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梦慧油画作品欣赏

齐梦慧油画作品欣赏
齐梦慧油画作品欣赏

齐梦慧油画作品欣赏

齐梦慧1963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毕业,几十年在贵州大学、河北师大等高校任教,并从事艺术创作。历任民盟河北省委委员、民盟石家庄市委常务副主委、市人大常委、政协副秘书长、河北省壁画研究会会长、油画研究会副会长等。他在几十年从事艺术教育中,以他求真务实的执教精神,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他是一位德高望众的美术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画家。这位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禀性强健,精力过盛,以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主题性作品;油画口吹技法的风景;肖像作品等;同时他以满腔热情和顽强的毅力为大会堂、纪念馆、工厂和学校等采用不同形式不同材质,设计制作了一批气势恢弘极具震撼力的大型壁画作品其中以长99米高9米汉白玉巨制浮雕《中华巨龙腾飞图》最为壮观。他在多年创作实践中,主张艺术家的创作要思考所处时代的使命中,选择好自己的位置,坚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努力探索表现民族精神与灵魂的理念,他从不默守陈规,这位已进入古稀之年的艺术家,近几年来迎着祖国盛世的春风,竟然焕发了青春,运用充满激情的画笔如痴如狂地画了一大批《阳光·生命系列》抽象表现的新视觉油画艺术作品。这些意向性的作品,像是在激情燃烧的旋律中的乐曲,表现了时代的精神。

齐梦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教师,中国美术家协

会会员,油画家、壁画家、美术教育家。

人生经历

求学时代

1935年7月,齐梦慧出生在冀东一个农民家庭。虽说

家庭贫困,但宽阔的大海、古朴的民间皮影、剪纸却让没有上过几年学的齐梦慧感受到了另外一个天地的诱惑。在北京上中学期间,喜欢画画的他两次给中央美术学院写信,诉说对美术的热爱,倾诉对艺术的向往。经过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苦努力,这个从没接受过专业训练,不知道素描、油画为何物的农家孩子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齐梦慧视时间如生命,如饥似渴地学习,拜油画大师董希文为师,拜著名画家詹建俊为师,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大师的著作。5年的大学学习,为齐梦慧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名时期

1963年7月,齐梦慧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教学工作,

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地前进着。

虽然此时齐梦慧已在中国画坛上小有名气,但他仍觉得自己的画中欠缺一种东西,他开始比较油画与中国画的优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融合中西画法的特长,诗意地表现自己情感”的想法。在烧制壁画的过程中,釉彩的流动和结晶产生的

奇特效果又触发了齐梦慧的灵感,创造出了油画口吹技法。这种画法不仅使齐梦慧诗人般的情感得以发挥,更奠定了他在中国油画史上的地位。

“齐梦慧是一位感情型的画家,也是一位永远年轻的艺术家。别看他已60多岁了,但比年轻人还有朝气,为了艺术事业,不管严寒酷暑,常常不分昼夜,忘寝废餐地干。”(———美术理论家李维世语)1998年,为了迎接澳门回归祖国,齐梦慧经过6个月的艰苦创作、18次易稿,完成了一幅长99米、高9米的世界最大的汉白玉巨制浮雕《澳门回归图》的设计稿。

近20年来,齐梦慧又在壁画这个艺术领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为河北会堂及一些宾馆、纪念馆、学校等设计的大型壁画《崛起》、《火凤迎朝阳》、《春风万里·四海寄情》、《腾飞》等,都从不同角度歌颂了我们振兴的时代和崛起的民族精神。

新世纪的齐梦慧

进入新世纪,齐梦慧又焕发出了艺术青春,他又“以心为师”开始了新的创作,以他渊博的修养和娴熟的技巧,画出了《阳光·生命》系列抽象表现作品。这些充满激情、充满力量、充满阳光、色彩绚丽的艺术作品,表现了时代的主旋律,歌颂了大地春光下各种生命情态与顽强的生命力。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为新中国的成立、建设、

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形容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改变了历史,他的人格魅力、超群智慧和深邃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直至今天他仍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着巨大影响。伟人坚强的革命意志,高尚情操、理想、信念和激情澎湃的革命实践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人民赞颂毛泽东,由衷地高唱“东方红”。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今天是由昨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实现国家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以及千百万革命先烈的伟大理想,他们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谱写了中华历史上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伟人虽逝但伟业长存,他所希望的中华复兴的大业,必将在神州大地实现。------ 齐梦慧

1997年作《回归情》油画,150公分×110公分。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历尽沧桑回归了。在一百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给中国人民很多难忘的记忆,历史上很多不平等条约,使我们痛割疆土。从那时起无数仁人志士,为平等、自由、爱国付出了艰难的努力,流血流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经百年沧桑之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率领我们走上了国家振兴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们的祖国登上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亿万人民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率领,才从胜利走向胜利,才拥有了今天香港历尽沧桑百年耻辱之后,实现了回归祖国怀抱。这是世纪盛事,震撼华夏,他标志着旧中国耻辱历史成为过去;中华民族崛起腾飞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人民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这是让人类、让历史、让后人永远铭记中华历史上惊心动魄的大事记。我所画的《回归情》一画的构思,集中、典型、概括地表现了香港回归的庆典活动中,历史闪光的一刻。画面中神州大地烟花四处腾空而起,处处张灯结彩、挥龙舞狮、鼓乐雷鸣,在举国上下庆香港回归的热烈气氛中,国家主席江泽民与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这两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面面相对紧紧地握手,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从喜悦到由衷地大笑,这史诗般的场面,看画的人都会明白,这景象中凝聚着亿万中国人民千言万语都诉说不完的深沉的精神

内涵……。

2006年作《世纪握手》油画94公分×110公分

春回大地,海峡潮涌。2005年3月29日这是一个吉庆的日子,这一天由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在万象更新的时刻,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成功地访问了大陆。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东西南北红地毯的交叉点上,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伸过二百三十五公里的台湾海峡,经过六十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是两党关系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新时代的握手,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开辟了两岸同胞多年期盼的新前景,为实现两岸和平、稳定、合作、共赢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世纪握手感动世人

-----读油画家齐梦慧的作品<世纪握手>

2005年3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春光明媚,喜喜洋洋的气氛中更显的宏伟高大,壮严肃穆.中国共产党胡锦涛总书记在红地毯上迎接中国国民党连战主席.两个有力的大手伸过四百七十华里台湾海峡;穿越六十年的历史风云;越过政治分歧的战火纷争友好地握在了一起.这次中国两党领袖的

握手可谓握出了中华祖国的兄弟之情;握出了大陆和台湾的手足之情;握出了游子回归亲人相见的激动之情.正是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激动人心,感动世人的握手时刻被著名的美术家,壁画家,油画家齐梦慧教授用其富有灵性的画笔于2006年绘成一幅艺术价值颇高的油画作品<世纪握手>.

初见油画<世纪握手>(印刷品),直言深感惊讶,虽是看过历代诸多画家的名作,但对<世纪握手>的喜爱程度的确是很特别.这大概因着内心有着与画家甚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吧.正因对世界和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才促使油画家齐梦慧将内心浓厚的感情注入到五颜六色的油彩之中,注入到熟知人心的画笔之上,创作出了这幅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油画佳作.令人看到<世纪握手>油画后,惊叹之时不得不称赞画的生动.鲜活.逼真!

今年3月26日上午,直言有幸在河北师大美术学院齐梦慧教授的家中见到油画<世纪握手>(135x113CM)的真迹.当齐老在他的收藏室里将这幅装裱精美,镶嵌艺术的油画大作展现在眼前时,整幅油画作品在大气磅礴中见精工细作;似与不似间见逼真传神.这油画作品真是虚中有实,静中有动,动中传神.真所谓是厚彩与轻描相结合,粗刷与细画相互补.看到这幅<世纪握手>立刻有一种涌动的暖流在撞击着心扉,似乎是那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宝贵时刻真实再现一般

------鲜红的地毯映照的亮丽霞光为背景与两个伟人深青色的西装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他们有力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似乎在向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向全国的56个民族,向世界各国表明着炎黄子孙的亲情.深情.激情!两位伟人的神情自若.豪情满怀,在他们自信.喜悦.激动的脸上表明着:

一笑泯千愁,敢叫世人见真情,虽是半世不来往,一见如故;

握手见心声,使得天地也惊动,谁讲国共难和好?两心相通!

在<世纪握手>这幅油画艺术大作面前,犹如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画框中幻真实.这便是油画大家齐梦慧的油彩语言的震撼力;这便是油画艺术再现真实的神奇;这便是画龙点睛般的绘画真功夫!

世纪握手影响世界,世纪握手改变台海;

油画大作震撼人心,油画大家令人敬佩!

太极名家张九华肖像

1997年作《世纪潮》油画,220公分×100公分。

回顾我们走过的这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的确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风险和障碍,又交织着各种社会矛盾,而正是因为我们有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才激发了千百万干部群众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汹涌澎湃蔚为壮观的历史潮流,使得我们国家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正是叱咤风云、推动世纪大潮的领潮人。

《世纪潮》表现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的主题性肖像画,这幅画以海潮为背景,表现了世纪伟人恢宏情怀和胆略气魄。小平同志一生爱大海,他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为了强国富民他的心如大海波涛一样的汹涌澎湃。把这深刻改革的历史潮流寓为《世纪潮》,它来势汹涌澎湃,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画浪,冲走了人们思想观念中的迷雾,冲开了封闭锁国的大门,这是使中国人民重新回到世界文明发展中去的历史潮,是再造民族之魂的时代潮。画面表现了狂风暴雨已经过去,蓝天白云下的万里海疆中,推波助澜的潮汐汹涌澎湃,小平同志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昂首信步向

前走来,他超越时代转换的恢宏情怀,创造性改革的胆识,开放的巨人视野,史诗般地昭示着站在时代潮头的巨人性格和精神面貌。

1997年作《眺望》(揽胜)油画150公分×90公分。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国事繁忙筹思萦怀之余,舒心畅怀登黄山观胜景,此时他已超过七十高龄,但登山不坐滑杆不要人搀扶,卷起裤脚提根手杖在黄山游览了五天,这段背景也就是《眺望》一画构图的基础。画面中邓小平同志在清晨山坡眺望远景,东方太阳升起来了,霞光辉映着纷飞的彩云、山峦、苍松翠竹,一切都呈现在迷人的玫瑰色之中。阳光照在总设计师身上,他神采奕奕地眺望远方霞光照耀下的壮美景色,一种由衷的喜悦与兴奋,浮现在他脸上。黄山险峻壮观,古松翠竹、奇峰云海,显示着大自然的鬼爷神工,有人写文章把它说成是梦里黄山。梦转瞬即逝,是虚幻的,然而造物主把这天上的仙境,魔法似地化为真实的现实。总设计师沉浸于这景色,眺望灿烂光辉的远景,这一构图蕴藉了浪漫的诗情和深厚的寓意。

1978年12月在全国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主题,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此时已作出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小平同志也进入中央领导核

心,此时他已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思考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是表现总设计师高瞻远瞩《眺望》一画的时代背景。这段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同志用伟大战略家的智慧,高瞻远瞩通观全局,拨乱反正开拓前进,才引导中国迅速从“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摆脱出来,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使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治国之道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国人民就是用这高瞻远瞩的治国之道塑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它使中华大地奇迹迭现,令全世界欣赏喝彩。

浅谈齐老的肖像画初识齐梦慧老先生,不禁倾倒于他老的气质,皓发潇洒,目光矍铄,身材颀长,全无颓态。我想,如此一位老人家,纵然逍遥曳杖,优游于街头巷尾,总也会使路人眼前一亮、神迷不已。而齐老平易近人的态度,更是令晚辈如沐春风。

翻检资料不难查到:齐老1963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承于董希文、詹建俊等诸位现代美术领域的大家。这段学习生活,培养了齐老深厚的艺术底蕴,及扎实的油画创作技巧,色彩的铺陈,线条的勾勒,画笔的点染,画刀的雕琢,得心应手,挥洒有余。向后,齐老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教学相长中,齐老满怀对艺术的热忱之心,不断进取,逐步完善了自己朴质典雅、颖异丰瞻的艺术风格。融中西于一炉,冶古今为一体。

齐老精擅抽象画、口吹画及壁画等众多艺术样式,而尤以肖像画见称于世。

齐老生花妙笔下的人物,上自国家领导、社会名流,下至各国外宾、工人农民,无不形尽其份,神备其心,栩栩如

生。技艺之精,造诣之醇,大为方家所叹赏。

众所周知,囿于中西文化个性迥异,西洋油画重写实。而故国文人画则以写意为主,往往纯是一团精神。齐老毕尘致力于油画创作,同时也深受故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于是在齐老的肖像画中自然而然的便会流露出传统文入画的神韵。《世说新语》曾谈及,绘手挥五弦易,而目送归鸿难。可见形易写,而神难摹。齐老在画论文章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过“神”的重要性,并在作品中着意表现。如此不仅弥补了传统西方油画的不足,也涵蓄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因此,齐老笔下的人物,形象愈加丰富,而作品的底蕴也为之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们视野的拓展,及新思潮的涌入。一批杰出的青年画家以前卫的艺术风格迎合了时尚,往往稍逊于功力不足;而不少老一辈艺术家,执见于素习的氛围里,鲜有创新。齐老则异于是。齐老不仅沉淀了渊博无涯岸的艺术造诣,更是满怀一颗赤诚之心,时刻捕捉着时代的驿动,近而提炼出新的灵感。故此,齐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在当今的时代格外显得耀眼卓著。

正如美协主席赵贵德先生曾谈道,齐老“是最具潜在力和最有冲击力的老一辈画家”,洵是知言。

“只道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齐老徜徉于自己的艺术天地里,自得其乐,不慕荣利,快然自足。而其作品势必流传。这大约也就是故国文化史千古不刊的圭臬了。-----

可意

欧洲古典主义女性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法国的保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尤其是看到整个欧洲历来的艺术大师在人生起伏中留下的心血作品,心情是很激动的,这是艺术之间一种能产生共鸣的文化激情碰撞吧,虽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但国画、书法、油画给人的震撼是一样的。 摩尔人物油画《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1868年 画布油画,61×88.30厘米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英国,1841―1893年 摩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19世纪五十年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 画布油画,84×129.50厘米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 《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第一次展出,这意味着画家莱顿朝着开创古典题材的创作道路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对这位画家解决构图比例的高超技艺的一次总结。画中四个女人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模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婉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的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那份痴性,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丽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2)、认知目标: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②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能力目标: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2、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3、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4、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是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师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刘宇一油画作品欣赏

刘宇一油画作品欣赏 刘宇一,1940年生,南京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擅长大题材油画,专为国家领导人及名人画像。历任广西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桂林画院画师、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广西书画院副秘书长。现旅居香港,为香港宇一画院院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洛阳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国际艺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宇一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油画家、国画家。他的作品《伟业千秋》被人民大会堂珍藏,《开国盛典》、《人民万岁》、《祖国万岁》被天安门城楼珍藏,作品《良辰》以两千三百万港币的天价被一家公司珍藏,成为当时中国画家作品的最高拍卖价,应邀为美、英、俄、日、卡塔尔、洪都拉斯、委内瑞拉等国家元首和港、澳、台名人作肖像画,珍藏于多国国家殿堂,影响深远。 刘宇一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油画大师,他数十年来勤奋耕耘,创作了《良宵》、《良辰》、《伟业千秋》、《春回神州》、《女娲之歌》、《瑶池会仙图》、《和平颂》等一系列大气磅薄、显现中华民族“辉煌美”的宏图巨构,以哲思、诗意和浓郁的中国风情形成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其巨作深受国际艺术市场瞩目,二十世纪末连续四

次创华人画家作品最高价位纪录。 他创作的巨幅(1000cm×200cm )油画《博爱颂》,以180 多个国家首脑及知名人士为原形,描绘在人类迎接新千年之际,180 多个国家的元首和各界人士300 余人共同庆祝和分享这个伟大而独特的历史时刻的欢乐场面。寓意人不分种族,国不分大小,全人类要共同倡导团结和谐。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 《博爱颂》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上起了重要作用” 。这幅油画作品因具有文献价值而载入人类文明史册。他为2008北京奥运创作的百米油画《奥林匹克颂》震撼了全球艺术界。画上的上千个人物,包括世界历史上的政要名流、著名运动员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既形似更神似。 刘宇一爱好画画、收集石头,尤其是雨花石;最喜爱读古典文学作品;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太太和女儿。他的格言是“甘自苦来生妙境,愈能奋发展雄才”,奋斗目标是自己的作品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在北京的龙脉上,珍藏着刘宇一的两幅大型油画——毛主席纪念堂的《良宵》和天安门城楼的《人民万岁》。1982年,中国美术界权威人士江丰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誉刘宇一为“热爱和尊重人民的艺术家”。刘宇一曾为200多位中国政要及各界名人画像,被作家丁玲称为“我国肖像画史上实属罕见的创举”。1991年定居香港后,多次应邀为日本等国元首

向日葵油画作品赏析

向日葵油画作品赏析 在欣赏一幅油画作品时,主要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两个方面来鉴赏.油画起源于西方,任何的油画作品都需要靠视觉形象来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 一方面油画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了画家所反映的一个艺术境界之中,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作用.另一方面观赏者又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认识和丰富了油画作品的内涵.对一幅油画作品的理解,不同人所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它同观赏者的素质条件相联系.优秀的油画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起到了陶冶人的情操,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关于艺术技巧上的鉴赏,要有对油画语言的认识和了解.油画的材料本身具有区别于水墨画版画、水彩的特点,这种材料之美是油画的一大特性. 技巧高超的作品体现在画家掌握了材料的特性熟练运用材料和工具来塑造形象.画面反映出了整体和局部的和谐关系,丰富和统一的对立关系. 《向日葵》是凡.高在法国南方时画的.南方阳光的灿烂令画

家狂喜,他用黄色画了一系列静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这时的代表作.画家以短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出画家狂热般的生命激情. 《向日葵》的色彩是用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黄色绘成的,黄色的背景,黄色的花瓶,黄色的花.深黄、浅黄、柠檬黄、橘黄、土黄,只用了少量的深绿和草绿画枝干和叶子, 配一点天蓝色的花蕊.凡高把色彩用绝了.他把黄色使用得如此动人,使黄色发挥出感人的魅力.你看空气中流动着金色的阳光,瓶中的向日葵生气勃勃地张开花瓣,尽情地吸着空气和阳光.饱吸了阳光的花朵似已融化在空气中,深黄、浅黄、柠檬黄、橘黄色的花辩,多么辉煌,多么灿烂夺目.凡高把心中全部的爱赋予可爱的向日葵,向日葵也为凡高吐出"爱的最强光"《向日葵》中注入的是凡高心中强烈的感情,令人震撼、令人感动,这就是《向日葵》所产生的魅力.他怀着强烈的感情不厌其烦地画他最喜欢的向日葵,强烈地表现画家对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擅长使用强烈的色调,充分发挥色彩的感情因素,使色彩成为他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这便是凡高艺术的重要特色. 植物油画素材:https://www.360docs.net/doc/c5770626.html,/img/98_679.aspx

欧洲古典油画透明画法的技术美

欧洲古典油画透明画法的技术美作者:孙海佳 单位: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宾卡斯与伊维尔油画材料技法比较研究》论文项目编号:12534099 摘要:14世纪到16世纪的古典油画技法的主要特点就是画面色彩与造型相分离,运用提白和罩染的技术手段来表现物象的光滑质感和体积感。欧洲古典透明画法是人类历史中从尊重自然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利用客观自然规律所表达的一种视觉美感。体现了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油画中艺术形象所体现的美必须也只能通过传统油画的各种技术作为物质载体体现出来。这种由技术上美感反应出的精神上的美感就使得古典油画有了很强的绘画性。克劳德·伊维尔是法国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是世界上著名的幻境画画家,以极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世界画坛。 关键词:透明,提白,罩染,技术 古典油画透明绘画技法是指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的油画技法,主要包括的是尼德兰的油画技法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技法。尼德兰的油画技法是以凡·爱克为代表的油画技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技法是指以达·芬奇为代表的佛罗伦萨画派技法和以提香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技法。使坦培拉与油彩结合画法进一步向油性颜料和技法过渡并作出贡献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画派,以贝利尼、乔尔乔涅和提香等人为代表的画家继承了油画混合绘画技法,开创了使用亚麻布深色底子作画的先例,在运用油画色彩、罩染技巧和用笔塑造形体上开拓了新的视觉效果和绘画观念。 “古典透明画法是欧洲古代大师常用的一种技法,是古典油画的主要特征。这种画法的主要特点就是画面色彩与造型相分离。作者在起稿前不必过多考虑画面的最终色彩或色调,而主要研究画面的构图、物象的造型,这样画家的精力就可以全部集中在这些方面,即在一种称为“纯灰画法”的过程中进行。”在传统上,这个过程基本上是用一个基本的单色层来完成画面中需要表现的内容,再用坦培拉白提出亮部,这个阶段要尽可能表现的完整、充分,使画面中的构图、造型基本完成。等到素描造型完成之后,画家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色彩的绘制中了。

谭建武油画作品欣赏

谭建武油画作品欣赏 谭建武油画作品欣赏 转自:网易- 李梨的日志 谭建武,男,1971年出生于湖南耒阳,199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之后受聘于《深圳青年》杂志社美编,1993年从事职业油画创作至今。作品崇尚新古典主义风格,画功深厚朴实,尤其在古典肖像画领域颇有造诣。曾为多位政商界精英绘制肖像,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现为上海大东方当代艺术中心画家。

《一缕阳光》获建国60周年当代油画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美术》2009第6期刊登。《姚明》“中国百年体育明星风采油画大展”三等奖,国家体育馆“鸟巢”。《信天游》“艺术中国制造上海当代艺术展”上海大东方美术馆。《世纪伟人邓小平》上海意得画院开幕邀请展,上海大东方美术馆。《月光下的旋律》中/意当代名家精品展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西藏儿童组画》2011年“东博西画”艺术精选作品展上海东方网博宝艺术网。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当看到这样充满了情绪的儿童绘画作品在博宝宝珍商城中出现,带给我们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画家谭建武先生用不同以往的艺术语言,把一张张如此纯美的儿童为主题的油画展现到我们的面前,将儿童那最为闪光的亮点作为整个系列的一个表达主题,再次完美诠释了儿童那天真烂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在人物油画作品中,很多人都会选择儿童或者老人,这是在我们人类中最具有特点的一段生活时间,处于成长初期的儿童,他们有着太多我们成人早已失去的精神状态,相信每一个看到谭画家在博宝宝珍商城中展出的西藏儿童油画系列作品时,都会被其深深的吸引,被其深深的打动,在这样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婉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的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那份痴性,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丽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 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认知目标: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②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能力目标: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2、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3、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4、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是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师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油画笔触的欣赏参考资料

油画笔触的欣赏 油画笔触是油画的表现语言。我们在欣赏一幅油画的时候,不太了解油画的人,常常会有许多困惑:为什么有些油画的画面,有的地方颜色堆得很厚?而有的地方却露出画布的底色?真如常人说的:油画是近看一块疤,远看一朵花吗?此话似乎有些道理,至少朴素地说出了油画的笔触和机理效果, 如果,我们从初略的油画历史说起。早期古典的油画作品多是平涂式的,如达芬奇、拉斐尔等著名大师,以及18世纪初的大卫和安格尔,他们都是采用此法。这种方法是用宽大的笔一遍又一遍地从暗部画起,最后加亮部,精雕细琢的直至完整地表达对象为止。我们再从绘画崇尚自然说起。长期以来的画家都是崇拜自然的,以表达自然为荣,或是迎合市场。他们的作品感觉光滑、细致,笔触磨得很光,几乎不易察觉,但这不等于说他们用色较少,他们在光感、质感上的追求仍达极高的水平。应该说,古典派画家在画面底层上做了很多功夫,只是喜欢用“扫”、“磨”甚至“揉”等绘画方法,表现画家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表现。如达芬奇的著名油画《蒙拉丽莎》,就是用这种方法完成的。这种绘画的方法细腻,具有照相术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也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表达光感,以及素描效果较强。但这种方法较易束缚画家的个性,尤其在照相术发明之后(18世纪中叶),古典的、细腻的写实画风被工业文明所代替。可以说,是工业文明迫使画家在油画风格上趋向个性化,或者说是画家的生存不得不与照相术玩表现技巧。 我们从油画色彩理论上说,厚堆法的出现,是欧洲画家长期研究自然、光学、色彩学的成果。他们在照相术出现以后的绘画实践中,在表达一些质感和光感等方面尚达不到所追求的效果时候,逐渐加强了色彩层,厚厚地堆上颜色,使欣赏者看画的时候,常常要退后稍远一些看,神奇的效果才出现。诸如形象、立体感、光感才被表现出来。如最初出现“堆”颜色的画法是伦勃朗,他在《戴金盔的人》画面上,金盔就是经过了多次的厚厚重叠,使之成为“浮雕”似的造型方法得到表现金盔的质感,从而准确地表达了花纹的凹凸起伏,加强了金盔的金属质感,并和人面部的距离拉开。在这幅画里,光感、质感、空间感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当然,伦勃朗的时代照相术还没有发明,而他的“堆”颜色的画法只是追求当然,初学油画的同学,由于在这种表现方法上的经验不足,初期的笔触总是显得拘泥杂乱,细节也多。而成熟的画家由于在个性方面大多趋向豪放,细节也相对减少了许多。如列宾、透纳的画,我们常常是只见到飞舞奔放的笔触,但也准确地表达了形与色,这与画家对技法的熟练,以及个人的感情也在他们的笔触中显露。这也印证了中国人所说的“字如其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油画最早起源于17世纪初距今400多年前。中国油画的历史,一般认定是从“五四”前后李叔同、李铁夫、林 风眠等大批艺术青年的留学风潮算起。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36),代表性画家有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二是艰难坚守阶段(1937—1949),代表性画家有徐悲鸿等人。三是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代表性画家有董希文等人。四是自觉构建期阶段(1977—2015),代表性画家有罗中立等人。一百多年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油画的思想、观念、风格、技法等明显地表达出不同历史背景、时代精神下民族化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经典油画作品。 1、自画像李叔同1911年布面油彩60.6x45.5cm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藏 这幅画是李叔同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岁春,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时创作的自画像。该画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等,

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是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9月29日27岁时,以“李岸”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1911年3月毕业。毕业后偕日妻回国,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2、音乐家李铁夫1918年布面油画68×56cm 李铁夫(1869-1952),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艺术大师,革命家。中国近现代油画艺术与民主革命先驱。1885年,16岁随叔父到国外谋生与求学。1887至1891年,分别在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896年,加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07年在英国与孙中山等创立兴中会。1908至1911年,入威廉·切斯画室。1913年入美国纽约美术大学,1914年获铜像雕刻学冠军。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赴欧美学习并取得较高成就者。1930年由美归国,

古典油画的价值和意义

西方古典油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我可能不会过多地讲怎么看怎么欣赏作品,因为,你们无论是在展厅还是听其他老师的讲课,或者是自己面对作品的时候,都已经有了很多的知识和准备。我讲的问题似乎是一个学术问题,确实也是一个问题学术问题。 西方的古典油画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外来的东西,但是它又根植于人对于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我们会把这种把握方式作为外国文化逐步地接受,但是,由于这样的接受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习惯于接受西方的文化和西方的艺术的成就。但是,事情并不总是如此,因为,如果我们看中国的艺术,这样的一个世界,我们会发现似乎我们有两种意识,一种叫做西画或者叫做油画,另外一种叫做国画。好像有两样东西,但是,假设我们面对艺术的时候,或者说面对绘画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两种东西,那么,我们就要做出选择,我们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譬如说,大家今天来看这个展览或者来听这个讲座,就是这样。好,那我可以看西方的那一种,当然也可以同时看中国的另外一种,这两种东西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今天我们如何来看待它的价值,并且把这个价值不仅是看成一个欣赏的途径,而且看成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我们就不得不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过去都以为我们会用眼睛看世界,其实不是这样,无论是中国伟大的敦煌,还是八大山人和齐白石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一直用眼睛看世界,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准备去画出一双非常真切的手,这样的一个方法,他没有做过。也就是说,他对于世界的认知,并非是他的眼睛直接认知,然后用他的手去表达出来,而是他根据一种看世界的特殊方法来对这个世界进行把握的。那么,古典油画是另外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像,也许他真的可以画出一双手。就像我们在展厅里看到有一些作品,甚至你贴得很近了,还以为这不像画出来,好像是生来如此,身在画中。这种感觉,凭我们的直觉,我们就能够欣赏它,能够感受到它的技巧和它的一种艺术的魅力。但是,画得再像,也不如拍一张照片又快又准,拍一张照片不如看真人,如果一个人就在你面前的话,他更像他自己。如果我们只是从绘画作为接近真实的角度去衡量,其实,这个接近的程度的多少,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标准。尤其是摄影发明了以后,这个标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还有什么事情更为重要呢?我们开始追索,是不是即使画得像,他也有一个怎么来画的问题藏在里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题目。实际上,我们讨论的题目中包含着两个层次的问题,我们说的古典绘画跟中国不同,我们今天要讲这个不同,我不侧重讲这个不同。但是,我们讲不同的时

浅谈风景油画

摘要 本文通过风景油画历史脉络的梳理,结合中国风景油画的历史,从而对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发展的传承和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传承和现状的研究,结合自己所创作的个案进行分析,去进一步探索中国风景油画继续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风景油画;传承;创作 引言 直至现在,风景油画因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性的艺术语言风格逐渐成为油画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并成为一门独立的油画学科。一直以来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现状都备受关注,尤其在风景油画艺术语言的突变上探讨较多,艺术家在创作上不断学习西方油画的技术和语言,结合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及审美意识,在东西方艺术文化意识观念的相互交融与碰撞中探索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西方仍有差距。 一、风景油画历史概要 对风景油画的研究必须知道其历史以及发展状况。油画的发展最早起源于巧世纪以前欧洲绘画,风景油画的发展同油画并非同步的。风景油画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期,最早的风景油画时常出现于人物背景之中,并非独立存在。经历了中世纪的断层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了,油画得到空前的发展,大量的优秀作品突显,其奠定了油画风景的基础。到17世纪,荷兰的油画风景有了成熟的面貌,邵大bl先生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同和异》中也指出“独立的欧洲风景画出现在17世纪的荷兰”。在17世纪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到了19世纪油画风景进入到了鼎盛。 从历史可以了解到,风景油画在西方油画中并非处于主导地位。从许多的名作中可以发现,风景时常充当人物的背景。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面中人物占主体,风景只是以很少的比例出现。文艺复兴对西方人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时期,圣经、宗教相关的神话故事体裁的绘画大量以风景作为背景,渐渐的人们在人与自然间发现且捕捉到了美,于是有了乔尔乔内约在1505年画的《暴风雨》这幅名画,这幅画被誉为是西方绘画中第一幅风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宾卡斯油画的透明画法) .

透明画法是宾卡斯先生的主要授课内容之一。他对透明画法的讲授并没有做一套从头到尾的完整技术示范,他自己也认为他所示范的一些透明画法已不再是绝对精确的古典模式,而只是他个人对这种传统技术的研究成果。 一幅作业的开始:一幅艺术品的开始并不是在画家举笔落墨之时,而是从画家观察对象,选择绘画表现手段、工具以及材料时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完成一幅作品的全过程应包括选择表现内容和准备工具材料两项内容。这两个最初的绘画步骤对于整幅作品的完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它们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油画通常画在布、板或纸上。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利用和表现这种美感是画家的水平所在。 画布:纯亚麻布、棉布和混纺布。画布中最佳者莫过于纯亚麻布,它作为油画布已经具有久远的历史。国产亚麻布质量较好,可选用。但混纺亚麻布不适于作画,因为不同质地的纤维收缩程度不同,作品表现的油画色会因纤维的收缩差异出现龟裂。另外好的棉布也属油画布中的佳品。眼下商店出售的现成的油画布由于制作工艺水平的局限极易出现问题,如龟裂、脱落等。我们应该提倡艺术家自己刷制画布,因为它是你的绘画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绷画布:绷画布时应注意四点。 第一,买来的亚麻布用之前要用水洗去胶质; 第二,不要绷的太紧,像鼓一样,而是绷的即要紧又要有弹性。太紧,布眼会被扯大,对涂胶层以及将来的绘画过程都有影响,太紧也会导致

颜色层龟裂; 第三,画布须钉得平整,纤维的纹路要平直,不能扭曲,扭曲的纹理(尤其是粗画布)会破坏作品表层的肌理美感; 第四,钉子间距以四公分为宜。 涂胶: (1)胶层的调治:涂胶是绘画过程中的极重要的一环,也是作品的第一层结构。(注意:透明画法要求胶层为白色,以便于形成色层的透明折光效果) (2)涂胶:第一遍和第二遍胶要以稀薄为佳。第二遍要待第一遍干后再涂。涂是画布要平放,同样,涂毕也要平放晾干。第三遍胶要略厚于前两遍,干后可用刮胡刀修整。如用砂纸打磨,磨后要上一遍稀薄的胶以防吸油。 有时因刷的胶太多,或因画布网眼太大,背面会出现漏胶现象,以往大家都不予以注意,宾卡斯先生强调说,这种现象能是画面吸油程度不一,并导致油画曰后局部损坏,如出现这种情况可做如下处理:先用海绵将漏出的胶吸去,再用画刀将余者刮掉即可。 绘画工具: (1)画笔:这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A.画笔与绘画的技巧语言、肌理、画面的气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我们认为不同的依托材料有不同的美感那样。不同样式、不同毛锋产生的绘画效果。单一的画笔不会产生丰富色彩的用笔和笔触效果。B.国产毛笔是很好的画笔,毛锋较挺健的可以充当非常好的油画笔。在西方,类似中国毛笔形制的油画笔有很多种。

中国著名油画作品欣赏_最著名的油画作品介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中国著名油画作品欣赏_最著名的油画 作品介绍 随着油画的不断发展,各种油画的派别都有了不同的改进和技术上的突破,从东方的意象式的绘画方式到西方具象式的写实绘画都有了不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绘画语言表达的相同方式上。小编整理了最著名的油画作品,欢迎阅读! 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图片展示 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图片1

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图片2 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图片3 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图片4 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图片5 油画在中国的历程

国油画家的出现源于康熙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潘庭章、等以绘画供奉内廷,从而把西方的油画技法带入了皇宫;雍正,乾隆年间,宫廷的包衣〔满语即奴仆〕受命于皇上,向传教士学习油画,但并未留下一些痕迹。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西文化大冲撞,民间的画坊、画馆兴起,画技亦得到了改善。但此时由于画工的地位低微,文化素养也有限。 清末维新变法后,许多青年学子先后赴英、法、日本等国学习西洋油画,有油画家: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叔同〔弘一法师〕、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潘玉良、庞薰琹、常书鸿、吴大羽、唐一禾、陈抱一、关良、王悦之、卫天霖、许幸之、倪贻德、丁衍庸等。 这些油画家归国后带来了西方及日本先进的教学方法 及理念,如1911年西洋归国的周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学术院,并第一次起用人体模特写生;1919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开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1927年,中央大学开设艺术科〔徐悲鸿任主任〕;1928年杭州创办了第一所大学制

论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

论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若有永恒,为何人有限而天地独无穷,若有不朽为何心中烈火敌不过强暴的风,为何世间有一物能做到无尽永恒与不朽。那便是艺术。任世间万物流转,时间洗礼,她巍然不动,光芒越盛。 若谈艺术,中华传统艺术必定是人类艺术史上不可不提的。中华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自成体系且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在这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孕育出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艺术,涌现出历朝历代无数杰出的艺术家和不朽的艺术品,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的独特的范畴和体系。因此,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下面我们就从绘画方面谈一谈,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 第一、社会背景与艺术思潮。看问题要找根源。我们要探究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就要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与艺术思潮开始分析。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中外艺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艺术思潮,突出地反映了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审美理想,对各门艺术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了重大影响。仅仅从17世纪以来,在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思潮,以及20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等等。西方古典油画的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

刻画深入。 由于在17世纪,欧洲普遍信奉天主教,追求,西方古典油画的素材也大多是源于圣经或基督故事,画法也讲究写实,客观。而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影响,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艺术的鲜明特色、形成了民族艺术气派和民族艺术风格,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意境、虚实、气韵、文质、含蓄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也是在这样深厚的文化艺术背景下发展转变而来的。由于艺术风格的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 因此,丰子恺说:“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第二、透视与构图(表现手法)。所谓透视,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中国传统绘画是不重视透视的,而西方古典油画要力求写实,因此极注重透视。在描绘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力求逼真。而且很注重背景,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 其背景为室内或 野外。画面全部填 涂,不留空白。就 像著名的达芬奇

浅谈中国风景油画作品中的“留白”

浅谈中国风景油画作品中的“留白” 提要 油画自清末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美术家与美术工作者依照中国画的审美观与哲学观,对油画表现特色与表现技法进行了改进,使之具备了浓郁的中国风格。其中,尤其是“留白”的运用,更彰显出中西审美观合璧的特点。“留白”在现代风景油画的重要作用,包括完善构图,丰富黑白灰效果与色彩效果,以及增强画面节奏感,体现东方哲学与审美的精髓。留白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因具体情况而异。中国现代风景油画中留白表现,注重中国式的诗意化的“留白”表现,以及用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丰富“留白”表现。中国现代风景油画中留白所表达的韵味、意境,主要有以虚代实,以少道多,以气守形。现代风景油画中的留白技法,是中国风景油画中的一个标志性亮点。 关键词:风景油画;留白;意境;情趣

目录 提要 (1) 一、中国风景油画中“留白”的演变发展 (3) 二、“留白”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应用 (4) (一)云 (4) (二)气 (5) (三)山石 (5) (四)光 (5) (五)雪景 (6) (六)水 (6) (七)树、屋舍、人物 (6) 三、中国风景油画中留白的表现手法 (6) (一)中国画式的诗意化的“留白”表现 (7) (二)注重用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丰富“留白”表现 (7) 四、中国风景油画中留白所表达的韵味,意境 (8) (一)以虚代实,以少道多,用“留白”表现虚无的宇宙观 (9) (二)以气守形,用“留白”强化画面的感染力 (9) 五、“留白”在风景油画中的价值和意义 (9) (一)完善构图,丰富黑白灰效果与色彩效果 (9) (二)有效地增强画面节奏感 (10) (三)体现了东方哲学与审美的精髓 (10) 六、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油画的代表人物

油画的流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类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 在第一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基础,表现画家不同的思想与目的。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一词原意有不整齐、扭动、怪诞的意思。推崇运动的扭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 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原则。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所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构图中的水平与垂直,光线的柔和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激情。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宣泄与表达。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主张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去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写实主义和照像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象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相写实主义是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它绘制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布上,更细腻、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了自己的画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树是兰绿色、阴影是黑色,它把周围的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绘制。其代表画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诺阿等。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画派还是画家在忠实的再现自然,只是对其进行了发挥添加,强调和发展的话,下面所介绍的第二大类,即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它们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自由创作,它们大多出现在20世纪以后。

“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

2018·04 在绘画作品中,意境主要指的是画者利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客观事物,让其思想情感得到表达,进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表达意境可以让观者通过艺术作品而产生联想,让观者受到画者的感染。 一、“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重要作用 “意境”在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既包含了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也包含了画者对于自然风景的感受、对于生活的体会。经过中国画作的长期发展,意境已经成为艺术感染力的代名词,通过画作之中的意境,可以让观者在观赏之时体会到画作深处的韵味。在油画风景写生作品中,情景交融是意境运用和表达的关键,它可以让油画风景获得不同的审美意义,可以让油画风景展现出独属于自身的魅力。 二、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运用影响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追求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的运用表现在追求传统文化方面,其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1.“天人合一”思想。“天”主要指的是世界,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创作和审美意境理论,在我国文化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2.“气韵生动”审美特征。在《画品》中,谢赫提出“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气韵生动就是对象神韵,需要对人们心灵感受、事物雅俗予以充分关注,在油画风景写生中,需要在作品中体现出神韵和画者个人品格,进而表达出“意境”。如在白羽平先生的当代写意风景油画中,就充满了传统文化情节,在其作品中,多采用绿色、黄色与白色色块,这些色块之间的碰撞充满律动感,可以让画面语言精细程度得到提升,利用绘画语言可以表现出生命过程中的人文环境。 (二)个人风格的体现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画者个人风格、语言与表达意境具有紧密联系。为让意境得以表达,需要利用独特风格,画者采用不同的绘画风格可以让画面呈现出差异化的意境,画者在绘画创作时,需要充分结合自身感受来对艺术表现语言、表现手法进行合理选择,以创作出属于自身的艺术风格。除此之外,在风景油画写生中,构图的精准 性、用笔的独特性和色彩的和谐性也会影响个人风格体现,进而影响整个画作的意境。 三、“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方法 (一)“意境”生成的主要方式 1.情感的交融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和情感具有紧密联系。画者可以利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个人视角下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可以让其心灵贴近自然。在外界景物化为艺术作品时,往往会伴有感情色彩,因此,主观之情和客观之景结合而成了意境。艺术作品固然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简单复制客观物象,在我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强调结合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可以让画者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需要充分结合大自然的景色与画者的真实情感体验,在写生过程中进行观察,以得到自身感悟,在自然中得到启示,从自然色彩、形式中提取相关表达内容,让生活转化为艺术。 2.虚实的处理 在美学范畴中,虚实具有对立统一特点。在本文中,“虚”主要指的是油画风景写生中因直接形象引出的想象间接形象;“实”主要指的是油画风景写生中可感的直接形象。在此类作品中,需要做到虚中孕实,实以引虚。我国宋代画论曾强调作画应做到“咫尺有万里之遥”,这是虚实论的具体体现,而我国风景油画写生在对画面进行处理时,经常采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方法,也就是说,在中国风景油画写生中,既需要具有有形、具体描绘,也需要具有虚幻、无形景象,也就是具体描绘和意境。同样,西方画家勃朗特在油画创作中也格外强调空间意境,在其画作中,其物体的绘画背景多为深暗,如幽深的教堂情境就能体现出宗教精神的神秘性。从我国和外国的画作虚实处理中,可以发现虚处描绘对于实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愉悦不但可以直接反映美,还可以让美得到再创造,在此过程中,意境和虚实具有辩证统一特点。如在赵开坤《青岛迎宾馆》中,就呈现出了中国文人画意境,其风景系列作品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个性,线条的处理十分率性。正如他在《边角余料》中所说,绘画中精神的投入极为重要,利用画面布局与拥塞可以体现出生命活力。 “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 殷黄经庭 摘要:“意境”是对中国绘画美进行表达的最高境界,在艺术作品中,“意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意境”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重要作用作出简要阐述,然后对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运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实例,提出几种“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意境;中国油画;风景写生 61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秋江渔隐图 轴,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 此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这幅作品体现了马远人物画创作的造诣,画处于静态的人物,已达到妙化入境的地步。老渔翁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富有体积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它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萧索,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较为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