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防控方案

学校疫情防控方案
学校疫情防控方案

院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

一、大专院校开学前

1.学校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2.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3.开学前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4.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5.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控物资的储备。

6.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7.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演练,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二、大专院校开学后

8.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9.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10.加强重点场所地面清洁消毒。应当加强学校食堂、浴室及宿舍地面的清洁,定期消毒并记录。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1.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12.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

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13.宿舍要定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如需消毒处理,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常规清洗。

1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15.加强个人防护。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工作服应当定期洗涤、消毒。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还应做好个人防护。

16.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

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7.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

18.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19.设立健康宣教课堂,由专人定期对学校内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指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去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必须正确佩戴医用口罩。

三、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

20.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

小学2018年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高铺小学2018年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学校疾病防控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雄县教育局2018年学校疾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建立组织明确职责 1.我校建立以校长刘军普为组长,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形成学校领导、分管领导、教师、学生四级传染病防控管理网络,校长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校还设立一名传染病防控联络员(王娟老师),负责日常情况的收集与上报工作。 2.学校疾病防控领导小组职责:制定疾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人、财、物等传染病防控保障机制,完善卫生室的功能,加强对学生饮食的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积极防控传染病。收集、汇总有关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龙湾中心校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疫情,协助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好对疑似病人的监测处理及环境消毒工作。要定期组织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应急演练,以科学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我校建立和完善疾病防控工作预案,并组织学校师生学习和演练。学校疾病应急预案内容:学校疾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疾病监测网络、疾病预警系统、疾病报告制度、发生疾病时的应急控制措施、疾病的日常预防措施,还应包含在疾病流行季节(如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特殊重大传染病流行(如非典、甲流感),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所采取的措施、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等内容。 (二)加强教育和管理工作。 1.我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照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 根据疾病流行的季节特点,每学期至少集中开展2次以上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公共卫生责任感。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到“四勤”(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四不”(不随地吐痰、不喝生水、不共用毛巾牙刷和口杯、不过度紧张和疲劳)。 2.我校加强学生的饮食管理,保证学生饮食安全。 建立传染病疫情管理档案。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特别要依据传染病发病规律将有可能暴发或流行的病种纳入重点检查内容。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教室等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把疾病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落实奖惩制度,每星期至少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做好记录并进行公示。

学校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最新

学校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最新 学校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最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x传染病防治法》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市卫生局、市教委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指导意见》,结合当前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特重新修订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丰台区教育系统预防与控制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的要求,吸取预防“非典”“甲流”的工作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构建预防为主的防控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工作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保证不出现传染病疫情为目标,认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稳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学校公共卫生水平,落实防控措施,做好日常检测,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依法管理,落实责任制

在区教委体卫中心、区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学校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的决策领导工作,制定工作应急预案。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落实防控传染性疾病的各项措施,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根据疫情预测和变化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全校预防传染性疾病工作的实施。疫情发生时立即报告区卫生防疫部门和区教委,并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落实防控工作措施。 认真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疫情报告和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和责任追究。学校防控工作采取层层追究责任制度,防控出现一般失误,通报批评,出现重大失误,扣除当月效益奖,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3、分级控制、快速反应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将疫情分为三个等级进行预警,实行分级防控。按照区教委疫情应急响应方案,发生不同等级疫情,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 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按照“四早”的要求,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加强对传染病的管理,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最新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最新最新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省、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二、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安全办、教科室、教务处、总务处主要负责同志、食堂管理员和班主任组成。 三、学校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充实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四、日常管理要求: 1、班主任及相关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卫生知识讲座、校画廊、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学校阅览室要配备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科普读物和刊物,学校要定期在宣传栏张贴有关传染病防治宣传挂图,营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氛围,增强师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2、班会课、卫生与健康课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指导学生的起居饮食,对卫生、生活异常的学生要及时帮助教育,用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尽量减少学生患病率。 3、进一步完善学生出勤登记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天上午负责学

生到校情况检查,班主任做好缺课学生的原因记录,对因患病缺课的学生要做详细病因记录。 4、建立和健全家校联系制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家长随时可以联系的通讯方式。教育学生有事要请假,来不及请假的要及时电告老师,因病请假的要把病因告诉老师,并做好记录。 5、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因病请假的学生要进行跟踪了解。对明显的传染病种及发热、腹泻等疑似传染病,一旦发现马上报告,如超过报告时限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6、要教育学生,生病时及时让家人陪同就医,一般不鼓励学生带病上课,对明显有传染病的带病学生要劝其先治好病再上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防止发生学生因带病上课而传染他人的现象。 7、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并根据法律、法规有关细节和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六、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对教室、阅览室等人员聚集的区域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要加强对厕所的卫生管理,完善厕所管理制度,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 九、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脸盆、毛巾、餐具等生活用品,不到非法饮食场所就餐,防止病从口入;教育学生不要把食品带入宿舍,防止老鼠咬噬食物,构成隐患。 八、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建立疫情报告网络。在学校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就必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为此,必须明确各自职责,及时有序地把疫情报告上级,力争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疫情报告的程序是:班主任(班级第一责任人)→疫报员→学校主管领导→报上级。 力求做到:不瞒报、不谎报、不漏报、不迟报,确保疫情准确无误地按文件有关时限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方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方案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甲流感: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0天。 2、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

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3、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学生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小学疾病防控工作活动方案

白廟河中心小學秋季傳染病預防工作的實施方案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加強秋季傳染病預防工作的檔精神,以及秋季 萬物復蘇一些傳染性病菌也開始傳染、流行,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秋季傳染病預防方案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秋季是傳染病流行的高發季節,學校是人群聚集的場所,學生是易感人群,為了對學生傳染病預防工作進行有效的預防,主要預防禽流感、結核病、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猩紅熱等,特成立學生秋季傳染病預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我校學生秋季傳染病預防的組織領導工作。 組長:周永峰 副組長:童維高 成員:各班班主任 二、活動內容 1、製作宣傳展板,對學生進行秋季傳染病預防教育。 2、下發相關防控知識資料至班主任,由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 3、發放消毒液,對教室、寢室進行消毒。 4、實行晨午檢制度,要求各班主任認真做好相關工作。 三、制定措施,加強檢查 1、要求各班安排專人負責,保證教室、寢室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開窗通風,保障室內空氣流通及清新;

做好衛生清掃及保持工作,,組織一次全校性衛生大掃除工作、2. 保持校園、教學樓、宿舍的衛生清潔,徹底清除衛生區內的痰跡、口香糖和煙頭等垃圾; 3、加強疾病預防工作,要求學生注意防寒受涼,注意不要過度疲勞,保證睡眠時間、品質,增強體育鍛煉,積極組織跑操訓練,提高自身免疫力; 4、要求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和儀容儀錶,徹底清理學生染髮、長髮和怪發現象。教育學生勤洗頭、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換衣服、勤曬被子,注意寢室通風; 5、清查學生因病缺課原因,做好登記,堅持每日晨報制度; 6、注重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學生不購買無安全保障食品,教育學生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吸煙、不喝酒、勤喝水,保持呼吸道清潔; 7、教育學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使用過的面巾紙,。嚴查在操場、樓道等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不文明行為; 8、充分調動學生幹部的積極性,借助學生幹部力量,加大學生管理力度和衛生監控力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 9、經診斷為傳染病的,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同時做好治療和隔離工作,班主任老師要與家長和學生保持電話溝通,以確保其他同學的身心健康。 白廟河中心小學教務處

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2020年4月16日

三杨小学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落实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春季传染病的防控,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 (二)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严防疫情传播和蔓延。 (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对疑似病例应做到快速处置,切实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严格落实医学观察时限。 二、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一)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王飞) 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疫情管理工作,学校疫情安全第一责任人。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具体负责学校疫情安全管理工作,学校疫情安全具体责任人。 (二)健康观察组 成员:周海荣 职责:负责学校疫情隔离观察的具体实施。组长负责人员的分派调度,科学组织,并身先士卒,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其他成员按照安排,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对疑似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及时登记,确保疫情观察准确及时。 (三)信息联络组 成员:汤林娜

职责:当学校有疑似病例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向校长以及中心校及时报告情况,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每天检查制度,对疑似发病学生及早隔离,学校各班级、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 (四)后勤保障与消毒组 成员:季长仁 职责:负责学校疫情救援以及各类经费物资的筹备工作,各种消毒器材、体温计、口罩的发放,学校公共场所必的消毒措,保障疫情救援小组的一切供给和正常需求。 (五)交通运输组 组长:余世婷 职责:负责疫情发生后救援车辆调度,保障救援人员交通需求及各种疫情器材的运输。 (六)值班值守组 成员:秦壮 职责: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做好出入人员体温、来去向登记,全面封锁校园,严格把控。 (七)善后处置组 成员:王习 职责:配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求做好各项处理措施,统计学校疫情情况,并按要求上报相关部门;妥善安置与疑似病例人员接触过的师生,安抚学校师生,确保安全。 三、应急措施 (一)启动预案 现场教职员工、学生通知学校信息报告人,信息报告人立即报告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西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西坡中学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鹏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文智玲同志兼任。 二、明确责任 刘建民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卫生工作的符建良、各班班主任及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人员为直接负责人,负责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控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符建良同志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文智玲同志开展防控工作的督查、信息报告,张风华同志负责防控工作经费的筹措与落实以及学生食品安全。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 1、晨检 以班为单位每天开展晨检,学校要以班为单位分别建立晨检日志,各班班主任为晨检责任人,晨检时发现有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的学生要进行体温测量。对有上述症状和因病缺课的学生要在《晨检和午检工作日志》上记录备查。同时,对教职员工也必须每天进行晨检。

2、午检 各班在做好晨检的同时,要进行午检。每天下午第一节课的任课教师为午检负责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并将午检情况记录在《晨检和午检工作日志》上备查。 3、缺勤登记 学校要严格执行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必须指定办公室与班主任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或其他原因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进行缺勤原因追踪,如与传染病有关,应在第一时间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并加以详细记载。缺勤登记须保留半年以上。 4、医学跟踪观察 学校指定张风华同志配合当地卫生机构防疫人员负责对从疫区来的和有病症的师生进行跟踪观察。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要实施一周的在校医学观察,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备查。 5、避免举办大型室内集会活动 学校是传染病的重点防控地区,学生是易感人群,大型集会尤其是室内集会更容易造成相互的交叉感染,加快疾病的传播,极不利于传染病的防控。因此,尽量避免举办大型室内集会活动。 6、信息报告 文智玲同志负责信息收集和报告,各班主任为“晨检和午检”信息报告负责人。各班每天要汇总信息上报备查,发现异常情况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一 当前,正是春季传染病易发季节,为了确保本园能够及时、有序、高效的应对可能发生的春季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本园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局、中心校春季传染病卫生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应急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 组员: 二、具体分工 上级精神的传达、措施的制定、指挥: 关于突发疾病的联络: 宣传: 三、预防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园内各班,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责任落实,园长,全面负责。对园内卫生工作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平时加强督责。进一步完善内园卫生防病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黑板报、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广泛工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教职工和家长了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点宣传煮熟煮透;饮用开水;食前便后洗净手;避免参加群体聚餐活动。 3、进一步做好园内环境卫生。为了避免春季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我园认真搞好内园环境为生,及时清理死角;做好“三防”、灭“四害”工作;切实

防止病从口入,严把晨检和卫生消毒关;加强每日观餐制,食具每餐消毒,专人专用。 4、加强食堂卫生消毒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堂卫生防病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律与规章。严禁采购腐烂变质和不新鲜食品,食堂24小时留样,每样量不少于50克。炊事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并做好个人卫生。 四、制定应急预案: 本园幼儿或教职工,若有可疑病人,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教育局、防疫部门、当地政府),并进行消毒隔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6小时内报告卫生防疫机构。并同时报出疫情详细情况。 五、疫情报告: 1、发现疑似病人应即送当地医院救治,同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监控部门,并按要求消毒处理。要不漏1个疑点,不疏一个环节。一旦发现腹泻、呕吐、发热、疱疹病人,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及时隔离病人,并送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如疑病人立即消毒处理。 2、本周与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做好监督防控工作。 3、教师每天上、下午巡查班级,坚持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登记,消毒工作,尽量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六、后勤保障 1、幼儿园备有一定量的基本消毒用品,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口服药物。 2、领园导安排有关人员值班,专人管理,搞好防治肠道传染病工作。 七、信息反馈 学园确保信息渠道通畅,保健教师每天向领导汇报晨检及观察情况。 篇二

2014年亢西小学疾病防控应急预案

亢西小学疾病防控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规,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春季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我校疾病防控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和职责 组长:张燕 副组长:马琼洁张伟 成员:校委会其他成员及各班主任 具体职责: (一)负责对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协调。 (二)监测、汇总和收集全县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信息和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究防控工作形势,指导和督促学校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 (三)负责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督促与检查。 (四)负责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及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 (五)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工作相关要求或规范。 (六)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四、学校职责 (一)负责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预案。 (二)指定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课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三)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四)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五)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同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 五、传染病疫情监测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课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做好记录,填报因病缺课登记系统。 (一)晨检 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医务室要有就诊登记本、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二)因病缺课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立即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三)出现以下情况学校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1、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

学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卓楼小学传染病疫情处理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断处置”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分级响应”的处置原则,严格控制传染源,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积极救治病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二、疫情报告 ㈠疫情责任报告人 学校的医疗卫生人员、分管校长韩连明、校长鹿启钧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学校内的班主任、辅导员、年级主任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直接报告人。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 1、报告程序(见图1)

图1、卓楼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图 三、疫情分级及响应 三级:学校发生1例或散发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时,立即报镇疾控中心。镇疾控中心接报后,迅速派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学校在接到确诊信息后,应立即上报教育局;必要时镇疾控中心通知镇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 二级:学校有多例相同症状的传染病病例发生时,镇疾控中心在接报后除迅速采取三级响应的措施外,应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并通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市疾控中心接报后应立即派专业人员指导处理,镇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到现场组织领导疫情处理。 —级: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发生甲类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县疾控中心在接报后除迅速采取二级响应的措施外,市疾控中心应迅速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立即通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并将初步调查结果迅速报市卫生局。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到现场组织领导疫情处理。 四、各部门职责 ㈠政府职责: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疫情发生地的镇政府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现场指挥工作,负责工作协调和后勤保障。重大疫情报请县政府组织成立现场指挥机构。 ㈡教育行政部门职责:督促学校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检查和督导,确保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人员、物资、措施落实到位。

小学疾病防控工作活动方案

白庙河中心小学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加强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文件精神,以及秋季万物复苏一些传染性病菌也开始传染、流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秋季传染病预防方案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秋季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学生是易感人群,为了对学生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有效的预防,主要预防禽流感、结核病、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特成立学生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校学生秋季传染病预防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长:周永峰 副组长:童维高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内容 1、制作宣传展板,对学生进行秋季传染病预防教育。 2、下发相关防控知识资料至班主任,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 3、发放消毒液,对教室、寝室进行消毒。 4、实行晨午检制度,要求各班主任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三、制定措施,加强检查 1、要求各班安排专人负责,保证教室、寝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开窗通风,保障室内空气流通及清新; 2、组织一次全校性卫生大扫除工作,做好卫生清扫及保持工作,

保持校园、教学楼、宿舍的卫生清洁,彻底清除卫生区内的痰迹、口香糖和烟头等垃圾; 3、加强疾病预防工作,要求学生注意防寒受凉,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保证睡眠时间、质量,增强体育锻炼,积极组织跑操训练,提高自身免疫力; 4、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仪容仪表,彻底清理学生染发、长发和怪发现象。教育学生勤洗头、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被子,注意寝室通风; 5、清查学生因病缺课原因,做好登记,坚持每日晨报制度; 6、注重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生不购买无安全保障食品,教育学生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勤喝水,保持呼吸道清洁; 7、教育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使用过的面巾纸,。严查在操场、楼道等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 8、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借助学生干部力量,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和卫生监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9、经诊断为传染病的,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同时做好治疗和隔离工作,班主任老师要与家长和学生保持电话沟通,以确保其他同学的身心健康。 白庙河中心小学教务处

小学传染病防治措施

小学传染病防治措施 为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高效的组织 1、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防治措施 1.学校班主任认真做好师生晨检工作,及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定期对学校饮食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保护易感人群。 2.建立和健全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有专人管理,明确职责,认真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待病愈或愈隔离期后再继续上学。 3.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在学校内如发现一例传染病或诊断为疑似传染病,要及时对患者所在的班级进行疫点消毒,停止该班级公共教室的使用,停止图书馆、电脑室的开放等。同时对教室、公共教室、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管理。

4.学生中如发现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诊治,确诊后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校卫生室应随时掌握学校的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及时处理疫源地,指导病人消毒,进行跟踪观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6.保护易感人群,在校区内开展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加强对重点人群保护。 7.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黑板报、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教育,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较强传染病预防知识。确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教育学生主动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出现以下病症的学生的处理: 1、流行性感冒。学校一旦发现疑似流感病人:(1)应尽早做好预防和治疗,减少流行期间的集体活动,暂停大型集会。(2)建议接触者戴口罩,加强室内和教室的空气通风换气,可用紫外线照射室内空气,或用乳酸、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3)对一些接触者可实施某些非特异性药预防,以阻断流感的蔓延。 2、水痘。学校一旦发现水痘病人:(1)对患者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对接触病人的学生应检疫3周(2)应加强室内和教室的空气通风换气,也可用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实施空气消毒。(3)某些儿童因体弱或原有慢性疾病者,可应用水痘愈期血清或胎盘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3、麻疹。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似注射麻疹疫苗,学校药抓好计划免疫,提高疫苗接种率。流行期要加强晨检,对患者要早发现、早

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确保我校传染病防控的各项措施能有效落实,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要求,特制定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组织保障与卫生应急 (一)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成员应该包括校(园)各相关负责人,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该单位各项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按照工作流程,落实防控制度,保障运转。 (二)落实卫生应急工作 1.制定《小学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全校老师学习,确保预案行之有效。 2.至少每两年组织一次与传染病防控相关的卫生应急演练,能熟悉和执行应急时各项防控措施,提高师生对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二、各项传染病防控制度与落实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制定并执行《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小学传染病个案、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2.设立校长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统筹疫情报告工作;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一般由校(园)医或保健老师兼任,负责具体报告工作。 3.发现传染病个案、聚集性疫情或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不明原因疾病)除按上报流程进行规范报告之外,还应积极主动配合卫健部门和教育部门调查。 (二)晨、午检制度 1.制定《小学晨、午检制度》。 2.学校各班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学生的晨、午检和报告工作。 3.班主任每日早晨对到校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其健康状况。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量”,一看:学生脸色和肤色、有无皮疹;二问:有无腹泻、腹痛、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三摸:有无发热、发冷;四量:必要时量体温。发现学生有发热(体温超过 37.5℃)、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眼结膜充血、腮腺肿大、咳嗽或身体异常等疑似传染病早期症状,由校(班主任老师)及时进行排查,确保对传染病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如怀疑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让其及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校园疫情应急处置方案

校园疫情应急处置应急方案 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很大的影响。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及时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在校园的发生和流行,使传染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管理 1、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传染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机构 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王新水 副组长:张常领 成员:张金环、刘翠女、马玉卓、班主任老师。 学校成立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总负责,各班班主任负责保证转送病人的车辆,随时待命,加强宣传工作,稳定学生情绪,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班主任负责安排疫点的消毒工作;班主任负责联系家长,掌握学生家长的电话;张金环、刘翠女、马玉卓负责现场的及时救治和转送病人,班主任要掌握并每学期核对全校学

生的家长联系电话,确保紧急情况下与家长的联系畅通。 三、应急处理 1、学校在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不折不扣地实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应急预案。对上级相关部门应急指挥部的指导和督察,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2、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及时向传染病领导小组报告。 3、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区疾控中心报告。任何人不得瞒报、慌报、缓报疫情。 4、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及时转送附近医院诊治。 5、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6、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由领导小组安排相关人员做好消毒处理,必要时请疾控中心进行终末消毒。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严格进行临床观察。 7、对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等群体防护措施。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配合有关卫生部门采取的医疗措施。 8、应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型防止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管理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xxx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xxx担任副组长。成员由xxx及各年级组长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组织全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并向局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校长xxx为校传染病疫情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xxx为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员。 三、经常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宣传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方法的分类培训。 2、发放传染病预防知识材料、转发相关文件。 3、有计划地利用校会、板报、校广播、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所有教职工、学生普及传染病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4、有计划的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等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二)预防措施 1、学校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坚持出入和来访登记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2、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内公共卫生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①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做到定人定时: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②学校在公共卫生场所要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或消毒肥皂。 ③公共场所的专门职工,如食堂员工、学校保健人员要加强防护措施,规范操作,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④做好对饮水、洗手设备及其环境卫生的检查工作。 3、坚持晨检制度、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做好因病缺课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一)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一)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二)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二)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一)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二)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中心小学防控传染病演练方案

中心小学防控传染病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全球传染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相关部门要完善和健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传染病的发生,全面提高我校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学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全员防控能力,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染源,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特举行本次演练。 二、组织机构: 组长:姜益强 副组长:王建平 成员:刘磊谢继鑫罗建红杨中山张博谢继森 隔离室观察人员:杨中山 秩序维护组:谢继森 消毒组:张博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3年9月16 日下午3:00 地点:中心小学院内 四、演练内容 学校中午午检中发现一名学生高烧、咳嗽,浑身发冷并伴有流感样症状,确诊为疑似甲型流感病例,学校应急处置小组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进行上报、隔离、消毒、停课等应急处置工作的演练。 五、演练步骤 (1)9月16日下午3点某一学生发现高烧、咳嗽,浑身发冷等症状,由班主任立即上报组长,由组长上报上级部门和疾控中心。

(2)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医院诊治。 (4)通知学生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5)现场副组长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 (6)现场消毒组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由隔离室观察人员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人员登记。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7)如传传染病、染病烈性感染,请示政府和教育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配合疾控中心进行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9)副组长对本次突发传染病演练进行点评,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解散。 六、预期效果 1.是全校师生熟知应急处置过程,做到应对突发事件镇定、迅速、避免恐慌。 2.提高全校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细化落实应急措施。 3.促进学校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万丰中心小学

秋冬季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方案.doc

秋冬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秋冬季是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高发季节。近年来,我县的水痘、流感等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学校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和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制订此防控方案。 一、制订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结核病处置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此方案。 二、主要目标 (一)加强重点传染病的信息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 (二)及时、规范的报告、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 (三)通过宣传水痘、流感等疫苗接种,降低学校易感人群此类疾病发生率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 针对目前我县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大力推动“双七”工程的实施,有效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即:建立“七个一”工作机制,把好疾病防控“七个关”。 (一)建立“七个一”工作机制 1、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由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 - 1 -

开会议,以问题为导向,督促落实整改。 针对秋冬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对各学校、各医疗单位开展全面督查之后,召开由卫生、教育部门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联络人出席,县疾控中心、县监督所相关人员及各学校、各医疗机构代表列席的联席会议,对督查后通报的存在问题与困难,落实解决办法。 2、组建一支防控队伍,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网络 由卫计委、教育局相关科室科长牵头,县疾控中心、县监督所在每个镇区各安排1人(东坎镇2人),各镇(区)卫生院安排2人,各学校安排1人(校医或兼职人员)组成防控队伍,建立完善、通畅的学校传染病防控网络。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加强各级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一旦发生疫情,防控队伍驻点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3、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召开一次业务培训 由卫计委、教育局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的培训。 每年8月份,由卫计委、教育局主办,县疾控中心、县监督所主讲,针对常见传染病防控、传染病报告管理、因病缺课缺勤监测、常见疫情处置方法等,对前述防控队伍中所有人员、各医疗机构分管负责人、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各学校分管负责人、各学校具体负责传染病防控人员进行培训。 4、发放一封告家长书,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由县疾控中心、各镇(区)卫生院、各学校主办,发放常见防病知识、聚集性疫情发生时的常规处置原则及防控工作需要家长配合开展的工作等内容的告家长书,取得家长的理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