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崇高与诡异

於鲸

与哥特小说联系最为密切的审美范畴非“崇高”(sublime)与“诡异”(uncanny)莫属。德文德拉·P·瓦尔马认为哥特小说“实际上印证了伯克关于恐惧和崇高性的理论”。[1](P225)戴维·庞特多次指出“崇高与哥特在西方传统中的纠结” [2](P184),其中伯克的《关于崇高与秀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Edmund Burke, 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1757)一文,是“在崇高与恐怖之间确立一种系统性的有机联系”方面的首次尝试,并对哥特小说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P184)。而诡异与哥特小说的关系,更是不容置疑。在《论诡异》(On uncanny, 1919)一文中,弗洛伊德就大量援引了霍夫曼的哥特小说中的诡异现象。

已有不少学者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探讨。其中多数人认为从崇高到诡异是哥特小说恐怖形态的一个进化与转化的过程,[1]也有的学者将崇高和诡异与不同性别的不同叙事策略联系在一起。[2]

本文则认为,崇高与诡异在哥特小说中体现为处于两个不同存在论层面的两种迥异的恐怖情态。为了确证这一初步判断,以下将对这组概念一一加以考察,与此同时,笔者将引入另一参照系,即海德格尔的一对存在论概念:“怕”与“畏”。

一哥特小说中的“崇高”与“怕”

崇高论历经2000余年的发展,朗吉努斯式的崇高与利奥塔式的崇高已经大相径庭。而在众多的崇高论中,以伯克的崇高论与英国哥特小说的联系最为直接,因为他的崇高论是围绕恐怖来构建的。在伯克的眼中,所有“崇高”情感的根源都在于恐怖,它源于隶属于弗洛伊德生本能的“自我保存的本能”,源于主体体验到的对自身生命的威胁。[4](P36-7)。他还考察了与全部感官有关的令人恐惧的、崇高的客体:模糊、力量、匮乏、巨大、无限、宏伟、光、声音与响度、突然、间歇中断、动物的叫声、嗅觉/味觉/苦味与恶臭。

而伯克式的崇高之殊异于之前的朗吉努斯或之后康德等人的崇高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崇高主体的恐惧感之中。

1. 对伯克式崇高主体起决定作用的是恐怖原则,而非道德原则。朗吉努斯的《论崇高》一文,诚如鲍桑葵所言,除了对文章的“崇高”修辞风格进行探讨之外,“作者并没有真正肯定地抓住任何明确的崇高观念” [6]。文中,朗吉努斯反复强调崇高的思想显然是与崇高主体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的,“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崇高的思想是当然属于崇高的心灵的。” [7]康德也强调崇高主体除了具备对恐怖的感知能力之外,还要必须有一种先天的道德理念。[8](P105) 伯克所提出的“崇高”却属于另一类——注重痛苦、危险与恐惧的自我保持的情感。因此,伯克的崇高论的主导原则只能是恐怖,“恐怖在一切情况中或公开或隐蔽地总是崇高的主导原则。” [4](P60)

2. 不同于启蒙理性主体,伯克式崇高主体是非理性的。

与伯克总是简单地说某物“是崇高的”不同,康德认为“真正的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中,而只针对理性的理念。”[8](P83) 在他看来,伯克眼中那狂暴崇高的自然不能称其为崇高,只有事先充满理念的主体的内心在面对客体时,离开感性,同时运用反思判断力专注于那些包含有更高的合目的性的理念,从而“感受到内心有一种超出任何感官尺度的能力的东西” [8](P89)时,主体才能感受到崇高。

伯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他“较之他那个学派的大多数人都更激烈地反对理性。”[9]在《论崇高与美》中,他主要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出发来探讨客体在主体心里激起的崇高感的,重直觉本能,而几乎完全摒除和理性在其中的作用:“处于这种状态时,其它一切精神活动都会中止,此时精神完全被其对象占据,以致不容纳任何其他东西,结果也不能用来思考对象从而产生了崇高的伟大力量,它产生于推理以前,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我们。”[4](P 59)

3. 审美快感来自主客体间的审美距离,而非主体的升华。

康德与伯克都认可崇高能够引发一定的不同于正常愉悦的快感。但他们对于这一快感产生的根源的认识却大为不同。康德将这种快感称为“消极的愉快”。主体内心被对象吸引,但又交替性地一再被对象所拒斥,最后凭借理性达到对对象的超越,从而获得快感。伯克则用“欣喜”(delight)来表达那种伴随痛苦的崇高感受。在他看来,崇高快感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而非主体的超越。“当痛苦逼得太近时,不可能引起任何欣喜,而只有单纯的恐怖。但当相隔一段距离时,……就有可能是欣喜。” [4](P 37) 正如戴维·B·莫里斯在其《哥特式崇高性》一文中指出的:“在对爱与恐惧的交织的探求中,哥特小说追求一种完全无需超越的崇高。”[3](P306)前者是先验的整体性的超越,而后者则是恐惧中的颤慄以及随之而来的置身事外的暗自庆幸。同样是向魔鬼出卖自己的灵魂以求得现世的享受,前者如浮士德在临死前那一瞬的感怀;而后者则如安布罗西奥般迎来自我的最终毁灭,是弗洛伊德生本能的快乐原则。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伯克与康德等人的崇高有相似之处,但有着更多关键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只有伯克式崇高才能成为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的“指导性理论”。而康德式的、超越式的崇高,如韦斯凯尔等人研究所指出的,应该更多的是与古希腊悲剧和浪漫主义文学相契合的[3]。

如果说伯克从现象的层面为我们详尽地描述了崇高中的恐怖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那么海德格尔则从存在的层面描述了崇高中主体的境遇,那就是“怕”。

海德格尔用“怕”来指称一种存在的具体现身样式,一种现身在世的生存论上的可能性,即“会怕”。海德格尔对怕的论述从“怕之何所怕、害怕以及怕之何所以怕” [10](P163)这三个环节展开,而且其论述正与伯克的崇高论大致相当。所谓“怕之何所怕”即是可怕的东西。既然“怕”就是存在的在世方式,那么怕之何所怕也即此在的世内照面的、含有威胁性质的东西。它包括三类:上手事物,如杀伤性武器;现成事物,如陡峭的山崖;以及共同此在——他人。海德格尔详尽地总结出了怕之何所怕的东西所包含的威胁性特征:①具有有害的因缘;②来自有害性可牵动的一个确定的场所;③它是人所熟知的、却又带有一段“蹊跷”;④有害的东西

临近着;⑤有害的东西总是将来而未来;⑥此中就有,也就是说,即便可怕的东西最终并不真的到来,也会构成害怕。总的来说,虽然海德格尔没有具体地列出恐怖客体的清单,但所描述的特征与伯克所描述的客体特征大体相当。就审美主体这一方面而言,海德格尔的“害怕”即是此在对怕之所怕在其可怕性中对其的揭示。他说:“怕而后才可以一面害怕着,一面明确观望可怕的东西,把它…弄明白?。” [10](P164)正如伯克在“模糊”这一节中也提到:“当我们知道危险的真实程度时,当我们的眼睛习惯了危险时,恐惧就会大大减弱。”[4](P61)至于“怕之何所以怕”,海德格尔说:“唯有为存在而存在的存在者才会害怕”(斜体为笔者所加)[10](P165)。在其中起作用的,正是伯克所说的“自我保存的本能”。怕使人迷乱,使人魂飞魄散。怕让人看到遭受危险的“在之中”的同时封锁着“在之中”,乃至唯当怕隐退的时候,此在才得以重辨身在何方。这也正是伯克式崇高主体的理性在恐惧中失而复得的过程。最后,对于伯克所提出的伴随着痛苦的“欣喜”的审美情感,海德格尔也表示了赞同:“怕这现象此外还包含有的就是一种…快感与不快感?了。” [10](P390)

由以上论述可见海德格尔对“怕”的解释与伯克式崇高论之间的互通款曲。

二哥特小说中的“诡异”与“畏”

诡异,德语词“unheimlich”,译成英语为“uncanny”。弗洛伊德在借鉴了延奇的观点、该词的词源学分析以及谢林的定义之后,做了个总结:“隐秘的、熟悉的东西,这些东西受到压抑,最后仍然显现出来,所有让人感到诡异的东西都符合这一条件。”[5](P294) 他尽力罗列了他所能发现的、可能引起诡异感的小说母题和日常生活经历。比如:恍若有生命的玩偶或机械人,暗示着阉割焦虑的挖小孩眼睛的睡魔,双重角色、人格分裂和自我置换,数字、迷宫般的道路等让人联想到内心的“强迫性重复”的事物,“恶毒的眼光”、不幸却准确的预感等“触动了我们内部残留的泛灵的思想活动的痕迹,从而使这些痕迹又明白地显现出来” [5](P288)的事物,等等。那么在这些被压抑然后又显露出来的杂乱事物背后隐藏的实质性规律究竟是什么?弗洛伊德进而将这些母题归入两类情况,即:“当受到压抑的幼时情节因某种印象而复苏,或者,当已被克服的原始信仰似乎又得到证实” [5](P297-8)。在这两类情况下,我们将体验到诡异感。

但是我们要说,弗洛伊的诡异论是个尚未完成的理论。

首先,弗洛伊德坦承,他所举的那些引起诡异感的例子未必总会引起相同的效果。比如僵尸复活很诡异,但这种说法不适用于复活的白雪公主;事件不自觉地重复出现会引发诡异感,但在马克·吐温等人的笔下,同样的重复却造成一种喜剧性的效果,等等。弗洛伊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只好跳出精神分析理论的圈子,从作家叙事的角度来解释:“我们对作家所享有的不按一般语言规则行文的自由和特权的可能性阐述的还不够透彻,作家正是通过这种自由和特权来引起或排队某种神秘和恐惧的感情。……讲故事的人对我们却有一种奇特的指导力:他使人们处于某种情绪,从而引导我们感情的流向,在一个方向上把它堵上,使它流向另一个方向。”乍听之下,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反过来说,难道诡异现象都产生于作者叙事氛围的营造吗?并不对榫的两种解释方法的拼接获得的结论是不可逆性的。

在这里,我们要再一次求助于海德格尔。如前所述“崇高”与海德格尔的“怕”相对应,巧的是,海德格尔又曾就“畏”(angst)这一此在的基本现身情态探讨过诡异(unheimlich)的问题:“在畏中人觉得…茫然失其所在?”[4]。“怕”指向某种特定的世内存在之物,“畏”则“在此在中公开

出向最本己的能在的存在,也就是说,公开出为了选择与掌握本身的自由而需的自由的存在。畏把此在带到它的…为……?的自由存在之前,带到它的存在本真状态之前,而这种本真状态乃是此在总已经是的可能性。”[10](P217-8)

海德格尔的“畏”与弗洛伊德的“诡异”一样,其对象都是某种“空无”。

在弗洛伊德的“诡异”中,令人恐惧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某些其它的因素——被压抑物,无意识那缺席的在场。海德格尔也认为,畏之所畏不是任何世内存在者。“凡是在世界之内上手在手的东西,没有一样充任得了畏之所畏者。” [10](P215)与怕不同,畏之所畏的“威胁者乃在无何有之乡”。[10](P216) 那么畏之所畏究竟为何?“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10](P215)对于这一点,海德格尔的阐述相当明晰。当然,一切还要从他的“常人”说起。必然会有他人的存在(对他人来说也是此在)伴随着此在的存在,此在也就不可避免要“向他人存在”。这种共在状态使此在“处于他人可以号令的范围之中。不是他自己存在;他人从它身上把存在拿去了。”[10](P147)而“常人”,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而是所有那些“他人”的总和和平均,或者说是无此人。这个常人指定着此在日常生活的作为共在的存在方式,即此在日常生活在常人之中。“如果…我?的意义是本己的自己,那么…我?并不首先存在,首先存在的是以常人方式出现的他人。”[10](P152)而常人是中性的东西,它抹平一切此在之个性,使其失去本真,跌落到非本真的存在常人之中的常驻状态之中(日常的共处同在、庸庸碌碌、平均状态、平整作用、公众意见、卸除存在之责任与迎合等)。此谓之“沉沦”。也就是说,此在的沉沦是对此在之本真的偏离。由于人在常人之中的异化,人为了寻求安宁以为常人的生活是完满真实且有秩序的,于是把常人当成自己躲避操心、操劳的盾牌,而不去追问此在的本真。海德格尔认为,这一沉沦之背离,正是“起因于畏” [10](P215)。当畏袭向错把常人当作本真自我的沉沦中的此在时,如醍醐灌顶一般,便使得此在突然之间恐惧地发觉自身被抛在世,无所依归,从而“使此在个别化为其最本己的在世存在” [10](P217)。从海德格尔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诡异”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一种“无”,它所揭示的不是沉沦中此在对前来照面之物的恐惧,而是存在论层面上的恐惧。就这一点而言,与弗洛伊德所谓作家的叙事态度相比,同一个题材“诡异”与否,也许更多的关乎这部作品是否涉及对存在的思考(无论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弗洛伊德的诡异与海德格尔的畏感之间的相通性还将得到拉康理论的支撑,这一点在下文中还将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第二,弗洛伊德的诡异论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悖论。

据其所言,造成诡异恐惧的关键在于压抑和“被压抑者的复归” [11]。弗洛伊德将压抑认定为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个体体验到一种超我认为应该加以斥责的本能冲动时,意识可能将它推开,把它压抑入无意识。自我运用这样一种防御机制来调和本我和超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避免内心的冲突和痛苦。但本能冲动是不可能被彻底摧毁的,被压抑的只是它的表象,它本身仍然完好地存在于潜意识中,仍然可以对意识施加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口误、梦呓等形式显现出来,甚至引发神经症。这一压抑的根源在于内部的超我。当然外部文明的超我也可以通过内化而起作用。“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消除本能才能得到确立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抑制、压抑或其它手段)必须以强烈的本能不满足为前提” [12]。因此,个体那些与文明要求不一致的欲望也总是应该被压抑的。由于盛载着被压抑冲动的无意识的活动是受“强迫性重复”原则或者说“超越快乐原则”控制的,因此弗洛伊德认定:“凡是让我

们联想到这种内心的…强迫性重复?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诡异之物。”[5](P286)然弗氏又曾说过:“本能永远不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本能只能以观念的形式被再现出来。” [13]受压抑的本能自身是不可被认识的,那么它被压抑后如何能够得以复归呢?如果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本能只能以观念的形式再现,语词的成分就必将加入其中,但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本能欲望得以进入前意识或意识,这也显然又与他自己所谓“被压抑者的复归”的应有之义相违背。在弗洛伊德看来,当一个人看到某一诡异客体感到恐惧时,他只能说出恐惧感受,却并不能明确地说出恐惧的根源。一旦意识能够明确地获知原因,诡异感也就消失了。

众所周知,同时获取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理论养料来成就自身的理论家就是拉康。他一方面高擎“回到弗洛伊德”的旗帜,一方面带着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烙印,虽然并没有直接讨论过“诡异”,但他在综合前二人观点的同时辅以语言学的方法,对“诡异”的一些组成概念进行了阐发和改进,解决了弗这一根本性的矛盾,即人如何能够既感知到被压抑的无意识,又无法对它进行表述?

拉康用另一套话语否定了诡异感是由受压抑然后回归的无意识造成的这一观点。此前人文主义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存在着一个稳定的主体,它拥有自由意志和自主能力,是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质疑并摧毁了这一人文主义的自我理想。个别学者已经直觉到诡异主体的这一分裂特性:“压抑,以及随之发生的意识的…真实?与无意识的…不真实?——在结构上类似于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分离,是诡异的先决条件。” [14] 拉康的解释更为激进,他指出被压抑的不是所指而是能指。

针对弗洛伊德的“欲望”——人的一种本能状态,一种心理和肉体上的需要——拉康也提出了自己的“欲望”(desire)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海德格尔的烙印。海德格尔已经看到了人的本真存在向“常人”、“他人”存在的异化。拉康则看到大、小他者通过语言——大他者先行构建的象征能指,将人的欲望异化为“他者的欲望”。他说,欲望是“从说出来的要求与需要的差异中产生的,它无疑是主体在其要求(demand)中说出来的需要(need)得到满足后仍然缺乏的东西。” [15] 在语言和欲望脱节处显现的正是无意识。这一脱节是由于能指的匮乏,主体的欲望得不到辨认,或者说得不到被承认或认可,无法进入象征秩序,结果“它们就这样遭到禁止,在此,压抑实际上开始了。” [16](P244) 无意识成了被压抑的能指的集合。对于这一点,拉康指出,无意识是通过“隐喻”和“换喻”来动作的。通过这一运作机制,能指在无意识中构成了能指的链条,与此同时,这一能指的链条也将无意识改造成了他人的无意识。这使得无意识有可能通过能指转换的方式呈现出来,但一旦呈现出来,也就说明它被意识到了,被思维触及了,只不过触及的是已经被转换过的能指。

那么,受到压抑的能指改头换面的复归又是如何引发诡异感的?这是弗洛伊德在其论文中不曾解决的问题。再看拉康对超越快乐原则的“强迫性重复”原则的看法。正如上文所述,弗洛伊德的“被压抑者的复归”遵循的是“强迫性重复”的原则,拉康却不同意用“强迫性重复”来解释无意识的运动。在拉康看来,“重复现象涉及了与…实在界?的相遇问题。” [16](P116) 他尝试从多个层面来描述“实在界”:“…实在界?的地方,从创伤延伸到幻相……” [16](P121) ,“…实在界?便是那经常回到同一地方去的东西,回到…我思?主体遇不到它的地方去的东西。”

[16](P116-7)一般来说,能指受到压抑进入无意识,而一旦能指“因逾期而权利丧失”,它就无法进入主体的无意识,成为创伤,通过幻觉或梦等无意识心理过程中不断重现,顽固地保留在实在界,表现为一种神经症。我们感知或意识不到创伤和实在界的存在,它们是我们的思维永远触及不到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弗洛伊德那令人感到诡异的“被压抑者的复归”

应该正是拉康所谓人类无意识主体与实在界的相遇,当然正如拉康已经指出的,这永远只能是一种“失败的相遇” [16](P142),因为此时思维与“实在界”的关系呈现为一种无限接近但永远无法进入的瞬间触及。就时间性而言,这一复归与海德格尔的畏将此在向最本己的、个别化被抛境况的带回一样,不是一种“闪避遗忘”,也不是对过去的“回忆”[10](P391)。海德格尔认为“畏”的对象是无,但同时又无处不在,而“实在界”在拉康那里也是一种永恒的缺场而在场。只不过,与海德格尔认为“畏”仍然有可能使人看清自身此在非本真的沉沦状态从而将他从中解放出来不同,拉康认为人根本没有认清存在状况的可能性,无法接近“实在”的存在,他从来不是自己存在,人不过是他者无意识的奴隶,永远处于一种“沉沦状态”。

与崇高不同,诡异的主体注定是不稳定的、开裂的。从弗洛伊德,到海德格尔,再到拉康,他们一步步地逼近了人的生存境遇,使此在身处世中的“诡异”的存在恐惧的真相日益得到彰显。

第三,弗洛伊德的诡异论中存在着一条尴尬的、无法整合的理论裂隙。

如前所说,弗洛伊德认为在两种情况下会产生诡异感,其中之一是“被压抑者的回归”,而另一个则是被克服的原始信仰的回归。弗洛伊德提出后一种“压抑”和“回归”,显然是敏锐地体察到启蒙理性对于非理性思想和情感的暴政。他举了一些例子加以说明。现代理性告诉人们世上不可能有所谓鬼怪,但在人们的思想中或多或少会残存一些迷信。一旦周围发生了凭理性不可理解的事,神秘而恐惧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但如果人能够彻底摈弃自己的泛灵论信仰,他就不会受到这种感觉的影响,而会把这一切科学而理智地视为某种物质现实的表象。为了获致理论阐述的简明和整合的效果,弗洛伊德必须加强两种压抑之间的联系,他强调原始信仰总是与幼时情节相关、并且总是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之上。但同时他也感到似有不妥,因为这样“无疑延展了…压抑?这个术语的本义”[5](P295)。目前来看,还是拉康的“实在界”理论帮助完成了这一整合任务。

在拉康那里,实在界不再只是个心理分析命题,它还是个哲学命题;它不再只局限于主体心理的领域,它还延伸到了主体之外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正如象征界除了指主体内部的超我道德律令之外,还指社会意识形态的象征秩序。而拉康的阐释者齐泽克在其《意识的崇高客体》和《实在界的面庞》等专著中,对实在界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显现也进行了多方挖掘和阐述。因此,我们可以将潜藏于后-启蒙时代中作为象征秩序的理性话语之下的非理性暗流理解为“实在界的面庞”[17]之一。弗洛伊德的两种诡异根源正是拉康“实在界”在个人主体内部与外部社会两个层面上的“不在之在”。

在对崇高-怕、诡异-畏加以一一考察的基础上,以下我们将就研究界关于哥特小说文本中的具体恐怖情境的理论展开进一步求证。

三哥特小说中的恐怖情境:Horror与Terror

事实上,在18世纪末,就已经有人发现了伯克式崇高论的不足之处——用它来解释哥特小说的全部恐怖美学形态已

经有些捉襟见肘了。著名的哥特小说家拉德克利夫夫人在其1826年出版的身后之作《论诗歌中的超自然》一文中认为,与崇高相联系的恐怖形态是terror,而非horror[5],并且,“terror与horror是对立的,前者扩张心灵,并激起人的潜能,使其进入一个更高的生存等级;后者则使它们挛缩、僵滞,并近乎毁灭。” [18] 从理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前者的审美情趣显然优于后者。

她把terror与伯克的崇高联系在一起,对这种恐怖形态予以褒扬,对horror则以其与崇高无涉为由加以贬抑。戴维·庞特在《哥特文学手册》中的“terror”条目下曾指出哥特小说创作界与评论界扬terror而贬horror的传统正是由拉德克利夫开启的,而这又主要根源于当时这样一种普遍的认知:前者“与崇高的王国联系在一起”,它在最后激发自我的超越,相反后者却“被视为一种不那么超验的形式”。[19] 实际上,如前所述崇高的超越性并非来自伯克式崇高,而来自康德式崇高。而这也是对哥特式崇高的理解谬误的发端。接着,她又进一步指出前者主要作用于意识和想象,能使心理“扩张”和“清醒”,而后者则是与挛缩、僵滞等身体症状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一种能够毁灭理性的威胁力。这一论断体现了她对伯克崇高论的充分认同和重视——尽管伯克本人在其论述中并没有将这两个词的用法加以区分——,但反过来说,另一方面

也揭示了伯克的恐怖美学的疏漏:伯克虽然号称将所有引发恐惧的客体都一一加以考察,但仍然有其理论无法囊括和解释的恐怖形态。因此,莫里斯曾声称:“哥特小说代表了对伯克的一种潜在的批判——它是伯克及其身处时代不可能解释崇高的证明。” [3](P302)但笔者认为,它并不是伯克不可能解释崇高的证明,而只是他不可能解释所有恐怖现象的证明。

后来的研究者往往援引拉德克利夫夫人的说法来区分分别以她和刘易斯为代表的早期哥特小说创作的两个主要派别,即“terror哥特”与“horror哥特”。但研究者们往往在它们身上增添不同的附值,以便能使它们能够承担重新区分哥特小说恐怖形态、划分哥特小说类别乃至重构哥特小说发展的大任。

其中采取这种做法较早的,如:德文德拉·瓦尔马。他对前辈的观点作了更为形象的阐发:“terror与horror之间的差异就是令人敬畏的恐怖和令人厌恶的场景之间的差异,死亡的气息和被一具尸体绊倒之间的差异。……terrror因而营造的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恐惧的氛围,它引起对另一世界的某种疑神疑鬼的颤栗。horror凭借的则是对恐怖事物的赤裸裸的描写”

[1](P130)这一观点在当代许多的哥特小说评论中也得到了延

续。里克特·诺顿在其编著的一本关于哥特小说的研究资料汇编《哥特读物:第一浪潮1764-1840》中延用了这一体例:将英国哥特小说划分为拉德克利夫式的terror派和刘易斯式的“德国”horror派(the Radcliffean School of Terror和the Lewisian …German? School of Horror)。[20](Pviii)他在前二位观点的基础又加上了自己的不同理解。“通常认为这两派相应地分别将着重点放在感伤性和感官刺激(sensibility and sensation)上。”前者的恐怖(terror)力量和事件通常是内在的,反之,后者的恐怖(horror)力量和事件往往是外在的。以恐怖事件的“内在”性和“外在”性来描述这两派的特征显然是一种倒退,因为从本质上说,它将考察的对象又从主体转回了客体,重新退回到伯克式的停留于事物表象的理论考察方法。我们既可以同意戴维·庞特将刘易斯的《修道士》中的恐怖读解为某种政治反抗力量的恐怖,更可以将其读解为主人公安布罗西奥受到长久压抑的“内在”欲望的一次强劲的毁灭性回袭;而拉德克利夫夫人小说中让人恐惧的倒往往是古旧城堡中那些吱吱作响的门绞链,阴暗的走廊,以及幽闭的阁楼、地下室等这些“外在”于我们的东西。这样的区分方式对于揭示哥特小说的不同恐怖形态来说并不具备本质意义。里克特·诺顿因此不得不在这两个流派之外,又另外加上了以沃波尔为代表的“历史哥特”(Historical gothic),这一做法彻底破坏了他分类描述的初衷。

特里·赫勒在《恐怖的喜悦》(1987)中,为horror和terror 添加的附值则是审美距离方面的:“Terror是伤害涉及自身时的恐惧。Horror是人们在预见或看到伤害涉及他所关心的人时所感受到的情感。……terror只是作品中人物的体验,而horror是对这些人物或他们的牺牲品的怜悯反应的一部分。”[21](P19-20)用海德格尔的话可以很好地驳斥这一观点:“为……害怕并不取消他人的怕。……为……害怕是同他人共同现身的方式,但它不一定是连带着为自己害怕,更不一定是各自为对方害怕。人们可以因……害怕而并不为自己害怕。但细究起来,因……害怕就是为自己害怕。” [10](P165)从存在论角度来看,这两者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由此可见,仅从哥特小说表层的恐怖意象、恐怖事件或审美距离等方面来讨论只能把问题弄得更混乱。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更高的——精神分析的、存在论的——层面来区分哥特小说的具体恐怖情境。如果仍然要沿用前述“terror”、“horror”的提法,鉴于研究界一向毫无争议地认定前者是崇高的,笔者认为,后者则是诡异的。至于此前普遍认为在它们与18和19世纪的哥特小说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联系的提法,也是有其道理的。有学者称18世纪的哥特小说偏重表现外部恐怖,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哥特小说偏重表现内心的恐怖。

本文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前者更多表现的是崇高之“怕”(terror),后者中则更多的侧重诡异的恐怖(horror),一种“实在”之“畏”。

具体地说,18世纪末哥特小说中的恐怖情境多得自崇高客体的恐怖氛围的营造。阴森的古堡,瘆人的墓园,幽暗的长廊或鬼魂出没的荒野,甚至是某种骇世的罪行(sublime crime)。而19世纪末维多利亚哥特小说中的恐怖情境却往往来自于那若有似无的“实在界”。它可以显露为无数难以捉摸的面庞。它可以依附于“崇高”的自然物,又绝不同于它,就像布莱克伍德《孤岛柳林》里湍急江流中的孤岛上那片诡异的柳林:“它们身上散发的某些特质令我心乱不已。……柳树密密麻麻到处林立,让周遭显得越来越阴暗、影子越来越浓黑,时而狂暴时而柔顺地摆动着,让我产生一种诡异又令人不快的念头,仿佛我们擅入了一个陌生国度的边界,一个不欢迎我们、不希望我们逗留的世界……”[22]。它还可以是《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中那受压抑的欲望化身——海德,《德拉库拉》(Dracula)里深藏在喀尔巴阡山脉但又伺机复出的浸透了欲望原质的吸血鬼,《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rew)中家庭女教师那扭曲视线中鬼魅世界……

结语

总的来说,崇高论与诡异说在西方美学史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传承,它们对理解哥特小说的恐怖形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与生本能的快乐原则相联系的伯克式崇高,其审美主体是与外部恐怖客体对抗着的恐惧主体,他虽然一度由于客体的强势而丧失理性,但最终由于自身与客体之间还存有一段安全的审美距离而使主体的完整性得以保全。对应于海德格尔的“怕”,我们可以将伯克式崇高理解为一种人处于“沉沦”在世状态中、由对自身可能造成具体的物/人引发的恐惧。与“超越快乐原则”相联系的诡异的概念则历经了弗洛伊德—海德格尔—拉康的补充和发展。由于心理活动的压抑机制,诡异将真正的恐怖根源引向主体的存在和“实在界”,并导致了审美主体的不稳定,甚至在海德格尔和拉康看来,恐惧来自于人的存在,同时又是人的存在本身。因此,在崇高中,人是可以逃避的,而在诡异中则无处可逃。

崇高与诡异都是哥特小说不可或缺的恐怖形态,它们在具体的哥特小说文本中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恐怖情境,分别可被命名为“terror”与“horror”。只是随着人们对自身和存在认识的不断发展,以现代文明加诸人类主体的种种压抑,人类的恐怖客体不断由世界转向存在本身,这就导致了18-19世纪哥特小说呈现出诡异恐怖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态势。

就这样,本文从“崇高”-“诡异”的美学现象,到“怕”—“畏”的恐惧的生存现身情态,再到terror-horror的哥特小说文本中的具体恐怖情境,完成了对哥特小说恐怖美学的合围。

参考文献:

[1]Varma, Devendra P. The gothic flame: Being a history of the gothic novel in England, its origins, efflorescence, disintegration, and residuary influences (1957)[M]. Metuchen, N.J., & London: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87.

[2]Punter, David. Gothic Pathologies: the text, the body, and the law [M]. St. Martin?s Press, 1998.

[3] Morris, David B. “Gothic Sublimity” [J], New Literary History 16, 2 (1985).

[4]伯克.《崇高与美:伯克美学论文选》[M].李善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5]弗洛伊德.《论神秘和令人恐怖的东西》[A] .李俏梅译.收入《论文学与艺术》[M].常宏等译.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

[6]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0.

[7]朗吉努斯.《论崇高》[A]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Z]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9-120.

[8]康德.《判断力批判》[M] .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9]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M]. 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427.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11] Valdine Clemens. 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Gothic horror from The Castle of Otranto to Alie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3.

[12] 弗洛伊德.《一种幻想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M] .严志军、张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84.

[13] 弗洛伊德.《潜意识》,《弗洛伊德文集·第二卷》[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476.

[14] Williams, Anne. Art of darkness: a poetics of gothic.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72.

[15]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79.

[16] 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7] 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18] Radcliffe, Ann. “On the Supernatural in Poetry” [A], in E. J. Clery & Robert Miles, ed. Gothic Documents: A Sourcebook 1700-1820[Z].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168.

[19] Mulvey-Roberts, Marie. (ed.). 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235.

[20] Norton, Rictor. (ed.). Gothic readings: The first wave 1764-1840[Z]. London and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21] Heller, Terry. The Delights of Terror: An-Aesthetics of the Tale of Terror[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7. viii-ix.

[22] 阿尔杰农·布莱克伍德.《孤岛柳林》[M].收入夏绿蒂·吉尔曼等.《世界恐怖小说选》[C].王若英译.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305.

--------------------------------------------------------------------------------

注释:

[1]如安德鲁·史密斯(Smith, Andrew. Gothic Radicalism: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Psychoanalysi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提炼出一个已经广为接受的观点:伯克的专著为18世纪的小说家提供了一个恐惧的模板,而19世纪末哥特小说表现的则是与弗洛伊德式的无意识联系在一起的欲望烦恼。(p.8)哥特小说中崇高向诡异的转化最后在弗洛伊德那里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崇高”(the uncanny sublime)(p.148)。哈罗尔德·布鲁姆(Bloom, Harold. “Freud and the Poetic Sublime: A Catastrophe Theory of Creativity”[A]. Freud: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C], Perry Meisel (e 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1)曾指出,“诡异”与《超越快乐原则》“是20世纪对崇高美学做出的唯一重大贡献。” (p.218)戴维·B·莫里斯主张哥特式崇高不过是一种受到压抑的诡异:“诡异……不仅是关于崇高的理论,而且,同时也是关于恐惧的理论。”但同时他又发现诡异是对崇高所隐藏之物的揭示:“弗洛伊德将之描述为诡异的恐怖的特殊亚类,不同于伯克式带着狂乱的、外在的并带有压倒性力量的恐怖。” [3](pp.306-7)

[2]安妮·威廉姆斯和罗伯特·迈尔斯认为崇高中还可分辨出一种“女性哥特式崇高”,它与诡异都同样是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揭示。而以多娜·海兰德(Heiland, Donna. Gothic and gender : An 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1988)为代表的研究者则相反,不认可崇高与诡异概念的同一性,认为他们是不同的性别所采取的相对的叙事策略。她指出刘易斯的《僧侣》、马图林的《漫游者梅尔莫斯》等作品通过展示崇高现象来传达男性所感受到的以女性为代表的美的暴政对于自身生存现状的威胁。而女性作家,拉德克利夫夫人却在小说将崇高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模式来加以拒斥——表面上做出顺应的姿态,暗地里却对崇高进行了“重新界定” (p.58),并进而阐述进入19世纪以后,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后继者们如葛德温夫妇(玛丽·雪莱的父母)、乃至当代的女性主义作品又是如何转而运用诡异事物来表现自己的被压抑、隐藏的那部分自我的。

[3]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可参见托马斯·韦斯凯尔的《浪漫的崇高》(Thomas Weiskel. The Romantic Sublime: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and Psychology of Transcendence.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6)以及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第四章》(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4]陈嘉映在译注中特地注明“茫然失其所在”的原文即unheimlich,他根据其词根和词缀的意义,在翻译时强调了它的“不在家”“无家可归”的含义,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恐惧意味。

[5] 在英语日常用语中,terror与horror是被作为同义词来使用的。这两个词都可以同时用来表示作为审美客体的恐怖特性与审美主体内心的恐惧感受。

哥特建筑与哥特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术

哥特建筑与哥特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术发布:2011年10月24日浏览:17 哥特风格以其繁复而缺乏对称的结构、离奇怪诞的雕刻以及扑朔迷离的光影背离了古典建筑所尊崇的简洁明晰、比例得当、均衡对称的原则,而浪漫主义艺术依赖的是感情、直觉、冲动、热情与信仰而非理性,因而建筑艺术中的哥特主义中的哥特主义形成了一致的美学追求。 18世纪中期哥特建筑的复兴偶然,导致哥特趣味复兴的特殊情感与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浪漫主义所激发,它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在思想观念、审美旨趣以及文化重心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浪漫主义对原始神秘、奇异荒诞的崇尚,对强烈激情与狂野幻想的膜拜,对自然与上帝的虔诚信仰以及对悲怆人生的宿命情怀在哥特建筑与哥特文学中都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与新古典主义对立冲撞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从中世纪文化土壤中汲取无穷力量与灵感。黑暗的中世纪长久以来作为古典与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他者被表征,而孕育于中世纪的哥特艺术形式则天然秉承了强烈的非古典主义审美旨趣与批判精神。在建筑上,哥特风格以其繁复而缺乏对称的结构、离奇怪诞的雕刻以及扑朔迷离的光影背离了古典建筑所尊崇的简洁明晰、比例得当、均衡对称的原则。 一、哥特建筑的浪漫几个世纪以来许多重要的文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史家对哥特建筑的美学特征与本质都予以了深入的探讨。歌德曾在《论德意志建筑》一文中以极其浪漫的笔调记录了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带给他的心灵震撼。这座哥特式教堂“像一株崇高壮观、浓密广覆的上帝之树,拔地而起,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之沙,向着四面八方的国土宣告它的主人——上帝的荣耀”。这种“上帝之树”的比喻正是浪漫主义所青睐的富有大自然原始神秘性的语言,它在德意志掀起了哥特建筑复兴的强烈激情。而黑格尔则从哥特建筑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出发,明

美国文学复习大纲

美国文学部分(American Literature) 一.殖民时期文学(The Literature of the Colonial Period) 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早期殖民地时期的文学的特点 2) 十八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重点是独立革命前后时期文学) 3) 主要的作家、其概况及其代表作品 4) 术语:the colonial period, American Puritanism, Puritans,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n, the Great A wakening 2.主要作家作品 John Smith第一个美国作家 A True Relation of Virginia and General History of Virginia. Anne Bradstreet 殖民地时期女诗人 The Tenth Muse Lately Sprung up in America (1650) Jonathan Edwards十八世纪上半叶大觉醒时代的代表人物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散文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曾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十八世纪美国启蒙思想代言人。 《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收录格言警句) 《致富之道》The Way to Wealth 《自传》The Autobiography (富兰克林原意为写给儿子的家书) 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散文家、政治家、报刊撰稿人。 《常识》Common Sense ( Paine 最知名的政论文:It was inspired by the first battle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the Battle of Lexington in Concord.) 《美国危机》American Crisis 《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 《专制体制的崩溃》Downfall of Despotism 《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 Philip Freneau 菲利普·弗伦诺,著名的“革命诗人”。 《蒸蒸日上的美洲》“The Rising Glo ry of America” 《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诗人自己被俘,关押于英国囚船的经历)

爱伦坡哥特式风格在小说《黑猫》中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4079603.html, 爱伦坡哥特式风格在小说《黑猫》中的体现作者:杨婷婷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2期 摘 ;要:美国埃德加艾伦坡堪称文坛上一朵奇葩,对美国文学史有着深厚的影响。特别是哥特式小说,离奇的故事情节,荒诞的人物构造,独特的写作手法等等。每个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都能使人神经紧绷,惊恐过后不禁又会陷入深深的思考,这正是其特有的魅力所在。《黑猫》堪称其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从主人公的人格,场景设置和超自然现象等方面展现爱伦坡对哥特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式;超自然;《黑猫》 指导教师:张艳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1 一、爱伦坡及其创作风格 爱伦坡是美国小说家,诗人以及文学评论家。尤其恐怖小说和短篇是里程碑式的,后人无法企及更难以超越的。爱伦坡在其短篇小说批判地继承了哥特式小说的要素,在承袭的基础上,把一直以来人们利用氛围制造恐怖而内化为人心理的扭曲,让人从内而外的感到恐惧。瑰丽的场景,精确的逻辑,阴郁的气氛,缥缈的想象,摄人心魄的死亡气息,充满张力的惊悚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爱伦坡的作品。爱伦坡的绝大多数小说迎合了哥特式小说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鼎盛发展的潮流。加之他的小说又有别于其他的哥特式小说,树立了自己的一套风格,不仅当时广受追捧,在后辈作家的作品中,也能读出他的味道。 二、哥特式小说 哥特,大致可以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时期:罗马时期的哥特蛮族文化,中世纪的宗教艺术,十八世纪的文学和思想风潮以及现代以哥特为核心的哥特次文化。“哥特”起初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为建筑风格,而后在17世纪英国人将其运用到文学上,从而催生哥特式小说。贺拉斯·华尔普是哥特小说的鼻祖,他的小说《奥特兰多城堡》开辟了哥特小说这条道路。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哥特小说依然小众,但是乘着文学思潮的东风,以及出现了几位名家,还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在美国这片沃土上开枝散叶,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勾勒出诡异的氛围,扣上主题,这是哥特小说最初的形态。荒无人烟的古老建筑,无法告人的秘密,难以捉摸的人性,面目狰狞的鬼魅等这些元素所构成的神

美国文学

绪论 美国文学:世界文学中的奇迹 美国文学的独特气质:多元化、平民化、充满对于生命的热爱、活力四射、充满阳刚之气。 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19世纪前期,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建设十分迅速,但文学的发展却十分缓慢。这是因为移民到新大陆的欧洲人在无边无际的美洲大陆上豪情万丈、开疆扩土,现实生活上的需要太强烈,机会太多,使人无暇舞弄文字。不过,从更深层次上看,正是这种社会生活为萌芽中的美国文学奠定了精神基础,即:一望无前的开拓精神,一起皆有可能的乐观,无拘无束的野性,开放和包容的魄力。这种精神特质,一直贯穿在美国文学的历史中,或隐或现。 19世纪浪漫主义 背景:美国独立战争后,全新的民主共和国使人们满怀信心。因而,最初的美国文学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家泉涌而出。 最早的代表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 特点:他们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文风具有强烈的实用性,而文学性偏弱。富兰克林的创作以散文为主,文笔清新幽默集中探讨科学文化、民主精神、自力更生等,其中关于自学、修身、创业的言论,对于美国人的人生观、事业观、道德观产生了深远影响。杰斐逊曾担任美国第三位总统,其创作更具政治色彩,行文朴实无华,却字字击中要害。 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1783--1859) 美国第一部具有民族色彩的文学作品是欧文1809年发表的《纽约外史》。它御用美国本土题材,文风诙谐幽默。已经出版,就使欧文成为美国文坛的风雨人物。欧文的代表作是《见闻札记》,包括小说、散文、杂感等32篇。行文优雅,清新精致,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和富于幻想的浪漫色彩,描写了美国和英国的古老风俗习惯,刻画了淳朴善良的人物群像。(《见》中影响最大的是小说《瑞普·凡·温克尔》)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见》最早的中文译本是20世纪林纾翻译的,译名为《拊掌录》,林纾在译序中写到“欧文气量宏广,而思致深邃而敏捷,行文跳踊变化,匪夷所思。”,评价甚高。 美国的孔子:爱默生(1803--1882) 爱默生,美国思想家、散文家、诗人,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被林肯尊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937年的演讲词《美国学者》宣告美国文学已经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并告诫美国学者拜托学究气,不要盲目追随欧洲传统。这篇演讲被誉为美国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爱默生是当时美国最受尊崇的演说家之一。他常谈论政治----比如强烈主张废除黑奴制,但他对政治的关心,更多是从思想文化出发,个人主义是他分析很多问题的切入点。他拒绝加入任何政治运动和团体,他希望超越小团体的局限站在普遍人性的角度独立思考。 爱默生的思想,保留在他的《论说文集》里。他的散文,注重思想内容,不讲究辞藻的华丽,说理深入浅出,说服力极强。行文简练,犹如格言,以至于有评论家说“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爱默生的散文综合了多种倾向,既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又宽容大度,具有民主精神;既有贵族式的高雅,又有平民式的质朴;既简单明了,又隐含神秘主义气息。 侦探推理小说的鼻祖:爱伦·坡(1809--1849) 爱伦·坡,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恐怖小说大师、短篇哥特小说巅峰、象征主义先驱。他的创作风格庞杂,总的来说,色彩瑰丽,非常奇特,带有一种阴暗而

爱伦·坡哥特小说的唯美主义分析

摘要:毋庸置疑恐怖是爱伦·坡哥特小说永恒的主题。但在坡的众多哥特小说里还潜伏着另一个深刻的话题就是对美的追求,并且这种美是和恐惧相依相存的哥特之美。坡不遗余力地创造美,又无情地摧毁它,并将这种重复着创造和毁灭的过程视为一种男类的美。这是一种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美,但放之到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中却又是如此的生动。 关键词:哥特;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唯美 1引言 现代以来爱伦·坡以及他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哥特式小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评论家都争相参与到对他的研究队伍中,但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他的生平或者是生平和作品的联系上,很少有人单纯地将研究对象放在坡的作品上。爱伦·坡因侦探小说而著称,但他的哥特小说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的哥特小说不仅内容奇异、神秘、远离现实社会、并且写作手法也独树一帜。修辞是爱伦·坡惯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其中又数重复和象征两种最为常用。重复和象征并非坡所独创,但在他哥特小说中的使用却别具一格,这两种修辞的使用对哥特小说中恐怖氛围的加强有很大推动作用。除了修辞的使用,坡哥特小说中还有更独特之处,就是对“唯美主义”的追求,本文又称之为哥特式唯美主义。毋庸置疑,恐怖是爱伦·坡哥特小说永恒的主题,不管是重复和象征的使用,还是对唯美主义的追求,都是在为这个主题服务,都只能沦为一种工具和客体。坡反对以说教为目的的写作,但在他的文章中善与恶、是与非都鲜明地对立着,是不可多得的另类小说。 2 “哥特”在文学上的内涵指向 哥特式小说(gothic fiction)是早期美国通俗小说的第三道风景线。“哥特”(gothic)这个词在英语里有多种解释,它既是一个文学词汇,又是一个历史术语,还可以是用于建筑和艺术方面的专门用语。 在历史意义上的哥特,指的是古欧洲的一个蛮族。他们原本居住在日尔曼民族部落的最东部,占据南多瑙河盆地和黑海沿岸的土地,被第聂伯河划分成为东哥特和西哥特两个独立的部落。西哥特人于八世纪被摩尔人征服,同依比亚的拉丁成分混为一体;东哥特人穿过巴尔干到意大利,公元493年占领意大利,公元555年被拜占庭帝国吸收。 艺术风格意义上的哥特,出现于十二世纪晚期,起源于法国巴黎附近,主要体现在建筑和绘画上。之所以被称为“哥特”,是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学评论在轻蔑地回顾前人作品时认为,“这种风格即它的尖形的拱棱状的穹隆和复杂的装饰等,看上去是那么乏味和野蛮,以致只有曾经摧毁了古罗马文明的哥特人才做得出来”。哥特风格确实借鉴了罗马技术,但又革新成为了完全对立的美学观点。哥特式建筑(主要是教堂),高耸且宽阔,有一种浓重的宗教气氛,其形象有直人云霄之感,所以也叫做“高直建筑”。中世纪的时候这种艺术曾经被认为是怪诞和蛮族的产物,但哥特艺术非哥特人所造,它出现的时候,“哥特人”早已熔化在西欧其它国家之中了,因此哥特式艺术决不能泣是“野祖”的。 内涵指向意义上的哥特也就是文学上的哥特,指向恐怖、黑暗、怪诞、野蛮,比如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就包含在内。1764年,贺拉斯·瓦尔蒲尔(HoraceW.1pole)出版了著名小说《奥特朗托城堡》( Fhe Castle ofOtranto)。小说出人意料地成功,在第二版上瓦尔蒲尔为书名加上副标题“一个哥特故事”。这种小说因此而被命名为“哥特式小说”。十七、十八世纪哥特小说首先流行于英伦,描写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哥特式城堡中的复仇或志怪故事,后来又有了新的扩展,比如爱伦.坡

哥特文学的现实影响研究

哥特文学的现实影响研究 哥特文学,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十八世纪末出现的一种另类文学模式。基本的哥特文学要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哥特式文学流派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拥有众多读者,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研究将从哥特文学的起源、哥特文学的发展轨迹、哥特文学与中国文化和哥特文学的主题意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哥特文学,理解哥特文学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哥特文学的起源 1764年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的《奥特朗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在伦敦的匿名出版宣告了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的诞生。当年霍勒斯?沃波尔在《奥特兰托城堡》的副标题中加上“哥特式”一词。从此以后这一融合有“古代传奇”与“现代传奇”色彩的新型文学形式逐渐流传开来。自此,哥特文学不仅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在英国顺理成章地确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学创作。 从文学史上来看,哥特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是英国文艺

复兴时期的戏剧。这一时期英国的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加的影响,戏剧创作中充满了复仇、阴谋、暴力、凶杀、鬼魂出没等情节,惊险刺激。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悲剧,对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二、哥特文学的发展轨迹 18世纪是一段在历史上被称为启蒙时代的岁月。在这一时期,人们的观念从保守怀旧开始逐步向注重个人发展方向转变;妇女的行为在受到严格规的同时,开始有机会阅读与创作;在理性为主导的前提下,感性审美趣味开始堂皇登场……在这样充满矛盾与对立的社会背景下,哥特文学以一种既反映矛盾又充满矛盾的姿态登上了文学史的舞台。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终得以摧毁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到了十八世纪,欧洲进入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极力弘扬人的理性,却忽视并压抑情感、想象、直觉,否认神秘和超自然现象。在这样的情势下,哥特文学就作为一种挑战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尖锐武器应时而生。 到了1840年左右,英国哥特小说由于廉价作者的过度饱和及为迎合广大读者而仓促而作的低质量作品的问世而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与印第安人的遭遇,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外国的,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大师对美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作家由于秉承了与英国一样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同英国一样的浪漫主义风格。欧文(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弗伦诺(Freneau)和布雷恩特(Bryant)一一反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思潮,开创了较新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美国作家特别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的主人公富有敏感激动的特质。注重表现个人和普通人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强烈倾向,几乎成了美国的信仰。富雷诺、布雷思特和库柏等人的作品对客观自然的描写有强烈的兴趣。富雷诺在"帝国的废墟"主题中对过去情景的描写绘声绘色,布雷恩特对北美五大湖区的史前印第安人描述引人入胜,欧文对哈德逊河传说的巧加利用炉火纯青,库柏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入细致。总的来说,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上接英国文学传统,下开美国文学之风。 虽然美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但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富有美国色彩的浪漫主义思想。"西部开拓"就是一个说明美国作家表现自己国家的恰好的例子。他们大量描述了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原始的森林、广袤的平原、无际的草原、沧茫的大海、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离开尘世,心向自然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 Stocking Tales〉、梭罗的《沃尔顿》(Walden)以及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表现。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小说、诗歌中美国人物都越来越明显地操本地方言,作品多表现农民、穷人、儿童以及没有文化的人,还有那些虽然没文化但心地高尚的红种人和白种人。美国清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明显的印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比起欧洲文学,美国文学的道德倾向十分浓厚。在霍桑(Hawthorne)、梅尔维尔(Melville)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足能标炳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本来,这个超验主义只是对新英格兰人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波士顿的唯一神教派的冷淡古板的理性主义而提的。而后来逐渐影响到全国,特别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当中影响颇大。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Emerson)和梭罗(Henry Davd Thoreau),他们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验主义"承认人类具有本能了解或认识真理的能力,能够超过感官获取知识"。爱默生曾说:"只有人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超验主义还认为自然是高尚的,个人是神圣的,因此人必须自助。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作家,著名的有富雷诺(Philip Freneau〉、布雷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郎费罗(Henry Words worth longfellow)、娄威尔(James Rassel Lowell)、惠特(John Greenleaf whitter〉、爱伦·坡(Edgar Ellen Poe)、以及惠特曼(Walt Whitman)。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诗歌。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多样性,有华盛顿·欧文的喜剧性寓言体小说,有爱

爱伦坡的哥特式风格

论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上) 内容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被誉为心理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的鼻祖;唯美主义的先锋;“美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从而在文学史上占据着不朽的地位。在爱伦·坡的文学作品中,语言和形式最为有特点,特别是在他那些具有哥特风格的小说中,诡魅幽婉的文风,以及对血腥和死亡的迷恋都不仅吸引了文学批评家们的注意,读者们更是为之侧目、流连忘返。爱伦·坡是哥特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开始复兴时的哥特小说家,他善于对人物心理加以描写并突出道德探索和人性冲突的主题,可谓在凄美的惊悚中写尽人类灵魂深处的善恶纠葛以及对死亡和惩罚的惧怕。本文将从爱伦·坡本人的身平着手,对其哥特小说创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哥特式风格的特点进行剖析,浅析其对文学文本接受和解读的影响以及此风格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小说;恐怖;荒诞;死亡 The Gothic Style in Allan Poe’s Novels Abstract: Allan Poe is an exceptional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poet,novelist and literature critic.He is regarded as the founder of psychology novels,detective novels and science fiction;the pioneer of aestheticism and one of the initiators of literature critics.So he has become an immortal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llan Poe is recognized for his language and form of writing.Especially the dark and mysterious style of writing and the fascination for blood and death he exhibited in his gothic novels.Those drew the attention of many a literature critic,it also deeply impressed ordinary readers. Allan Poe is a gotjic novelist,when gothic novels began to revive as a half orthodox style.He is good at depicting people’s inner thoughts,and highlights the theme of moral exploration and humanity controversy.It describes the str uggle of good and evil in everybody’s soul and the fear of punishment and death.This thesis will start with Allan Poe’sbackground information to discover the reasons for Allan Poe to creat gothic novels.Then it goes on to analyze the charactistics of gothic novels.Finally,the thesis will try to analyze how to evaluate gothic novels in general and how to appreciate their aesthetic value. Key words: Allan Poe; gothic novels;fearful;fantastic;death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肖明翰 内容提要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 、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自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本文首先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进而概括了哥特小说创作的一般性特征,即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内容,常有鬼怪神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这些作品中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充满悬念,具有独特的艺术震撼力。本文进一步指出,哥特小说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被称为 “黑色浪漫主义”,其美学基础是审美上的“壮美”,而其心理基础则是人内心中的恐惧感。哥特小说中的许多优秀之作致力于揭示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并进行深刻的道德探索。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二百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哥特小说 黑色浪漫主义 壮美 恐惧感 道德探索 尽管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 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G 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据笔者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 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哥特”(G oth )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从公元3世纪 ? 09?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oe’s Gothic Short Stories and its Aesthetic Implications Abstract: The early American litterateur Allan Poe developed a school of his own in literati for his unique an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in short stories, poetr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Poe’s recognition of the readers’ responses makes his horror and grotesque stories the tinge of aestheticism. At the same time, his stories have starting significance in light of the gothic fictions’ innovation in the New Continent and promote its taste of aesthetic implication. Key Words: Allan Poe gothic fiction succession innovation receptive aesthetics 摘要:美国著名文学家爱伦〃坡因其在小说、诗歌及创作文论上取得的非凡成就而独树一帜,在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坡的哥特小说与早期英国小说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其唯美主义的创作倾向及其作品在心灵深处与读者的审美契合,为哥特小说在新大陆的长足发展和在审美层面上的提升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小说传承创新接受美学 哥特小说在英国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黑色性而犹如一株特异之花;在美洲沃土经爱 伦·坡精心培育,其特异之美则更加得到彰显。晏子使楚时曾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美国著名文学家爱伦·坡作品的接受过程正是如此。他的作品曾因阴郁的诗歌和具有黑色特性的哥特小说而在国内被认为格调低下,难以步入大雅之堂而被边缘化,对他的评价也曾争议颇多,毁誉参半。但是随着坡的诗歌、小说以及其创作理论在世界文坛得到认可,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尤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就是在坡死后的五十余年达到了顶峰。法国的兰坡,英国的斯文本恩、丁尼生、道生,西班牙的伊巴涅兹等人,都奉坡为文学大师,以至于给他带上了‘精神与文学主义’的桂冠”。[1]我国对爱伦·坡的研究近年来也有长足进展,既涉及对他的诗歌和小说的评介,又深入到对他的文艺理论的探讨;既考究了他的理论在自身实践中的运用,又触及他的作品与我国大文学家蒲松龄、鲁迅等人作品的比较研究。总体来说,国内对其研究前期多涉及坡自身与其作品中形象间的关系,近来研究又进一步深入其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而对坡在文学传统传承上的研究则鲜有述及。坡的创作取得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的原因很多,哥特元素就是其一。仔细研读坡的小说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在他的全部七十多部短篇小说中,《门泽哲斯坦》(Metzengerstein)、《厄舍古屋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陷阱与钟摆》(The Pit and the Pendulum)、《泄密的心》(The Tell-Tale Heart)、《黑猫》(The Black Cat)、《红死魔的面具》(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丽姬娅》(Ligeia)等小说都属于哥特式小说之列。坡在哥特小说的创作上深深受到了英国早期哥特小说的影响;同时,坡的这些具有哥特元素的小说在继承英国哥特小说传统的同时,也有所创新与突破,在接受美学的层面上极大地拓延了哥特小说的审美阈限。 一 哥特(Goth)一词最初一般意指日耳曼民族的一些部落。其中居住在罗马帝国北部和东部边界的哥特人伙同伦巴族人、汪达尔人以及匈奴人频繁地越过多瑙河袭击罗马,并最终摧毁了辉煌灿烂的古罗马帝国,使那个文明的世界坠入了数个世纪的世事混沌黑暗之中。[2]因此,哥特一词当时含有“野蛮的”、“未开化的”、“粗鲁的”等含义。而后的发展中,“‘哥特’一词具有了三个主要内涵:野蛮的,如中世纪哥特人的行事风格,也暗含文艺复兴时期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朱振武(1963—),男,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英美小说美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文化、英美小说美学、比较文学及文学翻译方面的研究。

华裔美国小说的成长主题分析

民营科技98MYKJ 文化教育 华裔美国小说的成长主题分析 于陆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小说文类一直是华裔美国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华裔美国作家,如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赵建秀(Frank Chin)、谭恩美(Amy Tan)、任碧莲(Gish Jin)等,无不以小说盛名。可以说,几乎在任何一本综合性的亚裔美国文学评论集里,华裔美国小说都无法缺席,国内外诸多相关批评性杂志和期刊中,相比之于戏剧、诗歌等其他文类,关于华裔美国小说的评述和研究总是备受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这一文类支撑和见证了整个亚裔/华裔文学史的发展和变迁。1文化身份与认同问题 在多种文化交织造成的文化错位和话语权缺失的状态下生存的华裔美国人,其身份既与种族、阶级、性别、性和民族密切相关,也因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异。在创作方面,文化身份和认同成为此类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围绕其创作是亚裔族群探索成长中自身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所以它也成为亚裔学者小说批评中密切关注的焦点。关于文化身份主题的书写和讨论在华裔美国小说中逐渐形成了两种认同视角:本土视角和全球视角/离散视角。 探讨华裔文化身份的最早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要数斯坦利·苏和德拉德·苏(Stanley Sue,Derald W.Sue)1971年发表的论文《华裔美国人的性格和精神健康》(Chinese-American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1971)。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作者们认为理想的华裔美国人应建立自己的“自豪感”,理想的认同是“建立在抛弃中华文化的前提下形成的文化和族群认同”。斯坦利·苏和德拉德·苏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华裔美国人的身份问题,拉开了身份探讨的序幕,但是他们的观点存在很多问题,如研究对象的局限、研究方法的狭隘,导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整一化的趋势。随着文化民族主义关怀的退热和亚洲人与亚裔美国人身份的互渗,亚裔美国文化批评的视角也从本土向离散转移。例如,黄秀玲(Sau-ling Cynthia Wong)在《“去国家化”在思考》(Denationalization Re-considered:Asian American Cultural Criticism at a Theoretical Cross-roads,1995)中将研究重点放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去国家化”趋势下对亚裔美国文化批评的宏观思考。黄秀玲看到亚裔美国这个概念在离散的视野下越显局限,呼吁拓展亚裔美国文学的领域到囊括书写亚洲和亚裔美国历史经验和文化表达的移民文学,她认为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过程”应进行历史化和语境化分析。 2美国化/同化 同化原为生理学概念,指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社会学借用此概念,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主要指“语言或文化的同化或融合”即归化。美国化就是与美国主流文化同化的趋势,就是“移民来到美国后成为‘美国人’的过程”,目的是“为进入主流文化而奋斗,以及谋求在美国社会中的立足之地”。对于华裔美国人来说,同化与美国化是同义词,因为同质文化单位即为美国主流文化。长期以来,美国主流总认为华人移民是“不可同化”者,“来自彼岸的陌生人”。他们总被认为是暂居美国,等待赚足美国的钱后衣锦还乡,颐养天年。除此不良经济动机之外,文化传统、信仰与美国主流的隔阂也使华人被排除在可同化者之外。学者们就同化的可能性、同化的代价和意义以及不同性别主体的同化差异提出看法。 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对立遭到亚裔美国批评家丽莎·刘(Lisa Lowe)的瓦解,同化的诸多可能性被逐渐认识。她在提倡策略性本质主义的前提下,通过探讨法国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法农(Frantz Fanon)的著作《大地上的受苦者》(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1961)中的身份政治,指出法农认为资产阶级同化论和民族主义都服从同一种逻辑,都是对殖民主义的回应,他们都复制了统治阶级的相同结构,所以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并非对立,而同是对旧制度的照搬。这就瓦解了以赵建秀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批评者批判汤亭亭“同化主义作品”的汤赵之争。同时,丽莎·刘又指出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又存在于亚裔美国文学之中,深刻地表现在叙事作品的代际冲突之中,凸显出成长中社会化的多重而复杂的影响因素。 3性别/性 性别与族裔问题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在亚裔美国文学中,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众多著名亚裔学者皆有相似论点:“从一开始,种族与性别就与亚裔美国历史和文学交织在一起。”“任何性别/性主题的出现和变迁及持久性总是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连。”“族裔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身就是性别化的,性别总是族裔化的。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劳动力本身就是性别化的,性种族化,种族也与阶级紧密相连。”汤亭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出版的作品《女勇士》被认为是战后里程碑式的作品而被纳入经典:“该书有意识地将亚裔美国女性主义的异见视角注入了以男性为主导的亚裔美国文学话语”。 结语 华/亚裔美国文学中主人公在建构文化、族裔、性别自我的同时,对于生命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生命意识体悟。除了对社会、文化具有深刻思考之外,还夹杂了对精神价值、情感、人性等思考,以追求本真生存。所以,真正探讨和挖掘华裔美国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注重作品的文学性,而关注文学中的成长主题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如何作为一个美学呈现,有何特殊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意义,与族裔经验有何联系,对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学特点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褚孝泉.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单德兴.“开疆”与“辟土”—— —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作家访谈录与研究论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胡勇.文化的乡愁:论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戏剧出 版社,2003. [5]黄秀玲.从必须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M].詹乔等,译.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摘要:成长是人类社会和文学发展的永恒话题。从华裔美国文学肇始以来,成长主题就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在此研究华裔美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参照成长小说理论,将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置于20世纪和21世纪初世界离散文化语境中,探讨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少数族裔主人公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建构独立自我、确立自我身份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社会化成长;族裔化成长; 个体化成长

英国文学哥特式小说

Gothic is a term originally refers to aGermanic tribe living in northern Europe in third CenturyAfter the West Rome empire was perished,the Italian used the term to refer to the medieval Gothic style of architectur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t became a name of new novel.This kind of novel often use medieval castles or temples as backgrounds to describe murder or persecution. The atmosphere of the Novel is often gloomy and strained, filled with madness,violence, superstition and the spirit of vengeance. The Gothic novel had a wide influence in British literature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many writers. In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e decorated the Gothic form with a realistic content and dramatic emotion.And with its breaktaking power,the novel demostrated female’s rebellion against patriarchy and finally realized the equaility between man and women. The novel had surpassed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tradition of Victorian age and achieved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Extensive use of the Gothic style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rror, mystery and supernatural. From the very beginning,Jane Eyre demostrated a typical gothic atmosphere. Jane was clapped in a ghastly red house where her uncle died by her cruel aunt .Putting in a room like this, of course she would be frightened and restless. Then, Jane was sent to Lowood school.Not only was this school harsh but also the living conditions extremely bad so that many orphans were infected with typhoid and malaria and died.Jane's friend Helen Burns died in her very arms. This environment often gave Jane a feeling of the terror of death. After her graduation from Lowoodschool, Jane became a governess and came to Thornfield .It was an old castle and its typical Gothic environment fashioned an atmosphere of terror and mysterious. Firstly the strange laughter in the attic ,then Rochester’s room caught fire in the middle of a night, and Mason’s brother was badly bitten in the midnight , all of which makes Jane feels the gloomy and horror of Thornfield. In addition to that, the main character Rochester in the novel also has a Gothic style. Rochester is not handsome: he was of medium height, broad chest,black face , thick eyebrows with a broad forehead.In the first place,Jane thought Rochester is a mysterious, cold, harsh man, too profound to be understood. Charlotte’s description of Rochester accord with Gothic sty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