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供应链关系图及其详解

元器件供应链关系图及其详解
元器件供应链关系图及其详解

在元器件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中,有的人会把供应链中的一些概念或关系混淆。我也在相关文章上有所介绍,不过介绍得不是非常清晰。本文将结合图示来更清晰地作一个介绍。首先是供应商关系图,举例如下:

图 1供应商关系图

在实际的市场中,供应商关系比图1复杂得多,不过图1足以说明大部分的情况。本关系图中,图中的箭头表示元器件的流向。图中箭头起始端所在的公司的就是其终端所指的公司的直接供应商,一般情况下说供应商就是指直接供应商。比如说整机厂G公司,其供应商有C、E、F、D几家公司。而元器件生产厂A和B公司不是G公司的直接供应商,最多算是G公司的间接供应商。对于整机厂H公司来说,其供应商除了E、D公司,元器件生产厂A也是其(直接)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图中表示贸易商E公司和F公司之间会相互调货,所以他们互为对方的供应商。

元器件生产厂,顾名思义,就是生产元器件的厂家,或者元器件的品牌拥有者(元器件生产可能请人代工)。整机厂则是元器件生产厂的终端客户。元器件生产厂的销售模式有多种多样。有的元器件厂既供货给终端客户,又供给代理商;有的只供给代理商而不直接供货给终端客户。同时,有的元器件厂会直接供货给贸易商,有的元器件厂不供货给贸易商(贸易商只能从其代理商处进货)。一般元器件厂有多个代理商时,要求其不同的代理商不能做同一家整机厂的供应商,以免恶性竞争,不过现实操作时并没有那么严格。值得注意的是,图1中有个冒牌货制造处I,那里可能冒牌A品牌或B品牌的元器件,通过贸易商销售给整机厂。冒牌货制造处I有可能是直接生产元器件的厂家,但是其元器件的标示不打自己的牌子,而是冒牌别的名牌;也有可能是小作坊之类的处理处,专门买一些三流的品牌的元器件,然后通过改丝印或改标签等,冒牌成名牌产品;也有拿旧货进行翻新处理之后冒充新出厂日期的。冒牌货制造处I之类地方出来的元器件可以统称假冒伪劣产品。

代理商和(普通)贸易商都是贸易类公司,他们不生产元器件,只是从元器件厂家那里进货,然后卖给自己的下游客户,属于中间商。代理商与普通贸易商的主要差别在于代理商有元器件厂家的代理证,或授权销售证书。而且,一般代

理商只允许从元器件厂家中进货。事实上,紧急情况时代理商会从其他代理商那里进货,甚至有时会冒险从普通贸易商那里进货。普通贸易商的货源一般比较复杂,有可能从元器件厂家中进货,也有可能从代理商那里进货,也有可能从其他普通贸易商那里进货(很多小型贸易商的主要货源都是从其他贸易商那里进货,没有元器件厂家或代理商的进货渠道保证)。所以贸易商的风险较大,不过他们有供货灵活的优势。不同贸易商的定位差别较大,有的对货源把关很严,有的对货源把关很随意。所以选择供应商时,对贸易商的评审是非常重要。可惜很多整机厂家仅仅考虑到了对直接厂家的供应商的严格评审,反而对风险最大的贸易商审核不严格。

思考一下:整机厂H有没有可能买到I公司生产的冒牌货?(答案是可能。流向是I到F,F到E,E再到H。)

对于元器件厂家本身,有的有比较复杂的形式。见下图:

图 2元器件厂家结构图

元器件厂家,一般都有个总部,这个总部可能包括了生产总部和销售总部。而且比较大的元器件公司一般都会在全球设多个分厂。比如图2中,某美国公司A公司,其总部可能在美国硅谷。而A公司的分厂1可能是在中国东莞,分厂2可能在菲律宾。有的元器件厂家还会让别的厂家帮自己代工生产元器件,比如图2中的代工厂J公司就帮A公司代工。(关于代工厂:有的代工厂没有自己的品牌,专门为别的品牌代工;而有的代工厂有的既有自己的品牌,又同时给其他名牌代工)。分厂(和代工厂)只负责生产,不直接销售元件器,而是由销售处销售。这些生产总厂、分厂、代工厂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有时又称为产地,元器件的包装上一般都有产地信息。比如说,如果是在中国生产的(如分厂1),包装上会注明“made in china”。一般来说,只要是同一个品牌下的元器件,在不同的产地生产出来的元器件是按同样的标准管理、生产和测试的,一般情况下质量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极个别情况下,不同的产地的生产出来的元器件某些性能或质量可能有差异,严重时会引起不能与其他产地的互换使用。因此有个别整机厂对元器件的产地也会提出要求。不过最好是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产地差异的兼容问题。当然,同一个品牌生产出来的元器件,如果是按不同的标准生产,然后,针对不同的客户,供应不同质量水平的元器件,那么这是其销售策略的问题,而不是产地本身的问题。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市场上有种说法,日本元器件厂家生产出来的元器件,质量最好的销往欧美,其次的销往日本本国,最差的销往中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时贸易商供的是冒牌货,冒牌货出了问题,然后查到冒牌

货上标示的产地又恰好和以前没出问题的批次不同,供应商就有可能会谎称是产地不同导致的质量问题(不告诉你是冒牌货),从而误导整机厂封杀这个元器件在那个产地的元器件,但是供应商供冒牌货的事就蒙混过关了!

比较大的元器件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设多个销售处(也称办事处)的情况更是常见,而且在同一个国家可能有多个销售处。比如A公司可能在中国深圳设有销售处1,在中国上海设有销售处2,在印度新德里设有销售处3。

在供应链管理中,有时除了要考察元器件厂,还要考察元器件厂的原材料供货方,即上游供应商,甚至继续还要往上追溯。整个供应链关系举例如下图:

图 3供应链结构图

为了分析方便,图3中省略了贸易商类供应商。假设以整机厂H公司为中心来看整个供应链。整机厂的下游是其客户,在此不作分析,重点分析H公司的供应商情况。比如说,元器件厂K公司和B公司都是整机厂H公司的供应商。而其中元器件厂B公司的元器件的原材料又由原材料厂M公司和N公司等提供。而其中N公司的又要从O公司和P公司等采购原材料。等等。以上M、N、O、P公司都可以称为H公司的上游供应商。这样一直往上追溯上去的话,可以发现,元器件的最源头的材料是矿产资源。比如有机能源矿产资源(石油、煤、天

然气等,是有机化工的基础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比如铜、银、锡等)、其他无机矿产资源(比如陶瓷、硅等的原料等)。

分析供应链关系,有两个最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作质量控制,另外一个是作成本分析。有时仅仅考察或控制元器件厂家还不能保证其生产出来的元器件的质量没问题,还须对元器件厂的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商作评审或考察或控制。比如说,某金属化聚丙烯电容生产厂,其原材料分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灌封环氧树脂、引脚材料等,这些材料都要向不同的供应商采购,而其中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是非常关键的原料,必要时整机厂会对生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厂家进行评审或考察。金属化聚丙烯电容的供应链结构图可能如下:

图 4金属化聚丙烯电容供应链结构图

元器件的原材料成本是其成本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其原材料构成和供应链,对成本分析很重要。当然,元器件的原材料成本占其总成本和利润(或价格)的比例还与元器件的技术高低及供求状况等关系很大。如果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元器件,其原材料成本占其总价格的比例可能就很小,你即使通过原材料的成本分析得到了其原材料总成本比较低,但是谈价格时也未必有那么容易降下价来。基础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引起元器件的价格波动,不过这也与其原材料成本占总价格的比例有关,如果比例高,则相关的波动性比较大。比如,铜价对对以漆包线为主要材料之一的电感器和变压器的价格影响就很大。如果某种原材料成本占元器件的总成本的比例很小,那么,即使这种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但是元器件的价格可以不变。了解这些知识,对于元器件的价格谈判特别是价格波动分析和很有用。

国产的元器件技术含量较低,一般是靠原材料的低成本优势和人工工资的低成本在竞争中获得相当优势。但是,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天大的好事。中国的低材料成本,在供应链的终端是靠对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索取为代价的,中国现在的模式是以断绝子孙后代的饭碗为代价的发展,而且环境污染严重。而像美国就非常聪明,虽然美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他们极少开采,甚至不开采。说不定

有朝一日,全世界的矿产资源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唯有美国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美国足以绑架全世界。因为没有矿产资源,现代工业就会瘫痪。还有,虽然中国的基础原材料类的国有企业巨头的高管人员依靠垄断地位个个养的油光满面的,但是,供应链源头的无数矿工是用自己的血、泪、甚至生命,换来低廉的人工成本。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悲剧在发生矿工身上。更有甚者,地下的开采厂中,有的矿工是儿童。

中国政府天天喊产业升级,但是如果依然是无度地开采资源,而对基础研究,对技术研发不重视,那么,产业升级就只能是放空炮。政府及民间资本对泡沫经济乐此不彼。现在金融危机中,本来正好是收购海外高技术实业公司的最佳机会。可是,无数的海外收购资本中(据新闻称,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800亿美元),偏偏几乎全是搞泡沫经济收购的。你看世界范围内元器件的国际厂商,不断地整合重组,唯独没有看见中国的企业参与其中。中国的元器件行业只能是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作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这一块,我希望不是仅仅是对材料成本的压缩,这样有可能只是推动了中国矿产的过度开采,以及产业工人受到更大的压榨,而是要追求技术含金量,同时把提升质量和效率放在首位。这样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电路原理图设计说明

电路原理图设计 原理图设计是电路设计的基础,只有在设计好原理图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电路仿真等。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电路原理图、编辑修改原理图。通过本章 的学习,掌握原理图设计的过程和技巧。 3.1 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如图3-1 所示 . 。 图3-1 原理图设计流程 原理图具体设计步骤: (1 )新建原理图文件。在进人SCH 设计系统之前,首先要构思好原理图,即必须知道所设计的项目需要哪些电路来完成,然后用Protel DXP 来画出电路原理图。

(2 )设置工作环境。根据实际电路的复杂程度来设置图纸的大小。在电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图纸的大小都可以不断地调整,设置合适的图纸大小是完成原理图设计的第一步。 (3 )放置元件。从元件库中选取元件,布置到图纸的合适位置,并对元件的名称、封装进行定义和设定,根据元件之间的走线等联系对元件在工作平面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得原理图美观而且易懂。 (4 )原理图的布线。根据实际电路的需要,利用SCH 提供的各种工具、指令进行布线,将工作平面上的器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5 )建立网络表。完成上面的步骤以后,可以看到一张完整的电路原理图了,但是要完成电路板的设计,就需要生成一个网络表文件。网络表是电路板和电路原理图之间的重要纽带。 (6 )原理图的电气检查。当完成原理图布线后,需要设置项目选项来编译当前项目,利用Protel DXP 提供的错误检查报告修改原理图。 (7 )编译和调整。如果原理图已通过电气检查,那么原理图的设计就完成了。这是对于一般电路设计而言,尤其是较大的项目,通常需要对电路的多次修改才能够通过电气检查。 (8 )存盘和报表输出:Protel DXP 提供了利用各种报表工具生成的报表(如网络表、元件清单等),同时可以对设计好的原理图和各种报表进行存盘和输出打印,为印刷板电路的设计做好准备。 3.2 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下面就以图3 -2 所示的简单555 定时器电路图为例,介绍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误差范围:±10%之间。

电路原理图设计步骤

电路原理图设计步骤 1.新建一张图纸,进行系统参数和图纸参数设置; 2.调用所需的元件库; 3.放置元件,设置元件属性; 4.电气连线; 5.放置文字注释; 6.电气规则检查; 7.产生网络表及元件清单; 8.图纸输出. 模块子电路图设计步骤 1.创建主图。新建一张图纸,改名,文件名后缀为“prj”。 2.绘制主图。图中以子图符号表示子图内容,设置子图符号属性。 3.在主图上从子图符号生成子图图纸。每个子图符号对应一张子图图纸。 4.绘制子图。 5.子图也可以包含下一级子图。各级子图的文件名后缀均是“sch”。 6.设置各张图纸的图号。 元件符号设计步骤 1.新建一个元件库,改名,设置参数; 2.新建一个库元件,改名; 3.绘制元件外形轮廓; 4.放置管脚,编辑管脚属性; 5.添加同元件的其他部件; 6.也可以复制其他元件的符号,经编辑修改形成新的元件; 7.设置元件属性; 8.元件规则检查; 9.产生元件报告及库报告; 元件封装设计步骤 1.新建一个元件封装库,改名; 2.设置库编辑器的参数; 3.新建一个库元件,改名; 4.第一种方法,对相似元件的封装,可利用现有的元件封装,经修改编辑形成; 5.第二种方法,对形状规则的元件封装,可利用元件封装设计向导自动形成; 6.第三种方法,手工设计元件封装: ①根据实物测量或厂家资料确定外形尺寸; ②在丝印层绘制元件的外形轮廓; ③在导电层放置焊盘; ④指定元件封装的参考点 PCB布局原则 1.元件放置在PCB的元件面,尽量不放在焊接面; 2.元件分布均匀,间隔一致,排列整齐,不允许重叠,便于装拆; 3.属同一电路功能块的元件尽量放在一起;

元器件选型,清单

实现功能 (1)能够显示时分秒 (2)能够调整时分秒 (1)能够任意设置定时时间 (2)定时时间到闹铃能够报警 (3)实现了秒表功能 系统工作原理图 详细电路功能图如图: 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时、分、秒,当秒计数计满60时就向分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23翻0”规律计数。时、分、秒的计数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可直接送显示器显示。当计时发生误差的时候可以用校时电路进行校正。设计采用的是时、分、秒显示,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在数码管上显示。

· 详细元器件列表: 2,时钟各功能分析 按键功能: K1:秒表 K2:调时 K3:调分 K4:显示时间 K5:闹铃 K6:暂停 (1)时钟运行图 \

仿真开始运行时,或按下key4键时,时钟从12:00:00开始运行,其中key2键对分进行调整,key3对小时进行调整,key6可以让时钟暂停。 (2)秒表计时图 当按下key1键进入秒表计时状态,key6是秒表暂停键,可按key4键跳出秒表计时状态。

(3)闹铃设置图及运行图 设置图: 当按下key5,开始定时,分别按key2调分,key3调时设置闹铃时间,然后按下key4键恢复时钟运行状态当闹铃设置时间到时,蜂鸣器将发出10秒钟蜂鸣声。

` 运行图: 该数字钟是用一片AT89C51单片机通过编程去驱动8个数码管实现的。通过6个开关控制,从上到下6个开关KEY1-KEY6的功能分别为:KEY1,切换至秒表;KEY2,调节时间,每调一次时加1;KEY3, 调节时间,每调一次分加1;KEY4,从其它状态切换至时钟状态;KEY5,切换至闹钟设置状态,也可以对秒表清零;KEY6,秒表暂停.控制键分别与~口连接.其中:A通过P2口和P3口去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如图所示P2口接数码管的a——g端,是控制输出编码,P3口接数码管的1——8端,是控制动态扫描输出. B从输出一个信号使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在设置的闹钟时间

原理图元件库的设计步骤(精)

原理图元件库的设计步骤 一. 了解欲绘制的原理图元件的结构 1. 该单片机实际包含40只引脚,图中只出现了38只, 有两只引脚被隐藏,即电源VCC(Pin40和GND(Pin20。 2. 电气符号包含了引脚名和引脚编号两种基本信息。 3. 部分引脚包含引脚电气类型信息(第12脚、第13脚、第32至第39脚。 4. 除了第18脚和第19脚垂直放置,其余水平放置。由于VCC及GND隐藏,所以放置方式可以任意。 5. 一些引脚的名称带有上划线及斜线,应正确标识。

二. 新建集成元件库及电气符号库 1. 在D盘新建一个文件夹D:/student 2. 建立一个工程文件,选择File/New/Project/Integrated Library,如:Dong自制元件库.LibPkg 3. 新建一个电气符号库,选择File/New/Library/Schematic Library,如:Dong自制元件库.SchLib 4. 追加原理图元件 在左侧的SCH Library标签中,点击库元件列表框(第一个窗口下的Add(追加按钮,弹出New Component Name对话框,追加一个原理图元件,输入8051并确认,8051随即被添加到元件列表框中。 三. 绘制原理图元件 1. 绘制矩形元件体 矩形框的左上角定位在原点,则矩形框的右下脚应位于(130,-250。 注意:图纸设置中各Grids都设为10mil。 2. 放置引脚 (1P0.0~P0.7的放置及属性设置 单击实用工具面板的引脚放置工具图标,并按Tab键,系统弹出【引脚属性】对话框: 【Display Name显示名称】文本框中输入“P0.0”; 【Designator标识符】文本框中输入“39”;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图

目的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 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责任 3.1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BOM的 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电子组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5%之间﹐如为银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良品铺子供应商审核表

良品铺子供应商审核评价表 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 负责人:职务联系电话 生产主要产品:企业成立时间 产品销售途径地区:本地:% 外地:% 生产特点:□常年连续生产 □依订单间续生产 年产量/产值(万元):生产能力(吨/年): 员工人数:技术人员比例(%): 审核人:审核日期:供应商代表签名:日期: 一.质量体系文件及检验报告 品项满分实际得分备注 1.已建立质量目标或质量方针? 1 2.制定了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审核记录要完整 1 3.是否有原材料的质量标准? 1 4.加工过程中是否有QC人员的监督? 1 5.是否有成品的检验放行程序? 1 6.有产品的回收计划备案? 1 7.成品仓库分区状况 1 8.不合格品处理及改善 1 9.生产设备保养计划记录 1 10.有成文的HACCP程序及HACCP计划? 2 小计11 二.产品加工工艺 5 1.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图,并在流程图上注明关键 参数 小计 5 三.清洁消毒 1.有一套基本的清洁消毒计划 2 2.清洁消毒剂是经当地管理机构批准的 1 3.有操作前对设备清洁状况的检查计划或记录 1 4.有清洁剂和消毒剂的配置记录 2 5.现场检查消毒水浓度符合消毒计划 2 6.工厂用水清洁无异味 1 小计9 四.虫鼠的管制 1.有害虫虫鼠的控制计划 6 2.是否有防虫防鼠设施并验证有效 5 3.杀虫剂是由管理机构批准的 2 4.杀虫剂加上标签并加锁储存 3

5.害虫害鼠控制装置不会污染产品、包装或设备 2 6.生产区域不得有虫鼠的活动 2 小计20 五.原物料控制 1.有一份认可的供应商清单 2 2.有原物料的技术标准、进货符合技术标准 3 3.所有成品内外包装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记 2 4.原材料有进货日期和过期日期的标识 2 小计9 六.库房管理 1.成品库同外界的们密封性好、不同光 3 2.防虫防鼠设施齐全,放置符合要求且实施有效 2 3.冷冻库、原材料、辅料库等都保留有45cm通道 2 4.不合格品与合格品区分存放,并有标识 3 小计10 七.员工良好的作业规范 1.有成文的员工良好作业规范 2 2.有对员工良好作业规范的检查记录 1 3.生产工人穿着整洁之工作衣帽 1 4.帽子或发罩完全屏蔽头发 2 5.工人没有涂指甲油、畜留指甲或戴假睫毛 1 6.工人没有在工作区吸烟、饮食或进食 1 7.操作工人没有皮肤伤口或患传染病 2 8.所有工人有健康检查合格证明 2 小计12 八.追溯系统 1.工厂是否建立了产品追溯系统 1 2.工厂是否定期对产品进行模拟回收 1 小计 2 九.食品安全信息 1 1.工厂是否建立了食品安全及法律法规收集程 序,并及时更新 小计 1 总计 总体评价: 审批人:日期:

原理图和PCB的设计规范

一.PCB设计规范 1、元器件封装设计 元件封装的选用应与元件实物外形轮廓,引脚间距,通孔直径等相符合。元件外框丝印统一标准。 插装元件管脚与通孔公差相配合(通孔直径大于元件管脚直径8-20mil),考虑公差可适当增加。建立元件封装时应将孔径单位换算为英制(mil),并使孔径满足序列化要求。插装元件的孔径形成序列化,40mil以上按5mil递加,即40mil,45mil,50mil……,40mil以下按4mil递减,即36mil,32mil,28mil……。 2、PCB外形要求 1)PCB板边角需设计成(R=1.0-2.0MM)的圆角。 2)金手指的设计要求,除了插入边按要求设计成倒角以外,插板两侧边也应设计成(1-1.5)X45度的倒角或(R1-1.5)的圆角,以利于插入。 1.布局 布局是PCB设计中很关键的环节,布局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布通率,性能的好坏,设计的时间以及产品的外观。在布局阶段,要求项目组相关人员要紧密配合,仔细斟酌,积极沟通协调,找到最佳方案。 器件转入PCB后一般都集中在原点处,为布局方便,按合适的间距先把 所有的元器件散开。 2)综合考虑PCB的性能和加工效率选择合适的贴装工艺。贴装工艺的优先顺序为: 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形); 元件面双面贴装→元件面插贴混装→焊接面贴装。 1.布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照“先固后移,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局原则,即有固定位 置,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2.布局中应该参考原理图,根据重要(关键)信号流向安排主要元器 件的布局。 3.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 过孔尽可能少;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低电压,小电流弱信号完全分开; 模拟与数字信号分开。 4.在满足电器性能的前提下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美观整齐的标 准优化布局。 5.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和相关部门沟通后确定。 2.布局应满足的生产工艺和装配要求 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可测试性,保持良好的可维护性,在布局时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元器件安全间距(如果器件的焊盘超出器件外框,则间距指的是焊盘之 间的间距)。 1.小的分立器件之间的间距一般为0.5mm,最小为0.3mm,相邻器件 的高度相差较大时,应尽可能加大间距到0.5mm以上。如和IC (BGA),连接器,接插件,钽电容之间等。 2.IC、连接器、接插件和周围器件的间距最好保持在1.0mm以上, 最少为0.5mm,并注意限高区和禁止摆放区的器件布局。 3.安装孔的禁布区内无元器件。如下表所示 4.高压部分,金属壳体器件和金属件的布局应在空间上保证与其它 器件的距离满足安规要求。

altiumdesigner原理图元器件库详细说明

Altium Designer原理图元器件库详细说明 altium desinger 原理图元器件库详细说明 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和PCB的连接器符号 包括虚拟仪器和有源器件 包括二极管和整流桥 包括LCD、LED 包括三极管 包括场效应管 包括模拟元器件 VALVES .LIB 包括电子管 包括电源调节器、运放和数据采样IC 包括电容 包括 4000系列 包括ECL10000系列 包括通用微处理器 包括运算放大器 包括电阻 FAIRCHLD .LIB 包括FAIRCHLD 半导体公司的分立器件 包括 LINTEC公司的运算放大器 包括国家半导体公司的数字采样器件 包括国家半导体公司的运算放大器 包括TECOOR公司的 SCR 和TRIAC 包括德州仪器公司的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ZETEX .LIB 包括ZETEX 公司的分立器件也许部分因版本回有所不同,这是 PROTEUS 的版本。 如何删除左边元件列表中的元件 点edit 中的Tidy可以删去所有你没用到的零件,但如果想只删其中指定的零件,似乎Proteus没有这个功能。 在器件箱中删除任意元件的方法: 1.先在图纸中右键删除你在器件箱中指定的元件。 2.选中编辑(Edit)--整理选项(Tidy)--确定。 3.整理选项(Tidy)可以删除图纸上没有物理连接和在图纸工作区域以外的所有元件。 教你如何自己做模版 点击此处下载(文件大小:628K) 怎样可以看见电路中的电流流动

菜单\System\Set Animation Options\Show Wire Current with Arrows 后面打勾 怎样看高低电平 在元件脚上有一个正方形的小点,红色为高电平,蓝色为低电平 元件库元件名称及中英对照 AND 与门 ANTENNA 天线 BATTERY 直流电源 BELL 铃,钟 BVC 同轴电缆接插件 BRIDEG 1 整流桥(二极管) BRIDEG 2 整流桥(集成块) BUFFER 缓冲器 BUZZER 蜂鸣器 CAP 电容 CAPACITOR 电容 CAPACITOR POL 有极性电容 CAPVAR 可调电容 CIRCUIT BREAKER 熔断丝 COAX 同轴电缆 CON 插口 CRYSTAL 晶体整荡器 DB 并行插口 DIODE 二极管 DIODE SCHOTTKY 稳压二极管 DIODE VARACTOR 变容二极管 DPY_3-SEG 3段LED DPY_7-SEG 7段LED DPY_7-SEG_DP 7段LED(带小数点) ELECTRO 电解电容 FUSE 熔断器 INDUCTOR 电感 INDUCTOR IRON 带铁芯电感 INDUCTOR3 可调电感 JFET N N沟道场效应管 JFET P P沟道场效应管 LAMP 灯泡 LAMP NEDN 起辉器 LED 发光二极管 METER 仪表 MICROPHONE 麦克风 MOSFET MOS管

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审核思路和方法

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审核思路和方法 1、详细理解设计需求,从需求中整理出电路功能模块和性能指标要 求; 2、根据功能和性能需求制定总体设计方案,对CPU进行选型,CPU 选型有以下几点要求: a)性价比高; b)容易开发:体现在硬件调试工具种类多,参考设计多,软件资源丰富,成功案例多; c)可扩展性好; 3、针对已经选定的CPU芯片,选择一个与我们需求比较接近的成功 参考设计,一般CPU生产商或他们的合作方都会对每款CPU芯片做若干开发板进行验证,比如440EP就有yosemite开发板和 bamboo开发板,我们参考得是yosemite开发板,厂家最后公开给用户的参考设计图虽说不是产品级的东西,也应该是经过严格验证的,否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芯片推广应用,纵然参考设计的外围电路有可推敲的地方,CPU本身的管脚连接使用方法也绝对是值得我们信赖的,当然如果万一出现多个参考设计某些管脚连接方式不同,可以细读CPU芯片手册和勘误表,或者找厂商确认;另外在设计之前,最好我们能外借或者购买一块选定的参考板进行软件验证,如果没问题那么硬件参考设计也是可以信赖的;但要注意一点,现在很多CPU 都有若干种启动模式,我们要选一种最适合的启动模式,或者做成兼容设计;

4、根据需求对外设功能模块进行元器件选型,元器件选型应该遵守 以下原则: a)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偏芯片,减少风险; b)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减少成本; c)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d)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e)可替代原则: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种类比较多的元器件;f)向上兼容原则: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g)资源节约原则: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5、对选定的CPU参考设计原理图外围电路进行修改,修改时对于每 个功能模块都要找至少3个相同外围芯片的成功参考设计,如果找到的参考设计连接方法都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基本可以放心参照设计,但即使只有一个参考设计与其他的不一样,也不能简单地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细读芯片数据手册,深入理解那些管脚含义,多方讨论,联系芯片厂技术支持,最终确定科学、正确的连接方式,如果仍有疑义,可以做兼容设计;这是整个原理图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a)对于每个功能模块要尽量找到更多的成功参考设计,越难的应该越多,成功参考设计是“前人”的经验和财富,我们理当借鉴吸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也就提高了自己的起点;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附图

组件识别指南 1.0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2.0 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 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 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 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 责任 3.1 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 BOM的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 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 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 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 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 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 电子组件 4.1 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 五色环电阻图2 四色环电阻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

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 误差)﹕ 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 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 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 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 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 ﹐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5%之间﹐如为银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 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 =47KΩ,误差范围﹕+10%之间。 2).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它的阻值可精确到+1%﹐电阻外表上有5道色环﹐读 取阻值和误差范围的方法与四色环电阻大体相同﹐仅以下两点不同﹕ A* 有些五色环电阻﹐两端的金属都有色环。这种电阻都会有4道色环相对靠近﹐集中在一起﹐而另一道色环则远离那4道色环﹐单独标在金属帽上的 色环是表误差的第5环。 B* 五色环电阻增加了第3道色环表示阻值的低位﹐第五环表示误差范围。 4.1.2 片状电阻 1).SMD排型电阻(简称排阻)﹐排阻的外型如图3﹐它没有极性。它的内部结构 实际上是由多个小电阻排列在一起﹐所以叫排阻。 图3 排型电阻图4 单片电阻 2).SMD单片电阻﹐它的体积小如碎米﹐按其几何尺寸可分0805﹑0603等型﹐没 有极性。示值方法为﹕ 精密电阻﹕以两位数字和一位英文字母表示﹐数字表有效数字的代码﹐字母 表示十的幂次关系﹐两者之积即为其阻值。如﹕47B﹐“47”是301 的代号﹐“B”表示101﹐所以该电阻的阻值为301X101=3010奥姆。 详细数据可查询物料规格承认书有关精密电阻之阻值对照表。 片状电阻表面有丝印﹐由于误差不同而分三位数和四位数表示﹕ A* 对于三位数表示的﹐前二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为其基本单位奥姆(Ω)。如﹕“223”表示22000奥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阅读:2280次?来源:网络媒体??我要评论? 摘要: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1.电阻 (1)电阻的作用和外形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降压、限流、分流、分压和作偏置元件使用。电阻在电路中对低频交流电和直流电的阻碍作用是一样的,用字母R来表示。 电阻的外形如下图所示(图3-1)。 (2)电阻的命名 电阻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其命名方式如下(图3-2)表示:

例如:RH42为:R代表电阻器,H为合成碳膜,4为高电阻,2为序号,意义为高电阻合成碳膜电阻,编号为2。 (3)电阻的识别 电阻的常用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兆欧=1000千欧、一千欧=1000欧。电阻的标识方法有直标法和色环法。 ①在生产时直接将电阻阻值的大小印制在电阻器上,如图3-3:

②电阻阻值的大小通过色环来表示,一般有4道或5道色环。4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色环表示2位有效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倍数,第四道色环表示误差等级。5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环表示3位有效数字,第四道环表示倍数,第五道环表示误差等级(如图3-4)。 色环一般采用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色来表示,各颜色的含义如下表:

Altium Designer元件清单(BOM)

Altium Designer元件清单 用AD设计好了一个电路,在把PCB文件交付厂家制板后,就要开始准备购置元件了。一个工程几百个元件难道要工程师自己一个一个数吗??使用AD6.9的BOM(bill of materials)表格输出可以方便的生成及标准又漂亮的元件清单。 方法很简单,首先在原理图状态下,点击Report—〉bill of materials弹出如下图 右边区:看作EXCEL的表格(最后以输出EXCEL表格为例) 左上方:理解为分类时的主键值。 左下方:理解为可选的所有参数名。把你关心的参数(列)勾选上。然后把你希望作为分类的参数拖到左上方去。例如:默认Value是不在左上方区域的,你可以把Value勾选之后,再拖拽它到左上方。如上图。 好了,接下来具体操作分类整理,然后输出元件清单 第一.元件习惯上按特定方式分类。

绝大多数人会需要按元件值分类,比如 100uF,0402,20个; 100K欧,0402,100个, 于是,你就把左下方所有参数中的Value和Footprint 等用鼠标拖到左上方的 主分类键值区中。如上图 第二.编辑AD提供的模板。 先选Excel格式 然后再 点选后面的””进入目录打开Excel模板文件,后缀.XLT。如下图 例如我打开了BOM Default Template 95.XLT。其中Column=LibRef表示这一列为各元件的LibRef所对应的参数值。我们可以看到,模板上有的列有些是我们不需要的,有些我们需要的有没有。只需要把每列的模板的语句修改一下就可以了。比如我们将第一列默认的的Column=LibRef挪到后面,第一列改为Column=Desinator 那么这一列九可以显示元

电源设计原理图每个元器件该如何选择

电源设计原理图每个元器件该如何选择 原理图FS1由TR1(热敏VDR1(突波吸收器)当雷极发生时,可能会损坏零件,进而影响Power的正常动作,所以必须在靠AC输入端(Fuse之后),加上突波吸收器来保护Power(一般常用07D471K),但若有价格上的考虑,可先忽略不装。CY1,CY2(Y-Cap)Y-Cap一般可分为Y1及Y2电容,若AC Input有FG(3 Pin)一般使用Y2- Cap ,AC Input若为2Pin(只有L,N)一般使用Y1-Cap,Y1与Y2的差异,除了价格外(Y1较昂贵),绝缘等级及耐压亦不同(Y1称为双重绝缘,绝缘耐压约为Y2的两倍,且在电容的本体上会有“回”符号或注明Y1),此CX1(X-Cap)、RX1X-Cap为防制EMI零件,EMI可分为ConducLF1(Common Choke)EMI防制零件,主要影响Conduction 的中、低频段,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EMI特性及温升,以同样尺寸的Common Choke而言,线圈数愈多(相对的线径愈细),EMI防制效果愈好,但温升可能较高。BD1(整流C1(滤波电容)由C1的大小(电容值)可决定变压器计算中的Vin(D2(辅助电源二极管)整流二极管,一般常用FR105(1A/600V)或BYT42M(1A/1000V),两者主要差异:R10(辅助电源电阻)主要用于调整PWM IC的VCC电压,以目前使用的3843而言,设计时VCC必须大于8.4V(Min. Load 时),但为考虑输出短路的情况,VCC电压不可设计的太高,以免当输出短路时不保护(或输入瓦数过大)。C7(滤波电容)辅助电源的滤波电容,提供PWM IC较稳定的直流电压,一般使用100uf/25V电容。Z1(Zener 二极管)当回授失效时的R2(启动电阻)提供3843第一次启动的路径,第一次启动时透过R2对C7充电,以提供3843 VCC所需的电压,R2阻值较大时,turn on的时间较长,但短路时Pin瓦数较小,R2阻值较小时,turn on的时间较短,短路时Pin瓦数较大,一般使用220KΩ/2W M.O。R4 (Line Compensation)高、低压补偿用,使3843 Pin3脚在90V/47Hz及264V/63Hz接近一致(一般使用750KΩ~1.5MΩ1/4W之间)。R3,C6,D1 (Snubber)此三个零件组成Snubber,调整Snubber的目的:1.当Q1 off瞬间会有Spike产生,调整Snubber可以确保Spike不会超过Q1的耐压值,2.调整Snubber可改善EMI.一般而言,D1使用1N4007(1A/1000V)EMI特性会较好.R3使用2W M.O.电阻,C6的耐压值以两端实际压差为准(一般使用耐压500V的陶质电容)。Q1(N-MOS)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图片)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单位,标识方法等) 电阻的识别(电阻的单位,标识方法等)一、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2Ω(即4.7K);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 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 银色/ 10-2 ±10 金色/ 10-1 ±5 黑色0 100 / 棕色1 101 ±1 红色2 102 ±2 橙色3 103 / 黄色4 104 / 绿色5 105 ±0.5 蓝色6 106 ±0.2 紫色7 107 ±0.1 灰色8 108 / 白色9 109 +5至-20 无色/ / ±20

4 常见电阻器的外形及电路符号 金属膜电阻光敏电阻热敏电阻 可变电阻(电位器)

12 五环电阻器色环颜色与数值对照表 ×100 黑 ×109 9 9 9 白 ±0.05% ×108 8 8 8 灰 ±0.1% ×107 7 7 7 紫 ±0.25% ×106 6 6 6 蓝 ±0.5% ×105 5 5 5 绿 ×104 4 4 4 黄 ±2% ×102 2 2 2 红 ±1% ×101 1 1 1 棕 误差 倍率 第3位数 第2位数 第1位数 第5色环 第4色环 第3色环 第2色环 第1色环 色环 颜色 电位器: 16一种阻值可以连续调节的电阻器,用来进行阻值、电位的调节。 收录机→控制音调、音量电视机→调节亮度、对比度等 8.1.2 电位器 带开关的电位器电位器的外形和电路图形符号

电路板维修之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技巧大全

电路板维修之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技巧大全 来源:深圳龙人计算机 发布者:Jenny 时间:2009-4-18阅读:784次 在各种电子设备电路板等硬件维修中, 对板上各种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是学习电子维修者 的必修课。本文龙人工程师从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基本 的元器件入手,总结了电路板维修中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与实用技巧。 在长期的电子电子反向解析与参考设计研究中, 龙人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丰富的电路检 测维修知识与产品仿制开发经验, 从电路板维修角度上来说, 龙人工程师认为,准确有效地 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是否正常,查找故障点是相当重要的。 一、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門定电阻器的检测。 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 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 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 它的中间一 即全刻度起始的 20%- 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 贝曲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 注宜:测试时,特别是生测几I- kQ 以上阻值的电阻时, 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 至少要焊开一个头, 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 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 水泥电H 的检测检测水泥乞人的方法及注总事项与检测普逋固定电阻左全和冋. 3 熔斯电R 器闾检测。在电路屮,当熔断山阻器;熔断开路齢,叮根据经验作出判断: 若发现熔断电阻 器表面发黑或烧焦, 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 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 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 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 RX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 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 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 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 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甚远, 表明电阻变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维修实践中 发现,也有少数熔断电阻器在电路中被击穿短路的现象, 检测时也应予以注意。 4 已位器的检测弋检查电位器时’首先嘎转匚滋帆fi.fi-?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 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 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 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挡位,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A .川力川表的歐姆拦测J ”、“2”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 指针不动或阻 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B 检测电位器怕活动B 打mji 啲接触是否艮妬m 万.01表的戏媳档测"1”、“2”(或 “2”、 “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 越好。再顺时针慢慢旋转轴柄, 电阻值应逐渐增大,表头中的指针应平稳移动。当轴柄旋至 极端位置“ 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 1 A 度 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中段位置, 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 有± 5%、± 10%或± 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 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 以免 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 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

原理图元器件的制作

原理图元器件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XP2004 原理图元件库文件的创建方法。 2.掌握自建原理图元件库的管理方法和新器件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 计算机、DXP 2004软件 三、实验任务 1. 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 2. 制作新的元器件 3. 把系统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库和Miscellaneous Connectors.IntLib库中常用的电阻、电容、二级管、三极管、开关、接插件等元件复制到创建的原理图元件库文件中。 四、实验步骤 4.1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 (1)启动DXP2004软件,打开工程项目文件。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执行菜单File/New/Library/Schematic Library。 方法二:在工程项目工作面板中,将鼠标移到电话接听器.PRJPCB处,点击右键,选择Add New to Project/Schematic Library,如图1所示。 图1 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

执行了原理图元件库文件命令后,在项目工作面板上就多了一个Schlib1.SchLib文件,如图2所示。 图2新建的原理图元件库文件 (2)保存文件。执行菜菜单File/Save命令,或者将鼠标移到图2所示的Schlib1.SchLib处,点击右键,选择Save,进入保存文件对话框,如下图3所示。将文件命名为MYLIB,点击保存按钮,就可以完成文件保存。 图3 原理图元件库文件保存对话框 (3)打开原理图元件库编辑管理器。点击图2所示的SCH Library按钮,或者执行菜单View/WorkSpace Pannels/SCH/SCH Library命令,进入原理图元件库编辑管理器。原理图元件的

ad原理图绘制基础

第4章Altium Designer原理图绘制基础(LM317 的路径与软件版本有关系,该文路径是基于winter09的)4.1实验目的 1、掌握Altium Designer 原理图环境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Altium Designer 原理图中元器件的摆放、连接、元件属性的修改等操作; 3. 掌握元件自动编号的方法; 4. 掌握原理图元件库的添加、修改和使用; 5. 理解和掌握网络标号的用法。 4.2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绘制一个应用电路的电源模块原理图,来熟悉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4.3实验内容 用Altium Designer设计一个应用电源模块的原理图,该电路采用两套输入电源(均为5~9伏)分别经过转换后、得到两套输出电压,一种是1.8V,另一种是 3.3V,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使用两套LM317S芯片,其封装为SOT223。将所需 用到的元器件摆放在原理图上,修改元器件属性使其符合电子线路的标识标准,元器件的参数符合自己的设计;距离近的用导线连接,距离远的可以用网络标号连接。 电路原理图: 图1电源原理图

4.4实验步骤 1、在桌面新建文件夹“MY SCH”,打开桌面上的Altium Designer Winter 09,新建 工程,工程名称为“power supply”,点击保存,选择保存在新建的文件夹内。 2、在工程中新建原理图文件,并保存到刚才的文件夹内。 3、打开原理图,添加元件库文件 a)单击打开编辑界面右侧的Libraries(如果右侧没有则可点击右下方的 Systems---libraise 进行添加) b)点击打开上图中左上角的libraries ,点击Add libraies 选择添加以下两个常用集成库文件和LM317s所在的库文件(路径与具体安装路径有关) C:\program File\Altium Designer winter09\Library\Miscellaneous Devices. IntLib C:\program File\Altium Designer winter09\Library\Miscellaneous Connector. IntLib C:\Program Files\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Library\National Semiconductor\NSC LDO.IntLib(注:AD6.6版本的是NSC mgt voltage regulator) 4. 选择、放置元件以及放置电源符号和地符号。 1)点击Libraries,选择相应的库,搜索元件名,双击搜索到的元件进入放置状态。 LM317S在NSC LDO.IntLib库中可以找到; J1(PWR2.5)和P1(Header2)在Miscellaneous Connector. IntLib库中查找; D1(LED0)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IntLib库中查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