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最重要的文学家,本名夏目金之助。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门》等。作品多以细腻的心理分析,刻画知识阶层精神上的孤独和彷徨,提示出现代人的乖谬命运。

《三四郎》是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写于1908年,与《其后》和《门》构成了爱情三部曲。主人公小川三四郎从熊本的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东京的大学。来到东京这个与他以前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后,在现代文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下,他彷徨迷茫,不知所措。他被三种世界同时包围,一是故乡熊本,二是野野宫和广田老师所在的学问的世界,三是浮华世界。三四郎越来越被他暗恋的对象——美弥子所在的浮华世界所吸引。三四郎对美弥子一往情深,可美弥子的态度却暧昧含糊。她数次向三四郎提过“迷途的羔羊”这一词语,却最终与哥哥的朋友结婚。平凡的青年人在与大都市形形色色的人的交流中,也慢慢得到成长。

作者简介

《三四郎》主要内容包括:三四郎面对着三个世界。一个在远方,就是与次郎所说的,有着明治十五年以前的风味,一切平平稳稳,然而一切也都朦朦胧胧。当然,回那儿去是很简单的事,想回去的话马上就能回去。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三四郎是不想回去的。换言之,那儿就像是一处后退的落脚点。三四郎把卸脱下来的“过去”封在这个落脚点里。

这第二个世界里,有生着青苔的砖瓦建造的房子;有宽大的阅览室,大得从这一头看不清那一头的人的脸。书籍摞得很高,不用梯子的话,书很难够得着。由于翻破了书页,加上手指的油污,书籍发黑;金色的字迹发亮。羊皮封面,牛皮封面,有两百年历史的纸张,以及所有的东西上都积着灰尘。这是一些历时二三十年才很不容易积成的宝贵灰尘,是战胜了静谧的岁月的静谧的灰尘。

第三个世界宛如光灿的春天在荡漾。有电灯,有银质匙,有欢声,有笑语,有杯里直冒泡沫的香槟酒,有出类拔萃的美丽的女子。

《虞美人草》主要内容: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刚从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久。人们对西洋文化极为崇拜,青年男女大呼思想解放,尤其是上流阶层,几乎都以西式文化为潮流,促生了一批思想先进、行事独特的年轻人。

外交官的女儿藤尾,自小便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学识出众、谈吐优雅。父亲死后,为了从藤尾同父异母的哥哥手中夺取遗产,母亲催她成婚。然而,藤尾对父亲生前所定的婚姻并不满意,与举止粗鲁的未婚夫相比,她更愿与一个虽然贫困却拥有极高荣誉的诗人交往。她放任自己去幻想与诗人的未来,享受与学识渊博的诗人之间高雅的交往,沉迷在诗人为自己而倾倒的虚荣感之中。但是她并未料到这一切都是假象,诗人看中的其实只是她的财产和美貌,甚至他早就有了未婚妻。得知真相的藤尾内心如烈火焚烧一般,虚荣与骄傲形同毒药让她无法回头。藤尾最终自杀了,而身边人仍要继续着悲喜交杂的人生剧。

《虞美人草》:日本最伟大的作家夏目漱石多年来饱受争议却永不褪色的成名巨著,村上春树最心仪的文学经典《阴阳师》译者茂吕美耶倾力译著,唯一中文译本首度登陆中国。

媒体推荐

夏目漱石的伟大,不只是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多的是因为蕴含在其文字中的、能动摇灵魂阴暗面的那股力量。

——村上春树

夏目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他是我最爱的作者,当世无与匹者。

——鲁迅

《后来的事》内容简介:你看看大家的言行,基本上是愚蠢的,除了自己的事和自己眼前的事之外,脑子里什么也不想。因为劳顿使他们无法思想。精神困惫和身体衰弱,不幸同时降临,而且道德的败坏也接踵而至。为了生活而劳动,就不是为了劳动而劳动。换句话说就是:为吃饭活命而干的职业,很难有什么诚实可言。

自己为什么不能早点儿回到这“自然”中去呢?为什么一开始就同这“自然”相对抗呢,代助在雨中、在百合花香中、在重现的昔日情景中,找到了纯真无邪的和平的生命。这生命的里里外外不存在欲念、不存在得失、不存在压抑自身道德的成见,这生命像行云流水那样自由自在。一切都是幸福的,所以一切都是美好的。

《使者》由《朋友》、《哥哥》、《回来之后》、《烦恼》四部分构成。《使者》通过描写一名正直博学、勤于思考,却又自我、孤寂、敏感的学者“一郎”,以及因其性格而造成的家人、妻子间的种种矛盾不和,反映出近代知识分子的苦痛。

《使者》是夏目漱石“后期三部曲”的第二部,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夏目漱石译者:张正立

夏目漱石,本名金之助,是日本著名小说家、评论家。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心》等,有“国民大作家”的美誉。夏目漱石在日本家喻户晓,其肖像被1984-2004年间的日本一千日元纸币采为头像图案。

《哥儿》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一个不谙世故、坦率正真的鲁莽哥儿踏入社会后同周围俗物展开的种种戏剧性冲突,辛辣而巧妙地讽刺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鞭挞了卑鄙、权术和虚伪,赞美了正义、直率和纯真。行文流畅,节奏明快,形象鲜明。

《门》内容简介:也就是说,除了给他们提供日常必需用品,他俩几乎体会不到社会的存在。对他俩说来,绝不可少的东西例是相依为命地生活着,而在相依为命这一点上,他俩还是遂心如意的。他俩是怀着身居深山的心境,寄居存大城市里的。夫妇俩的生活无从得到向外伸展的余地,才向内愈扎愈深,深度增加了,广度也就失去了。六年来,他俩不求同世人轻易进行交涉,却把这六年时间全部花在体察夫妇之间的胸臆上了。两人的命脉已在不知不觉中互相渗透。在人们看来,他们两个人还是两个人,但他他们自己看来,则不啻是道义上不可分割的单一有机体。把两人的精神连合起来的神经系统,包括神经术梢,已经浑然成为一体。

《春分之后》是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12年。描写了自我意识强烈的男人与天真烂漫的堂妹之间的感情纠葛,采用集合若干小短篇的方式写就的长篇小说,延续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探讨。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12年。描写了自我意识强烈的男人与天真烂漫的堂妹之间的感情纠葛,采用集合若干小短篇的方式写就的长篇小说,延续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探讨。

心(日汉对照全译本)》内容简介: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

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

编辑推荐

《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系列:心(日汉对照全译本)》编辑推荐:1.一场关于人性的戏剧演绎,人性深处的原始悲怆,令人沉思和震撼。2.日本近代文坛巨匠、一代文豪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之一。3.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简洁自然,伏笔纵横交错、悬念迭见。通过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死亡的震撼力,加以与社会、宗教、伦理和道德等问题穿插、结合,将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使人感觉有血有肉,真实可信。4.名家之作,名家译注,中日对照,注释详尽,页码标识,方便阅读,名著典藏!名著名家名译,日本文学经典读本,世界文学畅销珍藏本,权威版本,编校精良,触摸世界文学殿堂中的最高峰!

名人推荐

研究人类心理的人员一定要读一读这部小说。

——夏目漱石

我向希望认清自己心灵的人们推荐这部已认清了人的心灵的作品。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真是一个最像人的人。今世有许多人外貌是人,而实际很不像人,倒像一架机器。这架机器里装满着苦痛、愤怒、叫嚣、哭泣等力量,随时可以应用。即所谓“冰炭满怀抱”也。他们非但不觉得吃不消,并且认为做人应当如此,不,做机器应当如此。

——丰子恺

政治论文 冯立鹏

罗亭人物形象分析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一选题依据 罗亭这一艺术形象因为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使人们对他的认识也是说法不一。他并不是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一个具有理性主义思想的启蒙者和实践者,他信仰科学知识,反对否定主义和主观主义,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追求美好的爱情。因为当时俄国社会落后,注定他成为追求事业的失败者。笔者认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年轻知识分子渴望改变社会而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和敢于实践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目的在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全面细致的总结概括多余人罗亭复杂的人物形象,分析其“多余性”本质。从罗亭自身内在性格入手研究多余人罗亭形象的本质内涵及其身上值得认可学习的地方,探究该形象的矛盾性以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当时的俄国是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是罗亭用他勇敢崇高的号召和充满激情的言论点燃人们的心灵,他的话在平民知识分子巴西斯托夫心里播下许多奋进和希望的种子,他追求真理,坚持信仰,相信科学,渴望自由,热爱生活。深入的挖掘罗亭身上的优点,在当今个人理想迷茫,社会奉献精神匮乏的年代,对广大青年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三文献综述 从国内外主要文章对小说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肯定罗亭多余人的形象,认为罗亭对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成长所具有的启蒙意义,这就为“多余人”向“新人”的转变架起了一座桥梁。对当时俄国杜会的发晨、进步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徐美仙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罗亭>中的“多余人”形象分析》,赵斌宇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罗亭》等文。 ⒉完善罗亭多余人的形象,揭示他独特的文化个性和精神实质。如朱鸣磊的《崇高的悲剧精神:罗亭形象的本质内涵》,王玉宝的《现代性视野中的“多余人”形象—以<罗亭>为例》,葛灿红的《罗亭: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悲剧》等文。 3.从爱情心理来分析罗亭形象,如邓江祁的《试析罗亭的爱情心理特点》,胡鸣远的《爱与启蒙之间—<罗亭>中的爱情解读》等文。 4.深受屠格涅夫影响的郁达夫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很透彻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系列“沉沦”的“零余者”形象,从而成为中国多余人画廊的奠基者。如郁达夫的《沉沦》、《南迁》等。至此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论证和研究。 5.将《罗亭》与外国其他作家比较分析多余人形象,如杨梅的《夏目漱石后三部曲中“多余人”形象》指出多余人形象正不断的演变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综上所述可知本课题主要是在国内外关于《罗亭》中的“多余人”形象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补充和撰稿的,有继承也有创新。既肯定了罗亭“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空谈家等形象,又完善既有的罗亭多余人形象。本课题主要是从罗亭“多余人”形象矛盾性着手分析主人公罗亭的形象,展现罗亭的内在性格特征及其本质内涵,又通过比较分析罗亭的形象和“多余人”形象,展现多余人形象的文化本质,最终揭示了多余人罗亭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着跨时代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 四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罗亭这一艺术形象的丰富思想内涵的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对当代青年人的启示。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

《心》读后感 我曾经在图书馆找日文辅导书的时候,无意间瞄到了夏目漱石的《心》这本书,我被心这个词吸引,开始拜读这位名人的作品。借助书后的中文翻译对照,我完成了对这篇巨著的阅读。 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以及被成为“先生”的另一个角色。从一开始作者便把“我”与“先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大学生的“我”对于“先生”独到的思想,独到的行为方式不仅赞赏且佩服,并常常到“先生家”与其产生思想上的碰撞,而在这一过程中“我”经历了父亲的死,“先生”的自杀,并了解了“先生”的过去。“先生”在被自己的叔叔骗走了父母的遗产之后对人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并远走他乡独自在东京生活。在这期间喜欢上了房东的女儿,但却因过去的阴影,让“先生”不敢肯定自己对她的喜爱。而当出现了同样喜欢小姐的“K先生”后“先生”感觉到了危机,他抓住了“K先生”的弱点抢先向房东提亲了,虽然最后他与小姐结为夫妇,但“K先生”却自杀了。从此“先生”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空间里,并且不怎么与人交流。他活在寂寞与孤独中,对于“K先生”的死他很自责,最后他也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心理小说,在这里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与世故,在巨大利益的面前所有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有可能化为乌有,而更可怕的是你却不知道这样的人什么时候会从好人变成坏人。小说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压抑苦涩、厌世悲观等灰色基调的画卷。 小说一开始“先生”便常常与“我”谈论到人性的问题。“我”虽然觉得“先生”有满脑的伟大的思想,但他却不想把这些公诸于世,并且常会在不经意间说出一些让“我”觉得无法理解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与先生的过往有关的。“先生”曾经说过“我被人欺骗过,而且是骨肉至亲欺骗的。我决不会忘记。他们在我父亲面前装作好人,父亲刚闭眼就变成了不可饶恕的没有良心的坏蛋。他们家给我的屈辱与损害,我从孩子时起一直背负到今天,大概要背负到死吧。这时我至死也不会忘记的。但是我又不能去报仇,说起来,我现在要做的是超出个人的仇恨。我不仅憎恶他们,而且憎恶一切他们所代表的人,这样的人太多了。”人性本善,但是金钱却经常蒙蔽我们的双眼,就像先生这样被自己的骨肉至亲欺骗也是常有的。人都是虚伪的动物,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每个人都把自己伪装起来了,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想伸出自己的魔爪,于是在美丽的微笑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但是在这糖衣炮弹下你却无法分辨这到底是真是假,就像“先生”所说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候从好人变成坏人。而在经历了巨大变故之后人往往会变得沉默和不信任,就像“先生”那样。每看到一个笑脸都要怀疑这背后的真实性,让自己宁愿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也不愿意与人过多的接触,并且再也没有办法真诚的接受所谓的关心与爱护,或者就必须在即将失去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更有可能会做出另自己终身遗憾的事情。人或许都是脆弱的,我们都太容易受伤,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但有的时候当这奢求已久的关怀到来时你已经失去了接受它的能力了。 小说中“K先生”和“先生”最后是以自杀收场。他们同时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但却是“先生”使诈先行一步向房东提亲了。得知真相的“K先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于是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从此“先生”活在了永远的自责里,虽然他成功迎娶了小姐,但他却永远觉得自己是卑鄙的、可恶的。当初是的他是如此的憎恨欺骗,是欺骗让他一无所有并且必须得远走他乡,但现在的自己却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朋友,这让他对人、对社会产生了厌恶,他把自己封闭了,他的性情大变,他的内心除了自责就是孤独。他每个月去给“K先生”扫墓,但这却仍然无法让他摆脱心里的阴影,并且这些事情又都是无法跟妻子启齿的,最后“先生”也自杀了。这是深受明治精神影响的知识分子的悲哀。 小说发表在1914年,作者以强烈的批判的笔触直指专制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反复的阅读才明白为什么本书会取名为“心”被欺骗之后的苦闷和无所适从,而欺骗别人之后的自责和孤独,还有那看不见的未来,都在心里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先生”在遗书中讲述到自己的孤独与绝望:“我是孤寂的,我常常感到好像跟任何方面的联系都被切断了,在这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住着似的。”作者在此也写出了人性深处的原始悲怆,令人沉思和震撼。

名著导读《我是猫》阅读练习及答案(推荐文档)

名著导读《我是猫》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介绍】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1905年1月,时年38岁的夏目漱石以《我是猫》一举成名,获得丰厚赞誉,被认为是竖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在日本,享有了“国民作家”的美誉。 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代表作有《我是猫》《心》等。 【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这部作品小说通过猫的视觉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 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 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 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小说大量引用了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处处闪射着机智和文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作品语言则典俚合炉,雅俗共赏,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住惊叹。

小说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以一位穷老师家的猫为主人公,通过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以及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讽刺,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他发财致富的“秘诀”是“要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把鼻子、眼睛都盯在钞票上”,“只要能赚钱,什么事也干得出来”,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金田依仗自己的财势,成为社会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财大气粗,仗势压人。主人公苦沙弥安贫、正直,教书十年与他素不相识,只是慢待了他的老婆,他便兴师动众三番四次进行打击,致使苦沙弥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买通的落云馆的顽童搞得苦沙弥坐卧不宁,他却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家伙……不久将来,总会投降的呢。”一副奸诈、凶狠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了。所以,连“猫”也觉得金田是“最坏的人类”。 【人物形象】 苦沙弥: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性格倔强,自命清高,鄙视世俗,不与败坏的社会时尚同流合污,但又软弱无能,不谙世道。 迷亭:美学者,机敏多智,风趣幽默,锋芒毕露,玩世不恭。 水岛寒月:理学士,正直善良,不慕权贵。 越智东风:新体诗人,正直。 独仙:哲学家,宣扬心的修行,大彻大悟。 金田:实业家,傲慢,势利。 鼻子:金田的妻子。傲慢,势利。

夏目漱石对鲁迅的影响

Vol.33No.11 Nov.2012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鲁迅与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生活因缘以及两人在作品风格上的相似,早就为中日两国的文学研究所注目。鲁迅弃医从文之后,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就是夏目漱石。本文旨在尝试寻找鲁迅注意欣赏夏目漱石作品的内在思想原因,结合夏目漱石富有讽刺精神的文学和时代背景,以及鲁迅借鉴和光大这种精神的文学成就,发掘夏目漱石对鲁迅的影响因素,及鲁迅对夏目漱石的突破,以此来对比中日两国的文学背景及文学前景。 一 鲁迅于1902年前往日本留学,先在仙台医专学医,后因“幻灯片”事件决定弃医从文,从此走上学文之路。当时正是自然文学在日本兴盛之时,但鲁迅却对盛行的自然主义不感兴趣,独爱夏目漱石。据周作人讲,鲁迅当时很爱读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是《我是猫》。直到晚年,他劝过一位日本青年:“你最好还是看一看夏目漱石的小说,他的小说很有意思。”① 周作人回忆说:“……日本作家中有夏目漱石,写有一篇长篇小说,名曰《我是猫》,假托猫的口气,描写社会情状,加以讽刺,在日本现代文学上很是有名,鲁迅在东京的时候也很爱读,在鲁迅的小说是虽然看不出明了的痕迹,但总受到它的有些影响,这是鲁迅自己在生前也曾承认的。”②增田涉也有类似的回忆,他在《鲁迅在日本》一书中这样写到:“鲁迅后来所写的小说的作风,与漱石的作风也不相似。但那嘲讽之中的轻妙笔致,则是颇受漱石的影响。”③ 鲁迅为什么对夏目漱石如此感兴趣,日本学者松山久雄认为这是因为当时文坛上盛行模仿西方自然主义的做法所致。自然主义手段固然带来了新的文学气象,但与东方独有的“低徊趣味”的文化氛围以及注重直觉和感性经验的方式相矛盾。松山久雄在《鲁迅与夏目漱石》一书中认为,鲁迅在当时“对于盛行的不过是模仿的西方自然主义的文学并不关心,却被和自然主义处于对立的漱石的文学所吸引。”④鲁迅和夏目漱石都是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于文学事业的,但 又都是对文学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长时期的认识和探索,直到“不惑”的中年,才根据自己认定的文学主张全力进行创作的。夏目漱石发表处女作《我是猫》时38岁,而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37岁。 鲁迅著作中的诙谐、嘲讽色彩,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夏目漱石早期小说那种笑而带涩的讽刺风格。周作人曾说:“在鲁迅的小说上虽然看不出明白的痕迹,但总受它的影响,这是鲁迅自己在生前也曾承认的。”⑤日本人则认为,鲁迅在世界上以《阿Q 正传》确保了不朽的文学地位,他被称作中国民国的夏目漱石。鲁迅被中国人称作“民族魂”,而日本人则把夏目漱石看成是“伟大的人生教师”。 日本哲学家、作家池田也觉察出鲁迅和夏目漱石有明显的共同之处,他说:“奇妙的是,我感到漱石与鲁迅面貌极为相似:留着胡子,面目端正,浓黑的眉毛,正视事物的眼睛。这种眼睛大概就是探索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奥秘的眼睛吧!”⑥这话当然是从外貌形象着眼的,但也确实提供了探索鲁迅和夏目漱石思想和艺术共性的某些理论线索。其中之一,是二者的文学都是正视现实的。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间,抱定启蒙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宗旨,是和中国由来以久的封建的“出世”文学观念相抵触的。正如后来鲁迅批判的:“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出生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⑦他从夏目漱石的理论和创作中感受到了近代文学接触人生、感应社会生活的热烈气息,并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条件下,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实践了“文学入世”的观念。因此,夏目漱石以《我是猫》震动近代日本文坛,鲁迅以《狂人日记》和《阿 Q 正传》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二者都决非偶然性 的成功,而是“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现代文学思想的共同胜利。 鲁迅和夏目漱石除了都抱定作家“入世”文学观面对社会生活的宗旨之外,在表现对象上,二者也有不谋而合之 试析夏目漱石对鲁迅的影响 毛执剑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 鲁迅在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7年,耳濡目染,受到日本文学很深的影响。正是在日本,鲁迅弃医从文,走上文学之路。在留学期间,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化氛围及文学大家使鲁迅重视文学的独特精神价值,其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作家当属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讽刺影响了鲁迅的文学观。鲁迅在留日期间正值日本自然主义最兴盛之时,但鲁迅却对反对自然主义的夏目漱石十分关注,而且由于两国国情不同,鲁迅在接纳夏目漱石文学观后,对夏目漱石又有所突破,更强调用文学来启迪、改造国民的灵魂,给“五四”后的文学赋于了更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鲁迅;夏目漱石;《阿Q 正传》中图分类号:I313;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103-02 103--

名著阅读知识梳理:《我是猫》知识点

名著阅读知识梳理:《我是猫》知识点 【作者介绍】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1905年1月,时年38岁的夏目漱石以《我是猫》一举成名,获得丰厚赞誉,被认为是竖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在日本,享有了“国民作家”的美誉。 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代表作有《我是猫》《心》等。 【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这部作品小说通过猫的视觉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 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 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小说大量引用了古今东

西哲人达士的名言,处处闪射着机智和文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作品语言则典俚合炉,雅俗共赏,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住惊叹。 小说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以一位穷老师家的猫为主人公,通过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以及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讽刺,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他发财致富的“秘诀”是“要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把鼻子、眼睛都盯在钞票上”,“只要能赚钱,什么事也干得出来”,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金田依仗自己的财势,成为社会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财大气粗,仗势压人。主人公苦沙弥安贫、正直,教书十年与他素不相识,只是慢待了他的老婆,他便兴师动众三番四次进行打击,致使苦沙弥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买通的落云馆的顽童搞得苦沙弥坐卧不宁,他却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家伙……不久将来,总会投降的呢。”一副奸诈、凶狠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了。所以,连“猫”也觉得金田是“最坏的人类”。 【人物形象】 苦沙弥: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性格倔强,自命清高,鄙视世俗,不与败坏的社会时尚同流合污,但又软弱无能,不谙世道。

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心理背景探析

夏目漱石对鲁迅的影响 中文112班胡逸超 二十世纪初,夏目漱石(1867—1916)与周树人(1881—1936),一个是业已声名显 赫的日本文坛巨子,一个是苦闷敏感的异国求学的弱国青年,日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 化的奠基者,曾在东京西片町一所华美而典雅的住宅里先后住过,这是日后对中日文化具 有深远影响的两位文坛巨子一次不经意的、但又不完全的邂逅。 最能说明鲁迅与夏目漱石直接发生联系的文学事件莫过于鲁迅在日留学期间直接翻译 过夏目漱石的两篇作品,这两篇作品为《挂幅》和《克莱喀先生》。它们被收录在周氏兄 弟合译的出版于1923年的《现代日本小说集》里。就在该书的后记里有着鲁迅对夏目漱石作品极高而又精到的评价,他说,“夏目的著作以想像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做, 登在俳谐杂志《子规》上的《哥儿》,《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湖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鲁迅对夏目漱石的评价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 一次,它最直接地证明了鲁迅对夏目漱石作品了然于胸。 对于文学的超功利性认识,鲁迅与夏目漱石的看法也是不谋而合的。夏目漱石在中篇 小说《旅宿》中一改《我是猫》中泼辣的风格,倡导一种超功利的“非人情”的艺术主张,他在《文学论》第二编第三章里给“非人情”做了这样解释,“可称为‘非人情’者,即 抽去了道德的文学,这种文学中没有道德的分子钻进去的余地。诗意确实是堕落的,但并 不能以此着重断定它是不道德的,非人情即从一开始就处于善恶界之外。”夏目强调的是 文学与道德无关这一艺术特性。然而,周树人之所以会接受这一理论的影响,是由于他们 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中传统的‘文以载道’观的厌恶和对于梁启超等人‘昧于文章之意’, ‘惑于裨益社会’的不满,故很自然地会欣赏这种美学观念。因为,鲁迅对艺术的娱乐特 性和审美本质的认识是以一贯之的,他早年听章太炎授课时私下就不满于章氏将学说和文 学混淆起来,他说:“文学与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在教育部 时他对美术本质的看法也是基于这一认识的,“顾实则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主美者以为美术目的,即在美术,其于他事,更 无关系。诚言目的,此其正解。”就连后来提倡木刻运动时,他也还说,至于“为什么要 绍介呢?据我个人的私见,第一是因为好玩。说到玩,自然好像有些不正经,但我们钞书 写字太久了,谁也不免要息息眼,平常是看一会窗外的天。假如有一幅挂在墙壁上的画, 那岂不是更其好?”好玩成为他要介绍木刻的首先的原因。可见对文艺的超功利性的认识,鲁迅是向来如此的。 在东京与鲁迅朝夕相处的周作人及日后翻译鲁迅所著小说史略的日本学生增田涉的回 忆文字也明确地提到了鲁迅所受的影响。周作人回忆说:“此外日本作家中有夏目漱石, 写有一部长篇小说,名曰《我是猫》,假托猫的口气,描写社会情状,加以讽刺,在日本 现代文学上很是有名,鲁迅在东京的时候也很爱读。在鲁迅的小说上虽然看不出明了的痕迹,但总受到它的有些影响,这是鲁迅自己在生前也曾承认的。”增田涉的回忆与周作人 的回忆极为相似,他应当说是参考并借用了周作人的说法,他在《鲁迅在日本》一书中这 样写到;“鲁迅后来所写的小说的作风,与漱石的作风也不相似。但那嘲讽之中的轻妙笔致,则是颇受漱石的影响。至于那深刻沉重之处,则来自果戈里和显克微支。”

从“余裕”论看鲁迅与夏目漱石的文艺观

从“余裕”论看鲁迅与夏目漱石的文艺观 王向远 《鲁迅研究月刊》一九九五年第四期 “余裕”论是日本现代文豪夏目漱石文学论中最有特色、最让人感兴趣的一个理论主张。夏目漱石在1907年为作家高滨虚子的小说集《鸡冠花》所写的序言中,提出了“余裕派”和“非余裕派”的小说分类法,倡导所谓“有余裕的小说”。他说:“所谓有余裕的小说,顾名思义,是从容不迫的小说,是避开‘非常’情况的小说,是普通平凡的小说。如果借用近来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所谓有所触及和无所触及这两种小说中的无所触及的小说。……有人以为无所触及就不成其为小说,所以我特地划出无所触及的小说这样一个范围,认为无所触及的小说也和有所触及的小说一样具有存在的权利,而且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功。……品茶浇花是余裕,开玩笑是余裕,以绘画雕刻消遣是余裕,钓鱼、唱小曲、看戏、避暑、温泉疗养也都是余裕。只要日俄战争不再打下去,只要世界上不再有很多鲍尔库曼(按;俄国将领)那样的人,就到处都有余裕。所以,以这些余裕做素材写成小说,也是适当的。”夏目漱石还解释说,有余裕的小说也就是“低徊趣味”的小说,这种趣味“是留连忘返、依依不舍的趣味”,“也可以称为‘依依趣味’或‘恋恋趣味’”。他还进一步说明了什么是“没有余裕的小说”:“一言以蔽之,没有余裕的小说指的就是高度紧张的小说,是丝毫不能信步逻弯儿、绕路兜圈儿或闲磨蹭的小说,是没有舒缓的成分,没有轻松因素的小说。”没有余裕的小说当中“出现的都是生死枚关的间题,发生的是人生沉浮的事件。”①夏目漱石的这种“余裕”论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评论家长谷川天溪、大町桂月等人纷纷著文评论。文学史家们认为以夏目漱石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以“有余裕”为特点的,包括铃木三重吉、高滨虚子、伊藤佐千夫、森田草平等柞家在内的“余裕派”。 夏目漱石的“有余裕的文学”及其“余裕论”,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最早译介夏目漱石的是鲁迅先生。从一开始,鲁迅就是着眼于“余裕”来译介夏目漱石的,换言之,鲁迅眼中的漱石是作为“余裕派”的漱石,尽管现在看来“余裕”只是夏目漱石前期的创作主张,并不能概括他的全部创作。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合译的《现代日本小说集》的《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中,认为夏目漱石“所主张的是所谓‘低徊趣味’,又称‘有余裕的文学”,,他还抄引了漱石的《鸡冠花·序》中的一段原文,来说明“有余裕”是夏目漱石“一派的态度”②。鲁迅对漱石的这种评介和周作人1918年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中对漱石的评介完全一致。这种以“余裕”为中心的对夏目漱石的译介和评价,长期以来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坛对夏目漱石文学的认识和评价。如谢六逸在1929年发表的《二十年来的日本文学》一文和同年出版的专著《日本文学史》中,均把“余裕”及“低 一37—徊趣味”作为漱石文学的特色;章克标在为自己翻译的《夏目漱石集》所写的译序中,也认为有余裕的低徊趣味“流贯于漱石的全部作品中”③。中国文坛对夏目漱石“余裕”文学的特殊兴趣不仅表现在理论评介上,也鲜明地体现在漱石作品的翻译选题上。从二三十年代,一直到四五十年代,中国的翻译出版的夏目漱石作品几乎都是能够体现“余裕”特色的前期作品,如《我是猫》、《哥儿》、《草枕》等“余裕”特色表现得最突出的《草枕》,就有崔万秋、李君猛、丰子恺等几个译本,其中崔万秋1929年在上海真善美书店出版的译本,次年即被“美丽书店”盗版翻印.并冠以“郭沫若译”的字样。以《草枕》为代表的“余裕”文学如何受中国读者青睐,由此可见一斑。既然各迅所推崇的、中国其他作家和大批读者所欣赏的夏目漱石,是作为“余裕派”的夏目漱石,那么,夏目漱石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

夏目漱石的《心》读后感

夏目漱石的《心》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夏目漱石的《心》读后感 文/曾凯欣 说实话,我觉得没有办法去描述看这本书的感觉。你会有满腔情感想要表达但又吐不出一个字,就好像很饿的时候喝了一大杯水,很撑,但还是饿。很多书都会给我们一种哑巴想要呐喊表态的冲动,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心》里的遗书是先生描述自己的经历。 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先生之前是很有钱的,有钱到后面自己出来独自生活,结了婚不工作也完全可以够夫妻二人生活。但是被自己信任的叔父欺骗后,对于任何人都怀着不信任。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k是一个很执拗,很坦率的人,他有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让他不能喜欢小姐,类似必须洁身自好的这种规定。举个例子,k爱上了小姐,就像一个僧人喜欢上了肉,自己的道德约束他不能这样,但是爱情的发展使他猝不及防。备受煎熬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片段是先生批判k的那句话正是k经常说的一

句话“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就是蠢才”。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大家都不是爱丽丝,但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探险。《心》中的先生,最后还是在悔恨与挣扎中自杀了。从一开始看这本书就知道了,但当先生真的自杀并留下遗书时,还是感到很遗憾。用『我是猫』里的话来说就是“此刻烦躁的心情就像用十除以三得出的结果一样,无穷无尽。”精神洁癖的人,总是很难在自我和本我之间妥协。 明明没有凶手,但相互之间却成了杀死彼此的凶手,心与心的隔膜,始终无法被击穿,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孤岛上,没有两颗心能最终碰撞在一起,只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制裁,没有人了解人,只有相互的伤害,善意的无知的伤害。 如果说先生的死是因为负罪感,似乎太浅薄了。倒不如说,“曾经厌弃别人的我也开始厌弃自己,就这样我变得无神呆滞了”。 《心》是一本令人感动的书,它是体现日本人“菊与刀”性格的最佳读物。文字和感情都很细腻,体现了人性的敏感与脆弱。作品中的主人翁“先生”,是一个忍受着自身不断自责所煎熬的品行善良的中年人,最后却自杀而亡,留下了一封长长的信,作为给年轻人最后的礼物,也替自己的内心赎罪。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八十多年来中国对夏目漱石的翻译、评论和研究

八十多年来中国对夏目漱石的翻译、评论和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王向远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总第107期 夏目漱石(1867 -1916 ),是日本近代文豪,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在中国译介最多、影响最大的日本作家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夏目漱石作品在中国已有三十三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漱石文学在现代中国的翻译、评论和研究情况,进行系统、科学的梳理、归纳和总结。 一、20-30年代夏目漱石的译介 对夏目漱石的介绍,以周作人为最早。他在1918年做的《日本近二十年小说之发达》的演讲中,认为夏日漱石是主张“低徊趣味”和“有余裕的文学”的,井翻译引用了夏目漱石在《高滨虚子(鸡头)序》中的一段话: 余裕的小说,即如名字所示,昨急迫的小说也,避非常一字之小说也,日用衣服之小说也。 如借用近来流行之文句,即或人所谓触着不触着之中,不触着的小说也。……或人以为不触着者,即非小说;余今故明定不触着的小说之范围,以为不触着的小说,不特与触着的小说,同有存在之权利,且这能收同等之成功。……世界广矣,此广阔世界当中,起居之法,种种不同。 随缘临机,乐此种种起居,即余裕也。或观察之,亦余裕也。或玩味之.亦余裕也。 周作人接着还解释说:“自然派的小说,凡小说须触着人生;漱石说,不触着的,也是小说,也一样是文学。并且又何必那样急迫,我们也可以缓缓的,从从容容的玩赏人生。譬如走路,自然派是急忙奔走;我们就缓步逍遥,同公园散步一般,也未始不可。这就是余裕派的意思的由来。漱石在《猫》之后,作《虞美人草》也是这一派的余裕文学。晚年作《门》和《行人》等,已多客观的倾向,描写心理,最为深透。但是他的文章,多用说明叙述,不用印象描写;至于构造文辞,均极完美,也与自然派不同,独成一家,不愧为明治时代一个散文大家。” 周作人对夏目漱石的介绍和评论,在中国的漱石译介史上具有深刻影响。他把夏目漱石看作是余裕派,并特别推崇代表“余裕”倾向的前期创作,这对后来的中国文坛的漱石观的形成,影响很大。后来半个多世纪的夏目漱石作品的翻译家们,均把漱石看作是“余裕派”,并集中翻译体现“余裕派”特点的前期作品。这是20 -- 30年代夏目漱石翻译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事实上,漱石的创作,风格多样,思想也比较复杂,他主张“有余裕的文学”的同时,也赞同触及人生的重大问题的文学,只不过是以前人们对“有余裕的文学”重视不够,所以漱石才特别加以强调。 夏目漱石的翻译,以鲁迅为最早。1923年出版的《现代日本小说集》中,选译了夏目漱石的两个短篇小说《挂幅》和《克莱喀先生》。这两篇小说都带有强烈的散文化倾向,前者描写了一个老人因缺钱而忍痛卖掉自己珍藏的挂幅的复杂心理,后者刻画了英国的一个迂腐而又执着的老学究的克莱喀先生的形象。这两个作品并不是夏目漱石的重要作品,但鲁迅的翻译,在中国的漱石的译介中,是开创性的。当时,周氏兄弟在日本文学翻译上密切合作,而且在思想认识上也颇有一致的地方。鲁迅在《作者介绍》中对夏目漱石的看法,与周作人完全相同。鲁迅也认为夏目漱石的创作主张是“低徊趣味”,或称“有余裕的文学”,并且也大段引用了周作人曾引述的《鸡头·序》中的那段话。鲁迅说:“夏目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夏目漱石的著作选集,是1932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章克标选译的《夏目漱石集》,内收中篇小说《哥儿》、短篇作品《伦敦塔》和《鸡头序》。译本前有章克标写的

心夏目漱石读书笔记

夏目漱石读书笔记 《心》读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捧起了夏目漱石的《心》开始品读。在看完了中文翻译的版本后竟疯狂的想看看日文原著。最终,在网上找到了日文的版本。在两个版本对照着的阅读下,我完成了对这篇巨著的阅读,虽然仍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还是写下了自己对于它的一点感悟。总体来说,虽然我并没有看过太多的日语著作,但是对于日作,我并不喜欢。太多的无病呻吟,太可怕的委婉措辞,而对于日本文化的不了解,让我无法理解作者著作的目的与意义。反而让我感觉这平平淡淡的叙事里面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真理。 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以及被成为“先生”的另一个角色。从一开始作者便把“我”与“先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大学生的“我”对于“先生”独到的思想,独到的行为方式不仅赞赏且佩服,并常常到“先生家”与其产生思想上的碰撞,而在这一过程中“我”经历了父亲的死,“先生”的自杀,并了解了“先生”的过去。“先生”在被自己的叔叔骗走了父母的遗产之后对人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并远走他乡独自在东京生活。在这期间喜欢上了房东的女儿,但却因过去的阴影,让“先生”不敢肯定自己对她的喜爱。而当出现了同样喜欢小姐的“K先生”后“先生”感觉到了危机,他 1 / 25 精品文档 抓住了“K先生”的弱点抢先向房东提亲了,虽然最后他与小姐结为夫妇,但“K先生”却自杀了。从此“先生”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空间里,并且不怎么与人交流。他活在寂寞与孤独中,对于“K先生”的死他很自责,最后他也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心理小说,在这里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

与世故,在巨大利益的面前所有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有可能化为乌有,而更可怕的是你却不知道这样的人什么时候会从好人变成坏人。小说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压抑苦涩、厌世悲观等灰色基调的画卷。 小说一开始“先生”便常常与“我”谈论到人性的问题。“我”虽然觉得“先生”有满脑的伟大的思想,但他却不想把这些公诸于世,并且常会在不经意间说出一些让“我”觉得无法理解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与先生的过往有关的。“先生”曾经说过“我被人欺骗过,而且是骨肉至亲欺骗的。我决不会忘记。他们在我父亲面前装作好人,父亲刚闭眼就变成了不可饶恕的没有良心的坏蛋。他们家给我的屈辱与损害,我从孩子时起一直背负到今天,大概要背负到死吧。这时我至死也不会忘记的。但是我又不能去报仇,说起来,我现在要做的是超出个人的仇恨。我不仅憎恶他们,而且憎恶一切他们所代表的人,这样的人太多了。”人性本善,但是金钱却经常蒙蔽我们的双眼,就像先生这样被自己的骨肉至亲欺骗也是常有的。人都是虚伪的动物,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每个人 2 / 25 精品文档 都把自己伪装起来了,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想伸出自己的魔爪,于是在美丽的微笑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但是在这糖衣炮弹下你却无法分辨这到底是真是假,就像“先生”所说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候从好人变成坏人。而在经历了巨大变故之后人往往会变得沉默和不信任,就像“先生”那样。每看到一个笑脸都要怀疑这背后的真实性,让自己宁愿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也不愿意与人过多的接触,并且再也没有办法真诚的接受所谓的关心与爱护,或者就必须在即将失去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更有可能会做出另自己终身遗憾的事情。人或许都是脆弱的,我们都太容易受伤,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但有的时候当这奢求已久的关怀到来时你已经失去了接受它的能力了。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NatsumeSouseki) 姓名:夏目漱石生卒:1867年-1916年描述:日本作家籍贯:日本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生平经历 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1867年(庆历三年)2月9日,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这些遭遇相信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少爷》、《三四郎》、《之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也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地,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 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相传孙楚年轻时想体验隐居生活,便对朋友王济说要去“漱石枕流”,王济对曰:“流不能枕,石不能漱。”孙楚于是辩称:“枕流是为了洗涤耳朵;漱石是为了砥砺齿牙。”这个故事显现了孙楚的不服输。金之助以“漱石”为笔名正符合他坚强的意志,但也有另一说法是金之助和孙楚均被视为怪人,故以“漱石”的典故以自喻。从此明确了“以文立身”的人生宗旨。同时他察觉到学习英语成必然的趋势,唯有精通英语才得以跟上时代潮流、强化国家,跻身为社会菁英份子。1890年,23岁夏目漱石的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成绩斐然,并不时发表学术论文,因此189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在校长的推荐下顺利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同时积极参与正冈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两年后他辞职到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次年转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此后便一直担任教职到33岁(1900)1900年,夏目漱石奉教育部之命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夏目漱石不以在英文的优异表现自满,相较于明治维新之后时人竞以西学为尚的举动,夏目漱石却以他原有的汉学及日文基础,积极创作,发表了不少诗歌、俳句。苦读的生涯自然也影响身心健康。27岁罹患肺结核,为了养病,赴鎌仓圆觉寺参禅,参禅的生活丰富了日后创作的题材,但他的病情并未十分好转,再加上神经衰弱,厌世的心情由是萌发。夏

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_心_

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心》 荩李芳 长篇小说《心》发表于大正三年(1914年)4月,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1867-1916年)的后期代表作之一。笔锋直指专制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 小说《心》由“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书”三部分组成。作者通过塑造“我”这样一个年轻、不谙世事、正直求知的人物,目的是让他从先生那毫不粉饰的心灵独白中获取活生生的教训,以新生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迎接新时代的曙光。“我”是作品中惟一代表着日本的未来和希望的人物。从内容上来看,前两部是小说故事情节的铺叙,后一部是小说的高潮。作者通过先生的遗书,揭示了利己者害人害己的悲剧,反映了明治时代没落的封建意识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以及处于彷徨中的知识分子的“憎人厌世”的悲观情结。 小说一开始就把“我”和先生紧紧地拴在一起。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可言谈举止总是像谜一般,让人捉摸不透。这就是小说的伏线,整部小说是通过“我”眼中先生的行为素描来设谜、解谜的。 首先,先生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总是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十分冷淡的感觉?猜不透他为什么整日只在家里思考、学习而不到社会上工作?为什么独自去杂司谷墓地扫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和夫人十分恩爱,却为什么反复流露出“爱情是罪恶的”[1]?一个个谜面令人费解。先生对人对社会的这种感悟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就连夫人也在疑惑:先生为什么会这样憎人厌世?当先生得知“我”的父亲身患顽疾,为什么忠告“我”:“在关键的时候,谁都会变成坏人,尤其是在金钱面前。”[2]这一连串的问题为引向小说的高潮做了重要的铺垫。 “我”觉得和先生谈话“比在学校听课受益,但在这位思想家所持的理念中,像是隐含着一个强烈的事实。”[3]这事实蕴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 先生的过去一直困扰、左右着他的行为和人生观。学生时代的他待人热情真诚、乐观向上,有理想、有进取、富有同情感和责任感。由于在父母遗留的财产问题上,他受到其最信赖、最挚爱的叔父的欺骗,对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了厌恶感,他警惕周围的人,惟恐再受骗。当他到东京求学住在小石川公寓时,他发觉自己爱上小姐,便陷入不可自拔的矛盾中。一是夫人唆使小姐尽量同自己接近时,他蓦然想到夫人是不是以同叔父一样的用心,想侵占自己的财产;二是小姐同自己亲近,是否也和夫人一样在欺骗着自己。这一切都缘于叔父对先生的伤害。 同乡好友K的自杀事件改变了先生的人生轨迹。K为了心中的道义,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而与家庭父决裂。先生为了使K尽快摆脱困境,恢复、调理身心健康,说服夫人,硬把他拉进自己的生活圈子。然而当先生发觉K倾心于小姐时,便立即抓住K的弱点,抢先向夫人表达了自己要娶小姐为妻的意愿。K为此而自杀了。K的死使先生猛然意识到自己竟和叔父是同一类的人。在爱情方面虽然自己靠欺骗获胜了,但在人格上却失败了。一向厌恶别人的先生也终于厌恶自己,他害伯走向社会中同人打交道、害怕再次受骗,更害怕自己再次伤害别人,因此他只好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令人窒息的空间中无所事事。他苟活在世上,独自到杂司谷墓地坚持向K忏悔内心的罪恶,以求得到些许心灵的慰藉。 小说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五个死亡事件,并通过死亡的强烈震撼力,细腻描写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过程。这五个死亡事件有一个共

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2007年第8期总第144期 山东社会科学 sli^NDoNGSOCIALSC匝Na玛 No.8 GeneralNo.144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邓传俊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摘纂】鲁迅和夏目漱石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文学的象征性存在。二者都提倡个人主义,鲁迅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精神自由,漱石的个人主义则强调要受责任、义务和人格的约束。两位作家均在各自的人生和创作中贯彻了其所提倡的个人主义。 [关键词】夏目漱石;鲁迅;个人主义 【中圈分类号】1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7]08—0094—03 鲁迅和夏目漱石分别是中日两国的现代文学巨擘,也是对现代文明洞幽烛微的思想家。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问(1902—1909),痛感改造国民性的必要性,毅然弃医从文,并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文章里阐发了其个人主义即“立人“思想,强调个人的“主观之内面精神”…(嘟),“把晚清以来国民性讨论中国家民族本位的思想转换到了个人个性本位上来”。[2】(讳’夏目漱石所生活的时期正是日本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脱亚入欧”、“文明开化”的时代,可以说他是明治维新的同龄入和见证人。在英国留学期间(1900—1902),漱石探索到了“自我本位”的文艺观和人生观,进而予1914年提出了其“道义上的个人主义”(3】《升∞’思想。无论是对于鲁迅而言还是对漱石来说,个人主义思想既是其生活原理,也是其文艺创作主题。把握这一思想并对之进行比较。或许会对我们理解这两位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家提供一个新鲜参照。 一、鲁迅的个人主义 鲁迅个人主义的主要思想渊源是在日留学期间所接受的尼采哲学思想。他适值日本国内尼采热达到顶点的1902年来到日本,于尼采的积极的、意志的人性和“超人“说中,发现了强烈的主体性精神。…附) 鲁迅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两年日文后,转赴仙台医专学医。1906年夏,以“幻灯片事件”为契机。鲁迅做出了从事文学启蒙的新选择。又返回东京开始了文学活动。以此为分水岭,鲁迅在日本的著述也可以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期的《自题小像>、《中国地质论》、《斯巴达之魂》等诗文中,鲁迅表达了“我以我皿荐轩辕”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欲亡国而生,誓愿殉国以死”【5](P11)。“默祝愿生刚勇强毅之丈夫子,为国民有所尽耳”…n扪,其欲救国民于水火的攀拳之心,溢于言表。阅读其前期的著述,不难看出其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为“国民”。也就是说,“国”与“民”是一体的,并强调“民”为“国”而献身。而到了留日的后期即1907—1908年的著述中。其关键词则由“国民”变为了“个”。相关词有“个体”、。个人”【7】(H舢、“己”、“自”、“自我”、“个性”[siCk4娟’等。鲁迅在<破恶声论》里这样说到: 聚今人乏所张主,理而察之,假名之日类,则箕为类之大较二:一日汝其为国民,一曰汝其为世界人。前者慑以不如是则亡中国,后者慑以不如是则畔文明。寻其立意,虽都无条贯主的。而皆灭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别异,泯于大群,如掩诸色以晦黑。假不随驸。乃即以大群为鞭篓,攻击破拶,侔之靡骋。f9】(瞄) 在此,鲁迅讨论了两种“人”的概念,一种是“类”的观念,即把“人”归于“国民”、“世界人”等“大群”的“人”;另一种是“个”的观念,即把“人”看作一个个的生命“个体”。鲁迅清醒地看到了“大群”的力量之强大,他们动辄将。亡中国”、“畔文明”的罪名强加到个体头上,对之“攻击破拶”,终至“灭人之自我”,使之“泯于大群”。关于“立人”和“立国”的关系,鲁迅深刻地指出: 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 人固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io】(既)是故将生存两阎,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五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巧7) 鲁迅主张要建立一个“人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先有“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是谓“立人”,而要达到“立人”目标,就必须“尊个性而张精神”。很明显,鲁迅是将“立国”置于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之上的。可以说,这是鲁迅个人主义思想的根本特征,是鲁迅对自己留日前期“国民”说思想的匡正,更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反省,因为在以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着意强调的是 收稿日期:2007—05一10 作者简介:邓传俊(1969一)。男,山东茌平人,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