 6、结构介绍:我们的这部纪录片将采取板块式的结构,第一部分是同学们的实践课场景,第二部分是已经毕业的本专业学生的工作场景。 四、拍摄要求: 1、按照拍摄日程安排,进行有步骤的拍摄。提高时间观念。 2、小组同学之间要讲团结,讲风格,互谅互让,避免斤斤计较,产生分歧 的时候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力争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顺利的完成这 次拍摄。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电视纪录片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闻纪录、专题纪录、创新纪录、媒 介融合。从研究历史出发通过对当下纪录片生态环境、市场化问题、 话语权三大问题的现状分析归纳出体制内外纪录片发展中共同面临 的问题。世纪在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语境下中国当下的电视纪录片依 托传播学的理念从自身改造突破问题寻找出路。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市场化问题话语权传播过程引言引言研究缘起在年第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名单中华人女导演杨紫烨凭借执导的环保题材纪录短片《仇岗卫士》成功入围最佳纪录短片提名。杨紫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的时代。与“最好时代”不相称的是纪录片现状的尴尬局面翻阅电视报几乎找不到它的身影即使找到了也被安排在午夜等非黄 金时段相亲节目选秀节目竟猜节目……充斥于荧屏成为了老百姓茶 余饭后的谈资。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相比电视纪录片节目渐渐 冷清甚至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纪录片遇到了怎样的困境把电视台的资源拱手让于其他节目电视纪录片在中国为何会有此境遇它的出路又 在哪里这就是笔者写作的缘起也是重点研究的问题。纪录得益于电 影。年月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开创了电影的先河,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等影片的公开收费放映使得电影真正走入了人类世 界展示出独有的光影魅力。这些影片就像一幅幅活动的相片带有很大程度的纪实性质。而就在年电影很快登陆中国。上海、北京、香港、

台湾陆续出现电影但放映的都是外国人的影片。直到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以著名京剧艺术家谭鑫培作为拍摄对象拍下了他表 演定军山》的几个片断观众反响热烈。这预示了中国纪录片的萌芽。 而国际上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电影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直到今天这部电影仍然充满着无穷的魔力被热爱纪录片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欣赏图本。原因就在于他开创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纪录片依托电影发展壮大在电影和电视界闯下了一番天地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同。从年电视发明以后人们就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新闻、博览社会百态。影视合流成了趋势。电视 纪录片应电视技术的成熟、媒体力量的聚合诞生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依托纪录片而崛起、发展英国的日本的在世界上在纪录片的专属领域中享有美誉。中国的电视杨紫烨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时代新浪网? 引言纪录片发从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了五十三年的历史 现状又是如何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选择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作为 论文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第一新千年已进入第十一个年头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电视纪录片自身在承载内容和外在形式上都 表现出个性化、丰富化的特点通过回顾半个世纪的电视纪录史分析出每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共性站在历史的肩头才能更好的审视现在展 望未来。第二电视生态环境与纪录片发展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时代纪 录片面临着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话语权这些问题的探讨是 纪录片现状生存必须面对的课题。第三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复杂动态的

微纪录片策划案学习资料

微纪录片(时代的纪录者) 策 划 方 案

微纪录片 微纪录片即微型纪录片,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纪录片新类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观赏性。时长从三分钟,到五分钟不等。微纪录片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纪录片形式,微纪录片之“微”不仅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更是同传统的“大纪录片”相对应,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创作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 微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微纪录片是应传播媒体的发展和变化,由传统的纪录片发展而来,具有传统纪录片所有的特性和特点,适应于电视、网络、手机、流媒体传播。时长3-5分钟。 一:创作理念 时代在发展,每个行业都有对时代发展的所思所感;滏瑞特文化传媒携手每个行业的他们讲述在时代发展中的所

思所想,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他们随时代进步的经历。二:传播目标 1、打造品牌高度:让人们更深刻的了解拍摄的行业,通过行业的文化以及品味,从而创造行业的品牌高度。 2、制造社会影响力:打造时代话题性,提升中产阶级精英家庭中对品牌的认同感,成为他们对更好生活方式的选择。三:目标人群 1、整体描述:25-55岁,中产阶级、新富阶层 2、有文化,有家庭 四:创意亮点 用时代发展前后对比内容的短片形式来记录不同行业的社会精英,和更多的消费者分享他们在时代发展中的所思所想。 五:媒介执行 1、优酷、腾讯、乐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 2、微信公共平台、微博 3、公交车车载电视、户外室内大屏幕 六:执行案例

新编创新中国观后感10篇【优质精彩实用】

创新中国观后感10篇 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让我感触很深。 一项项核心技术的发明,一件件创新产品的出现,正在方便我们的生活、丰厚我们的财富、加速我们的发展。创新两字,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改变,也诠释着未来发展的方向。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高铁、大飞机项目,还是企业层面的无人机、超薄玻璃项目,都是创新中国的典型表现。在我看来,创新无价,只有创新,才能拥有未来。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罢、一个国家更不用说。 一个人,如果喜欢创新,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聪慧的,肯定是朝气蓬勃的,肯定是积极向上的。这个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几率必定远远高于其他人。 一个企业,如果善于创新,难么这个企业必将是一个好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古往今来,国内国外,有太多的例子来证明,创新型企业的寿命,必将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善于创新的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有的企业一些关键领域和关键产品的创新,甚至能影响历史的进程,改变世界的格局。 一个国家,如果勇于创新,那么这个国家迟早会屹立在世界强国的序列内。即使现在还不是,但随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后肯定会发展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国度。一个国家,如果守旧不前,那么距离亡国就为期不远了。清朝末期,大清帝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整个国家死气沉沉,最终导致各种丧权辱国现象的发生,直至被推翻政权。 创新,是一种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多样的选择,也是一种开

拓的精神。遇山开山、逢河搭桥,是一种创新。遇山绕道、逢河填土,也是一种创新。那么,如何创新,才是最正确的呢?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呢?才能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呢?这里面,我个人认为,创新成功与否要靠常理去判断,要让时间来检验,要靠结果论英雄。就像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不同的道路远近不一,往来成本就成为检验选择正确与否的标准。选择最短、最安全的道路,这就是最佳的创新举措,不是吗? 创新,还需要有精神层面的支撑。个人、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创新精神。没有这一股儿劲,就会死气沉沉的,干啥都会照搬照抄,不去思考和谋划,也不会深入研究,往往停留在曾经或者当前的功绩簿上沾沾自喜,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了。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创新之路,就是改革之路,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之路。 《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四 看了纪录片《创新中国》,第一感觉就是好看。原本以为纪录片的形式会比较枯燥,但《创新中国》里的一个个精彩案例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甚至想一口气把六集看完。将纪录片拍得让人产生了追剧的渴望,不可谓不成功。第二个感觉是大开眼界,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文科生来说。《创新中国》里的创新案例,有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能遇到的。比如,用无人机来送快递到偏远地区;而有些是还仅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比如,模拟在火星上生活。第三个感觉是希望。看了《创新中国》,我感觉现在关于地球环境、自然资源、生命医学、粮食生产、机械制造等方面限制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问题,科学家们都在一一,并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