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植的北冬虫夏草市场预测

人工培植的北冬虫夏草市场预测
人工培植的北冬虫夏草市场预测

人工培植的北冬虫夏草市场预测

市场营销10-2 娄宇玲100404207

一.北冬虫夏草的介绍

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 又称北冬虫夏草,为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蛹虫草种真菌,是虫草属的模式种,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德国、前苏联均有分布,但在自然界的产量远比冬虫夏草(C. sinensis)稀少。北冬虫夏草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虫草种之一,药性作用温和,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更具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性,长期以来是我国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高级滋补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对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服用,无任何副作用。但是由于产量太低,在过去是难以开发利用的。

随着对冬虫夏草需求量的增加,天然虫草的产量很快就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的方法。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北冬虫夏草(蛹虫草)的人工培育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对北虫草子实体的人工培育和工厂化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并且通过稳定而先进的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其药用成分的含量,为这种珍贵的天然中药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北冬虫夏草发展宏观因素

国家科技部已将北虫草的产业化列入了今年的“863”计划,并将出台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SOD活性酶、腺苷这五个指标的标准,各地的北虫草深加工开发也如火如荼的加速,北虫草产业正步入关键的转折阶段。当前北虫草原药的社会年产量约在500-800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保健意识的觉醒,对人工虫草医药、滋补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国内外日趋活跃的虫草医学科研的深入,以及各地深加工开发的拓展,北虫草的生产开发前景将会更加广阔,社会需求量将很快超过一千吨。

三.分析被冬虫夏草发展微观因素

1、天然冬虫夏草价格昂贵、货源紧缺。由于冬虫夏草野生于青藏高原,由于它的独特的生长环境,造成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草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成为举世闻名的中药瑰宝。价格也由70年代中期的36-40元/千克,猛升为目前近期20万元/千克大关;青藏高原每年产量100~300吨,造成其价格上扬幅度在中药队伍里屈指可数。据检测,“人工虫草”的药性及营养成分含量高于野生虫草,其中虫草特有的功能成分虫草菌素是野生虫草的35倍以上,核苷含量是野生虫草的6.5倍以上,而价格仅为野生虫草的十分之一。人工培育北冬虫夏草是从众多的天然虫草品种中选育出优良的菌种,经现代生物

工程技术培育驯化而成的虫草子实体。由于品种优良,所以有效药物成份含量高。据权威部门检测,其主要活性成份远高于市售天然虫草和虫草发酵菌丝体。

2、虫草的药用价值。虫草是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中药补品。富含70%以上的纤维蛋白与二十种几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是我国传统的滋补保健佳品。在临床上,冬虫夏草具有十大功能:①抗菌,②免疫调节,③抗癌,④抗炎,⑤滋肾,⑥提高肾上腺皮质醇含量,⑦抗心律失常,⑧抗疲劳,⑨祛痰平喘,⑩镇静催眠。主治肺肾不足的咳嗽,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膝酸疼,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久嗽咳血等症,有调补虚损的作用。由于它性平力缓,能平补阴阳,所以也是年老体弱、病后体衰、产后体虚者的调补药食佳品。

3、北虫草的另类价值:它是一件件赏心阅目的艺术品,北虫草色泽鲜艳,形状如同海底美丽的珊瑚。所以,虫草不仅有其独特的保健功效,还可以把它当精美艺术的盆景来欣赏!为此,我们又迎合这一市场需求开发出一系列风格各异的工艺造型培育盒,用这些工艺盒培养好虫草之后,摆放在居家之中,就是一件赏心阅目的艺术品。这一举措又让虫草在市场上大放光彩。

综上所述,北虫草的市场发展前景是相当不错的。

蛹虫草高产栽培技术

蛹虫草高产栽培技术 育种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及多次转管的蛹虫草菌种,其母本基因容易变异,表现为出草畸形,产质量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应定期对蛹虫草菌种进行一次有性繁殖。 蛹虫草是虫草结合的药用菌,是我国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卓越的医疗和滋补功效,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并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特殊物质,除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外,还有优良的滋补作用,并有抗菌、抗毒、抗癌、抗疲劳、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和消费者的青睐。蛹虫草生理独特,生态复杂,因而产量稀少,价格昂贵,普通人难以问津。 一、菌种分离培养 1、育种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及多次转管的蛹虫草菌种,其母本基因容易变异,表现为出草畸形,产质量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应定期对蛹虫草菌种进行一次有性繁殖。具体做法是,选取高产、优质、早熟的蛹虫草子实体,用0.1%升汞溶液,或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表面药液,置于盛有综合培养基容器上方悬空,在21℃-23℃下静置培养,待培养基表面出现星芒状虫草菌落时,在接种箱内挑取单个或多个菌落置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待蛹虫草菌丝布满斜面后再提纯。获得的孢子母种须经出草比较试验后,选取优质虫草子实体再进行一次组织分离,经筛选后方可用于转扩栽培种。 2、考种将母种扩大培养后,置米饭培养基上,于18℃-20℃下

培养20-30d,观察生长情况。若见有细菌或霉菌污染,应对母种进一步纯化;若无杂菌污染,可继续培养,一个月后即有橙红色子实体产生,说明母种可靠。(三)二级种子培养将液体培养基分装于500ml 三角瓶中,每瓶加培养液200ml,用12层纱布外加一层牛皮纸封口。13-30分钟灭菌后,将母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钩接入三角瓶中,每支斜面可接10瓶以上。接种后于20℃摇床培养5d左右,待形成均匀小球后即可用于栽培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培养液变混,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细菌污染应予以淘汰;二是由于菌丝生长过分粘稠所致。若难以判断,可进行镜检。 二、栽培管理技术 1、培养基配制以大米、玉米等作主料,另添加10%-25%的蚕蛹粉或奶粉妈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品质。将培养料与营养液以1:1比例拌匀,pH值掌握在5.5-7.0。按常规装瓶、灭菌、接种。 2、菌丝体培养接种后的料瓶,应置于清洁、避光的环境中培养,保护空气湿度60%。初始阶段,为减少杂菌污染,室内温室宜保持在15℃-18℃之间,待料面布满虫草菌丝后,将温度提到20℃-23℃,持续15d左右,菌丝即可吃透培养料,完成营养生长。 3、子实体培养菌丝体成熟后,由白色逐渐转为桔黄色,此时,室内应增加光照白,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保持200勒克斯,晚间可利用日光灯作光源,每天应不少于10h光照,以促使菌丝体转色和刺激原基形成。待料面突起,并形成小米粒状原基时,要适当通风,补充新鲜空气,保护室内温度18℃-22℃,并提高空气相对温度至80%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 https://www.360docs.net/doc/c05963950.html,/v_show/id_XMTYwODkyNTE2.html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北虫草,是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与冬虫夏草是同属不同种,也是一种久负盛名的药用真菌。可全草入药,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微量元素硒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古人就有宁要虫草一把,不要黄金满车之说。 蛹虫草生理独特,生态复杂,自然界是鳞翅目昆虫的蛹体感染虫草菌后形成的虫与真菌两部分组成复合体,主要生长在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在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从幼虫尸体上面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到。蛹虫草自然分布资源数量很少,价格昂贵。采用传统人工栽培,是把虫草菌注入到活的蚕蛹身上,模拟自然条件得到蛹虫草。但采用这种方法培育,注射技术难以控制,容易污染,

产量低,一般农户难以操作。 近年来,也有不少人参照常规药用真菌的生产方法,出现培养基营养配比不合理,菌种退化、污染严重等多种现象,导致产量下降、效益较低。为此,杭州市农科院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高产栽培研究和不同菌株比较试验,采用大米代替蛹体作为培养基,培育蛹虫草,获得了成功。经检测,人工培养虫草的主要营养与药用成分与野生虫草的含量相当。而且采用人工代料培育蛹虫草具有成功率高,生长周期短等优点,一般从接种到子座成熟只要40—45天。蛹虫草人工培育过 程与天然冬虫夏草不同,只是生产虫草上部子座,没有下部虫子。现将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人工培育蛹虫草的操作流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菌种准备→ 培养基的准备→ 接种→ 菌丝培养→ 出草管 理→ 采收 菌种准备: 蛹虫草的菌种不能长期保存,也不要多次转管扩繁,否则菌种容易退化、变异,使子实体生长不良,而且产量和质量都

北虫草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

北虫草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 O引言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生长不仅需要特殊的地理与气候环境要求,还有严格的寄生性。野生冬虫夏草现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物种,价格已经超过黄金。因野生冬虫夏草资源的严重缺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北虫草(Cord3,ceps militaris)又称北冬虫夏草、蛹虫草、东北虫草等,是寄生在鳞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虫蛹体上的真菌.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也有发现。北虫草是虫草属的模式种.与冬虫夏草为虫草属的同属异种真菌,两者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和药用功能均非常相似,其主要药用成分虫草素等含量远高于野生冬虫夏草,而且比冬虫夏草更易于人工栽培.因此被选为冬虫夏草的最佳替代品而进行大量的人工培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作为药物和保健食品的北虫草的药化、药理、毒理和毒性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安全评价。证明人工栽培的北虫草无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镇静、抗疲劳、抗肿瘤、抑制癌细胞和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为药品和食品使用对人体健康是安全可靠的。2007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已将北虫草开发与规模化生产列入重点研究项目。开发北虫草及其活性成分资源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1北虫草的人工培养生产 北虫草的人工培养生产主要有菌丝体液体发酵和子实体固体发酵两种培养方法。菌丝体液体发酵需要发酵罐等设备,发酵成本也较高。而子实体固体发酵要求相对简单,发展较快。全国不少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生产。 子实体生产需在控温、控湿和无菌培养室中进行.其培养过程可分为菌丝体培养和子实体形成与生长两个阶段。菌丝体培养阶段需要在黑暗中.温度18-22~C,湿度60%-65%.通常需要约20 d时间,使菌丝体长满培养瓶表面后可诱导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子实体原基的诱导(约10 d)需光照和约10℃的昼夜温差。子实体的生长(约20 d)需光照和较高的湿度(80%-90%)。整个生长周期约需要50-60 d。 固体发酵的常用培养基为:大米93%,葡萄糖1%-2%,蛋白胨或蛋清1%-2%,蚕蛹粉2.5%,磷酸二氢钾 O.2%,硫酸镁0.1%,柠檬酸胺0.1%,微量的维生素B10培养基灭菌可在常压(100~C。8-10 h或100~C,1 h,间歇灭菌3次)或高压(O.14 MPa,125℃,1 h)下进行。固体发酵生产子实体的技术和条件要求不高。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是菌种迅速退化,需不断筛选和复壮菌种。 2北虫草的化学成分及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北虫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都与冬虫夏草非常相似,具有很高营养价值。人工北虫草含有28.18%的粗蛋白;18.28%的氨基酸,共有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10种以上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反油酸含量为58.38%,亚油酸为19%;20余种矿质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B1,B2,B6,B12,C,D2,E,烟酸和胡萝卜素等。 北虫草与冬虫夏草的药用成分复杂。目前认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虫草素等核苷类、多糖类、虫草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硒等。虫草素(3’一脱氧腺苷)与腺苷为虫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规定,腺苷是冬虫夏草菌丝体生产的重要指标,含量不得低于0.01%。除虫草素和腺苷外,已分离出的其他核苷类物质还有腺膘呤、次黄膘呤、胸腺嘧啶、尿嘧啶、尿苷等。虫草素可用于提高免疫功能。治疗癌症、白血病、慢性气管炎、肺心病,降血脂血糖和抗衰老等。大量研究表明,北虫草中虫草素和腺嘌呤的含量均比冬虫夏草高数倍。 虫草素(cordycepin)又名虫草菌素、虫草碱等,为3’一脱氧腺苷(3’-deoxyadenosine),分子式为CIoHl3Ns03,分子量为251,碱性,水溶液的pH值为7.1,化学结构如图3所示。在乙醇、正丁醇、正丙醇、水中能形成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230-23I~C,溶于水、热乙醇和甲醇,不溶于苯、乙醚和氯仿。国内外的科学家均对虫草素的药理功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由于虫草素能干扰RNA和DNA的合成,抑制不正常细胞(如癌细胞)的分裂,并能作为区别细胞中不同的RNA聚合酶的工具,引起了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多糖是药食两用真菌的药效活性成分之一。虫草多糖大多为半乳甘露聚糖。药理研究表明,虫草多糖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辐射和提高肌体免疫力等作用。虫草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与分子量有关。只有在分子

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奥秘

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奥秘 虫草的新秀—人工虫草,包括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和冬虫夏草的子实体、虫草菌丝体等。由于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高,下面着重将蛹虫草所含的成分进行分类,分为膳食营养成分,其他主要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维生素、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元素,也将叙述最重要虫草特有保健功能成分4-1。 1蛹虫草膳食营养成分:最基本的膳食营养成分一般包括: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的含量。表4-1中列出了蛹虫草子实体100克中的膳食营养素含量。需要说明的是热量:人体不断在消耗能量,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经过氧化产生热能供身体维持生命,热量在营养学中用"千卡"表示。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 表4-1虫草子实体中主要膳食营养成分 成分名称100克中的含量与100克小麦比较 热量292千卡350千卡 蛋白质20.9克9.4克 脂肪 4.7克 1.4克 碳水化合物41.5克75克 膳食纤维20.1克 2.8克 从表1可知,在虫草子实体中,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较小麦高,而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低于小麦。 2有机无机活性营养成分: (1)主要维生素含量:人工培养的蛹虫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维生素,需要通过饮食才能获得。维生素对人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疾病,适量摄取维生素可以保持身体强壮健康,但吃的过多对身体也是有副作用的(见表4-2)4-2。 表4-2 虫草子实体中主要维生素成分 成分名称100克中的含量功能 β—胡罗卜素 6.4微克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及抗氧化、防止衰老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 硫胺素 维生素B1 0.37毫克 强化神经系统,保证心脏正常活动,防多发性神经炎 和急性出血脑灰质炎,预防心脏病, 核黄素 维生素B2 0.7毫克 保护皮肤黏膜,防皮肤溃疡、细菌感染,参与糖、蛋 白、脂肪代谢,保护视觉和促进生长

蛹虫草种植方法

蛹虫草种植方法 1.营养 碳源 蛹虫草使用方法 碳源是蛹虫草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人工栽培时, 蛹虫草可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果胶等,其中尤以葡萄糖、蔗糖等 小分子糖类的利用效果最好。 氮源氮元素是蛹虫草自身合成的蛋白质、核酸等有机氮以及铵盐等无机氮。能利用 的有机氮很多,如氨基酸、蛋白胨、豆饼粉、蚕蛹粉等;无机氮主要有氯化铵、硝酸钠、 磷酸氢二铵等。有机氮的利用效果最好。 矿质元素以磷、钾、钙、镁等为主要元素。一般通过添加无机盐类来满足蛹虫草对 矿质元素的需求。 维生素虫草菌丝不能合成必要的维生素,适当加入VB1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 2.温度在虫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界限。菌 丝生长温度6℃—30℃,低于6℃极少生长,高于3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最适生长温 度为18℃—22℃;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生产温度为20℃—23℃。原基分化时需较大温差刺激,一般应保持5℃—10℃温差。 3.水分和湿度水分是蛹虫草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 量保持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要达 到65%—7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要注意培养基适时补水和补充营养液。 4.空气蛹虫草需要少量空气。但在子实体发生期要适当通风,增加新鲜空气。否则,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子座不能正常分化,影响生长发育。 5.光照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应保持黑暗环境。但转化到生殖生长 阶段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光照度为100—240勒勒为光照度单位。光照强,菌丝色泽深, 质量好,产量高。 6.酸碱度蛹虫草为偏酸性真菌,其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为5.2—6.8。但在灭菌和培养过程中pH值要下降。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应调高pH值1—1.5,在配制培养基时可加0.1%—0.2%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二钾等缓冲物质。育种 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及多次转管的蛹虫草菌种,其母本基因容易变异,表现为出草畸形,产质量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应定期对蛹虫草菌种进行一次有性繁殖。具体做法是,

北虫草的栽培技术复习过程

北虫草的栽培技术

北虫草大棚的栽培技术 [内部资料] --中科院2009科研 北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在分 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 菌目、虫草属。是昆虫的蛹感染虫草 菌后形成的虫与菌的复合体。北虫草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的 沃土中。其营养与天然野生冬虫夏草有相似的医疗和保健功效,是一味名贵的药用真菌。 研究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艰辛努 力,他们根据野生虫草生长基本条件 原理,坚持实践,反复试验,引进北 虫草菌种进行组织分离,驯化、筛 选,复壮,运用高科技液体育种技 术,采用蚕蛹粉、马令薯浸出液、葡 萄糖、蛋白胨、米饭,小麦,高粱等培养基配方,进行母种培养基;液体原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等制作;并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冷却,无杂菌接种,一系列精细管理流程技术措施后,一年内基地种植了一百多万瓶北虫草,长势良好,预计产干品可达3000余公斤。产品已送往省医学科学院质量检测,各种药物营养成份含量指数达到野生虫草基本相同。其中虫草多糖、虫草酸、虫草素的含量高于野生虫草50-100%。

北虫草的生长基本条件主要是营养、空气、温度、水份、湿度、光线、PH值等七大因素。①营养:就选用碳源、氮源材料,还需矿物质元素适量配制。②空气:在营养生长阶段适当控制,但在生殖生长阶段需要通风量必须加大。③温度:属中低温恒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阶段,15-28℃之间,最适宜栽培温度16-20℃。高于35℃死亡,低于8℃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8-25℃,最适宜18-22℃。 ④水份:培养基含水量掌握在1:1.7之间,是产量和各种物质含量的最佳比例。⑤湿度:发菌阶段,室内控制在65%左右。子实体阶段,室内控制在85-92%之间。⑥光线:发菌阶段,无光线发菌快,子实体萌发生长阶段,要有散光照射每天补光16h,无光线或太暗光线,是只长气生菌丝、不长子实体,或长出小量子实体无力及畸形。⑦PH值:培养基呈偏酸较适宜,一般的PH值选配为6.5较好。 北虫草的栽培技术工艺流程操作: 一、精选原材料 1、母种培养基选料:琼脂要无杂质,银白色干燥的。马令薯无霉烂变质,去皮和挖去芽眼。葡萄糖是选用普通的;还要少量的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 2、原种培养基选料:蛋白胨、葡萄糖、磷酸二氢钾,VB,硫酸镁只是普通的,蚕蛹粉不要霉变受潮的,要干燥新鲜的。 3、栽培原料:小麦,大米、蚕蛹粉要新鲜,干燥,无霉变,葡萄糖是普通的等。

蛹虫草种植技术资料大全

蛹虫草的种植技术资料 1、优选品种,并采用液体菌种。菌种是整个栽培过程的首要因素,至关重要。优质菌种菌丝分解吸收营养物质速度快,菌丝生长也快,可以早日完成营养阶段的生长,早日进入出草阶段,试验证明,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优质菌种可以比一般菌种产量高出30-80%。 2、制好培养基。据多次试验研究,采用组合改良配方为好,即主料为大米加小麦(二者为1:1),并加营养液。有的地方也采用如下的配方:大米70%、蚕蛹粉23%、蔗糖5%、蛋白胨1.5%、酵母粉0.5%、VB1微量,每瓶可装配好的培养料30-40克。总之在制作培养基时应注意:①主料与营养液的比例要适当,不能太干或太湿,适宜的含水量为57-59%之间。②主料与营养液在灭菌前的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超过5个小时,否则会发生培养基发酵和糖化,影响前期的转色和出草。③要严格控制培养基酸碱度(PH值)在5.5-7.2之内。 ④培养基严格灭菌,灭菌时间必须在3小时以内灶内温度达到100℃,否则培养基容易酸化变质,影响产量。高压灭菌 1.5小时,常压灭菌8-10小时,自然冷却至60℃,马上出锅,散开冷却至20℃以下接种(常压灭菌结束后绝对不能闷料,否则容易导致细菌污染)。 3、控制好温度。温度是所有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虫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界限。菌丝生长温度6—30℃,低于6℃极少生长,高于3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生长温度为16—23℃。原基分化时需较大温差刺激,一般应保

持5—10℃的温差。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把温度控制在发菌时为15-20℃;出草时为16-23℃;长草时为20-25℃。长草如遇低温会产生畸形,影响产量和质量。而温度超过28℃时对出草不利。试验证明,蛹虫草在温度10-20℃下培养需要30-45天才能出草,而在恒温19℃条件下培养,15-25天就开始出草。在栽培时如遇养菌期或出草期室内温度偏高最好采用空调来降温,以减少细菌或真菌的污染,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4、适宜的湿度。湿度也是虫草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虫草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特别是在中后期,把湿度提高到85%以上,就可以延迟蛹虫草的衰老时间,大大提高产量,即使在95%以上的湿度条件下,虫草也能正常生长。一般出草到成熟需向瓶中注水3-4次。 5、光照适宜。光照是蛹虫草栽培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蛹虫草在养菌初期不需要光照,但在原基形成时要求150-250勒克斯的明亮散射光刺激才能正常出草。一般催草时每天需要12-15小时的光照刺激,室内栽培可用多个40W的荧光灯来作为补充光源,灯管距栽培瓶30-50cm为宜,再配合适宜的温度、通风、湿度,一般只需10天左右就会整齐出草。反之则会出草不齐,产量低,品质差。 6、通风良好。当瓶子发满菌后,应该立即进行室内和瓶内通风。最好在瓶子发满菌后,用铁钉或竹签在封口膜上刺3-6个圆孔通风,一直到虫草成熟。这样产量更高,出草更快、更齐。等草长到瓶口时,揭掉封口膜让光照直接射入,使虫草颜色更红、更黄,这时需保持空间湿度90%,让它长子囊孢子,使品质更好。

栽培北虫草的技术要点

栽培北虫草的技术要点 (1)形状不同。天然虫草是冬虫夏草的虫体或蛹体与虫草菌的子 实体(草的部分)合二为一体的整体,而人工培植北冬虫夏草仅仅是 北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在外观上与天然冬虫夏草有很大区别。由 于人工培植北冬虫夏草与天然冬虫夏草的形状不同,外观不一样, 影响了市场与消费者对人工培植的北冬虫夏草消费购买欲望。 (3)生长环境不同。天然虫草菌生长在自然环境中,这种自然环 境是特定的,不是随心所欲的。人工培植的北冬虫夏草生长在人为 的环境中,这种人为环境是根据虫草生长的特定自然环境而设定, 不过比自然环境更优裕,从而使虫草菌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 (4)生产周期不同。由于受恶劣自然环境影响,天然冬虫夏草在 自然环境中生长周期为2~3年,主要是寄生体(虫体)世代繁殖生育 期较长以及虫草菌受恶劣自然环境影响生长缓慢。人工培植的北冬 虫夏草菌在优裕的生长环境中生产,即人工控制最适宜生长条件以 及在稳定的生长环境中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2个月内就可以生产 一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5)对环境影响不同。天然冬虫夏草菌在自然环境中生长非常缓慢,跟不上市场与人们需求的需要。人们大量采挖天然冬虫夏草, 破坏了自然植被,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资源。人工培植的北冬虫夏草,在室内进行生产,没有任何破坏自然植被、自然环境和资源的 行为。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产物会污染环境。 营养 碳源 碳源是蛹虫草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人工栽培时,蛹虫草可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

淀粉、果胶等,其中尤以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糖类的利用效果最好。 氮源:氮元素是蛹虫草自身合成的蛋白质、核酸等有机氮以及铵盐等无机氮。能利用的有机氮很多,如氨基酸、蛋白胨、豆饼粉、蚕蛹粉等;无机氮主要有氯化铵、硝酸钠、磷酸氢二铵等。有机氮的利用效果最好。 矿质元素:以磷、钾、钙、镁等为主要元素。一般通过添加无机盐类来满足蛹虫草对矿质元素的需求。 维生素:虫草菌丝不能合成必要的维生素,适当加入VB1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 温度 在虫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界限。菌丝生长温度6℃—30℃,低于6℃极少生长,高于3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生产温度为20℃—23℃。原基分化时需较大温差刺激,一般应保持5℃—10℃温差。 水分和湿度 空气 蛹虫草需要少量空气。但在子实体发生期要适当通风,增加新鲜空气。否则,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子座不能正常分化,影响生长发育。 光照 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应保持黑暗环境。但转化到生殖生长阶段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光照度为100—240勒(勒为光照度单位)。光照强,菌丝色泽深,质量好,产量高。 酸碱度 蛹虫草

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它同冬虫夏草一样同归于虫草属。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和冬虫夏草相似,为我国特有的一类珍贵药用真菌。 由于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需要养殖蝙蝠蛾幼虫和特定的生态环境,因此,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难度较大,目前只有一些科研机构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为了解决冬虫夏草供不应求的矛盾,大量栽培蛹虫草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也能给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栽培蛹虫草技术易学,全国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均栽培成功。现把江西省进贤县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配制培养料 配方:大米70%、蚕蛹粉23%、蔗糖5%、蛋白胨1.5%、酵母粉0.5%、维生素B1微量。 将上述物质按配方称量,混匀,分装入500毫升罐头瓶中,每瓶约装30克培养料,另加入30毫升左右的营养水,瓶口包扎聚丙烯薄膜。 二、灭菌、接入蛹虫草菌种 高压0.13兆帕保持1小时或常压100℃保持10小时。灭菌后,罐头瓶内的饭粒不生也不成糊状,饭粒之间有空隙。在接种室接种,每瓶约接入液体菌种5—10毫升。 三、菌丝培养管理 保持培养室温度15—20℃,湿度65%左右,避光,菌丝阶段在黑暗的环境下发育较快,光线强不易产生子座。因此,本阶段应避光培养。由于蛹虫草是在瓶内生长,空气湿度的高低对其影响不大。 四、子实体生长培养管理 待菌丝布满整个瓶面并扎到瓶底,开始见光,但避免太阳光直射。若培养室光线太暗,可补充日光灯照。菌丝见光后,在培养料表面或四周见有桔黄色色素形成,并出现米粒状的桔黄色菌蕾,菌蕾伸长后即成为子实体。子实体形成应有温差刺激,子实体培育阶段,温度应为20℃—25℃,超过28℃不能长草,湿度应提高到85%左右,以减少瓶内水分的蒸发,在整个生长阶段,不须去掉封口薄膜,在子实体培养后期,可在封口薄膜上扎几个小孔。 当子实体长高至5—8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后每瓶加入清水或营养液3—5毫升,盖好薄膜,继续培养,约半个月可再发生子座,待子座长至5厘米以上高时,即可采收。 五、采收、出售 当蛹虫草成熟后,从子座根部剪断,将子座晒干,水分应低于5%,防止发霉变质,避免折断,用薄膜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目前,全国有很多厂家收购蛹虫草,种植者可自行联系。------中国食品产业网

蛹虫草项目分析报告

第一章 桑—蚕—丝—蛹虫草”农业循环经济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桑、蚕、丝农业循环经济 1.2、项目承办单位: 1.3、项目建设地点: 1.4、项目负责人: 1.5、建设规模:栽桑1万亩,养蚕15000张,生产鲜蚕茧120万斤,干茧250吨,白厂丝80吨。 1.6、技术提供:蛹虫草有限公司 二、项目背景介绍 中国蚕桑循环经济现状 蚕丝业起源于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农、工、商、贸紧密结合的传统产业。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拥有蚕丝业,蚕农1000多万户[1]。2010年全国桑园面积1210万亩,同比增长2.2%,桑蚕茧收购价1544元/担,同比提高43.6%,在许多区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或骨干产业。

目前我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是我国在国际上占有垄断地位的少数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包括蚕丝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受到其他国家产业发展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2]。一方面茧丝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三、第四的印度、越南、乌兹别克等国家快速发展的蚕桑生产[3],正在威胁中国在世界蚕丝业上的垄断地位,同行竞争压力加大;另一方面,蚕桑生产仍存在着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不高。同时因蚕沙不能直接施入桑园,桑园有机肥少,造成桑叶叶质差,易引发蚕病[4]。因此,要保持中国蚕丝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认识,大力发展蚕业循环经济,提高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1 发展蚕桑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21 世纪人类社会的一大趋势[5]。我国政府对此做出了积极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6]。

云南北虫草投资商业计划书

云南联华咨询有限公司北虫草子实体量产 暨通路销售商业计划书

目录 1. 产品背景 2. 产品基本概述 虫草概述 北冬虫夏草 人工培育北冬虫夏草的成分 3. 产品竞争优势 药效成分 工厂化生产 成本低廉、供货稳定 自有知识产权保护 4. 投资环境背景 西部大开发政策 中国云南概况 云南投资环境概述 5. 投资建厂计划 基本的股份组成筐架 董监事会的人员组合 经营团队 建厂规模及预算 销售通路 6. 营收预估 营业目标 营业收益 财务预估 7 结论

1. 背景 冬虫夏草俗称虫草,为中国名贵中药材,据《本草纲目》、《本草从新》、《本草纲目 拾遗》等记载,冬虫夏草具有“保肺益肾,秘精益气,止血化痰,能治诸虚百损,专补 命门”之功效。几千年来虫草一直被列为滋补药物之首,并有“东方传奇式珍宝”之美 誉,但由于虫草在自然界天然生长所需条件极高导致其产量极少,货源奇缺。 因此其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也由此限制了其应用与推广的范围。 随着上一世纪末海内外华人经济条件的普遍好转,以及对生存质量的逐步升级,造成了全球对天然虫草“掠夺性”的开发,加之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从尔导致天然虫草资源的日益枯竭。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球天然虫草的年产量已不足10吨,且还在逐年减少。而 每年的市场需求远远大于其产量,需求矛盾使得虫草价格节节攀高,流通领域的假冒伪 劣品充斥市场。 2. 产品基本概述 虫草概述: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同属“虫草属”的虫草已有三百五十种之多,其中在中国已发现过六十余种,包含冬虫夏草(C. sinensis)、北冬虫夏草(C. militaris)、大团虫草()、亚香棒虫草、古尼虫草、珊 瑚虫草(martialis)、镰刀状虫草、泰山虫草、山西虫 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香棒 虫草、蝉花等等。 虽然已发现的品种繁多,但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品种却并不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品种是北冬虫夏草(C. militaris)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Sacc.)。 北冬虫夏草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ink) 又称北冬虫夏草,简称北虫草,为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蛹虫草种真菌,是虫草属的模式种,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德国、前苏联均有分布,但在自然界的产量远比冬虫夏草(C. sinensis)稀少,由于产量太低,在过去是难以开发利用的。 2.2.1 人工培育 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北虫草子实体的人工培育和工厂化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并且透过稳定而良好的技术大大的提高了药用成分的含量,为这种珍贵的天然中药的低价量产和品质提升,开创了良好的基础。 发明人不但运用现代生物工程解决了对北虫草的驯化、量产与品质提升,并取得了多项制程和产品类别的专利,拥有充分的知识产权,这也对未来产品的上市和竞争取得了相对的优势和保障。 人工培育北冬虫夏草的成分 2.3.1 代表性成分 A、虫草素(3’-脱氧腺嘌呤核苷) 虫草素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核苷类物质,它能参与RAN?,对核多聚腺苷酸合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DNA转录mRNA过程中使mRNA成熟障碍,从而影 响蛋白质合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抗癌作用;可增强血小板的生成,增强 骨髓造血功能,并有降血糖的作用。

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奥秘

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奥秘虫草的新秀—人工虫草,包括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和冬虫夏草的子实体、虫草菌丝体等。由于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高,下面着重将蛹虫草所含的成分进行分类,分为膳食营养成分,其他主要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维生素、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元素,也将叙述最重要虫草特有保健功能成分4-1。 1蛹虫草膳食营养成分:最基本的膳食营养成分一般包括:、、、、等的含量。表4-1中列出了蛹虫草子实体100克中的膳食营养素含量。需要说明的是热量:人体不断在消耗能量,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经过氧化产生热能供身体维持生命,热量在营养学中用"千卡"表示。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 表4-1虫草子实体中主要膳食营养成分 从表1可知,在虫草子实体中,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较小麦高,而热量和

蛹虫草子实体中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其重要功能见表4-2,其中维生素B12(氰钴胺素或氰钴素)能保持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消除烦躁不安,改善精神状态,使注意力集中、抗疲劳能显着性提高、增强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2)氨基酸含量:在虫草培养物中测得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必须氨基酸,所谓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但又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氨基酸,它们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对成人来说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对婴儿来说,酪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因此比成人多一种。 从表4-3可见,人工培养的虫草中测得的氨基酸以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含最高。谷氨酸、精氨酸可改善失眠,并能改善记忆力衰退,减轻疲劳感。天冬氨酸能调节脑和神经的代谢功能,也是调节肝脏机能的促进剂,还可用于辅助治疗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有助于促进训练后的肌肉恢复,可以有效防止肌肉损伤。由丝氨酸构成的能增加大脑皮层中的神经递质,有助于增加乙酰胆碱产量而改善脑的机能,经试验证明效果显着4-2.。 表4-3 蛹虫草子实体中的氨基酸含量分析

蛹虫草详细介绍

蛹虫草详细介绍 蛹虫草是用野生天然冬虫夏草菌株孢子接种到蚕蛹(或特制培养基)上人工培育而成的药食两用真菌。经国内权威分析检测机构化验证明:蚕蛹虫草所含虫草素、甘露醇、SOD及磷、钾、锌、硒等矿物元素均达到或超过天然冬虫夏草。菌种纯正、无退化、有效成分含量稳定。经多年药化、药理、“ 三致”( 致畸、致癌、致突变 ) 试验,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治疗心律失常|调脂类代谢|镇咳平喘|祛痰解痉作用,保肝护抗乙肝|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及提高性功能等十大功能,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无毒,服用安全。“ 三致” 试验呈阴性,是制药|保健|食品|饮料|制酒|日化等多方面的理想原料。 冬虫夏草宿主蝙蝠蛾幼虫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世代周期长,很难规模饲养,资源紧缺,野生冬虫夏草价格昂贵。而目前市场上以发酵菌丝代替虫草,其有效成分和效果根本无法与天然虫草相比。本研究通过大量培养比较,筛选出了一株优良的蛹虫草菌种。利用新的接种分生孢子和环境控制方法,使接种成功率和子座长出率达 95% 以上,从接种到子座成熟由自然状态的一年缩短到 35-45 天。虫草的成份分析表明,蛹虫草的蛋白质_糖_脂肪_腺嘌呤_尿嘧啶_甘露糖_氨基酸_生物碱_麦角甾醇和多种微量元素与野生冬虫夏草相比无根本差异,最重要的为蛹虫草的活性成份虫草素含量是野生冬虫夏草的 5~10 倍。药理试验表明蛹虫草具镇静、延长睡眠、抗肿瘤、提高性功能等生理功能,许多生理功能明显优于野生冬虫夏草。培育蛹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或新保健食品、或进一步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制备新药将有广阔的市场. 临床应用 冬虫夏草中医临床应用,多为煎服或配伍入丸、散。用量一般为5~10g,或用15~30g与鸡、鸭、猪肉等炖服,但由于天然虫草资源紧缺、价格昂贵,同时对发酵菌丝体的化学、药理研究,都表明其天然虫草有相同和相似的药理活性,市场不断涌现出发酵虫草菌丝体为原料的新药品和保健品,如卫生部批准生产的“金水宝”胶囊和已投产的“至灵胶囊”、“百龄胶囊”、“心肝宝”胶囊、“宁心宝”等。 (一)心血管疾病 邵耕等用“金水宝”治疗高血脂症的273例临床研究表明,“金水宝”胶囊组病人血清总胆固醇平均比治疗前下降17.5%(对照组下降1.2%);甘油三酯下降9.9%(对照组6.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KLC)升高27.2%(对照组升高10.4%),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别,结果表明该药有较高可靠的降低胆固醇作用,且能升高HDL-C。李佩章等用“宁心宝”治疗心律失常200例,总有效74.5%;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用“心肝宝”治疗心律失常188例,总有效74.4%~79.6%。 (二)呼吸系统疾病 江西国药厂以生产的“金水宝”,供5家医院治疗117例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显效率49.6%,好转33.3%,总有效82.9%。 (三)性功能障碍 杨文质等报告对金水宝治疗性功能低下症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以每日3次,每次1g,20d一疗程,天然虫草显效率25%,“金水宝”显效率56.2%。苏州医学院一附院用“金水宝”治疗阳萎患者50例,总有效为64%,17-羟、17-酮均见升高,认为“金水宝”有提高肾上腺皮质机能、补肾壮阳、治疗阳萎的功能。 (四)肾脏疾病 陈以平等报告用金水宝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结果,经一个月治疗后,病人肾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血中肌酐、尿素、比治疗前明显减少,肌酐清除率提高,血色素增加。天然虫草及灵胶囊也有一定疗效。 据任青等报告,用心肝宝治疗肾小球肾炎100例,对照50例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心肝宝组有效为68%,比对照组(54%)高,尤其系膜增值性肾炎疗效显著。经心肝宝治疗后,病人尿FDP明显下降(P<0.01),细胞免疫测定CKT3%明显增加,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明显下降(P<0.01),总补体(CH50)增加(P<0.01)。 (五)肝脏疾病 1、慢性肝炎。据郑芙蓉报告,上海等地用心肝宝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256例,有效在80%以上,多数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而以血清白蛋白、SGPT变化较明显。人工虫草头孢菌丝、至灵胶囊、心肝宝等对慢性肝炎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至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总有效为84.61%。何建军等用心肝宝治疗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125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100例,14例显效,19例好转,有效达33%;慢性活动性肝炎25例,4例显效,9例好转,有效达52%。总有效达36.8%。 2、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用人工虫草菌丝制剂治疗层,大部分患者腹水消失,对提供高血浆白蛋白和改善精神食欲有一定的作用,能延长病人生长期。

蛹虫草栽培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5963950.html, 蛹虫草栽培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展望 作者:廉家盛田娇高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08期 摘要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大型真菌,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增强免疫和性功能等 作用,可杀灭喉癌细胞,能补肺益肾壮阳,有扶虚损、益精气、止血、化痰、镇静和免疫等多种功能。该文综述了蛹虫草的不同栽培方式,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蛹虫草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08-02309-02 作者简介廉家盛(1984-),男,吉林白山人,从事食用菌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219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禅花能主治小儿天吊惊痫、夜啼、心悸。禅花包括蝉草和蛹草等多种寄生于蝉体上的虫草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一书在冬虫夏草的附注中记载:蛹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的子实体及虫体也可作冬虫夏草入药。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虫草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市场需求日益扩大。野生的冬虫夏草随着资源的减少价格逐年攀升,而人工栽培并未实现。近年来,以冬虫夏草菌丝体或其他虫草作为原料冒充野生冬虫夏草产品的事件频频发生,而蛹虫草这种药用疗效可以与冬虫夏草媲美的药用菌已实现了工厂化栽培,并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笔者综述了目前蛹虫草栽培的研究进展,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蛹虫草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1 蛹虫草栽培现状 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内外研究人员就开始进行了有关蛹虫草生态调查和驯化、人工栽培的研究。1936年,Shanor用蛹虫草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成功感染普罗米锡天蛾的活蛹,并 用潮湿的苔藓(泥炭藓)将其包裹后,获得了具有成熟子囊壳的子座,标志着蚕蛹栽培蛹虫草的成功[1]。Kobayasi,y.等多次在经2次灭菌(100 ℃)的米饭培养基(含蒸馏水40%)接种蛹虫草的子囊抱子,一个月后瓶内形成菌核,再经2周便形成有子囊壳的子座,有时要经4个半月。人工培养的子座比天然子座稍粗,培养基表面有时还会出现抱梗束[2]。这标志着蛹虫 草人工栽培已经成为事实,而经过近1个世纪的研究发展,目前蛹虫草已成功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产量及质量均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2 蛹虫草栽培方式

《蛹虫草种植技术》(怎样种植蛹虫草)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介绍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它同冬虫夏草一样同归于虫草属。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和冬虫夏草相似,为我国特有的一类珍贵药用真菌。 由于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需要养殖蝙蝠蛾幼虫和特定的生态环境,因此,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难度较大,目前只有一些科研机构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为了解决冬虫夏草供不应求的矛盾,大量栽培蛹虫草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也能给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栽培蛹虫草技术易学,全国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均栽培成功。现把江西省进贤县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配制培养料 配方:大米70%、蚕蛹粉23%、蔗糖5%、蛋白胨1.5%、酵母粉0.5%、维生素B1微量。 将上述物质按配方称量,混匀,分装入500毫升罐头瓶中,每瓶约装30克培养料,另加入30毫升左右的营养水,瓶口包扎聚丙烯薄膜。 二、灭菌、接入蛹虫草菌种 高压0.13兆帕保持1小时或常压100℃保持10小时。灭菌后,罐头瓶内的饭粒不生也不成糊状,饭粒之间有空隙。在接种室接种,每瓶约接入液体菌种5—10毫升。 三、菌丝培养管理 保持培养室温度15—20℃,湿度65%左右,避光,菌丝阶段在黑暗的环境下发育较快,光线强不易产生子座。因此,本阶段应避光培养。由于蛹虫草是在瓶内生长,空气湿度的高低对其影响不大。 四、子实体生长培养管理 待菌丝布满整个瓶面并扎到瓶底,开始见光,但避免太阳光直射。若培养室光线太暗,可补充日光灯照。菌丝见光后,在培养料表面或四周见有桔黄色色素形成,并出现米粒状的桔黄色菌蕾,菌蕾伸长后即成为子实体。子实体形成应有温差刺激,子实体培育阶段,温度应为20℃—25℃,超过28℃不能长草,湿度应提高到85%左右,以减少瓶内水分的蒸发,在整个生长阶段,不须去掉封口薄膜,在子实体培养后期,可在封口薄膜上扎几个小孔。 当子实体长高至5—8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后每瓶加入清水或营养液3—5毫升,盖好薄膜,继续培养,约半个月可再发生子座,待子座长至5厘米以上高时,即可采收。 五、采收、出售 当蛹虫草成熟后,从子座根部剪断,将子座晒干,水分应低于5%,防止发霉变质,避免折断,用薄膜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食用菌生产大全》方芳等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蛹虫草 一、生物学特性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又名北虫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蛹虫草属。 (一)形态特征 蛹虫草是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蛹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子座橘黄色或橘红色,单生或数个丛生,长2~8cm,从jiz (二)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蛹虫草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果胶等,以葡萄糖和蔗糖等

北虫草栽培技术

北虫草栽培新技术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4日字体:缩小增大打印文章 北虫草是具有较高滋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市场前景广阔。合理的基制碳氮比是人工栽培北虫草的必需条件。利用大米作为培养基为其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碳源和氮源,而防污剂的加入则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问题。这是本文披露的两个亮点,值得读者关注。 北虫草又称蛹虫草,属子囊菌类的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近年来野生资源日渐匮乏,而人工栽培的北虫草以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笔者经多年试验,研究出了简便、不易污染、投资少、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用塑料袋栽培北虫草的新技术。 一、北虫草的生物学特性 1、营养:首先,北虫草可利用的主要碳源物质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果胶等,但以单糖或小分子双糖的利用效果为佳。其次,氮元素是北虫草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必要元素,北虫草能利用的氮类物质尤其是有机态氮的种类较多,如蛋白胨、豆饼粉、酵母膏等均可;也可利用若干无机态氮,但以有机态氮的利用效果为好。再次,北虫草菌丝及其子座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即是矿质元素,因此,生产中应予酌量添加。第四,适量的生长素有效刺激和促进北虫草菌丝的生长,并大大提高其生物量,生产上多以添加维生素类为主要措施。最后,合理的基质碳氮比(CN)是人工栽培北虫草的必需条件,否则,将导致或者菌丝生长缓慢、或者污染严重、或者气生菌丝过旺,难以发生子座,即便有子座分化,其产品数量和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中一般以调CN在3-4:1之间为宜。

2、温度:北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 6-30°C,最适温度为18-22°C;原基分化温度在10-25°C之间,生产中为刺激原基的适时形成,可适当调控温差在24小时内5-10°C的范围;子座生长温度为10- 25°C,最适20-23°C;孢子弹射温度为28-32°C,最高应控制在34°C以下;若非育种或分离以及特殊需要,单纯栽培、以获得子实体为目的时,不要达到或超过28°C。 3、水分:水分是生命的重要基础,北虫草也不例外;作为菌丝及子座在生命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溶剂,北虫草所需水分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培养料中,因此,调配基质含水率于适当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北虫草的生长发育状况。实际生产中,基质含水率宜调至60%-65%,菌丝培养阶段的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形成原基后应调至80%-90%。 4、氧气:北虫草与其它食用菌相仿,生长发育过程同样是一个吸氧排碳的代谢过程,尤其原基分化后需氧量更多,故需保持相对较清新的空气,以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但由于北虫草生长速度慢、代谢量很小,加之其自身耐二氧化碳的能力相对较高,所以,生产中降二氧化碳浓度在0.5%左右即可满足。 5、光照:北虫草生长的前期即菌丝发育阶段,光线尤其是强光对菌丝有较大的抑制和损伤作用,故应保持完全黑暗状态,即便是临近完成发菌时提前施行光照处理,也会诱导过早进人生殖阶段,而使产量严重降低、质量大打折扣。全部发满菌后,需约200勒克司光照刺激转色,该阶段如光照均匀、每天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可使菌丝转色好、色泽深,为后期获得高质量的子实体打下基础,该特性与野生北虫草在浓密树阴下不发生子座的情况一致。出现原基后,可适当缩短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至300勒克司,并力求光照均匀,以使子实体正常发育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