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胡萝卜质量标准

003 胡萝卜质量标准
003 胡萝卜质量标准

1. 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用物料检验标准,确保所购物料符合公司需求从而避免不合格品流入本公司,特制订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料胡萝卜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

3. 依据:

4.职责:质检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质检科主管、质监科:负责按本标准进行监督检查。

5. 内容:

5.1 物料编码:SY-013

5.2 取样:照《取样SOP》(文件编码:SOP-ZL-009)取样。

5.3 检验操作规程:《胡萝卜素检验SOP》(文件编码:SOP-ZL-087)。

5.4 标准内容: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表一感官要求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二的规定

表二理化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三的规定

6. 贮藏:密封保存

7. 有效期:2年

胡萝卜素的提取

β-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研究

β-胡萝卜素的提取 摘要:β-胡萝卜素是安全的、无毒的天然色素,在生物食品等领域均有展应 用。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众多,工艺各有特点。简要介绍了溶剂提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柱色谱分离β-胡萝卜素,薄层色谱法检验分离效果的方法。学习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其方法。掌握从胡萝卜中分离提纯β-胡萝卜素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色谱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并鉴定之。 关键词:β-胡萝卜素提取分离 引言: 胡萝卜是传统蔬菜和食用天然胡萝卜素的重要来源。β-胡萝卜素是500多种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是橘黄色脂溶性化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食用天然色素和营养强化剂,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氯仿。几乎不溶于丙二醇、甘油、酸和碱‘不溶于水。β-胡萝卜素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营养元素,具有解毒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及抗氧化方面有显著的功能,可预防因老化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另外,β-胡萝卜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是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蔬菜之一。本文以胡萝卜为原料,采用色谱分离的方法研究了胡萝卜素的提取。 正文 1.1胡萝卜中的成分每100克胡萝卜中,约含蛋白质0.6克,脂肪0.3克,糖7.6~8.3克,铁0.6毫克,维生素A(胡萝卜素)1.35~17.25毫克,维生素B1 0.02~0.04毫克,维生素B2 0.04~0.05毫克,维生素C12毫克,热量150.7千焦,另含果胶、淀粉、无机盐和多种氨基酸。各类品种中尤以深橘红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各种胡萝卜所含能量在79.5千焦~1339.8千焦之间。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胡萝卜素的提取

胡萝卜素提取的设计方案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其方法。 2、掌握从胡萝卜中分离提纯胡萝卜素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用色谱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并鉴定之。 4、初步了解胡萝卜素的来源以及生产方法。 二,实验原理: β-胡萝卜素可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和微生物发酵3种方法生产,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分为化学合成β-胡萝卜素和天然β-胡萝卜素两大类。本实验是从胡萝卜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而提取的方法可选择色谱法。因为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他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开。流动的混合物溶液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类型。 1、柱色谱法 柱色谱(柱上层析)常用的有吸附柱色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前者常用氧化铝、硅胶作固定相。在分配柱色谱中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作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的液体作固定相,而支持剂本身不起分离作用。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当待分离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往下洗脱的速度也不同,于是形成不同层次,即溶质在柱中自上而下按对吸附剂亲和力大小分别形成若干色带,再用溶剂洗脱时,已经分开的溶质可以从柱上分别洗出收集;或者将柱吸干,挤出后按色带分割开,再用溶剂将各色带中的溶质萃取出来。对于柱上不显色的化合物分离时,可用紫外光照射后所呈现的荧光来检查,或在用溶剂洗脱是分别收集洗脱液,逐个加以鉴定。 2、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hinLayerChomatography,缩写TLC)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薄层色谱是在载玻片上才、均匀铺上一薄层吸附剂,制成薄板,用毛细管将样品点在起点处,把此薄层板置于盛有展开剂的展开槽内,浸入深度为0.5cm,待展开剂前沿利顶端约1cm附近时取出,干燥后喷以显色剂,或在紫外灯下显色,测定斑点位置,计算比移值(Rf)。由于层析是在薄层上进行的,故称为薄层层析。薄层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一般能用硅胶或活性氧化铝薄层色谱分开的物质,也能用硅胶或氧化铝柱色谱分开,凡能用硅藻土和纤维素作支持剂的分配柱色谱能分开的物质;也可分别用硅藻土和纤维素薄层色谱展开,因此,薄层色谱常用作柱色谱的先导。同时也可以用吸收剂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具本实验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末端带环的长链结构,故平均孔径为290~300A的X-5大孔吸附树脂更利于他们的吸附和吸附过程中的传质。 3、胡萝卜素的分离 β-胡萝卜素分子中的碳骨架是由8个异戊二烯单位连接而成的,是四萜类化合物。它的分子中有一个较长的π-π共轭体系,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因而,呈现一定的颜色,β-胡萝卜素是黄色物质,所以,又叫做多烯色素。β-胡萝卜素的结构式如下: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 8)擦境纸;9)滴管。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丙酮:v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暗中2h,0.5g,25ml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 =5:5)20ml,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至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摇匀备用。 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的浓度 = 12.21 , OD– 2.81 , OD 633 646 叶绿素b的浓度 = 20.13 , OD– 5.03, OD646663 类胡萝卜素浓度=(1000A-3.27C-104C)?229 单位 mg/L 470ab C(mg/L)*提取液总量(ml) 叶绿体色素含量(mg/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叶重量(g)*1000 注意事项:操作避光研磨时间短些

胡萝卜素的提取知识点

胡萝卜素的提取知识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胡萝卜素的提取 了解胡萝卜素的基础知识和提取原理;学会提取胡萝卜素的技术和纸层析的操作要求。1.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被氧化成维生素A,因而胡萝卜素具有预防夜盲症等疾病。 另外还可以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添加剂。 2.胡萝卜素是橘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3.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有:从植物(如胡萝卜)中提取;从养殖的岩藻(如海带、马尾藻、裙带菜等)中提取;利用微生物发酵(如产氢红杆菌、工程菌等)生产。 【思考1】在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中,由于胡萝卜素的水溶性和挥发性差,因而不能用蒸馏法提取;由于胡萝卜素的熔点高,因而不能用压榨法提取;由于胡萝卜素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而可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 二、实验设计 1.有机溶剂包括水溶性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和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酸乙酯、苯、乙醚等)。 2.乙醇和丙酮不能(能、不能)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原因是萃取中乙醇和丙酮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 3.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五种有机溶剂中,由于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最适宜用作萃取剂。 4.萃取效率的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用量,其次还受到原料颗粒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温度、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思考2】从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来看,应当如何控制萃取的过程条件? 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用量相对多一些;原料要粉粹、干燥;萃取温度高;萃取时间长。 1.填写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 2.实验步骤: ①原料加工:取500g新鲜胡萝卜,清水清洗、沥干、粉碎、烘干。 ②原料装填:将胡萝卜粉与200mL石油醚装入蒸馏瓶。 ③加热萃取: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沸水浴加热萃取30min。 ④过滤:待降温后,将萃取物进行过滤,除去固体物,得到萃取液。 ⑤浓缩: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加热萃取液,萃取剂挥发,得到胡萝卜素粗提物。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以羟基类胡萝卜素为主的多种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量为:α-胡萝卜素为5ng/mL,β-胡萝卜素为 4.3ng/mL,γ-胡萝卜素为3.5ng/mL,番茄红素为2.7ng/mL,斑蝥黄素为1.0ng/mL。 1. 方法提要 样品以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反复萃取使类胡萝卜素与其他成分分离,在450nm 波长条件下进行HPLC分析检测,通过外标法计算各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2. 仪器 (1)高效液相色谱仪。 (2)冷凝回流皂化装置。 (3)旋转蒸发仪。 (4)离心机(5000r/min)。 3. 试剂 本方法所使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重蒸馏水。 (1)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取相同体积的丙酮、石油醚混匀。 (2)50% KOH甲醇-水溶液:称取250g氢氧化钾,用50mL适量水溶解后,用甲醇定容至500mL容量瓶,备用。 (3)无水硫酸钠(Na-2SO4)。 (4)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5)无水乙醇(C2H5OH)。 (6)流动相使用液:按乙腈+二氯甲烷+甲醇(85+10+5)比例准确量取各溶剂,并充分混匀,经.45μm微孔膜过滤后使用。 (7)类胡萝卜素标样: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8)标准溶液:准确称取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一定量,先分别用少量的乙酸乙酯溶解,再用甲醇配制成60~80ng/L的标准储备液(于-30℃冻箱保存),使用时再配成3.5~16.5mg/L的标准使用液。 4. 测定步骤 (1)样品处理: a. 皂化提取法(如牛奶等脂肪含量较高的样品):取250L鲜牛奶于2℃、5000r/min冷冻离心30min,取上层油脂于250mL皂化瓶中,加入50mL乙醇、40mL 50% KOH甲醇溶液、0.1g BHT,65~75℃回流皂化30min,用石油醚反复提取皂化液,多次水洗至中性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备用。 b. 直接提取法(如番茄等脂肪含量较低的样品):适量新鲜成熟番茄匀浆后称取5~10mg于小烧杯中,加入0.1g BHT,用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提取3次,合并、收集

最新 人教版 选修 胡萝卜素的提取 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胡萝卜素的提取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胡萝卜素的价值、工业提取方法,掌握胡萝卜素的性质和作用。 2.掌握胡萝卜素提取的方法及实验装置。 3.掌握用纸层析法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 一、胡萝卜素的性质及萃取要求

1.胡萝卜素的基础知识 (1)胡萝卜素的性质: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2)种类划分: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_β-胡萝卜素。 (3)提取途径????? ①从植物中提取②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③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2.提取胡萝卜素的基本原理 (1)萃取剂的选择 ①选择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的原则 a .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b .萃取效率要高。 c .对人无毒性,不易燃,易与产品分离,不影响产品质量。 ②有机溶剂的分类 有机溶剂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a.乙醇和丙酮能够与水混溶,是水溶性有机溶剂;b.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四氯化碳等不能与水混溶,称为水不溶性有机溶剂。 (2)影响萃取的因素 ①主要因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②次要因素:萃取的效率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1.提取胡萝卜素能否用乙醇或丙酮作为萃取剂?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乙醇和丙酮都属于水溶性有机溶剂,而胡萝卜素应该用水不溶性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四氯化碳等。 2.为什么用于提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要有较高的沸点? 提示有机溶剂的沸点较高,可以充分溶解胡萝卜素。 3.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除了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提示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 4.萃取胡萝卜素时为什么要避免明火加热? 提示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1.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胡萝卜素可划分为α、β、γ三类,其中β-胡萝卜素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万屏南熊丽萍卢秋晓 目前,生产胡萝卜素的方法 主要有化学合成、生物发 酵和动植物天然提取。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发酵生产的胡萝卜素存在结构单一,甚至有致畸形的作用或百分含量不高等缺点。天然提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过程简单,适宜常规化生产。业内人士以金盏菊花为原料研究了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研究了从胡萝卜中提取B一胡萝卜素的工艺,用石油醚一丙酮混合液提取,提取率达 90%以上,研究表明,混合溶剂优 于单一溶剂。胡萝卜素分子中均含 有共轭多烯结构,在丙酮、石油醚、 己烷、二硫化碳等中溶解度较大, 不溶于水、丙二醇等极性溶剂。 不同提取剂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如 乙醚适用于提取干燥样品,氯仿一 甲醇适用于提取果脯类,石油醚一 丙酮一己烷适用于提取新鲜植物性 食物。本论文将用丙酮一石油醚一 坛 正己烷三种溶剂混合作提取剂,以 胡萝卜为原料,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甲醇沉淀多 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对从胡 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工艺参数 进行探讨,并对胡萝卜素的抗氧化 性进行研究。 实验 原料及试剂和仪器 丙酮,石油醚,正己烷,氯化钠, 双氧水,甲醇,氨水,AR级。胡萝 ㈨肿鲥o,e…眦…a,,栅鲫,囵

论坛 卜(市售),通过检测胡萝卜素的含量为3.4mg/1009,B一胡萝卜素标准品(进口)。PerKinElmer公司的PELAMBD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付立叶红外光谱仪;上海第三仪器厂的721型分光光度计。 1、提取方法及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胡萝b经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泡12h,目的是使胡萝卜失水并破碎其组织;粉碎后立即加入稳定剂氨水和甲醇,是为了防止胡萝I-素被氧化,胡萝b素在弱碱性环境下稳定存在:使甲醇浓度达50%以上是为了沉淀胡萝卜中的多糖。 取石油醚的提取液(以下实验料液比均为4.09/50ml混合液,参比液均为相应比例的混合液)5ml,用石油醚定容到50ml,用石油醚作参比,测得的紫外可见光谱如图1所示.显示出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一个主峰在450nm,两个肩峰分别在442nm和470nm。由此可知,胡萝卜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以下的实验中所有吸光度的值都是在450nm处测定。胡萝卜素的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 图1胡萝卜素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图2胡萝b素的标准曲线图 2、混合深剂的比例确定 影响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主要的因素是固液比,混合溶剂比例,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丙酮,石油醚,正己烷三种溶剂以不同比例混合,滤液经定容,在450nm下测定各自的吸光度。提取时间均为1h,温度为25℃,分别测定提取后的吸光度,计算提取率。 3、温度确定 温度是影响提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高温度会影响胡萝b素的稳定性,造成胡萝卜素的损失。在以上确定的最佳溶剂比下,温度分别为25℃、30℃、 In中国石油和化工?综合版35℃,45℃、45℃、50℃,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提取率。 4、时间选择 胡萝卜素的提取是一个扩散传质过程,滤饼内部胡萝卜素的浓度高,外部溶剂中胡萝卜素的浓度低,二者之间的浓度差构成了传质的推动力,促使内部的胡萝卜素不断地向外部溶剂中扩散,直至内外达到平衡,这时提取液中胡萝卜素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为确定胡萝b素在该体系中达到平衡的时间,在上述的最佳溶剂比和提取温度下,测定其吸光度,计算提取率,比较不同的浸取时间对胡萝卜素浸出率影响。 5、正交实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条件范围,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 6、抗氧化性能研究 利用H:o:作为氧化剂,验证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性。从同一提取液中各取5ml置于相同的避光具塞瓶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8%、1.6%、3.2%、6.4%、12.8%的H202。放置5h后,测定其吸光度。 结果与讨论 1、单因素实验 混合溶剂比例选择 由表1可知,第4组比例提取效果较好。 表1不同溶剂比例吸光度比较 提取剂12345678丙酮(nd)4030252020151010石油醚(m1)557.5151012.51520正己烷(m1)51517.5151022.52520吸光度(A)0.450O.6610.6350.6800.639O.311O.164O.231温度选择 在不同温度下,同提取一小时,比较其吸光度,结果如表2所示。当温度低于40qG时,吸光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应的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也增大,当温度高于400(2时,温度升高,吸光度而下降,这可能因为大部分的胡萝卜素已经被提取出来了,温度的增加已经不能对提取产生影响。当温度40。(2时,吸光度最大,提取效果也最好。 表2不同温度提取效果比较 常温 温度℃3035404550 (25) 吸光度(A)0.6800.5030.8740.9080.861 0.745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测定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8)擦境纸;9)滴管。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丙酮:v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暗中2h,,25ml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5:5)20ml,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至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摇匀备用。 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

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 教材内容解读 要点1胡萝卜素 (1)性质 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2)分类 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3)用途 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胡萝卜素还是常用的食品色素,广泛地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添加剂。最近发现天然胡萝卜素还具有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 要点2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如果需要获得β-胡萝卜素,还需要对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 要点3实验设计 (1)提取方法 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 (2)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3)萃取剂的选择 胡萝卜素可溶于乙醇和丙酮,但他们是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因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们作萃取剂。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五种溶剂中,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 (4)影响萃取的因素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5)胡萝卜素提取装置的设计 采用水浴加热,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要点4实验案例 胡萝卜素的提取 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如下。 1.选取500 g新鲜的胡萝卜,用清水洗净,沥干、切碎,然后在40 ℃的烘箱中烘干,时间约需2 h,将干燥后的胡萝卜进一步粉碎过筛。注意胡萝卜的粉碎一定要彻底。 2.将样品放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 mL石油醚混匀,按教科书中图6-7所示安装萃取回流装置,萃取30 min,然后过滤萃取液,除去固体物质。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解析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1应用化学 摘要概述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 酶(phytoene desaturase, PD酶)抑制剂的结构-活性关系。简要介绍了进入商品化开发应用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品种以及它们的除草活性。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是极佳的除草剂作用靶标,经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处理后的植物最明显的症状是产生白化叶片【1】。植物产生白化叶片的首要原因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被抑制,其次是叶绿素生物合成被抑制,而且已合成的叶绿素还会遭到破坏。尽管经药剂处理后的植株仍能生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不能产生绿色的光合组织,因此其生长不可能持续下去,随后生长停止,植物死亡【2】。由于此类除草剂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为作用点,确保了动植物之间的选择毒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成为新型除草剂开发的热点。 1、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类胡萝卜素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途径见图l:首先,异戊烯焦磷酸(IPP)在IPP异构酶作用下生成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MAPP),然后DMAPP在拢儿基抛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酸(CGPS)作用下与三个IPP缩合,依次生成10碳的拢牛少L焦磷酸(GPP)、巧碳的法尼基焦磷酸(FPP〕即碳的橄儿基推牛儿基焦磷酸(GGPP)。2个GGPP在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作用下形成第一个40碳的、无色的举胡萝卜素一八氢番茄红素(Phytone)。Phytone再经过连续的脱氢反应、共扼双键延长,经八氢番茄红素脱氮酶(PDS)脱笨形成ζ一类胡萝卜素,直至在ζ一胡萝卜素脱氢酶(ZDS)作用下形成番茄红素(Lycopene)。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进一步合成代谢的分枝点,可被环化形成β一、ε一环两大类胡萝卜素分支。番茄红素分子的两个末端在番茄红素β一环化酶(LycB)作用下形成β一环,即为β一胡萝卜素;若只有其中一个末端在番茄红素ε一环化酶(LycE)作用下形成ε一环,即为δ一胡萝卜素;而若分子的两个末端分别被LycB及LycE作用形成β一环和ε一环,即为α一胡萝卜素[3][4]。α一、β一胡萝卜素还可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叶黄素等[5]。 类胡萝卜素是含 40 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即四萜化合物,是含有 8 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 mevalonate,MVA)和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 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MEP) 途径。Zhan 等【6】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011 21 11 103 112 收稿日期 /01041/4/0!!修回日期 /0114054/6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00678050029016' /0057805002900: /005780500;9001 /00678050109012' 通讯作者 电子信箱 < $%-<$)<=>,$?*@+(A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霍!培!季!静 !王!罡!关春峰 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20003/ 摘要!详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并从突破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上游瓶颈限制 类胡萝卜素代谢各分支途径的改造 提高植物细胞对类胡萝卜素物质积累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B 51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 普遍存在于动物 高等植物 真菌 藻类和细菌中 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在植物中 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植物叶绿体以及许多花和果实的有色体中 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两个重要功能 即参与光吸收和防止前体细胞发生光氧化 1 同时 类胡萝卜素也是植物对外界刺激响应的信号分子前体物质 因此 在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具有促进光形态发生 参与非光化学抑制反应 脂质过氧 化反应及吸引传粉昆虫等作用 /42 近期研究还发现 类胡萝卜素可以参与传统植物激素 如脱落酸 和新型植物激素 如独角金内酯 的生物合成 ;4: 在动物细胞中 类胡萝卜素物质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其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 只能从日常饮食中摄取 C 类胡萝卜素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 可以保护人类远离一系列的慢性病 是健康饮食中必须的 重要成分 3 其中 4胡萝卜素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橘黄 色水果及深绿色和黄色蔬菜中 如花椰菜 菠菜 甘蓝 胡萝卜 南瓜 番薯和西葫芦等 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 的重要前体物质 而维生素D 在人体正常生长和组织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维持人体视觉系统和免 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5 番茄红素是一种红色素 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 如番石榴 西瓜 葡萄柚和番茄 可以作为单线态氧的有效猝灭剂 能消除羟自由基 在细胞中和脂类结合而有效抑制脂质的氧化 是非常好的食用抗氧化剂 对降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发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6 叶黄质和玉米黄质存在于绿色 某些黄色和橙色的水果和蔬菜中 如玉米 油桃 橘子 木瓜和南瓜等 是人体视网膜黄斑的主要构成成分 10 可以预防老年人群中由黄斑病变所引起的失明 11 正是由于类胡萝卜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密切 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 有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的遗传操作调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应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类胡萝卜素是含;0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 即四萜化合物 是含有5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 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 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 即甲羟戊酸途径 A *?&,(%&)* E F D 和/4"4甲基4G 4赤藻糖醇4;4磷酸 /4"4A *)#.,4G 4*H .)#H $)(,4;4I#(J I#&)* E K L 途径 7#&%等 1/ 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J (I*%)*%.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

应用化学系本科化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设计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类型综合化学实验实验地点食工楼楼室 班级实验者学号 实验时间2012年4月18日上午~4月18日下午温度℃湿度2012年4月25日上午~4月25日下午温度℃湿度 一、实验目的 .掌握类胡萝卜素的定性(薄层层析法); .定量测定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二、实验原理 . 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色素,包括一类碳氢化合物()及它们的氧化衍生物(),它们由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组成。对天然类胡萝卜素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它是研究分子吸收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它不仅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依此原理建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 实验室常用的薄层色谱,其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不相混溶的两相即流动相(展开剂)和固定相(吸附剂)中吸附和解吸的能力的不同,也可以说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当混合物随流动相(展开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时,发生了反复多次的吸附和解吸的过程,从而使混合物分离成两种或多种单一的纯组分。利用萜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含羟基、氧环则溶于醇,不含羟基、氧环

(多烯)则溶于石油醚。 三、试剂及器材 . 原料,试剂 胡萝卜干粉或新鲜胡萝卜;α和β胡萝卜素标准品、(和无水)乙醇、石油醚(沸程℃℃、℃℃)、丙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醚、氯仿、正已烷、环己烷、抗坏血酸、、盐酸、氢氧化钠、硅胶层析板、氧化铝层析板和纯水。 . 仪器 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8000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四、操作步骤 . 试剂的配制 β胡萝卜素标准溶液:准确称β胡萝卜素标准物质于小烧杯中,加入抗坏血酸于小烧杯中,再先加入少量氯仿溶解后,再用石油醚定容至摇匀,即配成浓度为μ β胡萝卜素标准溶液的使用溶液,转移至棕色试剂瓶中贮存备用。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的测绘 按表的比例要求移取不同体积的μβ胡萝卜素使用液,用石油醚(沸程要与提取胡萝卜素用的石油醚相同)稀释配制成体积为(或)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取中间浓度的标准溶液,以含有相同浓度抗坏血酸的石油醚(沸程要与提取胡萝卜素用的石油醚相同)溶液为参比溶液,用比色杯,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段进行波长扫描,根据扫描结果从而可绘得β胡萝卜素的吸收曲线。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绘制从胡萝卜中提取得到的胡萝卜的吸收曲线,并比较和分析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胡萝卜素的基础知识 2、掌握提取胡萝卜素的基本原理 3、掌握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技术 4、学会纸层析的操作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胡萝卜素的提取,纸层析的操作 教学难点: 胡萝卜素的提取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有哪些?这一节我们再来学习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原理、方法和提取技术。 (二)背景知识 1.基础知识 (1)胡萝卜素的性质:橘黄色晶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 (2)胡萝卜素的来源:植物、岩藻、微生物发酵。

(3)分类 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4)用途 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胡萝卜素还是常用的食品色素,广泛地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添加剂。最近发现天然胡萝卜素还具有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 (5)方法:萃取法。 影响因素:萃取剂性质、用量;原料颗粒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温度、时间等。 选择控制:溶剂:石油醚 原料:颗粒小、干燥。 条件:温度较高,时间长。 (三)胡萝卜素的提取 1.实验设计 1.1实验流程:阅读教材图6-6。 溶剂:应选择使用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为什么?)。 选择溶剂应注意哪些因素?:(提取效率、水溶性与水不溶性、沸点高低、有无毒性、是否易于产品分离等) (1)提取方法 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 (2)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3)萃取剂的选择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与遗传操作

http://www.casb.org.cn 植物生理科学 第一作者简介:张建成,男,1974年出生,山西农业大学讲师,华中农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与果树遗传育种。通信地 址: 030801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E-mail:zjcnd001@webmail.hzau.edu.cn或zjcnd001@163.com。通讯作者:刘和,男,1962年出生,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果树栽培生理。收稿日期:2007-03-28,修回日期:2007-05-11。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与遗传操作 张建成,刘和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摘要: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内通过类异戊二烯途径合成的、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天然色素物质的总称。近年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分离和功能鉴定与有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使通过遗传操作调控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的进展,并介绍了应用转基因技术改变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成分与含量的成功事例。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调控;转基因植物中图分类号:Q945.18 文献标识码:A RecentAdvancesinCarotenoidBiosynthesis,RegulationandManipulation ZhangJiancheng,LiuHe (DepartmentofHortculture,ShanxiAgricultureUniversity,Taigu030801) Abstract:Carotenoidsareisoprenoidmoleculesthatarethemostwidespreadgroupofpigmentsfoundinna-ture.Inrecentyears,thecloningandcharacterizationofcarotenogenicgenesandthenewprogressinstudiesof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makethegeneticallymanipulatingcarotenoidbiosynthesispathwaytobepossibleinplants.Inthisreview,therecentlyprogressof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aresummarized,andintroducedsomesuccessfultransgenicplantsofalteringthecarotenoidcompositionandcontentbytransgenictechnique. Keywords:Carotenoids,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Transgenicplants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内通过类异戊二烯途径合成而呈现红色、橙红色和黄色的一大类色素物质的总称。 除极少数非光合细菌合成C30、 C45、C50类胡萝卜素外,类胡萝卜素主要是由8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缩合而成的 C40的四萜类色素。迄今,在自然界中已发现600多种C40类胡萝卜素,主要作为高等植物、藻类和蓝细菌(cyanobacteria)光合膜的重要组分。 植物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于植物叶绿体和有色体膜中,包括胡萝卜素(carotene)和叶黄素(xanthophylls)两大类。植物类胡萝卜素是光吸收复合体的重要组分,并且在保护光合器官、防止光氧化损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植物类胡萝卜素也是许多花和果实中的重要色素,赋予植物花、果实等器官绚丽的色彩,用以吸引昆虫、鸟类或其它动物来进行授粉和传播种子[1]。植 物类胡萝卜素还是植物激素(如ABA)[3]、防御化合物[4] 和风味芳香物(如β-吲哚)[5] 等许多生理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此外,β-胡萝卜素和含β-环的胡萝卜素是人类及动物体内维生素A(retinol)合成的前体[6],许多其它非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如叶黄体素(lutein)、玉米黄质(zetxanthin)、番茄红素(lycopene)在淬灭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防癌抗癌等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7]。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就已逐渐阐明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途径[8]。迄今,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9]、转座子标签法[10]、异源基因作探针筛选文库[11]、基因图位克隆[12,13]及其工程大肠杆菌“颜色互补”等技术[14],将参与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基因均分离和鉴定,对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211??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一、原理 ???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度L 成正比,即A =αCL 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 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 、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 ,并根据叶绿素a 、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 、b 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 );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 8)擦境纸;9)滴管。 ???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 丙酮:v 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 暗中2h ,0.5g ,25ml ???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 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5:5)20ml ,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至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 ,摇匀备用。 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 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 。 ???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 的浓度 = 12.21 ? OD 633 – 2.81 ? OD 646

β-胡萝卜素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β-胡萝卜素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胡萝卜素类包括4种化合物,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虽然4种胡萝卜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很相近,但是其营养价值却不同,1分子β-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2分子维生素A,而1分子α-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只能转化成1分子的维生素A[19],其中以β-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活性最高[20]。维生素A在人体内具有维持正常视觉、保持上皮细胞健全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β-胡萝卜素属于四萜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8,在植物和藻类中常与叶绿素共同存在。Vuong等人[2]将185名试验前血浆中β-胡萝卜素浓度较低的学龄前儿童分为3组进行了30天的对比实验,一组每天摄入含有3.5mg 天然β-胡萝卜素的木鳖果糯米饭(xoi gac),另一组摄入含有5.0mg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的米饭,对照组摄入无强化的米饭。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浆中β-胡萝卜素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且摄入“xio gac”实验组血浆中维生素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6、P=0.0053),由此说明来自木鳖果中的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原的良好来源。此外,有研究也表明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叶黄素和维生素E的混合物可以更有效抑制氢过氧化物形成[21]。通常情况下,黄色、橙色、红色的果蔬中全反式结构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同时亦存在少量的顺式异构体。全反式β-胡萝卜素不稳定,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可部分转化为顺式异构体(见图4)[22]。 类胡萝卜素双键两侧的顺反异构会影响其生物利用率,而且脂肪酸的存在亦会促进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的吸收率。木鳖果假种皮中含有22%(质量分数)的脂肪酸,其中含有32%月桂酸、29%棕榈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会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5]。此外,有学者在体外模拟了人体中类胡萝卜素的消化过程,指出类胡萝卜素的消化必须有0.5%~1.0%的脂质参与[23],因而木鳖果中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更高生理活性。 跟多内容请狂戳https://www.360docs.net/doc/c11257596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