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学术论坛第二届特新疗法技术交流推广会”在京召开

“全国名中医学术论坛第二届特新疗法技术交流推广会”在京召开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脑病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使学术继承人切实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特制定脑病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一、理论学习【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中医典籍,学习临床学科古代重要医籍及现代学术专著,以拓展知识面,加深对古籍的理解,培育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努力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学习要求】 培养对象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在专家指导下选定精读与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附后),要求精读四门典籍,泛读六部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古代医籍及其它医籍。 【学习形式】 学员自主学习为主,可参加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举办的经典理论学习班。在专家指导下,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医籍的精华,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 【考核指标】 1.系统自学典籍,完成学习计划,并写出读书心得笔记。 2.参加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组织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 3.每年至少完成经验总结1-2篇。发表论文1-2篇。二、临床实践【实践目的】 强化中医临床实践,结合现临床岗位,开展临床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实践要求】 继承期内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开展临床研究,进行创造性临床实践;提高解决本学科危急重症及疑难病症的临床能力与服务总量,扩大服务半径,提高社会知名度;提高中医临床科研能力,逐步形成中医临床科研思维方式,掌握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实践形式】 1.临床工作应包括门诊、病房及会诊,可根据研修内容确定时间安排。 2.继承人结合学经典做临床的体会,针对临床的某一问题,选择临床研究课题,完成一项科学、严谨、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 【考核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要结合理论学习和临床研究,写出心得体会。3年完成100份专科病历。病历要体现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并有病证分析。 3.公开发表反映本人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论文或专著至少1篇(部)。三、跟师学习【跟师目的】 研究、领悟、学习当代中医名家及本科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 【跟师要求】 拜1位中医药名师重点学习,学习领悟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精华,加以整理提高。【跟师形式】 随师门诊、查房、会诊、拜师请教等,并整理代表老师主要学术思想或临床经验的典型医案。【考核指标】 1.整理跟师临诊病案。 2.完成跟师学习心得。

名老中医工作站启动仪式暨学术讲座、义诊”活动方案

**市中医医院“2016年**名老中医工作站启动仪式暨学 术讲座、义诊”活动方案 一、背景 根据《*************************关于印发2016年******补助中医药十大工程专项基金项目实施方案(第一批)》(***﹝2016﹞6号)文件和**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名老中医工作站项目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为进一步传播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应用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提升基层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基层中医药疗效,为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活动主题 1.2016年**名老中医工作站启动仪式及签约; 2.**名老中医学术讲座; 3. **名老中医义诊。 三、活动规模 200人左右 四、时间及参加人员 (一)2016年**名老中医工作站启动仪式及签约 1、时间:2016年6月21日上午08:00—09:00 2、地点:**市中医医院第一住院部五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医院领导及专家、项目站点医院领导、**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及周边医院医务人员。 (二)**名老中医学术讲座 1、时间:2016月6月21日10:00-12:00;15:00-17:00 2、地点:**市中医医院第一住院部五楼会议室 3、学术讲座内容:待定(由**医院提供) 4、参加人员:**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及周边医院医务人员。 (三)**名老中医义诊 1、时间:2016月6月21日09:30-12:00;15:00-16:30 2、地点:**市中医医院新门诊住院综合楼一楼大堂前厅 3、**名老中医义诊专家名单:待定(由**医院提供)。 五、主办方及承办方 主办方:****医院 承办方:**市中医医院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陈善国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 唐伯亮是四川乐至县人,男,汉族, 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尤其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市名中医》称号、20XX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四川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陈善国医师简介 陈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20XX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从20XX年至20XX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 1. 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 期:1147-1149.陈善国. 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 19期:27-29. 陈善国. 3. 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1,第3卷,第 21期:33-34. 陈善国. 4. 痔术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2,2,第21卷,第2 期:246-247. 陈善国. 乐至县中医医院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开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科左中旗中医院肛肠科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下: 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继承学术经验工作计划及措施继承学习时间,连续3年。 (一)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 1.学习方式 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其中:跟师学习不少于180个工 作日,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50个工作日,集中理论授课时间 5-6个月。 2.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要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

术专长等临证精华,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三年。具体起止时间为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肛肠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要求 (一)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 (二)继承人在学习期间,不承担行政管理事务,不得接受与继承学习无关的其它任务。 (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中断。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继承学习时间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者,经当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可继续学习,并补足其缺少的教学、实践时间;中断学习时间超过6个月的,协议自行终止,停止学习。 (四)指导老师在带教期间,每周临床或实际操作带教时间不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方案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附件1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开展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下简称第六批继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遴选800名指导老师,培养1600名继承人。为做好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根据原人事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国人部发〔2008〕32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为期3年的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继承人较好地继承掌握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技术专长,成长为中医药理论基础扎实、坚持中医原创思维、临床(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二、遴选条件 (一)指导老师。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受聘担任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等正高级职称的老中医药(含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专家;

2.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30年(时间截止到2017年5月31日,时间截止点下同); 3.有丰富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本专业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或专科专病的知名专家,医德高尚,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得到同行公认; 4.身体健康,坚持临床(实践),能够保证每周不少于个工作日的带教时间,保证教学计划和带教任务的完成。 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优先入选。符合遴选条件的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并在本省(区、市)申报人员中各占一定比例。极少数评聘为副高级职称、在全国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老中医药专家(含民族医药专家),符合指导老师其他各项条件的,也可作为指导老师的遴选对象。 (二)继承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年龄45岁及以下; 2.爱岗敬业,品学兼优,有志于继承和研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并勇于创新; 3.从事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工作,受聘担任主治医师、主管药师等中级职称满2年;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学习计划 为做好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选拔中医药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制定本学习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中医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学习目标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一年,具体起止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以下目标: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学习内容 继承教育采用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以跟临床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 1、跟师学习科随师门诊、查房或会诊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少

于1.5个工作日,一年不少于180个工作日。跟师期间,继承人要认真做好跟师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交指导老师批阅,指导老师的批语须在100字以上;要独立完成能反应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不少于40个;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的论文。 2、独立临床实践是要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历讨论,每位继承人每周独立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间不少于2个工作日,一年不少于80个工作日。 3、理论学习以学习经典为主,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结合的方式。每位继承人要以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学习1部与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 四、考核指标 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 1、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负责进行。主要考核继承人的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时间。 2、年度考核由带习老师负责。考核以原始材料为依据,按照学习的内容和要求,逐项检查考核。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3、结业考核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考核采用积分制,包括实绩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结业论文考核。实绩考核主要考核继承人的跟师临床(实践)天数、独立临床(实践)天数、撰写的学习心得等篇数、临床医案份数及发表的论文篇数;实践技能考核采用双盲法,通过临床应诊、病案分析、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 吴林生 一、个人简介 吴林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硕士。198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成为我国第一批运动医学硕士,并曾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和澳大利亚运动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前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暨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骨研所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意大利国立帕维亚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国际中医学院教授,韩国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协会咨询顾问,香港中医骨伤学会特约理事。 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三十余年,主要致力于关节外科和运动创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应邀赴四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行医讲学。发表论文30余篇,英、日文译文20余篇,专著多部,代表性著作为《膝痛》(人民卫生出版社)、《运动创伤的诊断和中医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另有《骨伤科诊疗规范》及《骨伤生物力学》等著作。曾获国家体委科技成果奖、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及国家专利一项。 二、学术思想与临症经验 1.中西医结合认识膝痛 在中西医结合的理念指引下,系统学习了中西医学,不断地吸取

国内外医学精华和先进成果,并集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膝关节伤病的研究上闯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中医认为膝痛属于痹症。对膝痛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痹症分型,创设了六痹八型的理论(风、寒、湿、热、瘀血、痰郁、气血虚和肝肾虚),并对引起膝痛的各种疾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超出了传统的风寒湿痹,明确提出血瘀作痹、痰郁作痹和因虚作痹(包括肝虚及肝肾虚型)的观点。而这些是膝痛中更为常见的类型。对骨关节炎的疼痛特点作了总结性的论述(初动痛、负重痛、主动活动痛、反复痛和静止痛),还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其他临床表现作了总结,包括关节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此总结既符合临床规律,抓住了该病的特点,又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概括总结。 在膝关节伤病的治疗方面,主张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强调“术、药、针、功、具”并用,充分体现了综合措施和因人因症施治的个性化主张,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疗效卓著,符合我国国情,对膝痛的诊治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其中“术”指手法和手术。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膝痛和运动损伤的手法,作用是松筋、解锁、止痛、动节、松髌、归位、减压、活血,近30余种手法,具有无痛、高效、简便、安全等优点,其中解锁四法可立见功效,松筋及松髌治疗上下楼痛也屡试屡效。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小针刀、关节清理术、软骨成形术、截骨术、垫高术、伸膝装置调整术及关节置换术等。主张尽量以小的手术取得好的疗效,形成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治疗方法。“药”包括中药、西药的内服和外用。药物治疗主张中西药并用,以

中医师承教育继承人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

赤峰宝山中医院 中医药师承教育继承人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 为做好中医药师承教育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吸收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特色疗法和学术精华。经院委会研究决定,精心选拔2名中医药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并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继承培养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接受、整理、继承名师中医临床经验、学士精华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掌握名师的中医药理论精髓,发展和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和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基础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医德医风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创新型人才。 二、继承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五年。具体起止时间为2010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使中医药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名师指定的古典医籍,认真领悟古籍的中医理论精华。 2、要求掌握名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达到或基本达到名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更加突出。

3、要求能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名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 1、跟师学习可随师门诊、查房或会诊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少于1.5个工作日,五年不少于300个工作日。跟师期间,继承人要认真作好跟师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交指导老师批阅,指导老师的批语须在100字以上;要独立完成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不少于50个;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的论文。 2、独立临床实践是要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每位继承人每周独立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间不少于2个工作日,五年不少于300个工作日。 3、理论学习以学习经典为主,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结合的方式。每位继承人要以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学习1部与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 四、考核指标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计划

盐池县中医医院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我院开展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 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连续3年,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医药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 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 1、跟师学习可随师门诊、查房或会诊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少于1个工作日。跟师期间,继承人要认真作好跟师学习笔记,每年要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要独立完成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 2、独立临床实践是要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 3、每月月底进行1次学习、交流讨论等人才培养相关活动,每次活动参加人数不少于10人。 4、开展巡诊带教活动,与王乐井卫生院、王乐井村卫生室、双疙瘩村卫生室、花马池镇卫生院、长城村卫生室、苏不井村卫生室建立对口指导联系,重点指导1名以上卫生院中医人员、2名以上乡村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体安排如下: (一)1-2月份到王乐井卫生院开展诊疗、带教工作; (二)3-4月份到王乐井村卫生室开展诊疗、带教工作;

针灸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

贞丰县民族中医院针灸科 学术带头人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做好我院中医学术带头人经验继承工作,特制定本计划及措施。 一、培养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五年。起止时间为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医药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 1、跟师学习可随师门诊、查房或会诊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少于1个工作日,三年不少于150个工作日。跟师期间,继承人要认真作好跟师学习笔记,每年要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要独立完成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30份,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继承、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的论文。 2、独立临床实践是要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每位继承人每周独立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间不少于4个工作日,三年不少于400个工作日。 3、理论学习以学习经典为主,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结合的方式。每位继承人要以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学习1部与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中药专业继承人应学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及《中药大辞典》等经典的有关内容,并重点掌握1-2项中药技术。 四、考核指标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 1、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进行考核。主要考核继承人的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时间。

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饶河县中医医院 “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院“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文化,促进中医事业更好的发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二年。起止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医药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 1、跟师学习可随师门诊、查房或会诊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少于1个工作日,三年不少于150个工作日。跟师期间,继承人要认真作好跟师学习笔记,每年要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要独立完成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30份,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继承、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的论文。 2、独立临床实践是要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每位继承人每周独立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间不少于4个工作日,三年不少于400个工作日。 3、理论学习以学习经典为主,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结合的方式。每位继承人要以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学习1部与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中药专业继承人应学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及《中药大辞典》等经典的有关内容,并重点掌握1-2项中药技术。 四、考核指标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 1、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进行考核。主要考核继承人的平时学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应用方法研究

论坛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应用方法研究 徐春波白桦顾晓静陶有青包文虎李文杰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100101) 摘要以传承名医经验、发展中医学术、创新中医理论为目的的“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在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十二五”期间,通过研究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特色治则治法、特色诊疗技术、特色有效方药的传承方法,研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采集与传承应用的国家服务平台,重点解决传承与应用的方法问题,将进一步提升传承效果,促进中医学术与临床发展。 关键词名老中医;传承方法;应用研究 Passing on and Inheriting Academic Thinking and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 of TCM and Application Method Xu chunbo,Bai hua,Gu xiaojing,Tao youqing,Bao wenhu,Li wenjie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 To inherit clinical experience,develop academic medicine,innova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for the purpose of the"Passing on and Inheriting Academic Thinking and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 of TCM"in the national"Tenth Five"research program,"Eleventh Five-Year"plan to support,which has been made fruitful results."Twelve Five"period,by studying the famous doctor of TCM dialectical method unique,specialty therapeutic principle,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prescription methods,developed Famous Doctor of TCM academic experience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service platform,focused on solving Inheritance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applications,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 of herit-age,and promote academ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Famous Doctor of TCM;Passing on and Inheriting method;Application research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3.09.013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提高中医临床服务水平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政府通过科研立项等形式加大支持力度,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立项启动,将使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应用走向深入。 1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是中医药事业的长期战略任务,国家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等研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中医传承研究”列入优先领域,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的总结研究”。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2011年12月24-25日,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以“名老中医传承战略方式和模式研究”为主题,讨论如何进一步深化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 “十五”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以抢救性、原汁原味的采集名老中医第一手资料为主要特点。以108位名老中医为研究对象,下设纵向课题组88个,横向课题组10个。纵向课题采集诊疗病例、典型医案、整理经验、总结思辨特点和成才轨迹等。横向课题主要完成顶层设计、质量控制、搭建平台、方法探索等项任务。“十一五”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以扩大样本量、增加养生保健等采集范围、总结名老中医个体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特色疗法为主要特点。以102位名老中医为研究对象,下设纵向课题组102个,学术流派、养生保健、民间医药等横向课题6个。继续完善平台,探索方法,对流派和民间方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进行试点。“十五”“十一五”名老中医传承研究项目,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 6301 ·WORLD CHINESE MEDICINE September.2013,Vol.8,No.9

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院长讲话

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院长讲话 为弘扬和发展中医药精神,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彬县中医医院第二届中医师带徒开班仪式,这是我们彬县中医医院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们彬县中医界的一件大事。 每一种文化都有符合自己文化特征的传承方式,这是由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决定的。中医和西医分属两种文化体系下的医学体系,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承方式。中医主要以一种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口传心授,把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治疗的个性化特征不断地传承下去。几十年的中医院校教育实践也已证明:西医的教育模式并不适合中医的传承,它成不了传承中医的最好方式。我们知道,现在培养出来的中医学生毕业后难以在临床上很快发挥作用,有的甚至连处方也开不好,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中医家在临床上只有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诊疗特征,才标志着这个中医师的成熟。每一个中医师也只有形成了这种个性化的诊疗特征,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能够独立诊疗疾病的中医家。中医的个性化诊疗特征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也决定了中医教育与西医教育必然具有本质性的差别,中医教育必须要遵守这种属于中医独有的个性化诊疗特征。中医家个性化诊疗特征的形成是中医教育的一个具有决定性的环节,而恰是这个环节,不是西医教育所具备的。因此,中医教育必然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要掌握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基础理论、四诊、中医基本操作、方剂和处方用药等知识;二是要形成符合自己性格的独特的诊疗及处方用药的个性化特征。 我们正是基于以传承老专家的经验为出发点,以搭建青年中医师成长平台为途径,以培养有鲜明中医个性化诊疗特征为目的的这样一个原因,推出我院的中医师带徒教育模式,我们制定了《彬县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规定了徒弟在跟师期间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能使年轻的中医人快速成长。 最后,我代表院委会真诚的感谢二位老专家,并祝你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你们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为医院的中医事业贡献余热,同时也对全院工作人员树立了好的榜样,并言传身教培养年轻的中医人而不断的在努力,我衷心的希望我院年轻的一代中医人能够正视中医自身的特征,把握这次医院为你们而搭建的平台,认真学习与继承老专家的经验、特长,既为我院中医的振兴、也为老百姓的健康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术继承

中医学术继承工作计划 为做好本年度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制定本教学计划。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完成继承任务,进行结业考核,包括实绩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结业论文考核。 具体计划: (一)理论学习 通过以精读古典医籍为主的理论学习,拓展继承人的知识领域,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培育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提高中医理论水平,提高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水平,提升继承、整理和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能力。以学习古典医籍为主要内容。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选定学习书目,制定学习计划。继承学习期间,要求学习医古文,精读四大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一部与学员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著作。采用跟师抄方和自身实践相结合为主,集中授课辅导为辅。 1、学员在老师指导下,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文献精华,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

2、在继承工作学习期间,各省中医药管理部门集中安排医古文、中医经典理论学习讲座和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每年组织一次中医理论学习交流会议,继承人交流学习体会。 考核指标:1、有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读书笔记。2、提交一篇2000字以上的、较高质量的学习经典的读书报告作为理论学习的考核成绩。3、参加集中培训学习或交流会议,出勤合格。 (二)跟师学习 跟师目的: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等,提高继承人的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跟师要求:跟师时间每周不少于1个工作日。继承人在跟师学习期间,做好跟师笔记、随诊医案或操作记录,并细心揣摩、仔细领会,撰写心得体会、月工作记录。指导老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向继承人传授个人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对所带继承人心得体会、月工作记录、医案或操作记录进行及时检查、批注,并将意见反馈给继承人。 跟师形式:继承人根据指导老师的时间表,安排跟师学习,并完成以下工作内容:1、跟师笔记:跟师笔记是继承人进一步提炼心得体会、月工作记录和管理者阶段考核的原始依据。应做到有跟师就有记录。2、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在理论学习、跟师笔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为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有丰富、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具有相当专业理论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他们的继承人,采取师承方式进行培养。 为做好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根据原人事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国人部〔2008〕32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使继承人能够掌握、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并有所创新,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医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高层次中医临床骨干和中药技术骨干。 二、工作周期 工作周期为连续3年。全国按照统一时间进岗学习,具体时间不得迟于2012年8月。 三、教学方式 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 (一)跟师学习。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每周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累计不少于180个工作日; (二)独立临床实践。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每周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累计不少于250个工作日,其中在病房的临床实践累计不少于40个工作日; (三)理论学习。采取自学研修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授课时间累计80个工作日。 四、教学任务 (一)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每年完成不少于60个半天的跟师学习笔记;12篇10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整理(月记);20份指导老师临床医案总结。 (二)中医专业继承人以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学习1部以上与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中药专业继承人学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以及《中药大辞典》、《中药炮制学》等典籍、著作,并重点掌握1—2项中药技术。民族医药的继承人学习本民族医药学经典。每年撰写典籍学习心得4篇以上。 (三)指导老师每周临床或实际操作带教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并对继承人撰写的跟师笔记、学习心得、临床医案总结进行批阅,批语要针对其中的问题予以指导,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能体现指导老师的学术和水平。 五、预期成效 (一)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学习指导老师指定的

骨伤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骨伤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为更好的继承整理我科名老中医周军副主任医师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进一步加强骨伤科建设,提高骨伤科学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骨伤科临床人才,结合我科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实施目的 通过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骨伤科自身发展规律,加快继承与创新,促进一批优秀青年中医尽快成为热爱中医事业、医德高尚、中医理论扎实、临床技术精湛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促进一批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得以发扬光大,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促进医院整体诊疗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 二、教学期限及学术继承人: 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为期三年。 继承人:梁浩 三、实施内容 1、继承教学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为主,同时也可采取其他多种形式进行施教。如:组织集中培训;参加国家、省、市级中医药相关专业继续教育项目学习;按照临床科研要求,对指导老师某一专科(专病)的临床经验和疗效进行临床研究等。

2、继承人通过学习必须同时达到下列要求: 1)对指导老师的临床病案进行总结,写出心得与体会,并在期刊上发表。 2)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3)学习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篇,发表个案报道1-2篇。 4)结业时提交科研设计方案1份。 5)继承人结业时应提交90份由本人独立完成的符合相关规定的病案。 6)结业时须提交结业论文。结业论文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继承学习的小结,主要总结学习情况,记述学习收获和心得;二是学术论文,不得少于1500字并附100字的论文摘要,主要是在整理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体会,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和创新观点。 四、考核 考核分为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理论学习能力考核。 (一)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1、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出师考核。

中医医院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继承工作的管理办法 根据省卫生厅鄂卫函418号“关于开展全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为切实做好我院的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保证带教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组织领导: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特成立大冶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专家学术 继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 成员: 日常管理工作由科教科负责。 二、教学管理: 1、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名单经批准后,双方要签订教学协议书, 制定教学计 划,协议书和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基础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年度教学计划,双方职责。 2、继承教学点起止时间,从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连续三年不得中断,中断时间超过6个月的,协议自行终止。 3、跟师学习不少于180个工作日,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50个工作日,集中理论授课时间5-6个月,每周跟指导老师事件或临床操作时间不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时间不少于2

个工作日,继承人平均每月要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学习心得,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以跟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 1、第一年:以理论学习为主,采取自学研修的方式。每位继承人要以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温习大学基础教材。中医专业继承人学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及《中药大辞典》等经典的有关内容,并重点掌握1-2项中药技术。 2、第二年:以跟师临床实践为主,包括跟师参与门诊,会诊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月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当年不少于36个工作日。跟师期间,继承人认真做好跟师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临床体会等,交由指导老师进行批阅,指导老师的批语须在100字以上。 3、第三年:以独立临床实践为主,要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与会诊及疑难病例的讨论。每位继承人每月独立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当年不少于36个工作日,要独立完成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不少于20个,同时应对老师所传授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类、总结、梳理成规范文字,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并撰写论文,以便结业时作为考核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