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排列的教案

简单排列的教案
简单排列的教案

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内容:课本9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建立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掌握对简单事物的排列的方法。

解决问题:

建立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建立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难点:会解决稍复杂的排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年一度的羊羊运动会开始了,羊村长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它们的运动会,并帮助羊村长解决一些数学小问题。

板书课题:简单排列

二、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口述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 学会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

3.学会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会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师:想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那我们继续去参加参加运动会吧!

四:授新课:

师:跑步比赛要开始队员们没有编号,羊村长想请大家帮帮忙。

(1)用1、2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当它们的编号,这样的两位数有几个?

(要求:每个数的个位和十位不能相同。)

(2)用1、2、3这三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当它们的编号,这样的两位数有几个?

要求:

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在纸中,商量一下谁摆,谁记?

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四、先学

(一)看一看:学生自己动手,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在思考动手。

(二)、叫学生说说方法,想法。

师归纳:交换位置法:12 21

13 31

23 32

固定十位法:12 13

21 23

31 32

固定个位法:21 31

12 32

13 23

五、检测

1、跑步比赛要开始,三只羊占好了跑到,这是羊村长说:它们有几种占跑道的方法?

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七、当堂训练

1、选做题用0、

2、3能摆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把它写出来。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八、总结

运用排列知识解决组数问题时,关键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以用列举的方法,先考虑高位,再考虑低位,有顺序地依次排列,一一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数。

九、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交换位置法:12 21

13 31

23 32

固定十位法:12 13

21 23

31 32

固定个位法:21 31

12 32

13 23课后小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生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火炬小学王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3.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怎样有序的进行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带大家一起去数学王国玩,你们想去吗?同学看数学王国到了,可是门是锁着的,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门才可以打开,可是密码是多少呢?提示密码是由1和2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那么这个密码是多少呢? 师:试试看。(课件出示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感知排列 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数学王国的大门打开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数学王国,怎么进不去,同学我们又遇到了障碍,数学王国的门上还上了一把超级数码锁哦,这把锁的密码是由1、2、3这三个数字其中的两个摆成的两位数,那么这个密码可能是多少呢,你们能猜出来吗?

《找规律》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五上活动单第5单元找规律设计者:郭丽梅 《周期规律》教学反思 “周期规律”是苏教版五上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四年级两册教材中分别学习了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简单的搭配或排列的规律,本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本课找规律不难,重点是发现规律之后用除法来解决问题。本课例题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熟悉事物,如“盆花、彩旗、彩灯”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排列规律的观察上,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下面简单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环节设计和课的思考: 教材要求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允许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此在解决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让他们在图上用“|”盆花、红旗、彩灯等分组,然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接着活动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多种策略(画图、列举、计算)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认为在研究算式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时,学生的表达不够充分,相应要让学生在主要问题上充分表达,教师适时引导。 从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探索完这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后,再来欣赏,就使欣赏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大家回忆着日出日落、月圆月缺的昼夜交替、寒来暑往、春夏秋冬的季节更迭,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十二生肖的练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年龄和属相探索蕴含其中的规律,在有趣情境中,学生积极运用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练习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学生在独立设计规律的过程中,充分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从中也更好得体现了各种不同数量的周期之间的共同规律。

简单的排列教案(优选.)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 执教者:全小刚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01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排列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小组协作和讨论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记忆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序的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然后进行排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 PPT、数字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做几个游戏,希望大家能喜欢? 第一个游戏:横向快速移动训练 要求:头不动、眼球动、30秒 归纳:汇报——实事求是 第二个游戏:纵向快速移动训练 要求:头不动、眼球动、30秒 归纳:我们的眼睛——保护好 第三个游戏:线式阅读数字练习 要求:快速记忆(数字:351、315、135)观察一下这三个数字,你有什么发现?其实这里面的奥秘运用到了我们数学里的简单的排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排列。 二、新课探究 1、新课引入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0,(1、3、5)。 (0表示没有,我们要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首先要做到地上没有果皮纸屑。请同学们要爱护环境,不要乱吐乱扔。)PPT出示题目: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请同学们读一下题目,并思考题目中那些字词很重重要。 2、题目分析 重要字词:没有重复数字两位数 解决的问题:排两位数 怎样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呢?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简单的排列问题 (教案)培训资料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记忆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书写思想和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书写思想和方法。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一、学前准备 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二、探究新知 1、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 (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按数位摆: 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四位师徒,一个人记录。 (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 (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教材练习二十二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注意排的顺序,体会方法。 3、教材练习二十二第3题。 四、思维训练 从写有1、2、3、4的四张卡片中任意选出2张,做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共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积?写出这些算式。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示范课)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维新镇第二小学王永 间隔排列问题,书上内容很少,学生也好理解,但可拓展的知识太多,如敲钟声的,爬楼梯问题,锯木头问题,这一类都是有两端物体相同,在教学时通过比较得出两端物体总比中间物体多一,根据这个,知道中间物体是多少,就能求出两端物体。如果两端不同,两种物体个数相等。这些知识还要靠学生自己多悟,多练习,得出总结的规律。还有就是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要多动手,多画图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教学按“明晰概念——发现规律——完善规律——应用规律”的流程进行,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从网上下载了PPT课件,配合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索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上的规律,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规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说法表述规律,如“夹子比手帕多1”、“手帕比夹子少1”、“夹子和手帕数量相差1”。在设计练习时,从比一比图形的数量,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教学中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用完整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有一定困难,是不是我的教学不到位,学生理解不深刻?其实在原来的设计中,我是想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后,就让学生自由创作几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统计第一个是什么图形,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每种图形各是多少个,两种图形的数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在大量具体例子下,更容易发现规律,并且能将两种情况都呈现出来。 在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形成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出示小兔乐园情境图,让学生寻找这里的间隔排列,并探索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首尾都是同一种物体,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多一。可是,首尾相同只是间隔排列中的一种情况,于是我又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在验证这一规律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如果首尾不同的时候,两种物体数量是相同的,让学生对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这节课感觉还是老师引的痕迹比较明显,学生的思考还是跟多的停留在表面,缺乏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这里一一对应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总结本课不足,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把课堂的发言权更多的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排列组合教案

数学广角 《课题一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的的内容---排列、组合。 教材分析: 课标中指出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序排列的思想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

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去广场吗?为什么? 走进新课 师:今天我们也要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哪呢?课件(数学广角)对,那里没有好吃的,好玩的,但是那里有趣的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开动我们聪明的小脑袋瓜儿解决他们,想去吗? 在去之前,我们先打扮一下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这有四件衣服(课件)你喜欢那套衣服,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选择。那到底能搭配多少套呢?拿出手中的学具摆摆看。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你喜欢那一套,我们就在心理穿上你喜欢的衣服去数学广角了。 展开活动 1、开启大门 数学广角的大门是由1和2 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这道 门的密码可能是那些数? 生;12、21。 师:这两个数字有什么不同?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 《 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 教案

8 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学生初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初步学会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方法。 【教学指导】 “数学广角”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1课时 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的例1,“做一做”及第99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与操作中探究排列的方法。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不重复、不遗漏的排列方法。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彩笔。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数学乐园里有许多活动呢,快看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智解密码锁”,打开这把锁你就能进入数字乐园。(课件出示密码是由1、2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你知道密码是多少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原来你们把这两个数字分别放在了不同的数位上,然后交换它们的位置就是另外一个数。恭喜大家成功进入数字乐园。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字乐园里玩一玩吧。 【进行新课】 知识点简单事物的排列 1.数字游戏。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课本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简单的排列知识。 2、能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 (边出示课件2和3边讲解故事内容) 师:在这一天,灰太狼抓住了美羊羊,把她关在了狼堡里。灰太狼为了阻止喜羊羊去救美羊羊,他设计一扇“超级密码门”,装在自己的狼堡里。喜羊羊

为了进大门,非常着急。正在这时,喜羊羊发现了大门上有一排小字,我们把它放大看看吧!(点击电脑,出示图中云注标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出示课件4) (1)师:大门的密码是由数字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较大的数,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边的数字卡片1和2来摆一摆吧! 学生活动:用数字1和2摆出两位数。 师总结:原来把这两个数字的十位与个位交换也成了不同的两位数啊!(板书课题) 师:刚刚同学们说了可以摆成12和21两个两位数。所以密码是12、21中的较大的数。 生:密码是21。 2、合作探究排列(出示课件5) 师:虽然狼堡的大门开了,但还要进行闯关游戏。 (1)过关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请三个同学上台来演示。 游戏规则: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板书:固定十位) 十位:1,个位就可以是2,3.(板书:12,13,对齐竖着写)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是:12,13. 十位:2,个位就可以是1,3. (板书:21,23,对齐竖着写)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是:21,23. 十位:3,个位就可以是1,2. (板书:31,32,对齐竖着写)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是:31,32.

【北京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买新书教学反思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针对《买新书》这一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我觉得本课教学内容我安排的有点难。所以在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不一定能达到并驾齐驱的水平。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有针对性的对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练习。 2、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和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降低了难点。 3、我为了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改变了以往应用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练习中形式有计算、选

一选、说一说算式的意义,有多余信息解决问题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兴奋的状态下解决了一个一个数学问题。 三年级数学《讲故事》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包括发现规律学习两个整十数的乘法 的口算,没有进位的两位数的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运算三个部分。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乘法是整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前面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 法的发展,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估算能力,能够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 单规律,通过发现规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 算法则,能采用多种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并准确地进行笔算。同时,通过让学生综合运 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 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环境中学习。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中主题图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情景中提出问题,结合具体的情景展开学习,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 重视知识的迁移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者的意义和算 法基本相同,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对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练习,让学生 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容关系,形成新的计算能力。 北师大版《找规律》教学反思 课上我通过六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全过程在探索的全过程中突出了一个“找”字。全课我分五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第一环节是通过生活中的动画导入,引出规律。通过让学生猜测是下一个男生还是女生而引出“规律”并激发学生“找”规律的欲望。

高中数学《排列与排列数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的第一节课,排列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计数问题,教科书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了排列的学习任务,通过具体实例概括而得出排列的概念,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对于排列,有两个想法贯穿始终,一是根据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寻找简便的计数方法,就像乘法作为加法的简便运算一样;二是注意应用两个计数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理解排列的概念是应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的前提,对具体的排列问题的分析又为排列数公式提供了基础。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布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只是对排列和排列数公式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教学难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的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本节课结合教科书的编排,采取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来建构概念的理解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典型事例,从中归纳出共同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本质特征,得出排列的定义,再跟进10个具体事例多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多次强调一个排列的特点,n个不同的元素,取出m个元素,元素的顺序,奠定学生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基础,为后面组合概念的提出埋下伏笔。同时通过有规律的展示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的一长串排列数,为后面水到渠成得到排列数公式作好铺垫,排列数公式的简单应用体现了排列简化步骤的优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排列的必要。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几个具体实例归纳概括出排列的概念,并能运用排列的判断具体的的计数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能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简化分步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排列数符号及其公式的产生过程中体现简化的思想。学生学习后能够对排列或非排列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分析原因,能够简单应用排列数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的得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与计数有关的问题时主动联系排列相关知识的能力,体会排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各种事情现象、本质的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通过由简到繁的着色问题、由繁到简的数学符号的引入过程体会丰富的数学文化.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个计数原理已很好的掌握,但凡计数的问题能够往分类或分步的方向进行思考,学生的层次决定了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大量的生活中诸如设置密码、车牌号、排队、参加活动、接力赛...与计数问题有关的经验,对数学中归纳化归、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比较敏感,但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弱,排列概念的得到,要独立将颜色、数字、人抽象为元素,对着色的方案抽象出顺序有一定的困难,需在独立思考加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再由老师引导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实际生活有机的融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丰富多元,避免单调枯燥。

青岛版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无棣县水湾镇中心小学庞玉波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难点:根据需要引导总结计算规律。 教、学具准备:教具:(1)小冬、小华、小平名字卡片各一;(2)甲、乙、丙、丁各一;(3)板书的方法各一;(4)探究过程各一;(5)红色彩笔。学具:(1)30个信封;(2)30记录单;(3)小冬、小华、小平名字卡片各3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五一假期大家有没有出去游玩呢?小冬、小华、小平、小刚四位小朋友也去游玩了,他们还用照相的方式合影留念了。(课件变换)请大家猜测一下,如果他们四人排成一行照相,会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呢? 生可能:4种、6种、12种…… (课件出示带名字的卡片,并投示问题。) 二、组织有效教学,探究数学本质 1、确定研究思路 师: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排列问题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问题。既然是数学问题,就有其在的规律和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究发现,大家有信心吗?(生:有)今天我们就借助照相问题来一起走进对“排列问题”的研究。(板书:排列问题) 师:既然是排列,就一定和人数的多少有关系。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探究其中的规律和方法,我们应该先选择多少人来进行研究比较合适呢? 生可能1:1人。 生可能2:2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案例背景: 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 第2页共6页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张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广泛应用在生活中,更是学生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节课主要讲解简单的排列,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如对1、2两个数的排列组合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的排列组合也接触过,但是排列的时候容易遗漏、重复,没有一定的顺序,在设计本节课时,重点考虑学生思考的有序性和全面思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的活动中,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及有序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通过数学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排列数字时不重复、不遗漏 明确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法学法 教学:任务驱动式的讲练结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的数位组成以及只有两个数字的排列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魅力】 师:(出示爸爸去哪儿的图片),《爸爸去哪儿》节目中老爸带着孩子们出去探险,特别好玩。今天,老师带也带大家到魔幻岛去探探险,好不好? 生:好! 师:(出示魔幻岛图片)进入魔幻岛之前,我们要先通过魔幻墙,看看魔幻墙都说了什么?(学生齐读题目并思考) 师:两位数包括哪些数位? 生:十位和个位(学生一边说一边板书)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呢? 生:12,21(错误方法:11,12,21,22,此时应该指出数字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重复) 师:引导学生说出最大的数,并进入魔幻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问题,在“3人排队”的问题情境中,掌握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组织学生经历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培养孩子们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使其学会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 3.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感受数学的价值,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掌握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学会有序思考问题。 难点:探究、总结事物排列的规律。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知道咱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吗?)从而揭示课题,(板书:简单的排列问题)(师:你知道什么叫排列问题吗?举个例子向大家介绍一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排列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以2人为例,教师强调:还有其他的排列方法吗?这两种排法都是排列问题,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什么不一样?)从而使学生了解排列的本质是:有序。 我们可以把两个人进行排列,那现在老师给大家两个数字,请大家组成一个两位数:(3、5,8、2,)教师强调每个数字都有机会排到第一位;0、6(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只有一种排法的原因) 二、组织有效教学,探究排列规律 1、确定研究思路 师:通过思考我们发现,2人排列时有两种排列方法(课件演示),即小冬排第一位,小华排第二位有1种。小华排第一位,小冬排第二位又有1种,一共有几种排法?(2种)大家能不能把排列的结果用简单的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呢? 生可能:1+1。 师:用乘法该怎样表示呢? 生:2×1。 (教师相机板书)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示范课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示范课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维新镇第二小学王永 间隔排列问题,书上内容很少,学生也好理解,但可拓展的知识太多,如敲钟声的,爬楼梯问题,锯木头问题,这一类都是有两端物体相同,在教学时通过比较得出两端物体总比中间物体多一,根据这个,知道中间物体是多少,就能求出两端物体。如果两端不同,两种物体个数相等。这些知识还要靠学生自己多悟,多练习,得出总结的规律。还有就是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要多动手,多画图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教学按“明晰概念——发现规律——完善规律——应用规律”的流程进行,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从网上下载了PPT课件,配合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索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上的规律,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规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说法表述规律,如“夹子比手帕多1”、“手帕比夹子少1”、“夹子和手帕数量相差1”。在设计练习时,从比一比图形的数量,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教学中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用完整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有一定困难,是不是我的教学不到位,学生理解不深刻?其实在原来的设计中,我是想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后,就让学生自由创作几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统计第一个是什么图形,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每种图形各是多少个,两种图形的数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在大量具体例子下,更容易发现规律,并且能将两种情况都呈现出来。 在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形成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出示小兔乐园情境图,让学生寻找这里的间隔排列,并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首尾都是同一种物体,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多一。可是,首尾相同只是间隔排列中的一种情况,于是我又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在验证这一规律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如果首尾不同的时候,两种物体数量是相同的,让学生对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一排列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这节课感觉还是老师引的痕迹比较明显,学生的思考还是跟多的停留在表面,缺乏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这里一一对应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简单的排列教案

《简单的排列》教案 小学数学:李欣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学会最简单的排列数的方法。 2、能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学习重点:学会最简单的排列数的方法。能应用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难点: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个大英雄—孙悟空,话说他在西天取经时大战了一个金角魔王,这个金角魔王有一个宝葫芦,只要能叫出敌人的名字,就能收了对方,可是孙悟空是如何智斗他的呢?他先告诉金角魔王,他叫“孙行者”,和金角魔王大战了100回合;接着他又说他叫“者行孙”,和金角魔王大战了200回合;最后他说他叫“行者孙”,大战300回合后智取了金角魔王,孩子们请你们想一想如果继续说下去,孙悟空还会怎么说?生回答,师板书。 板书:孙行者孙者行 者行孙者孙行 行者孙行孙者 师:简单的3个字被悟空排列了6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排列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出示课件,先了解合作要求再活动 (一)用1、3、7、9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合作要求: 1、讨论:在排列中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小组总结出你们认为最好的总结方法。 请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完成学生完成后集体展示交流。 师:刚才你们通过枚举的方法发现了12个不同的两位数,那你们能用算式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3*4=12.师追问3是什么意思?4是什么意思?只要学生能说清楚就行。 师:大家真厉害,发现了再排列中的方法,并做到了有序!那你们敢挑战新的内容吗? 课件出示:(二)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怎样做才可以不遗漏,不重复?先在组里小声说一说,再开始合作完成。 请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完成学生完成后集体展示交流。并引导说出算式的方法。 (三)区别(一)和(二)都是用4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为什 么结果不同呢? 师:哎,老师纳闷了,同样是4个数,为什么一个是12个,一个是9个呢? 生:因为0不能放在最高位。 三、生活中的排列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的排列,感受生活中的美,同时为后面解决生活中的排列问题埋下伏笔。师简单介绍。师:看了这些生活中的排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生活中的排列问题。带到知识应用。 四、知识应用 (一)101页做一做第二题: 把5块巧克力全部分给小丽、小明、小红,每人至少分1块,有多少种分法? 学生分组完成,说一说。 (二)两个数码孔可以分别为0~9中的一个数字,你知道这个密码箱可以设置多少种不同的密码吗?能列式计算吗?这个问题的设置,再次将孩子们带到数学中来,并让孩子总结列式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六、全课小结:

简单的排列问题 (教案)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得排列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得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得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得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得兴趣记忆与人合作得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得排列数,体会书写思想与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得排列数,体会书写思想与方法。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一、学前准备 1、十位上就是“2“得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2、个位上就是“0“得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3、拿出准备好得数字卡片7、3、9、 二、探究新知 1、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得两位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得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您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就是怎样摆得? (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按照一定得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按数位摆: 十位如果就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就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就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得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四位师徒,一个人记录。 (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 (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得排法? 2、教材练习二十二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注意排得顺序,体会方法。 3、教材练习二十二第3题。 四、思维训练

从写有1、2、3、4得四张卡片中任意选出2张,做一位数得乘法计算。共能组成多少个不同得乘法算式?共有多少个不同得积?写出这些算式。 数学广角”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得一个单元,就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得新尝试。本课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得排列组合得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得意识。排列组合得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就是高年级学习概率统计知识得基础,同时也就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得好素材。本课内容就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有关排列组合得知识,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是用排列组合来解决得,如:衣服得搭配、路线选择等等,作为二年级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得生活经验,因此在学习中安排生动有趣得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排列组合得知识。“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得特点与学生得思维特点,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得教学方法。为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主动得建构知识。我采用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得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感知排列组合。旨在凸显“三模小组化”得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得做法,突出学生得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以下三种转变:创境引题——变“说出”为“引入”;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展示反馈——变“学会”为“会学”。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境引题——变“说出”为“引入”“蓝猫”就是学生喜欢得形象,本课我设计了“蓝猫”带大家去数学广角游玩得情境并贯穿全课。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蓝猫要带我们一起到“数学广角”参观,您们高兴吗?哎,快瞧,数学广角得大门就是有密码锁得,要进去必须得到密码才行。”这时有学生可能会发出疑问或者提出问题:“密码就是几位数啊?”“密码符合什么条件啊?”。蓝猫告诉大家:密码就是1与2组成得两位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答案:12或21,但不能确定就是哪个,“同学们,密码就是10-20之间”,学生判断出就是12。我对判断出就是“12”得学生进行表扬与奖励,让她们一开始上课就获得了成功得体验。这样设计调动了学生得学习兴趣,营造了活跃得课堂气氛,又在破译密码得过程中,渗透了简单得排列知识,为新课得学习做了良好得铺垫。 (二)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用1、2、3能组成几个不同得两位数,感知排列知识。首先出示导学案简洁明了,为学生合作学习指明了方向,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先学。这时学生小组合作拿出数字卡片,在小组内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并记录下结果。给学生一个自

间隔排列教案 三年级间隔排列公式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间隔排列公式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78~79页“间隔排列”、“想想做做”第1~ 4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 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以及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运用 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 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逐步形成与人合 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引出规律 游戏1:拍手游戏 × ×┃×× ×┃× ×┃×× ×┃× ×┃×× ×┃ × ×┃×× ×┃× ×┃×× ×┃× ×┃×× ×‖ 师生一起拍手,发现规律。 游戏2:手指游戏 引导学生发现手指根数和吸管根数之间的联系。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 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观察:夹子与手帕,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一一间隔排列。 2、探究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像手指和吸管一样的规律存在呢? 大家数一数,填写在作业纸的表格一中。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把你的发现填在表格下面的横线 上,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①夹子和手帕 生:夹子个数比手帕块数多1。 师:反过来? 生: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1。 师:为什么夹子个数会比手帕块数多1,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1? ②小兔和蘑菇 生:小兔个数比蘑菇块数多1,蘑菇块数比小兔个数个数少1。 师:8只小兔中间有几个蘑菇?9只小兔呢?10只小兔呢? 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 生:根据规律说就快了。 ③木桩和篱笆 生:树桩个数比篱笆个数多1,篱笆个数比树桩个数少1。 3、猜想 提问:从位置上看,夹子、小兔、木桩在每组的排列中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 师:我们把处于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两头的物体叫两端物体。 师:每组中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师:反过来,手帕、蘑菇、篱笆处于中间,就叫?

数学广角--搭配(排列和组合)教案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设计人:沈海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排列和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清楚大声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0、1、2、3的数字卡片、课件,实物卡片。 学具准备:每人一套0、1、2、3的数字卡片,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激趣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出示数学乐园大门,解密大门密码。“用1和2组成两位数”生:12,21 交流想法。

板书:12 21 标上:十位个位 师小结:这两个数的十位和个位交换位置也成了不同的两位数。 师:刚刚小朋友将1和2组成12和21两位数,那密码到底是哪个呢 揭秘密码是“12” 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像这样的搭配,数学中叫做“排列”。 二、活动探知,感知组合 1、开宝箱得宝贝,教学例1 提示一:密码是由1、2、3组成的两位数的个数 师发问:想知道个数要先干什么呢(先写出所以的两位数) 师:由数字1、2、3组成的两位数有哪几种可能呢请小朋友拿出练习本写一写吧。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 师找具有代表性的写法展示 如有学生遗漏的,帮助补上。 那怎样才能做到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呢 师介绍固定法(固定十位,固定个位) 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①定十位法②定个位法 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 12、13、21、23、31、32 21、31、12、32、13、23 ③交换位置法 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中选择2个数,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12、21、13、31、23、32 师:宝箱密码是6. 2、讲练结合,涂色游戏。 完成书第97页“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讲解涂色方法。 三、实践操作,感知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