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电气作业指导书 (新)

标准电气作业指导书 (新)
标准电气作业指导书 (新)

*********************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电气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号: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号:部门:

.

发布实施

****************有限公司.

电气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电气接线作业,确保电气接线质量,使电气性能更加稳定可靠,符合工艺整齐美观要求。

2、范围

本公司生产的各类设备电气接线通用技术要求。

3、岗位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保证电气性能。

4、使用工具或材料

剥线钳、压线钳、斜口钳、尖嘴钳、螺丝刀、线材、接线鼻、手电钻、气动枪等

5、导线

(1)导线绝缘颜色(遵循GB2681-81)

三相火线:黄(A相)、绿(B相)、红(C相)零线:蓝色地线:黄绿

控制火线:红色控制零线:蓝色 24V+(24v):黄色 24V-(GND):浅蓝色

(2)导线规格的要求

①电源线和控制线使用BVR导线,电机线使用RVV电缆,地线使用BVR黄绿双色导线,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各导线线径应严格按照电气图纸标示执行。

②各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电源输入和输出所用使用的线径必须一致。

电气作业指导书

6、工艺总要求:

①三按生产:按工艺、按标准、按图纸

②操作方法:选择正确的材料和正确的使用工具。

③安装要求:横平竖直、安装牢固、做好通风、远离热源。

④接线要求:横平竖直、弧度一致、接线牢固、主次分离、不露铜丝、号码清晰方向一致。

⑤环境卫生:动前整理、完后清扫。

电气作业指导书

7

、电控盒操作步骤:

(1)

线槽的安装

线槽安装步骤:

①测量定位:首先根据电控盒电气器具的位置,确定线

路走向及固定点,固定点应均匀分布。

②线槽敷设:选用线槽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号、规

格相应的产品

③线槽固定:固定线槽时应先固定线槽两端,再固定线

槽中间

所需工具:

型材切割机手电钻十字批头自攻螺丝

工艺要求:

①线槽应光滑,无锐边、毛刺,断缝应平直。

②线槽布局一定要合理、美观。

③线槽固定牢靠,横平竖直,线槽接头间隙不大于2mm。

④线槽槽满率95%。

电气作业指导书

(2)导轨的安装

线槽安装步骤:

①测量定位:首先根据电控盒电气器具的位置,确定固

定点,固定点应均匀分布。

②导轨敷设:选用线槽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号、规

格相应的产品。

③导轨固定

所需工具:

型材切割机手电钻十字批头自攻螺丝

工艺要求:

①电器导轨应光滑,无锐边、毛刺,断缝应平直。

②电器导轨布局一定要合理、美观。

③电器导轨固定牢靠。

电气作业指导书

(2)电路元器件的安装

①检查、确认电路元器件:

断路器交流接触器 PCB板变压器热过载继电器相序保护器

工艺要求:

1)检查核对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

图纸是否相符。

2)元器件外观应完好,附件应齐全,密封应良好。如

有损坏,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说明原因,更不能隐瞒以免

引起严重的事故,并立即申报供应部门及时补添损坏了

的元件。

3)端子排标号应完整、清晰。

端子排

电气作业指导书

(2)电路元器件的安装

②安装元器件

所需工具:在装配时,应考虑到元器件的电器间隙、爬电距离、干扰

距离、电器散热距离。

1)电器元件单独拆、装、更换不应影响其他电器及导线束

的固定。

2)发热元器件应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PCB板、接触器、

变压器电气元件都会发热)

小号螺丝刀手电钻十字批头自攻螺丝

元器件组装顺序:

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同一型号

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电气作业指导书

(2)电路元器件的安装

②安装元器件

端子排的安装:

端子排应留有15~20%的余量,以便于方便操作

接线。

粘贴标示:

按照电气接线图,标示元器件名称。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统一。

电气作业指导书

(3)压线操作规范

①准备工作

1)检查工具是否缺少或破损:

常用工具:

压线钳、剥线钳、斜口钳、螺丝刀

若有缺少或破损无法使用情况,需及时报备;由

相关负责人做相应处理;

2)检查所需辅材是否充足:

常用辅材:

接线鼻子、单芯电线、多芯线缆

材料不足由相关负责人到仓库领取补齐

电气作业指导书

(3)压线操作规范

②操作过程

1)套线号管

根据图纸标示给相应

电线套接适合尺寸号码管。

2)使用专业工具,根据实际

需要剥线

在剥线操作时应注意力

度及剥线长度,不允许切断铜

线芯,剥除绝缘层不宜过长或

过短

3)扭紧铜线,使铜线芯不

散开

作用:

●防止漏压线芯

●减小由于破坏绝缘层导

致导电能力下降

4)套接端子

选择相应型号接线鼻子

套接。

如:1mm2线选择对应1mm2

端子。

电气作业指导书

(3)压线操作规范

②操作过程

5)使用专业工具压紧接线

鼻子

选择对应挤压位置压

紧端子,且受力面应为无缺

口圆弧面

6)一次成型

尽量一次挤压成型,避免

多次挤压造成端子破损;

7)检验

挤压完成后用双手拉

扯端子与电线,看是否压紧

8)最终状态

套好号码管,检查标示

号码是否正确,确认无误便

可接入对应电器元器件相

应位置。

电气作业指导书

(3)压线操作规范

③剥线钳的正确使用

我公司现用剥线钳,剥线范围在0.5-6.0mm2。拨动规格尺,固定剥线长度,一般剥线长度为6~10mm。

随接线鼻的不同,剥线长度随之变化。

(剥线长度按接线鼻子压线部分计算)

电气作业指导书(3)压线操作规范④压线钳的正确使用

操作说明:

操作时,先将接线端头预压在钳口腔内,将剥去绝缘的导线端头插入接线端头的孔内,即可将手柄压合到底,使钳口完全闭合。当锁定装置中的棘爪与齿条失去啮合,则听到“嗒”的一声,即为压接完成,此时钳口便能自由张开。

使用压接钳注意事项:

●压接时钳口、导线和冷压端头的规格必须相配。

●压接钳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其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压接时必须使端头的焊缝对准钳口凹模。

●压接时必须在压接钳全部闭合后才能打开钳口

压线区(3种规格)

电气作业指导书

电气作业指导书

(5)电气接线的工艺规范

●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

许接2 根线

●输入和输出所用使用的电线

的颜色、线径必须一致

各导线须套上电气图纸上

所标示的线号套线号时,各线号

方向应该一致,规定逆时针观看

线号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电源线和控制线分开走线,避免交叉走线,

以减少干扰。线槽内导线整齐,布线有序、

顺畅、美观。

●强电和弱电分开走线,避免交叉走线,以减

少干扰。线槽内导线整齐,布线有序、顺畅、

美观。

●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识,并应设空端子

隔开或设置绝缘的隔板。

电气作业指导书

(5)电气接线的工艺规范

●信号回路的声、光、电信号等应

正确,工作应可靠。

●PCB板接线插线后,轻轻上拉检查

连接是否可靠。不能用超过30N的

力拉动。

●线槽槽满率95%。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一

根,不得超过2根;

●压接时须压接牢固,螺丝要拧紧

固,保证用力轻拉时勿使拉出和脱

●当两根导线连接无法压接线鼻子

时,应用绝缘接线头进行连接。

●接地导线上黄/绿色来识别

●接线鼻子选用相应型号的圆形、

叉形、针形线鼻。

●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采用

截面不小于2.5平方且端部压接

有终端附件的黄绿多股软铜导

线与接地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电气作业指导书

(6)自检

工具:万用表

自检主要内容:

?有无漏接

?有无接错

?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操作步骤:

①把量程调到“蜂鸣档”。②如果线是通的,万用表会发出

持续的“蜂鸣声”

③如果是断的,“蜂鸣声”不响,屏幕

显示1,表示电阻无穷大。

电气作业指导书

(7)整理

①用扎带束线②套橡胶套

接线示例图:

线槽内导线整齐,布线有序、顺

畅、美观。检测完毕,线路应用束紧

带捆扎。架空线每隔150mm装一个线

束固定点。

接线示例图:

束紧带剪尾时,应裸露3mm长

度,防止剪得太短引起扎带脱落。

电控盒进线孔套上规格相同的橡

胶套。

电气作业指导书

(7)整理

③清理、上线槽盖

操作步骤:

1)先清理线槽内杂物。

2)用毛刷和吸尘器将电控盒内、控制器表面清理干净,

使盘内无导线头和金属碎末。

3)再把线槽盖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