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课程设计

南昌大学课程设计
南昌大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路灯开关模拟电路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系:自动化

专业班级:__

学号: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

起讫日期:_2011-06-19~2011-06-27___

指导教师:职称:

学院审核(签名)审核日期:_____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说明

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

学生。

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本任务书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

评阅和课程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

路灯开关模拟电路设计

一、关于本次课程设计所用软件

Protel DXP 2004是澳大利亚Altium公司于2002年推出的一款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原理图编辑、印制电路板设计、电路仿真分析、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用户使用最多的是该款软件的原理图编辑和印制电路板设计功能

1、原理图概述

原理图用于表示电路的工作原理,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元件的图形符号及元件的相关标注

2)连接关系

3)用于说明电路工作原理的文字标注和图形符号

Protel DXP 2004提供了很多元件库,每个元件库中都包含了

成百上千的图形符号,用户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时,可以从Protel DXP 2004所提供的元件库中查找使用所需要的图形符号。如果库中不存在用户所需要的图形符号,用户也可以自己设计图形符号。

2、电路板概述

印制电路板(PCB)是以绝缘基板为材料,加工成一定的尺寸,在其上有一个导电图形,以及导线和孔,从而实现了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在用户使用电路板时,只需要根据原理图,将元件焊接在相应的位置即可

3、原理图和电路板之间的对应关系

使用Protel DXP 2004制作电路板的方便在于,当原理图绘制完成后,软件能够根据原理图中的逻辑关系自动生成印制电路板,自动布局、自动布线,如果用户对系统的布局和布线不满意的话,可以进行手工调整。

由此可知,Protel DXP 2004的两个主要功能是: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制作印制电路板。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电路,用光敏传感器实现自控,能

在天黑时自动点亮路灯,天亮后又自动关灯。控制电路用电池供

电,熄灯后电路耗电小。

(1).利用光敏三极管作为光敏传感器,555作为滞后比较器来设计电路。

(2).当光线强到一定程度时,555的输出发生跳变,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555 的输出也要发生跳变。

(3).自动控制开关路灯电路,用光敏传感器实现自控,能在天黑时自动点亮路灯,天亮后又自动关灯。

通过自动控制路灯电路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三、设计原理

555 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它也常作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 T 及功率输出级。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VCC /3 和 2VCC /3。

555 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 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A1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2VCC /3,A2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3。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 A2 的输出为 1,可使 RS 触发器置 1,使

输出端 OUT=1。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 A1 的输出为 1,A2 的输出为 0,可将RS 触发器置 0,使输出为 0电平。555定时器主要是与电阻电容构成充放电电路,并由两个比较器来检测电容上的电压以确定输出电压的高低和放电开关管的通断,可构成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电路。

四、原理图

PCB版图

五、电路工作方式、原理

这是由555电路组成的光控施密特电路。电路中,在施密特电路的输入端加了由两只电阻祖成的分压电路。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一只小型直流继电器,通过这只小型继电器去控制一个大功率的交流继电器,大大增加了它的控制能力,从而可以控制更多路灯。

电路中,RP与R1~R3以及光敏电阻RL组成的施密特电路输入端的偏置电路,R2、R3组成的分压电路,将通过RL取得控制信号进行分压,使NE555的2、6脚在RL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得到不同的控制效果,确保电路在状态转换时的稳定性。

当进入夜间时,RL得到的光照减弱,它的阻值升高。这就会使A点取得的分压升高,B点电压首先升高,为施密特电路的翻转做好了准备。

同时,这一电压通过R3向C3进行充电,当C3充电使其电压大于V/3时,电路翻转,输出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继电器K通电吸合。继电器K吸合后并不直接接通电灯的电源,而是接通一只大功率的交流继电器KC的电源,使交流继电器吸合,最后将路灯的电源接通。由于交流继电器可以采用大功率的触电,因此可以驱动多只路灯,包括大功率的碘钨灯。

当天亮时,RL受到的光照增强,它的阻值降低,这就会使A点电压降低,A点电压降低后,首先B点电压降低。同时C3通过R3

与RL进行放电,当放电使C3上的电压低于V/3时,电路翻转,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和KC释放,将电灯电源切断。

电路中的R3与C3还具有抗干扰作用,如果外界环境变化使RL 受到的光照发生波动时,由于C3的存在,保持着2脚所加电压不会变化到使电路翻转的状态,因而电路可以稳定的工作。

六、课程设计总结

这学期我们学了《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这两门课程都属于我们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与我们的专业息息相关,也是我们将来找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对象。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以前在学习课程时,感觉没有多少实际的用途,因而学习兴趣不高。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认识到了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是有一定作用的,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体会到罢了。以后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勤于动手,把所学的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习任何知识,如果只是在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很难真正的学到东西,任何知识学到最后还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来的,如何把所学东西运用到实际这就是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主要学习的目的,所以在本学期数电、模电刚学完,学校紧接着来一次课程设计,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数电、模电电路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两门课程的深入理解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因为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比如一开始protel基本不会使用在元件库里都找不到元件,经过自己的摸索和同学帮助基本会使用了,还有原理图画出后又不会生成PCB版图,在同学帮助下现在也会排错排版等。

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要学会改变并从中接受教训累积经验,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让我受益非浅,今后的制作要是再有,自己也都学习完成项目。

七、参考文献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杨宗德《protel DXP电路设计制版》

陈锦玲《protel 99SE电路设计与制版快速入门》

肖景和《555时基电路精选》

陈棣湘《电子技术实践教程》

大气课设

1概述 .......................................................................................................................................... - 1 - 1.1任务来源........................................................................................................................ - 1 - 1.2设计目的........................................................................................................................ - 1 - 1.3设计依据........................................................................................................................ - 1 - 1.4设计原则........................................................................................................................ - 1 - 1.5气象资料........................................................................................................................ - 1 - 2处理要求及方案的选择........................................................................................................... - 2 - 2.1处理要求........................................................................................................................ - 2 - 2.2 处理方法简介............................................................................................................... - 2 - 2.3处理方法的比较............................................................................................................ - 2 - 2.4处理方法选择................................................................................................................ - 3 - 3工艺流程................................................................................................................................... - 4 - 3. 1 工艺流程图.................................................................................................................. - 4 - 3. 2 工艺流程简介.............................................................................................................. - 4 - 3. 2.1 集气罩............................................................................................................... - 4 - 3.2.2吸收塔................................................................................................................. - 4 - 3.2.3管道..................................................................................................................... - 4 - 3.2.4风机及电机......................................................................................................... - 5 - 4平面布置................................................................................................................................... - 6 - 5参考文献................................................................................................................................... - 6 - 1集气罩的设计........................................................................................................................... - 7 - 1.1集气罩的基本参数的确定............................................................................................ - 7 - 1.2集气罩入口风量的确定................................................................................................ - 7 - 1.2.1冬季..................................................................................................................... - 7 - 1.2.2夏季..................................................................................................................... - 8 - 2集气罩压力损失的确定........................................................................................................... - 9 - 3管道设计................................................................................................................................... - 9 - 3.1阻力计算........................................................................................................................ - 9 - 4动力系统选择......................................................................................................................... - 12 - 4.1安全系数修正.............................................................................................................. - 12 - 4.2风机标定工况计算...................................................................................................... - 13 - 4.3动力系统的选择.......................................................................................................... - 13 -

南昌大学DSP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DSP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2年 5月 25日

目录 实验一定点除法运算 实验二FIR滤波器 实验三FFT算法 实验四卷积计算 实验五数码管显示 实验六语音录放

实验一定点除法运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54指令系统,掌握常用汇编指令,学会设计程序和算法的技巧。 2、学习用指令实现除法运算。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DSP 硬件仿真器;DSP 实验开发平台。 三、实验原理 由内置的硬件模块支持,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高速的完成加法和乘法运算。但TMS320 系列DSP不提供除法指令,为实现除法运算,需要编写除法子程序来实现。二进制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包括一系列的移位和加法,而除法可分解为一系列的减法和移位。本实验要求编写一个16 位的定点除法子程序。 1.除法运算的过程设累加器为8 位,且除法运算为10 除以3,除的过程包括与除数有关的除数逐步移位,然后进行减法运算,若所得商为正,则在商中置1,否则该位商为0 例如:4 位除法示例:(1)数的最低有效位对齐被除数的最高有效位00001010 - 00011000 11110010 (2)由于减法结果为负,丢弃减法结果,将被除数左移一位再减00010100 - 00011000 11111000 (3)结果仍为负,丢弃减法结果,将被除数左移一位再减00101000 - 00011000 00010000 (4)结果为正,将减法结果左移一位后把商置1,做最后一次减00100001 - 00011000 00001001 (5)结果为正,将减法结果左移一位加1 得最后结果,高4 位是余数,低4 位商:00010011 2.除法运算的实现为了尽量提高除法运算的效率,’C54x 系列提供了条件减指令SUBC 来完成除法操作。 四、实验步骤 1.用Simulator 方式启动Code Composer。 2 .执行Project New 建立新的项目,输入chuf作为项目的名称,将程序定位在D:\ti\myprojects\chuf目录。 3.执行File New Source File 建立新的程序文件,为创建新的程序文件命名为chuf.asm 并保存;执行Project Add Files to Project,把chuf.asm 加入项目中。4.执行File New Source File 建立新的文件并保存为chuf.cmd;执行Project Add Files to Project,把chuf.cmd 加入项目中。 5.编辑chuf.asm 加入如下内容: ;*** 编制计算除法运算的程序段。其中|被除数|<|除数|,商为小数*** .title "chuf.asm" .mmregs .def start,_c_int00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南(doc 9页)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南(doc 9页)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应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要求 1 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各一张; 2 数控加工工序卡一份; 3 走刀路线图一份; 4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一份(含注释); 5 设计说明书一份。(分析零件结构;选择机床设备、刀具;编 写数控加工工艺;写出数值计算过程) 3.零件图的分析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如图所示的带螺纹的轴类零件,该零件由外圆柱面,槽和螺纹所构成,零件的最大外径为Φ56,加工粗糙度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加工M30×1.5的螺纹,其材料为45﹟,分析其形状为不规范的阶梯轴类零件,可以采用端面粗车循环加工指令,选择毛坯尺寸为Φ60mm×150mm的棒料。

4.机床设备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图所示为轴类零件,需要的加工的为外轮廓和螺纹,以及毛坯的尺寸大小,查机械设计手册选择FANUC系统的CK7815型数控车床来加工此零件。 5.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 由于这个工件时一个实心轴类零件,并且轴的长度不是很长,所以采用工件的左端面和Φ60的外圆为定位基准。使用普通三爪卡盘加紧工件,取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为工件的坐标系的原点。 6.确定数控加工刀具及加工工序卡片 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T01号刀为45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2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3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精切外圆偏刀;T04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切槽刀,刀片宽度为5mm,用于切槽、切断车削加工;选择5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螺纹刀,用于螺纹车削加工。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如表1-1所示。 加工流程:加工右端面→粗车外轮廓→精车外轮廓→切螺纹退刀槽→车螺纹→切断 表1-1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南昌大学 通信原理 课程设计实验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 课题一 7位伪随机码发生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信号的波形特点; 2、掌握D触发器延时设计数字电路的原理及方法; 3、熟悉Multisim 10.0软件的使用。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7位伪随机码发生器,输出相对码,要求输出的波形没有毛刺和抖动,波形稳定效果好。 三、实验原理与仿真电路 要产生7位伪随机码,根据M=2n-1=7,所以n=3,需要3个D触发器,在32KHz正弦波或方波的时钟信号触发下,第三个D触发器输出端产生1110010的7位伪随机绝对码。由于要输出相对码,故须将a n与b n-1 异或产生b n信号(0100011),这里用到了第四个D触发器,电路如下: 电路图 其中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32KHz正弦信号。 四、实验波形 电路仿真图

如图,最上方波形为7为伪随机绝对码,中间的为7位伪随机相对码,波形无延时,稳定。达到实验设计要求。 五、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本次设计实验,复习巩固了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的知识,对于D触发器延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熟练了Multisim软件的使用,为后续综合设计实验打下了基础。

课题二 2FSK调制、解调电路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2FSK调制和解调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学会低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的设计; 3、掌握LM311设计抽样判决器的方法,判决门限的合理设定; 4、进一步熟悉Multisim10.0的使用 二、设计要求 设计2FSK调制解调电路,载波f1=128KHz,f2=256KHz,基带信号位7位伪随机绝对码。要求调制的信号波形失真小,不会被解调电路影响,并且解调出来的基带信号尽量延时小,判决准确。 三、实验原理与电路组成 总电路图 调制部分:4066的四个输入端,第一个载波S1为128KHz方波经模拟信号发生器(同步信源)产生的128KHz正弦波,第一个输入基带信号IN1为7位伪随机相对码。第二个载波S2为256KHz方波经模拟信号发生器(同步信源)产生的256KHz正弦波,第二个输入基带信号IN2为7位伪随机相对码的反相信号。4066的D2、D3输出信号叠加后形成所需要的2FSK 调制信号。 解调部分:调制信号作为4066的载波S1,128KHz方波作为输入IN1,两个信号经4066开关电路相乘输出的信号即为解调出的一路信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滤波,经过RC低通滤波器得到信号,此时由于信号电压较小,需要放大才能更容易判决。故经过一个运放组成的放大器。放大后经过抽样判决器LM311判决。 各个模块子电路图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2015年1月

某厂酸洗硫酸烟雾治理设施设计 The Facility Design of X Company for Pickling Sulphuric Acid Gas Governance [摘要]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配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而单独设立的设计性实践课程。本次设计是对某厂酸洗硫酸烟雾治理设施进行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集气罩的设计、填料塔的设计、管网的布置及阻力计算等。本设计采用液体吸收法进行净化,即采用5%NaOH溶液在填料塔中吸收净化硫酸烟雾,经过净化后的气体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本次设计通过对酸洗硫酸烟雾治理净化,使我们能够初步掌握治理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bstract] Atomsphere pollec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And efficient measures are urgengtly needed to govern the air pollution,as the air pollution has caused the direct impact on human health. Curriculum Design of Air Pollution Covernace is an experiment-designing course which is set up to assist the course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This design is aim to devise the treatment facility on pickling sulphuricacid for x factery , which includes the design of gas- ullecting hood and packed tower,the layout of prpe network ,and the calculation of resistance and soon.This design is on the basis of the purification by uguid absorption -stripping,that is the using of 5% liquor NaOH is packed tower to absorb and purity sulphuric acid.After purification,the air reaches air pollutant release standards. [关键词]硫化工艺;脱硫;碱液吸收法;SDG法 [Key words]Vulcanization process;Desulphurization;Alkali absorption method;SDG 目录 前言..................................................................................................................................................... - 4 -一、设计概述..................................................................................................................................... - 5 -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目的 1 1.2 机床的分类和功用 1 1.3 操作性能要求 1第2章机床参数的拟定 1 2.1 公比的确定 1 2.2 转速系列的选择 2 2.3 主电机选择 2 第3章机床传动设计 2 3.1 主传动方案拟定 2 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2 3.3 转速图的拟定 4 3.4 齿轮齿数的确定 5 3.5 传动系统图 6 第4章传动件的估算 7 4.1 普通V带的选择和计算 7 4.2 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8 4.3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8 4.4 带轮结构设计 10 4.5 齿轮齿数的确定 10 4.6 齿轮模数的计算 11 4.7 齿轮齿宽的确定 13 第5章动力校核 14 5.1 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4 5.2 传动轴的刚度校验 16 5.3 滚动轴承的验算 19 第6章主轴位置及传动示意图 20 6.1 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 20 6.2 展开图及其布置 21 6.3 I轴(输入轴)的设计 21 6.4 齿轮块设计 22 6.5 传动轴设计 23 6.6 主轴主件设计 24 第7章个人总结 26参考文献

第1章概述 1.1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它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习惯上简称为机床。机床课程设计,在于通过设计,比较分析机床主传动中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学习构造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完成机床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习查阅有关的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达到累计设计知识和提高设计能力的目的。并获得设计工作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进行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 机床的分类和功用 根据我国制定的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目前将机床分为12大类,包括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铣床、拉床、锯床、刨插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特种加工机床和其它机床。机床工业为各种类型的机械制造提供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优质高效的机床设备,促进了机械制造工业的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的提提高。一个国家的机床工业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本次的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进行的是普通铣床主轴箱的设计。 1.3 操作性能要求 (1)具有皮带轮卸荷装置 (2)主轴的变速由变速手柄,和滑移齿轮完成 第2章机床参数的拟定 2.1 公比的确定 (1)确定变速范围Rn及公比 已知最高转速n max =2000rpm,最低转速n min =160rpm,变速级数Z=12。 变速范围: R n=n max n min = 2000 160 =12.5 R n=φz?1

大气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2) 1 前言 (2) 2 除尘技术的发展 (3) 2.1 国内电厂气力除尘技术的发展 (3) 2.1.1 工作原理 (3) 2.2 电除尘器的特点 (3) 2.3 除尘系统工艺流程 (4) 3 喷雾干燥法 (4) 3.1 喷雾干燥吸收工艺基本原理 (4) 3.2 工艺化学过程 (5) 3.3 主要设备介绍 (6) 3.4 系统控制 (7) 3.5 最终产物 (7) 4 喷雾干燥法工艺特点 (7) 4.1 SDA工艺特点(与石灰石/石膏湿法比较) (8) 4.2 SDA工艺特点(与CFB/GSA-FGD比较) (8) 4.3 喷雾干燥法工艺流程图 (8) 4.4 喷雾干燥设计图 (8) 5 燃料计算 (9) 5.1 确定理论空气量 (9) 5.2 确定实际烟气量及烟尘、二氧化硫浓度 (10) 6 净化方案设计 (11) 6.1 电除尘器 (11) 6.1.1 运行参数的选择及设计 (11) 6.1.2 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11) 7 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12) 7.1 通过除尘器的含尘气体量 (12) 7.2 集尘极的比集尘面积和集尘极面积 (13) 7.3 验算除尘效率 (14) 7.4 有效截面积 (14) 7.5 电除尘器内的通道数 (15) 7.6 集尘极总长度,宽度,高度 (15) 7.7 灰斗的计算 (15) 7.8 校核 (15) 8 烟囱的设计 (15) 8.1 烟囱高度的确定 (15) 8.2 烟囱直径的计算 (17) 9 管道系统的设计 (17) 9.1 阻力计算 (17) 9.1.1 系统阻力的计算 (18) 9.1.2 系统总阻力的计算 (19) 9.2 风机和电动机选择与计算 (19)

南昌大学传感器实验报告终稿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验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目录 实验一差动变压器的应用——电子秤 (2) 实验二热电偶的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 (6) 实验三热敏电阻测温演示实验 (10)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一差动变压器的应用——电子秤 一、实验项目名称 差动变压器的应用——电子秤 二、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实际应用 三、实验基本原理 差动变压器是把非电量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量的变化。这种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并且次级绕组用差动的形式连接。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音频振荡器、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V/F表、电桥、砝码、振动平台。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 音频振荡器调至4KH Z,V/F表打到2V档。 五、实验步骤 (1)按图1接线,组成一个电感电桥测量系统,开启主、副电源,利用示波器观察调节音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使音频振荡器的输出为V P-P值为lV。

(2)将测量系统调零,将V/F表的切换开关置20V档,示波器X轴扫描 时间切换到0.1~0.5ms(以合适为宜),Y轴CHl或CH2切换开关置5V/div, 音频振荡器的频率旋钮置5KHz,幅度旋钮置中间位置。开启主、副电源,调节 电桥网络中的W1,W2,使V/F表和示波器显示最小,再把V/F表和示波器Y 轴的切换开关分别置2V和50mv/div,细条W1和W2旋钮,使V/F表显示值最小。再用手按住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托盘的中间产生一个位移,调节移相器的 移相旋钮,使示波器显示全波检波的图形。放手后,粱复原。 (3)适当调整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在称重平台上放上一定数量的砝码 时电压表指 示不溢出。 (4)去掉砝码,必要的话将系统重新调零。然后逐个加上砝码,读出表头读数,记下实 验数据,填入下表; Wq 0.02 0.04 0.0.6 0.08 0.10 V P-P(V)0.021 0.033 0.047 0.061 0.077 (5)去掉砝码,在平台上放一重量未知的重物,记下电压表读数,关闭主副 电源。 (6)利用所得数据,求得系统灵敏度及重物重量。 注意事项: (1)砝码不宜太重,以免粱端位移过大。 (2)砝码应放在平台中间部位,为使操作方便,可将测微头卸掉。 线性度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南昌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钢筋砼现浇主次梁结构设计 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 班级:土木道桥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时间: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目录 一、设计资料 (3) 二、板的设计 (4) 三、次梁设计 (7) 四、主梁设计 (15)

某多层房屋采用钢筋砼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三楼楼面(建筑标高+9.00)结构布置图如附图所示,板深入墙内120mm,次梁深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柱内370mm,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容重为20 3m KN),板底及梁用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容重17 / 3 KN)。砼强度等级为C45。KN))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Q K=5.52m/ / m 主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板采用R235级钢筋。板厚取90mm,次梁尺寸为200×400mm,主梁尺寸为250×600mm。 主梁的跨度为6600mm,次梁的跨度为6900mm,主梁每跨内设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00mm。 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

(1)荷载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 KN 9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9×25=2.25 KN 20mm 板底石灰砂浆 0.02×17=0.34 KN ----------------------------------------------------------- 小计 2.99 KN 板活荷载标准值: 5.5 KN KN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故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 g=2.99×1.2=3.588 KN 可变荷载设计值 q=5.5×1.4=7.7 KN 荷载总设计值 g+q=3.588+7.7=11.288 KN 近似取为: g+q=11.3m KN 2 (2)计算简图及弯矩的计算 边跨 板净跨度: L 0=2200-120-100=1980mm 计算跨度:L =L 0+2a +2b =1980+ 2120+2200 =2140mm L =L 0+2 a +2 t =1980+ 2 120+290 =2085mm 取较小值,边跨的计算跨度为L=2085mm 。 中跨 板净跨度:L 0=2200-100-100=2000mm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30、武汉钢铁公司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 姓名:宁文识 学号:1020320132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赵素芬 2013年11月25日

1、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 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系统设计 1.2 设计原数据 2台670T/h的燃煤锅炉(WCZ670/73.7-87型)排放的烟气,烟气量为Q =161.5×104m3/h,含尘浓度为19.62g/Nm3,SO2浓度为6.72 g/Nm3。烟尘浓度和SO2排放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废气最终排放温度为420℃,当地年平均气温为22.3℃。 设计要求 (1)根据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各方向的污染系数,求得最佳位置,以免污染到居民区。 (2)计算脱硫装置的主要设备尺寸。 (3)计算和选择风机型号及风管管径。 (4)烟囱的排放口直径3.0m,试确定烟囱高度。 一年内风向风速频率%风向频率频率频率频率频率 N 0.460.630.09 1.730.27 NNE 0.45 2.460.640 2.01 NE 0.450.63 3.560.270 ENE 0.54 4.20.45 2.740.37 E 0.360.99 4.390.82 1.82 ESE 1.187.590.91 1.090.09 SE 0.91 1.73 4.760.550.55 SSE 0.45 5.58 1.73 3.010.09 S 0.630.9 3.190.370.46 SSW 0.72 3.20.720.640.18 SW 0.55 1.45100.18 WSW 0.81 1.280.730.540.36 W 0.360.910.920.090 WNW 0.64 1.830.720.180 NW 01 1.2800.27 NNW 0.82 2.460.360.820 C(静风)8.13 风速(m/s)<1.5 1.5<u <3 3<u< 5 5<u< 7 >7

电力系统分析 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力系统分析 学生姓名:李瑞欣 学号:6101113078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2 指导老师:徐敏 2015年 12月日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李瑞欣学号:610113078 专业班级:电气132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网数学模型模拟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通过对电力网数学模型形成的计算机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获得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机程序,使数学模型能够由计算机自行形成,即根据已知的电力网的接线图及各支路参数由计算程序运行形成该电力网的节点导纳矩阵。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网数学模型概念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熟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熟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提高工程计算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起来。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计算机、软件(已安装,包括各类编程软件C语言、C++、VB、VC等、应用软件MATLAB等)、移动存储设备(学生自备,软盘、U盘等) 四、实验步骤 1、将事先编制好的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2、在相应的编程环境下对程序进行组织调试。 3、应用计算例题验证程序的计算效果。 4、对调试正确的计算程序进行存储、打印。 5、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运行自行设计的程序,把结果与手工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所采用方法及所编制程序运行的正确性。 实验数据 见《电力系统分析》(上册)72页例4-1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 (2)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2) 2.1系统扩展 (2) 2.1.1 8031芯片引脚 (3) 2.1.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6) 2.1.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7) 3、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成及结构 (9) 3.1 监控程序 (10) 3.1.1 系统初始化 (10) 3.1.2 命令处理循环 (10) 3.1.3 零件加工程序(或作业程序)的输入和编辑 (10) 3.1.4 指令分析执行 (10) 3.1.5 系统自检 (11) 3.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 (11) 3.2.1 子程序结构 (12) 3.2.2 主程序加中断程序结构 (12) 3.2.3 中断程序结构 (12) 4 、心会得体 (13) 5 、参考文献 (14)

1 、前言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Numbercal control,简称NC)机床。它是基于数字控制的,采用了数控技术,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它是由主机,CNC,驱动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编程机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所组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数控机床机械系统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工作,是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在使用中的控制对象各不相同,但其硬件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控制系统的硬件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系统硬件基本组成框图 在图1中,如果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则没有反馈回路,不带检测装置。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芯片单片机,经过扩展存储器、接口和面板操作开关等,组成功能较完善、抗干扰性能较强的控制系统。 2.1系统扩展 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必须扩展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程序。同时,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容量较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还要扩展数据存储

南昌大学 EDA实验全加器设计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一熟悉QuartusⅡ软件及实验装置设计全加器 一实验目的: 以书上全加器为例,熟悉用quartus设计的一般步骤,熟悉原理图输入法和文本输入法,了解和使用多层工程的设计。 二实验要求: 1建立全加器工程,用文本文档形式输入程序 2模拟仿真,得出原理图、仿真图,完成引脚锁定 3输入实验箱,用二极管显示出现象 三实验设备: PC机,Quartu eⅱ软件,实验箱 四实验原理: 加器是能够计算低位进位的二进制加法电路 一位全加器由2个半加器h_adder组成 一位全加器(FA)的逻辑表达式为: S=A⊕B⊕Cin Co=AB+BCin+ACin 其中A,B为要相加的数,Cin为进位输入;S为和,Co是进位输

出; 如果要实现多位加法可以进行级联,就是串起来使用;比如32位+32位,就需要32个全加器;这种级联就是串行结构速度慢,如果要并行快速相加可以用超前进位加法, 超前进位加法前查阅相关资料; 如果将全加器的输入置换成A和B的组合函数Xi和Y(S0…S3控制),然后再将X,Y和进位数通过全加器进行全加,就是ALU的逻辑结构结构。 即 X=f(A,B) Y=f(A,B) 不同的控制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组合函数,因而能够实现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表2-1一位全加器的真值表 DD1 0 0 1 1 0 0 1 1 ADD2 0 1 0 1 0 1 0 1 CARRY_OUT 0 0 0 0 1 1 1 1 SUM< 0 1 1 0 1 0 0 1 其原理图的顶层文件为:

大气课程设计

目录 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任务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方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态污染物处理技术方法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集气罩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基本参数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入口风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填料塔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填料塔参数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填料塔高度及压降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储液池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储液池尺寸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泵的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管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速和管径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布置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阻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