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科学探究题

初三化学科学探究题
初三化学科学探究题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学校9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试卷第2页,总12页

○…………订……※※订※※线※※内※※答※※○…………订……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科学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碳(CO 2)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一氧化碳(CO )气体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 ③石蜡的凝固点和沸点比较低,石蜡蒸汽能燃烧,易凝固成白色固体。

(1)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发现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性。

(2)猜想和验证: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如图),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着。

〖提出问题〗导管里的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假设①: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汽;

假设③: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汽。

〖实验方案〗:取一根的玻璃导管,并用冷的湿的毛巾包住导管,下端插入焰心,然后再导管上端做点火试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无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的现象,假设①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假设②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假设③猜想正确。

(3)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会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中迅速逃离,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

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不要轻易开窗

D 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出

【答案】可燃(或能燃烧) 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不可燃 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 B 【解析】 【详解】

(1)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发现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具有可燃性。故填:可燃(或能燃烧) (2)〖现象与结论〗:

由于石蜡蒸汽在遇冷时易凝结成固态的石蜡,而一氧化碳则依然以气态形式存在,故其现象与结论如下所示:

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无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的现象,假设①正确;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不可燃的现象,假设②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现象,假设③猜想正确。故填: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不可燃;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

(3)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会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上面先缺氧;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说明燃烧产生烟尘等物质,所以不能站立姿势跑出;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方法正确;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吸入有毒气体和烟尘而窒息,方法正确;不要轻易开窗,否则火势更大,方法正确;故采取的方法错误的是B ;故填:B

2.关于蜡烛的实验探究:小敏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先用一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a)上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

试卷第4页,总12页

线…………○……线…………○……

(2)如图(b),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____________,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c)斜插入蜡烛焰心时,观察到漏斗颈口处产生了黄色火焰,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他取了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有____________出现,将小烧杯迅速置,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______________,据此他得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火焰各层温度不同 熄灭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气体中含有石蜡蒸气 水珠(或水雾) 变浑浊 【解析】 【分析】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

(1)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点燃一支蜡烛,先用一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a)上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其产生的原因是火焰各层温度不同。

(2)图(b),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熄灭,是由于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c)斜插入蜡烛焰心时,观察到漏斗颈口处产生了黄色火焰,由于气体中含有石蜡蒸气。

(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有水珠(或水雾)出现,将小烧杯迅速置,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得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点睛】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某同学为了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线…………○…………线…………○……

(1)第一步操作如图A ,填写下列实验步骤并按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为_________, ①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②在水下将集气瓶盖好,取出,放在实验台上 ③用玻璃片先______________,推动玻璃片_________ ④将集气瓶盛满水

⑤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 ⑥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2)上述图示中出现一处错误,其错误是____________

(3)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时,分别向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操作)。根据③______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4)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空气中燃着的小木条①_________,呼出气体中燃着的小木条②_______

(5)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实验,你得到的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_。

【答案】④③①⑤⑥ 盖住集气瓶的边缘 盖完集气瓶口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澄清石灰水 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继续燃烧 熄灭 高 【解析】 【详解】

(1)正确的顺序为:④③①⑤⑥;

③用玻璃片先盖住集气瓶的边缘,推动玻璃片盖完集气瓶口;故填:盖住集气瓶的边缘 盖完集气瓶口。

(2)图C 检验氧气含量时,应将带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故填:应将带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3)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时,分别向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试卷第6页,总12页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故填: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4)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空气中燃着的小木条继续燃烧,呼出气体中燃着的小木条熄灭; 故填:继续燃烧;熄灭。

(5)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实验,发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珠出现,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现,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 故填:高。

4.为了探究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小红做了如下实验: 取两支试管,其中一支加入3克氯酸钾直接加热;另一支加入3克氯酸钾和1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对比未加二氧化锰与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反应速率,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在实验前后,小红又称量了二氧化锰的质量,其目的是验证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___是否改变;

(4)反应结束后,小红用反应后的物质中提取得到的二氧化锰再次与氯酸钾混合加热,观察此时二氧化锰能否继续加快反应速率,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___是否改变;

【答案】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验证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或验证二氧化锰有无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等) 质量 化学性质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故填: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2)对比未加二氧化锰与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反应速率,其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或验证二氧化锰有无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等);故填:验证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或验证二氧化锰有无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等)

(3)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其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在实验前后,小红又称量了二氧化锰的质量,其目的是验证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故填:质量

…………○…………:___________

…………○…………(4)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其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反应结束后,小红用反应后的物质中提取得到的二氧化锰再次与氯酸钾混合加热,观察此时二氧化锰能否继续加快反应速率,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故填:化学性质。

5.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实验结束后,大家整理的实验数据如下(集气瓶容积:20mL )

通过对实验结果,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实验结束后,小杰同学又设计了如图B 所示的实验装置,并重新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1)将试管分成五等份。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已知: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且40℃就能燃烧),

(2)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40℃)中,使白磷燃烧。

(3)待白磷熄灭并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根据上述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3结束后,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

(2)在步骤3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是:_____

(3)从测定结果分析,上述实验中效果较好的是哪一个_____?写出另一个实验的一点不足_____:

【答案】1

5

试管内的水面上升,到达刻度1处 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测定结果

试卷第8页,总12页

……○…………订※※装※※订※※线※※内※……○…………订偏低 图B A 不环保、误差大 【解析】 【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 (1)待白磷熄灭并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观察到试管内的水面上升,到达刻度1处;故填:试管内的水面上升,到达刻度1处;

(2)实验B 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测定结果偏低;故填: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测定结果偏低;

(3)实验A 中,装置的气密性不易控制,且误差比较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空气污染,对比两个实验,实验二的效果较好;故填:图B ;A 不环保、误差大。 6.为了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如果按照上述操作,进入集气瓶内的水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

②_________(写两点即可)如果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大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铁丝替代红磷,能否完成上述实验?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该同学又用木炭替代红磷,行吗,理由是___________。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丙同学:将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等体积的A 、B 两集气瓶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当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看到水会流入______瓶(填“A”或“B”或“A 和B”)中.

【答案】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集气瓶中吸入水得体积

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五分之一难不活泼红磷的量不足装

置漏气操作太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消耗瓶内的氧气,压强不变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

体积,集气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不会产生倒吸+点燃

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

A

【解析】

【分析】

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

(1)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故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中吸入水得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如果按照上述操作,进入集气瓶内的水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是①红磷的量不足②_装置漏气,如果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大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操作太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

(2)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在空气中不燃烧,故乙不能用铁丝替代红磷,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消耗瓶内的氧气,压强不变;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木炭替代红磷,理由是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集气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不会产生倒吸,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

式为+点燃

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

(3)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当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A中的氧气变小,打开弹簧夹,水会流入A瓶中,B中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集气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不会产生倒吸,则B中无变化。

7.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仪器气密性均良好):

试卷第10页,总12页

……线…………○…………线…………○……

(1)如图1进行实验,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白磷(白磷燃烧温度为40℃,实验中热水80℃),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白磷需过量的目的是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

(2)如图2进行实验,其中锥形瓶容积(扣除内容物)为220mL ,注射器中有40mL 的水,关闭弹簧夹,将锥形瓶放入80℃热水中,完全反应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的水迅速流入锥形瓶,最终剩余7mL 水,经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为_____,同时可知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

(3)如图3进行实验,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发现水未倒吸,分析原因是因为使用了木炭而造成的,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

同学们思考后改进了方案,他们仍用木炭进行实验,最终也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改进方案是_____。 【答案】4P+5O 2

点燃

2P 2O 5 为了将玻璃管内的氧气完全耗尽 活塞先向右移动,

后向左移动,最终停留至刻度4处 15% 装置漏气(或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不变 在集气瓶内事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 【详解】

(1)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了将玻璃管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所以白磷需要过量;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玻璃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活塞向右移动,实验结束后,由于白磷燃烧耗尽了玻璃管内的氧气,温度冷却至室温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又向左移动,最终停留在刻度4处;故填:4P+5O 2

点燃

2P 2O 5;为了将

玻璃管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最终停留至刻度4处 (2)进入锥形瓶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体积,为40mL ﹣7mL =33mL ,则氧气的

…………订…………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订…………体积分数为

33ml

100%15%220ml

?=,造成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装置没

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由实验现象可知,剩余气体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填:15%;装置漏气(或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不变,所以水不会倒吸;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在集气瓶内事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样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不变;在集气瓶内事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

(2)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_____。 (3)丙实验中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时,将铁丝仲入瓶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是_____。

【答案】加入石灰水的量 盛有呼出气体的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盛有空气的集

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温度 火柴快燃尽 铁+氧气???→点燃 四氧

化三铁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 【详解】

(1)甲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加入石灰水的量和浓度相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低,实验现象是盛有呼出气体的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2)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

试卷第12页,总12页

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丙实验中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快要燃尽时,将铁丝伸入瓶内,伸入太早,瓶内氧气被木炭燃烧耗尽,铁丝不能燃烧,伸入太晚,铁丝的温度低,伸入后可能也不会燃烧起来,铁丝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是防止高

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14、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后 的答案栏内) 1.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符的是 A.研制、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2.自然界中发生的这些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云雾消散 B.冰雪融化 C.树木折断 D.铁器生锈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 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 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 5.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称量药品质量 6.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它们的共同点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7.关于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必须使用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含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化学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mLB.1mL~2mL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 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综合复习选择题专题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 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甜酒 D.用双氧水杀菌消毒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MgO B.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固体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3.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做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4.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是一种红色固体,用于制铬矾、火柴、铬颜料、并供鞣革、电镀、有机合成等用,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C ) A.+4 B.+5 C.+6 D.+7 5、实验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酸的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取用碳酸钾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C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 ① 2H ② 2NH3③ SO2④ CuO ⑤ Mg2+⑥ 2OH-⑦ 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7.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 A. Fe + MnSO4 = FeSO4 + Mn B. Mg + MnSO4 = MgSO4 + Mn C. Mn + H2SO4 = MnSO4 + H2↑ D. Mn + CuSO4 = MnSO4 + Cu 8.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序号现象或事实解释 A 铁锅不宜长时间储存酸性食品铁易与酸性溶液反应 B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用洗洁精清洗盘子上的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A. A B. B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液知识点复习汇总

化学复习:知识要点(第六章) 溶解现象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但都属于混合物。 溶液大多数为无色,但如:含Cu2+,蓝色、含Fe3+,黄色、含Fe2+,浅绿色。 常见溶液:食盐水、石灰水、稀盐酸等。悬浊液:石灰浆、钡餐、面粉或粉笔灰放入水中、泥浆水等。 乳浊液:牛奶、油水混合物等。 2、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工业上污水的处理,农业上配制农药,生活 中洗洁精能去油污。 注意:汽油洗去油污属于溶解现象;NaOH、纯碱等洗去油污属于化学反应。 3、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通常伴随热量变化。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 水溶液的性质:具有导电性。常见酸碱盐溶液会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水不导电。应用:电解水 一般可用搅拌、振荡、研碎、加热等方法加快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5、配制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所用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药匙。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所用仪器: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浓溶液稀释问题:m浓×w浓= m稀×w稀m水= m稀- 浓 6、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质性质(如:油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性不同)(内因) (2)溶剂性质(如:食盐在水中和在油中溶解性不同)(内因) (3)温度(如:KNO3在0℃和100℃时溶解性不同)(外因) 7、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注:一定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不能再溶解NaCl,但还能溶解少量其他溶质如KNO3。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Mg 24 Al 27 S 32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 B.玻璃破碎 C.冰棒融化 D.菜刀生锈 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g氢气和1g氧气混合点燃后能得到2g水 D.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3.钠原子Na与钠离子Na+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数量很多 B.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受力变小 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5.市场上销售的加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商品,说明化学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这里的氟、钙、铁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6.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1mL—2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洗涤试管时,注入满试管水 7.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从整个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 O B.Al C.Fe D.Si 8.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数 9.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两者体积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0.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新课标第一网 A.集气瓶底部放少了水或细沙 B.铁丝生了锈 C.铁丝的温度不够 D.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试题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试题 一、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氢()锂()氦()碳()氧()氟()氖()钠() 镁()铝()硅()磷 ( ) 硫()氯()氩()钾()钙()锌()铁()铅()铜()汞()银()金()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 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铁()五氧化二磷() 氧化镁()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钠() 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银()硫酸钡() 碳酸钙()氯化银()硫酸铁()硫酸亚铁() 硫酸铜()氯酸钾()氯化铵()高锰酸钾()

硫酸()碳酸()盐酸()硝酸() 氢氧化钾()氢氧化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氨水()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双氧水)() 三、写出下列原子团(或根)对应的离子符号。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氢氧根()按根() 四、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甲烷分子()(2)一个氧气分子() (3)三个镁离子()(4)两个钠原子() (5)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6)标出三氧化二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五、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2H:( ) (2)、CO:( )

(3)、Fe:( ) 六、按要求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磷在空气中燃烧()(4)碳的充分燃烧( ) (5)碳的不完全燃烧()(6)氢气的燃烧( ) (7)甲烷的燃烧( ) (8)实验室制氧气(三个)

() (9)实验室制二氧化碳()(10)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1)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2)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3)写出两个置换反应()(14)写出两个复分解反应()(15)写出一个用铁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的化学方程式() (16)氢气的燃烧( ) 七、按要求填空。 1、一般来说,()(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得到)电子而达到()结构,形成()(阴/阳)离子。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第六章测试-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题-初中化学试卷

初三化学第六章测试-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 化学试卷-试卷下载 初三化学第六章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Fe----56,Cu---64 一、 选择题: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8 3,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A、2 B、8 C、13 D、3 2、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 3、下列给出的四种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A、8 B、11 C、10 D、15 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单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5、具有3个原子核,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是() A、HCl B、NH3 C、H2O D、H2S 6、已知56号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其电子数比中子数少 A、56 B、81 C、193 D、25

7、下列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 A、ZnSO4 B、ZnO C、CO2 D、AlO2 8、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多2,则该原子是() A、氖 B、镁 C、铝 D、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原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点是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 C、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D、稳定结构是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结构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B、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比相应的原子少 C、氯化钠和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但他们的本质是不同的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11、元素X 的+3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X2O3 B、X3O2 C、2X3O D、O3X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总复习测试题

初三化学模拟考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1-20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因素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含硫的煤燃烧后的废气排往空中 B、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C、河岸边淤沙的增多 D、水电站里流经锅轮机后排出的水 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铅 B、石墨 C、炭黑 D、木炭 3、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下列各组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H2、CO B、H2、空气 C、CH4、CO D、CH4、CO2 4、据报道,某地发现一温泉,水温高达58℃。经监测分析,该温泉属硅酸盐矿泉,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等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 A、H2SiO4 B、H4SiO3 C、H2SiO3 D、Na2SiO3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汽车轮胎爆裂 C、生铁铸成锅 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6、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造纸厂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 B、某旅客将鞭炮、汽油等带入火车内 C、未经检验纯度,直接点燃氢气 D、探险队在进入深洞底部前,做了灯火实验 7、人体内胃液的正常PH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症患者的PH低于正常值.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的是:() A、Al(OH)3 B、CaO C、NaOH D、NaCl 8、在PH﹥7的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的颜色呈现()

A、无色 B、白色 C、紫色 D、红色 9、下列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C、盐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0、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氯化钾KCl B硝酸铵NH4NO3C、磷酸二酸钙Ca(H2PO4)2D、硝酸钾KNO3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C、向燃烧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剩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12、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13、以下对科学事实的归纳和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不一定要在溶液中发生B、碱能跟一切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 C、酸能跟所有盐起反应D、酸跟活泼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14、某电镀厂排出的酸性污水中,含有有毒的Cu2+,欲除去Cu2+,并降低其酸性,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碳酸钠 B、生石灰 C、氯化铁 D、铁粉 15、要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B、Cu、FeCl2溶液、ZnCl2溶液 C、Zn、FeSO4溶液、CuSO4溶液C、Fe、Cu、Zn(NO3)2溶液 16、跟水和盐酸都不反应,但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A、铜片 B、铁丝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铜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6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3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Fe-56 H-1 C-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能得分)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的煤层气发生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盐酸除去铁制用品表面的锈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白色污染B.酸雨C.臭氧层被破坏D.温室效应 3.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6 D.+7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Zn C.Cl2 D.H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常会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它作杀菌、消毒 B.过滤是通常净化水必须采纳的基础工序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6.下列各图所示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初三化学第六章测试题

初三化学《溶解现象》测试题 班级座位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家庭中常见的调味品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食盐 C.白醋 D.白糖 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A、蔗糖溶液 B、纯净水C、食盐水D、酒精溶液 3.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葡萄糖注射液 4、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FeSO4 C、CuSO4 D、FeCl3 5.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 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 A.溶解、计算、称量B.溶解、过滤、计算 C.计算、称量、溶解D.计算、溶解、称量 7.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它表示( ) A.100g水溶解7.4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B.20℃时,l00g氯酸钾溶液中溶解氯酸钾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 2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酸钾7.4 D.20℃时,l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 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9. 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熟石灰 10.20XX年元月,我国南方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D.盐与雪发生反应11 . 50℃时,NH4C1的溶解度为60 g,50℃时,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 A.3:8:5 B.3:5:8 C.8:5:3 D.8:3:2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2.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 停止加热 4.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②③①④⑦⑥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②③⑤①④⑦⑥D.②④③⑤①⑥⑦ 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7.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2 B.NaCl C.HClO D.KClO3 8.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笔试部分 一、填空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4、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丁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选择 1、“我们周围的空气”的一级主题是( B ) A、科学探究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物质的化学变化 D、物质构成的奥秘 2、“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的一级主题是(D) A、科学探究 B、化学与社会发展 C、物质的化学变化 D、物质构成的奥秘 3、“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 ) A、知道 B、了解 C、理解 D、认识 4、“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 A、能 B、了解 C、解释 D、懂得 5、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二级主题的是(B) A、化学物质与健康 B、质量守恒定律 C、完成学生的基本实验 D、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6、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包括(D ) A、激发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B、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 C、体验科学探究的的过程 D、制造化学物质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一级主题是什么 答: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2、化学与社会发展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其余四个二级主题) 答: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1]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 + 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点燃 2CO 3、还原性:C + 2CuO 高温2Cu + CO2↑(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小结:还原剂: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高温 4Fe+3CO2↑ C+CO2 2CO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①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高温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初三化学基础测试题

初三化学基础测试题时间:1~1.5h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12 H:1 O:16 S:32 Ca:40 Cu:64 Fe:56 一、选择(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食物腐烂B.山体滑坡C.葡萄酿酒D.植物生长 2.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够用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3.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B.蒸馏水C.自来水D.肥皂水 4.我们能闻到酒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地壳中含量最大的元素是() A.Na B.O C.Al D.Fe 6.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7.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A.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B.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 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D.每4g氢气跟3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g水 8.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蒸馏水 9.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同点是() A.都能用于灭火B.都能供给呼吸C.都没有毒性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0.下列灭火的的不正确的是() A.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因短路着火用水浇灭 C.图书馆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11.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初三化学所有章节的习题_非常全面

走进化学实验室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C.将洗净的试管正放在试管架上 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广口瓶 C.量筒 D.烧杯 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A.托盘天平 B.带刻度试管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 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 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6.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A.1/2 B.1/3 C.1/4 D.2/3 7.取用块状固体可以用(),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可以用()A.手抓 B.药匙 C.镊子 D.纸槽 8.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A.内焰、中焰、外焰 B.焰心、内焰、外焰 C.焰心、中焰、外焰 D.下焰、中焰、上焰 9.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蒸发皿 B.集气瓶 C.烧瓶 D.试管 10.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过 B.用蒸馏水洗过多次 C.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了 D.仪器内壁的水附着均匀了

11.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mL A.9 B.大于 9 C.小于9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__________。 14.酒精灯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温度最高,应用_______________加热。 1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__,若俯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 16.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______________mL。 17.如图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s钟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18.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第六单元知识归纳 课题1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 + 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点燃 2CO 3、还原性:C + 2CuO 高温2Cu + CO2↑(置换反应)【氧化铜是黑色,铜是红色】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夺氧的物质称为还原剂,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失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有氧化性】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高温 4Fe+3CO2↑ C+CO2 2CO 课题2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①固体加热型,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固液不加热型,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 高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