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复习要点

语言学复习要点
语言学复习要点

语言学复习要点

样题一: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world has approximately 3,000 (some put it 5,000) languages, which can be grouped into roughly 300 language families on the basis of similarities in their basic word stock and grammar. The Indo-European is one of them. It is made up of most of the languages of Europe, the Near East, and India. The prehistoric Indo-European parent language is thought to be a highly inflected language . It was a language in which the various forms of a given word showed its relationship to other words in a sentence. When groups of this language moved away from the original homeland, believed to be somewhere in the eastern most part of Europe, the language of each group grew and developed along different lines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American and Australian English now show differences from the language of England. Over very long periods of complete isolation from each other, these dialects of a single language changed so much that they became separate languages. Speakers of one were not understood by speakers of another.

The surviving languages show various degrees of

similarity to one another. The similarity bear a more or less direct relationship to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ey accordingly fall into eight principal groups, which can be grouped into an Eastern set: Balto-Slavic , Indo-Iranian, Armenian and Albanian; a Western set: Celtic, Italic, Hellenic, Germanic.

In the Eastern set, Armenian and Albanian are each the only modern language respectively. The Balto-Slavic comprises such modern languages as Prussian, Lithuanian, Polish, Czech, Bulgarian, Slovenian and Russian. In the Indo-Iranian we have Persian, Bengali,Hindi,Romany, the last three of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dead language Sanskrit.

In the Western set,Greek is the modern language derived from Hellenic. In the Celtic, we find Scottish, Irish, Welsh, Breton, etc. The five Romance languages, namely, Portuguese, Spanish, French, Italian, Roumanian all belong to the Italic through an intermediate language Latin. The Germanic family consists of the four Northern European Languages, which are generally known as Scandinavian languages. Then there is German, Dutch, Flemish and English.

All these languages have some influence on English to a greater or lesser extent because each has lent words into the

English vocabulary. Some of them have played a considerable role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Sense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Synonymy: the sameness or close similarity of meaning. 同义现象是指意义的相同或极为相近。

Polysemy: the same one word may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 This is what we call polysemy. 多义现象指同一个词可能有多个意义。Homonymy: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words having different meanings have the same form, i.e., different words are identical in sound or spelling, or in both.

同音/同形异义是指某些词的意义不同,但是具有相同形式的现象,即不同的词在发音或拼写上一样,或发音和拼写都一样。Homophones:words which sound alike but are written differently and often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同音异义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拼写不同,通常意义也不同的词。

Homographs:words which are written in the same way but which are pronounced differently and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同形异义词是指词形相同但发音、词义各异的词。

Complete homonyms:words which are identical in both sound and spelling, but different in meanings.

完全同音同形异义词是指发音和拼写都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Hyponymy: refers to the sense relation between a more general, more

inclusive word and a more specific word. 上下义关系是指一个更广义、更具有包容性的词与一个更具体的词之间的意义关系。Superordinate:the word which is more general in meaning is called superordinate.

意义更广泛的词叫上义词。

Hyponyms: the more specific words are called its hyponyms. 更为具体的词称为下义词。

Meronymy: the semantic relation that holds between a part and the whole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Antonymy: the term antonymy is used for oppositeness of meaning. 反义现象一词用来指意义上的对立。

Gradable antonyms: some antonyms are gradable because there are often intermediate forms between the two members of a pair. So it is a matter of degree.

有些反义词是存在级差的,因为在一对词的两个词之间往往具有中间形式。因此,它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Complementary antonyms: A pair of complementary antonym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eature that the denial of one member of the pair implies the assertion of the other. In other words, it is not a matter of degree between two extremes, but a matter of either one or the other.

一对互补反义词具有否定该对中的一个词就意味着对另一个的肯定的特征。换句话说,它不是一个两极端之间的程度的问题,而是一种

非此即彼的问题。

Relational opposites: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 are called relational opposites.

显示两个词项之间关系颠倒的成对词被称为关系反义词。

Lexical categories:

Closed-class:closed-class is one whose membership is fixed or limited and new members are not regularly added.

封闭类:指成员数目确定、有限并且新成员不会经常增加的词类。Open-class: open-class is one whose membership is in principle infinite or unlimited and with the emergnece of new ideas, inventions, etc., new expressions are continually and constantly being added to the lexicon.

开放类:指成员数目原则上无穷无尽,随着新观念、新发明等的出现,新词就会不断地添加到词库中来的词类。

Word level categor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major lexical categories and minor lexical categories

Major lexical categories differ from min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that they are often assumed to be the heads around which phrases are built.

Major lexical categories are Noun, V erb, Adjective and preposition. Minor lexical categories are determiner, degree word, qualifier, auxiliary, conjunction.

样题二:

Terms in SLA:

Acculturation: the process in which learners adapt to the new culture of the L2 community

文化移入

Motivation: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a person’s desire to do something. 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工具型动机:想学习一种语言,是因为它有利于某些“工具型的”目标,如找工作、阅读外国报纸、通过考试。Integrative motivation综合性动机:想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与另一种文化背景说这种语言的人进行交际。

Fossiliz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 process which sometimes occurs in which incorrect linguistic features become a permanent part of the way a person speaks or writes a language. Aspects of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usage, and grammar may become fixed or fossilized in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Fossilized features of pronunciation contribute to a person’s foreign accent.

石化(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指这样一个过程,有时出现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性地成为一个人说或写一种语言的方式。发音、词汇用法和语法的各个方面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会成为固定或僵化。发音特征的石化造成一个人的异国口音。

Language transfer: the effect of one language on the learning of another. Two types of language transfer may occur. Negative transfer, also known as interference, is the use of a native language pattern or rule which leads

to an error or inappropriate form in the target language. Positive transfer is transfer which makes learning easier, and may occur when both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have the same form.

语言迁移指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两类语言迁移。负迁移,亦称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正迁移是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Subfields of linguistics:

Phonetics: phonetic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it is concerned with all the sounds that occur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语音学被定义为对语言的语音媒介的研究;它涉及所有出现在世界语言中的声音。

Phonology: the study of how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form patterns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音位学研究一门语言中的语音是如何形成模式的,这些语音是如何在语言交际中用来传达意义的。

Morphology: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形态学指对单词的内部结构和单词构成规则的研究。

Syntax: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an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

句法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他研究词是如何被组合成句子的,以及支配句子构成的规则。

Semantics:the subject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 is called semantics. More specifically, seman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linguistic units, words and sentences in particular.

有关意义研究的学科称为语义学。具体地说,语义学专门以语言单位、词和句子的意义为研究的对象。

Pragmatics: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语用学是研究某一语言的言者是如何利用句子来进行成功交际的。Socio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social factors.

社会语言学指联系社会因素来研究语言的学科。

Language acquisition: refers to 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 his mother tongue, i.e. how the child comes to understand and speak the language of his community.

语言习得是指儿童对其母语的习得,也就是儿童是如何逐渐理解和说其社区的语言的。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formally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discipline around the 1970s, refers to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how one person acquires a second language subsequent to his native language.

第二语言习得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它是指一个人在习得其母语之后是如何习得一门第二语言的系统研究。

Psycho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to psychology.

心理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the study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应用语言学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出现在音段层面之上的音位特征称为超切分特征

Stress: the pronunciation of a word or syllable with more force than the surrounding words or syllables.

重音指一个词或音节的发音比周围的词或音节的发音要大的力量。Tone: height of pitch and change of pitch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nunciation of syllables or words and which affec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声调指音节或单词的发音中的音调高低及其变化,声调影响词的意义。

Intonation: when pitch, stress and sound length are tied to the sentence rather than the word in isolation, they are collectively known as intonation.

当音高、重音和音长联结成句子而不是单独的词的时候,它们就统称为语调。

样题三:

Inflectional and derivational affixes (morphemes):

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有何区别

屈折词缀常常在词干后面添加一个微小的或微妙的语法意义。例如,toys, walks, John’s等词中的屈折词缀就是如此。相反,派生词缀常常改变词汇意义,如cite(引用),citation(条文);generate(产生),generation(一代人)。

Important distinctions:

Prescriptive and descriptive:prescriptive and descriptive represent two different types of linguistic study. If a linguistic study aim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it is said to be descriptive; if the linguistic study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and standard behavior in using language, i.e. 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say and what they should not say, it is said to be prescriptive.

规定与描写代表了语言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类别。如果一种语言学研究旨在对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进行描写和分析的话,它就是描写性的;如果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是为语言运用中的正确的和标准的言语行为确立规则的话,如告诉人们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那么它就是规定性的。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t some point of time in history is a synchronic study;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s it changes through time is a diachronic study.

对语言在历史上的某一时间点进行的描写就是共时性研究;对语言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进行的描写就是历时性研究。

Langue and parole: langue was used by the linguist Sassure to mean the system of a language, that is the arrangement of sounds and words which speakers of a language have a shared knowledge of or, as Saussure said, “agree to use”. Langue is the “ideal” form of a language. Saussure called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by people in speech or writing “parole”.

语言学家索绪尔用“语言”这个术语来指语言系统,即某一语言说话者共有的语音和词汇体系的知识,或以索绪尔的话,他们“一致使用”的语音和词汇体系,它是某一语言的“理想”形式。对于人们口头和书面上实际说出的话,索绪尔称“言语”。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and performance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乔姆斯基将语言能力定义为理想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规则方面的知识,把语言运用定义为这种知识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实现。

Terms in sociolinguistics:

Speech variety/language variety:refers to any distinguishable form of speech used by a speaker or a group of speakers.

言语变体,或语言变体指的是由一位言者或一群言者所使用的任何具有区别性的言语形式。

V arieties related to the user are normally known as dialects and varieties related to use as registers.

Dialectal varieties:

Regional dialect: a regional dialect is a linguistic variety used by people living in the same geographical region.

地域方言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变体。Sociolect: social-class dialect, or sociolect, refers to the linguistic variety characteristic of a particular social class.

社会阶层方言,或社会方言是指具有某一特定社会阶层特征的语言变体。

Idiolect:idiolect is a personal dialect of an individual speaker that combines elements regarding regional, social, gender, and age variations. 个人语言是个体言者的个人方言,它结合了有关地域、社会、性别和年龄的变体成分。

Ethnic dialect: an ethnic dialect is a social dialect of a language that cuts across regional differences; it is mainly spoken by a less privileged population that has experienced some form of social isolation such as racial discrimination or segregation.

种族方言是一个不同于地域差别的社会方言;主要是那些经历过像种族歧视或隔离这种形式的社会孤立的,没有多少特权的人群使用这种语言。

Register: the type of language which is selected as appropriate to the type of situation is a register.

选择与情景类型相适应的语言类型就是语域。

样题四:

Speech Act Theory:

Locutionary act, illocutionary act, perlocutionary act:

A distinction is made by Austin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between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act involved in or caused by the utterance of a sentence.

A locutionary act is the act of uttering words, phrases, clauses. It is the act of conveying literal meaning by means of syntax, lexicon and phonology. An illocutionary act is the act of expressing the speaker’s intention; it is the act performed in saying something.

A perlocutionary act is the act performed by or resulting from saying something; it is the consequence of, or the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the utterance; it is the act performed by saying something.

奥斯汀在言语行为理论中区分三类话语所包含或引起的行为。

言内行为就是发出词、短语、从句的动作。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学的方式来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言外行为是表达言者意图的行为,是在说话的过程中执行的动作。言后行为是由说某事或因为说某事而执行的动作;它是由话语所引起的后果或变化;是由说某事而执行的动作。

2005真题

Design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Design features: design features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识别特征是指人类语言区别于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的规定性特征。Arbitrariness: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的联系。

Duality: 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s, or two levels. At the lower or the basic level there is a structure of sounds, which are meaningless by themselves. But the sounds of language can be grouped and regrouped into a large number of units of meaning, which are found at the higher level of the system.

语言的二层性是指:语言是一个系统,它是由两套结构,或者两个层面构成的。在较低的或者基础的层面上,存在着一个语音结构,它们自身没有意义。但是,语言的语音系统可以组合和再组合成大量的有意义的单位,这些单位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较高层面。Productivity: language is productive or creative in that it makes possible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new signals by its users.

语言是能产的或具有创造性的,因为它使得其使用者对新符号的构建和解释成为可能。这就是语言的能产性。

Displacement:displacement means that human languages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 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in time and space) at the moment of communication.

移位性是指语言使用者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不在交际现场(时间和空间上)的物体、事件及概念。

Cultural transmission: while human capacity for language has a genetic basis, i.e., we were all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acquire language, the details of any language system are not genetically transmitted, but instead have to be taught and learned. This is what cultural transmission means. 尽管人类的语言能力具有遗传的基础,即我们都天生具有习得语言的能力,但任何一门语言系统的细节都不是靠遗传来传承的,而是要通过被传授与学习。这就说明语言具有文化传承的特点。

2006真题

Classification of synonyms:

Dialectal synonyms: synonyms used in different regional dialects

方言同义词

Stylistic synonyms: synonyms differing in style

文体同义词

Emotive synonyms: synonyms that differ in their emotive or evaluative meaning

情感同义词

Collocational synonyms: synonyms that differ in their collocation.

搭配同义词

Semantically different synonyms语义上有差别的同义词

2009真题

Two special language varieties:

Pidgin:a pidgin is a special language variety that mixes or blends

languages and it is used by people who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for restricted purposes such as trading.

洋泾浜语是将几种语言混合或者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殊语言变体,它是由操不同语言的人为了有限的目的,如贸易而使用的语言。Creole: when a pidgin has become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a speech community, and is acquired by the children of that speech community as their native language, it is said to have become a Creole.

当一种洋泾浜语成为了某一言语社区的主要语言,并且由该言语社区的孩子习得作为本族语时,它就成为了克里奥耳语。

2010真题

Word formation:

Compounding: a word-formation process through which new words are created by combining at least two free morphemes.

复合这一构词方式是将至少两个自由词素连接起来构成新词。Derivation: the process in which new words are created from already existing words through affixation. In other words, new words are created by attaching prefixes or suffixes to already existing words.

派生是指一种构词形式,即通过现有的词上添加词缀来构成新词。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词上添加前缀或后缀来构成新词。Conversion: th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by converting words of one class to another class.

转化:把单词从一种词类转化成另一种词类从而构成新词。

Blend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by combining parts of two words or a word plus a part of another word.

拼缀:分别把两个词的部分或一个词外加另一词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新词。

Clipping: a common way of making a word is to shorten a longer word by cutting a part of the original and using what remains instead.

截短:通过截除原词的一部分,使用剩余的部分来缩短一个较长的单词从而构成新词。

Acronymy: the process of forming new words by joining the initial letters of name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or special noun phrases and technical terms.

首字母缩略:通过把社会机构以及政治机构的名称或特殊的名词短语和术语的首字母合在一起来构成新词。

Back-formation: a process of word-formation by which a word is created by the deletion of a supposed affix.

逆生:通过删除一个假想词缀来构成新词。

Functions of language:

Phatic: establish an atmosphere or maintain social contact.

寒暄

Directive: get the hearer to do something. 指令

Informative/descriptive: give information about facts. 信息Interrogative: get information from others.询问

Expressive/emotive: express feelings and attitudes of the speaker. 表达

Evocative:create certain feelings in the hearer (amuse, startle, soothe, worry or please) 唤起情感

Performative: language is used to do things, to perform actions. 施为The performative function of language is primarily to change the social status of persons, as in marriage ceremonies, the sentencing of criminals, the blessing of children, the naming of a ship at a launching ceremony, and the cursing of enemies. The kind of language employed in performative verbal acts is usually quite formal and even ritualized.

复习重点

Chapter 1

1.linguistics

2.the scope of linguistics

3.distinctions of linguistics

https://www.360docs.net/doc/c0358316.html,nguage

5.design features

6.functions of language

Chapter 2

1.phonetics

2.broad and narrow transcriptions

3.diacritics

4.phonology

5.phone, phoneme, allophone

6.phonemic contrast and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7.minimal pair

8.suprasegmental features

Chapter 3

1.morphology

2.morpheme

3.types of morpheme

4.word formation

Chapter 4

1.syntax

2.XP rule

3.head, specifier, complement

4.subcategoriz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c0358316.html,plementizer

6.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7.transformation rules

Chapter 5

1.semantics

2.sense and reference

3.sense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4.sense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

https://www.360docs.net/doc/c0358316.html,ponential analysis

6.predication analysis

Chapter 6

1.pragmatics

2.pragmatics vs. semantics

3.context

4.constatives and performatives

5.locutionary act, illocutionary act, perlocutionary act

6.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7.cooperative principle

8.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hapter 8

1.sociolinguistics

2.two approaches to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3.dialectal varieties

4.register

5.standard dialect

6.pidgin and creole

7.bilingualism and diglossia

Chapter 9

1.culture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章期末复习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什么是语言学 1.1.1定义 语言学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1.1.2The scope of linguistics语言学分支必考P2 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sounds, which are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called phonetics.(语音学) The study of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in communication is called phonology. (音位学) Th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morphemes are arranged to form words are called morphology. (形态学) The study of how morphemes and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is called syntax(句法学)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language is called semantics. (语义学)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 of use is called pragmatics. (语用学) 1.1.3 Some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成对的概念辨析差异必考P3 (1)Prescriptive and descriptive 规定与描写 If a linguistic stud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it is said to be descriptive, if it aims to lay down rules 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say and what they should not say, it is said to be prescriptive. Modern linguistics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 Traditional grammar is prescriptive while modern linguistics is descriptive. The task of linguists is supposed to describe the language

《语言学概论》学习建议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语言学 ...

《语言学概论》学习建议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语言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是理解、把握本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的性质和范围、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语言学的任务和发展等。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语言的符号性。需要了解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的性质有哪些,其中重点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可结合不同语言或方言现象来加深认识。 2、语言和言语。了解二者的区别和关系并能在语言实践中对二者加以区别。 3、语言的层级。认识语言的二层性结构,并了解语言层级系统的特点。 4、语言的基本关系。需要掌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概念及其关系,认识到二者在语言符号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能结合语言实例对这两种关系进行讲解。 5、语言的社会功能:重点掌握语言的社会功能是其本质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语言学的发展:了解语言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对于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的主要流派,要求掌握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对于这些重点内容,要求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而且要求熟记。本章内容理论性比较强,不仅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分类,而且要求掌握各种理论的要点,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各种理论问题。本章除了重点内容之外,对于语言的结构类型、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等问题也应有所了解。 第二章语音学 本章介绍了语音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的分类及发音原理、音位的划分原理、语音的组合等。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1、语音的声学性质:认识语音的发音原理;领会语音四要素的含义及其在

语音系统中的表现和作用。 2、语音的生理属性:通过人体发音器官进一步认识发音原理,了解发音器官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 3、音素的分类及其描写:掌握元音、辅音的区别;掌握二者各自的发音特点,学会描写各种类型元音和辅音。 4、音位:掌握音位的划分原则;认识音位与音素的联系与区别;了解音位、音位变体及相互关系。 5、语音组合:认识音节的构成;了解常见语流音变的种类并能结合语言实例进行辨别。 本章的概念比较多,对于各种重要概念,要求熟记定义和分类,结合实例和自身发音实践深入领会。对于音素、音位、音节,还要求能作具体分析和描写,此外还应该熟练掌握常见的国际音标,能够用国际音标标记汉语和英语的语音。 第三章语义学 本章介绍了语义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语义分析方法。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主要内容有: 1、语义的性质和类型:要了解语义最基本的三对性质,结合具体语言事实深入体会;关于语义的类型要明确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的区别。 2、义素分析法:了解义素分析法的原则,掌握义素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3、语义场理论:了解语义场的性质;掌握语义场的类型并能对具体的语义场类型进行辨别。 4、语义的聚合关系:认识语义的纵聚合与横聚合关系;了解同义词、反义词的特点。 5、语义指向:了解什么是语义指向分析法;认识语义指向在语义分析中的作用。 对于这些重点内容,要求有仔细了解、认真领会。除了要求掌握各种重要概念及其分类,还要求掌握各种理论的要点,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各种理论问题,而且要求熟练的掌握语义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语义类型的分析、义素分析、语

新版简明英语语言学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知识点: 1.*Definition: pragmatics; context 2.*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3.*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 theory 4.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5.*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考核目标: 识记:*Definition: pragmatics; context 领会: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综合应用: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 theory;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一、定义 1. Pragmatics语用学: Pragmatic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是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语用学也可以看作是一中意义研究。(它不是孤立地去研究语义,而是把语义置于使用语境中去研究的一门学科。) 2. Context 语境:The notion of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这个概念对语言的语用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认为他是由言者和听者的共享知识所构成的。 二、知识点 6.1.2 pragmatics vs. semantics语用学与语义学 二十世纪初,Saussure’s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开始,同时也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调,即语言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在的系统来加以研究。 语用学和语义学既有相关性又有相异性。两者都是对意义的研究。传统语义学把语义看成是抽象的,内在的,是语言本身的特性,不受语境的影响。因此传统语义学只研究语义的内在特征,不把语义研究置于语境中来考察。语用学研究的是交际过程中语言意义的表达和理解。语用学家认为不把意义放在语境中来考虑就不可能对语义进行充分的描述,因此在研究语义时是否考虑语境便成了传统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Semantics 和Pragmatics的区分 Pragmatics studies how meaning is convey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pragmatics considers meaning in context, traditional semantics studies meaning in isolation from the context of use.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词汇 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音位的自由变体 有些音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能区别词义,不受前面其他音位的影响,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 3,语言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工具。同时是心里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4,自源文字 是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 5,同化和异化 同化现象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儿而又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的趋同现象;异化现象,是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6,黏着语 没有词的内部屈折,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有一个粘附语素来表示,而一个粘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的语言类型 7,语音 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定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他的社会功能 8音质音位 以因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音位 9形态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10仿意词 是分别将外语中的构词材料按外语中的次序译成本民族语,使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结构的选择与外语一一对应 12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13符号 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它的作用是指称社会现实现象 14,小学 中国传统文学又称小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它们是围绕解释和解读先秦典籍展开研究的,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15,言内意外 用语言表达思想时留下的一些意义空白或将真实意义隐含在另一种说法中,或用一种意义采用不同说法以获取不同的效果 16文字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个一个的字,一是指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 17国际音标 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不带民族特色。它的制定原则是:

语言学概论各章节复习重点

引言、第一章语言的本质学习要点 1.古代语文研究主要有哪三个国家地区?它们各有怎样的成果(著作、人物、时间)和擅长?中国古代语文研究的三个分支是什么?代表性著作(《尔雅》《方言》《切韵》《广韵》《说文解字》)、人物、年代? 2.历史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是什么?代表性人物?“语文学”和“语言学”区别是什么? 3.现代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索绪尔、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著作、时间、流派? 4.解释并举例说明:语言/言语、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5.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属性?语言符号由哪两个要素组成?试证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稳定性。 6.语言的要素有哪些?如何理解? 7.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8.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社会属性(生理、心理、个人)?怎样理解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9.语言的定义是怎样界定语言的? 第二章语音和音位学: 1.复述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举例说明其辨义作用。 2.画出舌面元音舌位图,标出8个正则元音。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在哪里?能够描写8个正则元音及普通话中的元音辅音,能够用宽式国际音标记录普通话。 4.复述并举例说明:音素、音节、复元音、复辅音、开音节、闭音节;音节和音素的关系。 5.举例说明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6.复述并举例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分布、对立、自由、互补、宽式记音与严式记音、音位系统。 7.举例说明如何归并音位,说明音素和音位的关系。了解普通话的声韵配合。 8.什么是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调位和重位。 9.什么是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举例说明。 10.现代汉语语音有哪些特点? 第三章语义复习 1.语义单位有哪些? 2.举例说明义素(语义特征)分析的过程。 3.语言中为什么存在大量同音词?汉语同音词主要有哪些来源?多义词和同音词有怎样的异同? 4.什么是语义场?上下位词、义类词指什么?语义场对语言研究有怎样的价值? 第四章复习 1.举例说明概念:词法、句法、语法、语素、词、词组、句子、单纯词、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词根、词缀、词干、词尾、形态、句法结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2.构词法和构形法各有哪几种?构词与构形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3.句法结构的构成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 4.词类划分的依据有哪些?举例说明。 5.能够切分语素、区分构词与构形、分析词的构造方式、分析句法结构的构造方式、划分词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 一、语言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是人类社会的特征(特有财富)。 1、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所以不可能学会人类的语言。 2、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即所谓的“动物语言”和人类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二层性 任意性开放性 传授性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二、语言是符号系统 1、什么是符号?它有哪些因素构成?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包括了形式和内容(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形式和内容互相依存。 eg: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就是一种符号。 2、符号和征候的区分:符号和所标记的事物是具有约定性的(或者是由某些人规定,或者是社会习惯),而征候与它所标记的事物之间往往具有自然(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3、符号的分类: 象征(有一定的含义,有一定的理据) 狭义的符号(没有理据,任意约定的) 4、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具有符号的一切特征:语言是由语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统一构成。语音和意义在具体的语言中统一于一体,密不可分,二者互为存在条件。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 注:具体来说语言中的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类是“哈哈” “啊”等叹词,它们可以说是人类感情的本能的反应,可以归入征候。 一类是“哗啦” “汪汪”等拟声词,用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来记录事物本身,和事物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同一种事物的声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记录,也体现了它的社会约定性,可以归入象征。 剩下的语言中绝大多数的词,它们的音和义之间关系完全是社会约定俗称的,没有任何理据可言,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狭义的符号。 5、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什么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这种音义关系又叫约定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语言创制时来说的,语言符号一旦形成,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执行就具有强制性,因而也就表现为一定的稳固性(可变性)。——民族性;——时代性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语言符号的排列只能成一条线,线条性限制了语言在组合时的空间位置。 语言符号组合时的线条性和层次性结合起来理解。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里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成系统的。语言符号的系统性集中体现在符号的组合和聚合关系之中。 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互相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则的,有选择的。 聚合关系指在某一环节上具有相同作用的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处于相同聚合群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互相可以替换。 三、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社会功能。 2、语言的思维功能。 四、语言和说话 说话由三部分组成: 1、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 2、说话所用的那套代码(语言); 3、说出来的话(言语作品) 语言并不等同于说话,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 五、语言存在的方式 语言是一套单位和规则,这些单位和规则是社会的现实,是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与难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与难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与难点 指导老师陈蓉 1.1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语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一是情感,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语言形式粗略的说,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两类。语汇形式就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实词和固定短语,语法形式包括语序、虚词、形态、重音、语调等形式。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通常叫“词汇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叫“语法意义”。

在语言里,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其中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存在的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在特定睥上下文、特定的交际场合中或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才能出现的意义是人别的临时的。前者叫“语言意义”即语义,后者叫“语境意义”。 1.2 语义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1.3 语义的模糊性 所谓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也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如此。不少词语的词义是精确的。 1.4 语义的民族性

语义的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词义上。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体现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 2.1 词义的构成 词义是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词义可以说是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两部分构成的。 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的反映而形成的。 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异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为“科学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 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合作原则—— 基本点:交际双方为使交际能够顺利下去,双方必须合作。 具体内容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其认为交际双方的合作,必须遵循四项准则: (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提供的信息要与交际的目的相适应,不超出不少于交际目的需要(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3)相关准则: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 (4)方式准则:说话简明清楚 问多答少、言语晦涩、含混啰嗦等都不利于交际的进行。 变异概说——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绝对划一的统一体,语言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处于一种缓变的状态中。 语言在共时层面的差异称为语言的差异。 语言的变异受到三种情况的影响: (1)说话者的地区背景和社会背景(母语、教育程度、职业等) (2)产生言语行为的实际情景,需要采取什么言语表达方式和超语言特征 (3)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语言的变异分为三类: (1)地域变异:形成地域方言,即属于某一地域的群体使用的语言 (2社会变异:指不同社会地位、职业、行帮、种族、性别的区别在语言使用上产生的差异(3)功能变异:指说话人为了某一目的使受话人受到影响、产生反应而使用的言语方式 地域变异—— 语言的地域变异表现为地域方言,包括次方言,与之相对的有共同语和规范语言。 (方言—次方言—土语) 方言变异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 1、语音方面 闽方言、粤方言的变异较大,吴方言次之,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又次之。 2、词汇方面 主要表现为同一意义用不同词语表现。 3、语法方面 主要表现在词序、虚词方面。粤方言中这种双音节词中修饰性词素位于被修饰性词素之后,是语法上的一个特点。例如:客人—人客、干菜—菜干 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汉语言发源地:黄河流域。秦汉以前,楚国南迁,吴方言、湘方言可能在东南部地区形成方言的形成除了由于移民、山川阻隔、政治经济的原因外,与异民族语言的接触和土著语言的混合也有一定的关系。 语言的分化和产生变异的程度,通常取决于共同语对方言的约束力。 方言发展的前途: 1、在社会封闭,甚至分裂的情况下,共同约束力减弱,语言分化的结果导致差别扩大,有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 2、继续保持已有的地域差异状态,在地域范围内,优势扩大或者缩小自己的覆盖范围。 3、由于共同语的强大影响、社会的统一和发展,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或者方言本身逐渐向共同语靠拢。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 导言部分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 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2.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本节其它一些问题可一般了解: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二、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四、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有三大要点:语言是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次性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称现实现象。如: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注意语言符号同一般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弄清楚语言层级,各个层级的构成及其特点,以及语言二层性的核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比如音位和音位、词与词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也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导言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功能 一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交际)有着本质区别: 1.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 2.人类语言的构造灵巧性。 3.人类语言的习得性。 4.人类语言的易境性。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主要区别在于: 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物质)的。 2.语言是社会(全民)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 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系统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 二语言的性质 (一)语言的符号性 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符号都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 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符号最根本的属性。 约定性是中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一旦约定人们就要遵守这种社会共同的约定。 (二).语言的系统性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三).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附考试样卷)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 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例如"看"与"电影"组合成"看电影",互相之间具有支配关系。 2.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例如/a/音位,在音节ang中实际念α,在音节jia中实际念A。 3.词干:一个词的词根和词缀合称词干。例如teachers除去s外,其余部分就是词干。 4.拼音文字: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词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词的读音,例如英文就是拼音文字,单词man三个字母构成,与三个音标对应。 5.词语替换:词语替换就是用一个名称代替原来的名称,但所指称的现实现象没有发生改变,例如过去叫"戏子",现在叫做"演员"。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标志。 2.通过(聚合关系),我们可以使用句型造出许许多多的句子来。 3.音位可分两大类,例如汉语中的声调是(非音质音位)。 4.根据在词中的作用,语素可以分为三类,例如"I am going to buy some books",其中单词books中的语素"s"是(词尾)。 5."漂亮的景色"和"景色漂亮"的语法意义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语法手段是(词序)。 6.英语动词be有八种形式,其过去时的复数形式是(were)。 7.词义的引申有两种方式,例如"病毒",本义是指"比病菌小、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病原体",引申义指计算机病毒,即破坏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程序,这种引申方式是(隐喻)。 8.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趋简)。 9.语言在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等社会因素方面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社会方言)。 10.词义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英语单词deer,过去泛指动物,现在只表示鹿,这种意义变化的方式叫做(缩小)。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到题中横线上。 1.下列说法只有(A)是正确的。 A.拉斯克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 B.索绪尔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C.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学习一种语言规则是可以类推的。 D.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说明每个人都一改造语言规则的自由。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汉字注音,只有(D)组要用到音标a。 A.装腔王高笑B.烟元面全捐 C.家牙打哈抓D.盖反外丹抬 3.分析句子"我们天天看见从东方的山峰后面升起来的太阳",能得到的词组成分是(D)。 A.天天看见从东方的山峰后面。 B.我们天天看见。 C.升起来的太阳。 D.东方的山峰后面。 4.下列各种说法只有(C)是正确的。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 导言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 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 1、一般/普通语言学

2、个别/具体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 (1)历时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 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身势等伴随动作等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形式。 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再编码形式;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就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对比语言学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对比语言学 比较:同类语言中亲属语言之间求共性 对比:不同语言间e.g.汉英对比求个性 1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共时对比 2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的历史比较,找出演变规律,以建立语言学史. 3象限:不同语言间的历史比较,一般限制亲属语言之间,目的在于谱系分类,构拟原始古语。 4象限:共时的语际之间的对比。有三种类型 A、多种语言对比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倾向性的规律 B、多种语言对比以便找出语言的以便建立语言类型学 在A 、B 中对比的语言愈多愈好,对比的语言愈不同愈好 C、两种语言对比,目的在于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 给出解释(一般说来解释都归于民族精神和历史)

e.g. .第1象限名动形的区别 “不”—剔除n 不-桌子* “很”—剔除一般的v 很-看*/喜欢书 “加宾语”-剔除adj 很-好 e.g. 第2象限上古和近代汉语的区别比较 上古-国代-中古-近代-现代汉语 注:汉语小词类分25种 1.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兼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重在其异,找出产生的原因,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注:对比研究要切割小类-小类动词-动词× 英语心理动词-汉语心理动词√ 注:汉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英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二者对比,发现问题-1篇论文、 注:历时是动态的过程解释答案可能要 共时是状态的过程回到历史中去 1.3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2”研究对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释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 “5”运用对比语言学原理、方法已经运用其他一些语言学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探索不同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用在于检索完善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检索某种语言学理论的可行性;可对语言进行比较准确精细的分类,促进语言普遍现象研究。 注:理论对比是双向的对比应用对比是单项的对比 e.g. x (被动范畴) x (被动范畴) X(a) X(b) A(xa) B A语言的被动范畴在 B语言中是如何表现的 “6”探讨对比语言学应用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和对比的语言有关的语言活动中去,特别上应用于外语教学或其他语 言教学活动中去。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大全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 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 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0358316.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11页,当前页是第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