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重报告模板

PaperPass检测报告简明打印版

比对结果(相似度):

总 体:29 % (总体相似度是指本地库和网络库的综合比对结果)

本地库:26 % (本地库相似度是指论文与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比对结果)

网络库:15 % (网络库相似度是指论文与互联网资源的比对结果)

编 号:VIP9800B52B9E3C4F0C6

标 题:重庆某摩配加工厂原址场地环境安全风险评估

作 者:肖克

长 度:20434 字符(不计空格)

时 间:2014-5-31 1:11:22

比对库:学术期刊(1990-2013)、学位论文(硕博库1990-2013)、互联网资源查真伪:https://www.360docs.net/doc/c112619713.html,/check.aspx

相似资源列表(学术期刊、学位论文):

1. 相似度:13 % 篇名:《土壤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信息系统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山东科技大学》 2011 作者: 刘丽

2. 相似度:11 % 篇名:《某农药企业污染土壤风险评估、修复研究及实例分析》

来源: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2011 作者: 丁凯

3. 相似度:10 % 篇名:《武汉青江化工场地污染物监测与健康风险评估》

来源: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作者: 周海燕

4. 相似度:8 % 篇名:《安徽省淮南市矿区土壤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估》

来源: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2011 作者: 姚尚和

5. 相似度:7 % 篇名:《典型陆地石油开采区土壤污染物识别方法及应用》

来源:学位论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2012 作者: 王瑶

6. 相似度:7 % 篇名:《加油站的油品渗漏污染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

来源:学位论文 《东华大学》 2012 作者: 葛佳

7. 相似度:6 % 篇名:《我国棕地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来源:学术期刊 《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年8期 作者: 赵岚

8. 相似度:5 % 篇名:《铬污染土壤特性表征与陶粒制备机制》

来源:学位论文 《重庆大学》 2012 作者: 杨威

9. 相似度:5 % 篇名:《工业搬迁遗留场地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长安大学》 2012 作者: 张亦弛

10. 相似度:5 % 篇名:《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期刊 《绿色科技》 2012年5期 作者: 苏爱华

11. 相似度:4 % 篇名:《典型滴滴涕废弃生产场地污染土壤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来源:学术期刊 《土壤学报》 2012年1期 作者: 罗飞等

12. 相似度:4 % 篇名:《四川震毁企业场地健康风险评估实例研究》

13. 相似度:4 % 篇名:《麦庙港-备塘河底泥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学术期刊 《环境保护科学》 2011年4期 作者: 余世清等

14. 相似度:4 % 篇名:《无锡某钢铁厂土壤污染现状及评价》

来源:学术期刊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2年6期 作者: 张强等

15. 相似度:4 % 篇名:《工业遗留场地重金属污染评价》

来源:学术期刊 《中国储运》 2013年4期 作者: 胡浩等

16. 相似度:4 % 篇名:《重金属污染场地再利用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来源:学术期刊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3年4期 作者: 曾纪勇等

17. 相似度:4 % 篇名:《含氰化工废渣的毒性研究及健康风险评价》

来源:学位论文 《重庆大学》 2010 作者: 肖祖菊

18. 相似度:3 % 篇名:《基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青岛市某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目标值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青岛理工大学》 2011 作者: 黄尧

19. 相似度:3 % 篇名:《基于微生物和化学修复的铬渣堆场土壤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学位论文 《中南大学》 2011 作者: 廖映平

20. 相似度:3 % 篇名:《新乡市室外娱乐地、居住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治理》

来源:学位论文 《河南师范大学》 2009 作者: 王玉鸽

21. 相似度:3 % 篇名:《某焦化生产场地典型污染物的垂向分布特征》

来源:学术期刊 《煤炭学报》 2012年7期 作者: 张亦弛等

22. 相似度:2 % 篇名:《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天津大学》 2011 作者: 邢海涛

23. 相似度:2 % 篇名:《实验室测试技术在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来源:学术期刊 《卷宗》 2012年4期 作者: 孙蕾

24. 相似度:2 % 篇名:《有机污染场地环境初步调查与风险评估》

来源:学术期刊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年6期 作者: 张华等

25. 相似度:2 % 篇名:《化工企业搬迁场地环境调查实践与思考》

来源:学术期刊 《环境科学导刊》 2011年6期 作者: 彭晶倩等

……

相似资源列表(互联网):

1. 相似度:8 % 标题:《无标题网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2619713.html,/schhp?hl=zh-CN&as_sdt=219a723bf940fd56513dafd3cb63c8ab

全文简明报告:

1 概述

1.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①调查目的

{ 45 %: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需要, } { 49 %:许多工业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异地迁建等陆续搬迁出城市建成区,原有的工业企业用地被逐步调整为居住用地或

”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导致场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 { 90 %: 因此,有必要在企业终止生产后对场地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对改变用途后可能给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②调查原则

{ 85 %: 1)针对性原则 针对场地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

{ 48 %: 2)规范性原则在调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重庆市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要求的程序和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 } { 56 %: 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

3)可操作性原则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经费等,完整结合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能力和相关人力资源水平, 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本场地主要采用现场实地踏勘、向环保局咨询及查阅资料相结合起来的方法。

1.2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以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厂界内为主,重点调查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史生产基本状况, { 41 %: 确定可能造成场地土壤污染源及污染因子、污染程度等,并对周围区域场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

{ 50 %: 1.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和文件 }

①法律、法规和政策

{ 8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

{ 8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 }

{ 9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 }

{ 9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 }

{ 8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 }

{ 8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

{ 94 %: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

{ 95 %: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环办〔2004〕47号) }

{ 76 %: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

{ 44 %: 《重庆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05年3月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 }

{ 49 %: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2006年7月) }

{ 95 %: 《关于加快实施主城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4]59号) }

{ 72 %: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渝环发[2004]78号) }

{ 77 %: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关停破产搬迁企业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渝环发[2006]59号) }

{ 86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工业原址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8〕208号) }

②标准和导则

{ 9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94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发改委令 第1号,2008年)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385-2007)

{ 94 %: 《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 33-2007) }

{ 94 %: 《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25-1999)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 100 %: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

{ 97 %: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

{ 96 %: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 100 %: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

{ 100 %: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

1.4调查方法

{ 46 %: 本次调查为了进一步明确场地的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等,按《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的要求, } { 58 %: 采取机械钻探和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法, } { 46 %: 采集场地土壤样品,并在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 { 89 %: 结合《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HJ350-2007)的要求, } { 48 %: 确定该场地污染物超标情况,按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污染的程度及场地健康风险值。 }

2 场地概况

2.1 场地环境状况

{ 40 %: 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黄金桥五号,中心经度为: }

106°35′43″,中心纬度为: 29°48′57″,占地20000m2(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约30亩),具体位置见图2.1。 场地环境状况如下:

{ 48 %: 图2.1 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地理位置图 }

①自然环境状况

{ 100 %: 九龙坡,重庆主城核心区之一,面积4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6万(户籍人口83.7万),辖7个街道、11个镇。 } { 100 %: 拥有国家级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3个市级特色园区,是 } { 100 %: 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 { 100 %: 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690.5亿元,人均

GDP达996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60.2亿元。 }

{ 72 %: 九龙坡区是重庆主城区之一,地处重庆市主城区西部,东邻渝中区,南接大渡口区,西连九龙坡区、江津区, } { 57 %: 北毗沙坪坝区,幅员面积431.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6万。 } { 89 %: 九龙坡区拥有国家级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3个市级特色园区, } { 100 %: 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

{ 91 %: 缙云山蜿蜒西部边境,中梁山脉横亘中部,将九龙坡区分成东、西两大部分。 } { 100 %: 中梁山以东以浅丘为主,一般海拔250~450米,多为海拔300米以下的沿江河谷; } { 100 %: 中梁山以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180~400米,多为浅丘平坝。 } { 95 %: 全区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丰富

,雨热同季,日照少,无霜期长。 } { 100 %: 春早多倒春寒,夏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多雾。 } { 100 %: 常年平均气温16℃~18℃,全年无霜期340天左右。 } { 95 %: 桃花溪、磨滩溪、大溪河、梁滩河流经区境。 }

{ 86 %: 九龙坡是重庆工业重镇,汽车摩托车、铝加工、机电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迅速崛起, } { 98 %: 有西南铝、庆铃、格力、隆鑫等百亿级企业,华硕、 ABB、雅马哈等世界500强企业。 } { 92 %: 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杨家坪、石桥铺两大百亿商圈, } 沃尔玛、家乐福等巨头入驻,赛博、佰腾等市场交易中心201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76.30亿元, { 67 %: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578元。 }

、190个合作社、两个社区居委会,现有人口5.7万, } { 100 %: 城镇率占45.4%,人口自然增长率1.3%。 } { 92 %: 距重庆解放碑22公里,距江北国际机场42公里,距朝天门港26公里,距九龙坡区府所在地杨家坪15公里。 }

②场地环境现状

经现场调查,该场地位于白龙路街道旁, 占地面积约30亩,主要由4栋生产厂房、1栋配电房、1栋成品库房和1栋办公楼组成, 具体布局见图2.2。 { 43 %: 生产厂房由铸造车间、喷砂车间、热处理车间、工装模具车间及机加工车间(摩托车粗加工车间、通机车间、汽车及油泵凸轮轴车间)构成。 } 配电房于2004年修建,一共2台变电器。 办公楼位于公司大门旁,一共两层,办公楼前是景观池和花台。 该厂场地除花台外的地表进行了水泥固化,道路地面较干净整洁,水泥硬化层良好。 车间内地面也进行了水泥硬化处理,在车间的车床附近有油污痕迹。

2.2敏感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该场地北面紧邻商业门面楼,外为白龙路; 南面和东面为紧邻居民住房。 西面紧邻一个小酱油厂,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该场地处于城镇中间,周边人口密度较大, 距天赐温泉度假村约1 km,距含谷镇街道约2.5 Km。

2.3场地描述

场地总体情况如下:

①该场地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黄金桥五号,占地面积20000m2(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约合30亩)。 公司于1997年成立,该场地建厂前为农业用地,公司生产汽车配气凸轮轴、重型汽车喷油泵凸轮轴、摩托车发动机及通机凸轮轴, 目前该公司还在进行生产;

图2.2 场地平面布置图

②该企业厂区内主要由生产厂房、成品库房和办公楼组成,具体布局见图2.2。 { 43 %: 生产厂房包括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工装模具车间及机加工车间(摩托车粗加工车间、通机车间、汽车及油泵凸轮轴车间)构成; }

③该厂场地除花台外的地表进行了水泥固化,道路地面较干净整洁,水泥硬化层良好。 车间内地面也进行了水泥硬化处理,在加工车间内的车床附近有油污痕迹;

④该企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主要为热处理车间用水和车间清洁水)和员工的生活用水, 公司内有日处理量为8吨的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废水进入废水回用池再利用。 { 61 %: 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

⑤该企业主要生产过程为机械加工和装配过程,其中机械加工过程产生有噪声,在熔炼及铸造过程中有烟尘产生;

⑥在现场调查中,该公司生产车间有废铁屑、加工废料、废铸造砂等工业废弃物。

2.4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

经现场调查,该厂历史生产活动的基本情况如下:

①生产状况

公司成立于1997年,占地面积20000㎡,员工近400余人,主要生产汽车配气凸轮轴、 { 100 %: 重型汽车喷油泵凸轮轴、摩托车发动机及通机凸轮轴。 }

公司于2001年通过ISO9001: { 59 %: 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7年5月通过TS16949: } { 52 %: 2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建立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 }

{ 90 %: 公司拥有铸造、热处理、工装模具车间及机加工车间, } { 92 %: 拥有数控凸轮磨床、数控外圆磨床、激光打标机、液压机、全自动凸轮测量仪、 } { 80 %: 齿轮测量仪、金相显微镜等数控生产设备、检测设备500余台, } { 59 %: 年产各型凸轮轴1200万支。 } 目前该企业仍在正常生产,具体搬迁时间和地点未定。 经现场调查与询问厂区负责人,主要原辅材料具体见表2.1。

{ 58 %: 表2.1 企业基本情况及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量表 }

{ 67 %: 序号名称计量单位数量备注 }

145#钢吨/年55原辅材料

2碳结构钢吨/年70原辅材料

320铬锰钢吨/年65原辅材料

{ 44 %: 4球铁吨/年140原辅材料 }

5铸铁吨/年130原辅材料

{ 44 %: 6合金钢吨/年16原辅材料 }

7防锈油吨/年9原辅材料

{ 44 %: 8切削油吨/年6原辅材料 }

9水吨/年3000原辅材料

{ 44 %: 10铸造砂吨/年475原辅材料 }

{ 41 %: 11凸轮轴万支/年1200产品 }

该厂主要生产汽车配气凸轮轴、重型汽车喷油泵凸轮轴、摩托车发动机及通机凸轮轴组件, 主要生产工艺为在铸造车间铸造、造型、浇铸、淬火,然后到砂磨室砂磨、抛丸室抛丸接着成型, { 41 %: 成型后再进行机加工,最后经检查合格后包装入库。 } 淬火主要工艺为: 淬火设备(线圈)升温加热、清水淬火、渗碳磷化,其中渗碳磷化过程在企业外进行; 机加工主要过程为: 对金属毛坯进行粗车、精车,然后进行粗铣粗磨,再进行精铣精磨。 主要的工艺流程见图2.3。

⑴铸造工艺

⑵机加工工艺

⑶淬火工艺

{ 76 %: 图2.3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

{ 64 %: ③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保治理设施情况 }

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资料,该场地主要污染源为生产废渣(废铁屑,废砂)、生产废水、噪声和油滴落。 废铁屑和噪声主要为铸造、机加工过程产生,公司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铁屑进行回收利用; { 53 %: 废水主要为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和车间清洁水;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为防锈油和切削油滴落在车间地面上,公司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都进行了回收利用。 { 50 %: 具体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工艺见图2.3和表2.2。 }

表2.2污染物产生及处置

{ 48 %: 序号名称计量单位数量处理办法 }

1废铁屑吨/年80回收利用

2废砂吨/年300外运处理

3废油吨/年0.3 回收利用

{ 51 %: 4水吨/年2000 处理站处理 }

该厂生产规模小,主要污染源为生产废渣(废铁屑,废砂)、生产废水、噪声和机油滴落。 该厂的噪声和废铁屑来源是在铸造、机加工过程产生,公司对这些废铁屑进行了回收循环利用, { 41 %: 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和生活垃圾由重庆东征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进行清运。 } 废水主要为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职工生活污水和车间清洁水,废水经过处理站处理后排废水回用池,再利用。 生产过程中的废油包括给凸轮轴喷防锈时用的防锈油和切割金属时使用切削油的废油,公司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都进行了回收利用。

{ 43 %: ④主要化学危险品、危险废物使用及贮存情况 }

根据现场调查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防锈油和切削油, { 42 %: 防锈油年使用

牛脂二胺、 } { 90 %: 松香胺、单油酸酯、聚乙二醇二油酸酯、聚乙二醇二硬脂酸酯、油酰基肌氨酸及其胺盐、 } { 94 %: 酰胺咪唑啉、苯并三唑、烷基磷酸酯。 } { 52 %: 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有脂肪油、脂肪酸、酯类、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 { 52 %: 磷酸三甲酚酯、磷酸三乙酯、石油磺酸盐、十二烯基丁二酸、 } { 63 %: 二叔丁基对甲酚、胺系抗氧剂、二甲基硅油、聚烷基丙烯酸酯等。 } 公司储存有防锈油和切削油各1吨,存放在油料库房。

{ 56 %: ⑤变压器、电容器使用情况调查 }

根据现场调查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有两间配电房,配电房是2000年修建的,分别为重庆源通电器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S11- MR530和由长江电器设备实业公司制造100 KVA变压器材台。 { 50 %: 经查询该变压器不含多氯联苯。 }

{ 46 %: ⑥厂区放、辐射源使用情况 }

该企业场址内未使用和存放辐射物质。

2.5相邻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该场地北面紧邻商业门面楼,外为白龙路; 南面和东面为紧邻居民住房。 西面间隔约5m为小酱油厂,该厂为手工作坊式生产酱油,生产原料豆类和谷类粮食,对相邻场地的土壤环境风险较小。 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该场地处于城镇中间,周边人口密度较大,距天赐温泉度假村约1km,距含谷镇街道约2.5Km。

3工作计划方案

3.1采样方案

①监测布点

{ 48 %: 根据《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的布点原则,该场地存在的污染区域为机加工车间、钳工车间、} 压铸室、箱体车间、熔炼处、成品库房、毛坯库房、非标件制作室、钝化室及打磨室等部位。 该场地主要由两栋楼构成,生产区域集中的特点,监测布点采用专家判断功能区布点法, 在污染区域功能区布点,一共布设16个监测采样点位,即机加工车间布设3个采样点, { 42 %: 钳工车间布设2个采样点,压铸室布设2个采样点,箱体车间、熔炼处、 } 成品库房、毛坯库房、非标件制作室、钝化室及打磨室各布设1个采样点。 { 67 %: 具体监测采样布点见图3.1、表3.1。 }

表3.1采样点统计表

{ 60 %: 序号采样位置点位数监测项目 }

1摩托车粗加工车间1pH、Pb、 Hg、Zn、Cr、Cu、Ni、总石油烃

2退火车间1

3铸造车间1

4摩托车精加工车间1

5污水处理站1

6汽车、油泵凸轮车间2

7模具车间1

8油料库房1

9通机车间2

10过滤池4

11成品库房1

②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的确定采用两步法实施,首先初步确定采样深度为1.5~2m,其次,在采样挖掘时,根据现场开挖情况,尽量将深度包涵被污染的土壤。 若采样过程碰到了原岩石层或地下水,将停止向下采样。 采样时,需将原地面表层由于目前厂房拆毁形成的混凝土块、砖块等建筑废物清理出钻探区域,如果没有新形成的建筑废物,则不用清理。

③采样方法

{ 50 %: 采用机械钻探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样。 }

3.1厂区布局及采样布点图

④运输与保存

{ 46 %: 采样过程中,使用的样品容器有不同的规格,部分需要添加保护试剂。 } 根据检测参数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样品容器,具体如表3.2:

表3.2 样品容器与保存

{ 42 %: 分析参数样品容器容量保存/保护剂保存时间 }

金属

总金属P, G--4℃低温保存6个月

物理性质

含水率P, G---

有机类

VOC/BTEX/

TPH-GROG-TLC-4℃低温保存14天

TPH-DRO/

G-TLC-4℃低温保存7天内萃取,

40天内分析

注:

P = 塑料(聚乙烯) G = 玻璃

P(A) =塑料(经酸洗) G(A) = 玻璃(经酸洗)

G-TLC = 棕色玻璃瓶(含聚四氟乙烯内衬的瓶盖)

样品采集后,用柔软的缓冲保护包装物套在样品瓶外,放入装有冰块的保温箱内,以防样品瓶在运输途中破碎, { 51 %: 样品须在采集后2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运输过程中须保证4℃低温保存。 }

样品送达实验室后,将存放于实验室专用的冷库中,并按照标准有效保存时间可对来样进行复测。

3.2分析检测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和现场调查,场地上主要存在金属和矿物油类污染,现对污染因子重金属、总石油烃等进行分析测试。

本次评估在采样、制样、分析测试以评估标准主要执行以下标准:

采样方法: { 78 %: 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采样部分规定的方法实施。 }

制样方法: { 73 %: 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样品制备部分规定的方法实施。 } 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风干、样品研磨、过筛等。

监测方法和仪器: { 81 %: 按照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标准方法进行。 }

{ 92 %: 《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50-2007)A、B级标准。 }

{ 42 %: 表3.3 分析方法及评估标准 单位: } mg/kg

序号级别

{ 55 %: 项目评估标准监测依据分析方法最低检测限 }

A级B级

{ 61 %: 1锌2001500USEPA 602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0.1 }

{ 63 %: 2铅140600USEPA 602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0.1 }

3汞1.550GB/T17136-1997冷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0.01

{ 46 %: 4镍502400USEPA 602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0.1 }

{ 64 %: 5铜63600USEPA 602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0.1 }

{ 61 %: 6铬190610USEPA 602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0.1 }

7总石油烃10005000USEPA 8260C

USEPA 8015C气相色谱质谱法50

8pHGB/T15555.1-95USEPA 9045D

注: { 76 %: 由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HJ350-2007)中无关于总石油烃的 B级标准, } { 40 %: 因此评估的总石油烃修复行动值(即 B级标准)参考荷兰标准(5000 mg/ kg)。 }

4 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4.1现场探测方法和程序

现场探测主要是确定场地的污染因子,结合场地风险识别的结果综合确定最终的检测因子。

采样前的准备: { 80 %: 现场采样准备的材料和设备包括: } 定位仪器; 现场探测设备; 调查信息记录装备; 土壤和地下水取样设备; 样品的保存装置; 安全防护装备等。

定位和探测: { 79 %: 采用卷尺、GPS卫星定位仪等工具在现场确定采样点的具体位置和地面标高,并在图中标出。 } { 96 %: 采用金属探测器或探地雷达等设备探测地下障碍物,确保采样位置避开地下电缆、管线、沟、槽等地下障碍物。 }

境质量评价标准( } { 52 %: 暂行)》( HJ350-2007)对列有机污染物采用色谱法进行普查。 } 此外,一些生产工艺中确认使用的危害性较大而相关标准中又没有列出的有毒有害物质,亦应进行监测。

重金属污染物: { 53 %: 当不能确定具体的重金属污染物时, } 采用便携式 XRF设备进行现场筛查,检测结果上限值(均值+3倍样本标准差)明显低于 A标准值的重金属, 不再作为监测因子。

4.2 采样方法和程序

①)根据现场调查,该场地部分区域混凝土覆盖区,难以直接用土钻等取样,因此采样用土孔钻探技术和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法;

②将原地面表层混凝土挖开,挖出地层剖面,直到指定深度,挖出的土壤要让工作人员安全进出,进行采样与观察;

③采样时,需要人工用土铲铲出新鲜剖面后,再进行观察和取样;

④采样深度的确定采用两步法实施,首先初步确定采样深度为2m,在采样挖掘时,根据现场开挖情况,尽量将深度包涵被污染的土壤。 将原地面表层由于目前厂房拆毁形成的混凝土块、砖块等建筑废物清理出钻探区域

,如果没有新形成的建筑废物,则不用清理。

⑤对场地部分人工回填的区域,可采取以下方法:

原地层中有碎石、混凝土块、砖块等建筑垃圾,手动的土钻无法钻进,则采用人工在钻探区开挖出地层剖面, 直到指定的深度,挖出的土坑要可以让工作人员安全进出,进行采样和观察; { 41 %: 在土钻可以钻进的情况下,如果深度需要增加,则使用土钻继续钻进。 }

如果底层可以用土钻直接钻进,则用土钻直接钻孔,直到指定深度。 土钻钻头直径为50毫米,钻头、钻杆为钢制,钻杆可以延长至3米。

如果在钻孔或挖孔过程中,达到地下水层或岩石层,则停止钻孔。

对于用挖出的地层剖面,需要人工用土铲铲出新鲜剖面后,再进行观察和取样。 土铲、钻头、钻杆在重新钻孔前,需要用自来水清洗。

{ 45 %: 在每个土孔处用卫星定位仪标定土孔的经纬度。 } 对于土钻形成的土孔,每隔0.2米取样观察土壤的组成类型、密实程度、湿度和颜色,并特别注意是否有异样的污渍或异味存在。 对于挖掘机挖成的土孔,则连续观察土壤的组成类型、密实程度、湿度和颜色,并特别注意是否有异样的污渍或异味存在。

{ 44 %: ⑥土壤样品在土孔中获得,土壤取样原则如下: }

1)土壤取样时,采样人员均带上一次性的PE(聚乙烯)手套,每个土样取样前均更换新的手套。

2)一般情况下,在土孔每隔0.5米处取一个土样,并根据是否有异样的污渍或异味存在而确定取样部位。

{ 48 %: 3)每个土壤样品采样分量控制样品湿重约为1kg。 }

4)将被选中送检的土样立即装入事先准备好的、贴有标签的土壤专用玻璃瓶中,密封后放入现场的低温保存箱中。

5)准备土壤样品采集与送检联单,将封装好的样品立即送往检测单位。

4.3 实验室分析

{ 61 %: 采集的样品由SGS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实验室分析。 }

4.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①采样过程质量保证

为保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获得土壤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在采样全过程实施了质量控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41 %: 在采样前,制定了详细的采样方案,在采样过程中认真按照采样方案进行操作。 }

{ 45 %: 对采样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采样时由3人在场进行操作。 }

{ 56 %: 采样工具、设备所用材质和待采的物质没有任何反应,不会使待采污染物分层和损失。 } 为避免样品间的接触与相互污染,在采样前、后,依照需求,彻底清洗采样系统各零部件。

因样品主要为无机物和部分有机物构成,为保证样品运输过程中不变质,采用容量1L带自封口玻璃样品瓶盛装渣样。

{ 82 %: 样品盛入如容器后,在容器壁上贴上标签。 } 标签内容包括: 样品名称及编号; 产生单位;

采样部位; 采样日期; 采样人等。

{ 53 %: 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破损、浸湿和污染。 }

{ 41 %: 采样时对每个采样点必须拍摄位置、环境状况、采样点位和采样过程照片。 }

{ 61 %: 采样记录填写完整,保存完好。 }

采样记录和报告: { 47 %: 采样记录包括土壤样品的名称、来源、数量、性状、包装、贮存、处置、环境、编号、份样量、份样数、采样点、采样法、采样日期、采样人等信息。 }

②监测单位

{ 68 %: 本次土壤样品监测分析委托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86 %: ③严格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 42 %: 监测的各个环境(即布点、样品采集、贮存、运输、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

④设备校核

{ 42 %: 仪器设备、计量仪器均按规定周期送检、在检定合格有效期内使用。 }

⑤监测质量控制

具体要求:

1) 仪器/设备

{ 41 %: 在采样前必须对相关设备、仪器进行校准,并保留校准记录; } { 80 %: 实验室设备信息见附件 }

设备、仪器使用时,必须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采集设备清洗衣空白样以评估采样设备造成的交叉污染;

2) 样品

样品瓶

样品瓶由指定的实验室提供,事先已消毒、预处理或预先加入保护试剂(按分析参数要求选择加入),贴有标签,并有适量的备用样品瓶;

样品瓶上标签的填写要求是不定期要清楚可辨;

样品瓶外要有柔软的缓冲保护包装物,以免运输过程中破碎;

样品运输与保存

样品要保存在装有冰块的保温箱中(4℃低温保存);

保证采样后要按时送达室验室进行相关参数分析检测;

COC单须跟随样品一起送至实验室,确保样品的有效跟踪;

样品送达实验室后,将存放于实验室专用的冷库中,并按参照表4.1所示有效保存时间内可对来样进行复测。

3)分析质量控制

{ 41 %: 为了确保分析质量,场地采样须有一个运输空白样(TB),以及部分现场平行样品; }

{ 58 %: 对于实验室分析,每批样品会进行以下质量控制分析: }

试剂空白(RB)

标线核查(CC)

方法空白(MB)

实验室空白样(LCS)

平行样品(SD)

{ 64 %: 基质加标/基质加标平行(MS/MSD) }

表4.1质量控制分析表

{ 49 %: 质控类型 目的 有效控制目标 }

{ 46 %: RB 表明试剂本身没有污染所有目标化合物低于检出限 }

CC 表明标准曲线呈线性 70~130%

{ 43 %: MB 表明方法及设备没有污染所有目标化合物低于检出限 }

LCS 表明实验操作本身无误 根据质控图

DUP 表明实验操作的可重复性 相对百分差异≤35%

MS/MSD 表明样品本身对结果没有影响及可重复性 相对百分差异≤35%

5 结果和评价

5.1场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该场地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黄金桥五号,地层土壤属泥页岩,该岩层稳定性好,无滑坡、断裂、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稳定。 { 43 %: 该工业园区块地下水不发育,经开挖达2米多,未见地下水。 }

5.2分析检测结果

根据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SGS公司)的监测报告,pH值、总石油烃、重金属的检测结果见表5.1。

{ 55 %: 表5.1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检测结果 }

受检单位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送检时间2014年4月10日 项目

样品铬

mg/Kg汞

mg/Kg锌

mg/Kg铅

mg/Kg镍

mg/Kg铜

mg/KgpH总石油烃

mg/Kg

1#-1.3m1940.0911492.931.4241.17.463

2#-0.3m105.50.0315519.030.835.98.0530

2#-1.2m900.0310519.833.364.07.9400

3#-1.5m202.20.0358.614.329.9224.38.439

4#-0.3m2650.4483.738.231.286.38.260.3

4#-1.3m223.50.0751.617.629.582.08.1151.8

5#-0.3m92.90.0565.522.130.713.68.0990.6

5#-1.7m38.80.0369.122.733.322.57.9345

6#-0.3m143.40.1210553.333.453.08.1224

6#-1.6m128.50.1968.556.429.652.28.1 219

7#-1.1m42.50.0416841.835.234.48.1745

8#-1.0m34.30.0972.54633.635.68.2196

9#-1.2m32.50.1115310734.043.07.9401

10#-0.3m30.40.3174.036.124.444.48.3600

10#-1.0m34.10.0660.918.430.424.08.5 560

11#-1.0m43.70.0678.428.338.725.78.4360

12#-1.1m247.60.6098.827.686.396.78.6529

13#-1.5m240.80.0472.422.596.8145.58.5234

14#-1.3m33.50.4679.6134132.838.38.2744

15#-0.5m39.10.0683.327.4134.524.78.3354

15#-1.7m31.80.0566.420.5130.646.68.2220

16#-1.0m23.40.0234.317.520.423.97.9745

检出限0.10.010.50.10.10.150

5.3结果分析和评价

5.3.1评价标准

{ 76 %: 执行《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50-2007)A、B级标准,标准值见表5.2。 } { 57 %: 表5.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部分) 单位: } mg/kg

序号 级别

项目 A级 B级

1 铬190610

2 汞1.550

3 锌2001500

4 铅140600

5 镍502400

6 铜63600

7 总石油烃10005000

注: { 76 %: 由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HJ350-2007)中无关于总石油烃的 B级标准, } { 43 %: 因此评估的总石油烃 B级标准参考荷兰标准(5000 mg/ kg)。 }

5.3.2检测结果分析

①评价模式

{ 50 %: 对检测结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逐一计算场地土壤中各分析项目的污染指数,以确定污染程度。} 污染指数计算式为:

式中: { 54 %: Sij——场地中j#监测点i污染物的污染指数,为无量纲的量; }

{ 49 %: Cij——场地中j#监测点i污染物的实测含量; }

C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当,表示未受污染; { 59 %: ,表示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Sij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

②结果分析

对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责任公司的6个监测点的15个样品的各因子浓度检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5.3。

{ 46 %: 表5.3 监测因子浓度统计分析表 }

{ 53 %: 因子有效值数量(个)均值 }

(mg/Kg)最大值

(mg/Kg)最小值

(mg/Kg)中位值

(mg/Kg)AB

总铬22105.326523.446.5190610

锌22 87.116834.383.72001500

铅22 40.213414.338.2140600

镍22 50.5134.520.433.9502400

铜22 66.3241.113.648.263600

PH22 8.18.67.47.9

总石油烃22406.6990.639560.510005000

{ 77 %: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HJ350-2007)对照, } { 61 %: 其中,部分点位样品的镍、铜和铬三个因子含量超出了《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350-2007)A级标准值, } 但是没超过 B级标准值。 具体分析如下:

1)pH值分析

{ 62 %: 所有采样位点的土壤 pH值均在7~9之间,根据 GB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 { 40 %: 该土样并没有达到≥12.5或≤2.0的筛选值,不属于腐蚀性危险废物。 }

{ 59 %: 2)石油烃、汞、锌、铅含量分析 }

{ 59 %: 根据《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350-2007) A、 B级标准,总石油烃含量的标准值分别为1000 mg/ kg和5000 mg/ kg, } 汞含量的标准值为 A级1.5 mg/ kg和 B级50 mg/ kg,锌含量的标准值分别为 A级200 mg/ kg和 B级1500 mg/ kg, 铅含量的标准值为 A级140 mg/ kg和 B级600 mg/ kg。 采用单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到在该场地上采集的样品中,以上这几种污染因子都没有超标,都在标准限值以下。

汞表面张力大,溅落地面后即形成很小的小水珠,并且可被泥土、地面缝隙、衣物吸附,增加蒸发表面积,可在空气中形成二次汞源。 { 93 %: 金属汞主要以蒸汽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吸收率可达70%以上。 } { 82 %:急性汞中毒可发生化学性肺炎伴有发绀、气促、肺水肿等。 } { 54 %: 慢性汞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其中三大典型症状为: } 易兴奋、口腔炎、震颤。

3)镍含量分析

{ 59 %: 根据《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50-2007)A、B级标准,镍含量的标准值分别为

50mg/kg和2400mg/kg。 } { 46 %: 采用单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具体超标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5.4。 }

{ 52 %: 表5.4 镍含量监测结果分析表 }

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