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日记

教学反思日记
教学反思日记

资料:教学反思日记

通过写日记进行反思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日记的格式或段落可以包括: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他人的对话、深度的感触、隐语和期望等。日记反思应体现专题,也可以就自己刚刚结束的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反思。反思日记可以分为三栏:第一栏对教学中包含问题的教学事件进行详细、忠实地描述;第二栏谈谈你的看法和体验,提出问题;第三栏可以提出改进的教学建议。教师不但应将自己教学中的诸多感悟记下来,还要特别牢记日记中提到的专题性问题和改进建议,以

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

从学习者角度反思。作为学习者,我们在儿童期、青春期和成人初期的学习经历,在教学生涯的初期塑造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并且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努力学习一些新的或困难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经历了解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新的或困难的东西时所面临的恐怖和焦虑。作为教师,我们做学生时的经历对教师更好地理解我们现在的学生有重要影响。例如:如果你求学时经常是被教师冷落的对象,那么等你做了教师,也许你会更好地注意这类问题,而不至于让你身上发生的不幸在你的学生那里再

度发生。“有时最好的学习者会成为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糟糕透顶的教师”。因此,教师如果偶尔能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也许教师会更好地去

理解学生。

对教师而言,短期进修培训、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研究生学习等都是他们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在参加这些学习班的时候,学习者可以随身带上一个备忘录或笔记本。建议记录的方式:(1)简要记下学习发生的时间、场合、涉及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讲授或主持)人员;(2)记下积极的教学事件,并写下:为什么是积极的,你从中可以学到什么;(3)记下消极的教学事件,并写下:为什么是消极的,在你的教学中有过这样的教学行为吗,你从中可以学到什么;(4)对本次作为学习者积极与消极的感悟加以总结,可以和自己的同事交流,也可以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我的教育教学反思日记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模式、“讲授---板书

---讲授”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走向视听结合的高效率思

品课教学方式。

如何在思品课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便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需求,起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2、通过多媒体可以变抽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加深知识理解

思品课的基础知识比较抽象,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利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3、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果。

在思品课中,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是教师难以凭口舌解释清楚的,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优点,借助多媒体处理信息,适度选择,精心选择,合理解释和演示,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

4、增强时代气息和可信度。

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可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政治课教育的可信度。

5、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近一主动提出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与问题联系在一起。意识到问题存在是思

维的起点,当学生会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的思维就发动起来了。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

总之,通过实践表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班级比不使用的班级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提高。使用的班级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对知识的理解非常深刻,知识面扩大,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并能问题,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日记

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面对刚刚进入中学的孩子们,作为思想品德老师的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思品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的确,我觉得一节好的思品课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让师生在情感共鸣中学习思品

我认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佳境。例如《走进父母》一课,通过介绍自己对父母的了解,让学生懂得

父母亲对自己不变的爱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父母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你喜欢自己的父母吗?谁能列举一件小事谈一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简短的一句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纷纷发言。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热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自己父母的热爱,学生才渐渐懂得如何走进了父母的心灵,与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对理解父母,克服自己对父母的逆反心理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这些年的思品教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是的,思品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让孩子去尽情“展示自己”。

大胆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课,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讲给学生听。同时,鼓励学生多看多想,领略其中的精妙所在!

3、在生活中学思品。

“让思品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思品。”回顾我听过的思品课堂教学以及自己的思品教学经历,我真正地意识到:初中思品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讨论中,才能真正地学好思品、用好思品。因此,我不断鼓励我的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品,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思品离他们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思品、用思品的丰富资源。

总之,我期盼着:我的思品课堂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求

知欲。但是作为政治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机遇、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能诱发学生勤于思考。老师要善于恰到好处地置疑设问,学生通过思考、解答、提问,不断培养创新能力,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危害是什么?你是怎么对待的?学生通过自学课文,结合自己实际,自主找出答案。

二、教材的讲解不要太详细,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是,教学效果却又不怎么好。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是用“嘴”在“生吃”知识,而不是用脑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长此下去,学生的心智便会越来越处于疏懒的状态,养成依赖的心理。如果老师的教,造成了学生不想学,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证明,老师如果在教学时把知识像剥柚子一样,一层一层撕开,喂给学生,实际上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挤掉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制造一些内容的悬念或有意的忽略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反而会使学生去多问几个为什

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如:在学习“现实生活中诚信其实是很复杂的”这个问题时,我有意识的省去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而是提出如下问题去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进而得出结论。1、当妈妈问你身体可好时,原本生病的你说“一切都好”;2、面对身患重病的病人,医生称没太大问题;3、当朋友问你他新买的书包是否漂亮时,虽然你认为一般,但你说书包很有个性;4、同学打破了实验器材,你答应帮他隐瞒。老师问你时,你装作不知道。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他们不但理解了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而且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激发了起来。

老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老师就什么都不用讲,任由学生去漫无边际自由发挥了,我们清楚,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老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程度,思维发展状况,带领学生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可以点到即止,这样,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了要点、解决了难点,弄清了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

40分钟,我们既要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不能置学生于不顾,完全占有了这几十分钟,使课堂成为老师的天下。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控制,老师在讲述一段后,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做,避免了品德课的说教、枯燥,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有了效率,有了生气。比如,在学习诚信的价值时,我发现学

生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我马上调整上课的思路,停下新课的讲述,说:同学们已经是初中生了,想必平时看了很多的新闻,听大人们也说了不少,那么,我想请大家说一说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情况啊?因为联系了生活的实际,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热闹,课堂活跃了起来,本科的教学内容也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到了深化。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生活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很重要。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列举现实社会及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就会觉得,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因此,学生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动机与兴趣。

在教学中,一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又能准确反映教材理论知识的实质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教育时,我联系学生自己的财物(书、文具、自行车等)和他所使用的课桌椅、实验器材、教室等,阐明公共财物的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为什么损坏公物要赔偿等问题。

二是在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时,我们要着重联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比如,在讲到法轮功的危害这一知识

点时,我联系到天安门广场的自焚事件,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法轮功反人类,危害生命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不要让电脑、投影屏幕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代替了板书

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样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或大量信息,学生眼睛盯着屏幕,嘴里忙着应答,课堂气氛和跃,这种看似热闹的背后却是肤浅,这样实际上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回味、体验、感悟的余地和空间,使人看了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有“穿新鞋,走老路”的嫌疑。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学生。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少,它在信息量、视觉效果等方面确实比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更具有优势,但是,黑板在教师的教学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富有艺术的板书,是教学的“浓缩精华”,是教学内容的“屏幕”,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和想象的“钥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板书的设计,力求以最少量的字或符号反映出最深刻的内容。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让老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作为政治老师,为了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就应该不断地去探索,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得到新的突破

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

嘉积中学分校柯行跃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行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提高,现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观念,把握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大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学应遵循四个原则: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同时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但是,通过听课活动发现广大教师对教育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新的教育理念。不少教师甚至于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都不能准确把握。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新课程改革同样如此完全没有模板可仿,只有靠每一位教师“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我认为广大教师应认真学习和吸取最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树立以下观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特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合理的想象,提倡探索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论、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要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观察、描述性评价、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方面进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选择资源,利用资源

新课程理念的创新推动了教材改革,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新教材不再以学科知识为系统,而是按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矛盾,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方面的学习内容有机整合为统一的整体。新教材内容呈现方法更加新颖、活泼,主要采用问题(基于生活)、情境(基于案例)、体验(基于活动)等形式。可以说新教材中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这些活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真正体现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面对教学资源不知如何选择利用。其实并不是教材所有情境内容都适合学生,有时教师可以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活动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提高解读、分析、整合、驾驭教材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中活动要精选巧用,灵活处理,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教学

资源,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联系和融合,以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之目的。切忌“照本宣科”,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特别是对于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资源,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要结合教材灵活地加以处理,为课堂教学服务,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所以,我认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广大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遵循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原则(目的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综合性原则——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实效性原则——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渐进性原则——随着学生的成长,心理的逐渐成熟和知识、阅历、经验的不断增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实践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达到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

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因此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要体现出五性: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合作性。毋庸置疑,活动课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对活动课进行了尝试,然而一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不当操作等,使活动课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用“满堂动”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如教师设计的活动课中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也缺乏一定的难度;而且出示问题后,马上组织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结果要么因为问题简单易懂、无需讨论;要么因为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无功而返”。并且学生因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课堂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另一种情况是在活动时,学生们往往“各自为政”。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其他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默状;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偏离主题。这热闹的课堂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

不“听”。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进入课堂活动后,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调控。有的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

有鉴于此,我认为教师首先在设计活动课问题时要适度。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也要有一定的难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太难。要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易混淆处;要放在学生思维的敏感区,能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其次,活动课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竞赛、辩论、调查、模拟表演、访谈、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等。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进行,都必须考虑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种形式必须为这堂课服务,要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探究平台。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提高对活动的指导水平。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给学生“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认真聆听,适当点评,不能当不理不采。要充分地尊重、理解、平等对待学生,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探讨,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并且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当学生忽略了某些观点的情况下,教师应给以及时提醒。

四、借助媒体,优化组合

思想品德课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只有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求得理性认识,才能真正达到新课标要求。可以说现代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智慧与情感交融的互动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

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己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添双翼,以达到最佳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适度原则和实效原则,要力求避免形式主义,要达到实效。既多媒体材料内容要符合新课标要求,力求准确到位;课件制作讲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最佳视听效果为标准;展示过程中教师既要熟悉多媒体操作,又要准确把握教材;要细心观察,逐步引导学生。特别要防止因使用多媒体手段而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当我们纠正以往过于偏重“教教材”的做法时,也应注意不能走向非常随意地处理教材的极端。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必要的知识支撑,是很难产生持久效应的。教材是重要的课堂学习平台,改变过于偏重“教教材”,倡导“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完全否定“教教材”的作用。因此,对新课程理念我们不能作肤浅的、表层的理解,应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教学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黑板来作为辅助,以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一堂思想品德课的启示

——探寻思想品德课的思维流程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优化组合。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教师“一言堂”,大道理讲了一大堆,学生却如坠云山雾海,听得恹恹欲睡,效果不佳。前不久,笔者听了本校李老师的《讲礼节》一课,受益匪浅。李老师在教学中,改革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年龄特征出发,采用了“引题新——明理准——激情真——导行实——小结巧”的教学思维流程,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导入情境引题新颖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能增强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引题独到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李老师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兴趣特浓)和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她设计了三幅幻灯片(草原待客、献哈达、歌舞迎客等少数民族待客图像),利用电教媒体引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克服了文字符号过于抽象的缺陷,向学生伟递了直观、形象、生动的间接经验。这种设计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进一步学习注入了“兴奋剂”,为下一步明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明理准确

让学生明白一定的做人道理是思想品德课的目的之一。要想把思品课抽象空洞的道理、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道德观念,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就必须把它们变具体实在、行动形象,让学生耳闻目睹,才能收到实效。李老师讲授《讲礼节》时先让学生听录音,了解小青在家里、在学校待客时怎样讲礼节。接着在耳听的基础上,由六位同学表演了小青礼貌待

客的经过。通过表演学生从中了解了客人来家时要讲哪些礼节,同时借助王大爷对小青夸奖让学生明白讲礼节的好处。教师创设课堂情境,学生们进入情境当中,真正体会到了如何讲礼节的好处。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旁观者都从中获得了第一手材料,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学生既增强了参与意识,又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技能。对讲礼节这一道德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三、发展情境激情真切

有了道德认识,必须把这种认识深化,做到情有所动,心有所悟。思品课是一门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学科。做人行事源于心理,如果不动真情,只强记框框条条,无论记得多牢,背得多熟,在实际行动中也会心手不一,言行不一致。要让学生明理,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李老师设计了四幅挂图(听英模报告会、听老师讲课、观看电影演出、到朋友家做客),先让学生观察直观的图画,看一看图上小朋友的表现,然后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这几种场合都应讲哪些礼节。几幅形象逼真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历历在目,从而明白了在今天的社会里,无论何处都得讲礼节,讲礼貌,这样才能受人欢迎,受人尊敬。老师同时趁热打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们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深化。

四、联系生活指导行为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学生动了真情后,教师就必须联系生活,通过实践来指导学生的行为。李老师在学生动真情后及时安排了一个小品(两组同学表演一个小品,甲由A地到B地去,中途迷路,甲向路旁的乙问路)。

一组:甲:喂!老头子,去B地怎么走?

乙:不做声,仍干手中的活。

甲(自语)这人大概耳背,我大声点(大叫)喂!老头子,怎么去B地?

乙(摇摇头,叹了口气)唉!

甲:(叹气自语)这老头真是,问个路也不说。

二组:甲:老大爷,打扰一下,请问去B地该怎么走呀?

乙:(放下手中的活)啊!向左拐,往前走100米就到了。

甲:谢谢

乙:不客气,你走好!

同样是问路,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其中道理不言自明。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导行方法,比起一味强调:“我们要讲礼节,讲礼节好处多”的空洞说教更行之有效。

五、深化认识总结巧妙

一堂思想品德课往往要做一个总结,把本课所学的内容,道德认识有个系统的归纳,给人一种整体感。李老师设计了一个学生有礼貌地介绍全班的班干部,然后让班长为她(他)的优秀表现进行颁奖。同时要求这位同学和班长注意动用本课所学道德认识进行表演,两位同学的表现很默契,完全把要注意的礼节都融汇于表演之中了。全班同学也为他们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整堂课在掌声中结束,亦在行动中结束。我想这种总结方法巧妙至极。可谓给这堂思想品德课交了一张圆满的答卷。

这种施教方法情理交融,高潮迭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明理、实践,达到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做人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表评论

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习作《写日记》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 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 通顺地记录下来。 2.能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说,说完整话。在观察中 能展开联想,并能表达喜爱的情感。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 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培养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读短文,初步了解日记的格式。 2.能用正确的格式、通顺完整的语句写一篇日记。 【教学难点】 1.抓特点仔细观察,具体描述。 2.能用通顺完整的语句写一篇日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例文,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捉过鱼吗? 2.好!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和你们一样大的学生写的一篇日记,看一看文中的这位小朋友是怎么捉鱼的?看一看他最后捉到鱼了吗? 3.教师范读日记,学生看课件。 4.(课件出示2) 2017年7月25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吃完午饭后,爸爸和舅舅带我去捉鱼。我们带好捉鱼的工具,来到稻田旁边的河沟,我学着爸爸和舅舅的样子挽起裤腿、光着脚丫小心翼翼地下了水。刚开始我很害怕,不敢弯腰摸鱼,怕摔倒被水冲走,舅舅告诉我这里的水很浅不用怕,我这才发现水只到我的膝盖下。我哈哈大笑起来,这才放开胆量跟在他们后面开始捉鱼。爸爸告诉我不要着急要慢慢来,我静下心来,仔细地向前摸着,突然感觉手边一动就使劲一抓,果然抓到了一条鱼。我高兴地大喊大叫:“我抓到了,我抓到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好像不一会儿爸爸和舅舅就把小水桶装满了鱼。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和爸爸回家了。 今天真是高兴的一天。 5.交流:小朋友捉到鱼了吗?你觉得这件事情有趣吗? 6.学生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是啊,今天我们一起享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日志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其主要学习目标为: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2、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熟悉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4、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教材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教科书是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主线,围绕合并、移项、去分母、去括号几大步骤依次展开的,并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也逐一分

散到这四大类型中,这样看起来,线索明朗,难点分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不然,教学实践证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很难,除了由于不细心造成符号错误,去分母漏项问题,教学中并没有遇到多大阻碍,而对于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最感头痛之处。如何理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如何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往往使学生们抓耳挠腮,束手无策。所以像本章的知识显得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师生的引生的引导和探索,难以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不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认识到这一点,就在七年级两个班中进行对比实验:(1)班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2)班则打破编排顺序,先集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再讨论其应用。并把实际问题按照问题情景进行分类:和(差)倍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积变形问题、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商品打折问题、利率问题、方案设计问题等,引导学生探索每类问题的本质,探究其内在联系,构建模型。 本章学习结束后,我分别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相关无几,而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则有较大差异,打破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的(2)班成绩明显高

《写日记》教学设计

《写日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学写日记。教材呈现出了一则日记,学生通过交流后,明确写日记的好处,知道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内容,掌握日记的格式。鼓励学生有条理地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只要学生留心生活,善于捕捉写作素材,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交流,就能写好日记。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2.结合例文,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及写日记的好处。(重点)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的好习惯,并逐步培养自己写日记的习惯。(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一周,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每天择机简单交流;准备一个日记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绘本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它的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课件播放绘本故事《蚯蚓的日记》,指名读,欣赏图画。 3.说一说小蚯蚓的日记内容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 预设:(1)这些日记记录了小蚯蚓每天发生的一些事情。 (2)这些日记有些内容很有趣。 4.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日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日记的内容、格式、记日记的好处等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研读例文,学习方法 1.学生自由读例文,思考交流:这篇日记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自己掉牙的一件事。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第2自然段写了妈妈把“我”的这颗牙齿洗干净并且收起来了。) 2.再读例文,讨论: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预设:(1)格式方面:日记的第一行要写年、月、日,星期几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 (2)内容方面:写日记就是记一天中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也可以记下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收获、体会等。 (3)日记只要写得真实、明白、通顺就行。 4.过渡:写日记不等于写流水账,要挑重点写具体。这篇日记哪里写得特别细腻?(牙由更松了到被晃动掉的过程写得具体,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5.讨论:写“我”掉牙的过程时,哪些地方写得具体? 预设:先交代了松动的这颗牙给作者带来的烦恼;然后又描写了作者的动作,如“左摇右摇”“忍不住又去晃动它”;最后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如“这颗摇摇欲坠的牙齿让我感觉很难受”。读了这篇日记,让人印象深刻。 6.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呢?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可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情。 (2)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可以将回忆记录下来,看到自己生活中的趣事,以后回忆起来会很美好。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依托例文,在自读自悟中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写法。分析写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要将日记的重点写细腻,就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谈话交流,练写日记 1.播放轻音乐,学生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 同学们,生活就像异彩纷呈的万花筒,每一天都会变幻出精彩的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其中有你觉得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写日记优秀教学设计

写日记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教师日记本。 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

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 (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语文教学反思日记

语文教学反思日记(一) 开篇的话:看着别人写得教育日记,甚是羡慕。然而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没有时间,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教育日记可以记录教学中的所得、所思,对教学是理性的提高。因此,教育日记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喜欢。近几年,我在教学中也积累了部分经验,有的撰写成文,且发表了,有的却没有能积极记载,使得宝贵的教学体验随着记忆的消磨而流失了。现在,我终于鼓足勇气,坐在电脑前,飞快地击打着键盘,为的是记录下教学中的点滴,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愿我能持之以恒。 2010.11.15 关于教师的观念转变 新课程的改革如浪潮一样涌来,于是有人困惑,有人迷茫,有人幸喜。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观念转变问题。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没有教师的参与,科课程改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然而,当前最要紧的就是部分教师用老方法教新课程,方法还是那样的方法,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肢解文本,嚼碎后喂给学生,学生得到的是无味的知识残渣。一些老师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胸无丘壑,目中无人。学生被动的接受,于是语文课堂,变成了对课文的讲解,没有了学生

对文本的感悟与体验。学生成为老师和课本的奴隶,成为课堂的配角。像这样的课堂,今天还在继续上演着这样的悲剧。倘若这样实在是新课改的悲哀。 新课程标准最核心的理念是“自主、探究、合作”。每一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把握课程的基本实质。有人会说:“新课改的确好,但我们的课那么多,我们没有时间搞。”其实,我们不是要课课精彩,但必须课课精心。要始终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课堂上,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问的,让学生问,学生能写的,让学生写。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深刻得体悟课文。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我想如果这样,新课改就有希望了。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提高了。 语文教学反思日记(二)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

学写日记教学设计

学写日记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教师日记本。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5、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6、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①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②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拔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我们什么。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②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写日记 教学反思2(统编版教材)

《习作:写日记》教学反思 教材布置的习作任务是“准备一个日记本,开始写日记”。我的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日记记录事。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教学生写什么,即帮助学生找日记的素材;二是教学生怎么写,即帮助学生把事写具体明白。在确定两个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表达,即表达词组——表达一句话日记——表达具体的日记。 一.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定位是孩子们刚刚接触日记,因而,日记格式的教学也不能忽略。以例文为抓手,带着孩子们认真阅读过后,谈谈自己的发现。在孩子们的交流中,逐步呈现出:日记的格式、日记的内容等。然后抓住“内容”,让孩子们畅谈,日记可以写哪些内容,最后归纳总结。接下来,就是让孩子们动手写一写。这节课,要在课堂上完成一篇日记。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之后,就是当堂点评。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星级标准,只要达到了要求,就可以得到星。在孩子们写好日记并点评过后,对写日记有了新的体会,此时,让他们说说“写日记”的好处,水到渠成。整节课的教学也进入尾声,拓展说说:日记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孩子们坚持每天写日记。 二.成功之处: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日记记录事,设计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教学生写什么,即帮助学生找日记的素材;二是教学生怎么写,即帮助学生把事写具体明白。在确定两个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表达,即表达词组——表达一句话日记——表达具体的日记。表达词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素材,给学生几个词组:去乡下、好朋友、课堂上、过生日、获奖、洗袜子、打球、演出……省略号引导学生接下去说词组,边说边回忆往事。在学生说出一长串词组后质疑:一天中类似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有必要都用日记一一记录吗?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要记录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事。至此,写什么的教学目标达成了。怎样写是另一个教学重点。我先出示四则“一句话日记”,请学生读一读,再模仿说。设计了分组比赛的形式,限制5分钟内两组车轮战,学生积极性高涨,说得没完没了,主要是任务较为简单,只要是印象深刻的往事就能用两三句话表达出来,不要求太长太具体。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我断然截断,抛出重点——怎么把日记写具体?于是引导学生读教材中的例文,学习例文写事抓住过程和人物动作、神态、心理。 三.不足之处:课堂上,孩子们交流的部分还是不够活跃,思维有些局限。该如何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如何引导他们去思考,是我下一次教学的方向。 四.改进措施:在孩子们写好日记并点评过后,对写日记有了新的体会,此时,让他们说说“写日记”的好处,水到渠成。整节课的教学也进入尾声,拓展说说:日记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孩子们坚持每天写日记。(重复内容) 五.

如何写日记教学设计

如何写日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掌握日记的格式,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2、能知道日记的重要性及内容的广泛性。 3、通过掌握写日记的方法、口诀,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写日记。 4、能写一则简单的日记,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记生活中一件有意思的事。 难点: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日记两篇 课前谈话 师生进行自我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两手合拢拍一拍,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到校听课的老师们。 今天老师很高兴能认识在座的各位同学们,也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有意义的一个小时,大家看(出示小礼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谁上课认真、勤动手动脑、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张老师就会奖给他一张小贴画,你们说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生活吧! 一、从学生的生活中、回忆中导入课题。 1、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很多令我们高兴的、难过的、伤心的、有趣的、快乐的事情,在你的记忆中,这两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呢?(教师启发,同学们自由发言,并给发言的同学奖励一张小贴画) 2、同学们都说得很棒,可是有谁记得自己三四年级发生过的事呢?你们有没有想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同学们你们刚才说的很多有趣的事,也会慢慢地被我们忘掉,那多么可惜啊!为了永远记住这些有趣的事,老师今天就教同学们一种好方法——写日记。(板书课题) 二、新授写日记的方法、要领。 1、什么是日记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日记就是天天记录自己生活中值得写下来的东西。 2、怎样写日记呢? (1)书写要认真,格式要正确。(教师边讲边示范) a、在首行居中写上年、月、日、星期几、天气情况。 b、从第二行开始,先空两格,然后开始写日记的正文。 (2)日记是你自己记事,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 教师举例,学生学说。(奖励小贴画) (3)日记一般以记当天发生的事为主要内容,它必须是真实的,不可以虚构,胡编乱造。 一天发生的事有很多,有哪些事是同学们每天都要做的呢?(睡觉、吃饭、做作业、上学、放学等等)如果我们每天都把这些事写一遍,你们觉得烦不烦啊?那我们要记些什么好呢?(学生自由发言,奖励小贴画) 教师小结: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写,写自己觉得特别一点的事,每天记一件事就可以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王小明”写的日记吧!(出示手指玩偶,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王小明”范读日记一篇。自己日记一篇 引导学生写日记知道,写日记不在乎事情记得多,只要写清楚一件事就行了。

怎样写教学日记和教学反思

怎样写教学日记和教学反思 ] 如何写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用平实的话,即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一下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不能成文,作为随笔或记录,经常翻翻,也算多了一个不会说话的教师,也可把教学中出现问题或困惑利用调讲时间提到教研组中去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若能成文,再把它投寄出去,或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若能得到不见面老师的指导,岂不快哉,想得多了,写得多了,它就是无价之宝,你就能品尝到其中的乐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日记》教学反思(优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日记》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的定位是孩子们刚刚接触日记,因而,日记格式的教学也不能忽略。以例文为抓手,带着孩子们认真阅读过后,谈谈自己的发现。在孩子们的交流中,逐步呈现出:日记的格式、日记的内容等。然后抓住“内容”,让孩子们畅谈,日记可以写哪些内容,最后归纳总结。接下来,就是让孩子们动手写一写。这节课,要在课堂上完成一篇日记。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之后,就是当堂点评。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星级标准,只要达到了要求,就可以得到星。在孩子们写好日记并点评过后,对写日记有了新的体会,此时,让他们说说“写日记”的好处,水到渠成。 二、成功之处 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日记记录事,设计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教学生写什么,即帮助学生找日记的素材;二是教学生怎么写,即帮助学生把事写具体明白。在确定两个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表达,即表达词组——表达一句话日记——表达具体的日记。表达词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素材,给学生几个词组:去乡下、好朋友、课堂上、过生日、获奖、洗袜子、打球、演出……省略号引导学生接下去说词组,边说边回忆往事。于是引导学生读教材中的例文,学习例文写事抓住过程和人物动作、神态、心理。 三、不足之处 课堂上,孩子们交流的部分还是不够活跃,思维有些局限。该如何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如何引导他们去思考,是我下一次教学的方向。 四、改进措施

在孩子们写好日记并点评过后,对写日记有了新的体会,此时,让他们说说“写日记”的好处,水到渠成。整节课的教学也进入尾声,拓展说说:日记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孩子们坚持每天写日记。

观察日记教学反思

《观察日记》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我在今天的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细节描写作为教学的重难点以及突破口,以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作为基础,渗透知识,教给方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景,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体会抓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再指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进行细节描写的方法。 1、先说后写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我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说的练习,从而为写好日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读写音节后,我便有意识地知道学生由说到写。 2、先看再写 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没见过的东西总要摸一摸,问一问,来到大街上也是东瞧瞧,西看看。根据这个土点我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怎样观察事物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初步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短短的十几分钟,学生已能下笔写出一篇生动的观察日记了。 3、先做后写 中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我带他们玩耍、品尝、触摸、观察,采取先做后写的办法,引导学生写日记。 4、作品欣赏 由于学生观察点、思路的不同,写作能力也存在差异。为了让学生取长补短,我根据平时批阅的情况,选出优秀的日记让学生到台前朗读,通过学生现身说法的一读一讲,无形中让其他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互评作文的能力。 纵观一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板书没有平时美观。 2在指导学生细节描写的环节设计中,我设计了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设计表格填写,归纳各类事物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和内容,在课中间结合写作要求,出示《爬山虎的脚》文中的抓动词进行细节描写的片段,指导学生要抓住重点词语,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细节描写的方法。这里的动作词语如果用彩色标识就更好了。而在评议学生的作文时候如果结合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指导方法就更完美了。 3学生的听、说、评议他人的文章的能力仍要培养和加强训练。 兴趣是好的教育的开始,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提高是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让我们从身边的事情去发现,去寻找写作的灵感,极大的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吧。

日记教学反思

日记,想说爱你不容易 ——低年级日记指导心得 童年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是充满灵性的天地。 在儿童的眼里,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样样事物都罩着神奇的色彩,山是仙山,水是灵水,星星眨着眼,月儿开口笑;在儿童眼里,小鸟鸣叫是在唱歌,花儿怒放是在冲着他笑,树枝摆动是在向他招手;在儿童眼里,小鱼可以做梦,萤火虫可以有烦恼,雪花可以有翅膀,小泡泡可以在天上自由玩耍……孩子好奇的目光把世界照耀得美妙无比。每每与孩子们相处,都有将他们的言行记录下来的冲动,奈何每日忙碌的工作节奏,无暇顾及这个美好的愿望,终有一日豁然开朗,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他们成长的足迹,岂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于是经过酝酿,本期开始着手进行探索,现将点滴收获整理下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兴趣引路,我手写我想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学后,我要求家长协助孩子们准备一个“小本本”,规定每周让孩子们最少写两三篇日记,并告诉孩子们写自己想说的话,每篇一两句、几句都行,也可以画画、贴图,再写上自己想说的一两句话,还可以把自己每天的经历或感兴趣的事说一说,不会写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的日记写作课,上课铃响之后,我满面笑容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开始上课了,我一言不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段话:“今天上午的语文课上,教室很安静,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发言也十分积极精彩,纪律一直很好。我心里很高兴。”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不明白老师要干什么,个个心里很纳闷儿,也充满好奇。我不动声色,接着在上方写上日期、星期几及天气,然后告诉大家这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我的一篇日记。然后我又写

教学反思日记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日记小学语文 近几年,我在教学中也积累了部分经验,但却没有能积极记载,使得宝贵的教学体验随着记忆的消磨而流失了。现在,我终于鼓足勇气,坐在电脑前,飞快地击打着键盘,为的是记录下教学中的点滴,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新课程的改革如浪潮一样涌来,于是有人困惑,有人迷茫,有人幸喜。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观念转变问题。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没有教师的参与,科课程改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然而,当前最要紧的就是部分教师用老方法教新课程,方法还是那样的方法,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肢解文本,嚼碎后喂给学生,学生得到的是无味的知识残渣。一些老师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胸无丘壑,目中无人。学生被动的接受,于是语文课堂,变成了对课文的讲解,没有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体验。学生成为老师和课本的奴隶,成为课堂的配角。像这样的课堂,今天还在继续上演着这样的悲剧。倘若这样实在是新课改的悲哀。 新课程标准最核心的理念是“自主、探究、合作”。每一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把握课程的基本实质。其实,我们不是要课课精彩,但必须课课精心。要始终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自己的

语文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课堂上,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问的,让学生问,学生能写的,让学生写。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深刻得体悟课文。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我想如果这样,新课改就有希望了。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教学反思日记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日记小学语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日志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日志 上传: 王莎更新时间:2012-9-1 8:26:41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 1.用心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 2.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

教学反思日记(一)

教学反思日记(一) 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做好了准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不停地巡视、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须一致。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本课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教学反思日记

教学反思日记 一年级语文组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孩子们也变得有点疲惫、烦躁、懒散起来,上课的状态不是很好,爱溜号范困,看到孩子们这样的表现,我心里很着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成为了我最头疼的事情。 闲下来的时候我进行了反思,识字课本来就枯燥无味,如果老师上课的情绪再不高,语调平稳,在这样的季节里,孩子们肯定要昏昏欲睡了,于是当务之急,我要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将识字课变成竞赛场,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在讲识字六时,我将识字的几个基本步骤变成了闯过的形式,闯过成功的学生能够为自己组加上10分,首先进入第一关,拼读词语,我以每组当小老师领读为主,领读最好的加十分,其它组坐姿最好、跟读声音最洪亮、最认真的也可以加十分,当第一次1、2组加上十分时,完全激发了孩子们的斗志,个个精神抖擞,也要和其它组一决高下。第二关,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吗?一个词语读两遍。第三关,生字宝宝玩累了,他们的小伙伴回家了,你还能认识他吗?比赛前先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不会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第四关、开火车读生字,看哪组开的速度最快,最好。第五关、谁来挑战我,我挑选每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pk,如果他们对字都能掌握住,那其它人就应该没问题了,而且当他们都读对了的时候,全班的学生都会不自主的为他们鼓起掌来,曾加了他们的自信心,看到他为自己组加上分数时那种自信骄傲的表情,所以人都很激动,整个课堂沸腾了,没有一个人溜号,而是完全沉浸在比赛当中,就这样,一节识字课轻松的度过了。 整节课老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尤为重要,要将一名老师转变成一名比赛的主持人,与他们一同惋惜,一同兴奋、一同快乐。只是我不是每节课的状态都会那么好,所以,上课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再想些新的东西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本周最让我困惑的是感觉课堂效率低,节奏慢,课堂容量小,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能与我交流一些宝贵的经验。

《学写日记》教学设计

怎样写日记 执教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真情写日记,知道日记的基本格式。 2.学习修改自己的日记。 3.感受写日记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写日记,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日记的材料很丰富。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日记的热情。 二、交流研讨,明白写日记的要求。 三、日记交流,体会怎样写好日记。 四、修改自己的日记,掌握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日记的热情。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写过日记吗?谁喜欢写日记呀?写日记有用吗?写日记真的有那么难?应该怎样写日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看看学完之后对你们有没有一些帮助,同意吗?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还有一位新朋友也来和 我们一块研讨了,看看他是谁呀?(播放猪八戒图片)是的,正是他。据说,猪八戒跟随师父从西天取经后就成仙了。他想,要为别人做更多的事情就要有知识。可是他没有上过学呀。于是,他就进学校开始上学了。可是,他玩惯了。一天,老师正在讲怎样写好日记的内容时,他却偷偷溜出去玩了。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呢?(播放课件:猪八戒正在吃西瓜) 2.引出例文。就是因为猪八戒上课没有学习怎么写日记,结果老师留写 一篇日记的作业以后,猪八戒犯难了。结果,写出来一篇日记,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写的吗? 出示猪八戒日记。 3.学生评议:猪八戒的日记写得怎么样? 4.师小结:老师看了这篇日记也是直摇头,猪八戒也特别后悔。今天,他 听说我们来学习怎样写好日记,就一个跟头翻过来了,想跟我们一起来学习。 大家欢迎他吗? 三、交流研讨,明白写日记的要求。 1.师:猪八戒为什么没有听课而是去玩儿呢?是他觉得写日记没意义,没必要写。那我们现在就根据你们写日记的体会来研讨,为什么要写日记呢? 2.学生交流写日记的好处。 3.师小结:同学们每天遇到有趣的事情,把它记在日记里,有空的时候看一看,就是美好的回忆。老师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写日记,现在还常常拿出来读一读,小时候的情景就像过电影一样在眼前闪现,可有意思了。

学习写日记教案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学习写日记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日记书写的格式与简单要求。 2.初步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树立写日记的意识,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合理筛选一天中经历的事情,避免把日记写成流水账。 2.掌握日记格式,把日记的内容写清楚。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在学习第24课时,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朋友的两则日记。记录的就是她在这两天里发生的事情。像这样把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还有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写下来成为一篇文章,就是日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日记。(板书课题) (二)认识日记 1.复习日记的格式。日记与平时我们学的文章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它有哪些特殊的格式呢?想得起来吗?请翻到课本140页,去看一看。(学生读) 2.日记的格式。指名汇报读书结果:不同的是日记要在第一行写清日期、星期、天气情况,相同的是都可以分段。

3.日记记什么。是不是把一天中从早到晚发生的每件事都按照顺序记录下来呢?那位小朋友能说说自己的理解?你也可以举例子说说。(指名说)日记就是把你在一天里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和想到的有选择地记下来。结合上课时刚刚发生的事,进行选材指导。 4.播放录像:班里一位小朋友一天的经历。 (1)指名提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假如陈天豪小朋友要在晚上写日记,你觉得他应该在日记里写些什么?他要不要把一天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写下来? (3)汇报交流结果。 (4)小结:通过交流,大家知道如何选择日记的内容吗?(板书:有选择地记)写日记的时候,除了选择好内容以外,我们还要掌握日记的写法和格式。 5.老师这里就有一篇日记,是一位小朋友写的,你们想看吗?(多媒体演示日记的范文) (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篇日记,边读边想:这篇日记在格式上符合要求吗? (2)汇报:不同的是日记要写清日期、星期、天气情况,相同的是都可以分段。 (3)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日记,边读边想是不是在这一天中小作者只经历了这一件事?(生会答:不是)那么,他为什么就只写了这一件事呢? 小结:当我们在写日记时,不但要按照日记的固定格式去写,而且要写一天中你认为对你最重要的、最有趣、最难过、最开心……的事。 (三)说说写写 1.现在请仔细回想一下这两天里发生的事,选择一件跟同桌小朋友之间交流交流,待会儿让大家来评一评。 2.你认为你们俩谁说得好,就推荐谁展示一下他的口头日记。 3.师生评议,渗透写日记的选材要点。 4.试着写一写。(生写作,师巡视指导,并注意搜集典型。)

习作 写日记(教案+反思)

写日记 [教学目标] 1.知道日记的基本格式,了解写日记的好处,尝试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记录日记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尝试自己修改.【语文要素】 3.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写日记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4.培养学生通过写日记养成记录自己精彩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将自己身边发生的最有意义的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 2.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 [教学课时]1~2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写过日记吗?日记是我们的知心朋友、倾诉对象,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日记本中,坚持下去,你就会变成一个细心的人.偶尔翻看日记不仅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也会使你的习作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日记.(教师板书课题:写日记) 二、独具慧眼,发现日记的妙处 1.学生结合课题,思考并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1)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2)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 (3)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2.看例文引路. (1)课件出示日记例文,引导学生对比思考: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日记可以写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事物,也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是把自己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不拘形式地记下来. (2)指导学生写日期、天气的格式,强调字迹漂亮美观,一般每段的开头空2格.

3.常写日记好处多. (1)教师范读自己日记中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学生感受记录生活点滴的必要性. (2)学生交流写日记的好处. (3)师小结:同学们每天遇到有趣的事情,把它记在日记里,有空的时候看一看,就是美好的回忆.老师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写日记,现在还常常拿出来读一读,小时候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闪现,可有意思了.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写日记有那么多好处,我们就更应该坚持写下去. 三、摩拳擦掌,一展写作风采 1.拿出作文练习纸,按老师要求的格式,写好日记的开头. 2.提炼题材:回忆当天的生活场景,确定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有意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 3.将事情的过程用一段话写下来,表达清楚,语句通顺. 4.学生练写. 5.教师巡视学生写作,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阅读修改. 6.教师择优展示学生日记,指名读. 7.全班交流,提出修改的建议. [教学板书] 习作:写日记 格式内容好处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读写相结合的训练和指导,运用“读书——说话——练笔”的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日记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利用日记范文,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认真写好日记,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探索,还可以让他们享受到生活中的乐趣.有部分学生的习作中存在格式不完整、记流水账的问题,在今后的日记书写训练中,我会加强指导,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