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工气道

1.什么是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是通过鼻或口腔或直接在上呼吸道置管,用以辅助通气及治疗肺部疾病。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置管两种类型。

2.进行气管内插管时,病人的体位如何?

病人应取仰卧位,肩背部垫高约10cm,头后仰,颈部处于过伸位,使口腔、声门和气管处于一条直线上,以利于插入气管插管。

3.吸痰时进行气道冲洗的目的是什么?

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刺激咳嗽,利于引流。

4.人工气道的意外拔管常见原因有哪些?

包括:病人烦躁或意识不清而意外拔管,固定不当,呼吸机管道牵拉气管切开管过短等。

5.人工气道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正确固定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每日交接班时检查固定情况,及时更换固定用胶布或固定带。

(2)每日检查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置入的深度有无变化。(3)对意识不清或烦躁的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病人双手,防止病人拔管。

(4)呼吸机管路不宜固定过牢,给病人翻身或头部活动时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以防导管被牵拉而脱出。

6.机械通气时,护士应监测的呼吸指标有哪些?

呼吸频率、FiO2(吸入氧浓度)、吸入潮气量、呼出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气道峰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

7.呼吸机常见的报警原因有哪些?

气道压下限、气道压上限、气源报警、电源报警、潮气量或每分通气量低限、潮气量或每分通气量高限、呼吸暂停等。

8.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若突然停电,护士应如何处理?

(1)迅速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2)无自主呼吸者,立即給予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有自主呼吸者,应立即給予吸氧。(3)大声呼叫医生。护士不能离开病人。

9.何谓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多少?

中心静脉压(CVP)表示右心对回心血量的容纳能力。正常值5~12cmH2O。

10.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中心静脉压低于5cmH2O,提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应快速补充血容量;中心静脉压高于15cmH2O,提示血容量过多或心脏排血量明显减少,有发生肺水肿的危险,应减少输液量,考虑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和利尿等措施。

11.休克病人应采取何种卧位?为什么?

休克病人应采取休克卧位,即头和腿部各抬高约15~30°,以增强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时的负担。

12.休克病人的常规监护包括哪些内容?

(1)意识表情;(2)肢体温度、色泽;(3)血压与脉压;(4)心率与心律;(5)呼吸;(6)尿量;(7)体温;(8)瞳孔。

13.多巴胺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多巴胺具有兴奋α、β型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小剂量应用多巴胺(<5μg/kg/min),可兴奋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增加尿量。保肾作用

中剂量应用多巴胺(5~10μg/kg/min),可兴奋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与心输出量增加。

大剂量应用多巴胺(>15μg/kg/min)对外周α受体兴奋作用占优势,外周血管、肾及肠系膜血管均收缩,肾血流量减少,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升压作用。

14.在ICU中,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病人的易感性;

(2)I CU内环境的污染;

(3)医疗仪器及各种管路的消毒不彻底;

(4)各种侵入性操作为微生物提供入路与繁殖基地,如人工气道,中心静脉置管。

(5)完全胃肠外营养影响肝功能并改变肠道内的正常菌群;

(6)耐药菌株的增加是很多常用抗生素失去预防感染的作用;(7)I CU设置不合理与不完善;

(8)对医院感染重视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