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教案(3-ARM7体系结构)

嵌入式系统教案(3-ARM7体系结构)
嵌入式系统教案(3-ARM7体系结构)

—————————————————————————————

教案

课程题目 DSP及ARM技术

专题题目 ARM技术

第三讲ARM7体系结构

授课教员王金洪

授课单位研究六室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软件作业习题 3、将存储器中0x400000开始的200字节的数据,传送到0x400800开始的区域。 解: AREA procedure3,CODE,READONLY ENTRY CODE32 START MOV R0,#0x400000 LDR R1,=0x400800 MOV R7,#200 LOOP LDRB R2,[R0],#1 STRB R2,[R1],#1 SUBS R7,R7,#1 BNE LOOP CEASE B CEASE END 4、编写程序,比较存储器中0x400000与0x400004两无符号字数据的大小,并且将比较结果存于0x400008的字中,若两数相等其结果记为0,若前者大于后者其结果记为1,若前者小于后者其结果记为-1。解: AREA procedure4,CODE,READONLY ENTRY CODE32 START MOV R0,#0x400000 LDR R1,[R0],#4 ;取第1个数 LDR R2,[R0],#4 ;取第2个数 CMP R1,R2 ;将两个数相比较 MOVHI R1,#1 ;R1比R2大 MOVLO R1,#-1 ;R1比R2小 MOVEQ R1,#0 ;两个数相等 STR R1,[R0] CEASE

B CEASE END 5、存储器从0x400000开始的100个单元中存放着ASCII码,编写程序,将其所有的小写字母转换成大写字母,对其它的ASCII码不做变换。 解: AREA procedure5,CODE,READONLY ENTRY CODE32 START MOV R0,#0x400000 MOV R1,#0 LOOP LDRB R2,[R0,R1] CMP R2,#0x61 ;与‘a’比较 BLO NEXT ;小于转到NEXT CMP R2,#0x7B ;0x7A为‘z’ SUBLO R2, R2,#0x20 ;小于转换 STRBLO R2,[R0,R1] ;小于保存 NEXT ADD R1,R1,#1 CMP R1,#100 BNE LOOP CEASE B CEASE END 6、编写一程序,查找存储器从0x400000开始的100个字中为0的数目,将其结果存到0x400190中。 解: AREA procedure6,CODE,READONLY ENTRY CODE32 START MOV R0,#0x400000 MOV R7,#100 ;控制循环变量 MOV R1,#0 ;保存0的数目 LOOP LDR R2,[R0],#4 ;取数 CMP R2,#0 ;比较为0

软件建模和设计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在软件工程中,对客观世界的问题领域进行抽象,并用某描述方法表示的结果称为模型。模型是现实系统的简化,它是抓住现实系统的主要方面而忽略次要方面的一种抽象,是对问题的书面上的、图形或文字的、无歧义的描述。人们常常在正式构造实物之前,首先建立一个简化的模型,以便更透彻地了解它的本质,抓住问题的要害。在模型中,人们总是剔除那些与问题无关的、非本质的东西,从而使模型与真实的实体相比更加简单、易于把握。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0190686.html,e Case(用例):在不展现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对系统或子系统的某个连贯的功能单元的定义和描述。一个Use Case表达了用户对系统的一项需求,也就是系统的一项责任或功能。 3.架构风格指一组原则。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组为系统家族提供抽象框架的粗粒度模式。架构风格能改进分块,还能为频繁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以此促进设计重用。软件体系架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体系架构风格定义了一个系统家族,即一个体系架构定义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接件组合起来的。体系架构风格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对设计的重用,一些经过实践证实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可靠地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如果某人把系统描述为“客户/服务器”模式,则不必给出设计细节,我们立刻会明白系统是如何组织和工作的。 4.类(Class)是对某种类型的对象定义变量和方法的原型。它表示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抽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类是对某个对象的定义。它包含有关对象动作方式的信息,包括它的名称、方法、属性和事件。类通过接口与外界发生关系。 5.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是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软件工程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算法。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用于构建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paradigm)、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 二、 1.面向对象建模的大致过程如下: 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建模首先要描述总体需求。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建立用例模型和静态模型,以搭建系统体系结构。用例图是系统的高级视图,要求按照面向对象的原则,站在功能划分的角度将系统要实现的行为划分为用例;以用例之间的动态交互及交互时间为依据产生顺序图;接下来就在用例图的基础上抽象出系统的类,明确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以适当的粒度画出类图,其中也包括了与用例图的相互迭代修改在分析完模块的静态交互关系后继而要绘制出构件图。以上这些过程中均不考虑系统的具体实现,如建立什么样的数据库或采用什么语言编码等,最好是以使用者的眼光去分析系统功能。为建立完整的系统模型,还要对模块交互和构件细节做进一步分析,补充状态图、活动图、协作图和实施图等,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对复杂系统进行描述。在模型确定后就可以借助相应的支撑软件将模型导出为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考试

北京工业大学2014 - 2015学年 第二学期模拟试题 考试课程:软件体系结构I 考试日期:2015年5 月20日 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30 空,每空 1 分) 1. 软件或程序是由软件工程人员设计与开发,使计算设备发挥计算潜能,________ 的逻辑层次组织。 2. 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 是软件产品设计的思想和系统的蓝图;是 对软件产品_______的规划和_______的设置;是定义软件系统组件(Components)或构建块(Building Blocks)的重要工具;用于 -- 实现对一个软件系统的构成进行_________的划分 -- 所形成和采用的工程化规范,是指导软件后续过程方方面面组成的模型。 3.软件开发中的面临若干问题:1)软件固有的复杂性;2)软件开发的随意性;3)周期 长,代价高,质量低的问题;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软件产品及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实现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关键技术之一,解决从软件的__________到系统实现(代码)的有效和平坦过渡。 4.软件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是指建立流水线型的软件产品生产线,是指按_____、标准 化的规范和规则(软件生产规范)来编写和实现各种各样的适应于多环境的软件___,通过软件体系结构来确定各个软件组件如何部署到开发架构模式中,组装成达到期望的软件产品。 5.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中,软件程序开发经历了如下的阶段 -- 功能分解法 (计算任务) -- 结构化程序设计 (以数据为中心)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基于 SOA 的程序设计 (以服务为中心)。 6. 一个现代软件产品生产过程如下图表示,请在带___________的方框中,填上相应的组 件名称

软件体系结构试题免费版本

软件体系结构考试试题 1、设计模式一般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a) A.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相 B不同问题的同一表相 C.不同问题的不同表相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面向对象基本原则的是( c ) A.继承 B.封装 C.里氏代换 D都不是 3、Open-Close原则的含义是一个软件实体( a ) A.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B.应当对修改开放,对扩展关闭 C.应当对继承开放,对修改关闭 D.以上都不对 4、当我们想创建一个具体的对象而又不希望指定具体的类时,可以使用( a )模式。 A.创建型 B.结构型 C行为型 D.以上都可以 5、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于具体。即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是( d )的表述 A.开-闭原则 B.接口隔离原则 C.里氏代换原则 D.依赖倒转原则 6、依据设计模式思想,程序开发中应优先使用的是( a )关系实现复用。 A, 委派 B.继承 C创建 D.以上都不对 复用方式:继承和组合聚合(组合委派) 7、设计模式的两大主题是( d ) A.系统的维护与开发 B 对象组合与类的继承 C.系统架构与系统开发 D.系统复用与系统扩展 8、单子模式中,两个基本要点( a b )和单子类自己提供单例 A .构造函数私有 B.唯一实例 C.静态工厂方法 D.以上都不对 9、下列模式中,属于行为模式的是( b ) A.工厂模式 B观察者 C适配器以上都是

10、“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是( d )原则的通俗表述 A.接口隔离 B.里氏代换 C.依赖倒转 D.迪米特:一个对象应对其他对象尽可能少的了解 11、构造者的的退化模式是通过合并( c )角色完成退化的。 A.抽象产品 B产品 C创建者 D使用者 12、单子(单例,单态)模式类图结构如下: 下列论述中,关于”0..1”表述的不正确的是( d ) A.1表示,一个单例类中,最多可以有一个实例. B.”0..1”表示单例类中有不多于一个的实例 C.0表示单例类中可以没有任何实例 D.0表示单例类可以提供其他非自身的实例 13、对象适配器模式是( a )原则的典型应用。 A.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B.里式代换原则 C.依赖倒转原则 D.迪米特法则 14、静态工厂的核心角色是(a) A.抽象产品 B.具体产品 C.静态工厂 D.消费者 15、下列关于静态工厂与工厂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a ) A.两者都满足开闭原则:静态工厂以if else方式创建对象,增加需求的时候会修改源代码 B.静态工厂对具体产品的创建类别和创建时机的判断是混和在一起的,这点在工厂方法中 C.不能形成静态工厂的继承结构 D.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对于存在继承等级结构的产品树,产品的创建是通过相应等级结构的工厂创建的。 16、在观察者模式中,表述错误的是( c ) A.观察者角色的更新是被动的。 B.被观察者可以通知观察者进行更新 C.观察者可以改变被观察者的状态,再由被观察者通知所有观察者依据被观察者的状态进行。 D.以上表述全部错误。 17.对于违反里式代换原则的两个类,可以采用的候选解决方案错误的是:( d ) A.创建一个新的抽象类C,作为两个具体类的超类,将A 和B 共同的行为移动到C 中,从而解决A和B 行为不完全一致的问题。 B.将B到A的继承关系改组成委派关系。 C.区分是“IS-a”还是”Has-a”。如果是“Is-a”,可以使用继承关系,如果是”Has-a”应该改成委派关系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大题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大题

————————————————————————————————作者:————————————————————————————————日期: ?

1.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优势是什么? 基于构件的软件将软件开发的重点从程序编写转移到了基于已有构件的组装,更快地构造系统,减轻用来支持和升级大型系统所需要的维护负担,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的费用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介绍Kruchten的“4+1”模型。 Kruchten 提出了一个"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包括逻辑试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每一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试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

3.在希赛公司的一个财务管理系统,财务部要客户提供………… 4.不同的体系结构风格具有各自的特点、优劣和用途。试对管道-过滤器风格、事件驱动风格、分层系统、C2风格和基于消息总线的风格进行分析比较。P52-56 (1)管道和过滤器 特点: @使得软构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 @允许设计者将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看成是多个过滤器的行为的简单合成;

@支持软件重用。只要提供适合在两个过滤器之间传送的数据,任何两个过滤器都可被连接起来; @系统维护和增强系统性能简单。新的过滤器可以添加到现有系统中来;旧的可以被改进的过滤器替换掉; @允许对一些如吞吐量、死锁等属性的分析; @支持并行执行。每个过滤器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任务完成,因此可与其它任务并行执行?缺点:①通常导致进程成为批处理的结构。 ②不适合处理交互的应用。 ③因为在数据传输上没有通用的标准,每个过滤器都增加了解析和合成数据的工作,这样就导致了系统性能下降,并增加了编写过滤器的复杂性。 (2)

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教案(新版)教科版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用具: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演示)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嵌入式系统教案(李震)

嵌入式系统教案(李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嵌入式系统教案(李震)

嵌入式系统教案 教材:《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S3C2410与Linux(第二版)》,徐英慧,马忠梅,王磊,王琳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课时分配: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共40学时 第1章嵌入式系统基础 一、教学目的: 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由本章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嵌入式的发展方向。 学时分配:2学时 二、教学重点: 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内核,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机制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中任务间采用的共享数据结构和消息机制等两种通信方式,嵌入式系统的优先级继承,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间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课题讲授及嵌入式系统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实例演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2学时) 一、嵌入式系统概念 (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二)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四)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五)实时系统 二、嵌入式处理器 (一)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二)微控制器的定义及特点

(三)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定义及特点,介绍主流的微处理器,包括ARM、MIPS、MC68K、PowerPC、X86微处理器等。 (四)DSP处理器的定义及特点 (五)片上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六)典型的嵌入式处理器 三、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二)实时操作系统 (三)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四、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 (一)任务管理 (二)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 (三)存储器管理 (四)定时器和中断管理 五、嵌入式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作业) 2、嵌入式系统有何特点?(作业) 3、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 4、ARM英文原意是什么它是一个怎样的公司其处理器有何特点 5、什么事实时系统实时系统有何特点如何划分 6、实时操作系统常用的任务调度算法有哪几种? 第2章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一、教学目的: 介绍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和调试手段,使学生了解嵌入式软件与普通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和调试上的区别。 学时分配:2学时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概述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 1、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种类有: 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功能模型。 2、“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 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 3、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重用的软件模板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连接件: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 配置:表示构件和连接件的拓扑逻辑和约束。 端口:表示构件和外部环境的交互点。 角色:定义了该连接交互的参与者。 4、画出“4+1”视图模型图,分析各部分的原理和功能。 5、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6、软件体系结构 (Software Architecture) 软件体系结构以组件和组件交互的方式定义系统,说明需求与成品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系统级别的可伸缩性、能力、吞吐量、一致性和兼容性等属性。软件体系结构由组件、连接件和属性组成。 7、分层系统的优点有: 1)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使设计者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按递增的步骤进行分解; 2)支持功能增强,因为每一层至多和相邻的上下层交互,因此功能的改变最多影响相邻的上下层; 3)支持重用。只要提供的服务接口定义不变,同一层的不同实现可以交换使用。这样,就可

以定义一组标准的接口,而允许各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8、分层系统的缺点有: 1)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划分为分层的模式,甚至即使一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是层次化的,出于对系统性能的考虑,系统设计师不得不把一些低级或高级的功能综合起来; 2)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 9、 B/S体系结构的优点有什么? 答:1)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 2)B/S体系结构还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10、B/S体系结构的缺点有什么? 答:1)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没有集成有效的数据库处理功能。 2)B/S体系结构的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难以控制。 3)采用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地低于C/S体系结构。 4)B/S体系结构的数据提交一般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OLTP)应用。 11、DSSA 答案:DSSA就是在一个特定应用领域中为一组应用提供组织结构参考的标准软件体系结构 11、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性主要分为: 交互式动态性、结构化动态性、体系结构动态性等三类。 12、请画出基于构件的动态系统结构模型画。 13、软件产品线 产品线是一个产品集合,这些产品共享一个公共的、可管理的特征集,这个特征集能满足选定的市场或任务领域的特定需求。这些系统遵循一个预描述的方式,在公共的核心资源(core assets)基础上开发的 14、SOA 即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它是一个组件模型,它 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 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 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 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14、RIA

软件体系结构考试参考试题

壹 . 名词解释(参考斯佳分享的名词解释文档) 1.ADL(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 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2.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架构 3. DSSA (Domain 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4.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5.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统一建模语言 6.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 可扩展标记语言 7.B/S(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C/S(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 8.HMB(Hierarchical [?ha??'rɑ:k?kl] message bus) 层次消息总线 9.SA (Software Architecture) 软件体系结构 10.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 对象管理组织 11.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12.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web服务描述语言 13.SOAD(Service 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 14.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 分布式对象组件模型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0190686.html, (Module Interconnection Language) 模块内连接语言 贰 . 判断题 1、软件重用是指重复使用已有的软件产品用于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以达到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与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答案:√ 依据页码:P4 2、软件体系结构充当一个理解系统构件和它们之间关系的框架,特别是那些始终跨越时间和实现的属性。 答案:√ 依据页码:P28 5、构件可以由其他复合构建和原子构件通过连接而成。() 答案:√ 依据页码:P37 6、体系的核心模型由5种元素组成:构件、连接体、配置、端口和角色() 答案:√ 依据页码:P37 7、软件体系结构的核心由5种元素组成:构件、连接件、配置端口和角色。其中,构件、连接件和配置是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 依据页码:P37 8、开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 答案:X 依据页码:P32、33 9、构件、连接件以及配置是体系结构的核心模型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 根据页码:P37

嵌入式系统教案

嵌入式系统教案 教材:《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S3C2410与Linux(第二版)》,徐英慧,马忠梅,王磊,王琳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课时分配: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共40学时 第1章嵌入式系统基础 一、教学目的: 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由本章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嵌入式的发展方向。 学时分配:2学时 二、教学重点: 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内核,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机制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中任务间采用的共享数据结构和消息机制等两种通信方式,嵌入式系统的优先级继承,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间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课题讲授及嵌入式系统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实例演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2学时) 一、嵌入式系统概念 (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二)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四)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五)实时系统 二、嵌入式处理器 (一)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二)微控制器的定义及特点 (三)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定义及特点,介绍主流的微处理器,包括ARM、MIPS、MC68K、PowerPC、X86微处理器等。 (四)DSP处理器的定义及特点 (五)片上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六)典型的嵌入式处理器

三、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二)实时操作系统 (三)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四、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 (一)任务管理 (二)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 (三)存储器管理 (四)定时器和中断管理 五、嵌入式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作业) 2、嵌入式系统有何特点?(作业) 3、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 4、ARM英文原意是什么?它是一个怎样的公司?其处理器有何特点? 5、什么事实时系统?实时系统有何特点?如何划分? 6、实时操作系统常用的任务调度算法有哪几种? 第2章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一、教学目的: 介绍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和调试手段,使学生了解嵌入式软件与普通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和调试上的区别。 学时分配:2学时 二、教学重点: 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在人机交互界面、有限功能及时间关键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区别,板级支持包的定义及其作用,嵌入式系统软件的调试方式。 三、教学难点: 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所使用的交叉开发环境的定义,嵌入式开发时宿主机和目标机间的区别及其协调工作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课题讲授及实例演示,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将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归类,并通过Internet收集相关的资料融入教学内容中。

软件体系结构试题库试题和答案

1、软件重用是指重复使用已有的软件产品用于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以达到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与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答案:√ 依据页码:P4 2、可重用技术对构件库组织方法要求不仅要支持精确匹配,还要支持相似构件的查找。答案:√依据页码:P7 3、超文本组织方法与基于数据库系统的构件库组织方法不同,它基于全文检索技术。 4、答案:√依据页码:p8 5、软件体系结构充当一个理解系统构件和它们之间关系的框架,特别是那些始终跨越时间和实现的属性。 答案:√ 依据页码:P28 5、构件可以由其他复合构建和原子构件通过连接而成。() 答案:√ 依据页码:P37 6、体系的核心模型由5种元素组成:构建、连接体、配置、端口和角色() 答案:√ 依据页码:P37 7、软件体系结构的核心由5种元素组成:构件、连接件、配置端口和角色。其中,构件、连接件和配置是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 依据页码:P37 8、开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 答案:X 依据页码:P32、33 9、构件、连接件以及配置是体系结构的核心模型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

10、HMB风格不支持系统系统自顶向下的层次化分解,因为它的构件比较简单。 答案:× 依据页码:P81 11、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由组织层和线索的构件构成。 答案:√ 依据页码:P70 12、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的思想是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而是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 答案:√ 依据页码:P53 13、线索是子系统的特例,它由完成不同层次功能的构建组成,每一条线索完成整个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功能。() 答案:√ 依据页码:P70 14、层次系统中支持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是设计师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按照递增的步骤进行分解,同时支持功能增强,但是不支持重用。 答案:× 参考页码:P55 15、相交关系R是一个等价关系。 答案:√ 16、在软件设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是图形表达工具。答案:√ 依据页码:104 17、Rapide是一种可执行的ADL,其目的在于通过定义并模拟基于事件的行为对分布式同步系统建模。 答案:×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30449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其中实验32学时) 学分:3.5 适用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 二、课程简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讲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原理。本课程是一门既与硬件关系紧密,又与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关系十分紧密课程。它围绕目前流行的32位ARM处理器和源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讲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软、硬件组成,开发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设计方法。本课程的知识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The principle of embedded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and the theory of embedded system.T his curriculum is tied closely with not only hardware but also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and embedded software. It introduce the conception of embedded system, components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veloping progresses and designing methods of embedded programming which based on the 32bit arm processor and operating system of opened linux.The knowledge of this course would b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 who would be engaged in researching or developing about embedded system.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基于ARM嵌入式芯片的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对嵌入式操作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在嵌入式软件设计设计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软件体系结构试题试题+答案

1、设计模式一般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a) A.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相B不同问题的同一表相 C.不同问题的不同表相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面向对象基本原则的是( c ) A.继承 B.封装 C.里氏代换D都不是 3、Open-Close原则的含义是一个软件实体( a ) A.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B.应当对修改开放,对扩展关闭 C.应当对继承开放,对修改关闭 D.以上都不对 4、当我们想创建一个具体的对象而又不希望指定具体的类时,可以使用(a )模式。 A.创建型 B.结构型C行为型D.以上都可以 5、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于具体。即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是( d ) 的表述 A.开-闭原则 B.接口隔离原则 C.里氏代换原则 D.依赖倒转原则 6、依据设计模式思想,程序开发中应优先使用的是( a )关系实现复用。 A, 委派 B.继承C创建 D.以上都不对 复用方式:继承和组合聚合(组合委派) 7、设计模式的两大主题是( d ) A.系统的维护与开发 B 对象组合与类的继承 C.系统架构与系统开发 D.系统复用与系统扩展 8、单子模式中,两个基本要点( a b )和单子类自己提供单例 A .构造函数私有 B.唯一实例 C.静态工厂方法 D.以上都不对 9、下列模式中,属于行为模式的是( b ) A.工厂模式B观察者C适配器以上都是 10、“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 d )原则的通俗表述 A.接口隔离 B.里氏代换 C.依赖倒转 D.迪米特:一个对象应对其他对 象尽可能少的了解 11、构造者的的退化模式是通过合并(c )角色完成退化的。 A.抽象产品B产品C创建者D使用者 12、单子(单例,单态)模式类图结构如下: 下列论述中,关于”0..1”表述的不正确的是( d ) A.1表示,一个单例类中,最多可以有一个实例. B.”0..1”表示单例类中有不多于一个的实例 C.0表示单例类中可以没有任何实例 D.0表示单例类可以提供其他非自身的实例 13、对象适配器模式是(a )原则的典型应用。 A.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B.里式代换原则 C.依赖倒转原则 D.迪米特法则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编码:51610209 学时:44 学分:2.5 开课学期:7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穿插课堂主题讨论和专题汇报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及仿真软件为主,主要采用PPT电子板书形式,辅助手写板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专业技术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技术和发展现状。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的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软件编程方法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方法,为进一步的学习嵌入式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单元1 嵌入式系统概述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构架;了解嵌入式软件构成。 2.知识点 (1)嵌入式系统简介 嵌入式系统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2)嵌入式系统硬件 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外部I/O。 (3)嵌入式系统软件 引导加载程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3.建议课时:2课时。 4. 教学重点和难点: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构架。 5.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下搜集一些有关嵌入式系统结构的资料 6. 考核知识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构架和工作原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分类。 7. 辅助教学活动:上网查看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情况。通过图片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试题答案

精品文档服务器性常见的Web17)。(17)A. 1.以下关于系统性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服 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最大WebB. 能评估方法有基准测试、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测试评价/对运行 系统进行性能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以更好的性能并发连接数、响应延迟和吞吐量C. D. 当系统性能降到基本水平时,需要查找影响性能的瓶颈并消除该瓶颈价格比更新系统 需要实现在系统之间快速传递可定制格式的数2某公司欲对其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据包, 并且当有新的数据包到达时,接收系统会自动得到通知。另外还要求支持数据重传,远程过)A. (21)的集成方式。(21以确保传输的成功。针对这些集成需求,应该采用 消息传递 D. 程调用 B. 共享数据库C. 文件传输 ”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该模型中,最终用户侧中采用“4+13 在RUP逻C. B. 进程视图 27)。(26)A. 实现视图重于(26),系统工程师侧重于(部署D. C. 逻辑视 图)A. 实现视图 B. 进程视图 D. 辑视图部署视图( 27 视图 方法描述其不同账户之间的关系,设计出的类图如.某银行系统采用Factory Method4”Product; 与“33”角色相对应的类是() Method下所示。其中与Factory 中的“Creator )33。((34)角色相对应的类是)(34 Checking D. SavingsB. A. Bank Account C. A. Bank B. Checking C. Account 面向对A. 35 是一个独立可交付的功能单元,外界通过接口访问其提供的服务。()5.基于构 件开发C. Subroutine)B. (Object)模块化程序设计中的子程序(象系统中的对象 Package)Component中的构件()D. 系统模型中的包( 是一种典型的、原始的31)(6 软件的横向重用是指重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软件元素。 设计模式标准函数库构件对象)(横向重用机制。31A. B. C. D.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描述系统设计蓝图以保证系统提供适当的功能;)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367. B. 用来了解系统的性能、吞吐率等非功能性属性。(36)A. 逻辑构件模型37()逻辑构 件模)A. D. 系统交互模型(37组件接口模型物理构件模型C. 系统交互模型 D. 物理构件模型C. 组件接口模型型 B. )的状38)基于CORBA基础设施定义了四种构件标准。其中,(8.对象管理组织(OMG服C. B. 加工构件态信息是由构件自身而不是由容器维护。(38)A. 实体构件会话构件 D. 务构件业务数据的综合计算分通常需要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逻辑计算层。9分布式系统开发中, 数 D. C.数据处理层)。(39A. 表示逻辑层 B. 应用逻辑层析任务属于(39) 据层时,应将数据层和数据处理层放置于服)(4010 在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开发中,采用B. A. 表示逻辑层和表示层放置于客户机。(40)分布式表示结构务器,应用逻辑层、分布式数据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考试试题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练习题1 1.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中的(1)是指一个模块在扩展性方面应该是开放的,而在更改性方面应该是封闭的;而(2)是指子类应当可以替换父类并出现在父类能够出现的任何地方。 (1) A.开闭原则 B.替换原则 C.依赖原则 D.单一职责原则 (2) A.开闭原则 B.替换原则 C.依赖原则 D.单一职责原则 2.(3)限制了创建类的实例数量,而(4)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3) A.命令模式(Command)B.适配器模式(Adapter)C.策略模式(Strategy) D.单例模式(Singleton) (4) A.命令模式(Command) B.适配器模式(Adapter) C.策略模式(Strategy) D.单例模式(Singleton) 3. (5)设计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下图为这种设计模式的类图,已知类State 为抽象类,则类(6)的实例代表了Context 对象的状态。 (5) A.单件(Singleton) B.桥接(Bridge) C.组合(Composite) D.状态(State) (6) A. Context B. ConcreteStateA C. Handle D. State

4.某公司欲开发一门户网站,将公司的各个分公司及办事处信息进行整合。现决定采用Composite设计模式来实现公司的组织结构关系,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UML类图。图中与Composite模式中的“Component”角色相对应的类是(7) ,与“Composite”角色相对应的类是(8) 。 (7) A. Company B. FinanceDepartment C. HRDepartment D. ConcreteCompany (8) A. Company B. FinanceDepartment C. HRDepartment D. ConcreteCompany 5.某软件公司正在设计一个通用的嵌入式数据处理平台,需要支持多种数据处理芯片之间的数据传递与交换。该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要求能够屏蔽芯片之间的数据交互,使其耦合松散,并且可以独立改变芯片之间的交互过程。针对上述需求,采用(9)最为合适。 (9) A. 抽象工厂模式 B. 策略模式 C. 中介者模式D. 状态模式 6.某软件公司正在设计一个图像处理软件,该软件需要支持用户在图像处理中的撤销和重做等动作,为了实现该功能,采用(10)最为合适。 (10) A. 单例模式B. 命令模式 C. 访问者模式 D. 适配器模式 7.某互联网公司正在设计一套网络聊天系统,为了限制用户在使用该系统时发表不恰当言论,需要对聊天内容进行特定敏感词的过滤。针对上述功能需求,采用(11)能够灵活配置敏感 词的过滤过程。 (11) A. 责任链模式 B. 工厂模式 C. 组合模式 D. 装饰模式

嵌入式系统教案设计李震

实用标准文案 嵌入式系统教案 教材:《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S3C2410与Linux(第二版)》,徐英慧,马忠梅,王磊,王琳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课时分配: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共40学时 第1章嵌入式系统基础 一、教学目的: 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由本章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嵌入式的发展方向。 学时分配:2学时 二、教学重点: 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内核,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机制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中任务间采用的共享数据结构和消息机制等两种通信方式,嵌入式系统的优先级继承,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间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课题讲授及嵌入式系统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实例演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2学时) 一、嵌入式系统概念

(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二)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四)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五)实时系统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二、嵌入式处理器 (一)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二)微控制器的定义及特点 (三)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定义及特点,介绍主流的微处理器,包括ARM、MIPS、MC68K、PowerPC、X86微处理器等。 (四)DSP处理器的定义及特点 (五)片上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六)典型的嵌入式处理器 三、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二)实时操作系统 (三)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四、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 (一)任务管理 (二)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

(三)存储器管理 (四)定时器和中断管理 五、嵌入式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作业) 2、嵌入式系统有何特点?(作业) 3、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 4、ARM英文原意是什么?它是一个怎样的公司?其处理器有何特点? 5、什么事实时系统?实时系统有何特点?如何划分? 6、实时操作系统常用的任务调度算法有哪几种?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第2章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一、教学目的: 介绍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和调试手段,使学生了解嵌入式软件与普通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和调试上的区别。 学时分配:2学时 二、教学重点: 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在人机交互界面、有限功能及时间关键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区别,板级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