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东关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东关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锦兴学校(小学)各学科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与评价制度,积极改革考试和评价的方法,做到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要多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方法科学,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

二、评价中应妥善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定量评价往往忽略那些难以量化的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定性评价更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理念。应在传统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定性评价,从表征性的分数机制向实质性内容机制转变。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关系。动态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跨越每个时间观察、评价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

3、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过程评价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或学生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评价,经常采用形成性测验评价和诊断性测验评价方法。

4、客观测验评价与主观测验评价的关系。客观测验往往局限于对学科简

单知识和原理的考查,而对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高级心智技能及

心理过程难以考查。这些缺点正是主观测验的优点。

5、纸笔测验评价与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关系。纸笔测验多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不能关注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表现性测验评价侧重于把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强调实做与表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评价操作要点

(一)让评价充满人文关怀。

1、注重评价的过程化。由注重“总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2、注重评价的民主化。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被评价者不仅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结论是主客双方共同的“心理建筑物”。评价的民主化其实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权利的保护。

3、注重评价的人性化。评价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体现“一切为了孩子”和“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要体现评价对

孩子的理性呵护。

4、注重评价的定性化。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并且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极其复杂的人,我们在评价时不能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还要注意学生

的情感、体验、信心、意志等等,把学生由“分数

的奴隶”变为一个“完整的人”

5、注重评价的层次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评价目的,采用不

同的评价标准,体现出评价的因人而异性。促使优秀生克服骄傲自满情绪,不

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同时促使后进生克服自卑情绪,树立学习信心,是他们逐步走向成功。使“关爱每一个学生”真正落到实处。

(二)改变评价方式。

1、拓宽评价的范围。

知识评价过程与结论并重。在试卷的编制中,一些客观题要注意把学生的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思考力度等对学生发展重要的东西纳入评价的视野之内。

评价的信息来源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学生课外的生活习惯、学习效率、作业态度、人际交往、文体活动的参与程度也应纳入评价的总体系。

评价的领域由单一走向多元。评价不仅仅指知识领域,还包括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心智动作技能领域。

2、评价的权限逐渐下放。

让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让老师尽快而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有一个重心认识自己孩子的机会,增强家长与孩

子间的教育亲和力。

让同伴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互相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作为成

绩记录下来,评价者感受老师的信任和尊重,被评价者心里

也能接受,同时引导学生说真话,也可消除学生交往间“双重人格”

的现象,从而促进孩子的发展。

让自己参与评价。使评价客体逐渐变为评价主体,能真正让学生做到“自

知”,“自知”才能自强、自律。

四、各科实施要求。

语文

一、考核内容:

学期总评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检查两个成绩构成。期末考试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笔试和口试(说话);平时成绩包括朗读、背诵、作业、写字、课外阅读情况等方面。笔试70% ; 口试10% ;写字、作业5% ;朗读、背诵10% ;课外阅读5%。

二、评价要求:

口试: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说得清楚明白,态度大方,语言连贯,记满分,为“优”;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介绍比较具体,说得比较清楚明白,有 1 —2处结巴或遗漏,酌情扣分,为“良”;基本围绕话题,勉强用普通话,大致说清楚意思,酌情扣分,为“合格”。

笔试:书面试卷共占总分70%,按字(含写字)、词、句(积累)、阅读、习作三部分占分参考比例约为:

数学

一、考核内容:

一试(口算、操作)20% ;二试80%。

二、考核要求:

数学科要通过观察、思维、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数学之一学科性质特点,建立能体现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素质。

一试:1、要重视口算测试,口算方法可根据各班实际自行选用。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书面测试。但必需注意口算的题量不要

太多,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2、要重视估算测试,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安排估算单项测试,

方法可参考口算测试方法。

3、要重视实验操作测试,可以根据各年级教学内容,安

排实验操作测试,方法可以是分小小组进行同时操作测试或者逐个操作

测试,得分可按操作步骤分步得。

二试:1、命题还是按七、二、一的比例进行,70%基本题,20%综合题,10%提高题。

2、命题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并且尽量编制与学生熟悉的事或

物为内容的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边”要恰当安排一些

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题,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还可让

学生自己编、自己解答的题。

3、命题中概念题不要出现死记硬背式的题。计算题数据不要过

繁,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计算准确度。应用题不要考解题

思路。

英语

依照教育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应达到二级要求。即中年级为一级要求,高年级为二级要求。

一级:

听、做:1、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听懂课堂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说、唱:1、听录音并进行模仿。

2、相互问候。

3、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唱本册教材中的英文歌。

二级:

听:1、听懂课堂活动中的简单提问。

2、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作出适当反映。

3、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但语调自然的话语或录

音材料。

说:1、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重音正确、语调达意。

2、与他人就个人或家庭情况进行简单对话。

3、恰当运用日常用语,包括日常用语50句。

读:1、能认读所学单词。

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能按意群正确朗读所学

内容。

写:1、正确使用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2、会写教材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3、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玩、演、唱:

1、能按要求做游戏。

2、能唱所学的英文歌。

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艺术(音乐、美术)

一、考核内容:

学生课堂行为习惯20% ;基本能力、基础知识70% ;个性特长10%。

二、评价要求:

1、课堂课行为习惯:指课前准备,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视其平时表现进行评价)

2、基本能力:音乐指学生的演唱,演奏水平,欣赏及模唱水平。美术指《课标》要掌握的美术知识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美术欣赏、绘画、实用美术、工艺制作的能力等。

3、个性特长:指学生参加活动及获奖情况。

体育与健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