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二集 安徽

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二集 安徽
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二集 安徽

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二集安徽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达到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

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从现在开始,你和我们一同飞越。

安徽省地处华东地区,跨越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长江与淮河两条水系,将安徽分成了皖南、皖中和皖北,黄山傲立在皖南山地之中。省会合肥坐落在全省的中心,皖北平原则孕育出了中国的百亿粮仓。

前往安徽的旅程,从黄山开始。发现黄山松特立独行的秘诀,乘坐小火车登上黄山之巅,跟随山顶气象站的指引,飞入云海一览壮美黄山。

800米半空生存艰难,偏偏有松树,深深扎根石缝中,在山间站的稳稳当当。在中国,这些松树很有名,不止因为他们强大的生存能力,邢更因为他们脚下的这座山,名叫黄山。松树的种子乘风而行,落脚在黄山的各个角落。花岗岩的缝隙,缺水源少养分,看似可以随处生长的黄山松,却自有一套生存法则。清晨,谷底的水汽开始升腾,不久之后,到达山腰,再往上,整个大山都被裹住。水汽没有停住脚步,他们的终点是天空,最终冷却变作云海。即便是秋冬季节,云雾依然在阳光的助力下,湿润大山,98%的山体有植被覆盖,草木享受大山的滋养,也成为水汽的源泉。喝饱水,黄山松还要绝地求生,它们的根不断分泌有机酸,从坚硬的岩石上,溶解出点滴养分形成天然土壤。阳光正好,木已成林。

大雪不期而至,黄山的冬天,平均气温常在0℃上下,这对于本就耐寒的松树来说,并不算冷。冰雪意外增加的重量,对根部缺土的黄山松是一个考验,难免让它头重脚轻。要想

活下去,这些松树只能把根扎进更深的石缝中,同时将身体向阳的一面,尽力舒展拥抱阳光,与群山一同塑造成大地的盆景。

从高空欣赏黄山,并不只我们。得益于这些空中穿梭的行者,人们免去了古时雪季登山的艰险与苦寒。黄山钻进云雾的是缆车,出来的可能是另一位登山高手。45度以上的艰险峭壁,在地轨缆车的脚下稳稳展开。它走的很慢,以效率为准的山外人,想要领略黄山幽谷之美,慢,是千仞峰林间的内心养成。上险峰,下幽谷,最终是为这一刻云上驻足。清冷的晨昏,无边云海在脚下汹涌翻卷,每天都会有人在山风中等待更多的奇观。

但他们不用等太久,这颗云雾中的明珠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从1956年1月1日起,这座气象站便开始积累稳定可靠的气候观测资料,以便研究中国长期的气候演变规律。到了2006年,它新增了一项黄山气候导游的任务,它会告诉登山者在什么时间能等到流云飞瀑,在什么时间会遇见云霞缠身,在什么时间会看到奇异的光。如果你想要知道,可以问它,远处的那座山峰在几点几分会迎来今天的太阳。千百年来,每当中国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大多会想起那句老话,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趟旅行我们将飞往皖南,用古老的方式收藏四季,寻访中国南方民居的一种经典模样,在绿水青山间铺开久负盛名的宣纸,最后随江水流转,回望记忆中的故乡。

巨石的背后是勇敢者的游戏。他们挑战的花岗岩林峰,历过亿万年的雨水,才冲刷成站立的刀刃。这样极致的地貌并不多见,但安徽南部的确多山,地理学家习惯将这里称作皖南丘陵山地。那么山地人的生活又是怎样呢?

云中的村落是木梨硔村,不足百户人家在这条山脊上生活了四百多年,无意间,满足了人们对于仙境一词的遐想。隐居的村落总是缺不了木匠,世世代代,因为土地稀缺,木匠打造出的立柱,支撑起悬崖边的房屋和村落小小的扩张。皖南竹海中也有一个小小的村落,这片竹海因一部名叫《卧虎藏龙》的电影被人们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大山里种竹子,是人们智慧的选择。在看不见的地下,竹子的根系向四周蔓延,不断冒出新的竹笋,继而长成新

的竹子,有时候一片竹海,只是由一根竹子生发而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就能驾驭一座大山。

终于从高山走下到达山间平地,村落之外,漫山遍野的红枫、银杏在暗暗憋着劲儿,它们打算换掉穿了整个夏天的装扮,于是不知不觉中,田间地头的空隙间,一个原本萧瑟的季节,竟然七彩斑斓,它们似乎也在庆祝村子里的丰收,10月,经过雨季的浸泡,房前屋后窗台楼顶,呈坎人在追逐难得的阳光。盛满各色食物的笸箩迫不及待地被人们搬到屋外,这是皖南人共同的记忆“晒秋”。其实晒秋不只是秋天的风俗,古代汉语中,秋是收获的食物,春晒笋干,夏晒茄干,秋晒辣椒,冬晒腊肉,一年四季都可以“晒秋”。经过晾晒水分蒸发,微生物失去生存的条件,蔬菜粮食总是这样一年一年,以秋的名义,被郑重收藏。

皖南多山,也多水,水中的是鸬鹚,所以脚踩两只船,俗称鸬鹚划子。主人很自信,他的鸬鹚,最听话。用鸬鹚捕鱼,是皖南水畔人家的常态。可这只鸬鹚,就是很有个性,接下来等待收获就可以了。没有收获也没关系,水畔人家早已在岸上,过起富足的生活,今天的捕鱼,不过是闲时消遣。

脚下的青弋江,水位与流量多受雨水的左右,洪水与旱灾常常伴随,1982年,青弋江被一座大坝拦腰一截,性情多变的大江在这里变出一片太平湖。在皖南村落,人与水的关系更近,进村的路,是水上窄窄的石板路。散步的地方,在围着村子的小河旁。每一条小巷中,几乎都藏着一条独立沟渠。月沼位于村子的中央,它是村中最大的水塘。整个村落就是一张密集的水网,连接村里村外,连通家家户户。这里的人们在粉墙黛瓦间,建宗祠、立族规、续家谱,家族宗法在古村代代相传。

村落聚集的地方,人们总会为防火担心。在徽州,人们认为鱼和水共生,元宵节前后,让鱼游遍全村,象征着用水守卫家园。鱼灯,在汪满田村已经畅游了六百多年。大鱼小鱼,鱼公鱼婆,鱼子鱼孙,翻滚间,古老的祝福涌入千家万户。村落之外,山丘、耕田、森林默契地拼配着颜色。但这些人偏要在这成熟的色系中,堆出一山刺眼的白。因为他们有信心让这一山白,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纸。从竹篓中倒出的青檀树皮,是制造宣纸最重要的原料。前

期处理后,它们将在这山坡上接受为期一年的日晒雨淋,一共要经过108到工序才能做成一张合格的泾县宣纸。最终这些宣纸会摊开在人们的桌案之上,描绘每个人心中的山水。

过去千年,很多个这样雾气未散的清晨,无数皖南人行囊中背起家乡的宣笔、徽墨、泾县宣纸和歙砚,在这条大江上登船。故乡地少山多,他们就顺着这条名叫新安江的水路通道,前往江浙寻找更多的机会。多年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经商的成就被称作徽商。能负重致远,温驯却也执拗。

在清明两代的长江三角洲,他们造就了无徽不城市的商业传奇。而这条大江,穿过皖南人山坡上的故乡,云雾中的山峦裹住村落中的油菜花田,穿过古老的水坝与码头,在流出安徽后,它的名字改变了好几次,最终以钱塘江的名义流入东海。

这趟旅程,我们将去感受淮南淮北物产的迥异,寻找黄河故道留下的甜蜜礼物,在浪漫的花海中看草药如何焕发新生,百亿斤的粮仓,为会收获忙碌的同时,江南的水乡泽国,正在上演沧海与桑田的变换,

砀山产梨,在明清时就已名噪一方,从当年的地方特产,到今天数10万亩的海内奇观,有赖于一段机缘。800多年前,黄河决堤改道突然来到这里,流淌了7个多世纪之后,这条大河才终于扬长而去,留下漫漫黄沙吞噬了废弃的河床。没想到这沙土疏松深厚,恰好适合梨树根系生长。草木不生的黄河故道,渐渐成就了一条梨花大道。安徽不靠海,花海倒能找到不止一片。不同于梨花清雅,亳州的花季,芍药娇艳欲滴。在中原民族务实又粗犷的观念中,花朵的意义不在于美丽,而在于丰饶。芍药是传统的中药材,一旦花朵过密与入药的根茎争夺养分,花农就顾不上怜香惜玉,定要辣手摧花。幸运的是,新的需求让芍药花免去了零落成泥的命运,花瓣被收集起来,做成精油香膏,化身为市场的新宠。

4台大型机械每天可以收割近200亩麦田,在阜阳,这个数字就变成了5000台收割机,一周的时间收割数百万亩小麦。运输车辆鱼贯而入,将粮食从这年产百亿斤的大粮仓送到你的饭桌上。秋风起,向南飞行,江南的丰收,却是另一番景象。眼前方方正正的稻田是从湖

里抢来的,想要在河湖纵横的大地上养活更多人,与湖争地是南方古代先民世代的功课。防水护田的堤岸,在江南叫做圩,堤坝和合围,圈出宝贵的土地,水被挡在外面,里面就成了一块圩田。1700年来,围出来的田园足有30多万亩。今天,人们不再对湖泊步步紧逼,更多人把水灌回圩中,将土地还给河湖。而河湖也给了人们更多的馈赠。

常言道南米北面,北耕旱地,南种水田,坐拥南北的安徽,不拘泥于此。稻也好,麦也好,安徽人都要。被淮河分隔的南北,在100多年前被这座铁桥连通。人们头一回坐火车跨越淮河,就行驶在这座桥上,30多公里的时速,通过铁桥需要一分多钟。如今身边的高架桥上,高铁已超过300千米的时速跨越淮河,这是斑驳的老铁桥无力承载的速度。整个跨越过程只需要6秒,南北之间不再遥远。

淮河的旅程从一项超级工程开始,看大坝如何驯服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在淮河边最广阔的湿地,寻找一片热力无限的重生之地。

淮河,让中国的南方与北方有了清晰的分界。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淮河曾经被黄河夺走过入海口,也一度化为长江的支流。加在这两条大河之间,淮河却能有自己清晰的路线,皖北平原地势平坦,刚出大山的淮河没了束缚,就在这里徘徊往复,肆意流淌。稠密的水网本可浇灌出一方沃土,但淮河水的喜怒无常却常令人们无所适从。一场暴雨辛苦经营的家园变成汪洋泽国,靠着淮河的人们,吃尽了水的苦头,却也磨出一副倔脾气,绝不向大水低头认输。

开车沿这条路跨越淮河,车程需要一个多小时,这并不是连接两岸的桥梁,而是临淮岗水利工程的一条副坝,主副堤坝近80公里,如一条缰绳勒住桀骜不逊的大河。上世纪50年代,人们铁了心,根除水患,直面淮河。堤坝截住山区倾泻而下的河水,将它们引入新挖的河道。淮水边的人们第一次看到,这条袭扰他们近千年的大河也可以从容流淌。20多年后,淮河两岸盼来了一声春雷,1978年淮河边的18位农民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小岗村的村民敢为天下先,在淮河边上创出一片新天地。焦岗湖是淮河流域面积最广大的湿地之一,10多年前这里曾是淮河重要的泄洪区,人们不得不常年住在船上。如今水罐已经远离居民,终于下了船,有了不晃荡的房子,他们再回到水中央,已是与花叶相伴的采莲人。

在淮南市潘集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乘着小船在水上巷道里慢慢穿行。排列整齐的人造装置是光伏发电板,和看护他们的人一样,这些电板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水面成为搭建光伏电站所需的平阔表面,水体还能快速带走热量冷却组件。这里原本是个采煤沉陷区,这些积水也曾经是一坑死水。如今水面上绿色的新能源,每年约可发电1.8亿度,水面下经过人们的养殖与呵护,也能鱼虾满塘。

接下来的旅程我们将翻越一座小山,遥望滚滚长江之上广州进度,万舟竞渡,登上岸边最古老的灯塔,寻访两位长江里的老朋友。

长江,中国第一长河,中国1/5的大地都能得到它的滋养。自西向东,奔腾5000多公里来到下游,迎面遇上这座微型小山。它曾与对面的石矶连为一体,数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江水冲刷,中间的土石消磨殆尽,只有小孤山,依旧坚守江岸,为长江引航。沿江而下,80多公里外的这座佛塔,曾经是长江边最醒目的建筑,古时人们在江边建造的佛塔,大多兼有导航功能,400多年前,振风塔伫立江岸,顶层的灯光长明不熄,引渡进港的航船。200多年前,一些安庆戏曲艺人告别振风塔,四海谋生。没有人想到,他们最终竟然将故乡的音律唱响京城。徽班进京的结果,更造就出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水运的发达,让长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走廊,是串联起11个省市,从沿海地区向内陆推进的重要经济带。开阔的江面成为天然的水上公路,这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铁路与公路带来的货物汇集江边,藉由枢纽口岸通达江海连接世界。今天,船只是长江下游黄金航道的主人,但过去的数百万年中,这里都是江豚的乐园。这种小型淡水豚在长江干流中仅有400余头,已属于极危物种。在大通古镇,一处江豚庇护所,设立

在沙洲与江岸的夹江里。基地里的每头江豚都享受量身定制的一日4餐,现在是它们惬意的下午茶时间。经过近20年的精心养护,共有7头小江豚在这里出生,未来某一天,或许我们会在更广阔的长江里和他们相遇。

长江下游,又名扬子江。扬子鳄,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鳄鱼,却被冠以大江的名字,有时这些古老的生物,也会展现另一种壮观。阳光晴好的午后,扬子鳄集体晒太阳,可以铺满滩地。它们曾遍布长江中下游湖沼,却一度几近灭绝。今天,16,000条扬子鳄的庞大家族,扎根繁育中心,经过野化训练,他们也将离开这里放归保护区,重新到自然环境里繁衍生息。

最后的旅程,我们将赶往大山深处,登上一块巨型花岗岩,牵上一幅稍纵即逝的写意山水,飞往五湖四海之一的巢湖,最后到达安徽的中心,眺望科技铸就的无限可能。

安徽的南部与中部,遍布着众多山脉。在山地自行车爬坡赛中,一路骑行只是奢望。这条被称作皖浙天路的赛道,全长不过31公里,却有着351个弯道,915米落差,还有山中时常升腾的水汽。终点,就在迷雾的尽头。只要向前,车轮轧过的每一米都是冲刺。

向西北方向飞行,去往皖中大地。天柱山的亮相,首推彼此依靠并肩站立的山岩。山腰往上,气温常常徘徊在0℃上下,导致冰与水在频繁切换着形态。多变的流水从来不怕坚定,表面的砂石在漫长的时光中最先被冲刷掉,继续打磨,岩石的棱角与锋芒也渐渐变得圆润光滑。山岩记录自然,也书写历史。天柱山古称皖山,春秋时期它就曾守护过山下一个名叫皖国的古老国度,今天这个皖字也成为安徽省的简称。

大别山脉第二高峰天堂寨,年平均气温16.4℃,这里的大雪总是稍纵即逝。山刚刚变白,一道道裂纹同时形成,冰雪融水,汇成无数小溪、急流与山涧。流水冲出山谷,向南流进长江,向北汇入淮河。只是在前往淮河的途中,会遇见连绵起伏的丘陵,雨季时洼地爆发山洪,旱季时梯田缺水干裂。于是皖中人从上世纪50年代起,利用自然地势,将千头万绪的流水引导、归拢。

梅山水库建成的年代,这道88米高的大坝是世界上最高的连拱坝。这样规模的6座大

型水库连同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万多公里干渠,21万座塘堰,与淠、史、杭三大水系一同,交织成纵横江淮的大型灌溉网络。历经40多年曾经的贫瘠之地,变身为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最大灌区。不远处五湖四海之一的巢湖,正经历着另一种改变。从2020年开始,10年的禁渔拉开帷幕。巢湖将进入一场漫长的假期。渔民告别了以船为家的生活,从此千帆竞渡的热闹让位给自然与未来。

在每一个车流与喧嚣逐渐淡去的夜里,都市网格中这一个个小小角落,每个人都可以捧一卷书,隔绝快节奏生活中的焦虑和困惑,拥有一个独立而宁静的世界。这座书店的灯光24小时都不会缺席,连同这座城市中的每个人,并肩坐在知识的明灯下,孕育着大胆的想象和尝试。合肥,一个被名山、大川、农田、鱼塘团团包围的城市,关于未来的想象从未停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几代人才聚首在科教的火把下,也让更多的科技工程在这里相继开展,2003年,中国科学院在这座半岛设立的众多科研机构,这个被人们昵称为“人造小太阳”的科技重器,能够制造出1亿℃的高温,在环抱着它们的这座城市诞生过,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也诞生过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无数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让科技成为了这座省会城市的独特名片。

安徽,身跨南北,合肥,一省山川名胜与多元文化环保的地理中心,没有不可撼动的传统羁绊,任由新时代的探索者开荒拓土。在乡土宁静的安徽,跳动着一颗朝气蓬勃的心脏。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700字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700字《航拍中国》这是一部大型纪录片,以空中视角展示中国的全貌,让我们看到中国的人文环境、自然地理风貌和经济发展,这是一个美丽的中国、文明的中国,让人自豪的中国。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700字。 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播出后,给我的感受是非常震撼的。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里,四季轮转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都超乎你想象。寒假里,我观看了《航拍中国》篇,50分钟的空中旅程,给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谈论起,大家都知道它邻国最多,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北部是阿尔泰山,南部是昆仑山,中部有天山,很多人可能认为,是非常干旱的地方,大部分甚至全部地区寸草不生,而且阳光照射强烈,昼夜温差极大,可能还认为人类无法居住,但是,我现在告诉你,,并非你所想的那样。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乌鲁木齐的石河子市,在,万物都是色彩搭配的高手,9月石河子的棉花率先登场,的棉花除了白色,还有彩色,棕色棉花铺满石河子。棉花可以用来制作纸币,比如,人民币的主要成分就棉花。石河子阳光充足,每年的棉花产出需要9000辆卡车才能装完。番茄,是我们非常喜欢的蔬菜,它喜欢充足的日照和剧烈的

温差,而正好可以满足它的愿望,全年日照时间为2500小时,昼夜温差高达十几摄氏度,来到,番茄算是找对了婆家,今天,的番茄加工量,仅次于美国和意大利,全球每4瓶番茄酱中,1瓶就。 的辣椒是美丽的。在人们喜欢把辣椒晾晒在戈壁滩上,炎热干燥的大地和强烈的光照是天然的脱水加工厂,但并不是所有辣椒都被甘心吃掉,这儿的辣椒很爱美,他们被做成色素,成为口红的原料。 万里之外的大西洋,在伊犁河谷大展魔力向西打开的谷口,最大限度的迎接大西洋的水汽,丰沛的降雨和雪山融水,打造了这片塞上江南。每到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油菜花和许许多多花儿就争先恐后开放,山坡就成了一幅花花绿绿的油画,漫山遍野的色彩交错,好似人间天堂。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薰衣草原料全靠进口,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人们在几个省分别进行试种,6年之久,最后在伊犁培育成功。今天,全国95%的薰衣草都伊犁,是一块不平凡的土地,我们为此庆幸,现在,你还认为是个寸草不生之地吗? 内容仅供参考

纪录片市场分析

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探析 □作者:方韶毅(曾在阳光卫视工作,现为温州瞭望杂志总编助理)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电视纪录片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受众不可能像一般新闻节目、电视剧那么广泛,所以它的市场化进程也显得步履艰难,在电视节目市场地位尴尬。但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历程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也颇有检讨之处。作者认为,电视纪录片要加快市场化进程首先须营造良好畅通的制播分离的市场环境,其次纪录片生产要走产业化道路,不管从选题还是营销上都要一种新的思路,而不是过去那种个人化色彩很浓的艺术创作。纪录片首先是一种媒介,其次或者再次才是艺术创作。所以,纪录片生产要符合传媒产业的特征。中国的电视正处在一个新的整合阶段,频道专业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非常有利于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中国电视纪录片应当有一个比美国“国家地理影片”、“探索发现频道”更广阔的市场。 主题词:纪录片市场化营销 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主要有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三种产品。本文探讨的是电视纪录片这种产品的市场现状和问题所在。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中国电视界素来把“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混为一谈,存在很大争议。这当然不属于本文分析的范畴。但本文所指的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符合纪录片基本特性,即以非虚构、纪录手段制作的电视片都在本文探讨之列。扩大电视纪录片的概念外延,有利于这种电视产品的市场化。 一、处境尴尬的中国电视纪录片 一年一度的北京电视周、上海电视周是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最大的交易平台,从中基本可以看出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了调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状况,笔者参加了2002年度北京电视周和上海电视周——在北京电视周200多个展位中,纪录片参展单位仅15家左右,被淹没大量的电视剧中,冷冷清清;(1)上海电视周和北京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650字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650字 航拍中国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中旅行,以全新视角俯瞰今天的中国。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航拍中国纪录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1 前段时间的《江山多娇》和最近的《航拍中国》能抽象成一句话:祖上留了块风水宝地,我辈不可辜负这大好河山。 第一季五个地方:东南西北中。东:上海(还没推出),活力现代。南:海南,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西:新疆,四季轮转的天地。北:黑龙江,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中:陕西,特殊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所在地。虽然这它们与中国的“最东南西北端”不一一对应,但是也透露出与中国四个顶点同样的信息:东西横跨62经度,南北纵跨49纬度的国家就是地大物博、物产丰盈。 说白了就是祖先们当初很会挑地方,给千年后的我们留了块风水宝地。片中的计量单位动不动是“全人类、全世界、一个法国”……“粮食产量可以让一亿人吃上一整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华夏大地有如此优越的资源禀赋,炎黄子孙才会有这样的错觉: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其他国家。炎黄子

孙才会有这样的追求:中国只能是第一。回头看看历史,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发展道路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抬头展望未来,崇尚共同发展的中国人会越走越远,大概率上会笑到最后。 抓住“风水宝地、大好河山”这个重点,不难得出同类型纪录片的意义: 1.带着大家俯瞰大地,在空中“游历”名山大川,壮美山河让人心醉,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目光不要只放在北上广,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一样有好出路照样能过上幸福生活,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特色小镇要全面开花。 3.中国美景遍地是,国庆中秋端午春节尽可能留在国内玩,消费留在国内,国内旅游消费的蛋糕要做大做强。央视的纪录片就是最好的旅游宣传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 4.路通财通,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的.均等化,就是共同富裕的核心。960万平方公里需要投资的基础设施实在是太多了,发展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第四点注明一下:最近央视几个纪录片都会讲路桥(典型的基础设施):

关于航拍中国观后感800字5篇

关于航拍中国观后感800字5篇 关于《航拍中国》观后感800字1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

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春节,本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

【范文】航拍中国第一季第4集篇观后感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4集黑龙江篇观后感观看了航拍中国第一季第4集黑龙江篇以后,澎湃的心胸久久不能平静...... 雪乡、亚布力滑雪场、冰雪大世界……低于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凝固了不同形态的水,不仅塑造着黑龙江的极北气质,也让原本最悠闲的冬季成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亿万年地质变化,火山运动塑造出镜泊湖、五大连池等独特景观。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不仅是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聚集地。北极村夏天的极光充满惊喜,“九曲十八弯”的漠河则是汇入黑龙江中最蜿蜒的河段。 三江平原用最肥沃的黑土,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过去,大庆油田让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现在,“绿色”成为能源转型后这座城市的色彩新标签。 松花江上的新旧大桥,中央大街上的索菲亚大教堂,优秀学府“哈工大”、“哈工程”……新地标哈尔滨大剧院向世人展现出“东方莫斯科”的独特魅力。 在“一带一路”的新征程中,在中国向世界敞开的怀抱中,新黑龙江当仁不让,前途无限。 《航拍中国》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在空中俯瞰我们的大好河山,欣赏我们的美好家园,用众多网友的话说就是: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当桌面。确实,美到让人窒息。黑龙江篇

以冰雪世界的家园引入,这怎能不勾起我对那份洁白天地的热爱的呢? 那晶莹剔透的雾凇奇观,还有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是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聚集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牡丹江双峰林场雪乡,镜泊湖,伊春嘉荫恐龙博物馆,大庆和牡丹江冬泳,大庆连环湖,大庆石油,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五大连池,漠河…… 让我们和大自然的奇迹相遇、融合,这也是上天恩赐,亦是一个缘分。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批判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批判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一部以长城内外普通人的追踪、采访、记录为线索的纪录片给中国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不仅标志着“视觉语言”的到来,而且片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画面语言的彻底运用,给中国纪录片沿袭以久的“画面配解说”的创作形态划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从《望长城》开始真正认知并开始接纳纪录片的。时间转眼间过去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05年一部《故宫》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在艺术创作和市场开发上都做得比较成功,给时下有些萎靡的国产纪录片带来一线生机。然而,如此凤毛麟角的作品,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纪录片生产走出低谷。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一部拥有真实画面语言的纪录片,对人心灵深处的震撼是超过同样分量的报告文学或其他纪实文学体裁的,“真实”是纪录片的标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黄金岁月”,在纪录片如火如荼的80年代,《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纪录片播放时的收视率都曾达到30%与同时播出的《四世同堂》、《红楼梦》等热门电视剧不相上下,而纪录片《望长城》则创造出震惊电视界的崭新视听语言,可以说,在80年代电视纪录片不仅是电视界的宠儿,也曾是观众的宠儿,那麽,对比当今电视界日趋边缘化的电视纪录片,问题当然不是出在观众身上。再来看05年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的《故宫》,典型的大题材、大手笔、内容详尽、画面恢宏大气,制作方将纪录片技术和艺术的表现手法发挥到了极致,但中国只有一个故宫,我们不能期望每一部纪录片都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大题材等着我们去诠释,电视纪录片要完成向普通人物个体的回归。明确了上述两方面内容,我们也许就看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之路,简而言之可归纳为:以人为本、内容为王、深入生活、真实再现。 以人為本,与其他电视节目相比,电视记录片题材来源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它的主题始终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电视纪录片题材或有不同但相通的都是通过大环境下个体人物的情节变迁反映主题,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拿1991年热播的《望长城》来说,作为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望长城》始终关注的是人文主题,将镜头对准普通的中国人,讲述长城上普通人的故事,给观众印象最深也是与长城有关的普通人。带着孩子逛土龙岗却不知道脚下就是长城的李秀云;民间歌手王向荣和他的母亲;统万城惟一的住户马老汉一家等等,关注的是长城脚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其后的优秀纪录片莫不如是地以个体人物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澜为线索折射大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因此,电视纪录片的中心线索是人,要以人为本。 内容为王,电视纪录片画面再唯美、特技再逼真、手法再独特,内容缺位也会导致观众缺席,所谓内容为王,首先纪录片题材应是百姓关注、贴近生活、关

《航拍中国》观后感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 这几天,在“学习强国”这款客户端上看了《航拍中国》(第二季)。这部纪录片由央视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承制,葛剑雄等学术大咖审核,内容精彩,画面精致,配乐优美,解说精辟,形式和内容都符合那句网络上那句“央视出品,必属精品”的传说,忍不住想安利一下。 片子以一句“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开头。单说这句话就是一句对观众进行正确国土观念教育的绝佳解说词。我们不光960万,那只是我们的陆地国土面积,我们还有300万的海洋国土面积。海洋权益意识要反映在主观意识里,就必须知道这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看到这里,脑海中不由地响起了《我爱你,中国》的旋律——“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既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又有300平方公里的澎湃。 本季《航拍中国》共分为7集,分别介绍了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等七个省区,选取七省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从云端视角,给观众呈现了一部跨越南北、横贯西东的美丽中国画卷。观看这期纪录片既可以领略七省区的秀美自然风光,来一场模拟旅游,还可以见识各地民俗文化,听一场文化讲座,更能一窥这些地方最新的发展趋势,感受中国发展的脉搏。观看这样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完美结合的纪录片,就是一种享受,而且老少咸宜,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振信心。 最后,必须要夸一夸这《学习强国》手机客户端,资源如此丰富,没有烦人的广告,还是免费的,每天资源不断更新,中宣部把关,简直是极好的,学习还有积分赚,小伙伴们赶紧学起来吧!

航拍中国第一季全部第二季一二集地理知识点详解

《航拍中国(海南)》地理高考考点(一) 1琼州海峡的成因\问:海南岛成因:琼州海峡部分断裂下陷(填运动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2.火车轮渡\问:凭借巨型轮渡,铁轨直接和轮渡仓对接,将整列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火车,就是火车轮渡。火车轮渡有哪些优势?;答:火车车厢直接上船,节省港口建设成本;无需在码头装卸货物,避免货品损耗,节省装卸费用;缩短工作作业时间,加速货物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3.海口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答: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受海洋影响大,雨量充沛;南渡江为海口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4.骑楼\一楼是店铺、二楼以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这部分向外探出,就像骑跨在人行道上,所以叫骑楼。这是海南人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建筑样式,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从清代开始,这里就有下南洋的热潮,出海闯荡的人们,捎回不少新奇玩意儿,小到咖啡,大到骑楼这种设计。 问:结合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海南骑楼建筑的优点。 答:海南纬度较低,夏季高温天气较多,可为行人遮阴。冬无严寒、沙尘,店铺无需做封闭式门面处理;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春夏降水较多,可为行人挡雨;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可使行人免受楼上坠物伤害;海口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商业活动频繁,这种海外建筑风格有利于吸引顾客。 5.风能\问:分析海南岛适合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 答:煤等常规能源储量产量不多,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明显的海陆风;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时间长,大风日多,风力强;夏季多气旋活动,只要不是台风正面登陆,风能可利用;海面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对风力削弱也小,风力强。 6.人口迁移\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由与梦想激励十万闯海人横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岛屿。如同闯关的,走西口,当年的闯海人用于冒险,走在了开放的前沿,下海是它贡献给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流行词。” 问:引起10万人闯海南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同属经济因素) 7.湿地\问:列举海南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类型:红树林、沿海滩涂等\问:分析沿海红树林在经济、生态方面的功能\答:形成稳定、特殊的生态系统,成为鱼类、水鸟等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工业原料、药材等资源;削弱台风,保护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净化海水和空气,淡化海水,滞留入海河流泥沙;保护海岸,防止海浪侵蚀。 8.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海南的猕猴个头较小,体重一般不超过10公斤,小个头更容易散热,这是他们为适应炎热的海岛气候,在进化过程中做出的改变。 问:以上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气候(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船型屋更像是黎族人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精心设计,屋顶边缘尽可能向外探出,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十分适合海南炎热多雨的天气 问:以上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气候(要素)对人类活动(要素)的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9.农业区位因素\内地培育一个农作物新品种需要8-10年,在这里周期节省了3-5年\问:海南一年可以种植三季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 10.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问: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交通线路多沿海分布与平原地区 1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问: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河流自中部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填水系形状)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填河流水文特征) 12.盐场\现代海盐场的规模比古盐田要大很多,海水被引入蒸发池中,浓缩成含盐量极高的卤水,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人们需要常常翻动卤水,经过一周左右,卤水就能结晶成盐。 问: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西南部,形成的区位条件\答:纬度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快;地处夏季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旺盛;沿海风力强劲,蒸发效率高;地形平坦广阔,且为泥质海滩,利于晒盐。 13.航天发射场的区位条件\文昌拥有中国最接近赤道的航天器发射场。在这里发射的火箭,可以更轻松得进入轨道。这是目前中国最开放的航天发射场,2016年,两万多人近距离观看了长征七号火箭升空。 问:试分析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条件。\答: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发射后获得初速度大,节省燃料;地处沿海,海运便利,利于大宗设备、部件的运输;安全性好,附近无人口稠密区,火箭落区不用担心国土污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五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五篇 《航拍中国》是央视纪录国际传媒公司摄制、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系列纪录片,第一季推出了四个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一>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疆,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国家竟然这么美!我们的国家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新疆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疆。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疆。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疆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二> 夤夜看完《航拍中国》第一集新疆,真的很震撼,太美了,美哭了,也学到很多知识。看了第一集新疆,瞬间改变了对新疆沙漠戈壁和干燥荒凉以往的印象,感叹生命奇迹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然想起,奇葩说第三季中,史航老师的一句引用霍金的话,遥远的相似性让人感动。万水千山,毫不相关的两个地方,出现你未见过的相似,特别让人感动。也彻底明白了,无知源于不了解这句话。当我们静下心,愿意去了解并接触,那份我们不熟悉且陌生的历史文化.自然奇观与社会背景,我们才能真正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否则,那个地方,纵使是我们的国土,在我们的心中也永远是异域。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5篇500字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5篇500字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疆,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国家竟然这么美!我们的国家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新疆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疆。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熏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疆。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

来到了赛里木湖,新疆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二 夤夜看完《航拍中国》第一集新疆,真的很震撼,太美了,美哭了,也学到很多知识。看了第一集新疆,瞬间改变了对新疆沙漠戈壁和干燥荒凉以往的印象,感叹生命奇迹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然想起,奇葩说第三季中,史航老师的一句引用霍金的话,遥远的相似性让人感动。万水千山,毫不相关的两个地方,出现你未见过的相似,特别让人感动。也彻底明白了,无知源于不了解这句话。当我们静下心,愿意去了解并接触,那份我们不熟悉且陌生的历史文化.自然奇观与社会背景,我们才能真正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否则,那个地方,纵使是我们的国土,在我们的心中也永远是异域。 回首过往,注意到每个省份和它们的人民在我们内心形成的固化形象,正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不了解,这份不了解造成我们对彼此的偏见。所以,我们要真正做到互相了解,形成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就必须跟随镜头,或者身临其境,

纪录片航拍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纪录片航拍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析纪录片《航拍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 用价值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中生的需求,其迫切需要教师开发新型的教学资源。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素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为丰富地理课堂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关键词:《航拍中国》;高中地理;应用价值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知识范围广、数量大、层次多、结构复杂。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纪录片以其科学性、真实性的特点,直接记录自然万物或真实生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在地理课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深受地理课堂的欢迎。2017年1月28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航拍中国》就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素材。在这里,笔者以《航拍中国》第一季作为出发点,探析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航拍中国》第一季主要内容与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航拍中国》第一季共六集,包括海南篇、陕西篇、新疆篇、黑龙江篇、江西篇、上海篇,分属中国的东、西、南、北、中。每一集都囊括了各个省级行政区域中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等地理知识。每一集中各省级行政区地域差异的不同,为我们呈现出风格 迥异的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以下用表格展 示其与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各集名称与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1.琼州海峡、蓝洞的成因——地质作用的形成过程; 2.马鞍岭火山的形态和类型——火山的类型和形成原因; 3.琼州海峡火车轮渡、海口港口——交通的区位条件; 4.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下南洋——人口迁移的路线和原因; 5.骑楼、船型屋——地域文化差异; 海南篇 5.临高角风力发电——新能源的布局条件; 6.椰树和红树林分布——气候类型和自然带; 7.红树林和滩涂——湿地的作用; 8.椰树、南湾猕猴——动植物生长习性; 9.夏秋季台风——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10.儋州盐田村与莺歌海盐场——盐场的成因; 11.海南河流分布特征和交通线分布——地形对河流形态、交通分 布的影响; 12. 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航天发射基地的布局和旅游开发条件。 1.秦岭——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物种多样的成因,我国南北分界线的意义; 2.华山成因——地壳运动的形成过程; 3.泾渭分明现象与成因——河流水文特征; 4.渭河平原、长城破败、乾陵石像的损坏、黄土高原、晋陕大峡谷、陕西篇壶口瀑布等成因——地质作用; 5.西安城市区位和布局——城市布局区位条件和影响因素; 6.油菜花开放时间的影响因素、壶口瀑布——旅游观赏时机和开发条件;

2019致敬美丽的祖国观纪录片《航拍中国》有感5篇800字.docx

2019致敬美丽的祖国_观纪录片《航拍中国》有感5 篇800字 篇一:航拍中国观后感作文800字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六集纪录片中,最令人xx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xx。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的总体方向。而且,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野性的元素。”他说,“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真正想把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但我觉得,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篇二:航拍中国观后感作文800字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400字精选5篇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400字精选5篇 《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关于观看《航拍中国》的观后感,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写作有所帮助。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1】 你曾见过什么样的田野?是鸡犬相闻的故乡?还是收获丰硕的远方?带你走进泰州兴化垛田,这是一片漂浮在水上的耕地,也是一个由荒滩改造而成的水上奇观。没有路,没有桥,来去乘船。《航拍中国》第二季带你飞临江苏泰州,寻觅不一样的大美良田。 1:元宵节灯会延续千年三国彩灯奢华超乎想象 2:龙蟠虎踞南京城由一围明城墙守护了六百余年 3:你知道吗?这个国家级公园竟曾是皇家禁地 4:乾隆多次游览瘦西湖掀起瘦西湖建园高峰 5:水中造田:耕作全靠人工来去只能靠船 6:一座"运";出来的古城,不可错过的小桥流水! 7:昆曲声声入梦来"水磨腔";尽显江南优雅 8:惊叹!号称中国最贵的豪宅,到底有多壕? 9:大开眼界!黄龙山的泥土竟做出了一只价值几千万的壶! 10:幸福!看,那是长江与大海约会的地方 11:美呆!鹤舞鹿鸣,共绘生态新图景 12:在秦山岛有一条通向海洋王国的"神";路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2】 雪后,西湖好像遮了层纯白的面纱,静美的容貌愈加婉约梦幻,更见风致。远处,雷峰塔无言伫立,却似口中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恍惚间,轻撑纸伞的姑娘行在苏堤上,安然等待一场绝美的相逢请跟随我们一同飞翔,在空中,见证这个关于西湖和雪的浪漫故事。 1: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浙江许下100年的约定 2:飞上卫星看舟山群岛 3:出海捕鱼,如何保鲜20天 4:贝壳铺成的一片海滩世界罕见 5:台州府古城墙现存4700年不倒与它有关 6:千岛湖巨网捕鱼,单次捕捞可达30万斤 7: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 8:撑着滑翔伞,挑战风的方向 9:速度与激情的游戏潮头浪尖好景色 10:航拍器"眼中";的孔明灯 11:三爿石伫立1亿3500万年 12:一镜到底从万米高空到鱼塘水底 13:飞到乌镇,体验空中看戏剧 14:弥勒佛在中国竟发福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 15:10000座石桥,让你与"古人";不期而遇 16:中国最古老的登山鞋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3】 你记忆中的大海,是什么味道?盘桓于福建霞浦滩涂,时光风干了大片海带紫菜,也晾晒了渔民夕阳下的记忆。《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之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第6集 上海篇

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第6集上海篇 天上看人间,太美了!《航拍中国》第五集——上海这部纪录片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涉及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 集。第一季拍摄历时一年,涉及到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各不相同的6 个省级行政区域,上海、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海南六地。第五集:上海以下图片全部为动图(GIF),如静止请点击图片外滩黄浦江汇丰银行南京路步行街朱家角 龙华古寺豫园豫园灯会新天地人民广场上海博物馆上海迪 士尼崇明岛《航拍中国》之上海篇,每一帧都很美 前不久刷爆朋友圈的纪录片《航拍中国》 在3月8日晚,播出了上海篇 通过“天空视角”俯拍的上海简直美爆了!这部央视的新纪录片肯定让你觉得, 中国不缺少美, 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视角。 到底有多美,一起跟小编来看看!旅程从黄浦江终点开始,一路沿江而上 介绍了上海的历史人文和现代发展奔腾不息的黄浦江 ▼引领上海跟上世界步伐的海关大楼

▼庄重而又不失典雅的汇丰大楼 ▼繁华依旧的南京西路 ▼110岁高龄的外白渡桥 ▼1700年历史的古朴小镇朱家角 ▼上海人首选祈福之地——龙华古寺 ▼隐藏在闹市中的精致江南园林——豫园 ▼哺育南来北往生命的崇明岛 ▼飞上高空, 带观众用另一种角度触摸上海的金融王冠, 俯瞰人类创造的垂直世界。 感觉航拍的上海真是很美呢!让我们点开视频 一起用“天空视角” 感受上海更多的美! ▼从天际俯视“魔都”的“惊艳”!--《航拍中国》之上海篇 从天际俯视“魔都”的“惊艳”! 宛若未来“星际”之城,傲视“宇宙”:)《航拍中国》之“魔都”上海篇↘↘↘看完视频,有种感觉, 忽然之间, 中国又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毫无疑问!?魔都,

纪录片home观后感

纪录片home观后感 影片仅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是导演历经15年筹备、穿越了54个国家,拍摄了120个景点,动用88000多名员工拍摄而成。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无声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摄影师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还感受到了他那如天地般博大与宽广的胸怀。本来应该是一部充斥着批判和控诉的片子,但他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与平和,没有感情的发泄,没有絮絮叨叨,有的只是陈列在我们眼前的真实画面和真实数据。这一手法正如鲁迅所说的“: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红肿丑陋的伤疤也可以被赞美的美艳无双。 影片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采用对地球大自然记录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程通过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并通过地球不断的演变来告之世人:人类的存在时间仅有20万年,却已经打破这个存在了四千万年的地球的生态平衡。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

灭绝。人类的过渡开采己经危及到自己的家园。但当人类意识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为时己晚。人类只有十年时间去扭转这一趋势。“越来越快”。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赖都空前的加剧了。相同的模式在不断取代文明间的差异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空前的拉开了。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利益的需求,对资源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空前的加剧、加深。深圳40年从一个渔村变成了大都市,许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几十年间从几十万增加到几千万。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贫穷的国家砍光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没有了木材可以制作。 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不知道。从这些国家的发展与转变看来,不可谓不说人类的确是强大的,他们可以发现各种能源,利用各种能源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与丰富多彩。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类又是愚昧的。不懂节制,滥采滥用,使地球的能源枯竭,也让自己走上了绝境而不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1】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

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作为陕西人,我一直以为对陕西的了解足够深,自己本身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上大学时又很巧舍友中一个是陕南安康人,一个是陕北榆林人,一个宿舍三分陕西,时常因为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差异闹出不少笑话和小插曲,也是乐趣无穷。对于陕南的安康、汉中有过踏足,毕业之后一直待在陕北黄陵,关中自不必说,但看完《航拍中国》的陕西特辑之后,不禁为自己的无知汗颜,有种坐井观天之感。《看见台湾》中吴念真有句旁白“如果你没看过,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航拍中的陕西,的确是另一种模样,有一种我不知道的美。对于秦岭的绵延,华山的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要去爬太白山的念头,不过想来闺蜜是更想去看佛坪自然保护区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大熊猫终于有了彩色照片。对于陕西的历史自不必赘述,第一次从空中看到“泾渭分明”实在令人感叹万千,同是梯田南北竟有如此差异景致,欣喜黄帝陵中的古柏有很长的特写镜头,也很自豪家乡的洽川湿地配以《关雎》出镜,不管漂泊何处,人对于家乡的热爱永远都是植根于心的,看了几集纪录片,还是最爱陕西,我对这片土地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_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5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_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5篇 《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关于观看《航拍中国》的观后感,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写作有所帮助。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新*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2】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航拍中国观后感400字【5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400字【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作者为各位老师家长学生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欢迎下载!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1】 敢不敢和深圳来一场比赛,看看谁先抵达高度的终点?跟随向上生长着的城市,划开一道道崭新的天际线。这里是《航拍中国》第二季,这里是中国人追赶时间的故事。不要犹豫,快快紧随深圳,一起去感受“速度与激情”! 1:重现海上丝绸之路,再现水下考古 2:古时参加科考竟能入住自己姓氏的祠堂 3: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有一支伸向大海的“角” 4:美味早茶,叹的不仅是茶,还有一份人情味 5:一座余存几百年的教堂竟是用食物建造的? 6:在这里,夜晚是灯光的主场 7:在天愿做“小蛮腰”,在地愿为广州塔 8:屋檐层叠似花瓣盛开花萼楼美如其名 9:这座桥传承了八百年前的智慧 10:一颗种子成长惊人明华巨轮轰动海湾 11:中国唯一一座海岛上的歌剧院 12:在深圳,即使是第一高楼也会有压力 13:天然氧吧,濒危动物的避风港 14:科技引领时尚,创新发展未来 15:太骄傲,港珠澳大桥不可思议的工程学背后的秘密 16:广东藏着一个小“桂林”上天入地赏喀斯特地貌 17:为博贵妃笑的荔枝来自这里 18:你绝对没见过的丹霞山美景,我为你呈现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2】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

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3】 你记忆中的大海,是什么味道?盘桓于福建霞浦滩涂,时光风干了大片海带紫菜,也晾晒了渔民夕阳下的记忆。《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之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给你一个“厦”马威! 2:风雨沧桑,安平桥 3:全世界妈祖信众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在这里! 4:福州,一座树神庇佑的城市 5:“中国塔”捍卫着为国牺牲的英魂! 6:最可口的紫菜竟源于这里 7:西方木偶文化竟出现在古老遥远的东方! 8:“土楼王国”看福建 9:“鱼眼式”土楼像极了八卦太极 10:震惊!贾宝玉每日必备养生贡品真有实物 11:几百年前俄罗斯畅销的茶叶竟然来自中国闽北 12:天然氧吧!从容武夷,动物的乐园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