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学期发展目标

小班幼儿学期发展目标
小班幼儿学期发展目标

小班幼儿发展目标

健康

学年目标

1.愿意上幼儿园,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2.逐步养成独立进餐、盥洗、按时入睡、定时大便的习惯,愿意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

3.在成人的鼓励下,愿意接受医务人员的治疗。

4.初步了解并遵守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简单的安全规则。

5.愿意并喜欢参加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基本完成动作要求,动作自然。

上学期

1.营造宽松、安全的环境,使幼儿逐步建立对教师的依恋感。

~

2.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引导幼儿学会用调羹进餐、用杯子喝水,愿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引导幼儿学习自己洗手,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要漱口擦嘴。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生理需要,及时给予帮助。

5.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引导幼儿安静入睡,鼓励幼儿学习穿脱简单衣物。

6.提醒幼儿不将手或其他异物放在嘴、耳、鼻里,不摆弄生殖器官。

7.随时关注幼儿的生理和情绪变化,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吃药、打针的用处,鼓励幼儿接受医务人员的治疗。

8.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认识几种常见的危险标志,教育幼儿远离危险源,不做有危险的事情。

9.创设愉快、自由的氛围,鼓励幼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10.引导幼儿学会根据简单的口令或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学会一套模仿操。

11.帮助幼儿形成自然行走的习惯,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

]

12.引导幼儿能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

13.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地钻以及较自然协调地爬。

14.鼓励幼儿学会滚接球等基本玩球方法。

下学期

1.为幼儿创设温馨的集体生活环境,帮助幼儿获得安全感,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

2.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愿意吃各种食物。

3.引导幼儿学习自己洗脸、早晚刷牙,正确使用毛巾及手帕。

4.引导幼儿独自、按时入睡,会脱简单衣服,并放在固定的位置。

5.引导幼儿知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鼓励幼儿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体检和治疗。

6.引导幼儿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

7.引导幼儿过马路、坐车、玩大型运动器械、上下楼梯时能遵守秩序,不拥挤。

8.组织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引导幼儿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及时提醒幼儿饮水和增减衣服。

9.引导幼儿能根据简单的口令或音乐较合拍地做模仿操或徒手操。

10.引导幼儿学会上体正直、一个跟着一个走,能听信号走成圆圈。

11.引导幼儿自然协调地跑,不与他人碰撞。

12.鼓励幼儿勇敢地从一定高处跳下,在较矮的攀登设备上攀爬。

13.引导幼儿喜欢玩球,会双手抛接球,能单手将沙包等轻物投向前上方。

14.引导幼儿在活动后知道合作收拾整理小型体育器械。

语言

学年目标

[

1.逐步学会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说话。

2.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愿望。

3.愿意学说普通话,愿意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体验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的乐趣。

4.愿意学习欣赏幼儿文学作品,并能初步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5.愿意观察图片,能简单地描述人或物。

6.喜欢听成人讲述图画中的内容,并尝试自己阅读图书。

上学期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说话,帮助幼儿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按指令行动。

2.在日常生活中,支持、鼓励、吸引幼儿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并愿意回答别人提出的简单问题,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

3.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分辨普通话中容易混淆的语音,帮助幼儿基本听懂普通话。

&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如问好、道别等。

5.引导幼儿学习浅显、简短的故事,帮助其初步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6.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鼓励幼儿独立朗诵浅显简短的儿歌。

7.引发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鼓励其用一两句话讲述观察到的内容。

8.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运用能理解的常用词。

9.创设舒适的阅读环境,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下学期

1.引导幼儿注意听别人说话,理解谈话的基本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初步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3.引导幼儿学说普通话,帮助幼儿纠正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容易混淆的音,关注个体差异。

`

4.在各种活动中,注意丰富幼儿的词汇,并为幼儿创设运用词汇的情境。

5.通过各种观察活动,鼓励幼儿尝试讲述简单的事物。

6.帮助幼儿接触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

7.鼓励幼儿转述简单的句子,大胆朗诵简短的儿歌,在教师的帮助下愿意复述简短的故事。

8.在轻松的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辨认图书中的人、物或简单标记。

社会

学年目标

1.喜欢上幼儿园,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喜爱自己的家和幼儿园。

3.初步体验基本的生活常规,并懂得应遵守规则。

4.愿意和同伴交往,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5.学习并尝试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初步学习爱护公物、爱护环境。

7.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愿意将自己的情绪和愿望告诉他人。

上学期

1.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引导幼儿愿意上幼儿园,喜欢教师、班级和同伴。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体验亲人、教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父母、爱教师的情感。

3.引导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初步知道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

4.引导幼儿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盥洗、用餐、午睡等生活规则,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给幼儿提供各种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学习等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教师交往的快乐。

,

6.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和简单的交往技能,激发幼儿交往的愿望。

7.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爱护玩具、图书和生活用品。

8.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愿望,遇到困难知道告诉成人。

9.为幼儿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激发幼儿对自我服务活动的愿望和兴趣。

下学期

1.引导幼儿喜欢上幼儿园,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在日常生活和节日活动中,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帮助幼儿体验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引导幼儿产生爱自己的亲人和同伴的情感,初步感知他人的快乐和痛苦。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遵守生活、游戏、学习等方面的行为规则。

4.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各种集体活动,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

5.引导幼儿体验与教师和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鼓励幼儿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

6.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和图书,培养幼儿收拾玩具和整理图书的习惯。

7.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并喜爱家庭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

8.在节日期间,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9.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时不害怕,能与成人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

10.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我服务活动,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科学

学年目标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感到好奇。

2.喜欢触摸、摆弄、观察周围事物,并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环境和现象。

3.对生活和游戏中的数学活动感兴趣。

4.喜欢自然界,愿意参与饲养和种植一些常见的动植物。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单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6.能简单了解人的基本感官的作用。

上学期

1.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鼓励幼儿参加操作活动,使其乐意参与。

3.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或大小进行分类。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两个物体间常见量(大小、长短)的显著差别。

5.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的显著差异(“1”和许多),指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4”以内)的多、少、相同。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和正方形。

'

7.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周围的自然环境,对动植物产生喜爱的情感。

8.引导幼儿感知天气有冷热变化以及下雨、下雪等自然现象。

9.为幼儿提供玩沙、水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在玩沙、水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

10.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具有滚、转、停等特征。

1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生活和媒体中直接接触的科技产品,并对其感兴趣。

12.引导幼儿愿意用其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在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下学期

1.引导幼儿喜欢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并对它们感兴趣。

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感官的作用。

3.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按某个特征对物体分类。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两三个物体间量(大小、长短、高矮等)的显著差异,并按某个特征进行“3”以内物体的排序。

5.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量词。

6.引导幼儿认识并区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感知其形状特征。

7.引导幼儿感知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知道其具有代表性的日常变化。

8.引导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尝试判断上下位置关系。

9.帮助幼儿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并引导其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10.引导幼儿参加饲养和种植一些常见动植物的活动。

1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人的感觉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12.在玩沙、水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感知沙、水的特性,了解沙、水的用处并知道要珍惜资源。

1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人们的推拉动作对物体的作用。

#

14.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直接接触的科技产品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萌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15.引导幼儿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感受和发现。

艺术

音乐—学年目标

1.对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兴趣,愿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初步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美。

2.在音乐活动中能产生较愉快的情绪体验,并愿意表达。

3.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4.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随音乐做简单的韵律活动,学会几种打击乐器的简单演奏方法。

上学期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

2.通过音乐游戏等多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接触形象鲜明、结构短小的音乐作品的机会和条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4.鼓励幼儿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5.选择浅显易懂,适合用动作来表现的歌曲,引导幼儿学习用正确的姿势和自然的声音歌唱。

6.鼓励幼儿为多重复的、短小工整的歌曲增编歌词。

7.引导幼儿随节奏清晰、速度适宜的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8.引导幼儿学习模仿动作(如小鸟飞、大象走、洗脸、刷牙),参与简单的韵律活动。

9.引导幼儿辨别明显不同的音乐形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0.帮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如鼓铃、碰铃、圆舞板),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并能随音乐用乐器敲击出简单的节奏。

下学期

1.引发幼儿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兴趣。

2.鼓励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单纯、鲜明的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美。

3.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4.引导幼儿在唱歌时学习听前奏,并逐步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正确的反应。

5.指导幼儿学习音域在c′~a′(1~6)范围内的、歌词内容有趣并且浅显易懂的歌曲。

6.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演唱熟悉的歌曲。

7.帮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8.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提醒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选择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9.引导幼儿辨别进行曲和摇篮曲的不同风格,感受强弱、高低、音色和力度的变化。

10.引导幼儿感受并能用乐器表现强弱明显不同的音乐,帮助幼儿随简单的音乐节奏完成演奏。

,

美术—学年目标

1.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常见的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事物感兴趣,能初步感受其中的美,愿意参加美术活动。

2.在美术活动中能产生较愉快的情绪体验,并愿意表达。

3.愿意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美术活动。

4.能运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能塑造简单的物体造型。

上学期

1.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常见的形象突出和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2.通过游戏等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帮助幼儿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从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及环境景物中,初步获得美的感受。

4.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幼儿的表现,分享其活动的快乐。

5.引导幼儿逐步认识蜡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并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6.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通过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对色彩感兴趣,愿意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7.引导幼儿学习画点、线条和简单形状,并能用其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事物轮廓。

8.引导幼儿认识泥工的工具和材料,喜欢玩泥,并学会塑造简单的物品。

9.引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认识并学习操作简单的手工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爱护手工材料的习惯。

10.引导幼儿用撕、折、贴等方法表现简单的形象。

下学期

1.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和生活里的美好事物中获得初步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2.引导幼儿用绘画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亲近之情。

3.支持、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造型简单、色彩鲜明的美术作品。

4.鼓励幼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美术活动。

5.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六种颜色,引导幼儿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鼓励其换色作画。

6.引导幼儿学习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鼓励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7.引导幼儿体验泥土的可塑性,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物及立体物。

8.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几种手工工具和材料,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养成安全、卫生、整洁的手工活动习惯。

9.引导幼儿体验折纸的乐趣,学习用撕、贴、折、印、剪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和立体形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